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4040U -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4040U
CN218474040U CN202220107512.8U CN202220107512U CN218474040U CN 218474040 U CN218474040 U CN 218474040U CN 202220107512 U CN202220107512 U CN 202220107512U CN 218474040 U CN218474040 U CN 218474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guide
layer
guide bod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75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青
张海波
翟公高
邹志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75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404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0916 priority patent/WO202313428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4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4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油体,提供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雾化器包括油杯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顶部组件以及雾化芯;底部组件包括底座,雾化芯被夹持定位在底座与顶部组件之间;顶部组件设有进液通道;雾化芯包括叠置的平面发热丝和导油体;导油体与平面发热丝贴合装配,导油体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导油体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导油层,靠近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远离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远离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导油速率和单位体积饱和吸油量均大于靠近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导油体可以在保证导油效率的情况下具备足够的耐温能力,不易糊芯。

Description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是用于将液态介质雾化形成气溶胶的装置,其主要包括用于存储雾化液的油杯以及装配于油杯的雾化组件,其中雾化组件通常包括导油体和装配于导油体的一侧的发热丝,导油体用于将油杯内的雾化液导向发热丝,雾化液由发热丝雾化形成气溶胶。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导油体的结构和材质的设置均较为单一,无法兼顾导油效率和耐热性能,容易被发热丝干烧而导致糊芯,影响雾化装置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导油体无法兼顾导油效率和耐热性能,容易被发热丝干烧而导致糊芯,影响雾化装置的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导油体,用于和平面发热丝贴合装配,所述导油体具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导油体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导油层,靠近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远离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远离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导油速率快于靠近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远离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单位体积饱和吸油量大于靠近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包括第一导油层和叠置于所述第一导油层的一侧的第二导油层,所述第一导油层和所述第二导油层均为两层的水刺无纺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油层由黏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纤维、兰精纤维、旭化成纤维、铜氨纤维、备长炭、竹炭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第二导油层由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还包括叠置于所述第二导油层的背离所述第一导油层侧的第三导油层,所述第一导油层和所述第三导油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导油层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导油层的材质和所述第一导油层的材质相同。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在厚度方向的压缩百分比在5%-70%,所述厚度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其中,压缩百分比=(导油体压缩前厚度-导油体压缩后厚度)/导油体压缩前厚度。
可选地,所述压缩百分比在20%-30%。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包括至少一蓬松区、以及围合于各所述蓬松区外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的压缩百分比小于所述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包括至少两导油部及连接于各所述导油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导油部包括至少一所述蓬松区,所述连接部为蓬松区,且所述连接部与各所述导油部内的蓬松区连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和相邻的所述导油部之间形成缺口,所述导油体为对称结构。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的厚度在0.5-2.0mm内。
可选地,所述导油层的材料纹路沿着纵长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导油层表面设置有沿着纵长方向延伸的表面纹。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在吸油时膨胀变形,所述导油体的饱和吸油量为600%~1000%,其中,导油体的饱和吸油量=(导油体饱和吸油后质量-导油体吸油前质量)/导油体吸油前质量。
可选地,所述饱和吸油量在700%-800%内。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吸油膨胀时被所述平面发热丝挤压形成0.01-0.2mm的压痕。
可选地,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安装到所述底部组件顶端的顶部组件以及雾化芯;所述顶部组件安装到所述油杯内并与所述油杯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油杯一端的底座,所述雾化芯被夹持定位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顶部组件之间;所述顶部组件设有进液通道用于将所述油杯内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叠置的平面发热丝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油体,所述导油体位于所述顶部组件与平面发热丝之间并与所述进液通道相接。
可选地,所述导油体被所述底座和所述顶部组件挤压压缩0-0.2mm。
