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6018U - 一种转角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角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6018U
CN218406018U CN202122906678.4U CN202122906678U CN218406018U CN 218406018 U CN218406018 U CN 218406018U CN 202122906678 U CN202122906678 U CN 202122906678U CN 218406018 U CN218406018 U CN 218406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groove
plane
brick body
corner br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66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春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9066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6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6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6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角砖,包括转角砖体,转角砖体内具有沿高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顶面具有凸起部,底面具有与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一端具有第一平面,另一端设有第一拼接部,朝向室内的一侧具有第二平面,另一侧具有第四平面,凸起部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开口部从第一凹槽的内侧面延伸至顶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角砖,通过设置在砖本体顶面和底面凸起部和凹陷部,使得上下叠加的砖体之间能够实现快速拼装;通过设置定位槽,能够将将钢筋进行定位固定,避免在灌注混凝土时挤压钢筋,导致钢筋移位。

Description

一种转角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转角砖。
背景技术
砖是建筑上用的最基本的型材,从一开始的土烧砖到如今广泛使用的空心砖,砖的发展给人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砌筑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砖的种类也正在与日俱增。
根据建筑工程中使用部位的不同,建筑用砖主要分为砌墙砖、楼板砖、转角砖等,其中,转角砖主要用于建筑转角的砌筑,对建筑物整体形态及美观度都有重要作用。目前,建筑工程中转角砖结构大多比较简单,砖体与砖体之间装配不方便,且在搭设横梁钢筋时,通常是将钢筋直接搭设在砖体上,当浇筑混凝土时,易挤压钢筋,导致其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砌筑,且能够对横梁钢筋进行定位固定的转角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砖,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砖体;
所述转角砖体内具有沿高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顶面具有凸起部,底面具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所述转角砖体的一端具有第一平面,另一端设有第一拼接部,朝向室内的一侧具有第二平面,另一侧具有第四平面;
所述凸起部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开口部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面延伸至顶面。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呈L型或四分之一圆弧形凹槽状。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上沿宽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设为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平面上设有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二拼接部靠近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拼接部为凸块或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靠近所述第二拼接部的边沿设有竖缝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贯通所述第一拼接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拼接部为凸块或凹槽。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转角砖体的宽度方向分隔成两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角砖,通过设置在砖本体顶面和底面凸起部和凹陷部,使得上下叠加的砖体之间能够实现快速拼装;通过设置定位槽,能够将将钢筋进行定位固定,避免在灌注混凝土时挤压钢筋,导致钢筋移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角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转角砖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转角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转角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转角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建筑砌筑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建筑砌筑图。
附图标记
10-墙体砖;30-转角砖体;40-T型连接砖;31-通孔;32-凸起部;33-凹陷部;34-第一平面;35-第一拼接部;36-第二平面;37-第三平面;321-第一凹槽;322-定位槽;323-第二凹槽;341-竖缝槽;361-第二拼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转角砖,包括转角砖体30。
转角砖体30内具有沿高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31,顶面具有凸起部32,底面具有与凸起部32相配合的凹陷部33,转角砖体30的一端具有第一平面34,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其它砖体相拼接的第一拼接部35,朝向室内的一侧具有第二平面36,另一侧具有第三平面37。
凸起部3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与通孔31相连通的第一凹槽321,第一凹槽321的两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定位槽322,定位槽322的开口部从第一凹槽321的内侧面延伸至顶面。
其中,转角砖体30为方形块体,通孔31可以减轻砖本体的重量,使砖砌筑的墙体有隔热保温功用,通孔31内还可以用于灌注混凝土,以形成隐形梁柱结构。
其中,凸起部32和凹陷部33均沿转角砖体30的长度方向居中设置,通过凸起部32和凹陷部33的配合,使得上下叠加的砖体之间能够实现快速拼装。
其中,第一平面34朝向室外一侧,第一拼接部35可以是沿转角砖体30竖向居中贯通设置的凹槽或者是凸块,用于与墙体砖10或另一块转角砖体30上的凸块或凹槽配合拼接。
其中,第一凹槽321可以用于安装挡板,以隔离水泥等粘结材料,防止粘结材料掉入通孔31内,当在灌注隐形串梁时,灌入通孔31内的混凝土能够流入第一凹槽321内,从而将上下叠加的转角砖体30粘结在一起。
其中,定位槽322主要用于放置钢筋。定位槽322可以对称设置在第一凹槽321两侧,呈L型或四分之一圆弧形凹槽状,定位槽322的宽度尺寸大于钢筋的外径尺寸,使混凝土能够流入定位槽322内,将钢筋完全包裹住。
