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3399U -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3399U
CN218273399U CN202221953206.2U CN202221953206U CN218273399U CN 218273399 U CN218273399 U CN 218273399U CN 202221953206 U CN202221953206 U CN 202221953206U CN 218273399 U CN218273399 U CN 218273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canning
target
positioning
scanning device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32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康熙
吴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32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3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3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3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扫码装置具有沿目标件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扫码位,且扫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件,沿所述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每个所述承载件上具有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的两个用于固定目标件的固定位;及定位组件,设于各所述承载件的至少一侧,并能够将每次放置有所述目标件的第一个所述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所述扫码位上。本申请在每一次扫码之前,定位组件将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其余固定位依次与其余扫码位一一对应;由此,使得每一次扫码均在同一位置,简化了扫码结构以及扫码过程,使电池的生产过程更加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单体是组成电池的最小单位,在电池单体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传递电池单体的信息,需要在将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内之前,对电池单体上的条码进行扫描读取。
电池单体在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内之前,通常为成对运输,即待扫码的电池单体为偶数个。然而,由于冷压整形机构的结构限制,冷压整形机构中每一次进行冷压整形的电池单体放置位为奇数个。为了与每一次转移到冷压整形机构中的电池单体数量匹配,每一次进行扫码的电池单体数量为与电池单体放置位数量相等的奇数个。
因此,导致前一次扫码和后一次扫码时的扫码位置不相同,使得扫码结构及扫码过程复杂,不利于优化电池的生产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池单体扫码时的扫码位置不同的问题,提供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扫码装置,扫码装置具有沿目标件的输送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扫码位,且扫码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承载件,沿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每个承载件上具有沿输送方向排列的用于固定目标件的两个固定位;及
定位组件,设于各承载件的至少一侧,并能够将每次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
通过设置的定位组件能够在每次扫码后,将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使得每一次扫码的扫码位置均相同。一方面,无需设置过多的扫码位。另一方面,扫码位置固定则扫码过程更简单,且扫码完成后的转移过程也更加简单,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包括与定位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一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定位组件在定位对应承载件的阻挡位置及与对应承载件脱离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定位组件在阻挡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实现对各承载件的准确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包括与第一控制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全部承载件的一侧,用于检测当次沿输送方向移出的承载件的数量;第一控制组件根据第一检测组件获取的当次承载件的移出数量,控制定位组件在阻挡位置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通过第一检测组件对每次沿输送方向移出的承载件的数量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将每次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至第一个扫码位上,从而使每一次扫码的扫码位置均相同,简化扫码过程,并且检测过程简单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沿输送方向位于第二定位件上游;
当承载件数量为N(N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全部固定位放置有目标件时,第一定位件位于阻挡位置并将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
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能够分别适应承载件上前后两个固定位的定位,从而匹配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上两个固定位均放置目标件的情况和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上前一个固定位为空、后一个固定位放置目标件的情况,以在两种情况下均将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准确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当次承载件的移出数量为N-1时,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个承载件具有闲置固定位及放置有目标件的固定位时,第一定位件位于避让位置且第二定位件位于阻挡位置时,第二定位件将放置有目标件的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
