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6410U - 便携吹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吹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6410U
CN218266410U CN202121059858.7U CN202121059858U CN218266410U CN 218266410 U CN218266410 U CN 218266410U CN 202121059858 U CN202121059858 U CN 202121059858U CN 218266410 U CN218266410 U CN 218266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ide wall
fan
opening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598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平
李彤
杨广
宋国伟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598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6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6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6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机的扇轮,所述第一风机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输出气流,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所述扇轮的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的其扇轮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开口出风,可以充分利用离心风机的气流、扩大最终送风的覆盖范围,加强便携吹风装置与人体接触位置附近的送风,令人倍感舒适。

Description

便携吹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降温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便携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被广泛地应用于居家或者办公环境中,调节室内温度以提高人们的舒适性。然而,在户外等开放式环境中空调并不适用,因此逐渐发展出各种各样的便携吹风装置,如手持风扇、挂脖风扇、挂腰风扇等,随身为用户提供凉风。
但现有便携吹风装置内的风机都是从扇轮的单侧出风,出风范围有限,难以满足用户的降温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多方位送风的便携吹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机的扇轮,所述第一风机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输出气流,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所述扇轮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还包括环绕所述扇轮设置的蜗壳,所述蜗壳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外侧的第一蜗壳和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内侧的第二蜗壳,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蜗壳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二蜗壳的两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壳由所述通孔的边缘自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蜗壳由所述通孔的边缘自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内延伸形成;或,所述第一蜗壳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朝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蜗壳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朝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外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风道;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位于所述扇轮的相对两侧并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端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分别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的宽度沿远离所述扇轮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风道内的导风件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为第一上部风道和第一下部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的导风件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为第二上部风道和第二下部风道,所述第一上部风道、第一下部风道、第二上部风道和第二下部风道沿气流的流向均呈渐缩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导风件呈V形,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朝向所述扇轮的一端相连、背离所述扇轮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第一隔板一体连接;或者,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或外侧壁设置有轴管与所述扇轮的转轴相插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在对应所述扇轮位置处形成有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吹风装置整体上呈U形,还包括分别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两侧端的两个第二壳体,每一所述第二壳体在其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侧端设置一第二风机;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