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3054U - 一种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83054U CN218483054U CN202222482303.4U CN202222482303U CN218483054U CN 218483054 U CN218483054 U CN 218483054U CN 202222482303 U CN202222482303 U CN 202222482303U CN 218483054 U CN218483054 U CN 2184830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shell
- energy storage
- power supply
- storage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子部件,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与电子部件导热连通,外壳覆设在内壳的外周侧。通过将外壳覆设在内壳的外周侧,使得电子部件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内壳,然后有内壳传导至外壳上进行散热,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传热面积,使得传导至外壳热量的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外壳上的若干铝鳍片能够进一步地将电子部件的高温热量划分到各个铝鳍片的对应区域上,进而能够防止由于电子部件热量集中导致外壳温度过高而对用户造成烫伤的风险,提高储能电源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便捷式的储能电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储能电源能够存储电能,可在户外无电场景下输出电能为设备供电,能够有效满足如今电力设备、电子设备在户外作业随时使用的需要。便利性强,应用场景广泛。
基于便携式储能电源的便携特性,储能电源整体的内部空间通常有限且较为封闭,其内部的热源分布较集中,热流密度较大,热扩散性能较差,因此,储能电源内部通常会出现元件温度过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电源均采用全密封结构,内部的电子元件将热量导出至壳体上进行散热,这样使得壳体温度过高,用户触摸时容易造成烫伤的风险。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储能电源,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能够避免对用户造成烫伤,提高储能电源的安全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子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所述电子部件导热连通,所述外壳覆设在所述内壳的外周侧。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表面上设置有铝鳍片,所述铝鳍片与所述外壳导热连通。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铝鳍片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铝鳍片等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铝鳍片的高度设置为3mm-5mm之间,相邻两个所述铝鳍片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cm-5cm之间。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铝鳍片上覆盖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能够将所述铝鳍片上的热量进行热隔离。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的相对的两个侧端面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扣合在所述外壳的侧面。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外壳等长,所述弯折部的宽度为3mm-8mm之间。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隔热板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圆角的角度为80°-100°。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和所述弯折部均为工程塑料件或均为硅胶件。
作为一种储能电源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壳的顶面和底面均为铝制面,所述外壳的顶面和底面均为铝制面,所述内壳的周侧面为工程塑料面,所述外壳的周侧面为工程塑料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子部件,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与电子部件导热连通,外壳覆设在内壳的外周侧。通过将外壳覆设在内壳的外周侧,使得电子部件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内壳,然后有内壳传导至外壳上进行散热,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传热面积,使得传导至外壳热量的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外壳上的若干铝鳍片能够进一步地将电子部件的高温热量划分到各个铝鳍片的对应区域上,进而能够防止由于电子部件热量集中导致外壳温度过高而对用户造成烫伤的风险,提高储能电源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源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V板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散热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内壳;120、外壳;1201、铝鳍片;1202、隔热板;1203、弯折部;
