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6292U -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6292U
CN218446292U CN202223078946.9U CN202223078946U CN218446292U CN 218446292 U CN218446292 U CN 218446292U CN 202223078946 U CN202223078946 U CN 202223078946U CN 218446292 U CN218446292 U CN 218446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djusting luminance
control
light
rail tran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89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89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6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6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6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属于调光膜领域,其包括与设置在窗框中的玻璃板相配合的调光膜本体,调光膜本体的两侧均设有静电吸附层,各个静电吸附层远离调光膜本体的一侧均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为静电吸附层和调光膜本体提供保护,使得外界的环境不易对调光膜本体造成损伤,在需要将调光膜本体固定到对应的玻璃板上时,操作人员取下保护层,再将静电吸附层放置到对应的玻璃板上,使得静电吸附层自动吸附到玻璃板上,以完成调光膜本体与玻璃板之间的安装,减少了操作人员使用胶粘剂的步骤,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调光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背景技术
调光膜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控光产品,电控智能调光膜器件是在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注入液晶/聚合物混合材料,在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电控智能调控膜处于不透明状态。
相关技术中,操作人员将调光膜应用到车窗上,操作人员将调光膜的四角处涂抹胶水后胶粘到玻璃板上,再使用密封胶对调光膜与玻璃板接触的四边进行封边,再对调光膜的另一面进行上述处理,使得调光膜的另一面胶粘到另一块玻璃板上,再将中间装有调光膜的两块玻璃板安装到窗框上,完成调光膜与车窗的安装,实现车窗透光性能的可控调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需要对调光膜与玻璃板进行拆卸时,操作人员需要使用铲刀剔除密封胶,再撕下调光膜,过程较为繁琐,且密封胶和胶水易残留在玻璃板上,易影响后续重新装配的调光膜与玻璃板之间的平整度,调光膜的使用顺畅度较差,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调光膜的适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包括与设置在窗框中的玻璃板相配合的调光膜本体,所述调光膜本体的两侧均设有静电吸附层,各个所述静电吸附层远离调光膜本体的一侧均设有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调光膜本体安装到玻璃板上时,操作人员取下调光膜本体上的保护层,使得静电吸附层与对应的玻璃板相吸,此时在静电吸附层的作用下,减少了操作人员额外使用胶粘剂将调光膜本体胶粘到对应的玻璃板上的步骤,加快了操作人员安装调光膜本体的速度,同时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为操作人员使用调光膜本体提供了便利。
优选的,所述调光膜本体外侧套设有保护套,所述静电吸附层设置在保护套中,所述保护层与保护套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调光膜本体安装到对应的玻璃板上时,保护套为调光膜本体和静电吸附层提供保护,使得调光膜本体和静电吸附层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调光膜本体与对应的玻璃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调光膜本体包括至少两层夹持层和一层调光层,所述夹持层包括透光层和导电层,所述调光层的两侧均设置一层导电层,各个所述导电层远离调光层的一侧均设置一层透光层,各个所述透光层远离导电层的一侧均设置一层静电吸附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层方便为调光层导电,以便调光层调节玻璃板的透光性,同时透光层和静电吸附层均为调光层提供保护,使得调光层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方便导电层和调光层较为稳定地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
优选的,各个所述导电层均通过化学蚀刻成若干导电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方案,分成若干个导电区方便操作人员对不同的导电区进行通电,以便操作人员在调光膜上形成不同的图案或调光膜渐变的变化。
优选的,所述透光层与导电层之间设有变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变色层的作下,在调光膜本体不透光时,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不透光度,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隐私保护效果。