CN218530444U -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0444U
CN218530444U CN202222604756.XU CN202222604756U CN218530444U CN 218530444 U CN218530444 U CN 218530444U CN 202222604756 U CN202222604756 U CN 202222604756U CN 218530444 U CN218530444 U CN 218530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pipeline
ash discharging
communicated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47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峰
詹威全
陈树发
林春源
张原�
王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J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47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0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0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0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排灰装置,包括排灰组件和循环组件。排灰组件包括排灰机和排灰管道,排灰机的吸灰口与吸收塔的入口烟道连通,排灰机的排灰口与排灰管道的第一端连通,用于将吸收塔入口烟道内的积灰排送至排灰管道。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道和驱动装置,循环管道的入灰口与排灰管道的第二端连通,循环管道的出灰口用于与干法脱硫系统连通,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循环管道的入灰口处的积灰向循环管道的出灰口方向运动,使积灰循环到干法脱硫系统内。本实用新型提供将塔底积灰循环排送至干法脱硫系统内,实现了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避免了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干法脱硫系统。

Description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中,脱硫吸收塔塔底的排灰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塔底开除灰孔,直接排到地面或运送设备,然后再由人工清理并运走,这种排灰形式直接、简单但容易扬尘,且需要人工清理;第二种是通过塔底的排灰机排到地面或运送设备,这种形式同样存在扬尘可能,也需要人工清理。
因此,现有的排灰形式都是将塔底的积灰排在地面或运送设备,再通过人工进行清理。这就造成了扬尘等不良的环境影响,且积灰需要人工清理并运走,使得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无法实现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也使得人工劳动强度过大。
因此,如何降低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并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实现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成为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灰装置,以降低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并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实现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法脱硫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灰装置,用于设置于干法脱硫系统的吸收塔,包括:
排灰组件,包括排灰机和排灰管道,所述排灰机的吸灰口用于与所述吸收塔的入口烟道连通,所述排灰机的排灰口与所述排灰管道的第一端连通;
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道和驱动装置,所述循环管道的入灰口与所述排灰管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循环管道的出灰口用于与所述干法脱硫系统连通,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循环管道的入灰口处的积灰向所述循环管道的出灰口方向运动。
优选地,在上述的排灰装置中,所述排灰管道与所述循环管道之间设置有分路阀,所述分路阀的入口与所述排灰管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分路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循环管道的入灰口连通,所述分路阀的第二出口与旁路管道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的排灰装置中,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翻板阀。
优选地,在上述的排灰装置中,所述排灰管道上设置有插板阀。
优选地,在上述的排灰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喷射器和动力气源,所述喷射器的入料口和出料口串联于所述循环管道上,所述喷射器的气源入口与所述动力气源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的排灰装置中,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旋转给料器,所述旋转给料器设置于所述排灰机和所述喷射器之间,所述旋转给料器变频控制。
优选地,在上述的排灰装置中,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膨胀节;和/或,
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方圆节。
一种干法脱硫系统,包括:
吸收塔,包括入口烟道;
排灰装置,为上述的排灰装置,且所述排灰机的吸灰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入口烟道连通;