200、逆变器散热结构;210、逆变器本体;220、支撑组件;230、第一散热装置;240、第二散热装置;2401、散热翅片;2402、散热板;2403、第二导热垫片;
300、PV板散热结构;310、热扩散铝板;320、PV散热器;
400、电池模组散热结构;410、散热铝片;420、引申段;430、散热段;440、电池模组散热器;450、外置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散热结构200、PV板散热结构300以及电池模组散热结构400等电子部件。其中,逆变器散热结构200主要包括逆变器本体210、支撑组件220以及散热组件。其中,支撑组件220用于支撑逆变器本体210,且支撑组件220与逆变器本体210导热连通;散热组件与逆变器本体210和/或支撑组件220导热连通,且散热组件和支撑组件220分别与壳体100的不同面导热连通。
基于以上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和支撑组件220均为铝制件,也就是说,散热组件和支撑组件220均采用金属铝材质制成,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储能电源的重量,便于携带转运;同时还可以提高逆变器本体210的导热效率,便于热量及时导出。具体地,逆变器本体210上设置有电感、电容、变压器以及mos晶体管,其中,mos晶体管通常布置在逆变器本体210的边缘,其余部件通常布置在逆变器本体210的中部位置。在逆变器本体210正常工作时,逆变器本体210上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其中mos晶体管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支撑组件220传递至散热组件上,再由散热组件传递至壳体100的一个面上,壳体100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散热;电感、电容、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散热组件上,然后由散热组件传递至壳体100的另一个面上,实现可壳体100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散热。进而实现对逆变器本体210的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散热结构200,无需使用传统技术中的风扇或风机等零部件,即可实现将逆变器本体210的热量导出至壳体100的表面上,进而实现逆变器本体210的散热,能够降低噪音的产生,提高散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20呈“工字型”,在沿逆变器本体210的高度方向上,逆变器本体210的高度低于支撑组件220的上端面。示例性地,支撑组件220设置为两个,逆变器本体210设置在支撑组件220之间,支撑组件220的设置能够提高逆变器本体21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不稳的现象。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装置230,第一散热装置230通过第一导热垫片与壳体100导热连通,第一导热垫片与电感、电容、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均导热连通,这样使得电感、电容、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经过第一导热垫片后传递至第一散热装置230,最后经第一散热装置230传递至壳体100的顶面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装置240,第二散热装置240设置在支撑组件220的侧端面,且第二散热装置240与支撑组件220的侧端面导热连通。这样使得mos晶体管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先传递至支撑组件220上,然后由支撑组件220传递至第二散热装置240上,最后经第二散热装置240传递至壳体100的侧面进行散热。
具体地,第二散热装置240包括散热翅片2401和散热板2402,散热翅片2401与散热板2402导热连接,且散热翅片2401和散热板2402限定出散热通孔。散热通孔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二散热装置240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此外,散热翅片2401和散热板2402的设置能够提高对逆变器本体210的缓冲作用,也就是说,当逆变器本体210受到外界撞击时,能够对逆变器本体21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翅片2401设置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2401等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散热翅片2401和散热板2402限定出多个散热通孔,进而提高第二散热装置240受力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装置240还包括第二导热垫片2403,散热板2402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导热垫片2403设置在凹槽中,且第二导热垫片2403将散热板2402与壳体100导热连通,第二导热垫片2403的设置能够填充壳体100侧面的孔隙,避免灰尘或其他异物进入逆变器本体210内部。
为了避免第一散热装置230上的热量和第二散热装置240上的热量相互传递,影响彼此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散热装置230和第二散热装置240相互热隔离。作业人员可以采用玻纤材料设置在第一散热装置230和第二散热装置240之间,实现彼此的热隔离。
