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3357U -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83357U CN218383357U CN202222313547.XU CN202222313547U CN218383357U CN 218383357 U CN218383357 U CN 218383357U CN 202222313547 U CN202222313547 U CN 202222313547U CN 218383357 U CN218383357 U CN 2183833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lens
- film
- refractive index
- equal
- index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87—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index gradi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成像光学镜头包含至少一光学镜片,光学镜片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包含一高低折射率膜与一渐变折射率膜,高低折射率膜配置在光学镜片与渐变折射率膜之间。高低折射率膜包含至少一高折射率膜层与至少一低折射率膜层,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渐变折射率膜包含多个孔洞,远离光学镜片的孔洞相对大于靠近光学镜片的孔洞。通过在成像光学镜头表面制镀均匀致密的抗反射膜,使光学镜片具显著抗氧化能力,有助于达到广域波长范围的抗反射效果,以满足需具有高成像品质的成像光学镜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有关于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及取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且具有良好抗反射效果的成像光学镜头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抗反射膜(ARC)技术膜层于降低广波域范围的反射率效果不足,长波长区域的强光导致影像品质下降;当入射角度增加时,因内部光线路线程度的增加,导致反射光在膜层间的光程差不足以达成破坏性干涉条件,因此无法解决当光线大角度入射镜片表面时产生的严重反射问题;在玻璃材料的特性上,色散程度越小可以提供越清晰的影像,虽然对于大口径摄影镜头的色散修正有明显的帮助,但是对于空气中水氧的抗氧化能力却相较于差;传统抗反射膜技术主要通过制镀材料在接触表面产生凝固或是沉积作用,镀膜的均匀度与覆盖致密程度与材料粒径大小以及接触表面的平坦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传统抗反射膜技术往往受限于面形变化剧烈的光学镜片,导致无法满足高阶光学系统对于降低镜片反射率的需求。因此在面形变化自由度较大的高阶光学系统中,研发具优良保护底材效果与良好抗反射效果的镀膜技术已成为重要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通过在成像光学镜头表面制镀均匀致密的抗反射膜,使耐水、耐酸性较不足的光学镜片具显著抗氧化能力,有助于达到广域波长范围的抗反射效果,以满足需具有高成像品质的成像光学镜头。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其包含至少一光学镜片。光学镜片为玻璃镜片,光学镜片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位于光学镜片的至少一表面。抗反射膜包含一高低折射率膜与一渐变折射率膜,高低折射率膜配置在光学镜片与渐变折射率膜之间。高低折射率膜包含至少一高折射率膜层与至少一低折射率膜层,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低折射率膜层接触光学镜片,且低折射率膜层为氧化铝膜层。渐变折射率膜包含多个孔洞,远离光学镜片的孔洞相对大于靠近光学镜片的孔洞,且渐变折射率膜为金属氧化物膜。位于光学镜片中心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c,位于光学镜片周边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p,其满足下列条件:0%<|Tc-Tp|/Tc≤15.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00nm≤tTK≤800nm。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N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00≤NH。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N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NL≤1.8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高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为TN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NH≤60nm。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低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为TN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NL≤300nm。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接触光学镜片的低折射率膜层的膜厚为TL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nm≤TL1≤100nm。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为TNG,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45≤TNG/tTK≤0.85。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渐变折射率膜可为氧化铝膜。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位于光学镜片中心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c,位于光学镜片周边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p,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Tc-Tp|/Tc≤10.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的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为SAG,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SAG|/tTK≤10.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4010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40100≤1.0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7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407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4070≤1.0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于波长7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7010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70100≤1.0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5.0≤Vs≤85.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Ns≤1.85。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的耐酸性为Da,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6≤Vs×Da/10≤13.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的耐酸性为Da,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Ns×Da≤4.5。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的耐水性为Dw,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Vs×Dw≤10.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中光学镜片的耐水性为Dw,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Ns×Dw×100≤50。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镜头,其可还包含至少一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可为玻璃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可包含一抗反射膜,光学元件的抗反射膜可位于光学元件的至少一表面,且光学元件可为一棱镜。
依据本揭示内容另一态样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含如前述态样的成像光学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一成像面。
依据本揭示内容又一态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为一车用装置,且电子装置包含如前述态样的取像装置。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其包含至少二光学镜片以及至少一光学元件。所述至少二光学镜片中至少一光学镜片包含一长波长吸收材料,包含长波长吸收材料的光学镜片为一塑胶镜片,长波长吸收材料均匀混合于塑胶镜片中。所述至少二光学镜片中至少一光学镜片包含一长波长滤除镀膜,长波长滤除镀膜位于光学镜片的物侧表面或像侧表面,长波长滤除镀膜包含多个高折射率膜层与多个低折射率膜层,且长波长滤除镀膜的高折射率膜层与长波长滤除镀膜的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光学元件为玻璃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包含一抗反射膜,光学元件的抗反射膜位于光学元件的至少一表面,且光学元件为一平板玻璃。光学元件的抗反射膜包含一高低折射率膜与一渐变折射率膜,高低折射率膜配置在光学元件与渐变折射率膜之间。高低折射率膜包含至少一高折射率膜层与至少一低折射率膜层,高低折射率膜的高折射率膜层与高低折射率膜的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高低折射率膜的低折射率膜层接触光学元件,且高低折射率膜的低折射率膜层为氧化铝膜层。渐变折射率膜包含多个孔洞,远离光学元件的孔洞相对大于靠近光学元件的孔洞,且渐变折射率膜为金属氧化物膜。