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承载件沿输送方向移出的数量为N-1个时,刚好原来的第N个承载件移动至最前端。此时,第一定位件位于避让位置不影响承载件的移动,第二定位件切换至阻挡位置,将最前端的承载件上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二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由此,可使该次的扫码位置与前一次的扫码位置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当次承载件的移出数量为N时,第一定位件位于阻挡位置且第二定位件位于避让位置时,第一定位件将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
当检测到承载件的移出数量为N时,则说明原有的前N个闲置的承载件已完全移出,则第N+1个承载件上的两个固定位均放置有目标件。此时,第二定位件位于避让位置不影响承载件的移动。第一定位件切换至阻挡位置,将移动至最前端的承载件上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由此,可使该次的扫码位置与前一次的扫码位置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被构造为第一定位阻挡气缸,和/或第二定位件被构造为第二定位阻挡气缸。第一定位阻挡气缸与第二定位阻挡气缸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由此,可快速方便的实现承载件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还包括抓取机构,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各固定位上扫码完成的目标件。抓取机构能够快速转移扫码完成的目标件,避免扫码和未扫码的目标件产生混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包括与各扫码位一一对应的扫码枪;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抓取位,抓取位的数量与扫码枪的数量相等。与各扫码位一一对应设置的扫码枪能够对扫码位上的各目标件快速扫码,提高扫码效率。抓取位与扫码枪数量相等,可以一次性将全部扫码完成的目标件转移,避免混淆扫码与未扫码的目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包括可移动地设置于各承载件一侧的移动平台,全部扫码枪设于移动平台上。可利用移动平台实现扫码枪的位置调整,使扫码枪能够准确地对待扫码的目标件进行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扫码枪沿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平台上。由此,可对每一个扫码枪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每一个扫码枪更准确地与对应的待扫码目标件进行对位,提高扫码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扫码枪沿与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平台上。由此,可以调整各扫码枪与对应的目标件之间的间距,使得扫码枪能够更顺利地对目标件进行扫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包括与移动平台相连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移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通过升降机构驱动移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可以将移动平台上的各扫码枪与不同输送线路上的目标件进行对位,从而实现多条输送线路上的目标件的扫码,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承载件分为至少两组,每组承载件均设有一定位组件;扫码装置包括与移动平台通讯连接的第二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移动平台在各组承载件之间移动。
可通过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移动平台在各组承载件之间移动,从而使移动平台上的各扫码枪分别与各组承载件上的目标件进行对位,实现各组承载件上的目标件的扫码,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包括彼此通讯连接的第二检测组件及至少两个扫码数据库,第二检测组件与第二控制组件通讯连接,每一扫码数据库用于存储对应一组承载件上各目标件的扫码信息;当第二检测组件检测到其中一扫码数据库无数据,且与该扫码数据库对应的一组承载件上有目标件时,通过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移动平台移动至与该组承载件对应的位置,以扫描该组承载件上的各目标件。
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移动平台的自动移动,并与各需要扫码的目标件自动匹配,提高扫码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扫码装置。
上述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由于承载件上的目标件为成对设置,而在对目标件扫码完成并进行转移时,每一次转移奇数个目标件,则会导致承载件上出现闲置固定位的情况,但在每一次扫码之前,定位组件将放置有目标件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其余固定位依次与其余扫码位一一对应;由此,使得每一次扫码均在同一位置,简化了扫码结构以及扫码过程,使电池的生产过程更加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些现有技术中的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扫码装置;201、目标件;10、扫码位;20、承载件;30、定位组件;40、扫码枪;50、移动平台;60、升降机构;31、第一定位件;32、第二定位件;a、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电池单体是组成电池的最小单位,在电池单体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对电池单体的信息进行记录及传递,需要在将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内之前,对电池单体上的条码进行扫描读取。
在转移电池单体之前,电池单体放置于承载件上并且沿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将电池单体输送至扫码位并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通过机械臂等转移结构将扫码完成的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电池单体在冷压整形机构中通过加压的方式进行整形,使电池单体的结构更加紧凑,符合组装要求。
本申请人发现,目前的承载件上的固定位均为成对设置,即放置于各承载件上的目标件数量为偶数个。例如,当承载件设置为三个时,则承载件上的固定位共有六个,则放置于固定位上的电池单体共有六个。
然而,由于冷压整形机构的结构限制,冷压整形机构中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放置位为奇数个,通常为五个。因此,机械臂每一次在固定位上抓取五个电池单体并将其放置于冷压整形机构中,以对其进行冷压整形。
由此,为了满足机械臂每一次抓取五个电池单体的目的,需要设置至少三个承载件,从而使承载件上放置六个电池单体,满足机械臂的抓取数量。
然而,本申请人注意到,上述的设置方式在机械臂每相邻的两次抓取中,其中一次抓取后导致承载件上出现一个闲置的固定位,即在该次抓取后,最前端的承载件的第一个固定位上没有电池单体。因此,扫码枪需从最前端的承载件的第二个固定位开始扫描,则导致所有扫码位均沿输送方向往后平移一个位置。