施工时,将钢筋放置在定位槽322上,然后在通孔31内灌注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钢筋与转角砖体30粘结在一起形成梁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角砖,通过设置在砖本体顶面和底面凸起部和凹陷部,使得上下叠加的砖体之间能够实现快速拼装;通过设置定位槽,能够将钢筋进行定位固定,避免在第一凹槽灌注混凝土时挤压钢筋,导致钢筋移位。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凸起部32上沿宽度方向设有与通孔31相连通的第二凹槽323,第二凹槽323靠近第一平面34的一端,在第二凹槽323内灌入混凝土后,能够将上下叠加且垂直设置的两个转角砖体30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321和/或第二凹槽323的两侧设为弧形面,通过设置弧形面使混凝土能够顺利滑入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第二平面36上设有第二拼接部361,第二拼接部361靠近第一平面34的一端,第二拼接部361可以是凸块或者凹槽,用于与墙体砖10或者另一块转角砖体30上的凹槽或凸块配合拼接。
其中,当第二拼接部361为凸块时,第一平面34靠近第二拼接部361的边沿可以设置竖缝槽341,使得两个相互垂直的砖体拼接在一起后,外墙面形成灌浆缝,用于填充胶泥等粘结材料,将砖体与砖体紧密连接,防止雨水从砖体间的缝隙中渗入。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321贯通转角砖体30靠近第一拼接部35的一端,使得同一横排的砖体顶面形成相连通的凹槽结构。另外,由于第一凹槽321仅贯通转角砖体30的一端,保证了外墙面的平整性。
同理,第二凹槽323贯通转角砖体30朝向室内的第二平面36,使相互垂直连接的砖体顶面形成相连通的凹槽结构,同时保证外墙面的平整性。
具体地,参见图7和图8所示,分别展示了转角砖体30与墙体砖10组合砌筑时的效果,以及转角砖体30与墙体砖10、T型连接砖40组合砌筑时的效果。通过设置在转角砖体30一端的第一拼接部35,以及设置在转角砖体30内侧面的第二拼接部361,使得砖体之间能够通过前后左右凸凹配合的方式实现紧密固定,不仅便于转角墙体的砌筑,而且在砌筑柱子时也非常方便,同时砖体顶面的第一凹槽321和第二凹槽323拼接在一起后,形成内部贯通、端部封闭的凹槽结构。当灌入混凝土后,混凝土流入凹槽结构内可形成整体梁柱体,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强度。
当然,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将多个转角砖体30组合砌筑成其它的结构,例如,将四块转角砖体30通过前后左右的凸凹配合,构成方形块体。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凸起部32沿转角砖体30的宽度方向分隔成两段,使得位于下层的转角砖的凸起部与位于上层的两块相互垂直的转角砖的凹陷部卡接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角砖,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砖体(30);
所述转角砖体(30)内具有沿高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31),顶面具有凸起部(32),底面具有与所述凸起部(32)相配合的凹陷部(33),所述转角砖体(30)的一端具有第一平面(34),另一端设有第一拼接部(35),朝向室内的一侧具有第二平面(36),另一侧具有第三平面(37);
所述凸起部(3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通孔(31)相连通的第一凹槽(321),所述第一凹槽(321)的两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钢筋的定位槽(322),所述定位槽(322)的开口部从所述第一凹槽(321)的内侧面延伸至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22)呈L型或四分之一圆弧形凹槽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2)上沿宽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通孔(31)相连通的第二凹槽(323),所述第二凹槽(323)靠近所述第一平面(34)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21)和/或所述第二凹槽(323)的两侧设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36)上设有第二拼接部(361),所述第二拼接部(361)靠近所述第一平面(34)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部(361)为凸块或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34)靠近所述第二拼接部(361)的边沿设有竖缝槽(34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21)贯通所述第一拼接部(35)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部(35)为凸块或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角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2)沿所述转角砖体(30)的宽度方向分隔成两段。
CN202122906678.4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转角砖 Active CN218406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678.4U CN2184060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转角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678.4U CN2184060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转角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6018U true CN218406018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6678.4U Active CN2184060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转角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6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59461B2 (ja) コンクリート壁用型枠モジュール
CN21052994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
CN108222270B (zh) 装配式房屋的装配施工建造方法
CN11115565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CN216920791U (zh) T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218406018U (zh) 一种转角砖
CN114215091A (zh) 预制uhpc承台模板及其施做方法
EP1808543A1 (en) Method for making wall elements and walls of a traditional building, as well as a building stone and an anchor which can be applied with this method
CN218405908U (zh) 一种隐形立柱结构
CN212026780U (zh) 一种咬合式装配楼盖接缝结构
CN210562806U (zh) 建筑模块拼接墙体
CN218405907U (zh)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
CN218406019U (zh) 一种连接砖
KR200423642Y1 (ko) U-바를 이용한 i-슬래브 접합구조
KR200227273Y1 (ko) 벽돌
CN219586919U (zh) 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建筑墙体施工用水泥柱支撑座
CN215594523U (zh) 装配式预制外挂墙板结构
KR100504350B1 (ko) 건축물의 시공방법
CN215253830U (zh) 一种密拼式双向预制叠合板结构
CN210887661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墙体
CN219754069U (zh) 一种用于砌体墙灰缝厚度的控制装置
JP2003193484A (ja) Pc基礎梁部材ならびにこれを使用する布基礎あるいはべた基礎の構築方法
CN216640891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墙板
CN114876134B (zh) 女儿墙及其建造方法
CN217419937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拼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