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1812U - 装配式框架梁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框架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1812U
CN218521812U CN202220870754.2U CN202220870754U CN218521812U CN 218521812 U CN218521812 U CN 218521812U CN 202220870754 U CN202220870754 U CN 202220870754U CN 218521812 U CN218521812 U CN 218521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nchoring
prefabricated node
steel
prefabr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07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伟
刘光清
强小俊
张院生
朱陶
李华林
陈成
郎向伟
毕志卯
赖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ademy Of Iron Sciences Shenzhen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ademy Of Iron Sciences Shenzhen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ademy Of Iron Sciences Shenzhen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ademy Of Iron Sciences Shenzhen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07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1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1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1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装配式框架梁,该框架梁包括预制节点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开设有贯通的锚固孔,且所述本体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锚固端;连接梁,其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预制节点梁的锚固端连接,所述连接梁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且所述连接梁的受力强度小于所述预制节点梁的受力强度。通过上述设置,预制节点梁和连接梁均为预制加工件,完全替代了现场混凝土的浇筑作业,缩短了框架梁的施工周期,同时也实现了完全的装配式施工,运输、拆装都较为方便和灵活,构件的质量也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另外,由于连接梁处采用轻质材料制备,在满足支护受力要求的基础上,极大的减轻了整个支护体系构件的重量,降低成本,也更方便施工和搬运。

