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0769U -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0769U
CN218490769U CN202222924948.9U CN202222924948U CN218490769U CN 218490769 U CN218490769 U CN 218490769U CN 202222924948 U CN202222924948 U CN 202222924948U CN 218490769 U CN218490769 U CN 218490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line
roller
alignment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49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浩
蔡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ubei Preci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oubei Preci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oubei Preci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oubei Precis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49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0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0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0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包括输送结构、气浮结构以及模组对位结构;输送结构包括升降器、滚轮线、传动线;滚轮线与传动线分别与升降器的升降杆连接;气浮台结构包括复数个气浮线;滚轮线、传动线、气浮线互相平行;模组对位结构包括对位模组,位于气浮结构外侧。现有技术提出多种结构实现面板对位,但是都不可避免的造成面板损伤,一个生产批次后,往往会造成面板不良品。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技术思路,以现有对位模组、气浮结合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构成新的无摩擦面板对位机构,经过生产试验,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面板对位后,未出现不良品,这无论对高精密面板生产,还是降低面板生产成本,都具有积极的工业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面显示器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摩擦面板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器制造过程中,面板在不同工序之间需要运输对位。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板对位装置,包括用于承托面板以及卡匣的机台,机台上设置有工作区域;用于将卡匣内多个面板进行对位并定位于工作区域的对位机构,设置于机台上;对位机构包括两个可相对移动地设置于机台上的对位杆,两个对位杆分别设置于工作区域的两对边的外侧,用于对两个对位杆之间的多个面板限位,以使多个面板对位并定位于工作区域内。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OLED面板对位装置,包括支撑板、多轴微调装置和CCD相机及棱镜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动移动装置,所述多轴微调装置安装于电动移动装置的滑块上,所述CCD相机及棱镜装置固定于多轴微调装置的顶部侧面,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位于CCD相机及棱镜装置的一侧与CCD相机及棱镜装置高度相同。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面板对位装置及面板对位方法,包括定位侦测器及第一夹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定位侦测器来侦测所述直立的显示面板的位置,并计算一定位调整量;以及利用第一夹具来夹持所述直立的显示面板,并依据所述定位调整量来转动所述显示面板,以调整显示面板的位置,该技术用以定位直立的显示面板。目前看,现有的面板对位机构在对位时,造成面板受到的摩擦大,容易对面板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的对位结构,用于面板对位,结构简单,具有节省生产空间,降低面板工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尤其是,首次解决了面板对位时由于受到摩擦而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包括输送结构、气浮结构以及模组对位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升降器、滚轮线、传动线、安装架,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分别位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位于升降器的升降杆上,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都为复数个;所述气浮结构包括复数个气浮线;所述滚轮线、传动线、气浮线互相平行;所述模组对位结构包括对位模组;所述对位模组位于气浮结构外侧。