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2582U -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2582U
CN218262582U CN202222284423.3U CN202222284423U CN218262582U CN 218262582 U CN218262582 U CN 218262582U CN 202222284423 U CN202222284423 U CN 202222284423U CN 218262582 U CN218262582 U CN 218262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valve
purging
removal device
ash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44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剑
杨林万
李建红
马克
张云
黄国洋
石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44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2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2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2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涉及除尘技术领域,所述清灰装置用于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吹扫管、至少一根第二吹扫管、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的一端分别用于插入所述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的上升管,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用于沿所述上升管中烟气流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所述第一吹扫管上,所述第二阀门设于所述第二吹扫管上,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交替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上升管内壁的吹扫,避免灰尘集聚,确保整个除尘系统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转炉半干法除尘是将干式蒸发冷却技术与湿式饱和换热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除尘工艺技术,半干法除尘过程中需要依次用到溢流水封、一次蒸发塔(简称EC筒体)、EC筒体上升管、二次蒸发塔、环缝文氏管、复合脱水器、除尘风机、电气控制测仪表等设备。转炉生产时,高温烟气经一次蒸发塔粗除尘后,10um以下粒径的含尘烟气通过EC筒体上升管进入二次蒸发塔,由于上升管存在坡度,烟气流向改变,上升管底部极易出现积灰,烟气通道变窄,风量降低,除尘效果差,影响除尘系统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中上升管易出现积灰,影响除尘系统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灰装置,用于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吹扫管、至少一根第二吹扫管、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的一端分别用于插入所述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的上升管,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用于沿所述上升管中烟气流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所述第一吹扫管上,所述第二阀门设于所述第二吹扫管上,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交替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灰装置,用于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第一吹扫管及第二吹扫管沿上升管的烟气流向间隔设置,能够对上升管管壁进行大范围吹扫,避免灰尘聚集,保持上升管内壁的干净整洁,同时通过设置于第一吹扫管上的第一阀门与设置于第二吹扫管上的第二阀门交替开启,烟气流动的前后方向上交替吹扫,避免因持续采用大量的高压气体对上升管壁进行吹扫,而造成高压气体的浪费及生产成本的过多增加,在确保清灰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采用电动阀门。
可选地,该清灰装置还包括储气罐,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远离所述上升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内为高压氮气或压缩空气。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分别用于插入所述上升管上对应的连接孔中,且与所述连接孔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上升管,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插入所述上升管的深度在250mm-350mm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插入所述上升管的一端形成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用于朝向所述上升管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及所述第二吹扫管各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吹扫管与两根所述第二吹扫管呈矩形布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包括上升管、一次蒸发塔及上述的清灰装置,所述上升管与所述一次蒸发塔的出口连通,所述清灰装置安装于所述上升管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清灰装置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可选地,所述上升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斜管段、弯管段和竖管段,所述斜管段靠近所述一次蒸发塔一端,所述清灰装置的第一吹扫管及第二吹扫管插入所述斜管段。
可选地,该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仪及雾化喷枪,所述雾化喷枪安装于所述一次蒸发塔上,所述雾化喷枪上设有喷枪阀门,所述一次蒸发塔的入口及出口处分别设有所述温度检测仪,所述喷枪阀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灰装置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吹扫管;2、第二吹扫管;3、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储气罐;6、上升管;61、斜管段;62、弯管段;63、竖管段;7、一次蒸发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文中设置有坐标轴Z轴,其中,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
