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0532U -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0532U
CN218330532U CN202221982889.4U CN202221982889U CN218330532U CN 218330532 U CN218330532 U CN 218330532U CN 202221982889 U CN202221982889 U CN 202221982889U CN 218330532 U CN218330532 U CN 218330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le
ring
ai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28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凤松
吴春博
李�杰
杨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28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0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0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0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包括具有侧壁和端壁的检测本体,端壁中部设有内塞;侧壁包括设置有检测本体内螺纹的第一部分和与空气环的第二外壁相适配的第二部分;内塞与第一部分之间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一孔;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端位于第二部分的内壁的第二孔,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或者位于端壁的外壁;第二孔在第二部分内壁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检测本体的检测本体内螺纹与外喷空气环的侧壁外螺纹配合连接时,第二孔与外喷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检测工具操作简便,能够安全、快捷、准确的检测空气环的所有空气孔的状态,对空气环不会产生冲击力,不会造成空气环结构变形和密封圈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喷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整形空气环是静电喷涂雾化器的核心元件,依靠其端面的两圈空气孔,在喷涂工作中形成内、外两圈扇形空气,将液体涂料充分雾化,并精确控制车身喷涂精度。整形空气环端面上的空气孔直径很小,只有0.2mm,在喷涂车身过程中容易被油漆堵塞。因此,每周必须要对整形空气环进行拆卸、清洗保养。但是,由于缺少专用检测工具,无法准确判断整形空气环内大量空气孔的清洗效果,不能判断清洗后的空气孔是否仍然存在堵塞情况,也不能及时发现堵塞的空气孔位置,导致安装使用后造成油漆雾化不均,出现车身漆面质量缺陷事故,甚至会导致大量车身返修,严重影响一次交检合格率。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快速检测空气环空气孔状态的专用工具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根据外喷空气环的螺纹连接结构设置相适配的检测本体,使用检测本体与外喷空气环装配后,使外喷空气环的内圈空气孔和外圈空气孔形成两个彼此隔断的腔体,形成两个彼此独立的流体流动路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包括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具有侧壁和封闭侧壁一端的端壁;其中,
所述端壁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马达轴孔密闭连接的内塞,用于堵塞空气环的马达轴孔;
所述侧壁具有靠近端壁的第一部分和远离端壁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形成台阶状,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与内塞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二部分的内壁与内塞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喷空气环的第一外壁的侧壁外螺纹相适配的检测本体内螺纹;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与外喷空气环的第二外壁相适配,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第二外壁密闭连接;
所述内塞与第一部分之间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从端壁的外壁向内壁延伸;
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部分的内壁;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或者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端壁的外壁;所述第二孔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检测本体的检测本体内螺纹与外喷空气环的侧壁外螺纹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二孔与外喷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孔为倾斜孔,所述第二孔位于第二部分的内壁的一端远离端壁,所述第二孔位于侧壁的外壁的一端靠近端壁,使流体能够更顺利地流入外喷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塞外壁上设置有轴孔密封圈,所述轴孔密封圈的外径使轴孔密封圈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马达轴孔的内壁过盈配合,加强内塞与空气环的马达轴孔之间的密封,避免内塞与马达轴孔之间存在间隙,防止流体从马达轴孔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使第一部分的内壁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