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4804U -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4804U
CN218464804U CN202222045776.8U CN202222045776U CN218464804U CN 218464804 U CN218464804 U CN 218464804U CN 202222045776 U CN202222045776 U CN 202222045776U CN 218464804 U CN218464804 U CN 218464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assembly
piece
pull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57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增群
冯志华
孙锦磊
李端文
龙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57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4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4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4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onve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件,设置于机架,输送件用于沿一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自动排列输送装置还包括:导正组件,设置于机架且位于输送件的上方,用于对输送件上的工件的朝向进行导正;推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且与导正组件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用于推抵导正后的工件至第一位置;及拉料机构,设于推料机构背离导正组件的一侧,用于接收第一位置的工件并移动至输出位。上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通过导正组件导正输送件上的工件,以使工件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并通过推料机构和拉料机构相配合,能够实现快速输出工件至输出位,提高了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在机械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传送带将大量的工件输送至加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工件可以为治具、精密产品等。
由于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较低,传送带难以快速输送工件至加工位,大量的工件堆积在传送带上并发生碰撞,此外工件在输送至加工位时需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但工件易于在传送带上发生位置偏移,因此作业人员需不断调整工件的朝向和间距,降低了输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排列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传送带的输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输送件用于沿一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所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还包括:导正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输送件的上方,用于对所述输送件上的所述工件的朝向进行导正;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导正组件沿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用于推抵经所述导正组件导正后的所述工件至第一位置;及拉料机构,设于所述推料机构背离所述导正组件的一侧,用于接收被所述推料机构推抵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工件并移动至输出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正组件包括: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且设于所述输送件的上方;多个导正件,多个所述导正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多个所述导正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正件包括导引部和导正部,所述导引部为尖头状,用于引导所述导正件进入所述工件,所述导正部连接于所述导引部朝向所述输送件的运动方向的一侧,所述导正部用于与所述工件相适配,以导正所述工件的朝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推料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推料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料滑动组件,以在所述推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预定方向运动;及抵推组件,所述抵推组件包括限位件和转动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动件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件朝背向所述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便所述工件通过所述抵推组件并在所述推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被所述限位件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预定方向一侧具有弧形部,所述转动件背向所述预定方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部相连接的限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一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弧形部相切,所述弧形部的弧心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拉料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推料机构背离所述导正组件的一侧;拉料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拉料架;及第一拉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拉料滑动组件,以在所述拉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将所述工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载至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料机构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连接于所述拉料滑动组件,且所述第一拉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联动件的一端;第二拉料组件,所述第二拉