当|Tc-Tp|/Tc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以维持抗反射膜的总膜厚的均匀程度,不仅有效解决因周边面形变化剧烈时无法均匀镀膜而产生反射光的缺陷,也有助于提升光线大角度入射表面的抗反射效果。
附图说明
为让本揭示内容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比较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
图3为第三比较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
图7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8B绘示依照图8A中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8C绘示依照图8A中电子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图9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1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11B绘示依照图11A中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12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九实施例的车辆工具的上视图;
图12B绘示依照图12A的车辆工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12C绘示依照图12A的车辆工具的另一示意图。
【符号说明】
200,300,400,500:电子装置
1,100,110,120,130,140,310,320,33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10,520,530,540:取像装置
101:成像镜头
102:驱动装置组
103:电子感光元件
104:影像稳定模块
201,301,401:闪光灯模块
202:对焦辅助模块
203:影像信号处理器
204,504:使用者界面
205:影像软件处理器
206:被摄物
600:车辆工具
610:相机模块
S1,S2,S3,S4:外部空间信息
ST:光圈
IMG:成像面
IS:电子感光元件
Tc:位于光学镜片中心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
Tp:位于光学镜片周边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
tTK:抗反射膜的总膜厚
TNG: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
TNH:高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
TNL:低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
TL1:接触光学镜片的低折射率膜层的膜厚
TL2:第二膜层的膜厚
TL3:第三膜层的膜厚
TL4:第四膜层的膜厚
TL5:第五膜层的膜厚
TD:第一片光学镜片的物侧表面至最后一片光学镜片的像侧表面的距离
NH: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
NL: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
SAG:光学镜片的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
SD:光学镜片的表面的有效径
SDmax:所有光学镜片表面中有效径的最大值
R4060: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600nm的平均反射率
R4070: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700nm的平均反射率
R40100: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
R5060:光学镜片于波长500nm至600nm的平均反射率
R5070:光学镜片于波长500nm至700nm的平均反射率
R70100:光学镜片于波长7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
R80100:光学镜片于波长8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
R90100:光学镜片于波长9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
RW:光学镜片的耐水等级
RA:光学镜片的耐酸等级
Vs: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
Ns:光学镜片的折射率
Da:光学镜片的耐酸性
Dw:光学镜片的耐水性
FOV:成像光学镜头的全视角
CT:光学镜片于光轴上的厚度
E1,E2,E3,E4,E5,E6,E7,E8,E9:光学镜片
C1,C2:抗反射膜
FL1,FL2:滤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内容的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其包含至少一光学镜片。光学镜片的材质为玻璃,光学镜片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位于光学镜片的至少一表面。抗反射膜包含一高低折射率膜与一渐变折射率膜,高低折射率膜配置在光学镜片与渐变折射率膜之间。高低折射率膜包含至少一高折射率膜层与至少一低折射率膜层,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低折射率膜层接触光学镜片,且低折射率膜层的主要材质为氧化铝。渐变折射率膜包含多个孔洞,远离光学镜片的孔洞相对大于靠近光学镜片的孔洞,且渐变折射率膜的主要材质为金属氧化物。位于光学镜片中心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c,位于光学镜片周边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p,其满足下列条件:0%<|Tc-Tp|/Tc≤15.0%。
本揭示内容以多层镀膜技术应用在成像光学镜头的光学镜片表面上,通过高低折射率膜的多个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使光线在膜层表面以破坏性干涉达到减少反射光的目的,并通过渐变折射率膜中尺寸渐变的孔洞结构及其所具有的梯度变化折射率,有效提供广域波长范围的抗反射效果,并解决光线在大角度入射的严重反射问题。本揭示内容在成像光学镜头表面制镀均匀致密的抗反射膜,使耐水、耐酸性较不足的光学镜片具显著抗氧化能力,有助于达到广域波长范围的抗反射效果,以满足需具有高成像品质的成像光学镜头。
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00nm≤tTK≤800nm。通过控制抗反射膜的总膜厚,有助于维持整体镀膜完整性,达最佳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200nm≤tTK≤700nm;200nm≤tTK≤600nm;200nm≤tTK≤500nm;或300nm≤tTK≤400nm。
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N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00≤NH。通过控制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以提供较大折射率差异,提升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2.05≤NH;2.10≤NH;2.20≤NH;或2.30≤NH≤2.40。
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N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NL≤1.80。通过控制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有效提升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1.40≤NL≤1.80;1.40≤NL≤1.70;1.45≤NL≤1.70;或1.45≤NL≤1.68。
高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为TN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NH≤60nm。通过控制高折射率膜层达到特定厚度,使反射光容易在间隔的膜层表面产生破坏性干涉现象,有助于提升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NH≤50nm;1nm≤TNH≤40nm;1nm≤TNH≤36nm;或1nm≤TNH≤30nm。
低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为TN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NL≤300nm。通过控制低折射率膜层达到特定厚度,使反射光容易在间隔的膜层表面产生破坏性干涉现象,有助于提升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20nm≤TNL≤240nm;30nm≤TNL≤200nm;40nm≤TNL≤170nm;或50nm≤TNL≤140nm。
接触光学镜片的低折射率膜层的膜厚为TL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nm≤TL1≤100nm。通过控制接触光学镜片的膜层厚度,提供保护玻璃表面的功效,并有效减少镀膜时间与成本。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L1≤150nm;10nm≤TL1≤120nm;15nm≤TL1≤100nm;20nm≤TL1≤85nm;或25nm≤TL1≤70nm。此外,高低折射率膜的膜层由光学镜片往外侧依序为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以此类推,故TL1亦可称为第一膜层的膜厚。
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为TNG,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45≤TNG/tTK≤0.85。通过控制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维持最佳孔洞结构,有效达到最佳渐变折射率设计,以提升光线在大角度入射的抗反射效果,并避免膜厚不足而降低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50≤TNG/tTK≤0.80;0.50≤TNG/tTK≤0.75;0.60≤TNG/tTK≤0.75;或0.60≤TNG/tTK≤0.70。