在调光膜透光时,变色层改善进入的光线的颜色,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调光层设置为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外接有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源启动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有序排列,形成透光通道,此时外界的光线即可穿过液晶层,实现车内的透光;在电源关闭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处于无规则排列,形成阻光通道,使得外界的光线不易进入,实现了遮光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上设有用于控制液晶层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盒、电极片和控制线,所述控制盒设置在保护套上,所述控制盒嵌设在窗框上,所述控制盒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电极片设置在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电极片延伸至调光膜本体中并与液晶层相连接,所述空腔中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控制线绕设在收卷辊上,所述控制线的一端与电极片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控制盒并外接有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液晶层进行控制时,操作人员朝向远离控制盒的方向拉动控制线,使得收卷辊上绕设的控制线伸出控制盒,操作人员再将控制线远离控制盒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此时操作人员即可使用电源对液晶层进行控制,同时在控制盒的作用下,为电极片和控制线提供保护,使得外界的环境不易对电极片和控制线造成损伤,且在收卷辊的作用下,方便收卷更长的控制线,以便操作人员为液晶层供电。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绕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收卷辊相连接、另一端与空腔的内壁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朝向远离控制盒的方向拉动控制线时,控制线带动收卷辊转动,此时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操作人员将控制线与电源分离时,在扭簧回弹力的作用下,收卷辊自动复位并对控制线进行收卷,减少了操作人员人工对控制线进行收卷的步骤,为操作人员后续继续使用控制线提供了便利。
优选的,所述调光膜本体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调光膜本体并排设置在玻璃板上,两组所述控制盒中的控制线均对应连接一个控制开关,两个所述控制开关均对应连接一个总控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窗横跨前后两个座位时,各个座位上的乘客使用对应位置的控制开关调节对应位置的调光膜本体,以实现对部分车窗的透光性的调节,减少了前后乘客因车窗透光性而发生争吵的可能性;同时司机使用总控盒对各个位置的调光膜本体实现一键启动和一键关闭,从而进一步提高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窗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保护套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中设有固定块,所述控制盒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固定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需要将调光膜本体与对应的玻璃板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将控制盒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槽相对设置,使得固定块卡入第二固定槽中,操作人员再去下调光膜本体上的保护层,此时在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的限位作用下,方便静电吸附层较为精准地吸附在对应位置的玻璃板上,从而为操作人员安装调光膜本体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静电吸附层,静电吸附层的使用减少了操作人员寻找并使用胶粘剂的步骤,降低了胶粘剂残留的玻璃板上的可能性,同时方便操作人员安装调光膜本体,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
2.通过设置变色层,变色层增加了调光膜本体的色彩,使得调光膜本体在关闭状态时,增加了调光膜本体的遮挡作用,从而提高了用户的私密性,在调光膜本体处于开启状态时,变色层改变光线的颜色,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调光膜本体的适用性;
3.通过设置两个控制开关和一个总控盒,两个控制开关方便不同位置的乘客控制对应位置的调光膜本体的起闭,实现了车窗透光性分区控制的功能,减少了前后位置的乘客发生争吵的可能性,同时总控盒为司机一键控制各个位置的调光膜本体的起闭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调光膜本体、保护层和保护套之间位置关系的机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调光膜本体、保护套、窗框和玻璃板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窗框;11、玻璃板;12、安装槽;13、第一固定槽;14、固定块;2、调光膜本体;3、静电吸附层;4、保护层;5、保护套;6、夹持层;61、透光层;62、导电层;7、调光层;71、液晶层;8、变色层;9、控制组件;91、控制盒;911、空腔;912、转轴;913、收卷辊;914、扭簧;92、电极片;93、控制线;94、控制开关;95、总控盒;96、第二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参照图1和图2,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包括与设置在窗框1中的玻璃板11相配合的调光膜本体2,调光膜本体2包括至少两层夹持层6和一层调光层7,调光层7的两侧对应固定一层夹持层6,且调光层7外接有电源;夹持层6包括导电层62和透光层61,调光层7的两侧对应固定一层导电层62,两个导电层62远离调光层7的一侧均对应固定一层透光层61,两个透光层61远离调光层7的一侧均对应固定一层静电吸附层3,两个静电吸附层3远离调光层7的一侧均对应固定一层保护层4。
