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7257U - 一种摆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摆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7257U
CN218407257U CN202221918272.6U CN202221918272U CN218407257U CN 218407257 U CN218407257 U CN 218407257U CN 202221918272 U CN202221918272 U CN 202221918272U CN 218407257 U CN218407257 U CN 21840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racket
supporting plate
suppor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82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辉
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xint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82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7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门装置,其中,包括承重底座、支撑板、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承重底座上,并且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有安装平面;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与门体的顶端连接,并带动所述门体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与所述门体的底端连接,以支撑所述门体;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呈直线分布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本申请中公开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呈直线分布在安装平面上,门体转动过程中支撑板上的受力点处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提高摆门系统垂直度和直线度的加工精度控制,增加开关门的稳定性,使摆门装置的动力传输性能高,不易出现打滑松动的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摆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入口摆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摆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出入口管理主要是通过通道闸管理系统、开关门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等,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行。常见的通道摆闸包括静电检测摆闸、人脸识别摆闸、指纹摆闸、条形码摆闸、考勤摆闸、门禁摆闸、安检探测联动摆闸等等;现有自动开关摆门和通道闸机芯结构由转轴传动机构和承重立架实现,通过驱动部件输出扭力,带动转轴传动机构转动,并进一步传动使承重立架上的门转动,实现出入口过道的开启或关闭。
但是,现有的自动开关摆门装置的结构复杂,不易拆卸维修,使用过程中驱动机构产生的扭力分散,使得摆门装置各处的受力不平衡,动力传输性能不良,影响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导致产生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摆门装置结构复杂且扭力输出分散,导致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不良,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摆门装置,其中,包括承重底座、支撑板、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承重底座上,并且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有安装平面;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与门体的顶端连接,并带动所述门体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与所述门体的底端连接,以支撑所述门体;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呈直线分布在所述安装平面上。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承重底座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连接穿孔,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穿孔,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连接穿孔;所述固定螺杆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第二连接穿孔和第三连接穿孔螺接,用于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主连接件和分别设于所述主连接件两侧的两个侧边件,所述主连接件的顶端弯折形成与所述支撑板垂直的支撑顶部,所述主连接件的底端弯折形成与所述支撑板垂直的支撑底部,其中,所述支撑底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顶部的宽度;所述侧边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顶部连接,底端与所述支撑底部连接。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不锈钢支架、铁金属支架、铝合金支架中的一种。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动力件和连接块,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底部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动力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下方,所述连接块上正对所述动力件的一侧设有对接孔,另一侧设有安装插槽,所述安装插槽用于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对接孔插接。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有对接台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芯保护罩,所述机芯保护罩套设在所述对接台阶上,用于遮盖所述动力件。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动力件与所述安装凹槽插接。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座、轴承、门夹和螺栓,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座上设有收纳槽;所述轴承设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轴承的中心设有中孔;所述门夹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门夹上与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位置设有装配孔;所述螺栓同时与所述中孔和所述装配孔插接,用于将所述门夹和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且所述门夹可以以所述螺栓为轴转动。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承压片,所述轴承压片位于所述门夹上与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位置,一侧与所述门夹抵接,另一侧与所述螺栓抵接。
