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0976U -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0976U
CN218390976U CN202120601834.3U CN202120601834U CN218390976U CN 218390976 U CN218390976 U CN 218390976U CN 202120601834 U CN202120601834 U CN 202120601834U CN 218390976 U CN218390976 U CN 218390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cleaning
collecting box
box
dir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18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杨臣
崔卫民
朱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18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0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0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0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和把杆,机体上设有用以盛接污物的集污盒,把杆与机体枢转连接,把杆的枢转端设有驱动部,机体上还设有可活动的限位构件,驱动部与限位构件传动配合以使集污盒处于被锁定或者可拆卸状态,其中,清洁状态下的集污盒处于锁定状态,非清洁状态下的集污盒处于可拆卸状态。本公开的清洁装置能够通过限位构件在清洁状态下锁定集污盒,从而避免集污盒内的污水溅出和漏接污水现象的发生,并且通过操作把杆即可实现集污盒的锁定状态和可拆卸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多种多样的清洁装置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有的一类清洁装置包括把杆和机体,把杆和机体枢转连接。当用户需要使用清洁装置的时候,可以将把杆转动至倾斜位置以使清洁装置处于清洁状态,用户手持把杆来控制清洁装置进行清洁工作,当用户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把杆转动至直立位置以使清洁装置处于非清洁状态,从而便于清洁装置的放置。
现有清洁装置的机体安装有集污盒和清洁辊,转动的清洁辊对地面进行拖擦,集污盒用于盛接清洁辊上的污水和污物。目前,清洁装置还设有对集污盒的进行固定的结构,在进行清洁工作前,需要用户手动完成对集污盒的固定,清洁工作结束后,需要用户手动解除对集污盒的固定,从而取下集污盒,操作繁琐不便,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集污盒的固定方式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本公开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和把杆,前述机体上设有用以盛接污物的集污盒,前述把杆与前述机体枢转连接,前述把杆的枢转端设有驱动部,前述机体上还设有可活动的限位构件,前述驱动部与前述限位构件传动配合以使前述集污盒处于被锁定或者可拆卸状态,其中,清洁状态下的前述集污盒处于锁定状态,非清洁状态下的前述集污盒处于可拆卸状态。
可选地,前述机体上设有用以容置前述限位构件的容纳腔,前述限位构件可沿水平方向伸出前述容纳腔以锁定前述集污盒。
可选地,前述限位构件具有抵压部,前述抵压部可伸至前述集污盒的上方以抵压并锁定前述集污盒。
可选地,前述清洁辊与前述集污盒滑动接触以向前述集污盒提供远离前述机体的摩擦力。
可选地,前述驱动部的侧面设有凹槽,前述限位构件设置在前述驱动部的侧面并能够沿平行于前述把杆的枢转轴的方向移动,前述清洁状态下的前述把杆使前述驱动部将前述限位构件推出前述容纳腔以锁定前述集污盒,前述非清洁状态下的前述把杆使前述凹槽与前述限位构件对准,前述限位构件伸入前述凹槽,从而回到前述容纳腔以使前述集污盒处于前述可拆卸状态。
可选地,前述限位构件靠近前述驱动部的一端设有凸起部,前述凸起部的尺寸与前述凹槽相匹配,前述凸起部上设有用于引导前述凸起部从前述凹槽滑出的导向面。
可选地,前述驱动部的表面设有拨筋,前述限位构件在前述拨筋的驱动下沿垂直于前述把杆的枢转轴的方向移动,前述清洁状态下的前述把杆使前述拨筋与前述限位构件抵接,前述拨筋将前述限位构件推出前述容纳腔以锁定前述集污盒,前述非清洁状态下的前述把杆使前述拨筋位于允许前述限位构件回到前述容纳腔的位置,从而使前述集污盒处于前述可拆卸状态。
可选地,前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弹簧,前述弹簧用于迫使前述限位构件回到前述容纳腔。
可选地,前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齿状结构,前述限位构件设有第二齿状结构,前述第一齿状结构和前述第二齿状结构相啮合以带动前述限位构件伸出或回到前述容纳腔。