由此可知,上述设置方式将存在两个扫码位置,为了适应两个不同的扫码位置,需要设置与固定位数量相同的扫码枪,即当固定位设置为六个时,需设置六个扫码枪与六个固定位一一对应。第一次扫码时,前五个扫码枪对前五个固定位上的电池单体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机械臂将前五个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的五个电池单体放置位上。然后进行第二次扫码,后五个扫码枪对后五个固定位上的电池单体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机械臂将后五个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的五个电池单体放置位上。
由此,每一次扫码需在两个扫码位置之间切换,并且需要设置与固定位数量相等的扫码枪以便于在两个扫码位置均能够实现扫码,增加了扫码枪数量,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提高了扫码过程的复杂程度。此外,机械臂需要分别抓取两个不同的扫码位置上的目标件,使得机械臂的抓取运动轨迹也更加复杂。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使每次扫码位置固定不变,简化扫码过程及扫码结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扫码装置,通过定位组件将每次放置有电池单体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上,使得后方的电池单体能够依次与后方的扫码位一一对应,使得每一次扫码位置均相同。
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装置100,扫码装置100具有沿目标件201的输送方向a布置的至少一个扫码位10,且扫码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件20及定位组件30。其中,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可移动地设置,每个承载件20上具有沿输送方向a排列的用于固定目标件201的两个固定位。定位组件30设于各承载件20的至少一侧,并能够将每次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件201是指需进行扫码的物体,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电池单体的条码扫描时,目标件201即为电池单体。当然,扫码装置100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物体扫描,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其他物体时,则目标件201为对应的待扫码物体。
扫码位10是指,对目标件201进行扫码的固定位置,扫码位10的数量可以根据每次需要扫码的目标件201的数量确定。
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可移动地设置,可以通过将各承载件20设置于沿输送方向a传送的输送带上,使各承载件20能够沿输送方向a移动,也可以通过其他输送方式实现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动,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电池单体的扫描时,承载件20可以设置为托盘,而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其他物体时,承载件2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承载结构。
由于每一个承载件20上具有沿输送方向a排列的两个固定位,因此,放置于全部承载件20上的目标件201的总数量为偶数。当扫码位10的个数设置为奇数个时,每一次扫码结束后,可能存在其中一个承载件20上只有一个目标件201被扫描,即其中一个承载件20上的两个目标件201可能分别在两次不同的扫描次数中被扫码。
进一步地,当目标件201被扫码完成后,需要将其转移至下一工序,以便进行后续加工生产。由此,当其中一个承载件20上的前一个目标件201在上一次扫描中被扫码完成后,前一个目标件201被转移至下一工序。
在下一次扫码开始之前,需要使后面的承载件20向前移动,以使承载件20上放置有目标件201的固定位与扫码位10一一对应。此时,通过定位组件30进行定位,使得后面的承载件20上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后面的承载件20上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可能是该承载件20上的前一个固定位,也可能是该承载件20上的后一个固定位。
如图2所示,针对上述情况,目前的做法通常是,设置与全部承载件20上的固定位总数相等的扫码位10,例如当承载件20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时,固定位总数为六个,则相应的设置六个扫码位10。若在某次扫码开始前,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前一个固定位放置有目标件201,则利用六个扫码位10中的前五个扫码位10对前五个目标件201进行扫码,并在扫码完成后将前五个目标件201进行转移。
而当某次扫码开始前,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前一个固定位为空,后一个固定位放置有目标件201时,则利用六个扫码位10中的后五个扫码位10对后五个目标件201进行扫码,并在扫码完成后将后五个目标件201进行转移。
然而上述方式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扫码位10的数量为冗余设置,每次扫码过程中仅使用六个扫码位10中的五个,则导致其中一个扫码位10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其二,前一次扫码为前五个扫码位10,后一次扫码为后五个扫码位10,则相邻两次扫码的扫码位置不相同,使得扫码过程复杂。其三,当扫码完成后,需要利用转移结构对扫码后的目标件201进行转移,而由于相邻两次扫码位置不同,则相邻两次转移结构对目标件201的抓取位置也不相同,导致转移轨迹复杂。
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中设置的定位组件30能够在每次扫码后,将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使得每一次扫码的扫码位置均相同,一方面,无需设置过多的扫码位10,另一方面,扫码位置固定则扫码过程更简单,且扫码完成后的转移过程也更加简单,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
请再次参看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100包括与定位组件30通讯连接的第一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定位组件30在定位对应承载件20的阻挡位置及与对应承载件20脱离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当定位组件30位于阻挡位置时,定位组件30能够阻挡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动,使各承载件20定位于各扫码位10上。当定位组件30位于避让位置时,定位组件30不影响各承载件20的移动过程。