如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源中除了逆变器散热结构200,壳体100上也设置有相应的散热结构,储能电源内部设置有PV板散热结构300和电池模组散热结构400。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硬质的工程塑料材质制成,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壳体100的部分面采用铝合金材质加工制成,部分面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加工制成。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0设置为正方体形或者长方体形,壳体100的六个面围设成相对外界密封的腔室,逆变器本体210、电源等部件设置在腔室内。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壳体100顶面和底面采用铝合金金属材质制成,其余面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制成,逆变器本体210与壳体100顶面导热连通,便于逆变器本体210的热量导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0包括内壳110和外壳120,外壳120套接并覆盖设置在内壳110的外侧。内壳110与PV板散热结构300、电池模组散热结构400以及逆变器散热结构200均导热连通。外壳120上设置有铝鳍片1201,且铝鳍片1201与外壳120等长。铝鳍片1201的整体上方设置有一层隔热板1202,该隔热板1202采用工程塑料制成,隔热板1202的左右两端向下折弯,能覆盖外壳120左右两侧局部的上方区域,也就是说,隔热板1202能够将外壳120上部区域以及外壳120上的铝鳍片1201全部覆盖,这样使得储能电源内部的逆变器本体210的热量传递至铝鳍片1201上,进而使得将热量分散至铝鳍片1201上,能够防止出现由于逆变器本体210的产热使外壳120顶面温度过高造成的用户的烫伤问题。本实施例中的内壳110和外壳120可以直接套设后外壳120的内表面贴设于内壳110的外表面,也可以在外壳120的内表面和内壳110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支撑部件,以使内壳110和外壳120导热连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铝鳍片1201设置为多个,且多个铝鳍片1201等间隔设置,铝鳍片1201的设置不仅能够加快逆变器本体210的散热效率,同时由于铝鳍片1201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提高壳体100的抗机械载荷能力,进而延长使用寿命。当然作业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铝鳍片1201设置在外壳120的其他表面上的任何位置,且铝鳍片120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隔热板1202厚度设置为1.5mm-2mm之间,高度为3mm-5mm之间。铝鳍片1201的高度为3mm-5mm之间,相邻两个铝鳍片1201之间的间距为2cm-5cm之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202的相对的两个侧端面弯折形成弯折部1203,弯折部1203扣合在外壳120的侧面,弯折部1203与外壳120等长,弯折部1203的宽度为3mm-8mm之间。弯折部1203的设置将外壳120的侧面的局部上方区域进行覆盖,一方面能够提高隔热板1202的隔热面积,避免外壳120的周侧面的上方区域烫伤用户,提高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弯折部1203能够便于隔热板1202固定设置在铝鳍片1201上,提高隔热板1202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隔热板1202发生脱落的现象。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弯折部1203与隔热板1202之间设置有圆角,圆角的角度为80°-100°。圆角的设置能够对用户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避免划伤用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202和弯折部1203均为工程塑料件或均为硅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通过将外壳120覆设在内壳110的外周侧,使得电子部件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内壳110,然后有内壳110传导至外壳120上进行散热,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传热面积,使得传导至外壳120热量的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外壳120上的若干铝鳍片1201能够进一步地将电子部件的高温热量划分到各个铝鳍片1201的对应区域上,进而能够防止由于电子部件热量集中导致外壳120温度过高而对用户造成烫伤的风险,提高储能电源的安全性能。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PV板散热结构300布置于壳体100的下方并紧贴前端面塑料封板的位置,且PV板散热结构300与壳体100的底面导热连通。在PV板对应的区域处将前端面塑料封板削薄用一层热扩散铝板310填充,进而能够为PV板整体提供散热,这样的双层板结构兼顾了壳体100的导热性能和隔热性能。PV板上的PCB板上主要包含电感、电容、mos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其中mos晶体管和电感具有较大的热流密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mos晶体管整体上方增设PV散热器320,电感上方增设具有导热功能的垫片,且与PV散热器320导热连通,进而便于热量的及时导出。
在PV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发热的过程中,mos晶体管的热量通过PV散热器320将热量传导至热扩散铝板310,电感通过导热垫片也将热量传导至热扩散铝板310。热扩散铝板310将热量分别传导至前端面塑料封板和壳体100底面实现散热。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采用多层布置的方式,即电池模组整体由多层电芯封装模组堆叠形成。电池模组封装主要由顶盖、底盖和电芯组成,顶盖和底盖上设有与电芯外形匹配的孔满足电芯定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400如下:每层电池模组内设有一层厚度适宜的导热灌封胶,在导热灌封胶内,电芯相邻位置上布置散热铝片410。散热铝片410的一侧为细小的引申段420,用于伸入导热灌封胶内传输热流;散热铝片410的另一侧为散热段430,散热段430几何形状表现为多层长度逐渐增大且高度不变,散热段430的层数与电池模组层数相同,最后一层散热段430通过导热胶与电池模组散热器440的导热连通。电池模组散热器440顶部与前端面塑料封板接触。在前端面塑料封板的对应区域上切除塑料材料用外置铝板450替代,外置铝板450与封板间密闭贴合处理。