渐变折射率膜的材质可为氧化铝。通过选择适合进行造孔工艺的渐变折射率膜的材质,有效提升表面孔洞分布与增加孔洞间隙,呈现最佳海绵孔洞结构与孔隙密度。
位于光学镜片中心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c,位于光学镜片周边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p,其满足下列条件:0%<|Tc-Tp|/Tc≤15.0%。通过维持抗反射膜的总膜厚的均匀程度,不仅有效解决因周边面形变化剧烈时无法均匀镀膜而产生反射光的缺陷,也有助于提升光线大角度入射表面的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Tc-Tp|/Tc≤10.0%;0%<|Tc-Tp|/Tc≤5.0%;0%<|Tc-Tp|/Tc≤1.0%;或0%<|Tc-Tp|/Tc≤0.4%。
光学镜片的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为SAG,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SAG|/tTK≤10.0。通过控制镀膜与面形条件,当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镀膜时,不会受到曲面变化大的光学镜片的参数限制。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SAG|/tTK≤8.0;0≤|SAG|/tTK≤6.0;0.1≤|SAG|/tTK≤6.0;或0.1≤|SAG|/tTK≤5.0。
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4010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40100≤1.00%。借此,可有效控制广波域的光线在表面的反射效果,有助于增加广波长范围的透光度。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R40100≤0.80%;0%<R40100≤0.50%;0%<R40100≤0.25%;或0%<R40100≤0.15%。
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7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407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4070≤1.00%。借此,可有效控制可见光波段的光线在表面的反射效果,有助于增加蓝、绿与红可见光区域的透光度。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R4070≤0.50%;0%<R4070≤0.25%;0%<R4070≤0.10%;或0%<R4070≤0.05%。
光学镜片于波长7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7010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70100≤1.00%。借此,可有效控制红外光波段的光线在表面的反射效果,有助于增加长波长范围的透光度。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R70100≤0.80%;0%<R70100≤0.60%;0%<R70100≤0.45%;或0%<R70100≤0.25%。
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5.0≤Vs≤85.0。通过选择适当玻璃材料,有助于显著提升光学镜片的抗氧化能力,提供最佳保护功效。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35.0≤Vs≤71.0;35.0≤Vs≤60.0;50.0≤Vs≤71.0;或35.0≤Vs≤50.0。
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Ns≤1.85。通过控制光学镜片材质的折射率,有助于表面镀膜发挥最佳抗反射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1.45≤Ns≤1.85;1.50≤Ns≤1.85;1.60≤Ns≤1.85;或1.70≤Ns≤1.85。
光学镜片的耐酸性为Da,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6≤Vs×Da/10≤13.0。通过配置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有助于发挥膜层的抗氧化保护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6≤Vs×Da/10≤10.0;0.85≤Vs×Da/10≤8.5;3.0≤Vs×Da/10≤13.0;或0.9≤Vs×Da/10≤3.5。
光学镜片的耐酸性为Da,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Ns×Da≤4.5。通过配置光学镜片的折射率,有助于发挥膜层的抗氧化保护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2≤Ns×Da≤4.1;0.3≤Ns×Da≤4.0;0.3≤Ns×Da≤2.5;或0.3≤Ns×Da≤1.2。
光学镜片的耐水性为Dw,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Vs×Dw≤10.0。通过配置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有助于发挥膜层的抗氧化保护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Vs×Dw≤7.5;0<Vs×Dw≤6.0;0<Vs×Dw≤5.0;或0<Vs×Dw≤3.0。
光学镜片的耐水性为Dw,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Ns×Dw×100≤50。通过配置光学镜片的折射率,有助于发挥膜层的抗氧化保护效果。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Ns×Dw×100≤40;0<Ns×Dw×100≤30;0<Ns×Dw×100≤25;或0<Ns×Dw×100≤17。
前述成像光学镜头可还包含至少一光学元件,光学元件的材质可为玻璃,光学元件可包含一抗反射膜,光学元件的抗反射膜可位于光学元件的至少一表面,且光学元件可为一棱镜。通过抗反射膜配置,有效减少光线穿透棱镜的耗损。
本揭示内容的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其包含至少二光学镜片以及至少一光学元件。所述至少二光学镜片中至少一光学镜片包含一长波长吸收材料,包含长波长吸收材料的光学镜片由一塑胶材料所制成,长波长吸收材料均匀混合于塑胶材料中。所述至少二光学镜片中至少一光学镜片包含一长波长滤除镀膜,长波长滤除镀膜位于光学镜片的物侧表面或像侧表面,长波长滤除镀膜包含多个高折射率膜层与多个低折射率膜层,且长波长滤除镀膜的高折射率膜层与长波长滤除镀膜的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光学元件的材质为玻璃,光学元件包含一抗反射膜,光学元件的抗反射膜位于光学元件的至少一表面,且光学元件为一平板玻璃。光学元件的抗反射膜包含一高低折射率膜与一渐变折射率膜,高低折射率膜配置在光学元件与渐变折射率膜之间。高低折射率膜包含至少一高折射率膜层与至少一低折射率膜层,高低折射率膜的高折射率膜层与高低折射率膜的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高低折射率膜的低折射率膜层接触光学元件,且高低折射率膜的低折射率膜层的主要材质为氧化铝。渐变折射率膜包含多个孔洞,远离光学元件的孔洞相对大于靠近光学元件的孔洞,且渐变折射率膜的主要材质为金属氧化物。
借此,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光学镜头具有减少蓝玻璃元件与红外线滤除元件的功能,并有效避免微透镜表面与保护玻璃表面间反射所造成的瓣状杂散光线。
本揭示内容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含如前述态样的成像光学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且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一成像面。
本揭示内容的又一态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为一车用装置或一移动装置,且电子装置包含如前述态样的取像装置。
成像光学镜头的全视角为FOV,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5度≤FOV≤180度;30度≤FOV≤150度;或35度≤FOV≤120度。
成像光学镜头中,从第一片光学镜片的物侧表面至最后一片光学镜片的像侧表面的距离为T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mm≤TD≤30mm;5mm≤TD≤25mm;或10mm≤TD≤20mm。
光学镜片的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为SAG,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mm≤|SAG|≤8.00mm;0mm≤|SAG|≤5.60mm;0mm≤|SAG|≤3.60mm;0.02mm≤|SAG|≤3.00mm;或0.03mm≤|SAG|≤2.00mm。
所有光学镜片表面中有效径的最大值为SDmax,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mm≤SDmax≤20mm;1mm≤SDmax≤15mm;或3mm≤SDmax≤13mm。
光学镜片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5mm≤CT≤6.0mm;0.5mm≤CT≤4.0mm;或0.7mm≤CT≤2.0mm。
光学镜片的耐水等级为RW,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RW≤6;1≤RW≤5;或1≤RW≤3。
光学镜片的耐酸等级为R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RA≤6;2≤RA≤6;或3≤RA≤6。
高低折射率膜的膜层由光学镜片往外侧依序为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以此类推。第二膜层的膜厚为TL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L2≤30nm;1nm≤TL2≤25nm;1nm≤TL2≤20nm;1nm≤TL2≤18nm;或1nm≤TL2≤15nm。
第三膜层的膜厚为TL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L3≤150nm;10nm≤TL3≤120nm;15nm≤TL3≤100nm;20nm≤TL3≤85nm;或25nm≤TL3≤70nm。
第四膜层的膜厚为TL4,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nm≤TL4≤30nm;1nm≤TL4≤25nm;1nm≤TL4≤20nm;1nm≤TL4≤18nm;或1nm≤TL4≤15nm。
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为TNG,其可满足下列条件:90nm≤TNG≤680nm;100nm≤TNG≤560nm;100nm≤TNG≤450nm;120nm≤TNG≤375nm;或180nm≤TNG≤280nm。
