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5681U -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5681U
CN218245681U CN202222156492.6U CN202222156492U CN218245681U CN 218245681 U CN218245681 U CN 218245681U CN 202222156492 U CN202222156492 U CN 202222156492U CN 218245681 U CN218245681 U CN 218245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ylinder
furnace
heating furnace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64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连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64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5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5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5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涉及雾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加热不均匀,导致雾化介质局部高温碳化的问题。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炉和容置筒,加热炉内部形成有加热腔,加热炉可在加热腔内产生热能以加热雾化介质;容置筒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用于容纳雾化介质,容置筒设置于加热腔内,并可相对加热炉旋转。本申请的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烟草等雾化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是用于加热植物草叶、烟膏等雾化介质以产生雾化气体供用户吸食的装置。雾化装置可以通过精确地控制加热温度,将雾化介质加热到足以挥发出其挥发性化合物的温度,而不需要点燃燃烧,从而可减少吸入燃烧可能产生的有害产物。但由于加热方式的局限容易导致加热不均匀,或者局部高温,致使雾化介质加热时直接碳化,或者挥发出的化合物有焦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加热均匀,有效解决了雾化介质局部受热过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炉和容置筒,加热炉内部形成有加热腔,加热炉可在加热腔内产生热能以加热雾化介质;容置筒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用于容纳雾化介质,容置筒设置于加热腔内,并可相对加热炉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加热炉内部形成有加热腔可以容纳容置筒,容纳筒内形成有容纳腔用于容纳雾化介质,加热炉通过在加热腔内产生热能的方式加热容纳筒内的雾化介质。为了使雾化介质被均匀加热,本申请的容置筒可相对加热炉旋转,使得容置筒中的雾化介质运动,位于容置筒中部的雾化介质和边缘的雾化介质不断混合,从而使得雾化介质能均匀受热,避免局部高温,使烟草等类型的雾化介质碳化,同时雾化介质的运动也加速了热能在雾化介质件传递的效率,提高了加热效率。与相关技术中,容置筒及其内雾化介质静置的方案相比,本申请的加热组件,雾化介质设置于容置筒内,容置筒能够旋转,使得雾化介质受热更加均匀,解决了雾化介质受热不均,局部加热过度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筒相对于加热炉的旋转的轴线与容置筒的中心轴线共线。共线设置使得容置筒转动过程中,容置筒周侧到加热炉内某一加热点的距离一致,也即容置筒内雾化介质可以均匀的从该加热点吸收热量,使得雾化介质受热更均匀;此外,将容置筒相对于加热炉的旋转轴线与容置筒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使得容置筒在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容置筒可以在任意旋转角度停住,受重力影响小,更利于对容置筒旋转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加热炉相固定,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容置筒,以驱动容置筒相对加热炉旋转。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容置筒通过连接轴可旋转连接于加热炉,且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加热炉与两个连接轴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筒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两端的筒盖,至少一个筒盖和筒体可拆卸连接,以向容纳腔取放雾化介质。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筒体和加热腔的腔壁之间留有加热间隙。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周侧开设有第一气孔,筒体周侧开设有第二气孔,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用于使气流流经雾化介质。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气孔设置于加热炉的一侧,多个第二气孔沿筒体的周向均匀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的周侧开设有放置口,且放置口的尺寸大于容置筒的轴向截面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筒体的周侧开设有至少三个变形槽,变形槽沿筒体的轴向延伸至筒体的两端,且至少三个变形槽沿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使筒体受热变形时的径向尺寸大于加热炉受热变形时放置口的径向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两端的炉盖,两个炉盖相互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沿炉体的周向延伸,炉体的两端具有限位部,两个限位部对应卡接于两个导向槽,以使炉体受热变形时放置口的径向尺寸小于筒体受热变形时的径向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对应连接轴位置开设有限位槽,连接轴可滑动地抵靠于限位槽内,且限位槽朝向放置口延伸至加热炉的外表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