在需要使用调光膜本体2时,操作人员取下保护层4,再将静电吸附层3吸附在玻璃板11上,此时在静电吸附层3的作用下,减少了操作人员使用胶粘剂将调光膜本体2固定在玻璃板11上的步骤,提高了操作人员安装调光膜本体2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调光膜本体2的适用性;同时在调光膜本体2与玻璃板11安装完成后,夹持层6和静电吸附层3为调光层7提供保护,使得调光层7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且导电层62便于电源较为稳定地向调光层7提供电力。
参照图1,调光层7设置为液晶层7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层71为高聚物平稳液晶(PSLC),PSLC具有优于PDLC的全透明态和更低的推动工作电压;导电层62由氧化铟锡薄膜构成,氧化铟锡具有较好的电传导性,以便电源较为稳定地为调光层7提供电力,且导电层62通过化学蚀刻成若干导电区,在各个导电区的作用下,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各个导电区进行通电,使得操作人员可在调光膜上形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或根据需要控制调光膜变色的步骤,实现逐渐变色的功能;透光层61可以由PET、PMMA等具有透明透光性能的物质构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透光层61由PET构成;保护层4由PE构成,保护层4为静电吸附层3提高保护,使得外界环境中的杂质不易沾染在静电吸附层3上。
参照图1,透光层61与导电层62之间固定有一层变色层8,变色层8由包含氧化铬、三氧化二钴等不同颜色的着色剂的PP构成,操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改变着色剂的种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调光膜本体2的适用性。
操作人员启动电源,电源为液晶层71供电,在导电层62的作用下,提高了电源向也液晶层71供电的稳定性,在液晶层71通电时,液晶层71中的液晶分子有序排列并形成透光通道,此时外界的光线通过透光通道和变色层8照入车内,在变色层8的作用下,改变了进入车内的光线的颜色,降低了外界的光线强度,使得外界的光线不易造成刺眼的可能性;操作人员在关闭电源时,液晶层71中的液晶分子无序排列并形成阻光通道,并在变色层8的作用下,进一步阻挡外界的光线,使得外界的光线不易透入车内,从而提高了车内乘客的私密性。
参照图1,调光膜本体2的外侧固定有保护套5,保护套5由橡胶构成,在保护套5的作用下,使得外界的杂质不易渗入调光膜本体2中,降低了调光膜本体2失效的可能性。
参照图2和图3,用于放置调光膜本体2的玻璃板11上设有两块并排设置的调光膜本体2,窗框1上开设有安装槽12,保护套5嵌设在安装槽12中;
参照图1和图3,保护套5上设有用于控制液晶层71的控制组件9,控制组件9包括控制盒91、电极片92和控制线93,控制盒91固定在保护套5上,安装槽12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3,第一固定槽13中固定有固定块14,控制盒91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6,固定块14设置在第二固定槽96中并与第二固定槽96的内壁相卡紧;控制盒91中开设有空腔911,电极片92固定在空腔911的内壁上,且电极片92延伸至调光膜本体2中并与液晶层71相连接,空腔911中转动连接有转轴912,转轴912上同轴固定有收卷辊913,控制线93绕设在收卷辊913上,且转轴912上绕设有扭簧914,扭簧914的一端与收卷辊913相固定、另一端与空腔911的内壁相固定;
控制线93远离控制盒91的一端对应固定一个控制开关94,两个控制开关94通过一个总控盒95相连接,总控盒95外接有电源。
在操作人员需要将调光膜本体2与玻璃板11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将控制盒91与固定块14相对,使得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槽96的内壁相卡紧,操作人员再取下保护层4,此时在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槽96的限位作用下,使得静电吸附层3较为稳定地吸附在玻璃板11上,同时提高了调光膜本体2与玻璃板11之间的位置准确度;操作人员再入上述步骤将另一块调光膜本体2与玻璃板11进行安装,此时完成调光膜本体2与玻璃板11之间的安装,在固定块14和静电吸附层3的作用下,为操作人员将调光膜本体2。
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朝向远离控制盒91的方向拉动控制线93,使得控制线93与对应的控制开关94相连接,此时扭簧914处于压缩状态,操作人员再将两个控制开关94与总控盒95相连接,并使得总控盒95与电源相连接,此时乘客即可使用对应位置的控制开关94控制对应位置的调光膜本体2的起闭,减少了前后乘客发生争执的可能性,提高了调光膜本体2的适用性,同时在总控盒95的作用下,方便司机对车辆所有的调光膜本体2进行控制,且总控盒95中设有语音识别模块,以便司机在驾车过程中对调光膜本体2进行控制。
在操作人员需要对调光膜本体2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将控制线93与对应的控制开关94分离,此时在扭簧914回弹力的作用下,收卷辊913自动对控制线93进行收卷,减少了操作人员手动收卷控制线93的步骤,同时为操作人员后续继续使用控制线93提供了便利。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使得固定块14插入控制盒91上的第二固定槽96中,再使用静电吸附层3将调光膜本体2固定在玻璃板11对应的位置处,在静电吸附层3的作用下,减少了操作人员使用胶粘剂的步骤,为操作人员将调光膜本体2安装到玻璃板11上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调光膜本体2的适用性。且两个调光膜本体2均对应一个控制开关94,且两个控制开关94对应一个总控盒95,在控制开关94的作用下,方便乘客控制对应位置的调光膜本体2的起闭,总控盒95方便司机一键控制车内各个调光膜本体2的起闭,实现了调光膜本体2的分区控制,降低了乘客之间产生争执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设置在窗框(1)中的玻璃板(11)相配合的调光膜本体(2),所述调光膜本体(2)的两侧均设有静电吸附层(3),各个所述静电吸附层(3)远离调光膜本体(2)的一侧均设有保护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本体(2)外侧套设有保护套(5),所述静电吸附层(3)设置在保护套(5)中,所述保护层(4)与保护套(5)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本体(2)包括至少两层夹持层(6)和一层调光层(7),所述夹持层(6)包括透光层(61)和导电层(62),所述调光层(7)的两侧均设置一层导电层(62),各个所述导电层(62)远离调光层(7)