内圈密封圈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使第二部分的内壁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外圈密封圈过盈配合,加强检测本体的侧壁的第一部分与空气环的第一外壁的密封,加强侧壁的第二部分与空气环的第二外壁的密封,使检测本体与空气环装配后,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和内圈空气孔能够形成两个彼此隔离的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的第一部分具有靠近端壁的厚壁和远离端壁的薄壁,所述厚壁的内壁到内塞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薄壁的内壁到内塞的水平距离;所述检测本体内螺纹设置于薄壁上;所述薄壁的内径使薄壁的内壁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内圈密封圈过盈配合,使侧壁的第一部分靠近端壁的部分壁厚增加,提高侧壁的第一部分的强度,防止检测本体变形。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侧壁的外壁设置有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与第二孔相连通,便于管路的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连接于第一孔;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管连接于管路接头;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端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管连接于第二孔,用于输送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具有螺纹部,所述第一孔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快插接头,所述第一管和第一孔通过第一快插接头连接;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管路接头具有螺纹部,所述管路接头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二管和管路接头通过第二快插接头连接;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端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孔具有螺纹部,所述第二孔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二管和第二孔通过第一快插接头连接,使第一管和第二管能够快捷地连接到检测本体,并能够快捷地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可以控制第一管和第二管的流体的通断,选择流体的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与第一截止阀通过第三快插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管与第二截止阀通过第四快插接头连接,使第一管和第二管能够快捷地连接到水源,并能够快捷地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棱,方便手持操作并兼有防滑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检测工具体积精巧,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易安装,易拆卸,便于收纳。
(2)通过螺纹结构实现与空气环的连接紧固,对空气环不会产生冲击力,不会造成空气环的结构变形和密封圈的损坏。
(3)能够安全、快捷、准确的检测空气环的所有空气孔的状态,测试时,空气环的内圈空气孔和外圈空气孔形成两个彼此隔离的流道,方便观察流体的喷出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外喷空气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喷空气环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检测本体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内圈空气孔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外圈空气孔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检测本体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内圈空气孔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外圈空气孔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中:1-检测本体;11-侧壁;111-第一部分;111a-厚壁;111b-薄壁;112-第二部分;12-端壁;121-第一孔;122-第二孔;13-内塞;131-检测本体内螺纹;132-轴孔密封圈;14-管路接头;
21-第一管;22-第二管;31-第一快插接头;32-第二快插接头;33-第三快插接头;34-第四快插接头;41-第一截止阀;42-第二截止阀;
5-外喷空气环;51-内圈密封圈;52-外圈密封圈;53-侧壁外螺纹;54-外圈空气孔;55-内圈空气孔;56-外圈空气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根据整形空气环气流的喷出方向,整形空气环包括外喷空气环5,例如[2N10154]型号空气环,外喷空气环5的连接螺纹为设置于第一外壁的侧壁外螺纹53,如图1 和图2所示。根据外喷空气环5的螺纹连接结构、以及外圈空气孔54和内圈空气孔 55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5检测工具,结合图3和图4所示,包括检测本体1,所述检测本体1具有侧壁11和封闭侧壁11一端的端壁 12;其中,所述端壁12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外喷空气环5的马达轴孔密闭连接的内塞 13,用于堵塞空气环的马达轴孔。