Description

装配式框架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框架梁。
背景技术
框架梁锚杆(索)支护体系,主要应用在边坡支护中,是将钢丝绳混凝土框架梁和预应力锚杆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加固体系,通过锚杆(索)、框架梁和边坡岩土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承受不稳定岩土体下滑时产生的岩土体下滑力,从而维持了边坡岩土体的稳定。而且框架梁由于整体呈格栅式框架结构,与边坡复绿等技术能够充分结合,对边坡提供了支护+复绿的多方位综合作用,因此框架梁支护体系应用的越发广泛。
但许多情况下由于支护边坡高陡或岩土质分布不均,恶劣的施工环境,难以保证框架梁质量及美观,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近几年出现了装配式框架梁的施工方式,以尽可能的取代现场浇筑施工。
在一个现有技术中,有提及一种装配式的框架梁结构,其包括十字梁构件和横梁、纵梁,十字梁构件的中间开有与锚杆配合的锚固孔,而每个十字梁的四个端部均与横梁或纵梁连接,形成整个边坡支护体系。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只有十字梁结构是现场浇筑施工,而其余的横梁与纵梁均采用预制而成,可以在工厂批量处理,降低了现场的浇筑作业量,有利于缩短工期、提高品质。
但是上述方案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时,还是较为麻烦:批量的横梁、纵梁吊装过程繁琐;十字梁浇筑时对于横纵梁的安装固定要求较高。种种问题导致在实际施工时,还是难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仍然具有提高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框架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配式框架梁,包括:
预制节点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开设有贯通的锚固孔,且所述本体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锚固端;
连接梁,其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预制节点梁的锚固端连接,所述连接梁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且所述连接梁的受力强度小于所述预制节点梁的受力强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采用PE、PVC、PP或PET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截面为矩形,且所述连接梁截面与所述锚固端截面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道贯通的轻量空腔。
优选的,所述预制节点梁内开设有贯穿所述锚固端和本体的安装腔,所述连接梁内开设有贯穿的穿设腔,所述连接梁与所述锚固端连接对齐时,所述穿设腔与所述安装腔正对连通,所述穿设腔和所述安装腔中均穿设有钢绞线/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钢绞线/钢丝绳为通长设置,其依次穿过成排/列、相邻设置的预制节点梁和连接梁,且所述穿设腔和安装腔内均形成有固定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的注浆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穿设于所述穿设腔中,且两端伸出穿设腔向外延伸,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穿出穿设腔的部分插接于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穿设腔和安装腔内均形成有固定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的注浆密封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接于所述预制节点梁的锚固端与所述连接梁的连接处,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处之间形成有注浆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锚固孔沿所述本体锚固受力方向开设,且所述本体的一侧还沿锚固受力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突出于所述本体。
优选的,所述插接凸起位于所述本体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锚固孔贯穿所述插接凸起。
优选的,所述插接凸起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插接凸起绕所述锚固孔周向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预制节点梁和连接梁均为预制加工件,完全替代了现场混凝土的浇筑作业,缩短了框架梁的施工周期,同时也实现了完全的装配式施工,运输、拆装都较为方便和灵活,构件的质量也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
2、实用新型人具备长期的工程施工经验,通过对近年出现的预制装配式框架梁结构观察,发现其整体均采用混凝土作为原材料,各处的受力强度是相同的,但也导致各构件运输和安装时由于混凝土构件较重,存在一定的不便。而且实用新型人在对框架梁整体的受力计算过程中发现,由于锚杆(索)结构的施力特点,导致框架梁结构中,只有节点梁处是受力最集中、最大的,即节点梁处的受力强度应该是最大的,其他地方如连接梁处,则不会受到如此大的应力,对应的其受力强度也是可以相应降低的。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中节点梁采用混凝土预制,而连接梁处采用轻质材料如树脂来制备,虽然连接梁的受力强度小于所述预制节点梁的受力强度,但是仍然可以满足连接梁的支护受力要求,同时极大的减轻了整个支护体系构件的重量,降低了成本,也更方便施工和搬运。
另外,在连接梁中还开有贯通的轻量空腔,进一步的减轻了连接梁的重量,降低了制造的成本,同时由于腔体的支撑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连接梁的受力强度。