可选地,前述限位构件沿垂直于前述把杆的枢转轴的方向滑动,前述第二齿状结构沿前述限位构件的滑动方向分布,前述第一齿状结构沿前述驱动部的周向分布。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公开前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把杆的枢转端设置驱动部并在机体上设置能够与驱动部传动配合的限位构件,使得把杆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枢转端的驱动部活动,继而使得限位构件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移动以使集污盒处于被锁定或可拆卸状态。具体来说,在清洁状态下(把杆转动至倾斜位置),限位构件保持在锁定集污盒的位置,从而使集污盒处于锁定状态,进而防止集污盒发生较大幅度的晃动,有效避免集污盒内的污水溅出,同时,防止集污盒因较大幅度的活动而产生与清洁辊接触不够紧密的现象,从而避免漏接污水现象的发生;在非清洁状态下(把杆转动至直立位置),限位构件保持在解除锁定的位置,从而使集污盒处于可拆卸状态,以便于用户将集污盒从机体上取下。用户通过转动把杆即可使限位构件在锁定集污盒的位置和解锁集污盒的位置之间移动,不需要用户直接对限位构件进行手动操作,并未增加用户操作限位构件的工作量,为用户带来了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2、由于清洁辊在清洁过程中是转动的,因此通过使清洁辊与集污盒滑动接触以向集污盒提供远离机体的摩擦力(即集污盒收到清洁辊斜向上的作用力),使得集污盒能够更靠近刮擦清洁辊的结构,进而使得从清洁辊上刮下的污水和污物能够及时进入集污盒,减少清洁辊对污水的二次吸收。进一步,由于限位构件从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因此清洁辊对集污盒指向上方的摩擦力分力被限位构件对集污盒向下的压力抵消,从而使得集污盒靠近刮擦清洁辊的结构的同时能够保持与清洁辊的接触,避免发生集污盒漏接污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清洁状态下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清洁状态下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非清洁状态下的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非清洁状态下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清洁状态下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清洁状态下的机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非清洁状态下的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非清洁状态下的机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第四实施例中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第四实施例中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第四实施例中清洁状态下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第四实施例中非清洁状态下的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把杆;2、机体;21、容纳腔;22、刮板;3、清洁辊;4、集污盒;5、驱动部;51、枢转部;52、外凸部;53、凹槽;54、拨筋;55、第一齿状结构;6、限位构件;61、抵压部;62、凸起部;63、第二齿状结构;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和把杆,机体上设有用以盛接污物的集污盒,清洁辊与集污盒滑动接触以向集污盒提供远离机体的摩擦力,把杆的枢转端设有驱动部,机体上还设有可活动的限位构件,驱动部与限位构件传动配合以使集污盒处于被锁定或者可拆卸状态,其中,清洁状态下的集污盒处于锁定状态,非清洁状态下的集污盒处于可拆卸状态。
本公开的清洁装置通过在把杆的枢转端设置驱动部并在机体上设置能够与驱动部传动配合的限位构件,使得把杆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枢转端的驱动部活动,从而使得限位构件发生活动以使集污盒处于被锁定或可拆卸状态。具体来说,在清洁状态下(把杆转动至倾斜位置),限位构件保持在锁定集污盒的位置,从而使集污盒处于锁定状态,进而防止集污盒发生较大幅度的晃动,避免集污盒内的污水溅出,同时,防止集污盒因较大幅度的活动而产生与清洁辊接触不够紧密的现象,从而避免漏接污水现象的发生;在非清洁状态下(把杆转动至直立位置),限位构件保持在解除锁定的位置,从而使集污盒处于可拆卸状态,以便于用户将集污盒从机体上取下。用户通过转动把杆即可使限位构件在锁定集污盒的位置和解锁集污盒的位置之间移动,不需要用户直接对限位构件进行手动操作,并未增加用户操作限位构件的工作量,为用户带来了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工艺误差的存在,把杆的直立位置包括竖直位置和相对于竖直位置有一定偏转的位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包括把杆1和机体2,把杆1与机体2枢转连接,从而在清洁状态和非清洁状态之间转换。在清洁状态下,把杆1位于倾斜位置,以便于用户通过把杆1推动清洁装置前进;在非清洁状态下,把杆1位于直立位置,以便于清洁装置的放置。机体2设有清洁辊3和集污盒4,清洁辊3可转动的连接在机体2上,集污盒4用于盛接清洁辊3上的污液。进一步,把杆1的枢转端设有驱动部5,机体2设有容纳腔21(如图5所示),容纳腔21内设有可活动的限位构件6,集污盒4围绕容纳腔21设置。
如图2所示,具体地,驱动部5包括圆筒状的枢转部51和设置在枢转部51周向的外凸部52。外凸部52的侧面设有凹槽53。结合图1所示,驱动部5与把杆1固定连接,枢转部51与机体2枢转连接,从而实现把杆1与机体2的枢转连接。
