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5104U -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 Google Patents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5104U
CN218365104U CN202222743551.XU CN202222743551U CN218365104U CN 218365104 U CN218365104 U CN 218365104U CN 202222743551 U CN202222743551 U CN 202222743551U CN 218365104 U CN218365104 U CN 218365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ull stick
panel
drive assembly
work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35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伟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35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5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5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5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冲压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对的两侧顶壁上均设有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对的两侧顶壁上均设有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设有用于放置面板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穿过的定位槽。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对两侧的第一定位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第二驱动组件对两侧的第二定位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便于将面板放在置物板上,也便于对面板进行夹持定位,使面板对中,提高工作效率且保证冲切效果。

Description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篮球面板一般为pc矩形板,在使用前需要对篮球面板的四个角进行冲压,将直角冲压成圆角。
一般先将篮球面板(以下简称面板)放置在冲压机的下模上,通过冲压机的上模和下模对合实现对面板的冲压。但是将面板放置在冲压模上时,面板的位置一旦产生偏移,在冲压时就可能出现圆角残缺的情况,因此一般会在下模上设置挡板,挡板设置有四块,四块挡板之间形成刚好能够容纳面板的定位腔,从而能够对面板进行定位,防止在冲压时面板产生偏移。
但是通过设置四块挡板的方式对面板进行定位,对面板冲压完成后,不便于将面板从定位腔内取出,也不便于将新的面板放入,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通过挡板对篮球面板进行定位不便于对篮球面板进行取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面板冲压对中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对的两侧顶壁上均设有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对的两侧顶壁上均设有第二定位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放置面板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远离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定位轮穿过的第一通槽和用于供所述第二定位轮穿过的第二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轮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相对的两个第二定位轮相互靠近或远离,当两侧的第一定位轮之间相互远离且两侧的第二定位轮之间相互远离时,便于将面板放置在置物板上,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使多个第一定位轮相互靠近,对面板相对的两边进行夹持定位,第二驱动组件使多个第二定位轮相互远离,对面板剩余的两边进行夹持定位,使面板对中,能够起到良好的冲切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和连杆四,所述连杆一与所述连杆二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二与所述连杆三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三与所述连杆四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一与所述连杆三平行设置,所述连杆二与所述连杆四平行设置,所述连杆一和所述连杆三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杆一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定位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杆二和所述连杆四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缸带动连杆一转动,连杆一带动连杆二朝远离第一气缸一侧移动,进一步带动连杆四与连杆二反向移动,从而使连杆二上的第一定位轮和连杆四上的第一定位轮相互靠近,对面板相对的两边夹持定位,使面板的两边与连杆二和连杆四平行,从而便于对面板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当第一气缸驱动连杆二和连杆四移动时,连杆四拉伸第一弹簧,冲压完成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第一弹簧复位,从而便于使第一驱动组件复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转杆一、转杆二、转杆三和转杆四,所述转杆一与所述转杆二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二与所述转杆三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三与所述转杆四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一与所述转杆三平行设置,所述转杆二与所述转杆四平行设置,所述转杆二和所述转杆四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转杆四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定位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转杆一和所述转杆三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带动转杆四转动,从而带动转杆一朝远离第二气缸一侧移动,转杆四与转杆一反向移动,转杆一上的第二定位轮和转杆三上的第二定位轮逐渐靠近,对面板进行夹持固定,从而能够使面板对中,有助于保证良好的冲切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安装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当第二气缸驱动转杆一和转杆三移动时,转杆三拉伸第二弹簧,冲压完成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收缩,第二弹簧复位,从而便于使第二驱动组件复位。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靠近所述转杆二一侧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限位销,靠近所述转杆三一侧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限位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销对连杆三限位,第二限位销对转杆二限位,能够尽量避免连杆三和转杆二转动角度过大,对面板的夹持力过大而造成面板损坏。