所述的摆门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有机玻璃板、无机玻璃板、聚碳酸酯板、金属板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承重底座与支撑板固定在一起,使用时支撑板保持竖立状态,并且在支撑板的侧面形成安装平面,将驱动机构、传动机构都设置在安装平面上,可拆卸装配有利于维修;并且驱动机构连接门体的顶端,传动机构连接门体的底端,传动机构进行支撑,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使得门体可以自由摆动,实现过道的开闭;特别的,通过将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呈直线分布在安装平面上,门体转动过程中支撑板上的受力点处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提高摆门系统垂直度和直线度的加工精度控制,增加开关门的稳定性,使摆门装置的动力传输性能较高,而且在传动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稳定,减少相互扰动和碰撞,不易出现打滑松动的现象,使得摆门装置整体结构的磨损或者损坏减少,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摆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摆门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摆门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其中,100、承重底座;110、第一支架;111、主连接件;111a、支撑顶部;111b、支撑底部;112、侧边件;120、第二支架;130、固定螺杆; 200、支撑板;210、安装平面;220、安装凹槽;300、驱动机构;310、支撑座;311、容纳槽;312、对接台阶;320、动力件;330、连接块;331、对接孔;332、安装插槽;333、调节夹紧槽;334、夹紧螺丝孔;340、机芯保护罩;400、传动机构;410、连接座;411、收纳槽;420、轴承;421、中孔;430、门夹;431、装配孔;440、螺栓;450、轴承压片;500、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摆门装置,其中,包括承重底座100、支撑板200、驱动机构300和传动机构400,所述支撑板200设于所述承重底座100上,并且所述支撑板200的侧面设有安装平面210;所述驱动机构30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00上,用于与门体 500的顶端连接,并带动所述门体500转动;所述传动机构40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00上,用于与所述门体500的底端连接,以支撑所述门体 500;所述驱动机构300和所述传动机构400呈直线分布在所述安装平面210 上。
本实施例公开的承重底座100与支撑板200固定在一起,使用时支撑板200保持竖立状态,并且在支撑板200的侧面形成安装平面210,将驱动机构300、传动机构400都设置在安装平面210上,可拆卸装配有利于维修;并且驱动机构300连接门体500的顶端,传动机构400连接门体500的底端,传动机构400进行支撑,驱动机构300进行驱动,使得门体500可以自由摆动,实现过道的开闭;特别的,通过将驱动机构300和传动机构400 呈直线分布在安装平面210上,门体500转动过程中支撑板200上的受力点处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提高摆门系统垂直度和直线度的加工精度控制,增加开关门的稳定性,使摆门装置的动力传输性能较高,而且在传动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稳定,减少相互扰动和碰撞,不易出现打滑松动的现象,使得摆门装置整体结构的磨损或者损坏减少,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撑板200,形成安装平面210还有利于制造过程中实现驱动机构300和传动机构400呈直线分布的位置设置,驱动机构300与传动机构400在同一平面上,更容易对位,从而使得门体500转动时驱动端和传动端的转动以同一直线方向为轴,从而转动更加顺畅,减少阻力和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小噪音。总的来说,科学合理的受力分析布局使得摆门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及噪音降低,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及拆卸,减少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制造难度。
如图3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承重底座100包括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和固定螺杆130,所述第一支架110和所述第二支架120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200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110上设有第一连接穿孔(附图中未标出),所述支撑板200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穿孔(附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二支架120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连接穿孔(附图中未标出);所述固定螺杆130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第二连接穿孔和第三连接穿孔螺接,用于将所述支撑板200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110和所述第二支架120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板200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形成支撑,使得支撑板200可以沿竖直方向固定,从而给驱动机构300、传动机构400和门体500提供稳定的支撑平面;第一支架110、支撑板200和第二支架120通过打孔,并穿插固定螺杆130的方式进行可拆卸固定,使得承重底座100的结构模块化,方便运输,方便维护、更换。当然了,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110、支撑板200和第二支架120的可拆卸装配方式也可以是其他装配方式,例如插接、磁吸连接、粘接、卡接、焊接、过盈配合等等。