第一控制组件可以设置为与定位组件30通讯连接的控制器,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定位组件30在阻挡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实现对各承载件20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100包括与第一控制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一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全部承载件20的一侧,用于检测当次沿输送方向a移出的承载件20的数量。第一控制组件根据第一检测组件获取的当次承载件20的移出数量,控制定位组件30在阻挡位置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组件每一次检测到的沿输送方向a移出的承载件20的数量可能不相等。例如,当承载件20的数量设置为三个,固定位总数为六个,而扫码位10设置为五个时。第一次扫码之后,前五个目标件201扫码完成后被转移,此时位于第三个的承载件20上前一个固定位为空,后一个固定位上放置有目标件201。则第一检测组件检测沿输送方向a移出两个承载件20,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第一控制组件,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使定位组件30从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使各承载件20停止移动。此时,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后一个固定位与第一个扫码位10相对应,并对连续的五个目标件201进行扫码并转移。
转移完成后,第一检测组件再次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沿输送方向a移出三个承载件20时,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使定位组件30从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使各承载件20停止移动。重复上述检测过程,即可实现目标件201的连续扫码及转移。
通过第一检测组件对每次沿输送方向a移出的承载件20的数量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将每次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至第一个扫码位10上,从而使每一次扫码的扫码位置均相同,简化扫码过程,并且检测过程简单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一定位件31及第二定位件32,第一定位件31沿输送方向a位于第二定位件32上游。当承载件20数量为N(N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全部固定位放置有目标件201时,第一定位件31位于阻挡位置并将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
当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动时,将依次与第一定位件31及第二定位件32配合。具体地,可以将第一定位件31设置于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对应的位置,将第二定位件32设置于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第二个固定位对应的位置。由此,当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两个固定位均放置有目标件201时,第一定位件31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时,可便于将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当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第一个固定位为空,第二个固定位上放置有目标件201时,第二定位件32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时,可便于将承载件20上的第二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由此,可实现每一次的扫码位置均相同。
第一定位件31与第二定位件32能够分别适应承载件20上前后两个固定位的定位,从而匹配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两个固定位均放置目标件201的情况和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前一个固定位为空、后一个固定位放置目标件201的情况,以在两种情况下均将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准确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当次承载件20的移出数量为N-1时,沿输送方向a设置的第一个承载件20具有闲置固定位及放置有目标件201的固定位时,第一定位件31位于避让位置且第二定位件32位于阻挡位置时,第二定位件32将放置有目标件201的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
具体地,承载件20数量设置为N时,承载件20上固定位的总数量为2N,初始状态时目标件201的总数量为2N,扫码位10的数量为2N-1。由此,当承载件20上的目标件201在初始状态经过一次扫码和转移后,第N个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为闲置固定位,其上没有目标件201,而第二个固定位上放置有目标件201。
此时,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出的数量为N-1个时,刚好原来的第N个承载件20移动至最前端。此时,第一定位件31位于避让位置,不影响承载件20的移动。第二定位件32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将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第二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由此,可使该次的扫码位置与前一次的扫码位置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当次承载件20的移出数量为N时,第一定位件31位于阻挡位置且第二定位件32位于避让位置时,第一定位件31将放置有目标件201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
在经过上一次的扫码及转移之后,前N个承载件20上的目标件201全部被转移,因此前N个承载件20上的所有固定位均为闲置固定位。此时,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开始移动,并且第一检测组件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承载件20的移出数量为N时,则说明原有的前N个闲置的承载件20已完全移出,则第N+1个承载件20上的两个固定位均放置有目标件201。
此时,第二定位件32位于避让位置,不影响承载件20的移动。第一定位件31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将移动至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上。由此,可使该次的扫码位置与前一次的扫码位置保持一致。重复上述检测及定位过程,即可实现每一次的扫码位置均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31被构造为第一定位阻挡气缸,和/或第二定位件32被构造为第二定位阻挡气缸。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定位件31及第二定位件32分别被构造为第一定位阻挡气缸及第二定位阻挡气缸。
