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2068U -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2068U
CN218482068U CN202223041397.8U CN202223041397U CN218482068U CN 218482068 U CN218482068 U CN 218482068U CN 202223041397 U CN202223041397 U CN 202223041397U CN 218482068 U CN218482068 U CN 218482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er
cooling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13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De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e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e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em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13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2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2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2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壳体,所述冷却器主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冷却器密封端盖,所述冷却器密封端盖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进出油管且进出油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器主壳体的中间,所述进出油管位于冷却器主壳体中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定位环,两个所述连接盘的中间设置有多个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外管的数量为定位环数量的一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油管的内部设置有沿着其轴线等间距分布的降速滚筒,可以在连接油管内部油进行流动时,被油进行推动并旋转,对油的流动进行干扰,降低连接油管内部油的流速,增加冷却水对有热量吸收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油的降温速率和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油水冷却器是一种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的装置,油水冷却器传热管采用紫铜管轧制出散热翅片,该设备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液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油温,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主要用于设备润滑油冷却、变速系统油冷却、变压器油冷却等。
而油水冷却器内部的油流动的管道中不存在对油的流速进行限制的构件,导致油在油水冷却器中的流动时间较短,冷却水无法大量的对油的热量进行吸收,导致油的降温速率较低、冷却效果较差,需要进行反复降温;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而油水冷却器内部的油流动的管道中不存在对油的流速进行限制的构件,导致油在油水冷却器中的流动时间较短,冷却水无法大量的对油的热量进行吸收,导致油的降温速率较低、冷却效果较差,需要进行反复降温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壳体,所述冷却器主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冷却器密封端盖,所述冷却器密封端盖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进出油管且进出油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器主壳体的中间,所述进出油管位于冷却器主壳体中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定位环,两个所述连接盘的中间设置有多个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外管的数量为定位环数量的一半,所述冷却外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连接盘表面的相对应的定位环中,所述冷却器主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的底端贯穿冷却器主壳体的上表面延伸至冷却器主壳体中且底端设置有支撑水环,所述冷却外管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油管,所述连接油管的内部沿着其轴线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降速滚筒,所述降速滚筒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端部支撑块,所述端部支撑块的外端端面为弧面且弧面与连接油管的内壁贴合,位于同一个降速滚筒上的两个端部支撑块的中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冷却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冷却水路且冷却水路为螺旋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盘与进出油管连接的表面中间设置有连接油道,所述连接油道的侧边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连接油路,所述连接油路的数量与连接油管的数量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连接油路的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盘的另一侧表面且端口处轴线与定位环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油路的剖面为L形并且与连接油管端部保持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水环与所有的冷却外管中间均设置有支撑圆柱体,所述支撑水环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通道并与连接气管保持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圆柱体的中间为贯穿的孔道且支撑圆柱体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气管内部的冷却水路和支撑水环中的环形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降速滚筒的外表面等角度分布有六个塑料片,所述塑料片与降速滚筒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连接油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滑槽,所述端部支撑块的外端滚动镶嵌设置有限位球且限位球卡接在导向滑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在连接油管的内部设置有沿着其轴线等间距分布的降速滚筒,可以在连接油管内部油进行流动时,被油进行推动并旋转,对油的流动进行干扰,降低连接油管内部油的流速,增加冷却水对有热量吸收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油的降温速率和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水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器主壳体;2、冷却器密封端盖;3、进出油管;4、连接盘;5、定位环;6、冷却外管;7、支撑水环;8、连接气管;9、连接油管;10、冷却水路;11、降速滚筒;12、端部支撑块;13、限位球;14、支撑弹簧;15、支撑圆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壳体1,冷却器主壳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冷却器密封端盖2,冷却器密封端盖2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进出油管3且进出油管3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器主壳体1的中间,进出油管3位于冷却器主壳体1中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盘4,连接盘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定位环5,两个连接盘4的中间设置有多个冷却外管6,冷却外管6的数量为定位环5数量的一半,冷却外管6 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连接盘4表面的相对应的定位环5中,冷却器主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连接气管8,连接气管8的底端贯穿冷却器主壳体1的上表面延伸至冷却器主壳体1中且底端设置有支撑水环7,冷却外管6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油管9,连接油管9的内部沿着其轴线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降速滚筒11,降速滚筒11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端部支撑块12,端部支撑块12的外端端面为弧面且弧面与连接油管9的内壁贴合,位于同一个降速滚筒11上的两个端部支撑块12 的中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4,冷却外管6的内壁上设置有冷却水路10 且冷却水路10为螺旋状。
