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5898U -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5898U
CN218495898U CN202222164654.0U CN202222164654U CN218495898U CN 218495898 U CN218495898 U CN 218495898U CN 202222164654 U CN202222164654 U CN 202222164654U CN 218495898 U CN218495898 U CN 218495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low
flow channel
assembl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46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睿彤
王定远
李扬
郭忠昌
裴玉哲
赵鹏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46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5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5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5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壳体,限定出换热腔;换热板,位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换热板的内部构造出第一流道,所述换热板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第二流道,以实现所述第一流道内的第一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其中,所述第一流道至少部分呈弯曲状。第一换热介质在沿第一流道流动时,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增强了第一换热介质及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的内壁面之间的扰动性,增加了第一换热介质流动的湍流度,从而强化了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之间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衣机或者具有干衣功能的洗衣机,利用热风实现对衣物的快速干燥。干燥过衣物的空气具有较高的热量及含湿量,直接外排会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通过冷凝除湿,可回收这部分空气再利用,实现湿热废气零排放。冷凝除湿的原理是将湿热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使其中的水蒸气冷凝,以达到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目的,再加热空气可达到满足要求的相对湿度及温度,即可对衣物进行干燥。
相关技术中公开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壳体,具有换热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的多层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用于供热流体流过的多个热流体流道,所述换热板内均设置有用于供冷却液流过的冷流体流道,以实现冷却液与热流体的换热;与冷流体流道的进液口连接的流程支路为第一组流程支路,与冷流体流道的出液口连接的流程支路为第二组流程支路,第一组流程支路和第二组流程支路沿换热板宽度方向并排布置。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换热器,冷流体流道(对应于本申请的第一流道)呈直线型,这样冷流体在冷流体流道内流动时,速度方向改变不明显,流体扰动小,换热板的换热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以解决提高扰流效果,进而提高换热板的换热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壳体,限定出换热腔;换热板,位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换热板的内部构造出第一流道,所述换热板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第二流道,以使所述第一流道内的第一换热介质能够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其中,所述第一流道至少部分呈弯曲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管壁;第二管壁,与所述第一管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管壁和所述第二管壁沿所述换热板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管壁和/或所述第二管壁向外凸出,以增加所述第一流道的通流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弯曲单元,每一所述弯曲单元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弧形段,且两个所述弧形段的开口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均位于所述换热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通的子流道,每一所述子流道沿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子流道沿所述换热板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板沿所述换热腔的厚度方向同向且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多个所述换热板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多个所述第二流道;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分流管,沿所述换热腔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所述换热板的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端均相连通;汇流管,沿所述换热腔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所述换热板的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均相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衣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
可选地,所述干衣装置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热端和冷端;冷端换热器,与所述冷端相贴靠,所述冷端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流道相连通,并与所述换热板形成第一循环流路;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内部构造有加热流道;热端换热器,与所述热端相贴靠,所述热端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加热流道相连通,并与所述加热板形成第二循环流路。
可选地,所述干衣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管路内,用于驱动第一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内流动;和/或,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管路内,用于驱动第三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二循环流路内流动。
