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2696A -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2696A
CN112682696A CN202011575633.7A CN202011575633A CN112682696A CN 112682696 A CN112682696 A CN 112682696A CN 202011575633 A CN202011575633 A CN 202011575633A CN 112682696 A CN112682696 A CN 112682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s
tank
closed
ope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56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天日
赵忠波
贺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uanf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Guanf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uanf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Guanf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uanf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Guanf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uanf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56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2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2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269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通过在控制换向机构换向、改变液体在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的流向时,按照一定顺序开启和关闭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减少了因为阀门开闭顺序不合适而引起的液体对阀门以及换向机构中管道的冲击,降低了换向机构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多相流混输机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混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背景技术
原油产出物主要是油、水、气的混合物,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泥沙,是一种多相混合物。油田油气采输的传统工艺是先将油、气、水分离,再用油泵、水泵、压缩机分别输送,存在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成本较高且设备较难维护的问题。
多相流混输技术通常采用多相流混输泵,或者采用输液泵和气体压缩机的方式进行多相混合物的输送,并且在输送机构中设置输送多相流混合物的管道以及控制管道导通和关闭的阀门。然而,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阀门开闭产生的液击会引起管道内多相流混合物输送的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混输装置瘫痪而无法正常工作。为此,如何保证管道内多相流混合物输送稳定性而避免液击现象产生,从而确保油气混输的输送安全已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确保多相混输过程中管道内多相混合物输送稳定性以避免液击现象产生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所述多相流混输机构具有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的换向机构;
检测所述多相混合物中液体是否从所述第一罐体流入所述第二罐体或者从所述第二罐体流入所述第一罐体;
若为是,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检测的液体流向,识别满足对应所述液体流向所需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以及所需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顺序开启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顺序关闭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液面高度,比较所述第一罐体中液面高度和所述第二罐体中液面高度的高低,根据所比较的结果,识别满足对应所述液体流向所需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以及所需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顺序开启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顺序关闭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的步骤包括:
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动力泵以及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的步骤包括:
控制待关闭阀门和待关闭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上所设动力泵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的步骤包括:
控制待开启阀门和待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上所设动力泵的开启顺序,导通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多相混合物中液体是否从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第一罐体流入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第二罐体、或者从所述第二罐体流入所述第一罐体;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顺序开启和关闭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所述换向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电讯连接,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动力泵电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换向机构中的流动检测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上的液位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机构,所述多相流混输机构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通过在控制换向机构换向、改变液体在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的流向时,按照一定顺序开启和关闭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减小了因为阀门开闭顺序不合适而引起换向机构中的管道内液体流量和压力的瞬态变化,减少液体对阀门以及换向机构中管道的冲击,降低了换向机构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多相流混输机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3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步骤S3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系统及多相流混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多相流混输机构10;第一罐体101;第二罐体102;换向机构103;动力泵1030;第一管道1031;第二管道1032;分支管线1031a;分支管线1031b;分支管线1031c;分支管线1032a;分支管线1032b;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第二阀门1033b;第二阀门1033b’;第一管道1031于第一罐体101的入口101a;第二管道1032于第二罐体102的入口102a;输入结构104;输出结构105;多相混合物入口1041;多相混合物出口1052;单向阀106;输出结构105于第一罐体101的连通口1052a;输出结构105于第二罐体102的连通口1052b;多相混合物管线107;
