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84997U -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84997U
CN201684997U CN2010201655436U CN201020165543U CN201684997U CN 201684997 U CN201684997 U CN 201684997U CN 2010201655436 U CN2010201655436 U CN 2010201655436U CN 201020165543 U CN201020165543 U CN 201020165543U CN 201684997 U CN201684997 U CN 201684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ylinder
port
fluid
reversal valve
liqui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55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锦祥
盖威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INTOP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INTOP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INTOP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INTOP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655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84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84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849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它包括有第一液缸、第二液缸和第三液缸,第一液缸的出液端与第一泵、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入液端依次连接,第二液缸的出液端与第二泵、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入液端依次连接,第三液缸的排液端与第六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六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六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一液缸为用于盛装第一加工液的第一液缸,第二液缸为用于盛装第二加工液的第二液缸,第三液缸为分离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自由切换选择使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液进行加工,不仅使得细孔放电加工机更换加工液的速度快,而且还结构简单、操作工序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孔放电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细孔放电加工机上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背景技术
目前,细孔放电加工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器材、流体控制及光电通信等产业的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的细孔放电加工机主要使用清水作为加工液,清水具有环保无公害的优点,但是对于在导电性陶瓷或者烧结材质上的细孔加工,则需要使用油性加工液进行加工。
两种加工液之间传统的更换操作方式为:通过泵将加工液从贮液箱抽出送入电极加工液槽,完成电极对工件的加工,加工液槽中的加工液在进行上述工艺流程后,将从加工液槽的下部流回贮液箱,如图1和图2所示,细孔放电加工机3如使用清水为加工液,则需要使用者将细孔放电加工机3与清水加工液贮液箱1之间用喉管4连接,如果需对导电性陶瓷或者烧结材质上进行细孔加工时,则需要使用者拆下喉管4,移走原有清水加工液贮液箱1,将油性加工液贮液箱2放置于原来清水加工液贮液箱1的位置后,再连上喉管4,从而完成加工液从清水到油性加工液的更换,此操作工序可能需一小时才能全部完成。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自由切换选择使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液进行加工,不仅使得细孔放电加工机更换加工液的速度快,而且还结构简单、操作工序简便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自由切换选择使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液进行加工,不仅使得细孔放电加工机更换加工液的速度快,而且还结构简单、操作工序简便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了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中,
包括有第一液缸、第二液缸和第三液缸,
所述第一液缸的出液端与第一泵、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入液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液缸的出液端与第二泵、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入液端依次连接,
电极高压冲液接口的第一端与泄放阀、第一换向阀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三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三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三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三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单向阀分别与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溢出口以及第二液缸的入液端连通,
电极高压冲液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三泵、第五换向阀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五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底部连通,第五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的底部连通,
所述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出液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四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四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三液缸的入液端连通,
所述第三液缸的排液端与第六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六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六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的入液端连通,
所述第一液缸为用于盛装第一加工液的第一液缸,所述第二液缸为用于盛装第二加工液的第二液缸,所述第三液缸为分离缸。
优选的,上述第三液缸的排液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液缸的底部。
更优选的,上述第三液缸的排液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液缸的底部的中心位置。
以上的,上述第三液缸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所述液面检测装置设置于临近所述第三液缸的入液端位置。
进一步的,上述第三液缸设置有浮波,所述浮波设置于所述第三液缸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上述浮波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
另一优选的,上述第六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设置有密度传感器和/或导电量计。
另一优选的,上述第三泵为高压泵。
另一优选的,上述第一液缸为用于盛装油液的第一液缸,所述第二液缸为用于盛装清水的第二液缸。
另一优选的,上述第一液缸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液缸的入液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入口相接,所述第二液缸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液缸的入液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入口相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自由切换选择使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液进行加工,不仅使得细孔放电加工机更换加工液的速度快,而且还结构简单、操作工序简便。使用本实用新型后,细孔放电加工机更换加工液的操作工序所需的时间从一小时减少到几分钟之内。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油性加工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更换为清水加工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的液压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的第三液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中包括:
1——清水加工液贮液箱、2——油性加工液贮液箱、3——细孔放电加工机、4——喉管、5——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51——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2——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3——第二泵、54——第二液缸、55——第一液缸、56——第三液缸、561——第三液缸的入液端、562——第三液缸的排液端、563——浮波、57——第三泵、58——泄放阀、59——单向阀、