当第一定位阻挡气缸位于阻挡位置时,第一定位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可阻挡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动,将承载件20定位于与扫码位10对应的位置。当第一定位阻挡气缸位于避让位置时,第一定位阻挡气缸的活塞杆收回,不影响各承载件20的移动。
同样地,当第二定位阻挡气缸位于阻挡位置时,第二定位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可阻挡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动,将承载件20定位于与扫码位10对应的位置。当第二定位阻挡气缸位于避让位置时,第二定位阻挡气缸的活塞杆收回,不影响各承载件20的移动。由此,可快速方便的实现承载件20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100还包括抓取机构(图中未示出),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各固定位上扫码完成的目标件201。
需要说明的是,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电池单体的扫码时,在对电池单体扫码完成后,需要将扫码完成的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以便于对电池单体进行冷压整形,使其结构符合组装电池的条件。可以理解地,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其他结构的扫码时,同样存在需要将扫码完成的目标件201转移至下一工序的情况,以便于进行后续加工生产。
由此,设置抓取机构,能够对扫码完成的目标件201进行转移,并且通过抓取的方式进行转移能够使转移过程效率更高。
具体地,抓取机构可以设置为机械臂,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抓取机构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夹持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100包括与各扫码位10一一对应的扫码枪40。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抓取位,抓取位的数量与扫码枪40的数量相等。
扫码枪4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各扫码位10上,可以一次性对所有待扫码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提高扫码过程的效率。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扫码枪40也可以与各扫码位10并非一一对应,例如,设置五个扫码位10时,可设置一个可移动的扫码枪40,扫码枪40在各扫码位10之间移动,从而依次完成各扫码位10上目标件201的扫码过程。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扫码与未扫码的目标件201出现混淆,通常扫码位10的数量与抓取机构上抓取位的数量保持一致。
具体到实际生产中,将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之后,需要保持冷压整形机构内为密封状态,并且对内部环境进行加压,从而实现冷压整形过程。若冷压整形机构中的电池单体放置位过多,则可能导致冷压整形过程效果差。而若冷压整形机构中的电池单体放置位过少,又会影响电池生产的整体效率。
因此,基于冷压整形机构的结构限制,通常其内部的电池单体放置位设置为五个,从而扫码位10同样设置为五个。
在上述情况下,为了每次能够抓取完整的五个目标件201,通常将承载件20数量设置为三个。由此,承载件20上固定位的总数量为六个,即承载件20上满载目标件201时,目标件201的总数量为六个。
经过第一次抓取后,前两个承载件20上的目标件201以及第三个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上的目标件201被转移。此时,第一定位件31及第二定位件32均位于避让位置,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动。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移出两个承载件20时,说明第三个承载件20移动至最前端,此时,第二定位件32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将原第三个承载件20上的第二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此时,五个扫码枪40分别对对应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抓取机构抓取该五个目标件201并将其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
与此同时,第二定位件32由阻挡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继续移动。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移出三个承载件20时,第一定位件31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将位于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此时,五个扫码枪40再次对对应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抓取机构抓取该五个目标件201并将其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目标件201的扫码及转移。
请参看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100包括可移动地设置于各承载件20一侧的移动平台50,全部扫码枪40设于移动平台50上。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中,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不同规格的目标件201时,可能导致各承载件20的定位位置出现差异。因此,可利用移动平台50实现扫码枪40的位置调整,使扫码枪40能够准确地对待扫码的目标件201进行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扫码枪40沿输送方向a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平台50上。
当扫码装置100应用于不同规格的目标件201时,需要相应地设置不同规格的承载件20,以匹配目标件201。因此,将导致承载件20之间的间距出现差异。基于此,将各扫码枪40沿输送方向a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平台50上,可对每一个扫码枪40在输送方向a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每一个扫码枪40更准确地与对应的待扫码目标件201进行对位,提高扫码的准确率。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可以在移动平台50上开设沿输送方向a延伸的滑槽,并且将各扫码枪40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由此,可调整各扫码枪40在输送方向a上的位置。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扫码枪40在输送方向a上的移动,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扫码枪40沿与输送方向a相交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平台50上。
