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1113U -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1113U
CN218321113U CN202222329883.3U CN202222329883U CN218321113U CN 218321113 U CN218321113 U CN 218321113U CN 202222329883 U CN202222329883 U CN 202222329883U CN 218321113 U CN218321113 U CN 218321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cavity
water separation
activated slud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98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帝
王思阳
余康
曹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ua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ua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ua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uan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98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1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1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1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涉及活性污泥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和连接组件,所述罐体底部两侧焊接固定安装有支脚,且罐体顶端内部设有上腔体,所述上腔体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料口,且上腔体右侧内壁附着有液位传感器,所述上腔体左侧内壁连通有排水管,用于泥浆加速沉降促进泥水分离的所述连接组件分布于上腔体底部端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导柱、弹簧和下腔体。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缠绕于罐体外部螺旋上升的混合管,通过延长混合管的行程,使泥浆与絮凝剂等的均匀混合效果更好,采用罐体分离泥浆能够方便定量输入泥浆、输出水和泥,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可增加分离后水的排出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污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制备中通常会应用到泥水分离系统,泥水分离系统一般包括絮凝池、泥浆压滤装置和排水装置,其中泥浆进入絮凝池后需要人工投入絮凝剂和石灰等,絮凝剂和石灰与泥浆的混合需要较为均匀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泥水分离分层效果。
如申请号为CN201020695999.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泥水分离机的分离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各设有一个防滑筒,所述筒体上设有若干漏水孔,所述筒体内壁固定有多头螺旋叶片。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泥水分离设备的脱水率低,如果采用自然沉淀的方法来处理,由于废水中杂质颗粒细小,靠重力自然沉降速度缓慢,效率低,管理麻烦,效果也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类似于上述申请的泥水分离机的分离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絮凝剂和石灰与泥浆的混合需要较为均匀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泥水分离分层效果,但是现有的人工搅拌混合方式基本达不到均匀混合的要求,并且颗粒在结合成长过程中随机结合,空隙大,因而密度小,沉降速度慢,因此需要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较大体积的沉淀池,而且沉淀后的泥渣内部含有大的空隙,不利于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处理。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和连接组件,所述罐体底部两侧焊接固定安装有支脚,且罐体顶端内部设有上腔体,所述上腔体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料口,且上腔体右侧内壁附着有液位传感器,所述上腔体左侧内壁连通有排水管,用于泥浆加速沉降促进泥水分离的所述连接组件分布于上腔体底部端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导柱、弹簧和下腔体,所述导柱外部套装有弹簧,且导柱焊接固定于上腔体底部两侧,所述导柱远离顶部上腔体一端设置有下腔体,且下腔体开设于罐体底端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导孔,所述下腔体对应导柱位置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导孔,且导孔开孔宽度小于弹簧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波纹管,所述下腔体顶部中端连接有波纹管,且下腔体通过波纹管与上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左侧顶部附着有振动电机,且下腔体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板。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底部连接有线束,且控制板底部设有药剂仓,所述药剂仓出口处设有与线束电性连接的定量阀。