对应所述第二风机的流道,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的第一风机在其扇轮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开口出风,可以充分利用离心风机的气流、扩大最终送风的覆盖范围,加强便携吹风装置与人体接触位置附近的送风,令人倍感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吹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吹风装置打开第一外壳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便携吹风装置的第一送风模块的爆炸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6为图1所示便携吹风装置的其中一个第二送风模块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吹风装置,可以穿戴于人体上,如穿戴于人体脖颈或者腰腹上对人体送风降温。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便携吹风装置整体呈U 形,包括第一送风模块10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送风模块10的左、右两侧端的两个第二送风模块20。较佳地,第一送风模块10和第二送风模块20可转动地连接,通过两者的相对转动可以改变第一送风模块10和第二送风模块20之间的角度,既方便调整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使用时的出风方向,也方便调整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的形态以方便穿戴与收纳,如在穿戴时可以加大第一送风模块10和第二送风模块20之间的角度,在收纳是可以减小第一送风模块10和第二送风模块20之间的角度。
如图3-5所示,第一送风模块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设置于第一壳体12内的第一风机 14。第一风机14优选地为离心风机,包括扇轮140和环绕扇轮140设置的蜗壳142。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及分别连接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第一壳体12的内侧壁的大致中央位置朝向其外侧壁所在的方向延伸一轴管120,用于与扇轮140的转轴144插接以支撑扇轮140的转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壳体12的外侧壁上设置轴管120与扇轮140的转轴144插接。另外,轴管120可以由第一壳体12的内/外侧壁一体延伸,也可以单独成型再与第一壳体12相连。第一壳体12 的外侧壁在对应扇轮140的位置处设置进风口122,进风口122优选地由多个小孔构成,在保证气流流通的同时避免异物被吸入至第一送风模块10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6,第一隔板16沿第一壳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内外方向上位于第一壳体12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第一隔板16的中央设置有通孔160,用于安装第一风机14的扇轮140。较佳地,第一风机14的蜗壳142由第一隔板 16环绕通孔160的边缘一体延伸,包括朝向第一隔板16的外侧延伸的第一蜗壳142a和朝向第一隔板16的内侧延伸的第二蜗壳142b。当然,蜗壳142也可以是单独成型再与第一隔板16相装配。扇轮140的轴向高度远大于第一隔板16的厚度,扇轮140的两端分别伸出至第一隔板16的内外两侧,其中扇轮140的外半部分正对第一蜗壳142a、内半部分正对第二蜗壳142b。第一蜗壳142a大致为半圆柱面,其两端之间形成第一开口146;第二蜗壳142b同样大致为半圆柱面,其两端之间形成第二开口148,第一开口146和第二开口148作为第一风机14的送风口。
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46和第二开口148在第一壳体12的长度方向上分别位于扇轮140的左右两侧、在第一壳体12的厚度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一隔板16的内外两侧。具体地,第一开口146位于扇轮140的右侧、第一隔板16的外侧;第二开口148位于扇轮140的左侧、第一隔板16的内侧。第一壳体12在蜗壳142的右侧以及第一隔板16的外侧形成对应第一开口146的第一风道124;第一壳体12在蜗壳142的左侧以及第一隔板16的内侧形成对应第二开口148的第二风道126。通过蜗壳142的第一开口146和第二开口148的设置,第一风机14的出风可以分别吹向扇轮140的左右两侧,从而实现第一风机14的双侧出风。第一风机14的出风沿着第一风道124和第二风道126分别朝向第一壳体12的左右两侧端流动,使得第一送风模块10的出风范围更广。
较佳地,第一风道124和第二风道126内分别设置有导风件18,导风件18包括第一导风板180和第二导风板182。第一、第二导风板180、182朝向第一风机14的侧端相互相连、远离第一风机14的侧端彼此远离,使得导风件18整体上呈“V”形,宽度沿远离第一风机 14的方向逐渐增大。图示实施例中,导风件18与第一隔板16一体成型,在远离扇轮140 的方向上,第一导风板180逐渐朝向第一壳体12的上侧壁倾斜、第二导风板182逐渐朝向第一壳体12的下侧壁倾斜。在其它实施例中,导风件18也可以与第一壳体12一体成型,此时第一导风板180、第二导风板182远离扇轮14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2的上/下侧壁可以是一体连接;或者,导风件18也可以单独成型再与第一隔板16或者第一壳体12相连。另外,导风件18的尖端,即靠近扇轮140的一端可以与蜗壳142连接或者两者之间留有小的间隔;在其他实施例中,导风件18也可以为具有V形外轮廓的三角形块状。
由于导风件18的设置,第一风道124被分隔为第一上部风道124a和第一下部风道124b,第一上部风道124a位于第一壳体12的上侧壁和第一导风板180之间、第一下部风道124b 位于第一壳体12的下侧壁和第二导风板182之间。类似地,第二风道126被分隔为第二上部风道126a和第二下部风道126b,第二上部风道126a位于第一壳体12的上侧壁和第一导风板180之间、第二下部风道126b位于第一壳体12的下侧壁和第二导风板182之间。由于导风件18呈V形,第一上部风道124a、第一下部风道124b、第二上部风道126a以及第二下部风道126b在远离第一风机14的方向上均呈渐缩状,对流过的气流形成节流加速效果,加强第一送风模块10送风的风力。
第一壳体12的上、下侧壁在对应第一风道124的位置上分别形成第一出风口128,第一壳体12的上、下侧壁在对应第二风道126的位置上分别形成第二出风口129,第一出风口 128位于第二出风口129的外侧。其中,上侧壁的第一出风口128、第二出风口129分别连通第一上部风道124a、第二上部风道126a;下侧壁的第一出风口128、第二出风口129分别连通第一下部风道124b、第二下部风道126b。较佳地,第一、第二出风口128、129均为窄条状,沿第一壳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近第一壳体12的左右侧端,如此第一风机14通过第一开口146向左输出的气流可以在第一壳体12的整个长度范围内扩散,同理通过第二开口148向右输出的气流可以在第一壳体12的整个长度范围内扩散。