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拉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将所述工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载至所述输出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料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拉料组件包括:安装件,连接于所述联动件;拉料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止挡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且抵靠所述拉料件朝向所述推料机构的一侧,以限制所述拉料件朝背离所述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料机构还包括:传感器,邻设于所述第一位置且电连接于所述拉料滑动组件,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一位置是否存在所述工件。
上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输送多个工件时,首先输送件沿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并通过导正组件导正输送件上的多个工件,接着推料机构推抵导正后的工件移至第一位置,最后拉料机构接收第一位置的工件并抵推工件移至输出位。如此,通过导正组件导正输送件上的工件,以使工件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并通过推料机构和拉料机构相配合,能够实现快速输出工件至输出位,通过推料机构和拉料机构输出的工件排列整齐,位置精确,便于后续的机械手等装置抓取,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导正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推料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抵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抵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图2所示的拉料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一拉料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100
机架 10
第一位置 11
输出位 12
第二位置 13
输送件 20
导正组件 30
支撑件 31
支撑板 311
第一横板 312
连接板 313
第二横板 314
导正件 32
导引部 321
导正部 322
推料机构 40
推料架 41
推料滑动组件 42
连接件 43
抵推组件 44
限位件 441
限位槽 4411
转动件 442
弧形部 4421
限位部 4422
拉料机构 50
拉料架 51
拉料滑动组件 52
第一固定件 521
第二固定件 522
驱动件 523
拉料连接板 524
第一拉料组件 53
安装件 531
拉料件 532
凸伸部 5321
插销部 5322
拉料部 5323
止挡件 533
联动件 54
第二拉料组件 55
传感器 56
工件 200
凹槽 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排列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多个工件至输出位并使多个工件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提高了输送效率。具体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件、导正组件、推料机构和拉料机构。输送件设置于机架,输送件用于沿一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导正组件设置于机架且位于输送件的上方,用于对输送件上的工件的朝向进行导正;推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且与导正组件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用于推抵经导正组件导正后的工件至第一位置;及拉料机构,设于推料机构背离导正组件的一侧,用于接收被推料机构推抵至第一位置的工件并移动至输出位。
上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输送多个工件时,首先输送件沿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并通过导正组件导正输送件上的多个工件,接着推料机构推抵导正后的工件移至第一位置,最后拉料机构接收第一位置的工件并抵推工件移至输出位。如此,通过导正组件导正输送件上的工件,以使工件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并通过推料机构和拉料机构相配合,能够实现快速输出工件至输出位,提高了输送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排列输送装置100包括机架10、输送件20、导正组件30、推料机构40和拉料机构50。输送件20设置于机架10,输送件20用于沿一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200。导正组件30设置于机架10且位于输送件20的上方,用于对输送件20上的工件200的朝向进行导正。推料机构40设置于机架10,且与导正组件30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用于推抵经导正组件30导正后的工件200至第一位置11。拉料机构50设于推料机构40背离导正组件30的一侧,用于接收被推料机构40推抵至第一位置11的工件200并移动至输出位12。在本实施例中,输送件20可以为传送带。
结合图2,工件200朝向导正组件30的一侧具有凹槽201,工件200在输送件20的驱动下经过导正组件30时,导正组件30插入凹槽201以对工件200进行导向。
上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100作业过程大致为:
首先,输送件20沿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200,导正组件30导正输送件20上的多个工件200,以使多个工件200之间保持预设间隔,且使每个工件200保持预设朝向;接着,推料机构40推抵导正后的工件200移至第一位置11;最后,拉料机构50接收第一位置11的工件200,并抵推工件200移至输出位12。
如此,通过导正组件30导正输送件20上的工件200,以使工件200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并通过推料机构40和拉料机构50相配合,能够实现快速输出工件200至输出位12,并且通过推料机构40和拉料机构50输出的工件排列整齐,位置精确,便于后续的机械手等装置抓取,提高了输送效率。
可以理解地,在图1中建立了一三维坐标系,X轴方向为导正组件30指向拉料机构50的方向,即上述的预定方向。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正组件30包括支撑件31和多个导正件32。支撑件31连接于机架10,且设于输送件20的上方,多个导正件32间隔设置于支撑件31。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1包括两个支撑板311、第一横板312、连接板313和第二横板314。两个支撑板311分别设于输送件20的相对两侧并连接于机架10,第一横板312设于输送件20的上方,第一横板3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支撑板311,连接板3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横板312,第二横板314与第一横板31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横板314连接于连接板313的另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第二横板314的稳定性,第二横板314的两端还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支撑板311。多个导正件32间隔设置于第二横板314朝向输送件20的一侧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横板314,且其延伸方向与预定方向即输送件20的运动方向相同,相邻的导正件32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该实施例中,工件200的凹槽201的宽度与导正件32的宽度基本相同,在导正组件30对工件200进行导正时,导正组件30的导正件32插入到工件200的凹槽201内。工件200与导正件32一一对应,或者工件200的数量不多于导正件32的数量,以便于所有的工件200都有相应的导正件32对其朝向进行导正,并且使其之间的间距保持相同。