所述侧壁11具有靠近端壁12的第一部分111和远离端壁12的第二部分112,所述第一部分11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112的内壁形成台阶状,所述第一部分111的内壁与内塞13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二部分112的内壁与内塞13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一部分1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喷空气环5的第一外壁的侧壁外螺纹53相适配的检测本体内螺纹131,可以与外喷空气环5的侧壁外螺纹53进行螺纹装配连接。所述第二部分112的内壁与外喷空气环5的第二外壁相适配,能够与外喷空气环5的第二外壁密闭连接。所述内塞13与第一部分111之间的端壁12上设置有第一孔121,所述第一孔121从端壁12的外壁向内壁延伸。所述侧壁11上设置有第二孔122,所述第二孔122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部分112的内壁,所述第二孔122的第二端位于侧壁11的外壁,所述第二孔122从第二部分112的内壁向侧壁11的外壁延伸,并贯穿侧壁11,所述第二孔122在所述第二部分112的内壁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检测本体1的检测本体内螺纹131与外喷空气环5的侧壁外螺纹53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二孔122与外喷空气环5的外圈空气孔槽56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孔122为倾斜孔,所述第二孔122位于第二部分112的内壁的一端远离端壁12,所述第二孔122位于侧壁11的外壁的一端靠近端壁12,使第二孔 122从外壁向内壁斜向下倾斜,使流体能够更顺利地流入外喷空气环5的外圈空气孔槽56。
对外喷空气环5的空气孔的畅通性进行检测时,将检测本体1装配在外喷空气环5上。可以手持检测本体1的外壁,将检测本体1的侧壁11旋拧在外喷空气环5 的第一外壁上,实现侧壁11的检测本体内螺纹131与外喷空气环5的侧壁外螺纹53 的螺纹装配连接,从而将检测本体1固定在外喷空气环5上。为了方便手持操作并兼有防滑功能,可以在所述侧壁11的外壁上设置多个防滑棱,例如,可沿侧壁11外壁的圆周等分设置多个竖向切割槽,或者设置网状防滑棱等。此时,检测本体1的内塞13堵塞住外喷空气环5的马达轴孔,检测本体1的侧壁11的第一部分111与空气环的第一外壁密闭连接,检测本体1的侧壁11的第二部分112与空气环的第二外壁密闭连接。检测本体1的内塞13、侧壁11的第一部分111、端壁12与空气环的第一外壁配合形成第一腔体,侧壁11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与外圈空气孔槽56配合形成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空气环的内圈空气孔55相连通,第二腔体与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54相连通,这样,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形成两个隔离开的、彼此独立的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与内圈空气孔55和外圈空气孔54 配合就可以形成两个独立的流体路径。
进行检测时,需要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分别通入流体,为了便于流体输送,所述检测工具还包括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所述第一管21连接于第一孔121,所述第二管22连接于第二孔122。所述第二孔122的第二端位于侧壁11的外壁,为了方便管路的连接,所述侧壁11的外壁设置有管路接头14,所述管路接头14与第二孔122相连通,所述第二管22连接于管路接头14。优选的,所述第一孔121和管路接头14均具有螺纹部,所述第一孔121和所述管路接头14分别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快插接头31和第二快插接头32,所述第一管21和第一孔121通过第一快插接头 31连接,所述第二管22和管路接头14通过第二快插接头32连接,使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能够快捷地连接到检测本体1,并能够在检测结束后,可以快捷地拆卸,便于工具的收纳。优选的,所述第一管21和所述第二管22可以使用软管,也可以使用短金属管。所述第一管21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41,所述第二管22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42,通过截止阀可以灵活地控制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中流体的通断,选择流体通过的流道。为了防止检测时,流体粘附在空气环的空气孔中,或者流经在空气孔时,在空气孔中结垢,优选的,可以选用纯净水进行检测。为了使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能够快捷地连接到水源,可以将所述第一管21与第一截止阀41通过第三快插接头33连接,将所述第二管22与第二截止阀42通过第四快插接头34连接。将第一截止阀41设置在第三快插接头33上,将第二截止阀42设置在第四快插接头 34上,所述第一管21可以与第三快插接头33快捷连接,所述第二管22可以与第四快插接头34快捷连接,第三快插接头33和第四快插接头34的另一端可以快捷地连接管路,接通水源。优选的,可以将第一截止阀41和第二截止阀42通过管路连接到一个三通接头,并通过管路连接上同一水源,简化管路结构。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截止阀41和第二截止阀42连接到两个水源。
将检测工具与外喷空气环5进行装配,并接入水源后,当打开第一截止阀41,关闭第二截止阀42时,如图5所示,流体流经第一截止阀41和第一管21后进入第一腔体中,从第一腔体进入空气环的内圈空气孔55中,并从内圈空气孔55喷出。当打开第二截止阀42,关闭第一截止阀41时,如图6所示,流体流经第二截止阀42 和第二管22后进入第二腔体中,从第二腔体进入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54中,并从外圈空气孔54喷出。所述水源具有5-6bar的压力,可以在内圈空气孔55和外圈空气孔54的出口处喷出具有清晰轨迹的水流,观察水流从内圈空气孔55和外圈空气孔54的喷出状态,即可以清楚地判断出各个空气孔的畅通情况,判断是否有空气孔发生堵塞。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还可以对空气孔进行冲洗。