可选地,所述干衣装置还包括:外壳,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干衣腔;第三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在所述风道内流动;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均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气流依次流经所述干衣腔、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后,再流回至所述干衣腔内。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热端换热器的高度;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竖直段,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的入口端相连通;水平段,一端与所述热端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过渡段,平滑连接在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和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第一流道用于第一换热介质流动,第二流道用于第二换热介质流动,第一换热介质能够与第二换热介质换热。第一流道至少部分呈弯曲状,这样第一换热介质在沿第一流道流动时,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增强了第一换热介质及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的内壁面之间的扰动性,进而增加了第一换热介质流动的湍流度,减小了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的内壁面边界层的厚度,减小了传热热阻,从而强化了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之间换热效率。同样的,第二换热介质能够与第一流道的外壁面相接触,因此,弯曲状的第一流道能够对外侧的第二换热介质起到扰流的作用,增加与第一流道与第二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起到双流体大扰流强化换热的作用。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干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组件与储液箱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组件与冷端换热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加热组件与热端换热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热端换热器或冷端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加热组件与热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加热组件与热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换热组件;20、壳体;201、换热腔;202、换热板;2021、第一流道;2023、弯曲单元;2024、弧形段;2025、子流道;203、分流管;204、汇流管;30、半导体制冷片;40、冷端换热器;401、第一管路;50、加热组件;501、加热板;502、加热壳体;60、热端换热器;601、第二管路;602、竖直段;603、水平段;604、过渡段;701、第一驱动装置;702、第二驱动装置;80、储液箱;90、内流道;100、干衣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2至图5、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10,换热组件10包括壳体20和换热板202,壳体20限定出换热腔201。换热板202位于换热腔201内,换热板202的内部构造出第一流道2021,换热板202将换热腔201分隔为第二流道,以实现第一流道2021内的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流道内的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其中,第一流道2021至少部分呈弯曲状。
本实施例中,换热板202位于换热腔201内,换热板202内部构造的第一流道2021用于第一换热介质流动。换热板202与壳体20之间限定的第二流道用于第二换热介质流动。第一换热介质和第二换热介质能够通过第一流道2021换热。第一流道2021至少部分呈弯曲状,这样使得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增强了第一换热介质及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2021的内壁面之间的扰动性,进而增加了第一换热介质流动的湍流度,减小了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2021的内壁面边界层的厚度,减小了传热热阻,从而强化了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2021之间换热效率。而且第二换热介质也能够与第一流道2021的外壁面及第一流道2021内的第一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弯曲状的第一流道2021同样能够增加第二换热介质的扰流性,增加与第一流道2021与第二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第一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起到双流体大扰流强化换热的作用。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换热板202,本申请的换热板202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应用场景更广泛。比如,既可以应用在双侧扰流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于单侧扰流。
可选地,换热腔201为两端开口的结构,具体的,换热腔20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换热板202可以从一端开口插入换热腔201内,而且第二换热介质能够从一端的开口流入,与第一换热介质换热后,从另一端的开口流出。可选地,换热板202与壳体20的两端对齐,以便于换热组件10的取放并且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换热介质为冷却液,第二换热介质为热流体,换热组件10工作时,冷却液在第一流道2021内流动,热流体在第二流道内流动,冷却液能够对温度较高的热流体进行冷却,降低热流体的温度。
示例的,换热组件10应用在干衣装置时,湿热空气可以定义为热流体,第一流道2021内流动冷却液,湿热空气通过与冷却液换热,湿热空气能够冷凝去湿,使湿热空气变为干冷空气。换热组件10采用液冷方式对热流体进行冷却,不会受室内空气温度的限制,而且冷却液的比热容较大,冷却效率较高,当用于湿热空气冷凝除湿时,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可选地,第一流道2021包括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第二管壁与第一管壁相对设置,且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沿换热板202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管壁和/或第二管壁向外凸出,以增加第一流道2021的通流面积。
本实施例中,第一管壁和/或第二管壁向外凸出,也就是说,第一流道2021至少一侧向外凸出,使得换热板202的外表面呈凹凸结构。这样增加了第一流道2021的通流面积,进而增加了第一换热介质的流量,提高换热效率。同样,也增加了第一流道2021外侧的第二换热介质与第一流道2021外壁面的接触面积,增强了对第二换热介质的扰流效果,增强了对流换热系数以及换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管壁和/或第二管壁采用吹胀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换热板202可以为双面吹胀的吹胀板,也可以为单面吹胀的吹胀板。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第一换热介质在第一流道2021内的流动方向。第一流道2021包括多个弯曲单元2023,每一弯曲单元2023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弧形段2024,且两个弧形段2024的开口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每一弯曲单元2023包括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相连接的弧形,能够形成弯曲且方向连续改变的第一流道2021,通过这样的弯曲结构使得第一换热介质在第一流道2021内的波动增加,也使得第一流道2021外侧的第二换热介质的波动增加,进而增大湍流,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地,两个弧形段2024均可以呈圆环形。可选地,上述的两个圆环的圆心间距在换热板20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小于或等于两个圆环半径之和。也就是说,两个圆环之间没有直线段,这样能够增加扰流效果,提高换热效率。可选地,上述的两个圆环的圆心间距在换热板20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也可以大于两个圆环半径之和。也就是说,两个圆环之间也可以存在直线段,这样也能够提高扰流效果,增加换热效率。