可选地,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和所述电池杆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导油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将导油体和平面发热丝装配后,由于靠近平面发热丝装配侧的导油层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远离平面发热丝装配侧的导油层,可以使得平面发热丝易于浸润于雾化油,更不容易出现干烧现象,而且,由于和平面发热丝贴紧的导油层耐温能力强,更不容易糊芯;此外,由于远离平面发热丝装配侧的导油层的导油速率快于靠近平面发热丝装配侧的导油层,远离平面发热丝装配侧的导油层的单位体积饱和吸油量大于靠近靠近平面发热丝装配侧的导油层,可以使得油杯内的雾化液更快地传导到平面发热丝处,保证供油量,进一步地降低了糊芯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了导油体的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中雾化组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组件在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油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油体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油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油杯;2、雾化组件;21、底部组件;22、顶部组件;23、雾化芯;211、底座;221、支架;222、硅胶密封件;2211、进液通道;231、平面发热丝;232、导油体;S1、第一侧面;S2、第二侧面;2321、第一导油层;2322、第二导油层;2323、第三导油层;232a、导油部;232b、连接部;232c、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未示出),包括电池杆和雾化器,雾化器和电池杆插接配合。
其中,结合图1-3,雾化器包括油杯1和雾化组件2,雾化组件2包括底部组件21、安装到底部组件21顶端的顶部组件22以及雾化芯23;顶部组件22安装到油杯1内并与油杯1的内壁密封连接;底部组件21包括安装到油杯1一端的底座211,雾化芯23被夹持定位在底座211与顶部组件22之间;顶部组件22设有进液通道2211用于将油杯1内的雾化液提供给雾化芯23;雾化芯23包括叠置的平面发热丝231和导油体232,导油体232位于顶部组件22与平面发热丝231之间并与进液通道2211相接。
进一步结合图3-6,导油体232与平面发热丝231贴合装配,导油体232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S1和第二侧面S2,导油体232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导油层,厚度方向为第一侧面S1的法线方向,靠近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远离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远离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的导油速率快于靠近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远离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的单位体积饱和吸油量大于靠近靠近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
将导油体232和平面发热丝231装配后,由于靠近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远离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可以使得平面发热丝231易于浸润于雾化油,更不容易出现干烧现象,而且,由于和平面发热丝231贴紧的导油层耐温能力强,更不容易糊芯;此外,由于远离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的导油速率快于靠近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远离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的单位体积饱和吸油量大于靠近靠近平面发热丝231装配侧的导油层,可以使得油杯1内的雾化液更快地传导到平面发热丝231处,保证供油量,进一步地降低了糊芯的风险。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11具有进气孔,底座211包括支撑部,支撑部的中部具有和进气孔连通的开口,底部组件21还包括穿设于支撑部的电极(未示出),平面发热丝231包括发热部以及沿发热部横向两端延伸形成的导电部,导电部承载于支撑部的顶面且电连接于电极,发热部悬置于支撑部的开口处,导油体232贴合装配在平面发热丝231的顶面,顶部组件22包括套设在底座211的支架221以及密封连接于支架221和油杯1之间的硅胶密封件222,进液通道2211设置于支架221和密封硅胶件,支架221和底座211共同将导油体232夹持固定,并且,导油体232盖设于支架221的进液通道2211,支架221和底座211之间形成雾化腔,油杯1具有和雾化腔连通的导出通道。
具体的,导油体232包括第一导油层2321和叠置于第一导油层2321的一侧的第二导油层2322,第一导油层2321和第二导油层2322均为两层的水刺无纺布。
优选的,第一导油层2321可以由黏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纤维、兰精纤维、旭化成纤维、铜氨纤维、备长炭、竹炭等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第二导油层2322可以由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等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导油体232在装配时,第一导油层2321和平面发热丝231通过平面和平面贴合的方式装配,第二导油层2322位于第一导油层2321的远离平面发热丝231的一侧,并且,第二导油层2322的边缘处由支架221抵紧,应当理解,第一导油层2321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第二导油层2322,第二导油层2322的导油速率快于第一导油层2321,第二导油层2322的单位体积饱和吸油量大于第一导油层2321,可以理解的,通过第一导油层2321和第二导油层2322的材料的设置,可以使得导油体232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能以及良好的导油能力,以保证供油量,提升抽吸体验。
进一步地,导油体232还可以包括叠置于第二导油层2322的背离第一导油层2321侧的第三导油层2323,第一导油层2321和第三导油层2323相对于第二导油层2322对称设置,第三导油层2323的材质和第一导油层2321的材质相同。优选的,第一导油层2321和第三导油层2323的特性可以相同,即导油体232并没有正反面之分,在装配导油体232和平面发热丝231时,第一导油层2321和第三导油层2323均可以和平面发热丝231通过平面和平面贴合的装配方式,因此,导油体232在装配时无需防呆,更有利于导油体232的自动化装配,例如,第一导油层2321和第三导油层2323均可以采用两层亚麻无纺布,位于中间的第二导油层2322可以采用两层黏胶无纺布,这样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并且散落了对口感的影响不大。
进一步地,导油体232的总厚度在0.5-2.0mm内,优选为1.2-1.6mm,并且,单层无纺布克重为40-120g/m2,优选60-75g/m2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油体232可以一体成型,导油体232可以由黏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纤维、兰精纤维、旭化成纤维、铜氨纤维、备长炭、竹炭、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等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油体232也可以包括不止三层的导油层,例如,包括四层、五层、六层导油层等设置方式,并且,每一导油层均可以包括一层、两层或三层等的水刺无纺布设置形式,在此并不对其结构形式做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导油体232在厚度方向的压缩百分比大于5%且小于70%,厚度方向为第一侧面S1的法线方向,导油体232在吸油时可膨胀变形,其中,压缩百分比=(导油体232压缩前厚度-导油体232压缩后厚度)/导油体232压缩前厚度。
