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1763U -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1763U
CN218261763U CN202222287180.9U CN202222287180U CN218261763U CN 218261763 U CN218261763 U CN 218261763U CN 202222287180 U CN202222287180 U CN 202222287180U CN 218261763 U CN218261763 U CN 218261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fting
drive mechanism
lead screw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71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秋鹏
刘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me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me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me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me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71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1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1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1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杆机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用于将两板固定,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一侧设置有两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该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还和另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耦合,以保证两组传动机构同向同速,两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均设置有丝杆主体,通过设置两组丝杆主体以及行程限位机构,解决了升降板的受力不均匀,保证了升降板的同步性,而行程限位机构可以限制升降机构的行程,当升降机构发生错误的过行程问题,通过行程限位机构可以使得设备自停,避免设备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杆机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杆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滚珠丝杆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丝杆常使用在升降机构上,传统的丝杆升降机构采用的是单丝杆加上导向机构所组成的装置,该种升降机构当两边受力不均匀时,受力较大的一边会产生升降不同步的情况,除此之外升降机构在行程异常时可能无法及时停止,可能造成错误的过行程运动造成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升降机构采用单丝杆加导向机构而导致当两片受力不均匀时,受力较大一侧会发生不同步的升降运动以及设备行程异常无法自停,从而导致设备可能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用于将两板固定,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一侧设置有两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该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还和另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耦合,以保证两组传动机构同向同速,两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均设置有丝杆主体,所述丝杆主体外侧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外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安装板顶部外壁还设置有行程限位机构,所述升降板一侧外壁与行程限位机构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升降感应片,所述升降板顶部还设置有驱动升降杆。
进一步,两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为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
进一步,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输入端与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轴器。
进一步,所述丝杆主体顶部末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压板可以限制升降板的最大行程范围。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而升降板的顶部外壁于导向柱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润滑套,所述导向柱依次穿过润滑套和升降板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与导向柱之间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程限位机构可以是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所述升降感应片与上限位传感器与下限位传感器对应,以用于确定下限位点位置以及上限位点位置。
进一步,所述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为磁性限位开关。
进一步,所述升降感应片为可磁吸材料。
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与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之间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通过设置两组丝杆主体以及行程限位机构,解决了升降板的受力不均匀,保证了升降板的同步性,而行程限位机构可以限制升降机构的行程,当升降机构发生错误的过行程问题,通过行程限位机构可以使得设备自停,避免设备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减速器,一方面减小伺服电机的负载,同时还可以使得由于双丝杆加双蜗轮蜗杆减速机的机械自锁特性,工作中负载变化和冲击对升降机构的位置不会产生影响,提升了机构的刚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丝杆主体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固定板;3、升降板;4、支撑柱;5、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6、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7、导向柱;8、丝杆主体;9、螺母座;10、润滑套;11、压板;12、伺服电机;13、位置传感器;14、升降感应片;15、升降驱动杆;16、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1、固定板2以及升降板3,安装板1与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两端与安装板1和固定板2固定连接,安装板1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2,安装板1顶部外壁与伺服电机12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两组传动机构,两组传动机构是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以及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6,其中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和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蜗杆输入端固定连接,而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输入端还和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以及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主体8,丝杆主体8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座9,螺母座9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升降板3,升降板3顶部还设置有驱动升降杆15,依靠伺服电机12的工作,驱动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蜗杆输入端转动,带动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6的蜗杆输入端,由于蜗轮蜗杆减速机中的蜗杆输入端和蜗轮输出端之间相互啮合,因此带动与蜗轮输出端连接的丝杆主体8转动,使得螺母座9带动外侧的升降板3移动,升降板3的升降靠伺服电机12的转动方向驱使,通过双丝杆主体8,可以解决传统单丝杆中的受力不均,保证升降板3的同步性,此外,在安装板1上还设置了行程限位机构,依靠升降感应片14与行程限位机构来确保升降机构的行程。