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6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406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4060≤1.00%;0%<R4060≤0.50%;0%<R4060≤0.25%;0%<R4060≤0.10%;或0%<R4060≤0.05%。
光学镜片于波长500nm至6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506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5060≤1.00%;0%<R5060≤0.50%;0%<R5060≤0.25%;0%<R5060≤0.10%;或0%<R5060≤0.05%。
光学镜片于波长500nm至7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507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5070≤1.00%;0%<R5070≤0.50%;0%<R5070≤0.25%;0%<R5070≤0.10%;或0%<R5070≤0.05%。
光学镜片于波长8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8010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80100≤1.00%;0%<R80100≤0.85%;0%<R80100≤0.70%;0%<R80100≤0.50%;或0%<R80100≤0.35%。
光学镜片于波长9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9010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R90100≤1.00%;0%<R90100≤0.90%;0%<R90100≤0.75%;0%<R90100≤0.60%;或0%<R90100≤0.50%。
本揭示内容的反射率以单光学镜片进行量测数据,反射率以0度、30度入射角的数据作为比较基准。
本揭示内容的主要材质可表示所述材质占整体的重量比例至少50%以上。
本揭示内容的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其包含至少二光学镜片以及至少一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可位于所述至少二光学镜片的物侧或像侧,或可位于所述至少二光学镜片之间。
本揭示内容的玻璃材料可为含高碱金属氧化物玻璃或是含高硅氧玻璃或是含氟化物与磷酸盐的特种玻璃,可提供最佳抗氧化功效;亦可选择本身耐水性耐酸性良好的玻璃材料作为镀膜基材,提供更佳的抗氧化能力。
本揭示内容的光学镜片的耐酸数值测试方法,是依据GB/T 171292的测试方法,将粒径425μm~600μm的粉末玻璃,取相当比重的质量加入体积莫耳浓度0.01mol/L的硝酸水溶液,根据其减少的质量百分比(%)作为光学镜片的耐酸数值,并分成6种等级。
本揭示内容的光学镜片的耐水数值测试方法,是依据GB/T 171292的测试方法,将粒径425μm~600μm的粉末玻璃,取相当比重的质量加入80ml纯水(pH 6.5~7.5)并煮沸处理60分钟,根据其减少的质量百分比(%)作为光学镜片的耐水数值,并分成6种等级。
本揭示内容的抗反射膜是在玻璃表面上制镀多层薄膜,其使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如蒸发沉积或溅射沉积等,或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如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微波电浆辅助化学气相沉积、电浆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ALD)等。
本揭示内容的抗反射膜制作可为两面皆镀膜,但亦可仅在适当的一表面制作,通过在光学镜片面形变化剧烈的表面应用本揭示内容技术,使原子层沉积制作镀膜具最佳化价值,在成本与品质间取得平衡,并在最适当的光学镜片材质的表面上制作,可使抗反射效果达到最佳效果。
本揭示内容的膜层造孔工艺能有效提升表面孔洞分布,使表面的孔洞间隙增加、呈现海绵孔洞状结构或改变孔隙密度变化等,造孔效果亦可随深度增加而改变,如接触空气的外侧具较大的孔隙结构,而较深内侧具有相对较小的孔隙结构,所述孔隙是由不规则纳米纤维结构(nanofiber)间的空间组成,具有让空气留存或连通在孔隙间的效果,所述抗反射膜层的外侧与内侧意指于断面图中,其外侧为远离光学镜片的一侧,内侧为靠近光学镜片的一侧,外侧分布的孔洞(缺口、孔隙)相对大于内侧孔洞,亦可说明为同一平面下外侧的不规则支状结构分布密度较稀疏,同一平面下内侧的不规则支状结构分布密度较紧密。造孔工艺可使用电浆蚀刻、化学反应蚀刻、时间控制结晶颗粒大小技术或使用高温溶液处理,如浸润在温度50度以上的醇类或水中达成。
本揭示内容的渐变折射率膜的主要材质为金属氧化物,可为氧化铝,或可为氮化铝(AlN)、氢氧化铝(Al(OH)3)或含铝混合物。
本揭示内容的高低折射率膜亦可在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中间额外增加膜层,通过镀膜的配置设计,可使膜层间具有梯度变化的折射率,也满足高低折射率差异并以破坏性干涉达到减少反射光目的,有效提升广域波长范围的抗反射效果。
本揭示内容的梯度变化可以是折射率与位置关系的多项式函数(含线性函数与曲线函数)或高斯函数,或其组合。
本揭示内容的高折射率膜层或低折射率膜层皆可为接触光学镜片或光学元件的膜层,且其主要材质为氧化铝,或可为氮化铝、氢氧化铝或含铝混合物;或可为氧化锌或氧化镁;或可为上述的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镁中至少一种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材料,其具有致密结构的特性,可强化材料与光学镜片间的附着性,以避免镀膜脱落,达到镀膜工艺中的光学镜片表面保护效果,有效强化光学镜片的环境耐候性。
本揭示内容的抗反射膜中的高折射率膜层的材质的折射率可大于2.0,低折射率膜层的材质的折射率可小于1.8。高折射率膜层的材质与低折射率膜层的材质(于波长587.6nm的折射率)可分别例如为:氟化镁(MgF2,1.3777)、二氧化硅(SiO2,1.4585)、氟化钍(ThF4,1.5125)、一氧化硅(SiO,1.55)、氟化铈(CeF3,1.63)、氧化铝(Al2O3,1.7682)、三氧化二钇(Y2O3,1.79)、二氧化铪(HfO2,1.8935)、氧化锌(ZnO,1.9269)、氧化钪(Sc2O3,1.9872)、氮化铝(AlN,2.0294)、氮化硅(Si3N4,2.0381)、五氧化二钽(Ta2O5,2.1306)、二氧化锆(ZrO2,2.1588)、硫化锌(ZnS,2.2719)、五氧化二铌(Nb2O5,2.3403)、二氧化钛(TiO2,2.6142)、氮化钛(TiN,3.1307)。或可为氟化镁-二氧化硅(MgF2-SiO2)的混合材料,其中各成分的含量比率可例如为[SiO2]>[MgF2]。
本揭示内容的电子装置,其亦可为车用装置、移动装置、航空装置或监视装置等。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前述的取像装置。借此,可提升成像品质。较佳地,前述电子装置皆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储存单元、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其组合。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光学镜头亦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产品、数字平板、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行车记录器、倒车显影装置、穿戴式产品或空拍机等电子装置中。
取像装置可对应电子装置外侧的一非圆形开口进行取像。
根据上述说明,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其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的示意图。由图1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包含成像光学镜头(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圈ST、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滤光元件FL1、滤光元件FL2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五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所述五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1包含二抗反射膜C1、C2,所述二抗反射膜C1、C2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及光学镜片E5的材质为塑胶。
取像装置1的全视角为FOV,其满足条件:FOV=124度。从光学镜片E1的物侧表面至光学镜片E5的像侧表面的距离为TD,其满足条件:TD=12mm。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及光学镜片E5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为SAG,其满足条件:0.98mm≤|SAG|≤1.59mm。所有光学镜片表面中有效径的最大值为SDmax,在第一实施例中,SDmax为光学镜片E1物侧表面的有效径且满足条件:SDmax=8mm。
光学镜片E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其满足条件:CT=1.0mm。光学镜片E1的折射率为Ns,其满足条件:Ns=1.80。光学镜片E1的色散系数为Vs,其满足条件:Vs=46.5。光学镜片E1的耐水等级为RW,其满足条件:RW=1。光学镜片E1的耐水性为Dw,其满足条件:Dw≤0.05。光学镜片E1的耐酸等级为RA,其满足条件:RA=4。光学镜片E1的耐酸性为Da,其满足条件:0.65≤Da≤1.20。
光学镜片E1的耐水性为Dw,光学镜片E1的折射率为Ns,其满足条件:Ns×Dw×100≤9。光学镜片E1的耐酸性为Da,光学镜片E1的折射率为Ns,其满足条件:1.2≤Ns×Da≤2.2。光学镜片E1的耐水性为Dw,光学镜片E1的色散系数为Vs,其满足条件:Vs×Dw≤2.3。光学镜片E1的耐酸性为Da,光学镜片E1的色散系数为Vs,其满足条件:3.0≤Vs×Da/10≤5.6。
光学镜片E1的物侧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为SAG,其满足条件:|SAG|=0.98mm。光学镜片E1的物侧表面的有效径为SD,其满足条件:|SD|×2=8.08。光学镜片E1的像侧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为SAG,其满足条件:|SAG|=1.59mm。光学镜片E1的像侧表面的有效径为SD,其满足条件:|SD|×2=4.79。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1,其中光学镜片组成的“1G4P”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包含一个光学镜片由玻璃材料所制成,以及四个光学镜片由塑胶材料所制成。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七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E7),所述七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的材质为模造玻璃,且光学镜片E1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位于光学镜片E1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及光学镜片E7的材质为塑胶。