进一步,连接盘4与进出油管3连接的表面中间设置有连接油道,连接油道的侧边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连接油路,连接油路的数量与连接油管9的数量保持一致。
进一步,连接油路的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盘4的另一侧表面且端口处轴线与定位环5的轴线重合,连接油路的剖面为L形并且与连接油管9端部保持连通,通过降速滚筒11外侧的塑料片使得连接油管9中油在流动时,塑料片可以被推动从而使得降速滚筒11围绕两个端部支撑块12的轴线进行旋转并降低连接油管9中油的流速。
进一步,支撑水环7与所有的冷却外管6中间均设置有支撑圆柱体15,支撑水环7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通道并与连接气管8保持连通。
进一步,支撑圆柱体15的中间为贯穿的孔道且支撑圆柱体1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气管8内部的冷却水路10和支撑水环7中的环形通道连通,通过降速滚筒11外侧的塑料片使得连接油管9中油在流动时,塑料片可以被推动从而使得降速滚筒11围绕两个端部支撑块12的轴线进行旋转并降低连接油管9中油的流速。
进一步,降速滚筒11的外表面等角度分布有六个塑料片,塑料片与降速滚筒11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连接油管9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滑槽,端部支撑块12的外端滚动镶嵌设置有限位球13且限位球13卡接在导向滑槽中,通过降速滚筒11外侧的塑料片使得连接油管9中油在流动时,塑料片可以被推动从而使得降速滚筒11围绕两个端部支撑块12的轴线进行旋转并降低连接油管9中油的流速。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待冷却降温的油从其中一个进出油管 3中注入连接盘4中,并通过连接盘4将油均匀导流至各个连接油管 9的内部,使得油在连接油管9的中间流动并从另一个进出油管3中流出,在进出油管3向冷却器主壳体1中注入油的同时,连接气管8 连接的冷却水箱通过连接气管8将冷却水注入冷却器主壳体1中,冷却水通过连接气管8进入支撑水环7中,并在支撑水环7内部的环形通道中流动并通过支撑圆柱体15进入各个冷却外管6中,使得冷却水在冷却外管6内壁螺旋状的冷却水路10中贴合连接油管9的外壁进行流动,流动过程中的冷却水将连接油管9中流动的油的热量通过连接油管9内壁进行吸收,且连接油管9内部油流动时会带动降速滚筒11在围绕端部支撑块12的轴线进行旋转,而旋转中的降速滚筒 11会通过其外侧的塑料片对油的流动进行干扰,降低油在连接油管9中的流速,延长油在油水冷却器中流动的时间,给冷却水充分吸收热量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油的降温速率和冷却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包括冷却器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主壳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冷却器密封端盖(2),所述冷却器密封端盖(2)的中间贯穿设置有进出油管(3)且进出油管(3)的一端延伸至冷却器主壳体(1)的中间,所述进出油管(3)位于冷却器主壳体(1)中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盘(4),所述连接盘(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定位环(5),两个所述连接盘(4)的中间设置有多个冷却外管(6),所述冷却外管(6)的数量为定位环(5)数量的一半,所述冷却外管(6)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连接盘(4)表面的相对应的定位环(5)中,所述冷却器主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连接气管(8),所述连接气管(8)的底端贯穿冷却器主壳体(1)的上表面延伸至冷却器主壳体(1)中且底端设置有支撑水环(7),所述冷却外管(6)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油管(9),所述连接油管(9)的内部沿着其轴线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降速滚筒(11),所述降速滚筒(11)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端部支撑块(12),所述端部支撑块(12)的外端端面为弧面且弧面与连接油管(9)的内壁贴合,位于同一个降速滚筒(11)上的两个端部支撑块(12)的中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4),所述冷却外管(6)的内壁上设置有冷却水路(10)且冷却水路(10)为螺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4)与进出油管(3)连接的表面中间设置有连接油道,所述连接油道的侧边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等角度分布的连接油路,所述连接油路的数量与连接油管(9)的数量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油路的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盘(4)的另一侧表面且端口处轴线与定位环(5)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油路的剖面为L形并且与连接油管(9)端部保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水环(7)与所有的冷却外管(6)中间均设置有支撑圆柱体(15),所述支撑水环(7)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通道并与连接气管(8)保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柱体(15)的中间为贯穿的孔道且支撑圆柱体(1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气管(8)内部的冷却水路(10)和支撑水环(7)中的环形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速滚筒(11)的外表面等角度分布有六个塑料片,所述塑料片与降速滚筒(11)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连接油管(9)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滑槽,所述端部支撑块(12)的外端滚动镶嵌设置有限位球(13)且限位球(13)卡接在导向滑槽中。
CN202223041397.8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Active CN218482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1397.8U CN218482068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1397.8U CN218482068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2068U true CN218482068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7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1397.8U Active CN218482068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2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82068U (zh) 一种高效油水冷却器
CN110735808B (zh) 一种脉动流强化冷却轴承座装置
CN109326847A (zh) 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管道
CN2446484Y (zh)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CN208873849U (zh) 电池模组液冷管道
CN115621613A (zh) 一种储能电池液冷箱体结构
CN111952498B (zh) 动力电池包散热系统
CN108430199B (zh) 一种空间旋转设备水冷散热防止空气吸入的方法及装置
CN203156447U (zh) 一种高效冷风枪
CN201754042U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112284162A (zh) 一种使换热介质呈螺旋流动的高效热交换器
CN208205502U (zh) 一种制冷换热装置
CN211174231U (zh) 一种风机冷油器防漏油装置
CN206626872U (zh) 水冷型散热结构
CN205351567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4578094U (zh) 一种油冷却器
CN219064219U (zh) 一种采用螺旋折流板的高效换热器
CN220398306U (zh) 一种换热式热交换器
CN205279815U (zh) 一种圆筒形热交换器
CN105403069B (zh) 一种立式换热器
CN212028019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后冷却器
CN1033831C (zh) 动力惯性驱动热交换器
CN220583148U (zh) 一种低流阻散热器
CN2743775Y (zh) 高效节能管壳型水冷式油冷却器
CN219390626U (zh) 一种机舱空调用循环式套管回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