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顶升面板的顶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冲压完成后,顶升组件能够顶升面板,便于对面板进行下料,也便于将面板放在放置板上。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顶升板,所述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底壁上,所述放置板上开设贯穿所述放置板的放置槽,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放置槽与所述顶升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气缸带动顶升板升降,顶升板带动面板升降,便于将面板从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之间顶出,便于对面板进行取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对两侧的第一定位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第二驱动组件对两侧的第二定位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便于将面板放在置物板上,也便于通过多个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对面板进行夹持定位,使面板对中,从而保证对面板的冲压效果;
2.顶升组件能够将面板从放置板上顶出,便于对面板进行取放,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顶升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第一驱动组件;21、连杆一;22、连杆二;23、连杆三;24、连杆四;25、第一气缸;26、固定柱;27、第一弹簧;4、第一定位轮;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第二定位轮;44、定位腔;45、放置板;46、第一通槽;47、第二通槽;5、第二驱动组件;51、转杆一;52、转杆二;53、转杆三;54、转杆四;55、第二气缸;56、安装柱;57、第二弹簧;6、顶升组件;61、顶升气缸;62、顶升板;63、放置槽;64、第一限位销;65、第二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参照图1,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2,第一驱动组件2上设有第二驱动组件5,第一驱动组件2相对的两侧的顶壁均通过第一连接杆41转动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定位轮4,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两个。四个第一定位轮4用于对面板相对的两侧侧壁进行夹持限位,第二驱动组件5相对的两侧顶壁上均通过第二连接杆42转动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定位轮4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两个。四个第二定位轮43用于对面板其余的两侧侧壁进行限位,四个第一定位轮4和四个第二定位轮43之间形成定位腔44。
参照图1,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放置面板的放置板45,放置板45设置在第二驱动组件5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放置板45上开设有第一通槽46和第二通槽47,第一定位轮4贯穿第一通槽46,且第一通槽46的宽度大于第一定位轮4的直径,第二定位轮43贯穿第二通槽47,且第二通槽47的宽度大于第二定位轮43的直径。
以图1中面板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面板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由于第一通槽46的宽度大于第一定位轮4的直径,第二通槽47的宽度大于第二定位轮43的直径,初始状态下,面板与定位腔44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将面板放置在放置板45上。将面板放置在放置板45上后,通过第一定位轮4对面板X方向上的两侧侧壁进行限位,再通过第二定位轮43对面板Y方向上的两侧侧壁限位,从而能够实现对面板的对中。
参照图2,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连杆一21、连杆二22、连杆三23和连杆四24,连杆一21与连杆二22铰接,连杆二22与连杆三23铰接,连杆三23与连杆四24铰接,且连杆一21与连杆三23始终平行设置,连杆二22与连杆四24始终平行设置。连杆一21和连杆三2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工作台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气缸25,第一气缸25沿着连杆二2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与连杆一21靠近连杆二22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定位轮4转动连接在连杆二22上,另外两个第一定位轮4转动连接在连杆四24上。
参照图1和图2,初始状态下,连杆一21与连杆二22处于垂直状态。将面板放置在放置板45上后,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伸出,推动连杆二22移动,使得连杆二22与连杆四24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连杆二22上的两个第一定位轮4和连杆四24上的两个第一定位轮4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定位轮4对面板X方向上的两边进行夹持,使面板与放置板45平行,不产生偏移。
参照图2,工作台1上固定有固定柱26,固定柱26固定在工作台1靠近连杆三23的一侧,固定柱26上固定有第一弹簧27,第一弹簧27一端与连杆四24靠近连杆三23的一端固定。第一气缸25推动连杆一21转动,带动连杆二22朝原理第一气缸25的一侧移动,连杆四24与连杆二22反向移动,连杆四24朝远离固定柱26一侧移动,连杆四24拉伸第一弹簧27。当冲压完成后,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收缩,第一弹簧27复位,拉动连杆四24朝靠近固定柱26一侧移动,使第一驱动组件2恢复初始状态。
参照图2,工作台1上固定有第一限位销64,第一限位销64设置在靠近连杆三23的一侧,第一限位销64能够对连杆三23进行限位,尽量避免连杆三23转动角度过大,从而导致对面板的夹持力太大。
参照图3,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转杆一51、转杆二52、转杆三53和转杆四54,转杆一51与转杆二52铰接,转杆二52与转杆三53铰接,转杆三53与转杆四54铰接,转杆一51与转杆三53始终平行设置,转杆二52与转杆四54始终平行设置,转杆二52和转杆四5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工作台1上设有第二气缸55,第二气缸55沿着转杆一5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气缸55的活塞杆与转杆四54靠近转杆一51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定位轮43转动连接在转杆一51上,两个第二定位轮43转动连接在转杆三53上。
参照图3,初始状态下,转杆一51与转杆二52处于垂直状态。第一定位轮4对面板X方向上的两边进行夹持限位后,第二气缸55的活塞杆伸出,推动转杆一51移动,使转杆一51上的两个第二定位轮43与转杆二52上的两个第二定位轮4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与面板Y方向上的两个侧壁贴合,对面板Y方向上的两个侧壁进行夹持限位,使面板对中,从而能够保证对面板的冲压效果。
参照图3,固定台上固定有安装柱56,安装柱56固定在工作台1靠近转杆二52的一侧,安装柱56上固定有第二弹簧57,第二弹簧57与转杆一51固定连接。第二气缸55推动转杆四54绕转轴转动时,带动转杆一51朝远离第二气缸55一侧移动,转杆三53与转杆一51反向移动,转杆三53朝远离安装柱56一侧移动,转杆三53拉伸第二弹簧57。当冲压完成后,第二气缸55的活塞杆收缩,第二弹簧57复位,拉动转杆三53朝靠近安装柱56一侧移动,使第二驱动组件5恢复初始状态。
参照图3,工作台1上固定有第二限位销65,第二限位销65设置在靠近转杆二52的一侧,第二限位销65能够对转杆二52进行限位,尽量避免转杆二52的转动角度过大,从而导致对面板的夹持力太大。
参照图4,工作台1上设有顶升组件6,顶升组件6包括顶升气缸61和顶升板62,顶升气缸61固定在工作台1的顶壁上,顶升气缸61朝向放置板45设置,顶升板62固定在顶升气缸61的活塞杆上。放置板45上开设有贯穿放置板45的放置槽63,顶升板62设置在放置槽63内。