可选地,每一弯曲单元2023的两个圆环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地,每个单元不是必须完整的,也可以仅存在其中的一部分,相邻的弯曲单元2023之间也可以通过直管段或弧形管段相连通。
可选地,第一流道2021的入口端与第一流道2021的出口端均位于换热板202的同一侧,第一流道2021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通的子流道2025,每一子流道2025沿换热板20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子流道2025沿换热板202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子流道2025的设置增加了第一流道2021的长度,进而增加了第一流道2021与第一换热介质和第二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第一流道2021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换热板202的同一侧,便于换热板202从壳体20内抽出进行清洗。
可选地,多个子流道2025包括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第一子流道与换热板202的入口端相连通,第二子流道与换热板202的出口端相连通,其中,第一换热介质从第一子流道依次流经多个子流道2025后流至第二子流道内,再经换热板202的出口端流出换热板202。可选地,第一子流道与换热板202的入口端连接处为直线段,第二子流道与换热板202的出口端的连接处为直线段,以提高第一换热介质流入和流出的顺畅性。
换热板202的出口端和入口端均在同一侧,且第一流道2021沿换热板202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子流道2025的数量为偶数,如图3所示,子流道2025的数量为两条,或者,如图4所示,子流道2025的数量为四条。
可选地,相邻的子流道2025连接处为直线段,以便于相邻的子流道2025之间流动顺畅,避免角度太大,导致第一换热介质流动不畅。
可选地,换热板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换热板202沿换热腔201的厚度方向同向且依次间隔设置在换热腔201内,多个换热板202将换热腔201分隔为多个第二流道,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流道沿换热腔201的厚度依次间隔设置。具体的,相邻的换热板202之间以及换热板202与壳体20的内壁面之间均形成第二流道,多个第二流道的设置增加了第二换热介质与第一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均匀性,提高换热效率。另外,一个换热板202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流道,使得换热板202的两侧均能够与第一换热介质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地,多个换热板202沿换热腔201的厚度方向依次均匀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多个换热板202之间的间距相同,这样能够提高第二流道流入的第二换热介质的流动均匀性。应当说明的是:多个换热板202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同。
示例的,换热板202的数量为六个,相邻的换热板202之间的间距为13mm。这样相比于利用环境空气冷却的同型号尺寸的换热器,能够节省40%的时间。
可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换热组件10还包括分流管203和汇流管204。分流管203沿换热腔201的厚度方向延伸,且分流管203与多个换热板202的第一流道2021的入口端均相连通。汇流管204沿换热腔201的厚度方向延伸,且汇流管204与多个换热板202的第一流道2021的出口端均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利用一根分流管203进行分流,向所有第一流道2021的入口端输入第一换热介质。通过一根汇流管204进行汇流,将所有第一流道2021的出口端输出的第一换热介质流后一起输出,无需每个冷流体流道单独连接一根进液管和一根出液管,从而简化了结构。
为了方便拆装,分流管203、汇流管204和所有换热板202集成为一体结构,且换热板202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20内。具体的,分流管203和换热板202上的入口端以及汇流管204和换热板202的出口端均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分流管203、汇流管204和所有换热板202连接为一体结构,可整体从壳体20内抽出进行清洗,方便换热板202的清洁。
可选地,分流管203的入口的高度小于汇流管204的出口的高度,这样便于第一换热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换热板202,节省能耗。
具体的,壳体20内壁设置有卡槽,换热板202的侧边卡接在卡槽中,方便换热板202在壳体20内的拆装。
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换热介质为湿热空气,壳体20为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状筒体,其中一个开口形成湿热空气的进气口,另一个开口形成湿热空气的出气口;换热板202呈矩形并平行于壳体20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第一流道2021沿湿热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
长方体状壳体20内部中空形成换热腔201,其相对的两个端部开口分别形成第二换热介质的进气口、出气口,换热板202沿垂直于壳体20的厚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换热腔201中,第二换热介质由进气口进入,经过第二流道,从出气口流出,如图2和图5中的箭头为第二换热介质流动方向,单流程流经换热腔201。
可选地,第二换热介质还可以为热空气或者热流体等,以利用换热板202对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可选地,换热组件10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换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换热板202较低一端下方的冷凝水收集装置。本申请可以采用壳体20和换热板202整体倾斜,或壳体20水平摆放,换热板202沿与水平方向相对倾斜地穿插于壳体20的换热腔201。
本实施例中,换热板202相对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换热板202的换热界面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沿着斜坡向低位置流动,通过冷凝水收集装置进行冷凝水收集后经过软管等将冷凝水排出,防止湿热空气中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后附着在换热板202表面,造成传热热阻增大,降低传热效率。
换热板202沿第二换热介质流动方向的尺寸可略长或短于壳体20,垂直第二换热介质流动方向的尺寸应与壳体20内壁匹配,以将其固定在壳体20内壁上。
可选地,换热板202表面涂超亲水涂层,以强化冷凝水不附着换热板202,以便于排出换热组件10。