图1中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烟气流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清灰装置,用于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吹扫管1、至少一根第二吹扫管2、第一阀门3及第二阀门4,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的一端分别用于插入所述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的上升管6,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用于沿所述上升管6中烟气流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阀门3设于所述第一吹扫管1上,所述第二阀门4设于所述第二吹扫管2上,所述第一阀门3与所述第二阀门4交替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灰装置设于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的上升管6中,用于对上升管6的内壁进行吹扫,避免因灰尘集聚,使得上升管6的烟气通道变窄。
这里,所述第一阀门3及所述第二阀门4可采用电动阀门,控制方便,便于实现多根管道的同时控制。第一吹扫管1靠近所述上升管6的入口一侧,第一阀门3先开启,主要考虑到上升管6一般是从入口处开始积灰,第一阀门开启3秒后关闭,间隔15秒再开启第二阀门,如此循环,间断性地对上升管6内壁进行气体吹扫,大约吹扫5分钟左右后,上升管6内壁的灰尘伴随烟气一起流向后面的除尘设备,通过该清扫装置能够实现对上升管6内壁的清扫,使得上升管6内壁始终处于干净、无浮灰的状态,消除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中上升管6易积灰堵塞的隐患。
第一吹扫管1与第二吹扫管2沿烟气流向间隔设置,且交替吹扫,不仅可以保证吹扫范围大,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持续采用大量高压气体吹扫上升管6而造成的气体浪费及生产成本的增加,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清灰装置可在保证清扫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吹扫管1可设置一根、两根甚至多根,具体可根据上升管6的规格、积灰量以及第一吹扫管1的管径等因素结合考虑。所述第二吹扫管2的设置可参考所述第一吹扫管1。
可选地,该清灰装置还包括储气罐5,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远离所述上升管6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5连通,所述储气罐5内为高压氮气或压缩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罐5作为气源装置,用于对第一吹扫管1及第二吹扫管2提供吹扫气体,使得第一吹扫管1及第二吹扫管2中有充足的气体吹向上升管6的内壁。
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与所述储气罐5之间可采用焊接固定或其他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避免环境中的杂质进入管道,使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发生堵塞。
这里,采用高压氮气或压缩空气作为储气罐5的存储气体,取材容易,成本低廉,且高压氮气与压缩空气作为吹扫气,具有足够的动力,有利于对管壁面形成冲击,清灰效率更高。压缩空气或氮气的压力值一般在0.65-0.95MPa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分别用于插入所述上升管6上对应的连接孔中,且与所述连接孔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一吹扫管1及第二吹扫管2与上升管6密封连接,可避免外界杂质进入管道,密封方式采用焊接,具体地,可采用氩弧焊机与手工焊相结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上升管6,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插入所述上升管6的深度在250mm-350mm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竖直方向即为Z轴所示方向。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第二吹扫管2垂直向下插入上升管6中,以对上升管6下表面也即底部的灰尘进行吹扫,吹扫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插入所述上升管6的深度一般要求在250mm到350mm之间,若插入深度过大,也即吹扫管下端到上升管6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减小,会导致吹扫管对上升管6下表面的吹扫覆盖面积减小,无法将上升管6内全部灰尘的吹扫干净;若插入深度过小,则会使得吹扫力度过小,积灰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吹走。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插入所述上升管6的一端形成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用于朝向所述上升管6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喇叭口设置可以增大吹扫管的吹扫角度,更大范围覆盖上升管6,清灰效果佳。
可选地,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各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吹扫管1与两根所述第二吹扫管2呈矩形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布置各吹扫管,分布均匀,能够对所述上升管6的各位置形成更加均匀的吹风,使得各方向能够同时被清扫干净。第一吹扫管和第二吹扫管简称各吹扫管。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包括上升管6、一次蒸发塔7及上述的清灰装置,所述上升管6与所述一次蒸发塔7的出口连通,所述清灰装置安装于所述上升管6上。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通过在上升管6上布置清灰装置,使得从一次蒸发塔7出来的灰尘不会在上升管6底部聚集,而是会随着气流一起流向下一设备,使得上升管6更加干净、整洁。
可选地,所述上升管6包括依次连接的斜管段61、弯管段62和竖管段63,所述斜管段61靠近所述一次蒸发塔7一端,所述清灰装置的第一吹扫管1及第二吹扫管2插入所述斜管段6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竖管段63不存在灰尘聚集,灰尘一般会在底部斜管段61及弯管段62沉淀,而考虑到斜管段61更靠近一次蒸发塔7的出口,最先积灰,以及在斜管段61布置结构较为容易,故将清灰装置的各吹扫管插入斜管段61中。
这里,第一吹扫管1及第二吹扫管2插入向上倾斜的斜管段61中,各管的长短不一,