3、连接梁的截面与锚固端的截面是匹配的,这样的设置保证了整个框架梁在装配后还是可以形成格栅式结构,能够在每个格栅孔中进行边坡复绿作业,为植被的种植和养护提供了围护区域。
4、连接梁和预制节点梁的内部均穿设有钢绞线/钢丝绳,可以提高受力强度,且张拉后可以形成预应力受力体系,对框架梁的整体性及受力强度都有较高的提升,而对于钢绞线/钢丝绳在连接梁与预制节点梁之间的安装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通长和分段插接两种形式,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
5、由于预制节点梁的一侧突出形成有插接凸起,可以在进行安装时将该插接凸起插入边坡内,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预定位的效果,便于后续连接梁的安装,也对预制节点梁起到一定的固定效果,维持框架梁整体的结构稳定。
6、连接管将连接梁与锚固端的连接处包裹,并通过注浆形成注浆密封结构,这样提升了连接处的密封性,可以降低外部因素对连接梁和预制节点梁内部结构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减少了对钢绞线/钢丝绳的腐蚀,延长了框架梁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框架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是预制节点梁安装至锚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开始组装连接梁时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完成连接梁组装的框架梁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封锚后的框架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中预制节点梁与连接梁、锚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一个实施例中预制节点梁与锚杆的连接结构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中的框架梁结构示意图。
1、预制节点梁;2、连接梁;3、钢绞线;4、锚固端;5、锚杆;6、安装腔;7、锚固孔;8、穿设腔;9、第一轻量空腔;10、第二轻量空腔;11、连接钢筋;12、连接器;13、插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装配式框架梁,主要与锚杆或锚索结合,并应用于边坡支护中,是将钢丝绳混凝土框架梁和预应力锚杆5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加固体系,通过锚杆5(索)、框架梁和边坡岩土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承受不稳定岩土体下滑时产生的岩土体下滑力,从而维持了边坡岩土体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框架梁,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节点梁1和连接梁2,预制节点梁1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连接梁2则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且所述连接梁2的受力强度小于所述预制节点梁1的受力强度。每个预制节点梁1均包括本体,且本体上开设有贯通的锚固孔7,同时,每个本体均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锚固端4,即当一个本体上形成有四个锚固端4时,该本体呈类似十字形。
锚杆5或锚索是预先施工于坡体中的,且锚杆5或锚索的端部穿出坡体位于坡面,为方便说明,下文均以锚杆5作为描述对象。组装施工时,预制节点梁1中开设的锚固孔7与锚杆5插接配合,锚固端4是沿着本体的周侧向外延伸的,每个连接梁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本体的锚固端4连接,即锚固孔7的开设方向与连接梁2是垂直的或接近垂直设置的,当然根据实际锚固要求,锚固孔和连接梁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是较大的钝角或较小的锐角,具体以设计要求为准。
通过上述设置,锚杆5、节点梁和连接梁2组成了锚杆5框架梁体系,在边坡的坡面和土体内形成立体式的防护体系,能够较好地维持边坡的稳定性。而且,预制节点梁1和连接梁2都是预先制备的构件,直接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减少了现场的浇筑施工,可以省去现场施工的大量支模过程,也缩短了现场的施工周期,而且每个构件的质量也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连接梁2采用聚合树脂材料制成后,其受力强度是小于预制节点梁1的,但是由于框架梁与锚杆5体系之间的受力特点,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的连接梁2仍然可以保证框架梁的整体受力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梁2采用PE、PVC、PP或PET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如采用PVC聚合物制备成长方体的连接梁2,这样得到的连接梁2具有优秀的抗老化能力,且可以承受一定的强度的冲击,但是整体重量极轻、成本较低,且尺寸精确度较高,产品生产品质易于控制。实用新型人通过框架梁结构力学分析,对预制框架梁锚杆5节点施加标准锚固设计拉力后的剪力、弯矩、位移分布进行计算,发现其强度设计满足弯矩及承载力要求,连接框架梁节点钢丝绳锚固长度满足拉拔要求,且钢绳拉受最大拉力小于其最小破断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梁采用树脂材料制成,比如采用PVC制备得到长方体空心结构的连接梁,但是树脂材料并非是对连接梁的唯一限定,该树脂材料可以理解为是以PE、PVC、PP或PET中的至少一种为主材料,再复合其他一些必要的组分,如抗冲击改性剂、活性碳酸钙、润滑剂、钛白粉以及炭黑颜料等,甚至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也可以添加必要的特种助剂,如抗冻剂、抗紫外线剂等。实际配比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适应性改变,在本实施例中则不对这些具体组分及其配比做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梁2也可以采用别的轻质建材,如各种合金、铝型材等,可以根据实际的支护受力要求选择具体的材质,以满足实际支护要求为主。