本体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置于雾化装置本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由于包括本申请的加热组件,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雾化介质设置于容置筒内,容置筒能够旋转,使得雾化介质受热更加均匀,解决了雾化介质受热不均,局部加热过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局部剖切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剖切示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吸嘴组件的剖切示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吸嘴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中筒盖及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中加热炉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中炉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中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雾化装置本体;11-壳体;111-主壳;112-底盖;113-支架;114-容置槽;12-吸嘴组件;121-吸嘴座;1211-安装面;1212-安装槽;122-吸嘴件;1221-转轴部;1222-吸嘴部;1223-卡槽;123-过滤网;1231-过滤孔;1232-定位凸缘;1233-凹槽;124-密封套;1241-通气孔;125-卡环件;1251-开口环;1252-延伸部;126-密封圈;13-电气组件;131-按键;132-电池;14-辅助组件;141-第一磁吸件;142-第二磁吸件;15-出气通道;151-导气通道;1511-第一导气通道;1512-第二导气通道;1513-第三导气通道;152-吸气通道;153-过气通道;2-加热组件;21-加热炉;211-加热腔;212-炉体;2121-第一气孔;2122-限位部;213-炉盖;2131-限位槽;2132-导向槽;22-容置筒;221-筒体;2211-第二气孔;2212-变形槽;222-筒盖;223-连接轴;2231-连接孔;224-容纳腔;23-驱动件;231-输出轴;24-配合套;x-筒体的径向尺寸;y-放置口的径向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用于加热植物草叶、烟膏等雾化介质以产生雾化气体供用户吸食。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本体1和加热组件2,加热组件2设置于雾化装置本体1上。
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雾化装置本体1可包括壳体11、吸嘴组件12、电气组件13、辅助组件14以及吸嘴组件12内形成的出气通道15等,加热组件2设置于壳体11内,吸嘴组件12和壳体11上均开有孔洞,且两个孔洞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加热组件2设置于气流通道的沿线上,吸嘴组件12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1的一端,以便于将吸嘴组件12从壳体11上拆卸清洗,并可在拆卸吸嘴组件12后向加热组件2中添加雾化介质,如烟草等,加热组件2将由壳体11的孔洞流入的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流经雾化介质并将雾化介质雾化为气体,该雾化气体经由吸嘴组件12的孔洞流出,供用户吸食。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椭圆形柱状,圆柱状、方形柱状、扁平柱状等,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11包括筒状设置的主壳111,主壳111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底盖112,主壳111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架113,支架113的上部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容置槽114,加热组件2可通过该容置槽114放置于支架113中,其中,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卡接、螺钉等连接,为了便于加热组件2和吸嘴组件12的气密连接,参照图2和图3,加热组件2和吸嘴组件12之间设置有配合套24。
参照图2和图3,电气组件13包括设置于主壳111上的按键131、设置于主壳111中的电池132,以及设置于主壳111中的主板。电池132和主板电性连接,主板和加热组件2电性连接,主板可在按键131的作用下控制电池132和加热组件2之间的通断。电池132可设置于支架113中,主板可设置于电池132与按键131之间,并位于支架113的一侧。
可选的,辅助组件14包括隔热垫,隔热垫可设置于容置槽114中,加热组件2可经由该隔热垫抵靠于容置槽114的内壁上,以提高加热组件2与支架113之间的隔热性能。隔热垫通常可采用隔热棉等耐高温、低导热的材料制成。
参照图2和图5,辅助组件14还包括第一磁吸件141和第二磁吸件142,壳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磁吸件141,吸嘴组件12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磁吸件142,第一磁吸件141和第二磁吸件142磁吸连接,以将吸嘴组件12固定于壳体11。可选的第一磁吸件141和第二磁吸件142均有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第一磁吸件141嵌置于支架113的顶部并分别位于容置槽114的相对两侧。
参照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嘴组件12包括吸嘴座12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吸嘴座121上的吸嘴件122,吸嘴座121的下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1212,两个安装槽1212与两个第一磁吸件141对位设置,第二磁吸件142对应固定在安装槽1212内。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吸嘴座121包括与加热组件2导气连通的导气通道151,该吸嘴件122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吸嘴座121的转轴部1221以及由该转轴部1221径向伸出的吸嘴部1222。转轴部1221的转动中心线分别相对于吸嘴部1222的中心线以及吸嘴座121的中心线偏心设置。吸嘴部1222上形成有一吸气通道152。该吸气通道152将导气通道151与外界相连通,且吸气通道152具有远离该转轴部1221的吸气端与外界连通,以将加热组件2雾化后产生的雾化气体导出,供用户吸食。