控制系统20;检测机构211;第一液位计2101;第二液位计2102;控制机构2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所述多相流混输机构具有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的换向机构;
S2、检测所述多相混合物中液体是否从所述第一罐体流入所述第二罐体或者从所述第二罐体流入所述第一罐体;
S3、若为是,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首先,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机构,多相流混输机构具有用来存储液体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连接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连通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管线组,动力泵设置在管线组上,动力泵可驱动液体从第一罐体流向第二罐体或者从第二罐体流向第一罐体。
管线组上设有多个阀门,多个阀门设置在管线组中不同的管线上,通过多个阀门的开闭,实现不同的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线的导通与闭合。
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换向机构与控制系统电讯连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检测换向机构中管道里液体的流向,检测液体是否从第一罐体流向第二罐体,或者从第二罐体流向第一罐体。
若控制系统检测到液体从第一罐体流向第二罐体,或者从第二罐体流向第一罐体,控制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开闭,开启待开启的阀门后,待开启阀门的状态变成已开启,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线导通;关闭待关闭的阀门后,待关闭阀门的状态变成已关闭,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线闭合。通过开启和导通不同的管线,使液体在不同的管线中流动,以改变液体在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的流向。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4,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仅作为例子来说明本申请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并不限于图4中的结构。多相流混输机构若包括两个罐体和驱动液体在两个罐体之间进行往复流动的换向机构,并且换向机构上具有多个控制管道开闭的阀门,均适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
如图4所示,多相流混输机构10具有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两个容器上均设有输入结构104和输出结构105,输入结构104和输出结构105上均设有单向阀106,输入结构104和输出结构105分别与多相混合物管线107连接。输入结构104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上的连通口为多相混合物入口1041,输出结构105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上的连通口为多相混合物出口1052,多相混合物出口1052包括输出结构105于第一罐体101的连通口1052a,以及输出结构105于第二罐体102的连通口1052b。
换向机构103中的多个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分支管线1031a、1031c、1031b构成液体从第一罐体101流向第二罐体102的管道,分支管线1032b、1031c、1032a构成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的管道;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为分支管线1031a、1031c、1031b构成的管道,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为分支管线1032b、1031c、1032a构成的管道。换向机构103中的动力泵可以驱动液体从第一罐体101流向第二罐体102,或者驱动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
当液体从第一罐体101流向第二罐体102时,第一罐体101处于真空吸入状态,第二罐体102处于压缩排出状态。多相流从多相混合物管线107中,经过输入结构104流入第一罐体101,第二罐体102通过输出结构105于第二罐体102的连通口1052b,排出多相流至多相混合物管线107。当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时,第二罐体102处于真空吸入状态,第一罐体101处于压缩排出状态,多相流从多相混合物管线107中,经过输入结构104流入第二罐体102,第一罐体101通过输出结构105于第一罐体101的连通口1052a,排出多相流至多相混合物管线107。
控制系统20中包括控制机构212,控制机构212通过数据线与多个阀门电讯连接。阀门1033a和阀门1033a’打开,阀门1033b和阀门1033b’关闭时,液体从第一罐体101流向第二罐体102的管道打开,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的管道关闭。反之,液体从第一罐体101流向第二罐体102的管道关闭,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的管道打开。控制机构212通过控制多个阀门的开闭,实现换向机构103的换向。
控制机构212在控制换向机构103进行换向时,通过按照一定顺序控制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的开闭。
具体的,请参阅图4。若液体从第一罐体101流向第二罐体102,则换向时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为待关闭的阀门,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为待开启的阀门,控制机构212按照一定顺序开启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关闭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导通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所对应连接的管道,闭合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所对应连接的管道。
换向机构103进行换向时,先关闭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再开启阀门第二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如果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还未关闭时,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就已经打开,在动力泵1030的作用下,液体从第一罐体101中进入分支管线1031a,同时液体从第二罐体102中进入分支管线1032b,两个分支管线中的液体汇集进入分支管线1031c,造成分支管线1031c中的瞬时流量和压力增大,对动力泵1030和分支管线1031c造成冲击,由此引起分支管线1031c和动力泵1030的损坏。
因此,在控制机构212控制换向机构103进行换向时,先关闭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再开启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避免了动力泵1030和分支管线1031c因为分支管线1031c中瞬时流量和压力的增大而受到冲击,保证了换向机构103和多相流混输装置10的正常工作。
若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则换向时阀门1033a和阀门1033a’为待开启的阀门,阀门1033b和阀门1033b’为待关闭的阀门,控制机构212按照一定顺序关闭阀门1033b和阀门1033b’,开启阀门1033a和阀门1033a’,闭合阀门1033b和阀门1033b’所对应连接的管道,导通阀门1033a和阀门1033a’所对应连接的管道。
换向机构103进行换向时,先关闭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再开启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如果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还未关闭时,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就已经打开,在动力泵1030的作用下,液体从第一罐体101中进入分支管线1031a,同时液体从第二罐体102中进入分支管线1032b,两个分支管线中的液体汇集进入分支管线1031c,造成分支管线1031c中的瞬时流量和压力增大,对动力泵1030和分支管线1031c造成冲击,由此引起分支管线1031c和动力泵1030的损坏。
