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660U -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3660U
CN218343660U CN202222484912.3U CN202222484912U CN218343660U CN 218343660 U CN218343660 U CN 218343660U CN 202222484912 U CN202222484912 U CN 202222484912U CN 218343660 U CN218343660 U CN 218343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leeve
shell structure
balance car
electrodynamic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49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Zhongyangj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Zhongyangj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Zhongyangj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Zhongyangj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49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3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3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3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包括壳体结构本体,所述壳体结构本体包括轮套、踏板、辅助轮和轮轴,所述踏板的两端设置有轮套,所述轮套的内部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的中间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杆,所述环形杆的中间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套筒二,所述缓冲套筒二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踏板的表面铺设有防滑垫,所述踏板的底端与缓冲套筒一连接,该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控制更加精准,操作更加简单,能承载更重的人群,结构强度更高,缓冲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
现有的电动平衡车主要依靠顶部壳体踏板部分进行支撑,由于面积较小,常规的电动平衡车壳体可承载重量上限较低,无法使用于体重较重的人群,底部的缓冲结构多安装在靠近轮子的位置,容重量超出范围,会对轮子部分增加磨损,且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现有的电动平衡车壳体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倾斜而倾斜,控制难度较高,若突然转动,容易发生倾斜角度过大导致摔倒的情况,且转动阻力无法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控制更加精准,操作更加简单,能承载更重的人群,结构强度更高,缓冲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包括壳体结构本体,所述壳体结构本体包括轮套、踏板、辅助轮和轮轴,所述踏板的两端设置有轮套,所述轮套的内部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的中间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杆,所述环形杆的中间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套筒二,所述缓冲套筒二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踏板的表面铺设有防滑垫,所述踏板的底端与缓冲套筒一连接,所述缓冲套筒一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套环,所述轮轴的顶部通过支架与夹板连接,所述夹板的两端安装有调节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套筒的顶端与踏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踏板与轮轴相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轮的底端高于两侧车轮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缓冲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缓冲套筒二的内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板呈弧形结构,所述夹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卡块夹持在两个夹板的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环套设在轮轴的表面,所述夹板和套环均以轮轴的中轴线为圆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包括壳体结构本体,所述壳体结构本体包括踏板、轮套、车轮、轮轴、环形杆、缓冲套筒一、支架、套环、支撑套筒、缓冲套筒二、辅助轮、橡胶垫、缓冲杆、弹簧、卡块、夹板、调节螺栓、支撑杆、防滑垫。
1.该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提高了极限载重能力,且辅助轮触地后使整个平衡车使用时更加稳定,提高了载重能力和稳定性。
2.该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利用中间的辅助轮与地面接触产生的较大的摩擦力,可以在承载了较大重力时降低移动速度,并保护车轮的表层,提高了使用寿命,且极大的提高了载重能力。
3.该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可以通过旋紧底部的调节螺栓使两侧的夹板之间的夹持间距进行调整,进而调节卡块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来控制倾斜时所需要的推力,使控制的的精度更高,操控性更强,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的辅助轮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的夹板部分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的轮轴部分的俯视图;
图中:1、踏板;2、轮套;3、车轮;4、轮轴;5、环形杆;6、缓冲套筒一;7、支架;8、套环;9、支撑套筒;10、缓冲套筒二;11、辅助轮;12、橡胶垫;13、缓冲杆;14、弹簧;15、卡块;16、夹板;17、调节螺栓;18、支撑杆;19、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包括壳体结构本体,所述壳体结构本体包括轮套2、踏板1、辅助轮11和轮轴4,所述踏板1的两端设置有轮套2,所述轮套2的内部安装有车轮3,所述车轮3的中间连接有轮轴4,所述轮轴4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杆5,所述环形杆5的中间安装有辅助轮11,所述辅助轮11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套筒二10,所述缓冲套筒二10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杆13,所述缓冲杆13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套筒9,所述支撑套筒9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12,所述踏板1的表面铺设有防滑垫19,所述踏板1的底端与缓冲套筒一6连接,所述缓冲套筒一6