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第一连接穿孔、第二连接穿孔、第三连接穿孔可以一一对应地设置多组,在支撑板200所在的平面上呈直线、矩阵、圆周等方式均匀排布;并同步设置多个固定螺杆130。通过增加固定螺杆130的数量,增加第一支架110、支撑板200和第二支架120 的连接点,从而增加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与支撑板200的连接牢固程度,使得整个承重底座100的一体性更好,不易松动,在门体500转动使用时保持更好的稳定状态。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一支架110包括不锈钢支架、铁金属支架、铝合金支架中的一种。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稳定支撑板200,第一支架110的结构需要进行折弯、变形等加工,不锈钢、铁金属、铝合金等等金属板材的延展性好,方便进行钣金加工,有利于制出规定形状的第一支架110;从另一方面来说,不锈钢、铁金属、铝合金等材料的硬度大,力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当采用玻璃材料、金属材料或者其他质量大的材料制造支撑板200时,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 仍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
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120包括不锈钢支架、铁金属支架、铝合金支架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协同固定支撑板 200,作用相同,所以第二支架120也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第一支架110的制造材料,可以获得同样的稳定支撑的效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120的制造材料与第一支架110的制造材料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 分别设置在支撑板200两侧,所以设置相同材料的结构,第一,可以提供相同的支撑力,使支撑板200两侧受力相同,不会产生向某一侧倾倒的趋势,有利于长期保持支撑板200的竖直状态,进而使得门体500的位置稳定,不会出现门体500倾斜导致出入口开闭效果变差的问题;第二,可以节省原材料类型,降低加工的复杂性,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一支架110 包括与所述支撑板200连接的主连接件111和分别设于所述主连接件111两侧的两个侧边件112,所述主连接件111的顶端弯折形成与所述支撑板200垂直的支撑顶部111a,所述主连接件111的底端弯折形成与所述支撑板200垂直的支撑底部111b,其中,所述支撑底部111b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顶部111a 的宽度;所述侧边件112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顶部111a连接,底端与所述支撑底部111b连接。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撑板200只有底端被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 固定住,在安装门体500并进行转动时,支撑板200上不仅要承载门体500等零部件的重力,还有门体500转动时产生的扭力和惯性,所以使用过程中对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第一支架110贴合在支撑板200的侧面,与支撑板200的底端连接,从而形成底部支撑;设置主连接件111通过螺接或者粘接、卡接、插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支撑板200的底端,然后向侧面弯折形成支撑底部111b,使得主连接件111形成直角形的两边,增加主连接件111接触地面或其他支撑面的面积,有利于形成稳定支撑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主连接件111顶端弯折处支撑顶部111a,并且通过侧边件112同时连接支撑顶部111a和支撑底部111b,例如通过焊接连接,使侧边件112与主连接件111连成整体,整个第一支架110形成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棱台,而且支撑顶部111a的宽度小,支撑底部111b的宽度大,即第一支架110的宽度由上至下越来越粗,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一支架110的稳定支撑能力,以更好地承受门体500的重力、扭力、惯性等作用力。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20的结构与第一支架110的结构完全相同。通过设置完全相同,以支撑板200为对称平面相背离设置的第一支架110 和第二支架120,可以在支撑板200两侧形成对等的支撑。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摆门装置可能镶嵌在其他结构上使用,例如闸机上、墙体上等等,所以可以在侧边件112或者主连接件111上设置若干穿孔,方便承重底座100与其他结构进行连接。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支撑板200包括有机玻璃板、无机玻璃板、聚碳酸酯板、金属板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摆门装置可以用于各种出入口管理场所,依据各种场所的要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造支撑板200,例如在地铁口闸门处可以设置金属板或者有机玻璃板,这些结构都具有硬度大、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在公共场所中长时间使用;在一些货物闸门处可以设置聚碳酸酯板,利用塑料材料的轻质性能减少装置的自重,而且塑料材料易于成型成各种尺寸、形状的板材结构,便于灵活设置支撑板200的位置和调整大小。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支撑座310、动力件320和连接块330,所述支撑座31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00上,例如用螺钉螺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将支撑座310 固定在安装平面210上,或者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卡接、插接等方式将支撑座310固定在安装平面210上。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座310上设有底部开口的容纳槽311;所述动力件 320设于所述容纳槽311内;所述连接块330位于所述支撑座310的下方,所述连接块330上正对所述动力件320的一侧设有对接孔331,另一侧设有安装插槽332,所述安装插槽332用于与所述门体500连接;所述动力件320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容纳槽311的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对接孔331插接。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驱动机构300安装在支撑板200的顶端,而且通过支撑座310承载动力件320,从而使得动力件320的重力不会影响到动力件320 与连接块330的传动,连接块330设置在支撑座310的下方,一侧与动力件320 传动,另一侧连接门体500,只将动力件320输出端的扭力传递给门体500,使门体500转动,合理的设置受力布局,使得连接件上只有扭力传输,不受动力件320的重力影响,提高动力传输性能,使得门体500的转动过程更加顺畅和省力。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动力件320可以为驱动电机、马达机芯等器件,利用电能驱动连接块330转动。