连接梁2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道贯通的轻量空腔,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梁2中开有上下两道轻量空腔,即连接梁2内部为隔腔设计,让整个连接梁2达到轻量化的效果,而且隔腔结构也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梁2的受力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梁2截面为矩形,且所述连接梁2截面与所述锚固端4截面尺寸相匹配,这样在预制节点梁1与连接梁2组装完成后,框架梁整体呈格栅结构,且每个格栅孔内均可以用于边坡复绿,多根连接梁2为种植植被等绿化提供了围护区域,让框架梁锚固体系与边坡复绿技术产生了很好结合,也进一步扩大了框架梁支护体系的应用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梁2的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五边形、三角形、梯形等。
而如果取消框架梁,或者是采用杆件来替代框架梁,都无法得到上述效果:一方面,框架梁仍然对边坡土体施加有压力,对维持土体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框架梁的连接下,才可以将单点的预制节点梁1连接成整个支护体系,极大的提升了边坡支护的受力稳定,因此连接梁2是无法被取消的;另一方面,框架梁依靠自身的结构特征,为复绿植被的种植提供了空间,这也是杆件、钢丝绳等连接件所无法实现的作用。同样的,在边坡支护体系中,也不适合采用工字钢等容易锈蚀的金属材,其重量较重,不方便安装,而且容易锈蚀,抗老化能力较差,不适合作为边坡复绿的载体。如果额外采取防锈措施,又导致工序较多、周期较长,且对边坡造成污染,也不适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制节点梁1内开设有贯穿所述锚固端4和本体的安装腔6,所述连接梁2内开设有贯穿的穿设腔8,所述连接梁2与所述锚固端4连接对齐时,所述穿设腔8与所述安装腔6正对连通,所述穿设腔8和所述安装腔6中均穿设有钢绞线3/钢丝绳,为方面描述,下文均以钢绞线3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在连接梁2和预制节点梁1内部穿设钢绞线3,可以让框架梁支护体系进一步形成整体,也提高了整体的受力强度。连接梁2截面呈矩形,且连接梁2沿长度方向开有一道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轻量空腔9,在第一轻量空腔9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第二轻量空腔10,每个第二轻量空腔10的正下方则开设有穿设腔8,其中穿设腔8和第二轻量空间为上下成两对布置,每一对穿设腔8和第二轻量空腔10的高度之和等于第一轻量空腔9的高度,即该连接梁2内部形成有五个腔体,居中的为第一轻量空腔9,其左右两侧分别分布有一对上下分布的穿设腔8和第二轻量空腔10。当然了,穿设腔8的数量与钢绞线3的数量是相对应的,在不同的设计中,存在不同数量的钢绞线3或钢绞线3束,这样就需要开设不同数量的穿设腔8。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丝绳/钢绞线3/钢丝绳为通长设置,其依次穿过成排/列、相邻设置的预制节点梁1和连接梁2,且所述穿设腔8和安装腔6内均形成有固定所述钢绞线3/钢丝绳的注浆密封结构,这样通过注浆形成的注浆密封结构将钢绞线3与连接梁2和预制节点梁1固定一体,让二者之间的受力可以实现相互传递,形成受力体系。而且由于钢绞线3是通长设置的,可以将多个预制节点梁1、多个连接梁2在受力时连接为一个整体,达到分散受力、共同受力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绞线3/钢丝绳穿设于所述穿设腔8中,且两端伸出穿设腔8向外延伸,所述钢绞线3/钢丝绳穿出穿设腔8的部分插接于所述安装腔6中,且所述穿设腔8和安装腔6内均形成有固定所述钢绞线3/钢丝绳的注浆密封结构。安装时,将钢绞线3预先穿设于连接梁2中,安装时将钢绞线3的两端插入两端的两个预制节点梁1中,最后通过注浆形成注浆密封结构,这样通过钢绞线3的作用,也可以将原本较为独立的预制节点梁1与连接梁2在受力时成为一个整体。由于钢绞线3是预先穿设于连接梁2中的,因此连接梁2和预制节点梁1组装时,可以省去后续单独的将钢绞线3穿过多个预制节点梁1和连接梁2的步骤,可以节省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将钢绞线3分解为分段的形式,既能够满足受力的要求,也让施工更加方便灵活。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预制节点梁1与连接梁2的连接处会存在连接缝,而外部的雨水、灰尘等杂质会通过连接缝进入结构内部,造成内部结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该实施例中框架梁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接于所述预制节点梁1的锚固端4与所述连接梁2的连接处,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处之间形成有注浆密封结构。即,连接管套接后,通过注浆形成注浆密封结构,以提高结构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锚固孔7沿所述本体锚固受力方向开设,且所述本体的一侧还沿锚固受力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突出于所述本体。由于预制节点梁1的一侧突出形成有插接凸起,可以在进行安装时将该插接凸起插入边坡内,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预定位的效果,便于后续连接梁2的安装,也对预制节点梁1起到一定的固定效果,维持框架梁整体的结构稳定。