如图3所示,具体地,限位构件6为一个条形的锁块,包括抵压部61和凸起部62。其中,凸起部62的尺寸和凹槽53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得凸起部62能够嵌入到凹槽53当中。
结合图1以及图4至图8所示,限位构件6设置在驱动部5的侧面并能够沿平行于驱动部5的枢转轴的方向移动,限位构件6和机体2之间设有弹簧7。驱动部5能够与限位构件6传动配合,能够使集污盒4在清洁状态下处于锁定状态,在非清洁状态下处于可拆卸状态。具体来说:
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清洁状态下,把杆1处于倾斜位置,限位构件6和凹槽53相互错位,限位构件6与外凸部52侧面的平整区相抵。如图3所示,由于受到外凸部52侧面的平整区的抵压,限位构件6的抵压部61被推出容纳腔21,进而伸至集污盒4的顶部,从集污盒4的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4。同时,限位构件6压缩弹簧7。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在非清洁状态下,把杆1处于直立位置,限位构件6和凹槽53对准,限位构件6的凸起部62嵌入凹槽53当中。如图6所示,限位构件6回退至容纳腔21内,抵压部61也不再抵压集污盒4,从而使得集污盒4能够被拆卸下来。
在非清洁状态向清洁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用户将把杆1从直立位置转动到倾斜位置,由于把杆1是通过驱动部5与机体2枢转连接的,因此驱动部5也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外凸部52和限位构件6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即凹槽53逐渐和限位构件6错位,从而使得外凸部52逐渐将限位构件6向伸出容纳腔21的方向推挤。凸起部62设有导向面63(如图3所示),以便于凸起部62在凹槽53和限位构件6逐渐错位的过程中滑出凹槽。最终,凸起部62完全脱离凹槽53,限位构件6与外凸部52侧面的平整区相抵,抵压部61伸出容纳腔21并伸至集污盒4的顶部,从集污盒4的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4。同时,限位构件6压缩弹簧7。
在清洁状态向非清洁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用户将把杆1从倾斜位置转动到直立位置,带动外凸部52回到使凹槽53和凸起部62对准的位置。最终,凸起部62和凹槽53对准,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凸起部62嵌入凹槽53当中。整个限位构件6回退至容纳腔21内,抵压部61也不再抵压集污盒4,从而使得集污盒4能够被拆卸下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进行清洁工作时,用户将把杆1转动至倾斜位置,使得限位构件6被驱动部5推出容纳腔21,从而使限位构件6将集污盒4锁定在机体2上,能够防止集污盒4发生较大幅度的晃动,避免集污盒4内的污水溅出。同时,防止集污盒4因较大幅度的活动而产生与清洁辊3接触不够紧密的现象,从而避免漏接污水现象的发生。清洁工作结束后,用户将把杆1转动至直立位置,限位构件6回到容纳腔21内,从而解除对集污盒4的锁定,以便于用户取下集污盒4。用户通过操作把杆1即可实现限位构件6对集污盒4的锁定和解除对集污盒4的锁定,用户不需要直接操作限位构件6,即并未增加用户操作限位构件6的工作量,为用户带来了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53的尺寸也可以大于限位构件6,但是凹槽53与凸起部62相配合能够对处于直立位置的把杆1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机体2还设有刮板22,刮板22对清洁辊3进行刮擦,从而将清洁辊3上的污水和污物刮擦下来。以图1所示平面为例,在清洁工作中,清洁辊3进行逆时针转动,被刮板22刮擦下来的污水和污物经集污盒4与清洁辊3的接触的部分流进集污盒4内部。由于清洁辊3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对集污盒4产生使集污盒4远离机体2的摩擦力(以图1中平面所示,清洁辊3与集污盒4之间的摩擦力指向左上),从而使集污盒4向靠近刮板22的方向移动,使得集污盒4更靠近刮板22,进而使得被刮板22刮下的污水和污物能够及时进入集污盒4,减少清洁辊3对污水的二次吸收,同时,由于限位构件6从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4,因此清洁辊3对集污盒4指向上方的摩擦力分力被限位构件6对集污盒4向下的压力抵消,从而使得集污盒4靠近刮板22的同时能够保持与清洁辊3的接触,避免发生集污盒4漏接污水的现象。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外凸部52不设凹槽53,而是在外凸部52的侧面设有凸块。在清洁状态下,把杆1处于倾斜位置,凸块和限位构件6相抵接,从而将限位构件6的抵压部61推出容纳腔21,进而使得抵压部61从集污盒4的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4。同时,限位构件6压缩弹簧7。在非清洁状态下,把杆1处于直立位置,限位构件6和凸块相互错位,限位构件6回退至容纳腔21内并与外凸部52侧面的平整区相抵,抵压部61也不再抵压集污盒4,从而使得集污盒4能够被拆卸下来。
