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6622U -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6622U
CN218266622U CN202222535662.1U CN202222535662U CN218266622U CN 218266622 U CN218266622 U CN 218266622U CN 202222535662 U CN202222535662 U CN 202222535662U CN 218266622 U CN218266622 U CN 218266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
filter
mai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56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玉山
陈祥辉
尤广智
刘越
赵金山
王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56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6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6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6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压机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包括:溢流油箱;驱动泵,用于与所述溢流油箱连接;第一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油压机的主管路连接;第二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油压机的次管路连接;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处;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处;第一总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主管路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处;以及第二总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次管路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处。解决现有的油压机抽油不彻底、时间长,导致油压机维修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压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背景技术
油压机是一种通过专用液压油做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靠泵的作用力使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缸/活塞,然后油缸/活塞里有几组互相配合的密封件,不同位置的密封都是不同的,但都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液压油不能泄露。最后通过单向阀使液压油在油箱循环使油缸/活塞循环做功从而完成一定机械动作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机械。
在正常情况下,油压机在检修及故障处理时将各管路、工作缸和阀台的油液外接滤油车抽回主油箱,小车的流量通常是100L/min,抽油不彻底、时间长、效率低,耗时8小时以上,导致维修前等待油压机内液压油排空的时间长;另外,部分液压油还需排放丢掉,这也导致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油压机在维修过程中存在抽油不彻底、时间长,导致油压机维修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包括:
溢流油箱;
驱动泵,用于与所述溢流油箱连接;
第一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油压机的主管路连接;
第二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油压机的次管路连接;
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处;
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处;
第一总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主管路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处;以及
第二总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次管路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处。
可选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压差发讯器和报警器,所述压差发讯器用于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与所述压差发讯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
所述第一旁通阀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内的第一滤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阀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内的第一滤芯的输出端连通;
所述第二旁通阀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内的第二滤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阀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过滤器内的第二滤芯的输出端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旁通阀和所述第二旁通阀均为仅从其输入端流向其输出端的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
第三连接管,将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设定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设定管段连通;
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设定管段处;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设定管段处;以及
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设定管段为所述主管路和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段,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设定管段为所述主管路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段。
可选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主管路和所述次管路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连接;
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管同时与所述主管路及所述次管路连通,或者,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管同时与所述主管路及所述次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驱动泵为齿轮输送泵,所述驱动泵与驱动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计和两个油泵,所述第一液位计的顶端用于与所述溢流油箱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液位计的底端用于与所述溢流油箱的底部连通,
所述溢流油箱的底部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通过连接管路连通,两个所述油泵并联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路中,所述油泵用于将所述溢流油箱内的油输送到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内。
可选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计,所述溢流油箱为顶部开口的非封闭油箱,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为封闭油箱,所述第二液位计的顶端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液位计的底端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的底部连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油压机,包括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
可选地,所述油压机包括:主管路、次管路、阀台、工作缸、主泵和泵卸荷管路,所述主管路分别与所述阀台和所述工作缸连接,所述次管路分别与所述主泵和所述泵卸荷管路连接,
第一连接管用于将驱动泵和所述主管路的最低高度的管段连接;