具体地,各扫码枪40沿垂直于输送方向a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平台50上。由此,可以调整各扫码枪40与对应的目标件201之间的间距,使得扫码枪40能够更顺利地对目标件201进行扫码。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可以在移动平台50上开设沿垂直于输送方向a的方向延伸的滑槽,并且将各扫码枪40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由此,可通过各扫码枪40在对应滑槽内滑动,实现各扫码枪40在垂直于输送方向a的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扫码枪40在垂直于输送方向a的方向上的移动,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100包括与移动平台50相连的升降机构60,升降机构60用于驱动移动平台5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能设置多条不同位置的输送线路并在各输送线路上分别进行扫码。例如,设置两条层叠的输送线路,由此,可同时实现两组目标件201的输送及扫码,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情况,通过升降机构60驱动移动平台5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可以将移动平台50上的各扫码枪40与不同输送线路上的目标件201进行对位,从而实现多条输送线路上的目标件201的扫码,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承载件20分为至少两组,每组承载件20均设有一定位组件30。扫码装置100包括与移动平台50通讯连接的第二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移动平台50在各组承载件20之间移动。
当在同一平面内设置多条输送线路时,每一条输送线路为一组承载件20,由此,可通过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移动平台50在各组承载件20之间移动,从而使移动平台50上的各扫码枪40分别与各组承载件20上的目标件201进行对位,实现各组承载件20上的目标件201的扫码,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码装置100包括彼此通讯连接的第二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及至少两个扫码数据库(图中未示出),第二检测组件与第二控制组件通讯连接,每一扫码数据库用于存储对应一组承载件20上各目标件201的扫码信息。当第二检测组件检测到其中一扫码数据库无数据,且与该扫码数据库对应的一组承载件20上有目标件201时,通过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移动平台50移动至与该组承载件20对应的位置,以扫描该组承载件20上的各目标件201。
当第二检测组件检测到某一扫码数据库中无数据,且与该扫码数据库对应的一组承载件20上有目标件201时,则说明该组承载件20上的目标件201没有被扫码。此时,可通过第二控制组件控制移动平台50移动至与该组承载件20对应的位置,此时,可通过移动平台50上的各扫码枪40对该组承载件20上的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并将扫码完成的各目标件201转移至下一工序。
当第二检测组件检测到某一扫码数据库中有数据,但与该扫码数据库对应的一组承载件20上无目标件201时,或者第二检测组件检测到某一扫码数据库中有数据,但与该扫码数据库对应的一组承载件20上有目标件201时,均无需对该组承载件20上的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则移动平台50不发生移动。
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移动平台50的自动移动,并与各需要扫码的目标件201自动匹配,提高扫码效率。
基于与上述扫码装置100相同的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扫码装置100。
当上述扫码装置100应用于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时,扫码装置100可以对电池单体进行扫码,并将扫码完成的电池单体转移至冷压整形机构中,使电池单体的结构符合电池组装的条件,从而完成电池的组装。
本申请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二检测组件对各扫码数据库进行检测,使移动平台50对应移动至扫码数据库中无数据且放置有目标件201的承载件20对应位置上,或者通过升降机构60使移动平台50移动至不同高度的需要扫码的目标件201对应位置。
当移动平台50位置确定后,首先使第一定位组件30位于阻挡位置,各承载件20沿输送方向a移动,并在第一定位组件30的阻挡作用下,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此时,最前端的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与第一个扫码位10对应。
各扫码枪40对对应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抓取机构抓取扫码完成的各目标件201并将其转移至下一工序。
此时,第一定位组件30由阻挡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各承载件20继续沿输送方向a移动。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移出N-1个承载件20时,第二定位组件30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使第N个承载件20上的第二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各扫码枪40对对应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抓取机构抓取扫码完成的各目标件201并将其转移至下一工序。
此时,第二定位组件30由阻挡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各承载件20继续沿输送方向a移动。当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移出N个承载件20时,第一定位组件30由避让位置切换至阻挡位置,使得第N+1个承载件20上的第一个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扫码位10。各扫码枪40对对应的目标件201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抓取机构抓取扫码完成的各目标件201并将其转移至下一工序。
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全部目标件201的扫码及转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具有沿目标件的输送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扫码位,且所述扫码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承载件,沿所述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每个所述承载件上具有沿所述输送方向排列的用于固定目标件的两个固定位;及