如此,由于导正件32的延伸方向和预定方向相同,导正件32能够导正工件200保持预设朝向,并且由于相邻的导正件32之间的间距相等,能够使相邻的工件200被导正后保持预设间距,提高了导正精度;通过多个导正件32间隔设置于支撑件31,以同时导正输送件20上的多个工件200,能够使自动排列输送装置100同时输送多个工件200并使多个工件200保持预设间距和预设朝向,提高了输送效率。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正件32包括导引部321和导正部322,导引部321为尖头状,用于引导导正件32进入工件200,导正部322连接于导引部321朝向输送件20的运动方向的一侧,导正部322与工件200相适配,以导正工件200的朝向。
如此,通过设置导引部321为尖头状,能够引导导正件32准确地进入工件200,使得导正件32稳定地导正工件200,避免导正件32与工件200发生干涉,提高了导正精度;且由于导正部322与工件200相适配,能够使导正件32快速导正工件200,以使工件200保持预设朝向,提高了导正效率。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料机构40包括推料架41、推料滑动组件42、连接件43和抵推组件44。推料架41连接于支撑件31,具体地,推料架41连接于支撑件31的第一横板312,推料滑动组件42连接于推料架41,推料架41用于支撑推料滑动组件42。连接件43的一端连接于推料滑动组件42,以在推料滑动组件42的驱动下沿预定方向运动。请参阅图5,抵推组件44包括限位件441和转动件442,限位件441连接于连接件43的另一端,转动件442转动连接于限位件441,限位件441与转动件442配合以限制转动件442朝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便工件200通过抵推组件44并且在推料滑动组件42的驱动下被限位件441推动至第一位置11。在本实施例中,推料滑动组件42可以为气缸。
推料机构40的作业过程大致为:
首先,输送件20沿预定方向输送工件200,工件200抵推转动件442朝着预定方向即输送件20的输送方向倾斜,以使工件200通过抵推组件44;接着,待工件200通过抵推组件44后,转动件442依靠自身重力复位至大致竖直的位置并抵接于限位件441,以使限位件441止挡转动件442至初始位置,防止转动件442朝着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最后,推料滑动组件42通过连接件43驱动抵推组件44沿预定方向移动,由于抵推组件44的转动件442在限位件441的限位下只能朝向预定方向倾斜而无法向反向倾斜,因此在抵推组件44沿预定方向移动时,转动件442将抵推工件200沿预定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11。
如此,通过设置限位件441转动连接于转动件442,能够使限位件441止挡转动件442至初始位置,防止转动件442朝着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转动件442稳定推抵已通过抵推组件44的工件200移至第一位置11,提高了输送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抵推组件44的数量为多个,且抵推组件44的数量与导正件32的数量相对应,多个抵推组件44沿垂直于预定方向的方向间隔设置,即沿图1所示的Y轴方向间隔设置。
如此,通过设置多个抵推组件44,能够使推料机构40同时抵推多个工件200移至第一位置11,避免多个工件200堆积在输送件20上并发生碰撞,提高了输送效率。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441开设有限位槽4411,转动件442转动设置于限位槽4411内,且转动件442朝向预定方向一侧具有弧形部4421,转动件442背向预定方向一侧设置有限位部4422。
如此,通过转动件442朝向预定方向一侧具有弧形部4421,能够使工件200抵推转动件442朝着预定方向的方向转动时,防止转动件442与限位件441发生干涉,提高了输送稳定性;通过转动件442背向预定方向一侧设置有限位部4422,当转动件442处于初始位置时,限位部4422抵接于限位槽4411的槽底,能够使限位件441止挡转动件442至初始位置,防止转动件442在推动工件200移动的过程中朝着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进一步地提高了输送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4422为一平面,平面与弧形部4421相切,弧形部4421的弧心与转动件442的转轴重合。
如此,由于限位部4422为平面,当转动件442处于初始位置时,平面可稳定地抵接于限位槽4411的槽底,防止转动件442在推动工件200移动的过程中朝着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转动,提高了输送稳定性;弧形部4421的弧心与转动件442的转轴重合,能够使弧形部4421避位限位件441,避免弧形部4421在转动过程中与限位槽4411发生干涉,降低了安全风险。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料机构50包括拉料架51、拉料滑动组件52和第一拉料组件53。拉料架51设置于机架10且位于推料机构40背离导正组件30的一侧。具体地,拉料滑动组件52包括第一固定件521、第二固定件522、驱动件523和拉料连接板524。第一固定件521和第二固定件522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拉料架51,驱动件523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件521和第二固定件522,且驱动件523的输出端连接于拉料连接板524。第一拉料组件53连接于拉料滑动组件52的拉料连接板524,使得驱动件523通过拉料连接板524驱动第一拉料组件53移动,以将工件200从第一位置11移载至第二位置1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23可以为气缸。
如此,通过第一拉料组件53连接于拉料滑动组件52的拉料连接板524,能够使第一拉料组件53在拉料滑动组件52的驱动下沿预定方向移动,以快速推动工件200从第一位置11移载至第二位置13,实现快速输送工件200,提高了输送效率。
可以理解地,驱动件5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在此不再赘述,且多个驱动件523沿图1所示的Y轴方向间隔设置。
如此,通过设置多个驱动件523,能够避免第一拉料组件53因受到单个输出力而发生晃动,以使第一拉料组件53稳定推动工件200沿预定方向移动,提高了输送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料机构50还包括联动件54和第二拉料组件55。联动件54连接于拉料滑动组件52的拉料连接板524,且第一拉料组件53设置于联动件54的一端。第二拉料组件55设置于联动件54的另一端,用于在拉料滑动组件52的驱动下将工件200从第二位置13移载至输出位12。
