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4953U -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4953U
CN218164953U CN202222210456.3U CN202222210456U CN218164953U CN 218164953 U CN218164953 U CN 218164953U CN 202222210456 U CN202222210456 U CN 202222210456U CN 218164953 U CN218164953 U CN 218164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xhaust port
pot cover
plate
he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04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红林
谢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04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4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4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4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锅盖组件包括加热盘以及位于加热盘下方的盖板,加热盘设置有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环绕于第一加热区域的外周,且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之间具有环形的安装区域,安装区域开设有第一排气口,盖板对应第一排气口开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同轴设置,以能够对锅盖组件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加热,使热量在锅盖组件上的分布更加均匀。并且有效地避开了第一排气口的位置,使得第一排气口不会与两个加热区域发生干涉,进而不会影响两个加热区域的原本形状,降低加热件的加工难度,以及对加热件装配精度的需求,降低第一排气口和加热件的隔离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如今追求效率以及高品质生活的趋势下,现有的一些烹饪器具在锅盖以及锅体底部均设置加热装置,在食材烹饪过程中,烹饪器具内部烹饪腔上下两侧同时加热,从而对烹饪腔内的食物形成立体式加热,热量环绕于食物,使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以及口感,提高烹饪效率。
为了满足烹饪器具排汽的需求,还需要在锅盖开设排汽孔,因此便带来加热装置和排汽孔布局的问题,以在保证锅盖加热效果的同时,还避免排汽孔处蒸汽的泄漏。
但是,现有的具有加热装置的锅盖,有些为了使加热装置对排汽孔进行避让,将加热装置的结构形状设置为不规则的结构,这造成加工难度的增加,对于电磁加热的锅盖而言,由于线圈绕设不规则,还导致磁感应线分布不均匀,锅盖上的热量分布也不均匀。还有些锅盖通过增加加热装置和排汽孔之间的距离,实现二者的隔离,减小蒸汽泄漏的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导致锅盖的热量集中在加热装置一侧,排汽孔一侧热量较低,冷凝水容易在此处聚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锅盖组件,包括加热盘以及位于所述加热盘下方的盖板,所述加热盘设置有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环绕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之间具有环形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开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开设有第二排气口。
所述第一加热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绕线结构,所述第二加热区域设置有第二环形绕线结构。
所述第一环形绕线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绕线结构均为设置于所述加热盘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环形槽。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绕线结构的第一电磁线圈,以及绕设于所述第二环形绕线结构的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串联或并联设置。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盘上方的隔磁板,所述隔磁板用于屏蔽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磁场,所述隔磁板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三排气口。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相抵接,以围成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排气通道。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开设有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的外周具有朝向加热盘延伸的配合筋位,所述配合筋位伸入所述第一排气口内并抵顶固定所述密封件。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盘和所述盖板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加热盘的下表面相抵,且所述隔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隔板开设有第四排气口,所述第四排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直径。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衬盖,所述衬盖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周设置有承托筋位,所述开口的外周还具有向上延伸的止挡筋位,所述承托筋位和所述止挡筋位配合围成用于安装所述加热盘的安装位,所述隔板置于所述承托筋位,所述加热盘的外周与所述止挡筋位止挡。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为上述的锅盖组件,所述锅体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加热盘具有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同轴设置,以能够对所述锅盖组件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加热,使热量在所述锅盖组件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之间开设所述第一排气口,有效地避开了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排气口不会与两个加热区域发生干涉,进而不会影响两个加热区域的原本形状,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仍保持完整的环形结构,降低加热件的加工难度以及装配难度,以及对加热件和所述第一排气口装配精度的需求,降低所述第一排气口和加热件的隔离难度。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热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绕线结构,所述第二加热区域设置有第二环形绕线结构。所述环形绕线结构的设置,方便在绕设线圈时对电磁线圈进行定位,降低线圈绕设的难度,提高线圈布置位置的准确性。当线圈绕设完成后,所述环形绕线结构还能够对电磁线圈起到限位作用,使电磁线圈保持规整,从而形成稳定、均匀的磁感应线,提高加热均匀性,防止电磁线圈松散。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盘上方的隔磁板,所述隔磁板用于屏蔽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磁场,所述隔磁板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三排气口。所述隔磁板位于所述加热盘的上方,以阻止热量向上方传递,避免所述锅盖组件表面的温度升高,造成用户操作和取放不便的问题。热量集中向下方传递进入烹饪腔内,对食物进行加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降低了热量的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衬盖,所述衬盖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周设置有承托筋位,所述开口的外周还具有向上延伸的止挡筋位,所述承托筋位和所述止挡筋位配合围成用于安装所述加热盘的安装位,所述隔板置于所述承托筋位,所述加热盘的外周与所述止挡筋位止挡。所述加热盘放置于所述承托筋位,在所述承托筋位的承托作用下,提高了所述加热盘放置的稳定性,同时,所述止挡筋位环绕于所述加热盘的外周,自所述加热盘的周向对所述加热盘进行止挡限位,能够防止所述加热盘横向移动,进而提高所述加热盘位置的稳定性,保证加热效果。