为了使水流轨迹清晰,更加方便观察,需要加强检测本体1与空气环的密封,使水流仅能够从空气环的内圈空气孔55或者外圈空气孔54中喷出。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内塞13外壁上设置轴孔密封圈132,所述轴孔密封圈132的外径使轴孔密封圈132能够与空气环的马达轴孔的内壁过盈配合,加强内塞13与空气环的马达轴孔之间的密封,避免内塞13与马达轴孔之间存在间隙,防止流体从马达轴孔流出。优选的,可以在内塞13外壁上设置卡槽,将轴孔密封圈 132设置于卡槽内进行定位。
利用空气环自身的密封结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可以设置合适的侧壁11的第一部分111的内径,使侧壁11的第一部分111的内壁能够与空气环的内圈密封圈51 过盈配合,还可以设置合适的侧壁11的第二部分112的内径,使侧壁11的第二部分112的内壁能够与空气环的外圈密封圈52过盈配合,加强检测本体1的侧壁11 的第一部分111与空气环的第一外壁的密封,加强检测本体1的侧壁11的第二部分 112与空气环的第二外壁的密封,使检测本体1与空气环装配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能够形成彼此隔离的两个腔体,使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54和内圈空气孔55能够形成两个彼此隔离的流道。
为了提高检测本体1的强度,防止检测本体1与空气环进行装配时变形损坏,在不影响内圈空气孔55和外圈空气孔54的流道建立,且不影响检测本体1与空气环的装配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部分侧壁11的壁厚。优选的,所述侧壁11的第一部分111具有靠近端壁12的厚壁111a和远离端壁12的薄壁111b,所述厚壁111a的内壁到内塞13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薄壁111b的内壁到内塞13的水平距离,使所述厚壁111a和所述薄壁111b的内壁形成台阶形状,所述厚壁111a的壁厚大于所述薄壁111b的壁厚,使侧壁11的第一部分111靠近端壁12的部分壁厚增加,提高侧壁 11的第一部分111的强度,防止检测本体1变形。此时,所述检测本体内螺纹131 设置于薄壁111b上,用于与外喷空气环5螺纹装配,所述薄壁111b的内径使薄壁 111b的内壁能够与外喷空气环5的内圈密封圈51过盈配合。所述厚壁111a和薄壁 111b的过渡台阶与薄壁111b的端部的距离,需要确保检测本体1与外喷空气环5螺纹装配后,薄壁111b的内壁与空气环的内圈密封圈51过盈配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孔122的第二端位于端壁12的外壁。结合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孔122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部分112的内壁,所述第二孔122从第二部分112的内壁呈L型穿过侧壁 11的第一部分111向端壁12延伸,并贯穿端壁12,使所述第二孔122的第二端位于端壁12的外壁。当所述第二孔122的第二端位于端壁12的外壁时,所述第二管22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二孔122,而不用通过设置管路接头14连接。与第一孔121相同,可以在第二孔122上也设置螺纹部,所述第一孔121和所述第二孔122分别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快插接头31和第二快插接头32,所述第一管21和第一孔121通过第一快插接头31连接,所述第二管22和第二孔122通过第二快插接头32连接,使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能够快捷地连接到检测本体1,并能够在检测结束后,可以快捷地拆卸,便于工具的收纳。
将检测工具与外喷空气环5进行装配,并接入水源后,当打开第一截止阀41,关闭第二截止阀42时,如图9所示,流体流经第一截止阀41和第一管21后进入第一腔体中,从第一腔体进入空气环的内圈空气孔55中,并从内圈空气孔55喷出。当打开第二截止阀42,关闭第一截止阀41时,如图10所示,流体流经第二截止阀 42和第二管22后进入第二腔体中,从第二腔体进入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54中,并从外圈空气孔54喷出。所述水源具有5-6bar的压力,可以在内圈空气孔55和外圈空气孔54的出口处喷出具有清晰轨迹的水流,观察水流从内圈空气孔55和外圈空气孔54的喷出状态,即可以清楚地判断出各个空气孔的畅通情况,判断是否有空气孔发生堵塞。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还可以对空气孔进行冲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具有侧壁和封闭侧壁一端的端壁;其中,
所述端壁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马达轴孔密闭连接的内塞;
所述侧壁具有靠近端壁的第一部分和远离端壁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形成台阶状,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与内塞的水平距离小于第二部分的内壁与内塞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喷空气环的第一外壁的侧壁外螺纹相适配的检测本体内螺纹;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与外喷空气环的第二外壁相适配,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第二外壁密闭连接;
所述内塞与第一部分之间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从端壁的外壁向内壁延伸;