再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支撑座310 的顶部形成有对接台阶312;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机芯保护罩340,所述机芯保护罩340套设在所述对接台阶312上,用于遮盖所述动力件320。在实际使用时,摆门装置可能用于室外场合,或者公共场合,所以设置机芯保护罩340将动力件320遮盖起来,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水防尘,还能降低动力件320被接触的几率,减少损坏的情况发生。而在支撑座310上设置对接台阶312与机芯保护罩340对位配合,提高装配的稳定性,使得保护罩不易滑落,而且使得保护罩与支撑座310和支撑板200组合形成密闭空间,增加对密闭空间内动力件320的气密封效果,从而提高对动力件320的保护能力。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安装平面210上设有安装凹槽220,所述动力件320与所述安装凹槽220插接。在实际使用时,动力件320为马达或者电机等器件,重量大,如果完全放置在支撑座310上,对支撑座310的压力大,所以在安装平面210上设置安装凹槽220,第一,安装动力件320的时候可以沿着安装凹槽220的深度方向进行装配,安装凹槽 220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第二,安装凹槽220的底端可以支撑动力件320的部分结构,从而分担支撑座310的压力,减小支撑座310的受力,延长其使用寿命,维持结构稳定;第三,安装凹槽220的两侧侧壁还能对动力件320 形成两侧的约束,防止动力件320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侧偏晃动,提高结构稳定性,以维持动力件320的输出端位置不变,维持良好的动力传输效率。
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连接块330由主体和配合部组装而成,主体上设置有对接孔331,对接孔331为半圆方槽孔,与动力件320的输出端形状匹配,从而使得动力件320的输出端与对接孔331 插接且保持限位,在转动过程中主体随着动力件320的输出端转动而转动,不会产生动力件320的输出端在对接孔331内滑动的情况,保持良好的传动效率。
再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对接孔331的侧面还延伸出调节夹紧槽333,主体的侧面形成有贯穿至调节夹紧槽333的夹紧螺丝孔334,通过将螺丝穿过夹紧螺丝孔334;调节螺丝的旋进深度,以减小或者增加调节夹紧槽333的宽度,从而使得对接孔331的口径被调节,从而对接孔331的侧壁对对接孔331内的动力件320的输出端形成挤压,提高连接块330与动力件320的连接牢固程度,而且进一步增加对接孔331与动力件320的传动效率,减少连接块330与动力件320的输出端的打滑松动问题。
另外,主体上背离对接孔331的一端与配合部装配,组成安装插槽332,门体500插接在安装插槽332内,而且配合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柱,固定螺柱沿着安装插槽332的径向方向穿插门体500,从而使得门体500与连接块330的主体和配合部都固定住,不易从安装插槽332内滑落,形成稳定连接。
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传动机构400 包括连接座410、轴承420、门夹430和螺栓440,所述连接座410可拆卸设于所述支撑板200上,所述连接座410上设有收纳槽411;通过可拆卸插接、卡接、螺接等装配方式使连接座410模块化,与支撑板200灵活装配,降低装置的制造难度。
具体的,所述轴承420设于所述收纳槽411内,所述轴承420的中心设有中孔421;所述门夹430安装在所述连接座410上;所述门夹430上与所述收纳槽411相对的位置设有装配孔431;所述螺栓440同时与所述中孔421和所述装配孔431插接,用于将所述门夹430和所述连接座410连接,并且所述门夹430可以以所述螺栓440为轴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轴承420减小门夹430转动时与螺栓440的摩擦,减小门体500转动的摩擦,提高灵活度,方便驱动机构300驱动门体500转动。门夹430的一侧设置装配孔431用于插接螺栓440,使得门夹430可以以螺栓440为轴进行转动,门夹430的另一侧则固定门体500,可以通过插接、卡接、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装配。
具再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所述传动机构400包括轴承压片450,所述轴承压片450位于所述门夹430上与所述收纳槽411相对的位置,一侧与所述门夹430抵接,另一侧与所述螺栓440抵接。因为门夹430会随着门体500转动而反复转动,则门夹430上被螺栓440顶住的位置就会不断被摩擦,所以在门夹430上与螺栓440的顶端接触的位置设置轴承压片450,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例如设置橡胶片、硅胶片等垫片,使得螺栓440与门夹430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磨损,延长传动机构400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摆门装置,其中,包括承重底座100、支撑板200、驱动机构300和传动机构400,所述支撑板200设于所述承重底座100上,并且所述支撑板200的侧面设有安装平面210;所述驱动机构 30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00上,用于与门体500的顶端连接,并带动所述门体500转动;所述传动机构40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00上,用于与所述门体500的底端连接,以支撑所述门体500;所述驱动机构300 和所述传动机构400呈直线分布在所述安装平面210上。本实施例公开的承重底座100与支撑板200固定在一起,使用时支撑板200保持竖立状态,并且在支撑板200的侧面形成安装平面210,将驱动机构300、传动机构400 都设置在安装平面210上,可拆卸装配有利于维修;并且驱动机构300连接门体500的顶端,传动机构400连接门体500的底端,传动机构400进行支撑,驱动机构300进行驱动,使得门体500可以自由摆动,实现过道的开闭;特别的,通过将驱动机构300和传动机构400呈直线分布在安装平面210上,门体500转动过程中支撑板200上的受力点处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提高摆门系统垂直度和直线度的加工精度控制,增加开关门的稳定性,使摆门装置的动力传输性能较高,而且在传动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稳定,减少相互扰动和碰撞,不易出现打滑松动的现象,使得摆门装置整体结构的磨损或者损坏减少,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以摆门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以摆门装置为限,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类似工件的生产和使用中。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底座;
支撑板,设于所述承重底座上,并且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有安装平面;