如此,由于第一拉料组件53推动工件200的移动距离有限,通过设置联动件5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拉料组件53和第二拉料组件55,能够使第二拉料组件55在拉料滑动组件52的驱动下推动位于第二位置13的工件200移动,提高了工件200的移动距离,使得第二拉料组件55将工件200从第二位置13稳定移载至输出位12,提高了输送效率。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拉料组件53和第二拉料组件5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下面以第一拉料组件53为例进行表述。请参阅图8,第一拉料组件53包括两个安装件531、拉料件532和止挡件533。具体地,两个安装件531间隔设置并连接于联动件54,拉料件532包括凸伸部5321、插销部5322和拉料部5323,凸伸部5321可转动地设于两个安装件531之间,插销部5322穿设于凸伸部5321,且插销部532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安装件531,以使凸伸部5321转动连接于安装件531,拉料部5323连接于凸伸部5321朝向机架10的一端。止挡件533固定设置于两个安装件531之间且抵靠拉料件532的凸伸部5321的朝向推料机构40的一侧,以限制拉料件532朝背离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
第一拉料组件53的作业过程大致为:
首先,工件200在推料机构40的推动下移至第一位置11,且工件200抵推拉料件532朝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工件200通过第一拉料组件53;接着,待工件200通过第一拉料组件53后,拉料件532依靠自身重力复位至初始位置即大概竖直的位置并抵靠于止挡件533,以使止挡件533止挡拉料件532至初始位置,防止拉料件532朝着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最后,拉料滑动组件52通过联动件54驱动第一拉料组件53沿预定方向移动,此时拉料件532抵靠工件200,且由于止挡件533的止挡作用,无法朝背离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因此将抵推工件200移动,直至第一拉料组件53和工件200至第二位置13。
如此,通过设置拉料件532和止挡件533,能够使止挡件533止挡拉料件532至初始位置,防止拉料件532朝着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拉料件532稳定推抵已通过第一拉料组件53的工件200移至第二位置13,提高了输送稳定性。
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拉料部5323的宽度与输送件20的宽度相同,以使第一拉料组件53同时接收多个工件200并抵推多个工件200移至第二位置13,使得多个工件200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其中,拉料件532设置有多个凸伸部5321,且多个凸伸部5321沿图1所示的Y轴方向间隔设置于拉料部5323背离机架10的一侧,且安装件531和止挡件533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图1所示的Y轴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凸伸部5321对应。
如此,通过设置多个安装件531与多个凸伸部5321对应,以使每个安装件531通过对应的凸伸部5321稳定转动连接于拉料件532,能够使安装件531稳定支撑拉料件532,进而使拉料件532稳定推抵工件200移动,提高了输送稳定性;通过设置多个止挡件533并分别抵接于对应的凸伸部5321,能够稳定止挡拉料件532的拉料部5323至初始位置,防止拉料件532在抵推工件200移动的过程中朝着背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进一步地提高了输送稳定性。
请参阅图1-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料机构50还包括传感器56,传感器56邻设于第一位置11且电连接于拉料滑动组件52,传感器56用于感测第一位置11是否存在工件200。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56可以为位置传感器。
如此,通过传感器56邻设于第一位置11,能够准确感测第一位置11是否存在工件200,并发送电信号至拉料滑动组件52,以使拉料机构50根据感测信息及时将工件200从第一位置11推动至输出位12,防止多个工件200堆积于第一位置11而发生碰撞,提高了输送效率。
上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
首先,输送件20沿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200,多个导引部321引导导正件32进入对应的工件200的凹槽,使得导正件32导正工件200,以使输送件20上的多个工件200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
接着,工件200抵推转动件442朝着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工件200通过抵推组件44,待工件200通过抵推组件44后,转动件442依靠自身重力复位至初始位置并抵接于限位件441,以使限位件441止挡转动件442至初始位置,推料滑动组件42通过连接件43驱动抵推组件44沿预定方向移动,以使转动件442抵推工件200移动至第一位置11;
然后,拉料机构50的拉料滑动组件52驱动第一拉料组件53和第二拉料组件55先朝预定方向的反向运动,使第一拉料组件53由位于工件200的下游运动到位于工件200的上游,在此过程中抵推拉料件532朝向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使工件200通过第一拉料组件53,待工件200通过第一拉料组件53后,拉料件532依靠自身重力复位至初始位置并抵靠于止挡件533,以使止挡件533止挡拉料件532至初始位置,拉料滑动组件52通过联动件54驱动第一拉料组件53沿预定方向移动,以使拉料件532抵推工件200由第一位置11移动至第二位置13;
最后,拉料机构50的拉料滑动组件52驱动第一拉料组件53和第二拉料组件55再次朝预定方向的反向运动,使第一拉料组件53由位于下一批工件200的下游运动到位于该批工件200的上游,此时第二拉料组件55由被第一拉料组件53抵推至第二位置的工件200的下游运动到位于该批工件200的上游,此时拉料滑动组件52通过联动件54驱动第一拉料组件53和第二拉料组件55沿预定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拉料组件53抵推下一批工件200由第一位置11移动至第二位置13,同时第二拉料组件55抵推上一批工件200从第二位置13移载至输出位12。
上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100输送多个工件200时,通过多个导正件32导正输送件20上的工件200,以使多个工件200保持预设朝向和预设间距,并通过推料机构40和拉料机构50相配合,以使多个工件200快速输送至输出位12,提高了输送效率,也使得输出的工件200排列整齐,位置精确,便于后续的机械手等装置抓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包括:
机架;
输送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输送件用于沿一预定方向输送多个工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列输送装置还包括:
导正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输送件的上方,用于对所述输送件上的所述工件的朝向进行导正;
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导正组件沿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用于推抵经所述导正组件导正后的所述工件至第一位置;及
拉料机构,设于所述推料机构背离所述导正组件的一侧,用于接收被所述推料机构推抵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工件并移动至输出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组件包括:
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且设于所述输送件的上方;
多个导正件,多个所述导正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多个所述导正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正件包括导引部和导正部,所述导引部为尖头状,用于引导所述导正件进入所述工件,所述导正部连接于所述导引部朝向所述输送件的运动方向的一侧,所述导正部用于与所述工件相适配,以导正所述工件的朝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
推料架,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推料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推料架;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料滑动组件,以在所述推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预定方向运动;及
抵推组件,所述抵推组件包括限位件和转动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动件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件朝背向所述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以便所述工件通过所述抵推组件并在所述推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被所述限位件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预定方向一侧具有弧形部,所述转动件背向所述预定方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弧形部相连接的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为一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弧形部相切,所述弧形部的弧心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机构包括:
拉料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推料机构背离所述导正组件的一侧;
拉料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拉料架;及
第一拉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拉料滑动组件,以在所述拉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将所述工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载至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机构还包括:
联动件,所述联动件连接于所述拉料滑动组件,且所述第一拉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联动件的一端;
第二拉料组件,所述第二拉料组件设置于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拉料滑动组件的驱动下将所述工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载至所述输出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拉料组件包括:
安装件,连接于所述联动件;
拉料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件;
止挡件,设于所述安装件且抵靠所述拉料件朝向所述推料机构的一侧,以限制所述拉料件朝背离所述预定方向的方向倾斜。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动排列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机构还包括:
传感器,邻设于所述第一位置且电连接于所述拉料滑动组件,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一位置是否存在所述工件。
CN202222045776.8U 2022-08-04 2022-08-04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Active CN218464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5776.8U CN218464804U (zh) 2022-08-04 2022-08-04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5776.8U CN218464804U (zh) 2022-08-04 2022-08-04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4804U true CN218464804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5776.8U Active CN218464804U (zh) 2022-08-04 2022-08-04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4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5222B (zh) 一种物料传输装置及方法
US4836354A (en) Tray positioning arrangement for delivery system
CN109132533B (zh) 螺丝夹紧机构及螺丝输送装置
CN218464804U (zh) 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CN112660795B (zh) 装配生产线
CN211077575U (zh) 一种带限位装置的垂直转向输送带
CN209758418U (zh) 收料装置
CN115780918B (zh) 一种齿条全自动加工设备
CN109205263B (zh) 一种工件传送机构
CN111806958A (zh) 连续定位机构及输送装置
CN215357918U (zh) 手机屏磨削送料机
CN107265071B (zh) 一种物料搬运流水线
CN214691961U (zh) 上料设备
EP1516520B1 (en)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from an inclined supply track to another element
EP0487017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riving belts in an automated manner
EP0115667A2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components to a work station
CN216188831U (zh) 一种导料机
CN209758379U (zh) 供料装置
CN219601717U (zh) 下料机构及供料装置
EP0178162A1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components through a work station
CN112645007A (zh) 一种上料设备
CN217650163U (zh) 一种输送机构
WO20020753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ircuit modules
CN110844431A (zh) 一种插接装置
CN218318825U (zh) 中转装置及输送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