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佩戴于人体脖颈上作为挂脖风扇时,第一送风模块10支撑于人体后颈处、两个第二送风模块20分别位于人体脖颈的左右两侧,通过上侧壁的第一、第二出风口128、129向外送出的气流可以吹向后颈和后脑、通过下侧壁的第一、第二出风口128、129向外送出的气流可以吹向后颈和后背,不仅风力大而且覆盖范围广,对后颈、侧颈形成全方位的送风。类似地,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佩戴于人体腰腹上作为挂腰风扇时,第一送风模块10对后腰、后背等送风,第二送风模块20对侧腰位置送风,同样可以扩大送风范围。当然,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不限于上述应用,在此不一一描述。
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的第一风机14左右两侧送风,有效加大送风范围。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开口146设置于第一蜗壳142a的左侧、第二开口148设置于第二蜗壳142b的右侧,不以具体实施例为限。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壳体12的内侧壁设置进风口122,或者同时在第一壳体12的内、外侧壁设置进风口122;第一、第二出风口128、129也可以仅设置于第一壳体12的上侧壁或者下侧壁,或者也可以将第一、第二出风口128、129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12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由第一内壳12a和第一外壳12b相互卡扣连接构成,方便第一风机14的装配以及后续维护。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内壳12a与第一外壳12b也可以通过螺钉等相连。
请同时参阅图1-3和图6,两个第二送风模块20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每一第二送风模块20包括第二壳体22和设置于第二壳体22内的第二风机24。
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2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第二内壳22a和第二外壳22b,当然,第二内壳22a与第二外壳22b也可以通过螺钉等相连。第二风机24优选地为离心风机,设置于第二壳体22远离第一送风模块10的一端。第二壳体22内对应第二风机24的出风形成有流道220,流道220沿第二壳体22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送风模块10延伸。第二壳体22 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在对应第二风机24的位置处形成进气口222,第二壳体22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在对应流道220的位置处形成出气口224。第二壳体22的上侧壁的出气口224 使得出风向上,下侧壁的出气口224使得出风向下,上下两侧送风可以让人倍感舒适。
第二壳体22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隔板26,第二隔板26位于第二内壳22a 与第二外壳22b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在第二壳体22内分隔出所述流道220,流道220位于第二隔板26与第二内壳22a之间。第二壳体22内还设置有电池30等电子器件,电池30等电子器件位于流道220之外,如设置于第二隔板26与第二外壳22b之间。电池作为整个便携吹风装置的电源,通过导线等与第一风机14、第二风机24电性连接。流道220内设置有分隔件28,分隔件28将流道220分隔为上部流道220a和下部流道220b,上部流道220a位于分隔件28与第二壳体22的上侧壁之间,下部流道220b位于分隔件28与第二壳体22的下侧壁之间。
如图6所示,分隔件28包括上挡风板280和下挡风板282,上、下挡风板280、282朝向第二风机24的侧端一体连接而使得分隔件28整体呈V形。上部流道220a位于上挡风板 280与第二壳体22的上侧壁之间,下部流道220b位于下挡风板282与第二壳体22的下侧壁之间。沿远离第二风机24的方向,上挡风板280朝向第二壳体22的上侧壁倾斜延伸、下挡风板282朝向第二壳体22的下侧壁倾斜延伸,上挡风板280和下挡风板282之间的距离沿远离第二风机24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沿气流的流向,上部流道220a、下部流道220b均呈渐缩状,对第二风机24的气流形成挤风效果,使得气流在出气口224可以有更高的风速、更大的风压。
较佳地,上部流道220a朝向第二风机24的侧端处的尺寸大于下部流道220b朝向第二风机24的处侧端,使得更多的气流经过上部流道220a向上送出。较佳地,上部流道220a在靠近第二风机24的位置处设置有导风片29,导风片29的上端与第二壳体22的上侧壁一体连接、下与上挡风板280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气流出口290,第二风机24的气流经由气流出口290流入至上部流道220a。较佳地,导风片29相对于气流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使得其下端相对于上端更靠近第二风机24,对气流形成引导效果,加大由导风片29与第二风机24之间的出气口224流出的气流,同时大部分气流能够经由气流出口290流出而继续沿上部流道220a向其远端流动,使上侧出气口224各处的风力较为一致。
总之,本实用新型便携吹风装置由第一送风模块10和第二送风模块20构成,第一风机 14在其扇轮14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开口146、148出风,可以充分利用第一风机14的气流、扩大最终送风的覆盖范围,加强后颈、后腰附近位置的送风,解决人体与便携吹风装置相接触位置的散热问题。第一风机14与第二风机24相配合,朝向整个脖颈或者腰腹等全方位地送风,令人倍感舒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以便携吹风装置佩戴至人体时的状态定义方位,第一送风模块10/第一壳体12/第二送风模块20/第二壳体22朝向人体的一侧为其内侧、背向人体的一侧为其外侧、朝向头部的一侧为其上侧、背向腿脚的一侧为其下侧;第一送风模块10//第一壳体12/第二送风模块20/第二壳体22的长度方向是指其环绕人体延伸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上下方向、厚度方向是指内外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机的扇轮,所述第一风机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用于输出气流,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所述扇轮的相对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还包括环绕所述扇轮设置的蜗壳,所述蜗壳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外侧的第一