如图1、图5至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衣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换热组件10。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的干衣装置,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换热组件10,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换热组件1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干衣装置还包括储液箱80,储液箱80与分流管203和汇流管204均相连通,储液箱80与换热板202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第一换热介质在封闭的循环回路中流动。可选地,第一换热介质可以为水、乙二醇、石墨烯混合液等。这样满足低温工况不结冰,换热能力强等要求,可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换热介质在封闭的循环回路中循环。
可选地,如图8所示,干衣装置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0,半导体制冷片30包括热端和冷端。半导体制冷片30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端和热端。
可选地,冷端和热端之间设有隔热垫,隔热垫能够实现冷端和热端的冷热分离。
可选地,如图6所示,干衣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50,加热组件50包括加热壳体502和加热板501,加热板501构造有加热流道,加热流道内流动有第三换热介质,加热板501将加热壳体502内部分隔出换热流道,换热流道内的第四换热介质能够与加热流道内的第三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示例的,第四换热介质为干冷空气,第三换热介质为加热介质,加热介质与干冷空气换热,能够提高干冷空气的温度。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干衣装置还包括冷端换热器40和热端换热器60,冷端换热器40与冷端相贴靠(相贴合或相靠近),冷端换热器40通过第一管路401与第一流道2021相连通,并与换热板202形成第一循环流路。热端换热器60与热端相贴靠(相贴合或相靠近),热端换热器60通过第二管路601与加热流道相连通,并与加热板501形成第二循环流路。
本实施例中,冷端换热器40与冷端相贴靠,这样冷端换热器40能够与冷端换热,冷端换热器40与换热组件10相连通,第一换热介质能够在冷端换热器40和换热组件10形成第一循环流路内流动。热端换热器60与加热组件50相连通,第三换热介质能够在第二循环流路内流动。
示例的,在干衣装置中,如图5所示,图5中箭头表示第二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对于第一循环流路,冷却液(第一换热介质)流至冷端换热器40,冷端对冷端换热器40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管路401引流至换热组件10的换热板202中,经过分流管203分流后分别流入多层换热板202的第一流道2021内,湿热空气(第二换热介质)流至第二流道内,第一流道2021的冷却液与湿热空气进行换热,湿热空气变成干冷空气从壳体20的另一侧流出。同时,冷却液升温后从汇流管204流出,然后经第一管路401流回至冷端换热器40进行降温,这样形成第一循环流路内的流动。
在干衣装置中,如图6所示,图6中箭头表示第四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对于第二循环流路,第三换热介质流至热端换热器60,半导体制冷片30的热端对热端换热器60内的第三换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第三换热介质通过第二管路601引流至加热板501中,干冷空气(第四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内流动,干冷空气与第三换热介质换热,干冷空气变为干热空气,第三换热介质降温,然后第三换热介质经过第二管路601流回至热端换热器60进行加热,这样形成了第二循环流路内的流动。
可选地,干衣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701,第一驱动装置701位于第一管路401内,用于驱动第一换热介质在第一循环流路内流动。可选地,干衣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702,第二驱动装置702位于第二管路601内,用于驱动第三换热介质在第二循环流路内流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701和第二驱动装置702用于实现第一循环流路内以及第二循环流路内介质的流动。可选地,第一驱动装置701和第二驱动装置702可以为泵等。
可选地,如图9所示,加热组件50还包括加热翅片,加热翅片设于加热板501,相邻的翅片之间形成换热通道,第四换热介质可以在翅片之间流动,并与翅片换热。可选地,如图10所示,多个加热板501形成翅片结构,第四换热介质从相邻的翅片之间流动。如图9和图10中箭头所示,第四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翅片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沿水平方向,也可以沿竖直方向。
可选地,如图7所示,热端换热器60和/或冷端换热器40内部均构造有内流道90,内流道90呈弯曲状,能够增加内流道90的长度,进而增加与换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图7中箭头表示热端换热器60或冷端换热器40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可选地,如图1所示,图1中大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小箭头表示第一换热介质和第三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干衣装置还包括外壳和第三驱动装置,外壳限定出风道,风道包括干衣腔100。第三驱动装置位于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在风道内流动。换热组件10和加热组件50均位于风道内,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气流依次流经干衣腔100、换热组件10和加热组件50后,再流回至干衣腔100内。
本实施例中,干热空气流经干衣腔100,对干衣腔100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加热,之后干热空气带走大量的水蒸气,干热空气变为高热量高含湿量的湿热空气,然后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湿热空气流入换热组件10内,在换热腔201内与换热板202换热降温至露点温度,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析出凝结,空气变为低温干燥变为干冷空气。干冷空气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流经加热组件50,干冷空气升温变为干热空气,然后流回至干衣腔100,再对衣物进行加热烘干,循环流动,进而实现干衣装置的干衣功能。
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加热组件50的高度大于热端换热器60的高度。第二管路601包括竖直段602、水平段603和过渡段604,竖直段602的一端与加热组件50的入口端相连通。水平段603的一端与热端换热器60的出口端相连通。过渡段604平滑连接在竖直段602的另一端和水平段603的另一端之间。
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50的高度大于热端换热器60的高度,加热组件50的加热介质换热后变成凝结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或者毛细作用下流至热锻环热气再进行蒸发,这样符合热虹吸管原理。
另外,过渡段604平滑连接在竖直段602的另一端和水平段603的另一端之间,使得加热介质的流动较为顺畅,避免竖直段602和水平段603连接处存在折角,影响第三换热介质的流动,进而影响第二循环流路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干衣装置还包括电极接口和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 ent)为正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在半导体制冷片30不开启或者其热端的热量不够用的时候,可以开启PTC辅助加热。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限定出换热腔;