导油体232和平面发热丝231通过平面和平面贴合装配的方式,即在装配时导油体232并不会给平面发热丝231造成过大的压力,因此,装配过程中平面发热丝231并不会因为受到导油体232的挤压而变形过度从而造成两者之间间隙不均匀的现象,而且,装配完成后导油体232吸收雾化液后可以轻微膨胀变形,导油体232的靠近平面发热丝231的侧面会鼓起而与平面发热丝231接触,这样可以消除高度方向的误差,使工作过程中的导油体232和平面发热丝231贴合紧密,不会出现局部干烧而糊芯的现象,从而提升电子雾化器的质量。
优选的,导油体232的压缩百分比在20%-30%之间,例如23%、25%、27%等等,采用这样的压缩百分比参数一方面可以使得导油体232在成型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导油体232和平面发热丝231被底座211和支架221夹持装配之后,导油体232吸油膨胀量更为合适,可以保证导油体232吸油后和平面发热丝231之间的贴合紧密度,又可以使导油体232对平面发热丝231的挤压力适中,不会导致平面发热丝231过度变形,从而提升雾化芯23的可靠程度。
进一步地,导油体232包括至少一蓬松区、以及围合于各蓬松区外的边缘区,边缘区的压缩百分比小于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导油体232的边缘区压合更加紧密,可以达到更好的控油防止漏液的效果,而蓬松区可以用于雾化液的传输,具有更高的导油速率,更有利于雾化液经过导油体232传输到平面发热丝231,从而保证供油量,以保证抽吸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导油体232包括至少两导油部232a及连接于各导油部232a之间的连接部232b,导油部232a包括至少一蓬松区,连接部232b为蓬松区,且连接部232b与各导油部232a内的蓬松区连为一体。具体的,支架221上开设对称的两进液通道2211,导油体232为对称结构,即导油体23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导油部232a和连接于导油部232a之间的连接部232b,在装配导油体232时,两导油部232a分别和两进液通道2211对应设置,导油部232a的边缘区被夹持固定于底座211和支架221之间,由于边缘区被压合得更加紧密,控油防油性能更好,而导油部232a的蓬松区正对于进液通道2211,且连接部232b也为蓬松区,平面发热丝231的发热部贴合在连接部232b的一侧,因此更有利于雾化液从两端向中部传导,从而保证发热部的供油量。
优选的,导油体232被底座211和顶部组件22挤压压缩0-0.2mm。即导油体232和支架221之间可以有挤压力度,在导油体232吸油膨胀后导油体232可以被底座211和顶部组件22夹持固定稳定,可以确保雾化器在运输途中、自动化组装过程中因振动而使导油体232从底座211和顶部组件22之间脱落。
进一步地,连接部232b和相邻的导油部232a之间形成缺口232c。具体的,导油体232具有两个缺口232c,两缺口232c对称地设置于导油体232相对的两侧,两个缺口232c的设置利于气溶胶经其传导到导出通道,优选的,缺口232c在导油体232宽度方向上的尺寸h3和导油体232的宽度尺寸h1的比值可以为10%-20%,缺口232c在导油体232长度方向上的尺寸h4和导油体232的长度尺寸h2的比值可以为20%-45%,采用这样的比值设定可以同时保证气溶胶传导的通畅性,保证导油体232的中部具有足够的导油结构,从而提升抽吸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油体232也可以包括一个连接部232b以及三个、四个、五个等连接于连接部232b的外侧的导油部232a,支架221设置和导油部232a一一对应的进液通道2211,连接部232b为蓬松区,各导油部232a的中部均可以设置为蓬松区,平面发热丝231的发热部贴设于连接部232b的一侧,因此,雾化液可以通过各导油部232a传导至连接部232b,以供平面发热丝231加热雾化。
进一步地,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可以自其中心径向朝外逐渐缩小,即蓬松区的中部的导油性能相对于其外部的导油性能更好,因此,蓬松区的中部可以用于保证导油性能,蓬松区的外围由于导油性能相对来说更差更有利于控油防漏,此外,由于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是逐渐变化的,可以避免导油体232相近区域不同处的持油量以及导油速率差异过于明显,从而保证导油体232的各种性能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和边缘区的压缩百分比的比值在1.5-10内,优选为2-3。
进一步地,导油体232吸油膨胀时被平面发热丝231挤压形成0.01-0.2mm的压痕,因此,导油体232吸油后微高出平面发热丝231的接触面,可以保证发热丝的正对于导油体232的面以及其相邻面可以和导油体232接触,以便更快向发热丝三个面输出雾化液,保证发热丝在三个面的雾化效果。
进一步地,导油体232的饱和吸油量可以为600%~1000%,其中,饱和吸油量=(导油体232饱和吸油后质量-导油体232吸油前质量)/导油体232吸油前质量。优选的,饱和吸油量在700%-800%内,如725%、750%、775%等。采用前述饱和吸油量的参数设置可以使导油体232吸油后油量充足,保证雾化效果的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导油体232的材料纹路沿着纵长方向延伸,第一侧面S1和/或第二侧面S2设置有沿着纵长方向延伸的表面纹。
导油体232在装配到雾化器中时,可以和平面发热丝231贴合装配,在雾化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导油体232本身材质的延伸方向在纵长方向,即雾化液可以沿着材质的延伸方向传导,提升了雾化液的传导效率,有利于雾化液向平面发热丝231的发热集中区域传导,保证供油充足,不易糊芯,利于抽吸体验。此外,导油体232的表面设置有纵长方向上的表面纹,使得导油体232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并非完全的平面,和平面发热丝231接触时具有更大的贴合面积,贴合效果更好,雾化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各导油层的表面均设有沿着其纵长方向延伸的表面纹。表面纹的设置可以提高相邻导油层之间的贴合程度,从而调整相邻导油层的接触面处的导油效率。具体的,表面纹优选为直线状,并且,同一导油层的相邻的表面纹之间形成间隙,导油体232的表面纹嵌置于其相邻的导油体232的间隙中,各表面纹在导油层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的表面纹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优选为相等,从而可以在提升导油效率的同时保证导油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靠近导油层中部的表面纹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于靠近边缘处的表面纹之间的间隙的宽度,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导油体232不同区域的导油效率不同,平面发热丝231的发热部主要位于导油体232的中部,因此,通过将中部的表面纹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设置得更大更有利于雾化液传导至发热部的区域,从而保证供油的充足,不易糊芯,利于抽吸体验,当然,根据平面发热丝231的发热部的实际位置,表面纹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小可以适应性调整,只要保证发热集中区域的表面纹间隙的宽度大于发热边缘区域的表面纹间隙的宽度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导油体,用于和平面发热丝贴合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具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导油体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导油层,靠近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远离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远离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导油速率快于靠