第二连接管用于将所述驱动泵和所述次管路的最低高度的管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在油压机需要进行维修保养而进行抽油时,首先使油压机停止工作,此时的第一总阀门和第二总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将第一总阀门和第二总阀门打开,启动驱动泵,使油压机中的液压油通过其主管路进入到第一连接管中,并经过第一过滤器过滤之后进入溢流油箱中;同时,油压机次管路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二过滤器的过滤后进入溢流油箱,从而实现对油压机中液压油的排油工作。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滤油车抽油的方法持续性更强,不必等待滤油车到达指定地点并连接管路后才能抽油排油,对油压机的抽油排油更加便捷高效。从而解决现有的油压机在维修过程中存在抽油时间长,导致油压机维修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总阀门和第二总阀门分别独立的安装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处的特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排油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而可选择的对油压机的主管路或次管路中的液压油进行抽排。使得对油压机的排油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另外,第一连接管将主管路与驱动泵连接,而主管路分别与所述阀台和所述工作缸连接,这使得主管路成为油压机的回油汇集管路,这使得第一连接管和驱动泵配合在主管路抽油效率更高,对油压机内的抽油程度更加彻底,从而既能够提高抽油效率,又能够达到很好的抽油效果。另外,次管路分别与所述主泵和所述泵卸荷管路连接,而第二连接管将驱动泵与次管路连接。这样可以针对于油压机的液压油系统内容易被遗忘的泵卸荷管路和主泵中的液压油进行抽油。从而利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驱动泵相互配合,能够将油压机的液压系统中的回油抽油更彻底,抽油速度实现更快。实现检修多个工作缸和多个阀台前将工作缸内及主系统管道及阀台内的液压油排空,杜绝检修时液压油排放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的一个示意性液压管路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的另一个示意性液压管路布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的再一个示意性液压管路布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与油压机的主油箱连接的示意性液压管路布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油压机的示意性液压管路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见图1至图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所述油压机包括主管路510、次管路520、阀台530、工作缸540、主泵和泵卸荷管路550,所述主管路510分别与所述阀台530和所述工作缸540连接,所述次管路520分别与所述主泵和所述泵卸荷管路550连接,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包括:
驱动泵310,与溢流油箱320连接;
第一连接管100,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3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路510连接;
第二连接管200,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3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次管路520连接;
第一过滤器110,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00中;
第二过滤器210,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00中;
第一总阀门120,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器110和所述主管路510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00处;以及
第二总阀门220,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器210和所述次管路520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200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主管路510的最低高度的管段连接;
主管路510的最低高度的管段是在油压机系统主回油管路最低点取位置进行管路连接,这样能够将系统回油抽油更彻底,抽油速度实现更快。检修多个工作缸,多个阀台前将工作缸内及主系统管道及阀台内的液压油排空,杜绝检修时液压油排放消耗。
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次管路520的最低高度的管段连接。次管路520的最低高度的管段在独立的多台泵吸油管路系统及独立的泵泄油管路系统最低点取位置进行管路连接,在检修泵系统前将管路油排空,减少检修时液压油排放消耗。
在油压机需要进行维修保养而进行抽油时,首先使油压机停止工作,此时的第一总阀门120和第二总阀门220处于关闭状态,将第一总阀门120和第二总阀门220打开,启动驱动泵310,使油压机中的液压油通过其主管路510进入到第一连接管100中,并经过第一过滤器110过滤之后进入溢流油箱320中;同时,油压机次管路520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二连接管200和第二过滤器210的过滤后进入溢流油箱320,从而实现对油压机中液压油的排油工作。
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总阀门120和第二总阀门220分别独立的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00和第二连接管200处的特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排油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而可选择的对油压机的主管路510或次管路520中的液压油进行抽排。使得对油压机的排油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更为重要的是,第一连接管100将主管路510与驱动泵310连接,而主管路510分别与所述阀台530和所述工作缸540连接,这使得主管路510成为油压机的回油汇集管路,这使得第一连接管100和驱动泵310配合在主管路510抽油效率更高,对油压机内的抽油程度更加彻底,从而既能够提高抽油效率,又能够达到很好的抽油效果。另外,次管路520分别与所述主泵和所述泵卸荷管路550连接,而第二连接管200将驱动泵310与次管路520连接。这样可以针对于油压机的液压油系统内容易被遗忘的泵卸荷管路550和主泵中的液压油进行抽油。从而利用第一连接管100、第二连接管200和驱动泵310相互配合,能够将油压机的液压系统中的回油抽油更彻底,抽油速度实现更快。实现检修多个工作缸540和多个阀台530前将工作缸540内及主系统管道及阀台530内的液压油排空,杜绝检修时液压油排放消耗。从而解决现有的油压机在维修过程中存在抽油时间长,导致油压机维修效率低下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器110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过滤器210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压差发讯器560,每个所述压差发讯器560与报警器连接。
当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发生堵塞时,所述第一过滤器110的输入端或所述第二过滤器210的输入端的液压油压力增大并达到压差发讯器560的设定压强时,压差发讯器560启动报警器并发出报警。从而使维修人员关停相应的第一总阀门120或第二总阀门220,然后对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这样,利用压差发讯器560实现了对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的阻塞检测报警。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器110内设置有第一旁通阀112,所述第一旁通阀11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1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阀11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10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阀112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10内的第一滤芯111并联设置;
所述第二过滤器210内设置有第二旁通阀212,所述第二旁通阀21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21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阀21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210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阀212与所述第二过滤器210内的第二滤芯211并联设置;
所述第一旁通阀112和所述第二旁通阀212均为单向阀。
在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发生阻塞时,驱动泵310仍然持续工作,造成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两侧的压差不断增大,当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两侧的压差达到所述第一旁通阀112和所述第二旁通阀212的开通压力时,所述第一旁通阀112和所述第二旁通阀212连通,使得液压油绕过阻塞的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而由所述第一旁通阀112或所述第二旁通阀212通过,从而防止相应的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内的第二滤芯211被驱动泵310真空吸坏。