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驱动部5和限位构件6的配合结构。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部5包括枢转部51和设置在枢转部51周向的拨筋54。如图10所示,限位构件6具有抵压部61。
如图11至图14所示,限位构件6沿垂直于驱动部5的枢转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集污盒4处于锁定状态或可拆卸状态。具体来说:
结合图11至图12所示,在清洁状态下,把杆1处于倾斜位置,抵压部61在拨筋54的推动下伸出容纳腔21,进而伸至集污盒4的顶部,从集污盒4的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4。同时,限位构件6压缩弹簧7。
结合图13至图14所示,在非清洁状态下,把杆1处于直立位置,拨筋54位于允许限位构件6回到容纳腔21的位置,从而使集污盒4处于可拆卸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非清洁状态下,拨筋54可以接触限位构件6,也可以如图13所示与限位构件6具有一定距离。
在非清洁状态向清洁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用户将把杆1从直立位置转动到倾斜位置,由于把杆1是通过驱动部5与机体2枢转连接的,因此驱动部5也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枢转部51周向上的拨筋54向靠近限位构件6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得拨筋54逐渐将限位构件6向伸出容纳腔21的方向推挤。最终,抵压部61伸出容纳腔21并伸至集污盒4的顶部,从集污盒4的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4。同时,限位构件6压缩弹簧7。
在清洁状态向非清洁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用户将把杆1从倾斜位置转动到直立位置,带动拨筋54向远离限位构件6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得限位构件6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往容纳腔21中回退。最终,整个限位构件6回退至容纳腔21内,抵压部61也不再抵压集污盒4,从而使得集污盒4能够被拆卸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拨筋54也可以设置在枢转部51的侧面,同样能够推动限位构件6沿垂直于驱动部5枢转轴的方向移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都可以不设弹簧7,而通过在驱动部5和限位构件6之间设置磁吸装置实现限位构件6的自动回退。
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驱动部5和限位构件6的配合结构。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部5包括枢转部51和设置在枢转部51周向的第一齿状结构55。如图16所示,限位构件6具有抵压部61和第二齿状结构63。
结合图17至图18所示,把杆1在直立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驱动部5通过第一齿状结构55和第二齿状结构63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限位构件6沿垂直于驱动部5的枢转轴的方向伸出或回到容纳腔2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限位构件6也可以沿平行于驱动部5的枢转轴的方向的移动。比如,驱动部5设置成蜗杆,在限位构件6上设置蜗轮。
针对前文多个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部可以和把杆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和把杆一体成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构件也可以沿倾斜方向移动,但是沿水平方向移动所占据的活动空间更小,有利于减少机体的体积,同时,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结构更简单。还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构件可以从集污盒的顶部抵压并锁定集污盒,也可以在集污盒上设置限位槽,使限位构件嵌入限位槽当中来锁定集污盒。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和把杆,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以盛接污物的集污盒,所述把杆与所述机体枢转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杆的枢转端设有驱动部,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可活动的限位构件,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限位构件传动配合以使所述集污盒处于被锁定或者可拆卸状态,其中,清洁状态下的所述集污盒处于锁定状态,非清洁状态下的所述集污盒处于可拆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以容置所述限位构件的容纳腔,所述限位构件可沿水平方向伸出所述容纳腔以锁定所述集污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具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可伸至所述集污盒的上方以抵压并锁定所述集污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与所述集污盒滑动接触以向所述集污盒提供远离所述机体的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部的侧面并能够沿平行于所述把杆的枢转轴的方向移动,