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结构、气浮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升降器、滚轮线、传动线、安装架,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分别位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位于升降器的升降杆上,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都为复数个;所述气浮结构包括复数个气浮线、支撑架,所述复数个气浮线位于支撑架上;所述滚轮线、传动线、气浮线互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具体位置关系为实际生产时的位置关系,作为常识,升降器位于输送结构下方,通过升降杆带动输送结构升降;优选的,输送结构设有安装架,滚轮线、传动线位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位于升降器的升降杆上,即滚轮线与传动线通过安装架与升降器的升降杆连接,从而升降器启动升降杆运行,带动安装架上下,实现滚轮线与传动线的上下位移。优选的,滚轮线与传动线都为复数个,都安装于安装架上;进一步优选的,复数个滚轮线与复数个传动线间隔排列。优选的,滚轮线为无动力滚轮线,可减少输送摩擦;另外,无动力滚轮作为产品(Panel)的输送支撑,降低作为动力的皮带线的制作成本,同时满足产品支撑间距要求(未覆膜的GLASS比较脆、易损),这样在保证输送动力、输送精度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线包括皮带传送线与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与驱动轴,驱动轴位于电机的转轴上,驱动轴上设有转轮;所述皮带传送线上的皮带套在转轮上,从而在电机驱动下,转轮可以带动皮带转动,形成输送;具体转轮与皮带的结合为常规技术,可采用涨紧轮与从动轮组合,只要使得皮带随着电机驱动的转轴转动即可。安装架的形状没有限定,能够支撑滚轮线、传动线即可,优选升降器为多台联动升降器,从而可以在安装架下方形成多点支撑,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气浮结构设有支撑架,其结构没有限定,作用是支撑复数个气浮线,即复数个气浮线位于支撑架上,气浮结构指能够实现气浮的结构,比如气浮台,复数个气浮台构成多个气浮线,作为常识,气浮线、滚轮线、传动线互相平行,互相间隔排列,具体间隔方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计,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的实现;气浮台本身为现有商品,其安装、使用为常规技术。
本实用新型中,模组对位结构包括支架,对位模组位于支架上;支架的形状没有限定,能够支撑住对位模组即可;对位模组的高度根据实际生产设计,与气浮台配合可对面板对位操作。优选的,对位模组为复数个,比如4~16个,优选6~10个,分布在气浮台结构外侧,根据对位模组的功能,作为常识,其近似均匀的分布在气浮台外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底座,用以安装、支撑以上部件,具体底座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没有限定,比如升降器安装在底座上,安装架安装在升降器的升降杆上,滚轮线以及传动线安装在安装架上;支撑架安装在底座上,气浮台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对位模组安装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支撑架、支架都为承载各自部件的框架或者撑杆结构,为了区分,本实用新型予以不同名称,这些结构本身没有限定,尺寸大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计。
本实用新型先将面板输送到位,再通过气浮台托起面板,利用对位模组进行常规对位,实现面板对位的生产工序要求。输送状态时,升降器是定位在上升状态,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支撑下,面板就在该平面上输送,气浮结构不工作;到达位置后对面板进行对位,光电停止,此时升降器下降,带动无动力滚轮线和皮带传动线下降,气浮结构工作,吹气支撑面板,通过前后左右八个对位模组机构来调整面板的位置,完成面板对位校正,校正后气浮结构停止出气,滚轮上升,产品重新落到滚轮上;这样防止了在对位时,皮带和滚轮对面板的硬接触,避免造成面板损伤,进一步的,在输送时,利用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配合,一定程度的减少传动摩擦对面板的损伤。气浮平台具有精确的直线度和平面度,气浮运动台基于空气轴承的基本原理,实现无摩擦和无振动的平滑移动。它具有运动精度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气浮平台只需通气便可以工作,运用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可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面板,只需要根据面板的尺寸大小改变气路的接线就可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俯视图(输送结构);
图3为光电开关结构示意图,核心部件为现有产品,常规安装在输送结构上;
图4为实施例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气浮台线、滚轮线、传动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皮带与驱动轴连接示意图(局部);
图7为实施例输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滚轮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气浮台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对位模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输送结构2、气浮台结构3、升降器21、滚轮线22、传动线23、动力机构24、安装架25、光电开关26、横板221、塑料轮222、皮带231、电机241、驱动轴242、转轮243、联轴器244、气浮台线31、气浮台32、支撑架33、对位模组4、支架41、挡轮42。
具体实施方式