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为上述的锅盖组件,所述锅体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锅盖上加热件的布置规整,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加热件能够对所述锅盖的中心区域和外罩区域进行加热,提高热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所述第一排气口和加热件的布置互不干扰,方便装配的同时,保证了所述第一排气口处的密封性,防止气体进入所述锅盖内部,对加热件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盖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发热盘下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锅盖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6为图1中所述隔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述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加热盘;11第一加热区域;12第二加热区域;13安装区域;14第一排气口;
2盖板;21第二排气口;
3隔磁板;31第三排气口;32定位筋;
4隔板;41第四排气口;
5面盖;51气流出口;52配合筋位;
6衬盖;61承托筋位;62止挡筋位;
7密封件;71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锅盖组件,包括加热盘1以及位于所述加热盘1下方的盖板2,所述加热盘1设置有第一加热区域11和第二加热区域12,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环绕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之间具有环形的安装区域13,所述安装区域13开设有第一排气口14,所述盖板2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14开设有第二排气口2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所述排气口,不仅用于锅内蒸汽的排出,也可用于锅内烹饪时的烟气、高温气流等的排出,以实现锅内外的连通,避免长时间烹饪后锅内出现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加热盘1具有第一加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同轴设置,以能够对所述锅盖组件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加热,使热量在所述锅盖组件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之间开设所述第一排气口14,有效地避开了所述第一排气口14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排气口14不会与两个加热区域发生干涉,进而不会影响两个加热区域的原本形状,使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仍保持完整的环形结构,相较于加热区为异形的方式而言,降低加热件的加工难度和装配难度,以及对加热件和所述第一排气口14装配精度的需求,降低所述第一排气口14和加热件的隔离难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的形状与所述加热盘1的形状适配,以所述加热盘1为圆形结构为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设置于所述加热盘1的中心区域,形状同样为圆形,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设置于所述加热盘1的外周区域,为圆环形,二者之间具有环形的所述安装区域1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设置于所述加热盘1的加热件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加热管,以利用电加热或者红外加热的方式产生热量,而优选的,加热件为电磁线圈,以利用电磁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减小加热件的体积,提高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区域11设置有第一环形绕线结构,所述第二加热区域12设置有第二环形绕线结构。
所述环形绕线结构的设置,方便在绕设线圈时对电磁线圈进行定位,降低线圈绕设的难度,提高线圈布置位置的准确性。当线圈绕设完成后,所述环形绕线结构还能够对电磁线圈起到限位作用,使电磁线圈保持规整,从而形成稳定、均匀的磁感应线,提高加热均匀性,防止电磁线圈松散。
本实施方式对于所述环形绕线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其可以为槽型结构,以用于容置电磁线圈,或者为环形凸起结构,以用于对电磁线圈更好的定位。
此外,本实施方式对于所述第一环形绕线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绕线结构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环形绕线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绕线结构均为设置于所述加热盘1朝向所述盖板2一侧的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加热盘1的下侧,使电磁线圈距离下方的所述盖板2更近,方便使热量向下集中传递,减少向上传递的热量,一方面降低热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传递至上方面盖的热量,方便用户使用。
优选的,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绕线结构的第一电磁线圈,以及绕设于所述第二环形绕线结构的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串联或并联设置。
当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串联连接时,二者能够实现同步工作或停止,使所述加热盘1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同时加热。而当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并联连接时,二者能够分别控制,进而能够实现分别工作和停止,实现分区独立加热。
进一步地,如图1、图6所示,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盘1上方的隔磁板3,所述隔磁板3用于屏蔽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磁场,所述隔磁板3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14的位置开设有第三排气口31。
所述隔磁板31位于所述加热盘1的上方,以阻止热量向上方传递,避免所述锅盖组件表面的温度升高,造成用户操作和取放不便的问题。热量集中向下方传递进入烹饪腔内,对食物进行加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降低了热量的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如图4、图6所示,所述加热盘1朝向所述隔磁板3的一侧具有定位槽,所述隔磁板3具有朝向下方弯曲延伸的定位筋32,所述定位筋32伸入所述定位槽内,以使所述隔磁板3和所述加热盘1定位,防止二者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位置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7,所述密封件7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4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1相抵接,以围成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14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1的排气通道71。
所述密封件7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4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1抵接以在所述密封件7内部围成所述排气通道71,进一步实现了所述排气位置和加热位置的隔绝,锅内气流通过所述密封件7内部的所述排气通道71流出,而不会流动至所述锅盖组件内部,以及加热件处,保证了各电器元件的清洁以及使用寿命,以及加热盘1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图4、图5所示,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面盖5,所述面盖5开设有气流出口51,所述气流出口51的外周具有朝向加热盘1延伸的配合筋位52,所述配合筋位52伸入所述第一排气口14内并抵顶固定所述密封件7。
所述配合筋位52不仅围成所述排气通道71的一部分,使所述排气通道71自所述盖板2一直向上延伸至所述面盖5的气流出口51,同时所述配合筋位52还能够对所述密封件7起到固定作用,如图5所示,所述密封件7的翻边搭靠在所述加热盘1下方的隔板4上,所述配合筋位52自上而下压住所述密封件7的翻边,从而与隔板4配合夹持固定密封件7,实现对所述密封件7的固定。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盘1和所述盖板2之间的隔板4,所述隔板4与所述加热盘1的下表面相抵,且所述隔板4与所述盖板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隔板4开设有第四排气口41,所述第四排气口4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口14的直径。
所述隔板4能够对所述加热盘1上的加热件进行隔离,进一步避免蒸汽与加热件接触,同时所述隔板4与所述盖板2不接触,防止了运输过程中,二者发生碰撞,所述第四排气口41的口径较小,能够对所述密封件7进行卡合,方便固定所述密封件7。