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2,其中光学镜片组成的“1MG6P”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一个光学镜片由模造玻璃材料所制成,以及六个光学镜片由塑胶材料所制成,表2其余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六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所述六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3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3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位于光学镜片E3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材质为塑胶。
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3,表3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七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E7),所述七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4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4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位于光学镜片E4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及光学镜片E7的材质为塑胶。
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4,表4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光学镜片E8、光学镜片E9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九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E7、E8、E9),所述九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4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4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位于光学镜片E4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光学镜片E8及光学镜片E9的材质为塑胶。
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5,表5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六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所述六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及光学镜片E2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1及光学镜片E2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及光学镜片E2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材质为塑胶。
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6,表6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七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六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所述六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7,表7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八实施例>
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六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所述六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8,表8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九实施例>
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六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所述六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材质为玻璃,且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9,表9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十实施例>
第十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七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E7),所述七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及光学镜片E6的材质为玻璃,光学镜片E3及光学镜片E7的材质为模造玻璃,且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及光学镜片E7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及光学镜片E7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第十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10,表10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十一实施例>
第十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光学镜片E8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八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E7、E8),所述八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及光学镜片E8的材质为玻璃,光学镜片E1及光学镜片E5的材质为模造玻璃,且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及光学镜片E8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及光学镜片E8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第十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11,表11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十二实施例>
第十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光学镜片E8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八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E7、E8),所述八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及光学镜片E7的材质为玻璃,光学镜片E8的材质为模造玻璃,且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及光学镜片E8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及光学镜片E8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第十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12,表12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第十三实施例>
第十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包含成像光学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成像光学镜头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光学镜片E8、光学镜片E9以及成像面,而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其中成像光学镜头包含九片光学镜片(E1、E2、E3、E4、E5、E6、E7、E8、E9),所述九片光学镜片间无其他内插的光学镜片,且各二相邻的光学镜片之间于光轴上皆具有一空气间距。
各光学镜片分别具有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及光学镜片E9的材质为玻璃,光学镜片E8的材质为模造玻璃,且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光学镜片E8及光学镜片E9分别包含一抗反射膜,抗反射膜分别位于光学镜片E1、光学镜片E2、光学镜片E3、光学镜片E4、光学镜片E5、光学镜片E6、光学镜片E7、光学镜片E8及光学镜片E9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第十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的详细参数大小已列于下表13,表13的参数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抗反射膜配置方式>
以下针对第一比较例至第三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抗反射膜配置方式做进一步的解说及比较。第一比较例及第二比较例的抗反射膜配置方式已列于下表14。
第三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的抗反射膜配置方式已列于下表15。