这样,利用所述第一旁通阀112和所述第二旁通阀212均为单向阀,起到对液压油反向流动阻断的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在液压油的油压超过设定压力时,才能从述第一旁通阀112和所述第二旁通阀212通过。这样,在正常情况下,液压油仍然需要从第一过滤器110和第二过滤器210通过,从而保证了第一过滤器110和第二过滤器210对液压油的过滤效果。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
第三连接管300,将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设定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设定管段连通;
第一阀门13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设定管段处;
第二阀门23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设定管段处;以及
第三阀门330,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300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设定管段为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第一过滤器110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管段,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设定管段为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第二过滤器210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管段。
在第一过滤器110和第二过滤器210都正常进行过滤工作时,第三阀门330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一阀门130和第二阀门230处于开启状态。
在第一过滤器110发生阻塞时,将第一阀门130关闭,而第二阀门230和第三阀门330开启,使得主油路流经第一连接管100中的液压油改道通过第三连接管300进入第二连接管200中,并经过第二过滤器210过滤。从而既能够对第一过滤器110起到保护作用,又保证了排油工作通过第二连接管200、第三连接管300和第二过滤器210仍然能够正常进行。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第二过滤器210发生阻塞时,将第二阀门230关闭,而第一阀门130和第三阀门330开启,使得主油路流经第二连接管200中的液压油改道通过第三连接管300进入第一连接管100中,并经过第一过滤器110过滤。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电磁换向阀600,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次管路520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6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600连接;
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600换向,使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次管路520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00,或者使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次管路520同时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00连通。
这里的电磁换向阀600可以是四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00,通过电磁换向阀600的换向,使得主管路510和次管路520中的液压油仅通过第一过滤器110或第二过滤器210进行过滤;也可以使得主管路510通过第一过滤器110过滤,而次管路520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二过滤器210过滤;还可以使第一连接管100和第二连接管200完全阻断。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泵310为齿轮输送泵,所述驱动泵310与驱动电机连接。
由于油压机的管道内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抽油过程中,势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这就要求抽油泵340本身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而在抽油进行到一定程度以后,管道内的真空度很大,严重影响抽油速度。受到油压机自身下部液压站空间和相关部件设计布局的限制,改进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驱动泵310为齿轮输送泵,具有大流量、低功率便于安装的特点,通过查找样本最终选择齿轮输送泵的型号为:KF5/315H1,电机功率为:5.5Kw,流量:450L/min,安装方式:支座式。该泵和电机整体重量仅78Kg,符合泵的选型要求。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油箱320安装有第一液位计321,所述第一液位计321的顶端与所述溢流油箱320内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液位计321的底端与所述溢流油箱320内的底部连通,
所述溢流油箱320内的底部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通过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并联设置有两个油泵340,所述油泵340用于将所述溢流油箱320内的油输送到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
这里的油泵340就是抽油泵。
通过第一液位计321观察溢流油箱320内的液压油是否超过溢流油箱320的最大装油量,从而在观察到第一液位计321达到设定高度时,启动两个油泵340,从而将所述溢流油箱320内的油输送到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保证溢流油箱320内的液压油始终在其正常容装液压油的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油箱320为顶部开口的非封闭油箱,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为封闭油箱,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安装有第二液位计351,所述第二液位计351的顶端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液位计351的底端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的底部连通。
利用,所述溢流油箱320为顶部开口的非封闭油箱,而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为封闭油箱,并且通过第二液位计351观察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已经装满时,使两个油泵340停止工作,而通过所述溢流油箱320的顶部开口抽油,从而防止溢流油箱320和油压机的主油箱350的装油量超过其承载范围。
参见图1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
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溢流油箱320内,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溢流油箱320内的液压油高度;
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的液压油高度;以及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两个所述油泵340和所述驱动泵310连接。
在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高度达到溢流油箱320和油压机的主油箱350的最大高度时,控制器使驱动泵310和两个所述油泵340停止工作,并从溢流油箱320中抽油。
而在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高度未达到溢流油箱320和油压机的主油箱350的最大高度时,并且需要对油压机内进行排油时,控制器使驱动泵310工作,以将液压油抽入溢流油箱320中,而在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液位高度达到溢流油箱320的最大高度时,控制器使两个所述油泵340工作,以将溢流油箱320中的液压油抽入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压机,包括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由于油压机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相同,因此不再对油压机进行解释说明。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溢流油箱(320);
驱动泵(310),用于与所述溢流油箱(320)连接;
第一连接管(100),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3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油压机的主管路(510)连接;
第二连接管(200),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泵(3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油压机的次管路(520)连接;