吸嘴部1222能够相对于吸嘴座121绕转轴部122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横向转动。参照图3,当吸气通道152处于第一位置时,吸气通道152的吸气端收回吸嘴座121;参照图4,当吸气通道152处于第二位置时,吸气通道152的吸气端凸伸于吸嘴座121外。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气通道1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气通道1511、第二导气通道1512、第三导气通道1513。第一导气通道1511可由吸嘴座121的底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吸嘴座121的顶部具有一安装面1211,第三导气通道1513可由安装面1211向下延伸形成,且第三导气通道1513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一导气通道1511的中心线偏心设置。可选的,安装面1211为斜面并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的夹角,第三导气通道1513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面1211垂直并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且第三导气通道1513设置于安装面1211相对较高的一侧。又或者,安装面1211也可与水平面平行,第三导气通道1513的延伸方向也可与竖直方向平行。
参照图3和图4,转轴部122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导气通道1513中。转轴部1221上形成有与导气通道151相连通的过气通道153,该过气通道153可与第三导气通道1513同轴设置。出气通道15包括依次连通的导气通道151、过气通道153、吸气通道152。
吸嘴部1222大致呈椭圆形片状,其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与过气通道153相连通的吸气通道152。吸嘴部1222安装于安装面1211上并可在与安装面1211重合或平行的平面内关于转轴部1221的轴向转动。
参照图3,当吸嘴部1222处于第一位置时,吸嘴部1222收回吸嘴座121,吸嘴部1222的外边缘与安装面1211的外边缘重合或大致重合,可大大减小雾化装置的占用空间,方便收纳和携带。
参照图4,当吸嘴部1222处于第二位置时,吸嘴部1222的吸气端凸伸于吸嘴座121外且斜向上延伸,便于用户用嘴吸食。该吸嘴组件12的结构配置,能够大大延长雾化气体的过气通道153的路径,从而大大降低雾化气体出气时的气体温度,并可使雾化装置的占空空间较小。
参照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嘴组件12可包括设置于第一导气通道1511中的过滤网123、密封地设置于过滤网123的外壁面和第一导气通道1511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套124、可拆卸地卡设于转轴部1221上的卡环件125、密封地套设于转轴部1221上的密封圈126。
具体的,过滤网123可呈锅状,其可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过滤网123可以过滤掉雾化气体中掺杂的杂质,防止杂质被用户吸入嘴中,提升用户体验。参照图4和图5,过滤网123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过滤孔1231,加热组件2雾化后产生的雾化气体经由过滤孔1231进入导气通道151中。过滤网123的上端周缘可向外凸出形成有环形的定位凸缘1232,该定位凸缘1232可抵靠于第一导气通道1511的上端。定位凸缘1232的外缘可向内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1233,可便于用户使用镊子等工具将过滤网123取出。
参照图4和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套124嵌置于吸嘴座121的下部,其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密封套124的底面向上延伸形成有通气孔1241,该通气孔1241的内壁面界定出第一导气通道1511,过滤网123紧密地嵌置于通气孔1241中。
参照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部1221上形成有卡槽1223,卡环件125可拆卸地卡设于卡槽1223中,用于实现吸嘴座121和吸嘴件122的快速拆装。卡环件125可包括开口环1251以及与开口环1251连接的延伸部1252。卡槽1223可呈圆环状并可由转轴部1221的外周缘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开口环1251卡设于环形卡槽1223中,开口环1251的上端面与第三导气通道1513的下端面相抵靠,开口环1251的下端面与环形卡槽1223的下端面相抵靠。延伸部1252可由开口环1251背离其开口的一侧斜向下弯折形成,延伸部1252可便于用户用手拆装卡环件125。
该吸嘴组件12在拆分时,可先将密封套124从吸嘴座121的下方取出,然后将过滤网123与密封套124拆离,将卡环件125从转轴部1221上拆离,再将吸嘴件122从吸嘴座121的上方拆出。该吸嘴组件12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便捷地拆分为单个零部件,以便于浸泡(例如酒精)清洗零部件在抽吸后积累的油污、灰尘等。
参照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圈126呈圆环状并套设于环形卡槽1223中,密封圈126的上端面与环形卡槽1223的上端面相抵靠,密封圈126的下端面与第三导气通道1513的上端面相抵靠。密封圈126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与卡环件125共同作用实现转轴部1221在第三导气通道1513中的轴向定位。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热组件2,参照图6和图7,本申请的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炉21和容置筒22,加热炉21内部形成有加热腔211,加热炉21可在加热腔211内产生热能以加热雾化介质;容置筒22内部形成有容纳腔224用于容纳雾化介质,容置筒22设置于加热腔211内,并可相对加热炉21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2,加热炉21内部形成有加热腔211可以容纳容置筒22,容置筒22内形成有容纳腔224用于容纳雾化介质,加热炉21通过在加热腔211内产生热能的方式加热容纳筒内的雾化介质。
为了使雾化介质被均匀加热,本申请的容置筒22可相对加热炉21旋转,使得容置筒22中的雾化介质运动,位于容置筒22中部的雾化介质和边缘的雾化介质不断混合,从而使得雾化介质能均匀受热,避免局部高温,使烟草等类型的雾化介质碳化,同时雾化介质的运动也加速了热能在雾化介质件传递的效率,提高了加热效率。