因此,在控制机构212控制换向机构103进行换向时,先关闭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再开启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避免了动力泵1030和分支管线1031c因为分支管线1031c中瞬时流量和压力的增大而受到冲击,保证了换向机构103和多相流混输装置10的正常工作。
通过按照一定顺序控制换向机构103中多个阀门的开闭,可以减小因为阀门开闭顺序不合适而引起换向机构中的管道内液体流量和压力的瞬态变化,减少了液体对阀门以及换向机构中管道的冲击,降低了换向机构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多相流混输机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3中包括:
S3.1、根据所检测的液体流向,识别满足对应所述液体流向所需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以及所需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S3.2、顺序开启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顺序关闭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控制机构212通过与换向机构103电讯连接,可以检测液体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之间的流向。
预先在控制系统20中进行如下设定:如果液体流向是从第一罐体101到第二罐体102,则当需要切换换向机构103以改变液体流向时,第一管道1031为待闭合管道,第二管道1032为待导通管道,反之则第一管道1031为待导通管道,第二管道1032为待闭合管道。
通过检测液体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之间的流向,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待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1031,以及待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1032。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仅作为例子来说明本申请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并不限于图4中的结构。多相流混输机构中,换向机构103若包括两个管道,以及控制两个管道进行开闭的阀门,均适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
如图4所示,换向机构103中,分支管道1031a、分支管道1031c、分支管道1031b构成第一管道1031,分支管道1032b、分支管道1031c、分支管道1032a构成第二管道1032,第一管道1031与第一罐体的连通口为第一管道1031于第一罐体101的入口101a,第二管道1032与第二罐体的连通口为第二管道1032于第二罐体102的入口102a;第一管道1031上的阀门1033a和阀门1033a’为第一阀门,第二管道1032上的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为第二阀门,第一阀门1033a和阀门1033a’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为第一管道1031,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为第二管道1032。控制机构212通过数据线电讯连接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第二阀门1033b、第二阀门1033b’,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来导通或者闭合第一管道1031和第二管道1032。
通过在第一管道1031和第二管道1032中设置与控制机构212电讯连接的流向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机构212通过流向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出液体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之间的流向。预先在控制系统20中进行如下设定:如果液体流向是从第一罐体101到第二罐体102,则当需要切换换向机构103时,第一管道1031为待闭合管道,第二管道1032为待导通管道,反之则第一管道1031为待导通管道,第二管道1032为待闭合管道。
若之前第二罐体102处于真空吸入状态,第一罐体11处于压缩排出状态,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控制机构212根据液体的流向,识别出此时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为待开启的阀门,第一管道1031为待导通的管道,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为待关闭的阀门,第二管道1032为待闭合的管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S301、检测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液面高度,比较所述第一罐体中液面高度和所述第二罐体中液面高度的高低,根据所比较的结果,识别满足对应所述液体流向所需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以及所需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S302、顺序开启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顺序关闭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多相流混输机构10中,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上可以设置用来检测罐体中液位高度的液位计,液位计与控制机构212电讯连接。液位计将检测到的液位信息传给控制机构212,控制机构212将所检测到的两个罐体中的液位高度进行比较,以识别在换向时所需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1031以及所需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1032。
再识别出需要开启的阀门和需要关闭的阀门后,控制系统212按照一定顺序控制多个阀门的开闭,导通需要开启的阀门所对应的管道,闭合需要关闭的阀门所对应的管道。
通过比对罐体中液位高度的方式来识别出所需开启的阀门和所需导通的管道以及所需关闭的阀门和所需闭合的管道,和根据检测液体流向进行识别的方式相比,不需要另外设置流向检测装置,只需用液位计就可以实现。另外,由于换向机构103中流体的流动处于不断变换的状态,对于流向检测装置的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液面高度的检测比液体流向的检测更加容易,通过罐体中的液面高度来识别待开启的阀门和待关闭的阀门也更加方便。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仅作为例子来说明本申请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并不限于图4中的结构。
如图4所示,多相流混输机构10上设有检测机构211,检测机构211包括设置在第一罐体101上的第一液位计2101,以及设置在第二罐体102上的第二液位计2102。第一液位计2101和第二液位计2102通过数据线与控制机构212电讯连接,第一液位计2101和第二液位计2102用以检测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位高度,并将所检测到的液位高度信息发送至控制机构212。
当需要改变液体的流向时,第一液位计2101和第二液位计2102分别对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并将液位高度信息发送至控制机构212,控制机构212将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位高度进行对比。
在控制机构212中预先设定如果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位高度低于第一罐体101中的液位高度,需要切换换向机构103时第一管道1031为待导通的管道,第二管道1032为待闭合的管道。若之前液体是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则需要改变液体的流向时,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位高度低于第一罐体101中的液位高度。控制机构212根据液位高度的比对和预先的设定,识别出此时第一管道1031为待导通的管道、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为待开启的阀门,第二管道1032为待闭合的管道、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为待关闭的阀门。