如图5所示,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盘1上方的隔磁板3,所述隔磁板3和所述隔板4自所述加热盘1的上下两侧夹持所述加热盘1。所述第四排气口4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口14的直径,以形成台阶面,方便所述密封件7的固定结构与该台阶面配合,实现所述密封件7的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衬盖6,所述衬盖6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周设置有承托筋位61,所述开口的外周还具有向上延伸的止挡筋位62,所述承托筋位61和所述止挡筋位62配合围成用于安装所述加热盘1的安装位,所述隔板4置于所述承托筋位61,所述加热盘1的外周与所述止挡筋位62止挡。
所述加热盘1放置于所述承托筋位61,在所述承托筋位61的承托作用下,提高了所述加热盘1放置的稳定性,同时,所述止挡筋位62环绕于所述加热盘1的外周,自所述加热盘1的周向对所述加热盘1进行止挡限位,能够防止所述加热盘1横向移动,进而提高所述加热盘1位置的稳定性,保证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为上述的锅盖组件,所述锅体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烹饪器具,通过所述烹饪腔下方的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锅盖的加热件,对所述烹饪腔上下两侧同时加热,从而对所述烹饪腔内的食物形成立体式环绕加热,大大提高食物的加热效果以及加热效率,使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高烹饪口感。
此外,所述锅盖上加热件的布置规整,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加热件能够对所述锅盖的中心区域和外罩区域进行加热,提高热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所述第一排气口14和加热件的布置互不干扰,方便装配的同时,保证了所述第一排气口14处的密封性,防止气体进入所述锅盖内部,对加热件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盖组件,包括加热盘以及位于所述加热盘下方的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盘设置有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环绕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之间具有环形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开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盖板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开设有第二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绕线结构,所述第二加热区域设置有第二环形绕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绕线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绕线结构均为设置于所述加热盘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绕线结构的第一电磁线圈,以及绕设于所述第二环形绕线结构的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串联或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盘上方的隔磁板,所述隔磁板用于屏蔽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磁场,所述隔磁板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三排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相抵接,以围成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排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开设有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的外周具有朝向加热盘延伸的配合筋位,所述配合筋位伸入所述第一排气口内并抵顶固定所述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盘和所述盖板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加热盘的下表面相抵,且所述隔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隔板开设有第四排气口,所述第四排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衬盖,所述衬盖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周设置有承托筋位,所述开口的外周还具有向上延伸的止挡筋位,所述承托筋位和所述止挡筋位配合围成用于安装所述加热盘的安装位,所述隔板置于所述承托筋位,所述加热盘的外周与所述止挡筋位止挡。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锅盖组件,所述锅体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
CN202222210456.3U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164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456.3U CN218164953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456.3U CN218164953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4953U true CN218164953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9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0456.3U Active CN218164953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49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9342A (zh) * 2023-09-05 2023-10-17 佛山市适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电煮锅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9342A (zh) * 2023-09-05 2023-10-17 佛山市适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电煮锅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6889342B (zh) * 2023-09-05 2023-12-12 佛山市适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电煮锅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64953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155189U (zh) 烹饪器具
CN110338641B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2213422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CN216822751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107343741B (zh) 利用热空气循环制备食物的装置
CN211704261U (zh) 冷却结构及压力锅
CN214128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524592U (zh) 一种可视化烹饪器具
CN108720544B (zh) 烹饪厨具盖体、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111110023A (zh) 冷却结构及压力锅
CN216317077U (zh) 烹饪器具
CN210961459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0568639U (zh)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20695047U (zh) 烹饪器具
CN214048568U (zh) 烹饪器具
CN220369865U (zh) 加热机构及烹饪器具
CN220045568U (zh) 烹饪器具的烹饪主体和烹饪器具
CN21056864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烹饪器具
CN220735187U (zh) 一种具有风循环系统的燃气烤炉
CN208610631U (zh) 一种煮饭防焦黑装置
CN211155184U (zh) 一种内锅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961460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5226772U (zh) 烹饪器具
CN216822995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