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膜层接触光学镜片表面,材质为Al2O3,膜厚为36nm,折射率为1.64;第二膜层在第一膜层之上且接触第一膜层,材质为TiO2,膜厚为9nm,折射率为2.31;第三膜层在第二膜层之上且接触第二膜层,材质为SiO2,膜厚为63nm,折射率为1.47;第四膜层在第三膜层之上且接触第三膜层,材质为TiO2,膜厚为5nm,折射率为2.31;第五膜层在第四膜层之上且接触第四膜层,材质为Al2O3,膜厚为224nm,其折射率成梯度变化,且越远离光学镜片折射率越小。
本揭示内容的TNL表示整体低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TL1表示第一膜层的膜厚,TL3表示第三膜层的膜厚,第一实施例的TNL为TL1与TL3的总和,即TNL=TL1+TL3,其满足条件:TNL=99nm。
本揭示内容的TNH表示整体高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TL2表示第二膜层的膜厚,TL4表示第四膜层的膜厚,第一实施例的TNH为TL2与TL4的总和,即TNH=TL2+TL4,其满足条件:TNH=14nm。
本揭示内容的TNG表示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TL5表示第五膜层的膜厚,第一实施例的TNG即为TL5,故TNG/tTK=TL5/tTK,其满足条件:TNG/tTK=0.66。
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的抗反射膜配置方式已列于下表16,表16的参数定义皆与前述段落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上述结果皆以参考波长(reference wavelength)为510nm且入射角为0度的入射光进行测试。
由表14至表16可以得知,本揭示内容的抗反射膜具有适当的膜层配置,其通过控制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维持最佳孔洞结构,有效达到最佳渐变折射率设计,以提升光线在大角度入射的抗反射效果,并避免膜厚不足而降低抗反射效果,更通过控制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达到特定厚度,使反射光容易在间隔的膜层表面产生破坏性干涉现象,有助于提升抗反射效果。
<抗反射膜的厚度测量结果>
以下针对第一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抗反射膜进行测量,位于光学镜片中心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Tc)以及位于光学镜片周边处的抗反射膜的总厚度(Tp)的测量结果已列于下表17。
由表17可以得知,本揭示内容的抗反射膜于光学镜片中心处及周边处的总厚度差异极小,证明本揭示内容的抗反射膜厚度相当均匀,不仅有效解决因周边面形变化剧烈时无法均匀镀膜而产生反射光的缺陷,也有助于提升光线大角度入射表面的抗反射效果。
<不同波长的反射率量测结果>
以下针对第一比较例、第三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第一比较例及第三比较例的反射率量测结果已列于下表18。
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反射率量测结果已列于下表19。
请一并参照图2至图6,图2为第一比较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图3为第三比较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由表18、表19及图2至图6可以得知,本揭示内容的取像装置可以有效提供广域波长范围的抗反射效果,并解决光线在大角度入射的严重反射问题。
<抗氧化性质测试>
本实验是对第二比较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的氧化程度进行比较。由比较结果可以得知,第二比较例的光学镜片基材已明显氧化,表面呈现斑点缺陷,而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基材具抗氧化效果,表面品质优异,说明本揭示内容的取像装置的抗反射膜可以提供光学镜片基材抗氧化的功效。
<第十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由图7可知,第十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是为一相机模块,取像装置100包含成像镜头101、驱动装置组102以及电子感光元件103,其中成像镜头101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光学镜头以及一承载成像光学镜头的镜筒(未另标号)。取像装置100利用成像镜头101聚光且对被摄物进行摄像并配合驱动装置组102进行影像对焦,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103,并将影像数据输出。
驱动装置组102可为自动对焦模块,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微机电系统、压电系统、或记忆金属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组102可让成像光学镜头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
取像装置100可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杂讯的电子感光元件103(如CMOS、CCD)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可真实呈现成像光学镜头的良好成像品质。此外,取像装置100还可包含影像稳定模块104,其可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动能感测元件,而第十四实施例中,影像稳定模块104为陀螺仪,但不以此为限。通过调整成像光学镜头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并提供例如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电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进阶的影像补偿功能。
<第十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8A、图8B及图8C,其中图8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200的一侧的示意图,图8B绘示依照图8A中电子装置200的另一侧的示意图,图8C绘示依照图8A中电子装置200的系统示意图。由图8A、图8B及图8C可知,第十五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200包含取像装置100、110、120、130、140、闪光灯模块201、对焦辅助模块202、影像信号处理器20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使用者界面204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205,其中取像装置120、130、140为前置镜头。当使用者通过使用者界面204对被摄物206进行拍摄,电子装置200利用取像装置100、110、120、130、140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块201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块202提供的被摄物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信号处理器203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205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影像镜头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对焦辅助模块202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使用者界面204可采用触控屏幕或实体拍摄按钮,配合影像处理软件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
第十五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110、120、130、140中至少一者可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光学镜头,且可与前述第十四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另赘述。详细来说,第十五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110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与超广角取像装置,亦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与望远取像装置,而取像装置120、130、140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超广角取像装置以及TOF模块(Time-Of-Flight;飞时测距模块),但并不以此配置为限。另外,取像装置110、120、130、140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关系皆可与图8C中绘示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依照取像装置的类型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另绘示及详述。
<第十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9,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300的一侧的示意图。第十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300包含取像装置310、320、330以及闪光灯模块301。
第十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0可包含与前述第十五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装置310、320、330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也可与第十五实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赘述。第十六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310、320、330皆可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光学镜头,且皆可与前述第十四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另赘述。详细来说,取像装置310可为超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320可为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330可为望远取像装置(可包含光路转折元件),或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