具体地,插接凸起位于所述本体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锚固孔7贯穿所述插接凸起,进行实际安装时,将预制节点梁1定位于安装点,并将插接凸起插接于土体中,以起到定位或固定的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插接凸起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插接凸起绕所述锚固孔7周向布置,这样多个插接凸起插接于土体中,也可以起到定位或固定的效果。当然,插接凸起的数量、分布方式、以及凸起形状等特征,可以依据实际施工要求或生产情况进行变动,本实施例不对其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是有多种变化形式的,只要插接凸起可以起到对预制节点梁1的预定位、限位的效果即可。
如图7-9所示,示出了另一种装配式框架梁,每个预制节点梁1均具有四个沿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的锚固端4,而锚固端4的上表面远离锚固孔7的一端为向下开设的斜面设计,连接梁2呈扁平板状,其两端分别插接于一个锚固端4中,并最终通过灌浆固定连接。
具体地,预制节点梁1内部开设的锚固孔7分为上下两段,下半段为圆钢管或方钢管围成的空腔,上半段则为放大头设计,即上半段的空腔直径要大于下半段的空腔直径。在实际安装或注浆时,锚固孔中预先插入一根连接钢筋11,例如是精轧螺纹钢,且连接钢筋11的上端位于锚固孔7上半段的放大头中,连接钢筋11的下端穿出锚固孔7的下半段位于预制节点梁1的外部,这样,连接钢筋11的上端通过安装在锚固孔7上半段的放大头中的垫片和螺母实现固定,连接钢筋11的下端则可以通过连接器12与锚杆5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了锚杆5与预制节点梁1之间的连接安装。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连接梁2的上表面与锚固端4的上表面是对齐的,而连接梁2的整体高度则是小于锚固端4的高度,从而在连接梁2的底面与锚固端4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台阶。如图8所示,由于四个连接梁2与四个锚固端4之间均形成有台阶,从而导致预制节点梁和四个锚固端形成的结构在整体上是向下突出的,即形成向下凸出的插接凸起13。在该实施例中,插接凸起13是由预制节点梁1和多个锚固端的底部所共同构成的,即插接凸起13是预制节点梁1和多个锚固端4的一部分,而不需要在预制节点梁上再额外进行制作。
在施工安装时,边坡上预先开挖凹槽,其形状和深度则与预制节点梁和四个锚固端形成的结构,即插接凸起,的底面形状相匹配,这样预制节点梁1可以通过插接凸起13直接插入到开挖的凹槽中,完成预定位,同时也不影响后续连接梁2与各个锚固端4之间的插接固定,而且连接梁2的底面也可以很好的贴合在边坡土体上,各自均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装配式框架梁的施工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预制节点梁1,并养护至规定强度,实际混凝土强度以设计值为准;
步骤二、边坡整平,并开挖与预制节点梁1上插接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凹槽的位置和数量也均以插接凸起的实际布置为准;
步骤三、如图3所示,将预制节点梁1安装至凹槽处,插接凸起插接至凹槽内,完成预制节点梁1的定位和限位,并进行锚固预张拉施工,即锚杆5的端部穿过锚固孔7,再通过拧紧螺帽或锚固预张拉,让锚杆5锚固于预制节点梁1上;
步骤四、如图4-5所示,安装连接梁2,随后进行灌浆,形成框架梁支护体系。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步骤四中安装连接梁2,具体为:移动连接梁2至安装位置,并将连接梁2两端伸出的钢绞线3/钢丝绳分别插入对应的预制节点梁1中,再进行灌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安装连接梁2,具体为:移动连接梁2至安装位置,并将连接梁2两端伸出的钢绞线3/钢丝绳分别插入对应的预制节点梁1中,再进行灌浆。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步骤四进行连接梁2安装时,连接梁2的两端分别穿过连接管再与预制节点梁1的锚固端4连接,连接管套接于连接梁2与锚固端4的连接处,且连接梁2安装就位后,连接管内再进行注浆作业。
最后,如图6所示,在完成步骤四的灌浆和张拉后,还需要进行步骤五:对预制节点梁1的锚固结构端头进行封锚操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节点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开设有贯通的锚固孔,且所述本体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锚固端;
连接梁,其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预制节点梁的锚固端连接,所述连接梁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且所述连接梁的受力强度小于所述预制节点梁的受力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采用PE、PVC、PP或PET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截面为矩形,且所述连接梁截面与所述锚固端截面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道贯通的轻量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节点梁内开设有贯穿所述锚固端和本体的安装腔,所述连接梁内开设有贯穿的穿设腔,所述连接梁与所述锚固端连接对齐时,所述穿设腔与所述安装腔正对连通,所述穿设腔和所述安装腔中均穿设有钢绞线/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钢丝绳为通长设置,其依次穿过成排/列、相邻设置的预制节点梁和连接梁,且所述穿设腔和安装腔内均形成有固定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的注浆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穿设于所述穿设腔中,且两端伸出穿设腔向外延伸,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穿出穿设腔的部分插接于所述安装腔中,且所述穿设腔和安装腔内均形成有固定所述钢绞线/钢丝绳的注浆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接于所述预制节点梁的锚固端与所述连接梁的连接处,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处之间形成有注浆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孔沿所述本体锚固受力方向开设,且所述本体的一侧还沿锚固受力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突出于所述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起位于所述本体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锚固孔贯穿所述插接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起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插接凸起绕所述锚固孔周向布置。