蜗壳和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内侧的第二蜗壳,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蜗壳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二蜗壳的两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由所述通孔的边缘自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蜗壳由所述通孔的边缘自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内延伸形成;或,所述第一蜗壳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朝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蜗壳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朝所述第一隔板一体向外延伸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风道;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位于所述扇轮的相对两侧并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端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分别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的宽度沿远离所述扇轮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风道内的导风件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为第一上部风道和第一下部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的导风件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为第二上部风道和第二下部风道,所述第一上部风道、第一下部风道、第二上部风道和第二下部风道沿气流的流向均呈渐缩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导风件呈V形,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朝向所述扇轮的一端相连、背离所述扇轮的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倾斜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第一隔板一体连接;或者,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一体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或外侧壁设置有轴管与所述扇轮的转轴相插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在对应所述扇轮位置处形成有进风口。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吹风装置整体上呈U形,还包括分别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两侧端的两个第二壳体,每一所述第二壳体在其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侧端设置一第二风机;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对应所述第二风机的流道,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电性连接。
CN202121059858.7U 2021-05-18 2021-05-18 便携吹风装置 Active CN218266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9858.7U CN218266410U (zh) 2021-05-18 2021-05-18 便携吹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9858.7U CN218266410U (zh) 2021-05-18 2021-05-18 便携吹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6410U true CN218266410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0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59858.7U Active CN218266410U (zh) 2021-05-18 2021-05-18 便携吹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6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1947B2 (en) Neck fan
CN213206107U (zh) 挂脖风扇
CN212690406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213931251U (zh) 一种可穿戴风扇装置
CN213928809U (zh) 挂脖风扇
CN218266410U (zh) 便携吹风装置
CN213931250U (zh) 一种可穿戴调温装置
CN213206044U (zh) 便携吹风装置
WO2022032720A1 (zh) 挂脖式风扇
CN113280403B (zh) 风机及空调器
CN213228247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车辆
CN210738935U (zh) 用于冷却装置的导风叶和冷却装置
CN107869779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7132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791536U (zh) 一种调温装置
CN217715114U (zh) 风道结构、出风装置
CN219492682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0345661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1151261A1 (zh) 新风装置及窗式空调
CN217330118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6742051U (zh) 悬挂式风扇
CN216111353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290175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19934113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218269381U (zh) 多功能便携调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