所述清洁状态下的所述把杆使所述驱动部将所述限位构件推出所述容纳腔以锁定所述集污盒,
所述非清洁状态下的所述把杆使所述凹槽与所述限位构件对准,所述限位构件伸入所述凹槽,从而回到所述容纳腔以使所述集污盒处于所述可拆卸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尺寸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凸起部从所述凹槽滑出的导向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表面设有拨筋,所述限位构件在所述拨筋的驱动下沿垂直于所述把杆的枢转轴的方向移动,
所述清洁状态下的所述把杆使所述拨筋与所述限位构件抵接,所述拨筋将所述限位构件推出所述容纳腔以锁定所述集污盒,
所述非清洁状态下的所述把杆使所述拨筋位于允许所述限位构件回到所述容纳腔的位置,从而使所述集污盒处于所述可拆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用于迫使所述限位构件回到所述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齿状结构,所述限位构件设有第二齿状结构,所述第一齿状结构和所述第二齿状结构相啮合以带动所述限位构件伸出或回到所述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沿垂直于所述把杆的枢转轴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齿状结构沿所述限位构件的滑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齿状结构沿所述驱动部的周向分布。
CN202120601834.3U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Active CN218390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834.3U CN21839097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834.3U CN21839097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0976U true CN218390976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7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1834.3U Active CN21839097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0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25503B1 (en) Cleaning apparatus for cleaner robot
US6996873B2 (en) Device for squeezing liquid-absorbing wiper bodies
CN218390976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清洁装置
CN214048712U (zh) 平板拖把清洁桶
WO2018040920A1 (zh) 一种清洁工具
JP6259974B2 (ja) 遠隔操作式排水栓装置
CN210788264U (zh) 充电桩及清洁系统
CN111972980B (zh) 排气组件、上盖组件及烹饪设备
US10827897B2 (en) Cleaning tool
JP3300887B2 (ja) 排水栓装置
CN212857028U (zh) 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管腔器械清洗装置
CN213606161U (zh) 扫把
CN114246517A (zh) 一种地面清洁系统及其自动清洗方法
CN201578059U (zh) 咖啡酿造器
CN219699793U (zh) 集尘站和清洁设备
CN212281018U (zh) 机架及酿造装置
CN212037423U (zh) 一种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14387380U (zh) 平板拖把自动清洗机往返刮洗机构
CN220695143U (zh) 尘杯和吸尘器组件
CN217090629U (zh) 一种簸箕
CN214128450U (zh) 一种用于拖地设备的清洗装置
CN110432844A (zh) 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7365690U (zh) 一种拖地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8684153U (zh) 一种滚刷侧向拆卸的清洁装置
CN216605125U (zh) 一种农业用农药稀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