CN202220870754.2U 2022-04-15 2022-04-15 装配式框架梁 Active CN218521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0754.2U CN218521812U (zh) 2022-04-15 2022-04-15 装配式框架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0754.2U CN218521812U (zh) 2022-04-15 2022-04-15 装配式框架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1812U true CN218521812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38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0754.2U Active CN218521812U (zh) 2022-04-15 2022-04-15 装配式框架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1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6542B1 (ko) 강판성형보와 콘크리트를 이용한 복합보 구조
JP5023219B2 (ja) プレキャスト仮設構造体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07905363A (zh) 一种基于耗能件与抗剪件的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器及梁柱连接方法
KR101674823B1 (ko) 충전형 앵커 소켓을 이용한 보 단면증설 방법
KR101780370B1 (ko) 소켓슈와 앵커부재로 이루어진 전단연결재를 이용한 합성구조체
US6119425A (en) Structure members and a method of jointing the same
CN111648519A (zh) 一种3d打印的乐高式空间嵌扣砌体及结构建造方式
CN210421448U (zh) 一种装配式主梁与双侧次梁的连接节点
CN218521812U (zh) 装配式框架梁
CN204753575U (zh) 用于混凝土桩的接桩机构
KR101789567B1 (ko) 앵커분력을 보강한 비탈사면용 콘크리트앵커블록
CN206769200U (zh) 先穿式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结构
CN114892683A (zh) 装配式框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07846A (zh)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梁柱节点
KR100906161B1 (ko) 와이어로프를 이용한 파형강판 구조물
CN216713017U (zh) 一种预制锚杆腰梁
CN109914616A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用角柱与梁的干法施工连接结构
CN210316210U (zh) 一种拉索装配式钢梁
CN210917744U (zh)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梁柱节点
JP3892764B2 (ja) 法面受圧板
KR101352560B1 (ko) 고강도 아치통로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1424847A (zh) 一种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自复位连接节点
KR101723515B1 (ko) 조적조 보강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적조 건축물 보강 공법
KR101045231B1 (ko) 그라운드 앵커의 헤드콘
CN113338264B (zh) 一种挂钩式地连墙钢筋骨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anwei

Inventor after: Lang Xiangwei

Inventor after: Bi Zhimao

Inventor after: Lai Zhihua

Inventor after: Liu Guangqing

Inventor after: Li Jun

Inventor after: Lin Xuan

Inventor after: Qiang Xiaoju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ansheng

Inventor after: Zhu Tao

Inventor after: Li Hualin

Inventor after: Chen Ch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Jianwei

Inventor before: Lai Zhihua

Inventor before: Liu Guangqing

Inventor before: Qiang Xiaoj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ansheng

Inventor before: Zhu Tao

Inventor before: Li Hualin

Inventor before: Chen Cheng

Inventor before: Lang Xiangwei

Inventor before: Bi Zhim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