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4996A -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4996A
CN113424996A CN202110688344.6A CN202110688344A CN113424996A CN 113424996 A CN113424996 A CN 113424996A CN 202110688344 A CN202110688344 A CN 202110688344A CN 113424996 A CN113424996 A CN 113424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assembly
assembly according
cov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83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erdewell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83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4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4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4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发热主体的分流网。所述发热主体上形成有汇流孔,所述发热主体和所述分流网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汇流孔相连通的扩散腔;所述分流网包括与所述扩散腔对应设置的分流区,所述分流区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气流孔。从汇流孔流出的热空气在扩散腔中扩散开后,再通过分流网上的多个气流孔再分布,再分布后的热空气再流至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可使雾化介质的加热更均匀。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是用于加热植物草叶、烟膏等雾化介质以产生雾化气体供用户吸食的装置。雾化装置可以通过精确地控制加热温度,将雾化介质加热到足以挥发出其挥发性化合物的温度,而不需要点燃燃烧,从而可减少吸入燃烧可能产生的有害产物。但由于加热方式的局限容易导致加热不均匀,或者局部高温,致使雾化介质加热时直接碳化,或者挥发出的化合物有焦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加热组件及具有该加热组件的雾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发热主体的分流网;
所述发热主体上形成有汇流孔,所述发热主体和所述分流网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汇流孔相连通的扩散腔;所述分流网包括与所述扩散腔对应设置的分流区,所述分流区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气流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主体的顶面下凹形成所述扩散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汇流孔的中轴线与所述扩散腔的中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区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区以及环绕所述中心区的周边区,多个所述气流孔在所述中心区的分布密度小于在所述周边区的分布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主体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发热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发热盖之间并与所述汇流孔导气连通的加热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发热盖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环绕于所述汇流孔外并与所述汇流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发热盖之间还形成有将所述加热腔与所述汇流孔相连通的汇流槽,所述底座和/或所述发热盖上形成有将所述加热腔与外界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加热元件的两端连接的两个电极引线分别从两个所述进气口引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的上壁面和/或下壁面凸出形成有供所述加热元件抵靠的至少一个隔热筋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盖的外壁面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隔热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发热主体和所述分流网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将所述扩散腔与外界相连通的雾化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网的外缘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抵靠于所述上盖的内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抱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发热主体外并将所述上盖和所述发热主体锁紧的锁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流网的上方用于放置雾化介质的可更换滤网;所述可更换滤网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第一滤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更换滤网和所述分流网