面板对位为常规的工艺需求,现有技术提出多种结构实现面板对位,但是纵观现有对位结构,都不可避免的造成面板损伤,一个生产批次后,往往会造成面板不良品。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技术思路,以现有对位模组、气浮台结合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构成新的无摩擦面板对位机构,无论从结构设计还是应用原理,本实用新型都与现有面板对位装置不同,经过生产试验,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面板对位后,未出现不良品,这无论对高精密面板生产,还是降低面板生产成本,都具有积极的工业意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部件都为市售产品,支架、支撑架、安装架等为常规技术可制备的产品;涉及的具体安装为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具体功能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在不在于具体部件的安装,主要在于气浮台结合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构成新的无摩擦面板输送,与现有对位模组组成对位机构,在对位时,避免皮带和滚轮对面板的硬接触,避免造成面板损伤,进一步的,在输送时,利用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配合,一定程度的减少传动摩擦对面板的损伤。本实用新型中,具体位置关系为实际生产时的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支撑架、支架都为承载各自部件的框架或者撑杆结构,为了区分,本实用新型予以不同名称,这些结构本身没有限定,尺寸大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计,作为常识,附图含有常规安装件,比如螺丝、连接板等,为常规技术,为了简洁,图中为标出;相同部件大都标注一处,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至图8,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由底座1、输送结构2、气浮台结构3以及模组对位结构构成;
输送结构包括升降器21、滚轮线22、传动线23、动力机构24、安装架25;升降器为四台联动升降器,从而可以在安装架下方形成四点支撑,提高稳定性;升降器位于安装架下方,通过升降杆带动其升降;
滚轮线、传动线位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位于升降器的升降杆上,即滚轮线与传动线通过安装架与升降器的升降杆连接,从而升降器启动升降杆运行,带动支架上下,实现滚轮线与传动线的上下位移;滚轮线与传动线都为复数个,都安装于安装架上,滚轮线与复数个传动线间隔排列;滚轮线为无动力滚轮线,可减少输送摩擦,由横板221及安装其上的塑料轮222组成,具体安装为常规技术;作为常识,输送靠光电停止,本实施例在滚轮线上设置光电开关26,其为现有产品,安装及工作为现有技术;
传动线包括皮带传送线与动力结构,动力结构由电机241、驱动轴242以及转轮243、联轴器244组成,驱动轴位于电机的转轴上,驱动轴上设有转轮,本实施例用两组联轴器连接两段驱动轴,实际生产时,也可采用一段驱动轴,从而省略联轴器,技术效果一样;皮带传送线由铝合金杆及安装其两端的轮子与套在轮子上的皮带231组成,具体安装为常规技术,皮带传送线上的皮带也套在转轮上,从而在电机驱动下,转轮可以带动皮带转动,形成输送;具体转轮与皮带的结合为常规技术,可采用涨紧轮与从动轮组合,只要使得皮带随着电机驱动的转轴转动即可,与常规皮带输送结构近似;安装架的形状没有限定,能够支撑滚轮线、传动线即可。
气浮台结构包括支撑架33与复数个气浮台32;支撑架的结构没有限定,作用是支撑复数个气浮台,即复数个气浮台位于支撑架上,复数个气浮台构成多个气浮台线31;
模组对位结构为常规技术,作为示意,本实施例包括八个对位模组4、支架41,对位模组常规设有挡轮42;八个对位模组位于气浮台结构外侧,图1中标注四处,另外四处与此对称布置,四个对位模组位于单独的支架上,另外四个安装于支撑架上,节约空间与耗材;对位模组位于支架上;支架的形状没有限定,能够支撑住对位模组即可;对位模组的高度与气浮台匹配,互相配合可对面板对位操作。
作为常识,气浮台线、滚轮线、传动线互相平行,互相间隔排列;气浮台本身为现有商品,其安装、使用为常规技术。
底座用以安装、支撑其上面的部件,具体底座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没有限定,其常规装于地面上;升降器安装在底座上,安装架安装在升降器的升降杆上,滚轮线以及传动线安装在安装架上;支撑架安装在底座上,气浮台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对位模组安装在支架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结构为图7去除多个气浮台后的结构,由竖杆、横杆组合,具有两层结构,上层为多根横杆,用于安装气浮台成为一条条气浮台线,下层为框结构,可放置安装架,在升降器降下后,安装架可担在下层上,减轻升降器承受的重量,可参见图3(省略了上层,仅保留一条气浮台线);上层通过多根短竖杆安装在下层上。实际生产时,也可以全程通过升降器顶住安装架,而不采用本实施例的下层支撑架。底座、安装架、支撑架、支架以及常规安装件都是本领域常规技术,具体选择不影响本实用新型降低摩擦、保证良率的技术效果的实现。
实施例二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省略底座,其余不变,升降器、支撑架以及支架直接安装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
实施例三
利用实施例一的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进行面板对位操作,先将面板输送到位,再通过气浮台结合对位模组进行对位,实现面板对位的生产工序要求。输送状态时,升降器是定位在上升状态,面板就在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组成的平面上输送,气浮台不工作;到达位置后常规光电控制停止输送,气浮台吹气,此时升降器下降,带动无动力滚轮线和皮带传动线下降,只剩下气浮台机构支撑面板,然后进行常规对位校正,通过前后左右八个对位模组机构来调整面板的位置,挡轮向玻璃面板方向推,四边对位,使其在需要的居中位置,完成面板对位;这样防止了在对位时,皮带和滚轮对面板的硬接触,避免造成面板损伤,进一步的,在输送时,利用无动力滚轮线、皮带传动线配合,一定程度的减少传动摩擦对面板的损伤。
