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5045U -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5045U
CN218315045U CN202222376488.0U CN202222376488U CN218315045U CN 218315045 U CN218315045 U CN 218315045U CN 202222376488 U CN202222376488 U CN 202222376488U CN 218315045 U CN218315045 U CN 218315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sert
ejector
ejector plat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64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彬
李爽
李奔
魏雪纯
王志华
郭辉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3764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5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5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5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二次顶出装置包括动模底板以及设于动模底板上方的顶针板、面针板和顶针板镶件,面针板设于顶针板的上端并与顶针板贴合连接,顶针板镶件竖向滑动设于顶针板和面针板之间,顶针板镶件的下端伸出于顶针板外,面针板与顶针板镶件之间抵持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复位作用,能够防止顶针板镶件卡死在顶针板上,使得顶针板镶件能够在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流畅,能够完成二次顶出的动作,保证整个装置在长时间的顶出运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从注塑模具中取出注塑成品,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对于市面上的一部分注塑产品因产品结构限制及此类产品常用塑胶原材料成型的特性要求,在注塑成型时进胶形式通常需采用侧边大水口进胶,水口是指浇制模型时框架与产品之间的结合部位,是热化液态的塑胶原材料与流道之间的连通口,在液态塑胶原材料冷却凝固后,产品连通口处的塑料与注胶流道形成水口,当通过产品顶针将注塑成型后的产品顶出,此时产品会与水口料连接在一起,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增加一道工序将产品与水口进行分离,因此在经过一次顶出动作后,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才能将成型的产品从水口上断开,这时就需要采用二次顶出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二次顶出的模具结构中都会用到顶针板镶件,但是此类模具结构中的顶针板镶件运动稳定性较差,在二次顶出的运动过程中,模具频繁会出现顶针板镶件卡在顶针板的情况,使模具的顶针板镶件无法流畅的运动,无法完成二次顶出的动作,导致产品不能按预期自动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能够使顶针板镶件在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流畅,保证整个结构在长时间的顶出运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包括动模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动模底板上方的顶针板、面针板和顶针板镶件,所述面针板设于所述顶针板的上端并与所述顶针板贴合连接,所述顶针板镶件竖向滑动设于所述顶针板和面针板之间,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下端伸出于所述顶针板外,所述面针板与所述顶针板镶件之间抵持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面针板上贯穿固定设有固定件,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下端,且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在所述面针板的下表面,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面针板的下端对应所述固定件外侧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第一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板镶件为倒U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板镶件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刷涂润滑油的油槽。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的形状为圆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底板的上端设有垃圾钉。
还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顶出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面针板上方的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顶部设有镶件槽,所述镶件槽内设有动模镶件,所述动模镶件的顶部连接设有水口,所述面针板内卡接设有水口顶针,所述水口顶针位于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上端,所述水口顶针向上穿过所述动模板和动模镶件后与所述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面针板的上端设有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装置中的顶针板镶件装配在顶针板和面针板之间,在复位状态下,顶针板镶件受到向上的力挤压弹簧,当顶针板向上顶出时,顶针板镶件在弹簧向下的弹力的作用下持续向下运动,直至顶针板镶件与顶针板完全接触,然后顶针板镶件也逐渐远离动模底板,通过弹簧的复位作用,能够防止顶针板镶件卡死在顶针板上,使得顶针板镶件能够在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