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更换滤网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区以及环绕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区,多个所述第一滤孔在所述第一区的分布密度小于在所述第二区的分布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流网的上方用于放置膏状雾化介质的导膏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加热组件内的空气温度的测温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发热盖的下侧或上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中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方的吸嘴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组件与所述主体磁吸连接。
实施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发热主体和分流网之间形成有扩散腔,从汇流孔流出的热空气在扩散腔中扩散开后,再通过分流网上的多个气流孔再分布,再分布后的热空气再流至雾化介质进行加热,从而可使雾化介质的加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吸嘴处于第一位置时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吸嘴处于第二位置时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吸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加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加热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发热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可更换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可更换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100,该雾化装置100大致可呈椭圆形柱状并可包括主体1、沿纵向设置于主体1上方的吸嘴组件3以及设置于主体1中的加热组件2。吸嘴组件3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主体1的上方,以便于将吸嘴组件3从主体1上拆下清洗,并可在拆下吸嘴组件3后向加热组件2中添加雾化介质。加热组件2可在通电发热后将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该热空气流至雾化介质将其加热雾化形成雾化气体,该雾化气体再经由吸嘴组件3流出,供用户吸食。可以理解地,该雾化装置100并不局限于呈椭圆形柱状,其也可以呈圆柱状、方形柱状、扁平柱状等其他形状。
主体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筒状外壳11、设置于外壳11上的按键18、设置于外壳11下方的底盖16、设置于外壳11中的电池13以及设置于外壳11中的主板15。电池13和主板15电性连接,主板15和加热组件2电性连接,主板15可在按键18的作用下控制电池13和加热组件2之间的通断。
主体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沿纵向设置于外壳11中的支架12。电池13可设置于支架12中,主板15可设置于支架12的一侧。支架12的上部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容置槽120,加热组件2可通过该顶部敞开口放置于容置槽120中。容置槽120中可设置有一隔热垫14,加热组件2可经由该隔热垫14抵靠于容置槽120的底壁上,利于提高加热组件2与支架12之间的隔热性能。隔热垫14通常可采用隔热棉等耐高温、低导热的材料制成。主体1的顶部还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吸件17,用于与吸嘴组件3磁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磁吸件17有两个,该两个磁吸件17可嵌置于支架12的顶部并分别位于容置槽120的两相对侧。
如图2-6所示,吸嘴组件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吸嘴座32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于吸嘴座32上的吸嘴31。该吸嘴座32包括一与加热组件2导气连通的导气通道320,该吸嘴31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吸嘴座32的转轴部312以及由该转轴部312横向伸出的吸嘴部311。转轴部312的转动中心线分别相对于吸嘴部311的中心线以及吸嘴座32的中心线偏心设置。吸嘴部311上形成有一吸气通道3110。该吸气通道3110将导气通道320与外界相连通,以将加热组件2雾化后产生的雾化气体导出,供用户吸食。吸气通道3110具有远离该转轴部312的吸气端,吸嘴部311能够相对于吸嘴座32绕转轴部3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横向转动。其中,当吸气通道3110处于第一位置时,吸气通道3110的吸气端收回吸嘴座32;当吸气通道3110处于第二位置时,吸气通道3110的吸气端凸伸于吸嘴座32外。
导气通道3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通的第一导气通道3201、第二导气通道3202、第三导气通道3203。第一导气通道3201可由吸嘴座32的底面竖直向上延伸形成,其可与主体1、加热组件2同轴设置。吸嘴座32的顶部具有一安装面321,第三导气通道3203可由安装面321向下延伸形成,且第三导气通道3203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一导气通道3201的中心线偏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321为斜面并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的夹角,第三导气通道3203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面321垂直并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且第三导气通道3203设置于安装面321相对较高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面321也可与水平面平行,第三导气通道3203的延伸方向也可与竖直方向平行。