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部分的内壁;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或者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端壁的外壁;所述第二孔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壁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检测本体的检测本体内螺纹与外喷空气环的侧壁外螺纹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二孔与外喷空气环的外圈空气孔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孔为倾斜孔,所述第二孔位于第二部分的内壁的一端远离端壁,所述第二孔位于侧壁的外壁的一端靠近端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外壁上设置有轴孔密封圈,所述轴孔密封圈的外径使轴孔密封圈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马达轴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使第一部分的内壁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内圈密封圈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使第二部分的内壁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外圈密封圈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第一部分具有靠近端壁的厚壁和远离端壁的薄壁,所述厚壁的内壁到内塞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薄壁的内壁到内塞的水平距离;所述检测本体内螺纹设置于薄壁上;所述薄壁的内径使薄壁的内壁能够与外喷空气环的内圈密封圈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侧壁的外壁设置有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与第二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连接于第一孔;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管连接于管路接头;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端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管连接于第二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具有螺纹部,所述第一孔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快插接头,所述第一管和第一孔通过第一快插接头连接;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侧壁的外壁时,所述管路接头具有螺纹部,所述管路接头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二管和管路接头通过第二快插接头连接;当所述第二孔的第二端位于端壁的外壁时,所述第二孔具有螺纹部,所述第二孔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二管和第二孔通过第一快插接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与第一截止阀通过第三快插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管与第二截止阀通过第四快插接头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棱。
CN202221982889.4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Active CN218330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2889.4U CN21833053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2889.4U CN21833053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0532U true CN218330532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7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2889.4U Active CN218330532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0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3567B2 (en) Quick connect and quick disconnect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ipulating a quick connect and quick disconnect system
CN110252535B (zh) 泡沫、喷水切换装置及泡沫、喷水双用一体喷头
MX2012010232A (es) Herramienta para limpiar y/o secar una cavidad.
EP0071058B1 (en) Washing device of endoscope fluid pipes
CN218330532U (zh) 一种喷涂机器人外喷空气环检测工具
JPH08296782A (ja) 流体移送用カップリング装置
CN218481484U (zh) 一种喷涂机器人空气环检测工具
KR101711454B1 (ko) 기체를 공급하는 로터리 조인트 장치
CN110805779A (zh) 一种带封堵能力监测的开口管道防异物封堵装置
CN215141145U (zh) 喷嘴头及喷嘴
JP5417582B2 (ja) ワーク支持装置
CN214383053U (zh) 卡盘吹扫装置
JP4527421B2 (ja) 噴霧状態切替型噴射管並びにそのマニホールド弁
KR19990008099U (ko) 흡입 및 불기 기능을 구비한 에어건
KR200460086Y1 (ko) 에어 이젝터
CN215635229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全通径无螺纹阀门
JP3695646B2 (ja) 工具ホルダ
JP7161555B2 (ja) 清掃用ホルダ
KR20110010872U (ko) 슬라이드 밸브가 구비된 에어 이젝터
CN220303451U (zh) 一种空压机气路管道气体泄露检测结构
CN216682578U (zh) 水刀切割机五轴刀头高压管路转接头
JP2008136903A (ja) ノズルヘッダ
JP2016155338A (ja) ランスに用いる混合器
JP3058554B2 (ja) 2流体供給案内装置
KR20240018210A (ko) 고압배관 착탈식 연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