在电池模组发热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则可优先被导热灌封胶吸收,导热灌封胶进一步将热流通过散热铝片410传导并同时向四周扩散,最后达到外置铝板450,通过外界环境对外置铝板450散热实现电池模组的散热。电池模组散热结构400具有较大的热容和较优的热传导性能,既可保证电芯发热过程中不过温,也能使电芯静置降温时用时较短。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源,该储能电源包括以上逆变器散热结构200。该储能电源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噪音的产生,提高散热效率,节约成本,延长储能电源的使用寿命。
显然,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电子部件,所述壳体(100)包括内壳(110)和外壳(120),所述内壳(110)与所述电子部件导热连通,所述外壳(120)覆设在所述内壳(110)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0)的表面上设置有铝鳍片(1201),所述铝鳍片(1201)与所述外壳(120)导热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鳍片(1201)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铝鳍片(1201)等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鳍片(1201)的高度设置为3mm-5mm之间,相邻两个所述铝鳍片(120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cm-5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鳍片(1201)上覆盖有隔热板(1202),所述隔热板(1202)能够将所述铝鳍片(1201)上的热量进行热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202)的相对的两个侧端面弯折形成弯折部(1203),所述弯折部(1203)扣合在所述外壳(120)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203)与所述外壳(120)等长,所述弯折部(1203)的宽度为3mm-8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203)与所述隔热板(1202)之间设置有圆角,所述圆角的角度为80°-1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202)和所述弯折部(1203)均为工程塑料件或均为硅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10)的顶面和底面均为铝制面,所述外壳(120)的顶面和底面均为铝制面,所述内壳(110)的周侧面为工程塑料面,所述外壳(120)的周侧面为工程塑料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82303.4U CN218483054U (zh) | 2022-09-20 | 2022-09-20 | 一种储能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82303.4U CN218483054U (zh) | 2022-09-20 | 2022-09-20 | 一种储能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83054U true CN218483054U (zh) | 2023-02-14 |
Family
ID=85168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82303.4U Active CN218483054U (zh) | 2022-09-20 | 2022-09-20 | 一种储能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83054U (zh) |
-
2022
- 2022-09-20 CN CN202222482303.4U patent/CN2184830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3284886A1 (zh) | 电池包 | |
CN202871774U (zh) | 一种储导散一体化的大功率电子器件 | |
CN209472014U (zh) | 一种热管理电池模组 | |
CN218483141U (zh) | 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源 | |
CN213635964U (zh) | 一种散热增强功率模块 | |
CN20642218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以及该种电池模组 | |
CN207938738U (zh) | 电池管理系统 | |
CN207993484U (zh) | 双碟移动硬盘盒 | |
CN218483054U (zh) | 一种储能电源 | |
CN211789157U (zh) | 一种高倍率储能电池包 | |
WO2022222759A1 (zh) | 散热器、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5084683A (zh) | 电池包及电源 | |
CN211606913U (zh) | 一种易散热的电路板 | |
CN209948003U (zh) | 一种带翅片的三层分布式电池模组散热装置 | |
CN211152537U (zh) | 服务器散热器 | |
CN210671126U (zh) | 一种电气用散热器 | |
CN207587932U (zh) | 电池芯散热结构及具有风冷散热装置的电池包 | |
CN212211812U (zh) | 一种基于气体流动散热的转换盒 | |
CN218586084U (zh) | 一种储能电源 | |
CN218456089U (zh) | 电池包散热结构及电池包 | |
CN215819171U (zh) | 一种电路板散热结构 | |
CN217282729U (zh) | 光伏逆变器及大功率电感的电感盒 | |
CN212874597U (zh) | 散热组件、电池箱体及蓄电池 | |
CN218182317U (zh) | 一种电池 | |
CN220934891U (zh) | 储能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