转轴部31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导气通道3203中。转轴部312上形成有与导气通道320相连通的气流通道3120,该气流通道3120可与第三导气通道3203同轴设置。导气通道320、气流通道3120、吸气通道3110依次连通,形成供雾化气体导出的出气通道。吸嘴部311大致呈椭圆形片状,其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与气流通道3120相连通的吸气通道3110。吸嘴部311安装于安装面321上并可在与安装面321重合或平行的平面内360度横向转动。当吸嘴部311处于第一位置时,吸嘴部311收回吸嘴座32,吸嘴部311的外边缘与安装面321的外边缘重合或大致重合,可大大减小雾化装置的占用空间,方便收纳和携带。当吸嘴部311处于第二位置时,吸嘴部311的吸气端凸伸于吸嘴座32外且斜向上延伸,便于用户用嘴吸食。该吸嘴组件的结构配置,能够大大延长雾化气体的出气通道的路径,从而大大降低雾化气体出气时的气体温度,并可使雾化装置的占空空间较小。
吸嘴组件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一导气通道3201中的过滤网35、密封地设置于过滤网35的外壁面和第一导气通道3201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套34、可拆卸地卡设于转轴部312上的卡环件33、密封地套设于转轴部312上的密封圈36以及嵌置于吸嘴座32的底部的至少一个磁吸件37。
过滤网35可呈锅状,其可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过滤网35可以过滤掉雾化气体中掺杂的杂质,防止杂质被用户吸入嘴中,提升用户体验。过滤网35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过滤孔350,加热组件2雾化后产生的雾化气体经由过滤孔350进入导气通道320中。过滤网35的上端周缘可向外凸出形成有环形的定位凸缘351,该定位凸缘351可抵靠于第一导气通道3201的上端。定位凸缘351的外缘可向内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3510,可便于用户使用镊子等工具将过滤网35取出。
密封套34嵌置于吸嘴座32的下部,其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密封套34的底面向上延伸形成有通气槽340,该通气槽340的内壁面界定出第一导气通道3201,过滤网35紧密地嵌置于通气槽340中。磁吸件37用于与主体1磁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磁吸件37有两个并分别设置于第一导气通道3201的两侧,该两个磁吸件37分别与两个磁吸件17一一对应设置并相互磁吸连接。
转轴部312上形成有卡槽3120,卡环件33可拆卸地卡设于卡槽3120中,用于实现吸嘴座32和吸嘴31的快速拆装。卡环件33可包括开口环331以及与开口环331连接的延伸部332。卡槽3120可呈圆环状并可由转轴部312的外周缘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开口环331卡设于环形卡槽3120中,开口环331的上端面与第三导气通道3203的下端面相抵靠,开口环331的下端面与环形卡槽3120的下端面相抵靠。延伸部332可由开口环331背离其开口的一侧斜向下弯折形成,延伸部332可便于用户用手拆装卡环件33。该吸嘴组件3在拆分时,可先将密封套34从吸嘴座32的下方取出,然后将过滤网35与密封套34拆离,将卡环件33从转轴部312上拆离,再将吸嘴31从吸嘴座32的上方拆出。该吸嘴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便捷地拆分为单个零部件,以便于浸泡(例如酒精)清洗零部件在抽吸后积累的油污、灰尘等。
密封圈36可呈圆环状并套设于环形卡槽3120中,密封圈36的上端面与环形卡槽3120的上端面相抵靠,密封圈36的下端面与第三导气通道3203的上端面相抵靠。密封圈36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与卡环件33共同作用实现转轴部312在第三导气通道3203中的轴向定位。
如图7-9所示,加热组件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发热主体20、盖设于发热主体20上方的上盖27以及设置于发热主体20和上盖27之间的分流网25。该发热主体20可包括底座21、设置于底座21上的发热盖22以及设置于底座21和发热盖22之间的加热元件231。
加热元件2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大致呈U型的金属发热丝。两个电极引线232分别焊接于加热元件231的两端,加热元件231通过该两个电极引线232与主板15电连接。发热盖22和底座21均可采用陶瓷等耐高温、低导热的材料制成,发热盖22和底座21之间形成有一大致呈U型的加热腔2210。加热元件231设置于加热腔2210中,并可在通电发热后对加热腔2210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底座21和发热盖22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将加热腔2210与外界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口2220。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2220有两个,两个电极引线232可分别从该两个进气口2220引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2220也可仅形成于底座21或发热盖22的侧壁上,或者,进气口2220也可形成于底座21的底壁上。
发热盖22上沿纵向贯穿形成有一汇流孔2250,加热腔2210围绕于汇流孔2250外。发热盖22和底座21之间还形成有将加热腔2210与汇流孔2250相连通的汇流槽2230,经两个进气口2220引入的空气在加热腔2210中被加热元件231加热形成热空气,该热空气经汇流槽2230汇聚后再流向汇流孔2250。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腔2210、汇流槽2230均可形成于发热盖22的底部,汇流槽2230可连通于汇流孔2250背离两个进气口2220的一侧并可沿发热盖22的长度方向延伸。