V1——第一电磁换向阀、V2——第二电磁换向阀、V3——第三电磁换向阀、V4——第四电磁换向阀、V5——第五电磁换向阀、V6——第六电磁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5包括有第一液缸55、第二液缸54和第三液缸56。第一液缸55位于底部的侧下方设置有出液端,该第一液缸55的出液端通过第一泵与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入液端连接,在第一泵(图中未标示)的抽吸作用下,位于第一液缸55底部的第一加工液将送到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入液端。第一液缸55里盛装有第一加工液。第一加工液可以为油液。
第二液缸54位于底部的侧下方也设置有出液端,该第二液缸54的出液端经由第二泵53与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入液端连接,在第二泵53的抽吸作用下,位于第二液缸54底部的第二加工液将送到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入液端。第二液缸54里盛装有第二加工液。第二加工液可以为清水。
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第一端与泄放阀58、第一电磁换向阀V1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V1的第二端口与第三电磁换向阀V3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V1的第三端口与第三液缸的入液端561连通,第三电磁换向阀V2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55的入液端连通,第三电磁换向阀V3的第三端口通过单向阀59分别与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溢出口以及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连通。
在第一液缸55内和第二液缸5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第一液缸55的入液端与第一过滤器的入口相接,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与第二过滤器的入口相接。
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第二端与第三泵57、第五电磁换向阀V5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五电磁换向阀V5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55的底部连通,第五电磁换向阀V5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54的底部连通。第一液缸55的底部为经过第一过滤器过滤后的纯的第一加工液,第二液缸54的底部为经过第二过滤器过滤后的纯的第二加工液。
经第三泵57运作后,该第三泵57设置为高压泵,在第三泵57抽吸作用下,经第五电磁换向阀V5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输送到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工作液为纯的第一工作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V5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输送到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工作液为纯的第二工作液。
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位于底部的出液端与第二电磁换向阀V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V2的第二端口与第四电磁换向阀V4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四电磁换向阀V4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55的入液端连通,第四电磁换向阀V4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V2的第三端口与第三液缸56的入液端连通。
位于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底部的出液端通过设置的第二电磁换向阀V2和第四电磁换向阀V4的不同状态,可以与第一液缸55的入液端以及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连通,再分别经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过滤后,贮存于各个液缸的底部。
参见图5所示,第三液缸56为分离缸,该分离缸的作用为分离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由于有地心吸力的存在,密度高的液体会在下方,而密度低的液体会在上方。利用这现象分离两种液体。
第三液缸56的排液端设置于第三液缸56的底部,优选的实施例为第三液缸56的排液端设置于第三液缸56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可以使得在第三液缸56中的液体均匀、等速的向下流。第三液缸56的排液端562与第六电磁换向阀V6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六电磁换向阀V6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55的入液端连通,第六电磁换向阀V6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连通。
第三液缸56还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该液面检测装置设置于临近第三液缸56的入液端位置。当液面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三液缸56中所贮存的液体超过液面标示警戒线后,则反馈给泵的控制装置,从而使得第三泵57的运作停止。第三液缸56设置有浮波563,该浮波563设置于第三液缸56的内部,并浮于第三液缸56内的液体上。
同时,浮波563还可以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在第三液缸56进行分离时,可以通过检测浮波563所在的位置,由此可以得知位于第三液缸56下层的加工液是否排完。
或者还可以在第六电磁换向阀V6的第一端口设置有密度传感器和/或导电量计。通过密度传感器的探测和/或导电量计的检测,从而获取检侧信息以控制第六电磁换向阀V6的开关转向。
本实用新型由第一加工液(油性加工液)切换成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的工作原理为:
步骤1:回收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和连接管路中所有的第一加工液(油性加工液)。
此工作状态下,第一电磁换向阀V1、第二电磁换向阀V2和第五电磁换向阀V5得电。残留在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喷嘴的连接管路中的油性加工液经泄放阀58、第一电磁换向阀V1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流回第三液缸56的入液端中,残留在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内的油性加工液经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出液端、第二电磁换向阀V2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流回第三液缸56的入液端中。
步骤2:使用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对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进行清洗。
此工作状态下,第一电磁换向阀V1、第二电磁换向阀V2和第五电磁换向阀V5得电,同时第三泵57运作。在第三泵57的抽吸作用下,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从第二液缸54的底部抽出,所抽出的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为经过第二过滤器过滤后的纯的清水。经第五电磁换向阀V5的第三端口和第一端口与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喷嘴连接,再通过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喷嘴对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进行喷射高压冲洗。冲洗后的混合液体经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出液端、经第二电磁换向阀V2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流回第三液缸56的入液端。
当一段时间后,第二泵53运作,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从第二液缸54的底部经第二液缸54的出液端抽出,继续冲洗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工作台表面,然后再通过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底部的出液端流向第三液缸56的入液端。当第三液缸56中注满液体后,第三泵57和第二泵53会停止运作。
步骤3:留在第三液缸56作分离处理的混合液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因各自密度不一样,会分成上下两层。此时可通过控制第六电磁换向阀V6的开关,把密度高的清水放回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然后把密度低的油放回第一液缸55的入液端。第六电磁换向阀V6的控制是经过密度传感器和导电量计进行自动操作。
步骤4:采用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进行加工。
此工作状态下,第一电磁换向阀V1、第二电磁换向阀V2不得电,第三电磁换向阀V3、第四电磁换向阀V4和第五电磁换向阀V5得电,同时第三泵57运作。