的一侧均设置一层透光层(61),各个所述透光层(61)远离导电层(62)的一侧均设置一层静电吸附层(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导电层(62)均通过化学蚀刻成若干导电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61)与导电层(62)之间设有变色层(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层(7)设置为液晶层(71),所述液晶层(71)外接有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5)上设有用于控制液晶层(71)的控制组件(9),所述控制组件(9)包括控制盒(91)、电极片(92)和控制线(93),所述控制盒(91)设置在保护套(5)上,所述控制盒(91)嵌设在窗框(1)上,所述控制盒(91)中开设有空腔(911),所述电极片(92)设置在空腔(911)的内壁上,所述电极片(92)延伸至调光膜本体(2)中并与液晶层(71)相连接,所述空腔(911)中转动连接有转轴(912),所述转轴(912)上同轴设置有收卷辊(913),所述控制线(93)绕设在收卷辊(913)上,所述控制线(93)的一端与电极片(92)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控制盒(91)并外接有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12)上绕设有扭簧(914),所述扭簧(914)的一端与收卷辊(913)相连接、另一端与空腔(911)的内壁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本体(2)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调光膜本体(2)并排设置在玻璃板(11)上,两组所述控制盒(91)中的控制线(93)均对应连接一个控制开关(94),两个所述控制开关(94)均对应连接一个总控盒(9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上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保护套(5)设置在安装槽(12)中,所述安装槽(1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3),所述第一固定槽(13)中设有固定块(14),所述控制盒(91)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6),所述固定块(14)设置在第二固定槽(96)中。
CN202223078946.9U 2022-11-19 2022-11-19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Active CN218446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946.9U CN218446292U (zh) 2022-11-19 2022-11-19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946.9U CN218446292U (zh) 2022-11-19 2022-11-19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6292U true CN218446292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8946.9U Active CN218446292U (zh) 2022-11-19 2022-11-19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6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15740A1 (en) Window darkening system
KR20070006739A (ko) 부분적으로 어두워질 수 있는 시야를 구비한 투명 창 패널및 투명 창 패널 내부에서 전기변색적으로 조명될 수 있는표면 구성요소를 제어하는 방법
WO2014124592A1 (en) Shading device, vehicle and glass shading method
EP2440967A1 (en) Variable transmittance optical filter and uses thereof
CN106405881A (zh) 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光学器件
US803127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ransparence and translucence of glazing or oilcloth
CN211730996U (zh) 一种车窗玻璃颜色调节系统
CN213934472U (zh) 变色玻璃、列车变色车窗
CN218446292U (zh) 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
CN208367393U (zh) 电致变色后视镜
CN211441917U (zh) 玻璃透光度的调节装置及汽车
CN112339535A (zh)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前风挡遮阳板
CN110303855B (zh) 一种带化妆镜的车用遮阳板
CN207992612U (zh) 一种用于车辆门窗的液晶调光结构、车辆门窗及汽车
CN2740453Y (zh) 遮阳防眩装置
CN111746238B (zh) 一种具备梳妆镜功能的自动调光遮阳板
CN210803893U (zh) 可调光雪镜
US20040034898A1 (en) Self-tinting helmet vis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14688964U (zh) 一种自调节透光率的汽车前挡隐形电子遮光板
JP3641097B2 (ja) 調光装置
CN219007709U (zh) 一种具有倒车影像的调光后视镜
CN217994291U (zh) 电子后视镜总成以及车辆
CN210792757U (zh) 可调光遮阳板和汽车
KR100475061B1 (ko) 가변유리를 이용한 거울기능 겸용의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엘시디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20220413330A1 (en) Liquid crystal window bonding and sea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