底座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板状基部211以及由基部211的外周缘向上延伸的环状壁部212。发热盖22设置于壁部212中并可抵靠于基部211上。发热盖22的外壁面可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隔热凸起2211,发热盖22通过该至少一个隔热凸起2211抵靠于壁部212的内壁面,避免发热盖22的外壁面与壁部212的内壁面直接接触传热,利于发热盖22和底座21之间的隔热。基部211的上端面可向上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隔热筋条2111,加热元件231的下端抵靠安装于该至少一个隔热筋条2111上,可大大减小加热元件231与底座21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利于隔热。发热盖22的下端面可向下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隔热筋条2212,加热元件231的上端抵靠安装于该至少一个隔热筋条2212上,从而可大大减小加热元件231与发热盖22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利于隔热。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筋条2111、隔热筋条2212分别有三个并可一一对应设置。
分流网25设置于发热盖22的上方,其包括一分布有多个气流孔250的分流区S。发热盖22和分流网25之间形成有一扩散腔2260,从汇流孔2250流出的热空气在扩散腔2260中扩散开后,再通过分流网25上的多个气流孔250再分布,可使雾化介质的加热更均匀。在本实施例中,分流网25呈平板状,并可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发热盖22的顶面下凹形成扩散腔2260,且扩散腔2260的中轴线可与汇流孔2250的中轴线重合。
分流区S与扩散腔2260对应设置,分流区S的形状和面积可分别与扩散腔2260横截面的形状和面积一致或大致一致。分流区S可包括一位于中心的中心区S1以及环绕于中心区S1外的周边区S2。该多个气流孔250在中心区S1的分布密度小于在周边区S2的分布密度,形成一中间疏、周圈密的网孔结构。由于经汇流孔2250流出并扩散至扩散腔2260的热空气会造成中间压强较大、周圈压强较小,通过将网孔结构设置为中间疏、周圈密,可使得经由中心区S1和周边区S2的气流孔250流出的热空气流量分布更加均匀,使雾化介质的加热更均匀。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区S1上的多个气流孔250均匀间隔分布,周边区S2上的多个气流孔250均匀间隔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多个气流孔250在分流区S上的分布密度也可由中心到周圈逐渐递增。
该发热主体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用于测量加热组件2内的空气温度的测温元件233。测温元件233通常可以为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测温元件233可设置于发热盖22的下侧,用于测量汇流孔2250入口处的空气温度。发热盖22的底部可形成有供测温元件233安装的线槽2240,线槽2240、汇流槽2230可分别设置于汇流孔2250的两相对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测温元件233也可设置于发热盖22的上侧,用于测量汇流孔2250出口处的空气温度,发热盖22的顶部也可形成有供测温元件233安装的线槽2270。
上盖27盖设于发热盖22和分流网25的上方,其可采用滑石瓷等耐高温、低导热的材料制成。上盖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下部且外形尺寸较大的第一盖体271以及位于上部且外形尺寸较小的第二盖体272。第一盖体271的底面上凹形成有容腔2710,第二盖体272的顶面下凹形成有与容腔2710相连通的雾化腔2720。雾化腔2720可用于放置雾化介质,雾化腔2720的横截面尺寸可小于容腔2710的横截面尺寸。发热盖22的上部设置于容腔2710中,发热盖22通过隔热凸起2211抵靠于容腔2710的腔壁上,避免发热盖22的外壁面与容腔2710的内壁面直接接触传热。分流网25的外周缘可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251,分流网25通过该至少一个限位凸起251抵靠于容腔2710的内壁面,可大大减小分流网25与上盖27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利于隔热。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251有多个并间隔地分布于分流网25的四周。分流网25和上盖27之间,和/或,分流网25和发热盖22之间还可设置有密封垫24。密封垫24可呈环形片状,其可采用硅胶等耐高温弹性材料制成。
该加热组件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设置于分流网25的上方的可更换滤网26。可更换滤网26的底面与分流网25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260,可更换滤网26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第一滤孔2610。该可更换滤网26可采用不锈钢等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用于放置草叶状等固态雾化介质,并可在雾化介质加热完成后将可更换滤网26取出,便于丢弃或便于用户清洁反复使用,减少对分流网25的污染。可更换滤网26可拆卸地设置于雾化腔2720中,可更换滤网26的外缘可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2611,使得可更换滤网26的整体横截面面积小于雾化腔2720的整体横截面面积。该至少一个凹槽2611可便于用户使用镊子等工具将可更换滤网26取出,并可减小可更换滤网26与上盖27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隔热。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611有多个并间隔地分布于可更换滤网26的四周。