近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远离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的单位体积饱和吸油量大于靠近所述平面发热丝的导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第一导油层和叠置于所述第一导油层的一侧的第二导油层,所述第一导油层和所述第二导油层均为两层的水刺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层由黏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纤维、兰精纤维、旭化成纤维、铜氨纤维、备长炭、竹炭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二导油层由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还包括叠置于所述第二导油层的背离所述第一导油层侧的第三导油层,所述第一导油层和所述第三导油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导油层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导油层的材质和所述第一导油层的材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在厚度方向的压缩百分比在5%-70%,所述厚度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其中,压缩百分比=(导油体压缩前厚度-导油体压缩后厚度)/导油体压缩前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百分比在20%-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至少一蓬松区、以及围合于各所述蓬松区外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的压缩百分比小于所述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至少两导油部及连接于各所述导油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导油部包括至少一所述蓬松区,所述连接部为蓬松区,且所述连接部与各所述导油部内的蓬松区连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相邻的所述导油部之间形成缺口,所述导油体为对称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的厚度在0.5-2.0mm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层的材料纹路沿着纵长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层表面设置有沿着纵长方向延伸的表面纹。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吸油膨胀时被所述平面发热丝挤压形成0.01-0.2mm的压痕。
14.一种雾化器,包括油杯和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安装到所述底部组件顶端的顶部组件以及雾化芯;所述顶部组件安装到所述油杯内并与所述油杯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油杯一端的底座,所述雾化芯被夹持定位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顶部组件之间;所述顶部组件设有进液通道用于将所述油杯内的雾化液提供给所述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叠置的平面发热丝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油体,所述导油体位于所述顶部组件与平面发热丝之间并与所述进液通道相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被所述底座和所述顶部组件挤压压缩0-0.2mm。
16.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杆和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和所述电池杆插接配合。
CN202220107512.8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474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7512.8U CN218474040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CT/CN2022/130916 WO2023134288A1 (zh) 2022-01-14 2022-11-09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7512.8U CN218474040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4040U true CN218474040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7512.8U Active CN218474040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4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2268A (zh) 加热雾化芯、加热雾化机构、加热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03022U (zh) 一种三维雾化组件及其雾化器
CN114041627A (zh) 加热雾化芯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88845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5775545U (zh) 一种多孔陶瓷基体及雾化加热组件
CN218474040U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47316U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47317U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820472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3453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09403595U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16473286A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6473284A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6473285A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84810U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器
CN110652049A (zh) 用于电子烟雾化器的复合材料、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08884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CN210782931U (zh) 发热件及烟弹、电子烟
WO2023134289A1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68635A1 (zh) 加热雾化组件、加热雾化装置及其电子雾化器
WO2023134288A1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34287A1 (zh)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32165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和导液装置
CN218551349U (zh) 气溶胶发生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906302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