进一步,如图3所示,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蜗杆输入端和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6,联轴器16将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蜗杆输入端的转速转向传递至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6的蜗杆输入端,确保两减速机的转速转向相同,保证升降机构的同步性以及刚性。
进一步,如图3所示,丝杆主体8的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1,压板11可以防止升降板3与丝杆主体8发生脱落,可以确定升降板3的极限行程。
进一步,如图1所示,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7,而升降板3的顶部外壁于导向柱7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润滑套10,导向柱7依次穿过润滑套10和升降板3与固定板2之间固定连接,升降板3与导向柱7之间活动连接,润滑套10与导向柱7之间间隙处填充有润滑油,防止产生过大的摩擦阻力,避免影响升降机构的正常工作,对升降板3的位置进行导向。
进一步,如图2所示,行程限位机构可以是位置传感器13,位置传感器13包括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确定升降机构的行程主要通过升降感应片14首先下降至与下限位传感器的对应位置处,确定下限位点位置,再缓慢将升降感应片14上升至上限位传感器确定上限位点位置,从而确定升降机构的行程问题,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和伺服电机12之间电性连接,当升降机构的行程超过上限位点位置或者是下限位点位置,那么通过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可以使得伺服电机12停止转动,从而实现该升降机构的自停。
工作原理:该升降机构在工作时,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蜗杆输入端转动,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蜗杆输入端则通过联轴器16带动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6的蜗杆输入端转动,蜗杆输入端将动力传递至蜗轮输出端,蜗轮输出端带动丝杆主体8转动,螺母座9带动外侧设置的升降板3移动,升降板3上设置有升降感应片14,升降感应片14通过位置传感器13上的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来确定行程,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均为磁性限位开关,而升降感应片14为可以引起磁场变化的材料制成,当经过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时,通过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与伺服电机12的电性连接,可以使得伺服电机12改变转向,而当升降感应片14超过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时,则会使得伺服电机12停止工作,实现机构的自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用于将两板固定,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一侧设置有两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该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还和另一组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耦合,以保证两组传动机构同向同速,两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均设置有丝杆主体,所述丝杆主体外侧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外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安装板顶部外壁还设置有行程限位机构,所述升降板一侧外壁与行程限位机构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升降感应片,所述升降板顶部还设置有驱动升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为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以及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输入端与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输入端之间设置有联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主体顶部末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压板可以限制升降板的最大行程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而升降板的顶部外壁于导向柱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润滑套,所述导向柱依次穿过润滑套和升降板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与导向柱之间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位机构可以是位置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所述升降感应片与上限位传感器与下限位传感器对应,以用于确定下限位点位置以及上限位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传感器以及下限位传感器为磁性限位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感应片为可磁吸材料。
CN202222287180.9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Active CN218261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7180.9U CN218261763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7180.9U CN218261763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1763U true CN218261763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09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7180.9U Active CN218261763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1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3664Y (zh) 滚珠丝杆固定滚珠螺母运动的驱动机构
CN206164279U (zh) 一种大负载、高刚度、快响应的紧凑型回转式机电作动器
CN2873736Y (zh) 支腿升降装置
CN218261763U (zh)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CN115477247A (zh) 一种双丝杆升降机构
CN210920075U (zh) 一种可自动换挡变速箱
CN107068124A (zh) 一种乐器电动按弦装置
CN207049273U (zh) 带行程记忆功能能够自动回位的丝杆机构以及电动千斤顶
CN212532132U (zh) 一种电机内置式升降机
CN209778183U (zh) 自平衡升降装置
CN202545767U (zh) 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4177076U (zh) 一种输出方式可调电动缸
CN201538060U (zh) 连杆式滚珠丝杠副动力源
CN220621754U (zh) 丝杆式电驱水平定向钻机
CN206468765U (zh) 一种电动执行器过力矩保护机构
CN218371485U (zh) 一种新型升降机构
CN215035754U (zh) 一种新型鞍座传动机构
CN204906220U (zh) 一种新型直线压电作动器
CN211501523U (zh) 一种螺纹式直线运动机构
CN219529744U (zh) 一种旋转升降的变速器装置
CN219176889U (zh) 一种双速输出机构
CN217720945U (zh) 一种伺服压力机用电缸
CN218931579U (zh) 一种顶升机构
CN220688625U (zh) 大行程升降的六自由度平台
CN217388442U (zh) 一种直线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