除尘器,包括灰斗,所述除尘器与所述吸收塔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的干法脱硫系统中,所述除尘器为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干法脱硫系统中,所述循环管道的出灰口与所述入口烟道和/或所述灰斗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灰装置,用于设置于干法脱硫系统的吸收塔,包括排灰组件和循环组件。排灰组件包括排灰机和排灰管道,排灰机的吸灰口与吸收塔的入口烟道连通,排灰机的排灰口与排灰管道的第一端连通,用于将吸收塔入口烟道内的积灰排送至排灰管道。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道和驱动装置,循环管道的入灰口与排灰管道的第二端连通,循环管道的出灰口用于与干法脱硫系统连通,驱动装置用于循环管道的入灰口处的积灰向循环管道的出灰口方向运动,使得排灰管道内的积灰循环到干法脱硫系统内。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将吸收塔的塔底积灰排送至地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灰装置将塔底积灰重新排送至干法脱硫系统内,实现了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避免了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排灰装置和除尘器。吸收塔包括入口烟道。排灰装置为上述的排灰装置,且排灰装置的吸灰口与吸收塔的入口烟道连通。除尘器包括灰斗,除尘器与吸收塔连通。由于具有上述的排灰装置,所以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法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法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
10为吸收塔,11为入口烟道;
20为除尘器,21为灰斗;
100为排灰装置,101为排灰机,102为插板阀,103为分路阀,104为排灰管道;
110为循环组件,111为膨胀节,112为方圆节,113为旋转给料器,114为喷射器,115为动力气源,116为循环管道;
120为备用旁路,121为翻板阀,122为旁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公开一种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以降低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并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实现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干法脱硫吸收塔的排灰形式是直接将塔底的积灰排在地面或运送设备,再通过人工进行清理。这就造成了扬尘等不良的环境影响,且积灰需要人工清理并运走,使得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无法实现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也不方便积灰的运出,人工劳动强度过大。基于发明人的发现,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具体内容如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排灰装置,用于设置于干法脱硫系统的吸收塔10,包括排灰组件和循环组件。
排灰组件包括排灰机101和排灰管道104。由于吸收塔10的入口烟道11容易积灰,因此排灰机101的吸灰口用于与吸收塔10的入口烟道11连通,用于将塔底烟道的积灰引导至排灰组件中。排灰机101的排灰口与排灰管道104的第一端连通,用于将入口烟道11的塔底积灰排送至排灰管道104。
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道116和驱动装置。循环管道116的入灰口与排灰管道104的第二端连通,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用于与干法脱硫系统连通,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循环管道116的入灰口处的积灰向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方向运动,以将排灰管104道排送的塔底积灰排送至干法脱硫系统。
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将吸收塔的塔底积灰排送至地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排灰装置将塔底积灰密闭式排送至干法脱硫系统内,实现了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避免了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由于吸收塔10有床层,且除尘器20的灰斗21的大部分灰循环于吸收塔10,当烟气流速不足以带走所有灰时,有些灰就会掉落在吸收塔10的底部烟道11,成为塔底积灰,此时就要及时向外排灰,以免越积越多。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塔底积灰的直接排出,排灰管道104与循环管道116之间设置有分路阀103,用于切换塔底积灰的流向。分路阀103的入口与排灰管道104的第二端连通,分路阀103的第一出口与循环管道116的入灰口连通,用于将塔底积灰经由循环管道116排送回干法脱硫系统,实现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分路阀103的第二出口与旁路管道122连通,用于将塔底积灰经由旁路管道122排送至地面或运送设备,后续进行人工清理。
通过设置两条排灰路径,实现了塔底积灰的多路径排放,同时备用路径(即旁路管道122)可以用于排放粒径较大的塔底积灰,防止循环管道116堵塞故障。旁路管道122作为备用通路,还可以在循环组件出现故障时,通过分路阀103将通路切换至旁路管道122,进行塔底积灰的排放。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分路阀103为手动分路阀,用于手动控制塔底积灰排放通道的切换。在循环组件正常作业时,手动分路阀控制排灰管道104与循环管道116连通,塔底积灰经由排灰机101和排灰管道104进入循环管道116,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循环至干法脱硫系统内,实现对塔底积灰的重复利用;当循环组件出现故障或塔底积灰的粒径较大时,通过控制手动分路阀,将排灰管道104与旁路管道122连通,塔底积灰经由排灰机101和排灰管道104进入旁路管道122,并从旁路管道122直接排放至地面或运输设备,用于后续进行人工清理,运输设备可以为小斗车。