换热板,位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换热板的内部构造出第一流道,所述换热板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第二流道,以使所述第一流道内的第一换热介质能够与所述第二流道内的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其中,所述第一流道至少部分呈弯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
第一管壁;
第二管壁,与所述第一管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管壁和所述第二管壁沿所述换热板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管壁和/或所述第二管壁向外凸出,以增加所述第一流道的通流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弯曲单元,每一所述弯曲单元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弧形段,且两个所述弧形段的开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均位于所述换热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通的子流道,每一所述子流道沿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子流道沿所述换热板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板沿所述换热腔的厚度方向同向且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多个所述换热板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多个所述第二流道;
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
分流管,沿所述换热腔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所述换热板的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端均相连通;
汇流管,沿所述换热腔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所述换热板的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均相连通。
6.一种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热端和冷端;
冷端换热器,与所述冷端相贴靠,所述冷端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流道相连通,并与所述换热板形成第一循环流路;
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构造有加热流道;
热端换热器,与所述热端相贴靠,所述热端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加热流道相连通,并与所述加热板形成第二循环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管路内,用于驱动第一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循环流路内流动;和/或,
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管路内,用于驱动第三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二循环流路内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干衣腔;
第三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在所述风道内流动;
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均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气流依次流经所述干衣腔、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后,再流回至所述干衣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热端换热器的高度;
所述第二管路包括:
竖直段,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的入口端相连通;
水平段,一端与所述热端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
过渡段,平滑连接在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和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之间。
CN202222164654.0U 2022-08-16 2022-08-16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Active CN218495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4654.0U CN218495898U (zh) 2022-08-16 2022-08-16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4654.0U CN218495898U (zh) 2022-08-16 2022-08-16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5898U true CN218495898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4654.0U Active CN218495898U (zh) 2022-08-16 2022-08-16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5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53564A1 (zh) 一种气液热交换装置
CN101251342B (zh) 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冷凝型干衣机
AU2017206116A1 (en) Improvement of thermal capacity of elliptically finned heat exchanger
WO2023030087A1 (zh) 一种逆流式间接露点蒸发冷却器
CN104165413A (zh) 机柜空调器
WO2023010853A1 (zh)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JP2000161875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却装置
CN107941054B (zh) 气液热交换装置
CN106369674A (zh) 一种新型混合驱动式节能空调末端
CN218495898U (zh) 换热组件及干衣装置
JP3700481B2 (ja) 熱交換装置
CN205192027U (zh) 制冷装置
KR101055668B1 (ko) 재생증발식 냉방기의 코어 모듈 및 그의 제작방법
CN110006243B (zh) 一种蒸发器及果蔬干燥系统
CN208296374U (zh)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用风向回转式表冷器结构
CN217026432U (zh) 换热器和干衣装置
CN208735753U (zh) 翅片扁管一体结构的冷风机
CN206055780U (zh) 一种新型混合驱动式节能空调末端
CN21615916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1591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443466U (zh) 相反两路气流通过的热交换器
CN221005569U (zh) 用于冷水机组的换热装置、冷水机组
CN2159828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558192U (zh) 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及其热回收单元
CN215115997U (zh) 一种用于dsc的外置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