在第三泵57的抽吸作用下,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从第二液缸54的底部抽出,经第五电磁换向阀V5的第三端口和第一端口与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喷嘴连接,再通过电极高压冲液接口51的喷嘴对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内夹持的工件进行加工。冲洗后的混合液体经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出液端经第二电磁换向阀V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四电磁换向阀V4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流回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再经过第二过滤器,以便将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中的杂质过滤。
第三泵57停止运作时,剩余在连接管路中的清水经泄放阀58、第一电磁换向阀V1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三电磁换向阀V3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以及单向阀59流回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再经过第二过滤器,以便将第二加工液(清水加工液)中的杂质过滤。
从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52的溢出口溢出的清水加工液也流回第二液缸54的入液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第一液缸、第二液缸和第三液缸,
所述第一液缸的出液端与第一泵、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入液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液缸的出液端与第二泵、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入液端依次连接,
电极高压冲液接口的第一端与泄放阀、第一换向阀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三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三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三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三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单向阀分别与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溢出口以及第二液缸的入液端连通,
电极高压冲液接口的第二端与第三泵、第五换向阀的第一端口依次连接,第五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底部连通,第五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的底部连通,
所述细孔放电加工机工作仓的出液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四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四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四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三液缸的入液端连通,
所述第三液缸的排液端与第六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第六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液缸的入液端连通,第六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第二液缸的入液端连通,
所述第一液缸为用于盛装第一加工液的第一液缸,所述第二液缸为用于盛装第二加工液的第二液缸,所述第三液缸为分离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缸的排液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液缸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缸的排液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液缸的底部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缸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所述液面检测装置设置于临近所述第三液缸的入液端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缸设置有浮波,所述浮波设置于所述第三液缸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波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设置有密度传感器和/或导电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泵为高压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缸为用于盛装油液的第一液缸,所述第二液缸为用于盛装清水的第二液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缸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液缸的入液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入口相接,所述第二液缸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液缸的入液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入口相接。
CN2010201655436U 2010-04-14 2010-04-14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4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55436U CN201684997U (zh) 2010-04-14 2010-04-14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55436U CN201684997U (zh) 2010-04-14 2010-04-14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84997U true CN201684997U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73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554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4997U (zh) 2010-04-14 2010-04-14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849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9818A (zh) * 2010-04-14 2010-09-15 东莞盈拓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CN115055770A (zh) * 2022-06-25 2022-09-16 湖北欧米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火花成型机油槽用放油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9818A (zh) * 2010-04-14 2010-09-15 东莞盈拓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CN115055770A (zh) * 2022-06-25 2022-09-16 湖北欧米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火花成型机油槽用放油机构
CN115055770B (zh) * 2022-06-25 2024-08-13 湖北欧米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火花成型机油槽用放油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9818B (zh)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CN201684997U (zh) 一种自动切换加工液贮液箱
CN203976441U (zh) 一种高效便捷油水分离装置
CN201833226U (zh) 一种机加工切削液过滤装置
CN101733292B (zh) 清洗液循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99910U (zh) 去膜液过滤系统及去膜液过滤装置
CN104120577B (zh) 一种染色机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
CN207605888U (zh) 一种卧螺离心机自动清洗装置
CN202191731U (zh) 一种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CN108821387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除油撇渣设备
CN203061487U (zh) 一种清洗台
CN203075746U (zh) 用于陶瓷过滤机的强力反冲洗装置
CN103551337A (zh) 一种模具清洗液循环过滤系统及过滤方法
CN204474464U (zh) 金属冷却液废水处理及再生系统
CN205170540U (zh) 油田采出水处理装置
CN103613267B (zh) 一种污泥压榨脱水装置
CN103447965A (zh) 冷却液集中过滤、排屑系统用龙门压滤机
CN201524480U (zh) 脱水排渣非压力容器的微米或纳米级压滤装置
CN204159125U (zh) 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
CN101693155A (zh) 脱水排渣非压力容器的微米或纳米级压滤装置
CN206355711U (zh) 一种双通道式乳胶漆过滤器
CN103463835B (zh) 油水分离装置
CN204474463U (zh) 金属冷却液废水处理及再生系统
CN21173400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5141001U (zh) 一种油液回收及返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