流畅,能够完成二次顶出的动作,保证整个装置在长时间的顶出运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包括上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有益效果参考上述二次顶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二次顶出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二次顶出装置另一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顶针板镶件、弹簧以及螺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在第一阶段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在第二阶段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在第三阶段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标识说明:
1、动模底板;2、顶针板;3、面针板;4、顶针板镶件;5、弹簧;6、动模板;7、水口;11、垃圾钉;31、螺栓;32、第一凹槽;33、限位柱; 41、第二凹槽;42、油槽;61、镶件槽;62、动模镶件;70、产品;71、水口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次顶出装置,包括动模底板1 以及设于动模底板上方的顶针板2、面针板3和顶针板镶件4,面针板3 设于顶针板2的上端并与顶针板2贴合连接,顶针板镶件4竖向滑动设于顶针板2和面针板1之间,顶针板镶件4的下端伸出于顶针板2外,面针板3与顶针板镶件4之间抵持有弹簧5。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中,顶针板镶件4装配在顶针板2和面针板1之间,在复位状态下,顶针板2和顶针板镶件4均与动模底板1接触,在动模底板1向上的压力的作用下,顶针板镶件4向上运动并挤压弹簧5,当顶针板2向上顶出时,顶针板2远离动模底板1,而顶针板镶件4在弹簧5向下的弹力的作用下持续向下运动,直至顶针板镶件4与顶针板2完全接触,然后顶针板镶件4也逐渐远离动模底板1,通过弹簧5的复位作用,能够防止顶针板镶件4卡死在顶针板2上,使得顶针板镶件4能够在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流畅,能够完成二次顶出的动作,保证整个装置在长时间的顶出运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具体的,参见图1-2所示,在面针板3上贯穿固定设有固定件,弹簧 5的上端套设在固定件的下端并与固定件固定连接,弹簧5的上端抵接在面针板3的下表面,弹簧5的下端抵接在顶针板镶件4的上表面,弹簧5 通过固定在固定件的下端能够使其位置固定,并且固定件能够为弹簧5的上端的收缩提供一定的辅助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固定件为螺栓31,螺栓31能够较为方便的安装在面针板3上并固定,同时螺栓31 的下端也更利于弹簧5套设,能够对弹簧5的上端进行一定限位。
为了更进一步的对弹簧5的上端进行限位,使得弹簧5的上端更为稳定且不易于跑偏,参见图3所示,在面针板3的下端对应螺栓31外侧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弹簧5的第一凹槽32,弹簧5的上端位于螺栓31外侧和第一凹槽32内侧之间的位置处,能够更为稳定的限制弹簧5的位置,当弹簧5整体垂直收缩受力时,避免了弹簧5的上端出现受力不均衡、不稳定的现象,防止弹簧5上端发生歪斜,并且当弹簧5整体垂直收缩受力时,螺栓31外侧和第一凹槽32内侧之间的位置能够用于容纳弹簧5上端收缩的部分,避免弹簧5被挤压过度。
为了更进一步的对弹簧5的下端进行限位,使得弹簧5的下端更为稳定且不易于跑偏,参见图3所示,在顶针板镶件4的上端对应第一凹槽32 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弹簧5的第二凹槽41,弹簧5的下端位于第二凹槽 41内,能够对弹簧5的下端起到辅助限位的作用,使得弹簧5整体垂直收缩受力时,避免了弹簧5的下端出现受力不均衡、不稳定的现象,防止弹簧5下端发生歪斜,并且当弹簧5整体垂直收缩受力时,第二凹槽41能够用于容纳弹簧5下端收缩的部分,避免弹簧5被挤压过度。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顶针板镶件4的外形结构为倒U形结构,顶针板镶件4的下端伸出于顶针板2外,顶针板镶件4的上端为平面能够更好的抵持弹簧5。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在顶针板镶件4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油槽42,在油槽42内设有润滑油(图中未示出),为了使得顶针板镶件4能够在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流畅,在顶针板镶件4的外表面刷润滑油,而油槽42能够对刷的润滑油进行保留,使得顶针板镶件4的表面在一定时间内都具有润滑油,能够减少其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使顶针板镶件4在运动时更流畅、更稳定。
可选的,为了保证油槽42能够对刷在顶针板镶件4上的润滑油进行长时间的保留,使得顶针板镶件4的表面长时间具有润滑油,油槽42的直径为13mm~15mm,油槽42的深度为1.5mm~2.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油槽42 的形状为圆环形,油槽42的直径为14mm,油槽的深度为2mm,如此能够更好的在油槽42中储存润滑油,且不会影响顶针板镶件4的性能。
具体的,参见图1-2所示,在动模底板1的上端设有垃圾钉11,垃圾钉11用于动模底板1与顶针板2之间,产生一个小的间隙,在复位时,顶针板2碰到垃圾钉后停止,防止动模底板1与顶针板2之间有垃圾时,造成顶针板2不能够完全复位的问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通过二次顶出装置中的弹簧5的复位作用,能够防止顶针板镶件4卡死在顶针板2上,使得顶针板镶件4能够在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流畅,能够完成二次顶出的动作,保证整个装置在长时间的顶出运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具体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面针板3上方的动模板6,在动模板6的顶部设有镶件槽61,在镶件槽61内设有动模镶件62,在动模镶件62的顶部连接设有用于成型产品70的水口7,在面针板3内设有水口顶针71,水口顶针71位于顶针板镶件4的上端,水口顶针71向上穿过动模板6和动模镶件62后与水口7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5-8所示,在面针板3的上端设有限位柱33,限位柱33能够防止面针板3向上运动过度,造成设备的损坏。