参照图4,对面板冲压完成后,顶升气缸6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顶升板62上升,通过顶升板62将面板从定位腔44内推出,便于对冲压完成的面板进行下料。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面板放置在定位腔44内,通过第一气缸25带动多个第一定位轮4对面板Y方向上的两边进行夹持定位,再通过第二气缸55带动多个第二定位轮43对面板X方向上的两边进行夹持定位,使面板对中,面板与放置板45完全平行。对面板的四个角进行冲压,冲压外侧后,第一气缸25和第二气缸55的活塞杆收缩,在第一定位轮4和第二定位轮43复位,顶升气缸61将面板顶起,便于将面板从定位腔44内取出,也便于将下一块面板放入定位腔44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2)和第二驱动组件(5),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相对的两侧顶壁上均设有第一定位轮(4),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相对的两侧顶壁上均设有第二定位轮(43),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放置面板的放置板(45),所述放置板(45)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所述放置板(45)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定位轮(4)穿过的第一通槽(46)和用于供所述第二定位轮(43)穿过的第二通槽(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连杆一(21)、连杆二(22)、连杆三(23)和连杆四(24),所述连杆一(21)与所述连杆二(22)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二(22)与所述连杆三(2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三(23)与所述连杆四(24)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一(21)与所述连杆三(23)平行设置,所述连杆二(22)与所述连杆四(24)平行设置,所述连杆一(21)和所述连杆三(2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气缸(25),所述第一气缸(25)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杆一(21)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定位轮(4)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杆二(22)和所述连杆四(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固定柱(26),所述固定柱(26)上安装有第一弹簧(27),所述第一弹簧(27)远离所述固定柱(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远离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转杆一(51)、转杆二(52)、转杆三(53)和转杆四(54),所述转杆一(51)与所述转杆二(52)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二(52)与所述转杆三(53)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三(53)与所述转杆四(54)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一(51)与所述转杆三(53)平行设置,所述转杆二(52)与所述转杆四(54)平行设置,所述转杆二(52)和所述转杆四(5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二气缸(55),所述第二气缸(55)的活塞杆与所述转杆四(54)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定位轮(43)分别设置在所述转杆一(51)和所述转杆三(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安装柱(56),所述安装柱(56)上安装有第二弹簧(57),所述第二弹簧(57)远离所述安装柱(5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转杆二(52)一侧的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限位销(64),靠近所述转杆三(53)一侧的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二限位销(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顶升面板的顶升组件(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冲压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6)包括顶升气缸(61)和顶升板(62),所述顶升气缸(61)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底壁上,所述放置板(45)上开设贯穿所述放置板(45)的放置槽(63),所述顶升气缸(61)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放置槽(63)与所述顶升板(62)相连。
CN202222743551.XU 2022-10-18 2022-10-18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Active CN218365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3551.XU CN218365104U (zh) 2022-10-18 2022-10-18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3551.XU CN218365104U (zh) 2022-10-18 2022-10-18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5104U true CN218365104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3551.XU Active CN218365104U (zh) 2022-10-18 2022-10-18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5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65104U (zh) 面板冲压对中机构
CN111251331A (zh) 电机转子生产用多功能机械手夹具
CN209756151U (zh) 双工位液压机
CN217455263U (zh) 一种用于办公家具生产的复合板压制装置
CN113172429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制作成型加工机械及方法
CN110587513B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联轴器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4025474U (zh) 一种雷达罩装配结构
CN211388653U (zh) 一种瞄准镜生产用调节支架
CN210828505U (zh) 一种舞美特效用升降舞台
CN219854269U (zh) 左下护板与杂物盒总成的装配工装
CN214526728U (zh) 一种旋转龙门机
CN215701826U (zh) 内置驱动源式工业机械臂
CN220805042U (zh) 一种钣金配电箱加工板料折弯机
CN218116453U (zh) Smw工法桩施工时h型钢插入辅助设备
CN220234433U (zh) 一种定转子合装设备
CN111152044A (zh) 一种四工位卧式交换工作台装置
CN221051427U (zh) 一种起重机械安全辅助装置
CN220255061U (zh) 一种新式园林土壤钻孔机
CN220980007U (zh) 一种油缸拆装结构
CN219902346U (zh) 一种板材开槽装置
CN220596372U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壳清洗筐的定位装置
CN215317282U (zh) 一种新型气缸升降丝杆固定装置
CN214265407U (zh) 一种油冷器组装用扁管插入推进器
CN215315329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弯曲设备
CN216780100U (zh) 一种钣金折弯机的活动夹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