可选地,该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仪及雾化喷枪,所述雾化喷枪安装于所述一次蒸发塔7上,所述雾化喷枪上设有喷枪阀门,所述一次蒸发塔7的入口及出口处分别设有所述温度检测仪,所述喷枪阀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转炉烟气需要在一次蒸发塔7内进行气液两相雾化,灰尘形成粒径更大的颗粒物后,一部分从一次蒸发塔底排出,另一部分通过上升管6进入二次蒸发冷却塔。
在一次蒸发塔7入口处及出口处各设置两个温度检测仪,取入口温度值、出口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以减小温度误差,一次蒸发塔上安装有喷枪,喷枪呈环形排列,喷枪上设有气、液阀门,温度参考值与喷枪气、液阀门构成连锁控制,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控制喷枪气、液阀门的开度,实现不同温度区间内不同模式的控制,更有效地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避免因一次蒸发塔温度过高而造成塔体开裂的问题。
喷枪的雾化压力值为0.75MPa,可通过对喷枪的水气流量、压力及一次蒸发冷却塔的温度等数据进行监控与预警,及时分析、处理。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吹扫管(1)、至少一根第二吹扫管(2)、第一阀门(3)及第二阀门(4),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的一端分别用于插入所述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的上升管(6),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用于沿所述上升管(6)中烟气流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阀门(3)设于所述第一吹扫管(1)上,所述第二阀门(4)设于所述第二吹扫管(2)上,所述第一阀门(3)与所述第二阀门(4)交替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和/或所述第二阀门(4)采用电动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罐(5),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远离所述上升管(6)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5)连通,所述储气罐(5)内为高压氮气或压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分别用于插入所述上升管(6)上对应的连接孔中,且与所述连接孔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上升管(6),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插入所述上升管(6)的深度在250mm-350mm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插入所述上升管(6)的一端形成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用于朝向所述上升管(6)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管(1)及所述第二吹扫管(2)各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吹扫管(1)与两根所述第二吹扫管(2)呈矩形布置。
8.一种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管(6)、一次蒸发塔(7)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清灰装置,所述上升管(6)与所述一次蒸发塔(7)的出口连通,所述清灰装置安装于所述上升管(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管(6)包括依次连接的斜管段(61)、弯管段(62)和竖管段(63),所述斜管段(61)靠近所述一次蒸发塔(7)一端,所述清灰装置的第一吹扫管(1)及第二吹扫管(2)插入所述斜管段(6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仪及雾化喷枪,所述雾化喷枪安装于所述一次蒸发塔(7)上,所述雾化喷枪上设有喷枪阀门,所述一次蒸发塔(7)的入口及出口处分别设有所述温度检测仪,所述喷枪阀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电连接。
CN202222284423.3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Active CN218262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4423.3U CN218262582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4423.3U CN218262582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2582U true CN21826258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4423.3U Active CN218262582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2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2139A (zh) 一种用于锅炉烟气多级换热脱白的方法
CN218262582U (zh) 一种清灰装置及转炉半干法除尘系统
CN205300324U (zh) 一种抗低温腐蚀的自动清灰换热器
CN214598245U (zh) 一种脱硫废气处理设备
CN216688410U (zh) 清灰装置及单晶炉
CN214320064U (zh) 一种低温真空喷雾制粒机
CN213778716U (zh) 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8365559U (zh) 烟道飞灰清理装置
CN210814344U (zh) 一种除尘机
CN209771611U (zh) 干式除尘系统
CN218610830U (zh) 一种烟道积灰管道清理装置
CN206934977U (zh) 一种除尘装置所用的除尘组件及除尘器
CN111822455A (zh) 一种用于防止烟道易积灰点积灰的装置及烟道
CN207945687U (zh) 一种吹灰器耐高温耐磨损喷口
CN210861155U (zh) 一种低低温省煤器的吹扫装置
CN218914976U (zh) 一种空气预热器积灰吹扫装置
CN206424699U (zh) 一种气箱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04737977U (zh) 蒸发冷却器及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
CN218025946U (zh) 一种便于除尘的煤气脱硫前冷却装置
CN211069505U (zh) 电石炉炉气除尘装置
CN217594167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入口烟道清灰装置
CN216778227U (zh) 一种脉冲喷吹管布置结构
CN213853558U (zh) 一种应用于生物质锅炉粉尘超低排放的布袋除尘装置
CN218120669U (zh) 一种水密封自动排水装置
CN208313090U (zh) 防堵塞喷吹横列管烟气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