在控制机构212中预先设定如果第一罐体101中的液位高度低于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位高度,需要切换换向机构103时第一管道1031为待闭合的管道,第二管道1032为待导通的管道。若之前液体是从第一罐体101流向第二罐体102,则需要改变液体的流向时,第一罐体101中的液位高度低于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位高度,控制机构212根据液位高度的比对和预先的设定,识别出此时第一管道1031为待闭合的管道、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为待关闭的阀门,第二管道1032为待导通的管道、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为待开启的阀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的步骤包括:
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动力泵以及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换向机构中包括不同的管线,每条管线上对应连接有阀门,动力泵设置在管线组中,以驱动液体在管道中流动。在开启关闭阀门时,控制动力泵也和多个阀门一起按照顺序进行开启和关闭,可以进一步减小换向机构在进行换向时,液体对于管道和泵的冲击。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仅作为例子来说明本申请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并不限于图4中的结构。多相流混输机构中,换向机构103若包括两个管道、控制两个管道进行开闭的阀门、以及设置在管道上用以驱动液体进行流动的动力泵,均适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
如图4所示,换向机构103中的动力泵1030与控制机构212电讯连接,在需要改变液体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之间的流向时,控制机构212控制动力泵1030、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第二阀门1033b、第二阀门1033b’的开闭顺序,以转换第一管道1031和第二管道1032的导通和闭合状态,改变液体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之间的流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中,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还包括:控制待关闭阀门和待关闭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上所设动力泵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4所示,若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需要改变液体的流向时,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为待关闭的阀门,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所对应连接的第二管道1032为待闭合的管道。
在闭合第二管道1032时,先关闭动力泵1030,然后再关闭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如果第二阀门1033b’关闭后,动力泵1030仍未关闭,在动力泵1030的作用下液体会流入分支管线1032a,造成分支管线1032a中瞬时流量和压力增大,分支管线1032a和第二阀门1033b’会因为液体的冲击而发生损坏。因此,先关闭动力泵1030,然后再关闭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避免了当第二阀门1033b’关闭、而动力泵1030和第二阀门1033b仍未关闭时导致的分支管线1032a中的瞬时流量和压力增大,减小了分支管线1032a和第二阀门1033b’发生损坏的风险,保证了换向机构103的正常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中,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的步骤还包括:控制待开启阀门和待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上所设动力泵的开启顺序,导通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4所示,若液体从第二罐体102流向第一罐体101,需要改变液体流向时,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为待开启的阀门,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所对应连接的第一管道1031为待导通的管道。
在导通第一管道1031时,先打开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然后再开启动力泵1030。如果动力泵1030开启后,第一阀门1033a’仍处于关闭状态,在动力泵1030的作用下液体会流入分支管线1031b,造成分支管线1031b中的瞬时流量和压力增大,分支管线1031b和第一阀门1033a’会因为液体的冲击而发生损坏。因此,先打开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再打开动力泵1030,可以避免当动力泵1030a已经开启而第一阀门1033a’仍未开启造成分支管线1031b中瞬时流量和压力增大,减小了分支管线1031b和第一阀门1033a’发生损坏的风险,保证了换向机构103的正常运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机构211,所述检测机构211用于检测所述多相混合物中液体是否从多相流混输机构10中的第一罐体101流入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第二罐体102或者从所述第二罐体102流入所述第一罐体101;
控制机构212,所述控制机构212顺序开启和关闭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101和所述第二罐体102,所述换向机构103连接于所述第一罐体101和所述第二罐体102之间;
所述控制机构212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具体的,如图4所示,多相流混输机构10中包括第一罐体101、第二罐体102和换向机构103。换向机构103连通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换向机构中的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通过数据线与控制机构212连接,换向机构103中的动力泵1030通过数据线与控制机构212连接。检测机构211中包括设置在第一罐体101上的第一液位计2101和设置在第二罐体102上的第二液位计2102,以及设置在换向机构103中与控制机构212电讯连接的流向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
在需要切换换向机构103时,控制机构212根据所检测到的换向机构103中的流向,或者根据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中液位高度的对比,识别出所需开启的阀门和所需关闭的阀门。之后,按照顺序开启和关闭换向机构103中的多个阀门,或者按照顺序开启和关闭换向机构103中的动力泵1030和多个阀门,导通所需开启的管道、闭合所需关闭的管道,改变液体在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中的液体流向,转换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的真空吸入和压缩排出状态,以实现多相流的连续输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相流混输机构,多相流混输机构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为封闭的容器,两个容器上均设有输入结构104和输出结构105,输入结构104和输出结构105上均设有单向阀106,输入结构104和输出结构105分别与多相混合物管线107连接;换向机构103连接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多相流混输机构10中还包括与换向机构103电讯连接的控制机构212,用以对换向机构103进行换向。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换向机构中包括第一管道1031和第二管道1032,第一管道1031由分支管道1031a、分支管道1031c、分支管道1031b构成,第二管道1032由分支管道1032b、分支管道1031c、分支管道1032a构成;第一管道1031上设有第一阀门1033a和第一阀门1033a’,第二管道1032上设有第二阀门1033b和第二阀门1033b’,控制机构212通过数据线电讯连接第一阀门1033a、第一阀门1033a’、第二阀门1033b、第二阀门1033b’,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来导通或者闭合第一管道1031和第二管道1032。