第一过滤器(11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00)处;
第二过滤器(21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00)处;
第一总阀门(1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110)和所述主管路(510)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00)处;以及
第二总阀门(220),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器(210)和所述次管路(520)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200)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压差发讯器(560)和报警器,所述压差发讯器(560)用于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10)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过滤器(21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与所述压差发讯器(56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旁通阀(112)和第二旁通阀(212),
所述第一旁通阀(112)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10)内的第一滤芯(1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阀(112)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10)内的第一滤芯(111)的输出端连通;
所述第二旁通阀(212)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过滤器(210)内的第二滤芯(2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阀(212)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过滤器(210)内的第二滤芯(211)的输出端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旁通阀(112)和所述第二旁通阀(212)均为仅从其输入端流向其输出端的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
第三连接管(300),将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设定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设定管段连通;
第一阀门(13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设定管段处;
第二阀门(23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设定管段处;以及
第三阀门(330),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300)处;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设定管段为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第一过滤器(110)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管段,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设定管段为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第二过滤器(210)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电磁换向阀(600),所述主管路(510)和所述次管路(520)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6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0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0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600)连接;
所述电磁换向阀(600)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管(100)同时与所述主管路(510)及所述次管路(520)连通,或者,所述电磁换向阀(600)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管(200)同时与所述主管路(510)及所述次管路(5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310)为齿轮输送泵,所述驱动泵(310)与驱动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计(321)和两个油泵(340),所述第一液位计(321)的顶端用于与所述溢流油箱(320)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液位计(321)的底端用于与所述溢流油箱(320)的底部连通,
所述溢流油箱(320)的底部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通过连接管路连通,两个所述油泵(340)并联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路中,所述油泵(340)用于将所述溢流油箱(320)内的油输送到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计(351),所述溢流油箱(320)为顶部开口的非封闭油箱,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为封闭油箱,所述第二液位计(351)的顶端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液位计(351)的底端与所述油压机的主油箱(350)的底部连通。
9.一种油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机包括:主管路(510)、次管路(520)、阀台(530)、工作缸(540)、主泵和泵卸荷管路(550),所述主管路(510)分别与所述阀台(530)和所述工作缸(540)连接,所述次管路(520)分别与所述主泵和所述泵卸荷管路(550)连接,
第一连接管(100)用于将驱动泵(310)和所述主管路(510)的最低高度的管段连接;
第二连接管(200)用于将所述驱动泵(310)和所述次管路(520)的最低高度的管段连接。
CN202222535662.1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Active CN218266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5662.1U CN218266622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5662.1U CN218266622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6622U true CN21826662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47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5662.1U Active CN218266622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6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0411A (zh) 具有吸入回流过滤器的液压系统
CN218266622U (zh) 一种用于油压机的排油装置及油压机
CN112682696A (zh)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CN210440005U (zh) 一种液压驱动的分体式固井撬
CN114109555B (zh) 机油保养系统、工程机械及机油保养方法
CN102297336A (zh) 油田油井套管天然气多级压缩回收装置
CN1164866C (zh) 用于液压马达的泄漏油回收装置
KR20160103256A (ko) 진공흡입식 슬러지 수집장치 및 이를 탑재한 차량
CN101829818B (zh)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JP6147123B2 (ja) 異種廃液の分離回収装置
CN207241546U (zh) 一种适宜于预约服务的便捷换润滑油维护服务车
US20120222916A1 (en) Hydraulic Vehicle Lift System
CN211573920U (zh) 一种多功能液压试验平台
CN208057397U (zh) 双螺旋污油水回收装置
CN210699113U (zh) 机器人清洗机过滤系统
CN109555220B (zh) 高压水路系统和疏通设备
CN102266861A (zh) 储油罐清洗机械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清洗方法
CN217568635U (zh) 聚苯硫醚树脂聚合釜出料装置
CN201684997U (zh)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CN105298944A (zh) 一种具有保压功能的支撑油缸系统
CN210973717U (zh) 液压式剪式举升机防倾倒自动调节装置
CN220470341U (zh) 节能型液压供油机构
CN205173938U (zh) 一种用于磨机的油液集中加注系统中的管道处理装置
CN107435807B (zh) 撬装润滑油加注机
CN107720613B (zh) 一种适宜于预约服务的车载车辆智能换油清洗维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