<第十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0,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400的一侧的示意图。第十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400包含取像装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闪光灯模块401。
第十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0可包含与前述第十五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装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闪光灯模块401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也可与第十五实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赘述。第十七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皆可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光学镜头,且皆可与前述第十四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另赘述。
详细来说,取像装置410、420可分别为超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430、440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450、460可分别为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470、480可分别为望远取像装置(可包含光路转折元件),取像装置490可为TOF模块,或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
<第十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1A以及图11B,其中图1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500的一侧的示意图,图11B绘示依照图11A中电子装置500的另一侧的示意图。由图11A以及图11B可知,第十八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500包含取像装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界面504。
第十八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0可包含与前述第十五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装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界面504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也可与第十五实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赘述。详细来说,取像装置510可对应电子装置外侧的一非圆形开口进行取像,取像装置520、530、540则分别为望远取像装置、广角取像装置以及超广角取像装置,或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
<第十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2A,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九实施例的车辆工具600的上视图。如图12A所示,车辆工具600包含复数相机模块610。相机模块610可包含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成像光学镜头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图未绘示),且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光学镜头的一成像面(图未绘示),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请配合参照图12B及图12C,其中图12B绘示依照图12A的车辆工具60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C绘示依照图12A的车辆工具600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相机模块610可设置于车辆工具600内部的空间。具体而言,所述相机模块610分别设置于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位置以及靠近后车窗的位置。再者,相机模块610可分别设置于车辆工具600左右后照镜的非镜面。如图12C所示,通过相机模块610的配置,有助于驾驶人借此获得驾驶舱以外的外部空间信息,例如是外部空间信息S1、S2、S3、S4,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借此,可提供更多视角以减少死角,进而有助于提升行车安全。
本揭示内容以多层镀膜技术应用在成像光学镜头的光学镜片或光学元件表面上,以高低折射率膜与渐变折射率膜的组合配置发挥优异的抗反射效果,减少光线大角度入射光学镜片表面时造成的光学镜片周边区域产生严重反射的问题,有效提升成像光学镜头的透光度,并达到最佳抗反射效果。
本揭示内容利用均匀致密的抗反射膜,显著提升材料的抗氧化能力,达到保护光学镜片与光学元件的效果。本揭示内容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达成精准控制膜厚与维持整体镀膜均匀度,适用于曲面设计自由度高的高阶成像光学镜头。
本揭示内容通过高低折射率膜的多个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利用光学干涉现象,以折射率的差异与适当膜层厚度的调配设计,使光线在膜层表面以破坏性干涉达到减少反射光的目的,并通过渐变折射率膜中尺寸渐变的孔洞结构及其所具有的梯度变化折射率,有效提供广域波长范围的抗反射效果,并解决光线在大角度入射的严重反射问题。
本揭示内容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达到原子级尺度的精准度,不再受限于成像光学镜头表面的几何形状,能精准控制膜厚与均匀镀膜能力,有助于提升光学镜片面形设计的变化自由度,并在成像光学镜头表面制镀均匀致密的抗反射膜,能够有效的阻隔空气中的水氧进一步接触成像光学镜头表面,使耐水、耐酸性较不足的光学镜片具显著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光学镜片与光学元件品质提升,以满足需具有高成像品质的成像光学镜头。
虽然本揭示内容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内容,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揭示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内容的保护范围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光学镜片;
其中,该光学镜片为玻璃镜片,该光学镜片包含一抗反射膜,该抗反射膜位于该光学镜片的至少一表面;
其中,该抗反射膜包含一高低折射率膜与一渐变折射率膜,该高低折射率膜配置在该光学镜片与该渐变折射率膜之间;
其中,该高低折射率膜包含至少一高折射率膜层与至少一低折射率膜层,该高折射率膜层与该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该低折射率膜层接触该光学镜片,且该低折射率膜层为氧化铝膜层;
其中,该渐变折射率膜包含多个孔洞,远离该光学镜片的所述多个孔洞相对大于靠近该光学镜片的所述多个孔洞,且该渐变折射率膜为金属氧化物膜;
其中,位于该光学镜片中心处的该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c,位于该光学镜片周边处的该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p,其满足下列条件:
0%<|Tc-Tp|/Tc≤1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满足下列条件:
200nm≤tTK≤8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NH,其满足下列条件:
2.00≤N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NL,其满足下列条件:
NL≤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高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为TNH,其满足下列条件:
1nm≤TNH≤6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低折射率膜层的总膜厚为TNL,其满足下列条件:
1nm≤TNL≤3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接触该光学镜片的该低折射率膜层的膜厚为TL1,其满足下列条件:
10nm≤TL1≤100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渐变折射率膜的膜厚为TNG,该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满足下列条件:
0.45≤TNG/tTK≤0.8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渐变折射率膜为氧化铝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光学镜片中心处的该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c,位于该光学镜片周边处的该抗反射膜的总厚度为Tp,其满足下列条件:
0%<|Tc-Tp|/Tc≤10.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的表面于最大有效径处的水平位移为SAG,该抗反射膜的总膜厚为tTK,其满足下列条件:
0≤|SAG|/tTK≤10.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40100,其满足下列条件:
0%<R40100≤1.0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于波长400nm至7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4070,其满足下列条件:
0%<R4070≤1.0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于波长700nm至10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R70100,其满足下列条件:
0%<R70100≤1.0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满足下列条件:
35.0≤Vs≤85.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满足下列条件:
Ns≤1.85。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的耐酸性为Da,该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满足下列条件:
0.6≤Vs×Da/10≤13.0。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的耐酸性为Da,该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满足下列条件:
0.1≤Ns×Da≤4.5。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的耐水性为Dw,该光学镜片的色散系数为Vs,其满足下列条件:
0<Vs×Dw≤10.0。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镜片的耐水性为Dw,该光学镜片的折射率为Ns,其满足下列条件:
0<Ns×Dw×100≤50。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为玻璃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包含一抗反射膜,该光学元件的该抗反射膜位于该光学元件的至少一表面,且该光学元件为一棱镜。
22.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镜头;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成像光学镜头的一成像面。
23.一种电子装置,是为一车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取像装置。
24.一种成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二光学镜片;以及
至少一光学元件;
其中,至少一该光学镜片包含一长波长吸收材料,包含该长波长吸收材料的该光学镜片为一塑胶镜片,该长波长吸收材料均匀混合于该塑胶镜片中;
其中,至少一该光学镜片包含一长波长滤除镀膜,该长波长滤除镀膜位于该光学镜片的物侧表面或像侧表面,该长波长滤除镀膜包含多个高折射率膜层与多个低折射率膜层,且该长波长滤除镀膜的所述多个高折射率膜层与该长波长滤除镀膜的所述多个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
其中,该光学元件为玻璃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包含一抗反射膜,该光学元件的该抗反射膜位于该光学元件的至少一表面,且该光学元件为一平板玻璃;
其中,该光学元件的该抗反射膜包含一高低折射率膜与一渐变折射率膜,该高低折射率膜配置在该光学元件与该渐变折射率膜之间;
其中,该高低折射率膜包含至少一高折射率膜层与至少一低折射率膜层,该高低折射率膜的该高折射率膜层与该高低折射率膜的该低折射率膜层交替堆叠配置,该高低折射率膜的该低折射率膜层接触该光学元件,且该高低折射率膜的该低折射率膜层为氧化铝膜层;
其中,该渐变折射率膜包含多个孔洞,远离该光学元件的所述多个孔洞相对大于靠近该光学元件的所述多个孔洞,且该渐变折射率膜为金属氧化物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239434P | 2021-09-01 | 2021-09-01 | |
US63/239,434 | 2021-09-01 | ||
TW111129234 | 2022-08-03 | ||
TW111129234A TWI847209B (zh) | 2021-09-01 | 2022-08-03 |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83357U true CN218383357U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31517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61380.0A Pending CN115728846A (zh) | 2021-09-01 | 2022-09-01 |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202222313547.XU Active CN218383357U (zh) | 2021-09-01 | 2022-09-01 |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61380.0A Pending CN115728846A (zh) | 2021-09-01 | 2022-09-01 |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73044A1 (zh) |
EP (1) | EP4145187A3 (zh) |
CN (2) | CN115728846A (zh) |
BR (1) | BR102022017371A2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97460B2 (ja) * | 2004-06-11 | 2010-07-07 | Hoya株式会社 | 反射防止膜の製造方法 |
JP4520418B2 (ja) * | 2005-02-18 | 2010-08-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用透明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系 |
JP5511258B2 (ja) * | 2008-08-29 | 2014-06-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素子及び光学系 |
JP2012189846A (ja) * | 2011-03-11 | 2012-10-04 | Tamron Co Ltd | 反射防止光学素子及び反射防止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2014081522A (ja) * | 2012-10-17 | 2014-05-08 | Fujifilm Corp | 反射防止膜を備えた光学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362105B2 (ja) * | 2014-08-27 | 2018-07-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反射防止膜を有する光学素子、光学系、光学機器 |
DE102016100914B4 (de) * | 2016-01-20 | 2019-07-04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porösen Brechzahlgradientenschicht |
-
2022
- 2022-08-18 US US17/820,604 patent/US2023007304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30 BR BR102022017371-0A patent/BR102022017371A2/pt unknown
- 2022-09-01 CN CN202211061380.0A patent/CN11572884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9-01 CN CN202222313547.XU patent/CN218383357U/zh active Active
- 2022-09-01 EP EP22193435.9A patent/EP4145187A3/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73044A1 (en) | 2023-03-09 |
CN115728846A (zh) | 2023-03-03 |
EP4145187A2 (en) | 2023-03-08 |
BR102022017371A2 (pt) | 2023-03-14 |
EP4145187A3 (en) | 2023-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69130B1 (ko) | 카메라 구조, 촬상 장치 | |
TWI432770B (zh) | 光學系統 | |
CN212255765U (zh) |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 |
US20150185366A1 (en) | Optical thin-film coating of a lens barrel | |
KR20180116374A (ko) | 커버 글래스의 적층 구조, 카메라 구조, 촬상 장치 | |
CN218383357U (zh) | 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219202036U (zh) | 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218350605U (zh) | 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210119590U (zh) | 镀膜镜片及光学成像装置 | |
CN210142208U (zh) | 一种镜片及镜头 | |
CN216526487U (zh) | 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3091734A (zh) | 防反射膜及光学元件 | |
TWI847209B (zh) |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82704B (zh)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221101080U (zh) | 折反射光学膜、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TW202434911A (zh) | 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23325B (zh)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17849924A (zh) | 散景滤光膜、成像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TW202434912A (zh) | 折反射光學膜、成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US20230305200A1 (en) | Low reflection layer,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8383367U (zh) | 一种红外截止滤光片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 |
TWI857814B (zh) | 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BR102023019986A2 (pt) | Membrana óptica catadióptrica, conjunto de lentes ópticas de imagem, aparelho de imagem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 |
JP2020056902A (ja) | 光学素子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