定位组件,设于各所述承载件的至少一侧,并能够将每次放置有所述目标件的第一个所述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所述扫码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包括与所述定位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定位组件在定位对应所述承载件的阻挡位置及与对应所述承载件脱离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全部所述承载件的一侧,用于检测当次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出的所述承载件的数量;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获取的当次所述承载件的移出数量,控制所述定位组件在所述阻挡位置及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上游;
当所述承载件数量为N(N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全部所述固定位放置有所述目标件时,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阻挡位置并将放置有所述目标件的第一个所述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所述扫码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当次所述承载件的移出数量为N-1时,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个所述承载件具有闲置固定位及放置有所述目标件的固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避让位置且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件将放置有所述目标件的所述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所述扫码位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当次所述承载件的移出数量为N时,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阻挡位置且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件将放置有所述目标件的第一个所述固定位定位于第一个所述扫码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被构造为第一定位阻挡气缸,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件被构造为第二定位阻挡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还包括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各所述固定位上扫码完成的所述目标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包括与各所述扫码位一一对应的扫码枪;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抓取位,所述抓取位的数量与所述扫码枪的数量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包括可移动地设置于各所述承载件一侧的移动平台,全部所述扫码枪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扫码枪沿所述输送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扫码枪沿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承载件分为至少两组,每组所述承载件均设有一所述定位组件;
所述扫码装置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通讯连接的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移动平台在各组所述承载件之间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装置包括彼此通讯连接的第二检测组件及至少两个扫码数据库,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通讯连接,每一所述扫码数据库用于存储对应一组所述承载件上各所述目标件的扫码信息;
当所述第二检测组件检测到其中一所述扫码数据库无数据,且与该所述扫码数据库对应的一组所述承载件上有所述目标件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移动平台移动至与该组所述承载件对应的位置,以扫描该组所述承载件上的各所述目标件。
16.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扫码装置。
CN202221953206.2U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Active CN218273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3206.2U CN218273399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3206.2U CN218273399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3399U true CN218273399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3206.2U Active CN218273399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3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0517B (zh) 全自动上下料测试设备
CN101850340B (zh) 分类设备
CN204051993U (zh) 自动喷涂机
CN214011449U (zh) Ocv测试机及其电池生产线
CN117276632B (zh) 电芯扫码替换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生产线
CN111146489A (zh) 一种电芯压扁下料一体机
CN218273399U (zh) 一种扫码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CN208516526U (zh) 装车系统及物流管理系统
CN217569722U (zh) 一种方形电池分选机
CN218840656U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09290765A (zh) 一种摄像头自动装配机
CN114725524B (zh) 一种锂电池fpc自动折叠及性能测试设备
CN216348385U (zh) 一种长宽尺寸检测装置
CN215953748U (zh) 全自动三点式点焊测试一体机
CN213816101U (zh) 双石墨舟取放片定位机构
CN115483445A (zh) 一种自动处理电池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9826B (zh) 一种通信模块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检测单元及实现方法
CN209939915U (zh) 车载镜片码垛装置
CN207283727U (zh) 手机摄像头自动检测设备
CN110058169B (zh) 电池放电检测机构及其测试设备
CN214638301U (zh) 电池检测系统
CN111842194A (zh) 汽车转向泵转子精度测量设备
CN111682160B (zh) 全自动注液机及电池
CN216376482U (zh) 一种灯板的自动下料机构
CN215031212U (zh) 一种适用于振子装配线的出料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