与相关技术中,容置筒22及其内雾化介质静置的方案相比,本申请的加热组件2,雾化介质设置于容置筒内,容置筒能够旋转,使得雾化介质受热更加均匀,解决了雾化介质受热不均,局部加热过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容置筒22相对于加热炉21的旋转轴线可以沿容置筒22的径向设置,也可以沿容置筒22的轴向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其中,轴向设置时,容置筒22相对于加热炉21的旋转的轴线与容置筒22的中心轴线平行,可选的,容置筒22可以相对于加热炉21偏心设置,或,容置筒22相对于加热炉21的旋转的轴线与容置筒22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
参照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筒22相对于加热炉21的旋转轴线与容置筒22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使得容置筒22转动过程中,容置筒22周侧到加热炉21内某一加热点的距离一致,也即容置筒22内雾化介质可以均匀的从该加热点吸收热量,使得雾化介质受热更均匀;此外,将容置筒22相对于加热炉21的旋转轴线与容置筒22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使得容置筒22在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容置筒22可以在任意旋转角度停住,受重力影响小,更利于对容置筒22旋转的控制。
可选的,加热炉21及其内部的加热腔211均可以有多种形状,例如,加热炉21及其内部的加热腔211均为球型;又例如,加热炉21为方型,其内部的加热腔211为圆柱型;再例如,加热炉21及其内部的加热腔211均为方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21及其内部的加热腔211均为圆柱型,以和容置筒22的轮廓相匹配,即,容置筒22和加热炉21同轴设置,容置筒22周侧各处到加热腔211内壁对应位置的距离一致,使得容置筒22周侧的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雾化介质的受热均匀性。
此外,加热炉21的产热也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加热炉21包括电热丝,电热丝沿容置筒22的轴向螺旋环绕于容置筒22周侧,电热丝通电产生热能;由例如,加热炉21包括电热膜,电热膜包覆于容置筒22的外侧,电热膜通电产生热能;再例如,加热炉21包括电磁线圈,容置筒22设置于电磁线圈内,电磁线圈通电后在容置筒22上产生涡流,使容置筒22发热升温。
具体的,加热炉21可包括炉体212,炉体212内部形成加热腔211用于安放容置筒22,炉体212的外周侧设置电热丝、电热膜或电磁线圈等,其中,当炉体212外侧设置电磁线圈时,炉体212可采用陶瓷等非金属材料。
为了形成相对封闭的容置筒22,避免容置筒22旋转过程中雾化介质撒落,参照图7、图8和图9,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容置筒22包括筒体221和连接于筒体221两端的筒盖222,筒体221和筒盖222共同形成圆柱型的容纳腔224。
其中,筒盖222和筒体221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易于拆卸的连接方式,此外,当筒盖222可拆卸连接于筒体221时,可以打开筒盖222,从筒体221的端部向容纳腔224内添加雾化介质,或从容纳腔224内取出雾化介质;当筒盖222和筒体221固定连接时,可以在筒体221的周侧开设窗口,以取放雾化介质。
为了便于雾化介质在容置筒22中的取放,可选的,至少一个筒盖222和筒体22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打开筒盖222,从筒体221的端部向容纳腔224内添加雾化介质,或从容纳腔224内取出雾化介质,可选的,筒盖222为阶梯型圆台,筒盖222直径较大处的径向尺寸和筒体221的外径一致,筒盖222直径较小处的径向尺寸和筒体221的内径相仿,以使筒盖22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筒体221的端部,使得筒体221内在取放雾化介质过程中不存在死角,便于雾化介质的取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容置筒22和加热炉21的旋转方式不作限制,可选的,加热炉21内沿其中心轴线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与加热炉21固定连接,支撑轴贯穿容置筒22,且与容置筒22可旋转连接,这一方案中,支撑轴为心轴,仅对容置筒22进行支撑,驱动部件可通过齿轮机构等偏向传动的方式与容置筒22连接;又或者,支撑轴与容置筒22固定连接,并与加热炉21可旋转连接,以使容置筒22可通过支撑轴相对加热炉21旋转,这一方案中,支撑轴为转轴,既为容置筒22提供支撑,又可将动力传递给容置筒22,驱动部件可直接与支撑轴传动连接。
参照图8,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筒盖222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连接轴223,连接轴223与对应的筒盖222固定连接,容置筒22通过连接轴223可旋转连接于加热炉21,也即容置筒22的两端设置连接轴223,连接轴223可旋转连接于加热炉21,两个连接轴223分别对容置筒22的两端进行支撑,使得容置筒22旋转时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驱动部件可以采用手动,也可以采用自动,当驱动部件为手动时,驱动部件可以为摇柄;当驱动部件为自动时,驱动部件可以为电机,也可以为电动伸缩杆配合曲柄滑块机构的方式。
为了简化结构,减小雾化装置的体积,参照图6和图7,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组件2还包括驱动件23,驱动件23输出旋转驱动,驱动件23与加热炉21相固定,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固定连接于容置筒22,以驱动容置筒22相对加热炉21旋转,具体的,驱动件23设置于容置筒22的一端,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与容置筒22对应端的连接轴223固定连接。
其中,驱动件23可以为电机,电机包括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电机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清洁无污染、易于控制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驱动件23的固定方式不作限制,可选的,驱动件23固定连接在加热炉21的外侧,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穿过加热炉21与两个连接轴223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又或者,驱动件23固定连接在壳体11内部对应加热组件2的位置,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穿过加热炉21与对应的连接轴223固定连接,其中驱动件23可以采用紧固件的方式固定在加热炉21或壳体11上,也可以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又或者其他易于拆装的连接方式。