为了更好地实现旁路管道122的排放功能,旁路管道122上设置有翻板阀121。翻板阀121具有切断和节流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中,翻板阀121用于控制旁路管道122的开闭。具体地,翻板阀121可以为重锤式翻板阀,利用塔底积灰的自重控制重锤式翻转阀的开启,实现卸料;同时重锤式翻转阀还具有锁风的作用,在未卸料的状态下,自然闭合,防止外界的气流对塔底积灰造成扰动。
为了对排灰装置的作业进行总的开关控制,排灰管道104上设置有插板阀102。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插板阀102为气动插板阀,通过气动插板阀的开闭,控制排灰路径的开闭。
结合图3,循环组件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对塔底积灰的循环,为了更好地实现循环组件的循环功能,驱动装置包括喷射器114和动力气源115。喷射器114的入料口和出料口串联于循环管道116上,用于将循环管道116入灰口的积灰喷射到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动力气源115与喷射器114的气源入口连通,用于驱动喷射器114的喷射动作。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动力气源115以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实现对喷射器114的驱动;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动力气源115为罗茨风机,罗茨风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周期长的优点,通过对罗茨风机的控制可实现对喷射器114的动力调节。
循环管道116上设置有旋转给料器113,且旋转给料器113设置于排灰机101和喷射器114之间。循环管道116内的塔底积灰依靠本身自重落入旋转给料器113壳体内的叶片之间,并通过旋转给料器113的主轴带动叶片旋转将塔底积灰排出。优选地,旋转给料器113变频控制,可通过改变旋转给料器113的转速调整给料量,从而起到降低功耗,减小损耗,延长旋转给料器113使用寿命的作用。
在使用排灰装置进行排灰时,确保驱动装置可正常作用。在启动驱动装置后,开启旋转给料器113,并将分路阀103切换至与循环管道116连通,然后依次开启插板阀102和排灰机101。吸收塔10的积灰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排灰机101、插板阀102和分路阀103,进入循环管道116,并由变频的旋转给料器113控制给料量,最终通过喷射器114喷入干法脱硫系统,实现了可控量的密闭式输灰,避免了扬尘污染环境和人工清理,使塔底积灰实现循环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旋转给料器113或喷射器114发生故障,可通过控制分路阀103,实现排放管道的切换,将排灰管道104与旁路管道122连通,塔底积灰经由排灰机101和排灰管道104进入旁路管道122,并从旁路管道122经由重锤式翻板阀排放至地面或运输设备,后续进行人工清理,运输设备可以为小斗车。
进一步地,循环管道116上设置有膨胀节111,膨胀节111位于分路阀103与旋转给料器113之间的循环管道116上,用于吸收循环管道116因温度差或机械振动引起的附加应力,减少旋转给料器113等作业设备受到的干扰。
由于一般的旋转给料器113的进料口为圆形,当位于分路阀103与旋转给料器113之间的循环管道116为方形管道时,为了实现循环管道116与旋转给料器113之间的密闭连通,在位于分路阀103与旋转给料器113之间的循环管道116上设置有方圆节112,以实现循环管道116的方管道变圆管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方圆节112设置于膨胀节111与旋转给料器113之间时,由于膨胀节111设置于方形的循环管道116上,所以膨胀节111为方形膨胀节;当方圆节112设置于膨胀节111与分路阀103之间时,由于膨胀节111位于圆形的循环管道116上,所以膨胀节111为圆形膨胀节。优选地,为了减少方圆节112受到因温度差或机械振动引起的附加应力,膨胀节111设置于分路阀103和方圆节112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干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10、排灰装置和除尘器20。吸收塔10包括入口烟道11。排灰装置为上述的排灰装置,且排灰装置的吸灰口于吸收塔10的入口烟道11连通。除尘器20包括灰斗21,灰斗21与吸收塔10连通。由于具有上述的排灰装置,所以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沿烟气的流动方向,除尘器位20于吸收塔10的下游,烟气经过吸收塔10脱硫后进入除尘器20,除尘器20主要用于除掉烟气中的灰尘。除尘器20将吸收的灰尘吸入位于除尘器20下部的灰斗21,灰斗21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斜槽和仓泵使得灰尘可分两路进行排放处理,循环斜槽将灰尘循环排放至吸收塔10内,用于保证吸收塔床层的需要;仓泵外排至灰库(或根据灰斗21料位自动外排)。除尘器20收集的灰尘大部分经由循环斜槽由返料装置返回吸收塔10内,用于满足吸收塔床层所需,其余的经由仓泵输送至灰库用于后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排灰装置适用于所有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系统,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干法脱硫系统。
为了更好地实现除尘功能,除尘器20可以为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的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与入口烟道11连通,即经由循环管道116输送的塔底积灰循环排放至入口烟道11内;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与灰斗21连通,即经由循环管道116输送的塔底积灰循环排放至除尘器20的灰斗21内,使得在无扬尘的情况下实现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可以同时设置于入口烟道11和灰斗21,使得塔底积灰循环至干法脱硫系统内的两个位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经验证,在用于2×330MW电厂、6×410t/h锅炉、6×800t/h锅炉时,采用密闭式输灰,避免了扬尘污染现场环境,无需人工清理,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实现了对塔底积灰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于干法脱硫系统的吸收塔(10),包括:
排灰组件,包括排灰机(101)和排灰管道(104),所述排灰机(101)的吸灰口用于与所述吸收塔(10)的入口烟道(11)连通,所述排灰机(101)的排灰口与所述排灰管道(104)的第一端连通;
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道(116)和驱动装置,所述循环管道(116)的入灰口与所述排灰管道(104)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用于与所述干法脱硫系统连通,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循环管道(116)的入灰口处的积灰向所述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管道(104)与所述循环管道(116)之间设置有分路阀(103),所述分路阀(103)的入口与所述排灰管道(104)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分路阀(103)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循环管道(116)的入灰口连通,所述分路阀(103)的第二出口与旁路管道(12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管道(122)上设置有翻板阀(12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管道(104)上设置有插板阀(1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喷射器(114)和动力气源(115),所述喷射器(114)的入料口和出料口串联于所述循环管道(116)上,所述喷射器(114)的气源入口与所述动力气源(115)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16)上设置有旋转给料器(113),所述旋转给料器(113)设置于所述排灰机(101)和所述喷射器(114)之间,所述旋转给料器(113)变频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16)上设置有膨胀节(111);和/或,
所述循环管道(116)上设置有方圆节(112)。
8.一种干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塔(10),包括入口烟道(11);
排灰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排灰装置,且所述排灰机(101)的吸灰口与所述吸收塔(10)的入口烟道(11)连通;
除尘器(20),包括灰斗(21),所述除尘器(20)与所述吸收塔(10)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20)为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法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16)的出灰口与所述入口烟道(11)和/或所述灰斗(21)连通。
CN202222604756.XU 2022-09-30 2022-09-30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Active CN218530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4756.XU CN218530444U (zh) 2022-09-30 2022-09-30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4756.XU CN218530444U (zh) 2022-09-30 2022-09-30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0444U true CN218530444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5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4756.XU Active CN218530444U (zh) 2022-09-30 2022-09-30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0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5729B1 (ko) 미분탄 복합 집진 장치
CN201362508Y (zh) 石子煤负压气力输送系统
CN112189885B (zh) 一种风力送丝系统、管路选择器、送丝方法及清理方法
CN212798753U (zh) 一种除尘器排灰系统
CN209739910U (zh) 一种气动循环垃圾收集装置
CN218530444U (zh) 干法脱硫系统及其排灰装置
CN214827290U (zh) 一种节能的气力输送除灰系统
CN206427340U (zh) 一种炭黑包装系统以及炭黑生产系统
CN112675691A (zh) 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CN208868673U (zh) 新型矿渣微粉储存装置
CN116196710A (zh) 滤筒除尘系统
CN110523465A (zh) 除尘设备共享化的建筑废料破碎生产线
CN214051142U (zh) 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
CN207986182U (zh) 一种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装置
CN207078751U (zh) 一种渣仓卸料系统
CN201997198U (zh) 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7258792U (zh) 一种环保型粉煤灰卸料装置
CN105823038A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掺烧煤泥输煤系统
CN216062476U (zh) 堆取料机用移动式除尘站
CN201619819U (zh) 一种自适应型石子煤进料装置
CN114644229A (zh) 一种生阳极球磨粉输送装置及方法
KR101937908B1 (ko) 더스트의 보일러 투입시스템
CN217943954U (zh) 地膜颗粒原料混料输送系统
CN220501868U (zh) 一种熟料库用输送除尘装置
CN208857323U (zh) 高炉trt煤气干式除尘用输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