实际生产试验发现,对位以及输送的接触改进,本实用新型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没有出现面板损伤,而同样数量下(1千片面板/批次),目前生产上用的对位结构存在2-5片的面板损伤。

Claims (10)

1.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结构、气浮结构以及模组对位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升降器、滚轮线、传动线、安装架,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分别位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位于升降器的升降杆上,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都为复数个;所述气浮结构包括复数个气浮线;所述滚轮线、传动线、气浮线互相平行;所述模组对位结构包括对位模组;所述对位模组位于气浮结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滚轮线与复数个传动线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线为无动力滚轮线;所述传动线包括皮带传送线与动力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与驱动轴,驱动轴位于电机的转轴上,驱动轴上设有转轮;所述皮带传送线上的皮带套在转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结构设有支撑架;所述复数个气浮线位于支撑架上;所述模组对位结构包括支架,对位模组位于支架上,所述对位模组为复数个;所述升降器为多台联动升降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升降器、支撑架、支架分别安装在底座上。
7.一种面板用无摩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结构、气浮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升降器、滚轮线、传动线、安装架,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分别位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位于升降器的升降杆上,所述滚轮线与传动线都为复数个;所述气浮结构包括复数个气浮线、支撑架,所述复数个气浮线位于支撑架上;所述滚轮线、传动线、气浮线互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面板用无摩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滚轮线与复数个传动线间隔排列;所述滚轮线为无动力滚轮线;所述传动线包括皮带传送线与动力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面板用无摩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与驱动轴,驱动轴位于电机的转轴上,驱动轴上设有转轮;所述皮带传送线上的皮带套在转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面板用无摩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用无摩擦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升降器、支撑架分别安装在底座上。
CN202222924948.9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Active CN218490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4948.9U CN21849076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4948.9U CN21849076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0769U true CN218490769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4948.9U Active CN21849076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0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7191B (zh) 一种液晶面板搬运和缓存设备
CN110224052B (zh) 一种led固晶的双摆臂固晶装置及其固晶方法
CN211707423U (zh) 转盘式手表玻璃镜片检测机
CN113148611B (zh) 一种高效的双工位全自动芯片排列系统
CN110841929A (zh) 转盘式手表玻璃镜片检测机
CN114985294A (zh) 一种芯片全自动检测设备
CN209766467U (zh) 一种led固晶的双摆臂固晶装置
CN114803423A (zh) 一种输送机
CN218490769U (zh) 一种面板用无摩擦对位机构及无摩擦输送装置
CN107685978B (zh) 输送装置
CN114813692B (zh) 一种oled屏在线荧光显微镜检查机
CN112209076A (zh) 贴装输送装置及贴装设备
CN210117000U (zh) 一种笔记本电池生产用自动搬运测试装置
CN210102916U (zh) 一种玻璃基板搬送装置
CN103762269A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晶体电池片自动插片机构
CN111891608A (zh) 一种层装物料的上下料机构
CN111392423A (zh) 一种玻璃板下料输送台
CN117509480B (zh) 一种承载设备及玻璃拼接生产线
CN217864960U (zh) 一种光伏组件端玻璃的串间距贴膜设备
CN217865013U (zh) 一种用于组件端贴膜玻璃的归正纠偏输送装置
CN219767095U (zh) 激光划线装置及太阳能电池加工设备
CN216064911U (zh) 一种上料车
CN216862844U (zh) 搬运装置
CN220341167U (zh) 光伏片材el/pl检测装置
CN219357024U (zh) 散热模组贴附点胶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