驱动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与门体的顶端连接,并带动所述门体转动;以及
传动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与所述门体的底端连接,以支撑所述门体;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呈直线分布在所述安装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连接穿孔,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穿孔,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连接穿孔;所述固定螺杆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穿孔、第二连接穿孔和第三连接穿孔螺接,用于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主连接件和分别设于所述主连接件两侧的两个侧边件,所述主连接件的顶端弯折形成与所述支撑板垂直的支撑顶部,所述主连接件的底端弯折形成与所述支撑板垂直的支撑底部,其中,所述支撑底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顶部的宽度;所述侧边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顶部连接,底端与所述支撑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不锈钢支架、铁金属支架、铝合金支架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支撑座,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底部开口的容纳槽;
动力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连接块,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下方,所述连接块上正对所述动力件的一侧设有对接孔,另一侧设有安装插槽,所述安装插槽用于与所述门体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口,并与所述对接孔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有对接台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芯保护罩,所述机芯保护罩套设在所述对接台阶上,用于遮盖所述动力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动力件与所述安装凹槽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连接座,可拆卸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座上设有收纳槽;
轴承,设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轴承的中心设有中孔;
门夹,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门夹上与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位置设有装配孔;
螺栓,同时与所述中孔和所述装配孔插接,用于将所述门夹和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且所述门夹可以以所述螺栓为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轴承压片,所述轴承压片位于所述门夹上与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位置,一侧与所述门夹抵接,另一侧与所述螺栓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有机玻璃板、无机玻璃板、聚碳酸酯板、金属板中的一种。
CN202221918272.6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摆门装置 Active CN21840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8272.6U CN218407257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摆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8272.6U CN218407257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摆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7257U true CN21840725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14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8272.6U Active CN218407257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摆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7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07257U (zh) 一种摆门装置
WO2021185137A1 (zh) 一种拼接式led箱体
US7607234B2 (en) Positive load alignment mechanism
CN214658082U (zh)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固定装置
CN214378407U (zh) 一种散热器固定装置
CN108817775B (zh) 一种伸缩旋转装置和焊接设备
US20190217454A1 (en) Fastener installation guide
CN2813146Y (zh) 矫直机用万向联轴节
CN211195810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18489652U (zh) 固定式钢轨步进装置
CN116950523A (zh) 一种开关门机芯驱动装置
CN218333024U (zh)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的锁紧机构
CN214883224U (zh) 一种摆臂轴及摆闸
CN219324870U (zh) 横梁组件、运动平台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1102184U (zh) 一种激光雕刻机
CN111872660B (zh) 一种用于分体式涡轮转子锁紧片的拆装装置
CN219325257U (zh) 一种药卷抓取夹爪结构和抓取机器人
CN211193866U (zh) 一种七轴机器人行走导轨
CN220848763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安装用卡接固位机构
CN212762100U (zh) 吻合器的推进齿条、定位销、复位片的装配工装
CN220673690U (zh) 光伏跟踪支架
CN220268120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连接系统
CN220067165U (zh) 一种直线电机定子磁铁盖板组装治具
CN220014032U (zh) 轻钢墙板连接结构
CN211058551U (zh) 重型滑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