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表面设置有卡块15,所述支撑杆18的底端设置有套环8,所述轮轴4的顶部通过支架7与夹板16连接,所述夹板16的两端安装有调节螺栓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套筒9的顶端与踏板1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踏板1与轮轴4相平行,通过前后下压踏板1即可使其倾斜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轮11的底端高于两侧车轮3的底部,辅助轮11在承载重力较重时才会下移直至于地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14的顶端与缓冲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底端与缓冲套筒二10的内部固定连接,利用弹簧14作为辅助缓冲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板16呈弧形结构,所述夹板16设置有两个,所述卡块15夹持在两个夹板16的中间,利用两侧的夹板16将其夹持在中间提高其受到的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环8套设在轮轴4的表面,所述夹板16和套环8均以轮轴4的中轴线为圆心,通过套环8围绕轮轴转动使踏板1部分发生倾斜。
工作原理:该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由轮套2、踏板1、辅助轮11和轮轴4组成,主要通过两侧的缓冲套筒一6与轮轴4的两端连接,起到主要的缓冲和支撑作用,当使用者重量较重时,中间的辅助轮11会由于较重的压力持续下降,直至与地面接触,此时辅助轮11顶部的缓冲套筒二10内的弹簧14压缩,配合两侧的缓冲套筒一6同步进行支撑缓冲,进一步提高载重能力,且辅助轮11触地后使整个平衡车使用时更加稳定,提高了载重能力和稳定性,支撑套筒9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12,当载重进一步加大后,缓冲套筒的顶部会与支撑套筒9底端的缓冲垫接触,此时内部的弹簧14无法继续压缩,利用缓冲套筒和支撑套筒9的壳体对辅助轮11进行支撑,以避免由于重力过大对车轮3部分造成更大的压力和磨损,且利用中间的辅助轮11与地面接触产生的较大的摩擦力,可以在承载了较大重力时降低移动速度,并保护车轮3的表层,提高了使用寿命,且极大的提高了载重能力,在缓冲套筒一6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两侧通过卡块15与侧边的夹板16接触,利用夹板16将卡块15夹持在中间并给予其一定的挤压力度,当控制顶部的踏板1向一侧倾斜时,由于卡块15被夹板16夹持,所以踏板1的转动具有一定的阻尼感,不会由于过度灵活而导致难以控制倾斜角度,同时可以通过旋紧底部的调节螺栓17使两侧的夹板16之间的夹持间距进行调整,进而调节卡块15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来控制倾斜时所需要的推力,使控制的的精度更高,操控性更强,更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包括壳体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本体包括轮套(2)、踏板(1)、辅助轮(11)和轮轴(4),所述踏板(1)的两端设置有轮套(2),所述轮套(2)的内部安装有车轮(3),所述车轮(3)的中间连接有轮轴(4),所述轮轴(4)的中间设置有环形杆(5),所述环形杆(5)的中间安装有辅助轮(11),所述辅助轮(11)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套筒二(10),所述缓冲套筒二(10)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杆(13),所述缓冲杆(13)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套筒(9),所述支撑套筒(9)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12),所述踏板(1)的表面铺设有防滑垫(19),所述踏板(1)的底端与缓冲套筒一(6)连接,所述缓冲套筒一(6)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表面设置有卡块(15),所述支撑杆(18)的底端设置有套环(8),所述轮轴(4)的顶部通过支架(7)与夹板(16)连接,所述夹板(16)的两端安装有调节螺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9)的顶端与踏板(1)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踏板(1)与轮轴(4)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11)的底端高于两侧车轮(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的顶端与缓冲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底端与缓冲套筒二(10)的内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6)呈弧形结构,所述夹板(16)设置有两个,所述卡块(15)夹持在两个夹板(16)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8)套设在轮轴(4)的表面,所述夹板(16)和套环(8)均以轮轴(4)的中轴线为圆心。
CN202222484912.3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Active CN218343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4912.3U CN218343660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4912.3U CN218343660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3660U true CN218343660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4912.3U Active CN218343660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3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00672C (en) A wheelchair with suspension arms for wheels
TWI406782B (zh) 具有可鎖定傾斜系統之車輛
CN204184517U (zh) 一种带坐垫的电动自平衡独轮车
CN104648570A (zh) 一种轮外侧站立式的电动平衡车
CN218343660U (zh) 一种加强型电动平衡车壳体结构
CN101282870B (zh) 自行车
CN203303259U (zh) 电动自行爬楼梯轮椅车
CN111075858B (zh) 老年防摔助步车
CN210822589U (zh) 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车
CN108622234A (zh) 双模式电动平衡车及其模式转换方法
CN201676092U (zh) 助残电动轮椅
CN203294262U (zh) 一种带踏板脚轮的代步独轮电动车
CN107685821A (zh) 多功能电动履带车
JP2020151160A (ja) 六輪式電動車両
CN214875323U (zh) 具有倾斜脚踏结构的电动摩托车
KR20200074298A (ko) 휠체어견인 전기자전거
CN211223724U (zh)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CN217074663U (zh) 一种具有防摔机构的智能锂电平衡车
CN218306093U (zh) 电动滑板前桥装置及电动滑板
US20220289330A1 (en) Hands free bicycle
CN216401642U (zh) 一种自动行驶二轮车
CN208947523U (zh) 轻量化电动自行车
CN212766621U (zh) 一种用于三轮车的防侧倾平衡稳定装置
CN212828911U (zh) 一种平衡性好的滑板车
KR20170103530A (ko) 듀얼모드 전환 차체 프레임을 갖는 역삼륜 전동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