可以理解的是,图4中所示的多相流混输机构10,仅作为例子来说明本申请中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并不限于图4中的结构。多相流混输机构若包括两个罐体、和驱动液体在两个罐体之间进行往复流动的换向机构,并且换向机构上具有多个控制管道开闭的阀门,均适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相物料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用于实现多相混合物混输的多相流混输机构,所述多相流混输机构具有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的换向机构;
检测所述多相混合物中液体是否从所述第一罐体流入所述第二罐体或者从所述第二罐体流入所述第一罐体;
若为是,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检测的液体流向,识别满足对应所述液体流向所需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以及所需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顺序开启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顺序关闭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液面高度,比较所述第一罐体中液面高度和所述第二罐体中液面高度的高低,根据所比较的结果,识别满足对应所述液体流向所需开启的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以及所需关闭的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顺序开启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一阀门和与所述第一阀门对应的第一管道,顺序关闭所识别出的所述第二阀门和与所述第二阀门对应的第二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的步骤包括:
顺序开启和关闭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动力泵以及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的步骤包括:
控制待关闭阀门和待关闭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上所设动力泵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已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的步骤包括:
控制待开启阀门和待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上所设动力泵的开启顺序,导通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
7.一种多相流混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多相混合物中液体是否从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第一罐体流入多相流混输机构中的第二罐体、或者从所述第二罐体流入所述第一罐体;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顺序开启和关闭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控制待开启阀门的开启顺序,导通开启阀门所对应连接的管道且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所述换向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待关闭阀门的关闭顺序,闭合已关闭阀门所对应连通的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多个阀门电讯连接,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换向机构中的动力泵电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换向机构中的流动检测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上的液位计。
10.一种多相流混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流混输机构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
CN202011575633.7A 2020-12-28 2020-12-28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Withdrawn CN112682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5633.7A CN112682696A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5633.7A CN112682696A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2696A true CN112682696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5633.7A Withdrawn CN112682696A (zh) 2020-12-28 2020-12-28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269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7747A (zh) * 2021-05-25 2022-04-05 广东管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542991A (zh) * 2022-04-27 2022-05-27 山东管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相流混输的计量装置及方法
CN114715453A (zh) * 2022-03-28 2022-07-08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阀阵控制方法、装置、输送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7747A (zh) * 2021-05-25 2022-04-05 广东管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715453A (zh) * 2022-03-28 2022-07-08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阀阵控制方法、装置、输送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15453B (zh) * 2022-03-28 2024-02-0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阀阵控制方法、装置、输送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42991A (zh) * 2022-04-27 2022-05-27 山东管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相流混输的计量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2696A (zh)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多相流混输机构
CN112762358A (zh) 多相流混输装置
CN114278862A (zh) 多相流混输方法、多相流混输装置及应用系统
CN214306519U (zh) 多相流输送装置
CN114278861B (zh) 一种多相流分输处理的方法、控制机构以及装置
CN214700285U (zh) 多相流混输装置及多相流混输应用系统
CN114542991B (zh) 一种多相流混输的计量装置及方法
CN112682697A (zh) 多相流混输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214456818U (zh) 一种加药装置
CN214306523U (zh) 一种多相流分输处理装置
CN214171960U (zh) 多相流混输装置
CN214306518U (zh) 多相流混输装置及多相流混输应用系统
CN114233260A (zh) 一种页岩气压裂双泵入低压供液装置
CN114278867A (zh) 多相流混输装置
CN112682698A (zh) 多相流混输方法及多相流混输装置
CN114278868A (zh) 多相流混输装置及多相流混输应用系统
CN1978308B (zh) 液碱卸车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CN215946754U (zh) 多功能码头配管站
CN219558784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和输液设备
CN114278865A (zh) 多相流混输方法、多相流混输装置及多相流混输应用系统
CN220601241U (zh) 气液增压混输装置
CN209237220U (zh) 防发泡泡沫液输转装置
CN211526085U (zh) 一种风窗清洗液输送系统
CN114754028B (zh) 料液回取装置和料液回取方法
CN211344799U (zh) 一种药水分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