此外,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和连接轴223也有多种可实施的固定方式,例如,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和连接轴223通过联轴器连接;又例如,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和连接轴223通过花键配合;再例如,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和连接轴223通过键与键槽配合的方式连接。
参照图8,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件23所对应的连接轴223朝向驱动件23一端开设有连接孔2231,该连接孔2231的直径稍大于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直径,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伸入连接孔2231内,且驱动件23的输出轴231和连接轴223过盈配合。
为了便于生产和加工,可选的,两个连接轴223上均开设有连接孔2231,以使两个连接轴223结构相同,便于生产,并且两个连接轴223的结构相同设置,使得容置筒22的两端均可以与驱动件23连接,容置筒22在安装时不需要区分哪一端和驱动件23连接,安装更加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加热炉21可以采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或三者任意组合的形式对容置筒22中的雾化介质进行加热。例如,加热炉21的电热膜抵靠在容置筒22周侧,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雾化介质进行加热。
参照图6,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筒体221和加热腔211的腔壁之间留有加热间隙,也即,筒体221的外径小于加热炉21的内径,以避免筒体221和加热炉21之间的接触磨损,加热炉21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容置筒22,进而传递至容置筒22内的雾化介质,热辐射传递的热量更加均匀,且不易导致雾化介质局部受热过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的均匀性,参照图9和图10,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21周侧开设有第一气孔2121,筒体221周侧开设有第二气孔2211,第一气孔2121和第二气孔2211用于使气流流经雾化介质,使得加热炉21内的空气受热并在加热炉21和筒体221内形成对流,热空气的流动可以深入雾化介质内部,从而对雾化介质进行更加全面、均匀的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第一气孔2121和第二气孔2211的形式不作限制,参照图9和图10,第一气孔2121和第二气孔2211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气孔2121设置于加热炉21的一侧,多个第二气孔2211沿筒体221的周向均匀设置。
为了实现容置筒22在加热炉21中的取放,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0,加热炉包括炉体212,炉体212的周侧开设有放置口,且放置口的尺寸大于容置筒22的轴向截面尺寸,以使容置筒22可以通过该放置口。
在此基础上,气流通道可以设置单独线路经过加热组件2,也可以由上述第一气孔2121、第二气孔2211等形成,可选的,气流通道依次包括:壳体11的孔洞、第一气孔2121、第二气孔2211、放置口和出气通道15,其中,为了便于气流流经容置筒22,参照图10,第一气孔2121和放置口关于容置筒22相对设置,以使有更多的气流流经容置筒22。
此外,为了便于容置筒22的取放,参照图10和图11,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21对应连接轴223位置开设有限位槽2131,连接轴223可滑动地抵靠于限位槽2131内,且限位槽2131朝向放置口延伸至加热炉21的外表面,也即拆卸容置筒22时,将连接轴223与驱动件23分离,并将连接轴223从限位槽2131中滑出即可,安装容置筒22时,将连接轴223滑入至限位槽2131的底部,在将对应的连接轴223与驱动件23连接即可。
由于被加热后的容置筒22温度较高,用户误操作可能导致高温的容置筒22从加热炉21中脱出,导致烫伤用户等事故,因此需要使高温的容置筒22可以被限制在加热炉21中。
参照图7和图9,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筒体221的周侧开设有至少三个变形槽2212,变形槽2212沿筒体221的轴向延伸至筒体221的两端,且至少三个变形槽2212沿筒体221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使筒体221受热变形时的径向尺寸x大于加热炉21受热变形时放置口的径向尺寸y。
参照图10,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炉21还包括设置于炉体212两端的炉盖213,参照图10和图11,两个炉盖213相互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导向槽2132,导向槽2132沿炉体212的周向延伸,参照图10和图12,炉体212的两端具有凸出的限位部2122,两个限位部2122对应卡接于两个导向槽2132,参照图7,以使炉体212受热变形时放置口的径向尺寸y小于筒体221受热变形时的径向尺寸x。
可选的,本申请也可以同时设置变形槽2212和导向槽2132,使筒体221受热变形时的径向尺寸增大,炉体212受热变形时放置口沿炉体212径向的尺寸减小,更利于将高温时的容置筒22限制在加热炉21中。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炉,内部形成有加热腔,所述加热炉可在所述加热腔内产生热能以加热雾化介质;