进一步的,所述药剂仓底部连接有支管,且支管末端连通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缠绕于罐体外部,且混合管输出端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混合管输入端连接有泥浆输送泵。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底部连通有锥形结构的出料口,且出料口底部连通有左侧开口的输送管。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挤压杆,且螺旋挤压杆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缠绕于罐体外部螺旋上升的混合管,通过延长混合管的行程,使泥浆与絮凝剂等的均匀混合效果更好,采用罐体分离泥浆能够方便定量输入泥浆、输出水和泥,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率,可增加分离后水的排出量。
1)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管的设置,缠绕于罐体外部螺旋上升的混合管,通过延长混合管的行程,使泥浆与絮凝剂等的均匀混合效果更好,以期达到更好的泥水分离分层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首先连接组件起到下腔体弹性支撑上腔体的作用,波纹管保持二者间的连通,其次还能够使参与震动的部分成一种空间三维运动,从而使得其中泥浆的泥水分离更为充分;
3)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挤压杆的设置,泥由于重力和振动电机的震动作用被分离、沉降到锥形结构的出料口内,并通过卸泥闸阀进一步沉降到输送管,在输送管内经过螺旋挤压杆的榨挤作用,达到了干泥的效果,逐渐形成泥饼并排出罐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支脚;3、上腔体;4、进料口;5、液位传感器;6、排水管;7、连接组件;701、导柱;702、弹簧;703、下腔体;704、导孔;705、波纹管;8、振动电机;9、控制板;10、线束;11、药剂仓;12、定量阀;13、支管;14、混合管;15、泥浆输送泵;16、出料口;17、输送管;18、螺旋挤压杆;19、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罐体1底部两侧焊接固定安装有支脚2,且罐体1顶端内部设有上腔体3,上腔体3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料口4,且上腔体3右侧内壁附着有液位传感器5,上腔体3左侧内壁连通有排水管6,下腔体703左侧顶部附着有振动电机8,且下腔体703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板9,控制板9底部连接有线束10,且控制板9底部设有药剂仓11,药剂仓11出口处设有与线束10电性连接的定量阀12,药剂仓11底部连接有支管13,且支管13末端连通有混合管14,混合管14缠绕于罐体1外部,且混合管14输出端与进料口4相连通,混合管14输入端连接有泥浆输送泵15,通过控制板9底部线束10的控制,启用泥浆输送泵15向混合管14内输送泥浆的同时,定量阀12控制药剂仓11定量释放絮凝剂,并通过支管13通入并混合于混合管14内的泥浆中,并最终由混合管14末端进料口4通入上腔体3中,缠绕于罐体1外部螺旋上升的混合管14,通过延长混合管14的行程,使泥浆与絮凝剂等的均匀混合效果更好,以期达到更好的泥水分离分层效果,下腔体703底部连通有锥形结构的出料口16,且出料口16底部连通有左侧开口的输送管17,输送管17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挤压杆18,且螺旋挤压杆18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9,泥由于重力和振动电机8的震动作用被分离、沉降到锥形结构的出料口16内,并通过卸泥闸阀进一步沉降到输送管17,在输送管17内经过螺旋挤压杆18的榨挤作用,达到了干泥的效果,逐渐形成泥饼排出罐体1。
如图2所示,用于泥浆加速沉降促进泥水分离的连接组件7分布于上腔体3底部端面,连接组件7包括导柱701、弹簧702和下腔体703,导柱701外部套装有弹簧702,且导柱701焊接固定于上腔体3底部两侧,导柱701远离顶部上腔体3一端设置有下腔体703,且下腔体703开设于罐体1底端内部,连接组件7还包括导孔704,下腔体703对应导柱701位置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导孔704,且导孔704开孔宽度小于弹簧702直径,连接组件7还包括波纹管705,下腔体703顶部中端连接有波纹管705,且下腔体703通过波纹管705与上腔体3相连通,药剂使得泥团抱团沉降,分离出的清水经由排水管6流出,亦即泥浆被初步泥水分离,通过振动电机8的启用,首先连接组件7起到下腔体703弹性支撑上腔体3的作用,波纹管705保持二者间的连通,其次还能够使参与震动的部分成一种空间三维运动,从而使得其中泥浆的泥水分离更为充分。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时,通过控制板9底部线束10的控制,启用泥浆输送泵15向混合管14内输送泥浆的同时,定量阀12控制药剂仓11定量释放絮凝剂,并通过支管13通入并混合于混合管14内的泥浆中,并最终由混合管14末端进料口4通入上腔体3中,缠绕于罐体1外部螺旋上升的混合管14,通过延长混合管14的行程,使泥浆与絮凝剂等的均匀混合效果更好,以期达到更好的泥水分离分层效果,药剂使得泥团抱团沉降,分离出的清水经由排水管6流出,亦即泥浆被初步泥水分离,通过振动电机8的启用,首先连接组件7起到下腔体703弹性支撑上腔体3的作用,波纹管705保持二者间的连通,其次还能够使参与震动的部分成一种空间三维运动,从而使得其中泥浆的泥水分离更为充分,在沉降过程中通过振动电机8的震动加速沉降,加速沉降的泥到一定厚度,通过容器自身水压和振动电机8的震动,使得泥中的水再次往上浮动,实现二次的泥水分离,泥由于重力和振动电机8的震动作用被分离、沉降到锥形结构的出料口16内,并通过卸泥闸阀进一步沉降到输送管17,在输送管17内经过螺旋挤压杆18的榨挤作用,达到了干泥的效果,逐渐形成泥饼并排出罐体1。