通过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所示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共分为三个运动阶段,第一阶段,在复位状态下,产品70和水口7均在动模镶件62内,顶针板2与垃圾钉11接触,顶针板镶件4的底端与动模底板1接触,顶针板镶件4的顶端与面针板3接触,此时弹簧5蓄力压缩;第二阶段,顶针板2向上顶出,此时弹簧5逐渐回弹复原,平稳推动顶针板镶件4至顶针板镶件4的底侧贴合顶针板2,此阶段下,产品70被顶出一段距离,水口7的位置无变化,在此阶段能够断开产品70和水口7之间的连接;第三阶段,顶针板2继续向上顶出,直至面针板3上的限位柱33 与动模板6接触,此时达到顶出的最大行程,并使得产品70和水口7完全离开动模镶件62,实现了产品70出模;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弹簧5的存在,通过弹簧5的复位作用,能够防止顶针板镶件4卡死在顶针板2上,使得顶针板镶件4能够在顶出运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流畅,能够完成二次顶出的动作,使产品70能够按预期自动分离,保证整个结构在长时间的顶出运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动模底板上方的顶针板、面针板和顶针板镶件,所述面针板设于所述顶针板的上端并与所述顶针板贴合连接,所述顶针板镶件竖向滑动设于所述顶针板和面针板之间,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下端伸出于所述顶针板外,所述面针板与所述顶针板镶件之间抵持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针板上贯穿固定设有固定件,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下端,且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在所述面针板的下表面,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针板的下端对应所述固定件外侧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镶件为倒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镶件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刷涂润滑油的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形状为圆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底板的上端设有垃圾钉。
9.一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顶出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面针板上方的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顶部设有镶件槽,所述镶件槽内设有动模镶件,所述动模镶件的顶部连接设有水口,所述面针板内卡接设有水口顶针,所述水口顶针位于所述顶针板镶件的上端,所述水口顶针向上穿过所述动模板和动模镶件后与所述水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针板的上端设有限位柱。
CN202222376488.0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Active CN218315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6488.0U CN218315045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6488.0U CN218315045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5045U true CN218315045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6488.0U Active CN218315045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5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15045U (zh)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CN211221804U (zh)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塑胶成型模具
CN115723305A (zh) 一种二次顶出装置和具有其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CN201693744U (zh) 一种用于带扣位产品脱模的斜顶内抽芯结构
CN211416097U (zh) 一种产品顶出脱模装置
CN201941131U (zh) 注塑模具
CN219683798U (zh) 一种用于冲压模具的脱料机构
CN219236048U (zh) 一种模具制品顶出结构
CN220482478U (zh) 一种产品脱模装置
CN217434930U (zh) 一种塑料注塑用便于成品出料的注塑模具
CN219405260U (zh) 环形包胶产品的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CN210100576U (zh) 多向内抽滑块模具
CN215396670U (zh) 一种用于注塑刀架压槽的注塑模具
CN213618165U (zh) 一种活动镶件自动顶出机构
CN215431106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16941665U (zh) 一种斜抽上加斜顶的脱模结构
CN216182488U (zh) 一种直顶驱动滑块同步抽芯机构及模具
CN214639404U (zh) 一种可防止模具变形的模具加工装置
CN219171574U (zh) 一种塑胶模具结构
CN217258084U (zh) 斜顶顶针辅助脱模注塑模具
CN218701014U (zh)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CN219486470U (zh) 一种双顶出机构
CN216031923U (zh) 斜顶弹针模具结构
CN210679521U (zh) 一种二次顶出模具
CN212764600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