容置筒,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用于容纳雾化介质,所述容置筒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并可相对所述加热炉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相对于所述加热炉的旋转的轴线与所述容置筒的中心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加热炉相固定,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置筒,以驱动所述容置筒相对所述加热炉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容置筒通过所述连接轴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加热炉,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加热炉与两个所述连接轴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两端的筒盖,且至少一个所述筒盖和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以向所述容纳腔取放雾化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和所述加热腔的腔壁之间留有加热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周侧开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筒体周侧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用于使气流流经雾化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气孔设置于所述加热炉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气孔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的周侧开设有放置口,且所述放置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容置筒的轴向截面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周侧开设有至少三个变形槽,所述变形槽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至所述筒体的两端,且至少三个所述变形槽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使所述筒体受热变形时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加热炉受热变形时所述放置口的径向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和设置于所述炉体两端的炉盖,两个所述炉盖相互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炉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炉体的两端具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对应卡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槽,以使所述炉体受热变形时所述放置口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筒体受热变形时的径向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对应所述连接轴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轴可滑动地抵靠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放置口延伸至所述加热炉的外表面。
1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装置本体;
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上。
CN202222156492.6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245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492.6U CN218245681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492.6U CN218245681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5681U true CN218245681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6492.6U Active CN218245681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5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41063A1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8634372B (zh) 一种磁加热低温烘烤烟具
WO2013181796A1 (zh) 电子烟及其吸杆
WO2023279883A1 (zh)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245681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77767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6147256U (zh) 发热机构和电子雾化器
WO2021083342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2316258A (zh) 具有侧边吸雾通道和一体式雾化组件的雾化器
US20230180854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CN112931972A (zh) 雾化芯的内底部设有雾化腔的雾化器
WO2020228690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2316260A (zh) 具有中心吸雾通道和一体式雾化组件的雾化器
CN212545566U (zh) 发热体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073481U (zh) 一种雾化组件
WO2023124528A1 (zh) 加热雾化装置
US20230073945A1 (en) Vaporizer and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CN218164953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3424996A (zh)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107788578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US20220400758A1 (en)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WO2022266808A1 (zh)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10580985U (zh) 烟液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1379629U (zh) 电子烘烤装置及其提取器和加热器
CN215898886U (zh) 雾化装置及其吸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