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连接组件(7),所述罐体(1)底部两侧焊接固定安装有支脚(2),且罐体(1)顶端内部设有上腔体(3),所述上腔体(3)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料口(4),且上腔体(3)右侧内壁附着有液位传感器(5),所述上腔体(3)左侧内壁连通有排水管(6),用于泥浆加速沉降促进泥水分离的所述连接组件(7)分布于上腔体(3)底部端面,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导柱(701)、弹簧(702)和下腔体(703),所述导柱(701)外部套装有弹簧(702),且导柱(701)焊接固定于上腔体(3)底部两侧,所述导柱(701)远离顶部上腔体(3)一端设置有下腔体(703),且下腔体(703)开设于罐体(1)底端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还包括导孔(704),所述下腔体(703)对应导柱(701)位置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导孔(704),且导孔(704)开孔宽度小于弹簧(702)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还包括波纹管(705),所述下腔体(703)顶部中端连接有波纹管(705),且下腔体(703)通过波纹管(705)与上腔体(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703)左侧顶部附着有振动电机(8),且下腔体(703)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板(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9)底部连接有线束(10),且控制板(9)底部设有药剂仓(11),所述药剂仓(11)出口处设有与线束(10)电性连接的定量阀(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仓(11)底部连接有支管(13),且支管(13)末端连通有混合管(14),所述混合管(14)缠绕于罐体(1)外部,且混合管(14)输出端与进料口(4)相连通,所述混合管(14)输入端连接有泥浆输送泵(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703)底部连通有锥形结构的出料口(16),且出料口(16)底部连通有左侧开口的输送管(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7)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挤压杆(18),且螺旋挤压杆(18)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9)。
CN202222329883.3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Active CN218321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9883.3U CN218321113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9883.3U CN218321113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1113U true CN21832111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9883.3U Active CN218321113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1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0248Y (zh) 一种澄清、浓缩器
CN206927730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102001769A (zh) 一体化水质净化处理设备
KR102485000B1 (ko) 슬러지 농축 및 조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러지 처리 방법
CN111777232A (zh) 生产废水除氟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8321113U (zh) 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制备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08667450U (zh) 立式污泥脱水机
CN209338352U (zh) 一种油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04474410U (zh) 一种新型折流曝气氧化设备
CN210559782U (zh)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100556830C (zh) 一体化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CN110204104B (zh)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211770476U (zh) 一种污水絮凝处理用轻浮絮凝体收集装置
CN204996173U (zh) 一种浓缩污泥脱水机的容器结构
CN211310979U (zh) 絮凝装置
CN208577549U (zh) 一种环境治理用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07330700U (zh) 污泥浓缩及调质装置
CN210915403U (zh) 高效型气浮机
CN216837453U (zh) 一种精细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CN205892832U (zh) 一种高效高浊度净水器
CN220907249U (zh) 一种净水用反应沉淀器
CN209923133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CN216737711U (zh) 一种无动力絮凝浓缩装置及压滤机
CN219399206U (zh) 陶瓷过滤机酸洗装置
CN114873778B (zh) 一种煤炭洗选加工的煤泥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