可更换滤网26在本实施例中呈平板状,其形状和尺寸可分别与分流网25的分流区S的形状和尺寸一致或大致一致。可更换滤网26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区A1以及环绕于第一区A1外的第二区A2。第一区A1、第二区A2分别与中心区S1、周边区S2对应设置,该多个第一滤孔2610在第一区A1的分布密度小于在第二区A2的分布密度,形成一中间疏、周圈密的网孔结构,有利于热空气流量分布更加均匀,使雾化介质的加热更均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A1上的多个第一滤孔2610均匀间隔分布,第二区A2上的多个第一滤孔2610均匀间隔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一滤孔2610在可更换滤网26上的分布密度也可由中心到周圈逐渐递增。
该加热组件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套设于第二盖体272上方的密封圈28以及用于锁紧上盖27和底座21的锁紧件29。密封圈28可呈环形并可采用硅胶等耐高温弹性材料制成。锁紧件29可采用不锈钢等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锁紧件29呈一侧设有开口的方环形,其可包括一底壁291以及分别由底壁291的两端向上延伸的两个L型卡臂292。锁紧件29抱设于底座21和第一盖体271上,以将上盖27和底座21锁紧。
图10-11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2,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233设置于发热盖22的上侧,用于测量汇流孔2250出口处的空气温度。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可更换滤网26可包括一平板状底壁261以及由底壁261向上延伸的筒状凸起部2612。底壁261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第一滤孔2610,该多个第一滤孔2610在底壁261上的分布可与第一实施例中平板状可更换滤网26的分布类似,在此不再细述。底壁261的外缘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2611,以便于用户使用镊子等工具将可更换滤网26取出,并可减小可更换滤网26与上盖27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隔热。底壁261的底面还可向下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凸包2614,可更换滤网26可通过凸包2614抵靠于分流网25上。在本实施例中,凸包2614有四个并分别位于凸起部2612的四角。
凸起部2612呈倒置的空心筒状,其侧壁和顶壁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第二滤孔2613。热空气可通过该多个第二滤孔2613流入到雾化腔2720中,增加与雾化介质的接触面积,使得加热雾化更均匀。
图12-1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2,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233设置于发热盖22的上侧,用于测量汇流孔2250出口处的空气温度。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可更换滤网26呈锅状,其可包括一平板状底壁261、由底壁261的外周缘向上延伸的筒状侧壁262以及由筒状侧壁262的上端周缘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263。底壁261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第一滤孔2610,该多个第一滤孔2610在底壁261上的分布可与第一实施例中平板状可更换滤网26的分布类似,在此不再细述。凸缘263可抵靠于发热盖22的上端面,利于可更换滤网26在雾化腔2720中的安装定位。
筒状侧壁262大致可呈漏斗形,其横截面尺寸从上往下逐渐减小。筒状侧壁262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第三滤孔2620,筒状侧壁262与雾化腔27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气流间隙2621,热空气可依次经由该气流间隙2621、第三滤孔2620流入到雾化腔2720中,使得加热雾化更均匀。此外,筒状侧壁262与上盖27不接触,利于可更换滤网26与上盖27之间的隔热。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2,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分流网25的上方并用于放置膏状雾化介质的导膏体26a,从而可无需设置可更换滤网26。导膏体26a可采用带有毛细吸附功能的吸附结构,以在膏状雾化介质加热融化后将融化液吸附,防止融化液流向分流网25。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主体(20)以及设置于所述发热主体(20)的分流网(25);
所述发热主体(20)上形成有汇流孔(2250),所述发热主体(20)和所述分流网(25)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汇流孔(2250)相连通的扩散腔(2260);所述分流网(25)包括与所述扩散腔(2260)对应设置的分流区(S),所述分流区(S)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气流孔(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主体(20)的顶面下凹形成所述扩散腔(22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孔(2250)的中轴线与所述扩散腔(2260)的中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区(S)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区(S1)以及环绕所述中心区(S1)的周边区(S2),多个所述气流孔(250)在所述中心区(S1)的分布密度小于在所述周边区(S2)的分布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主体(20)包括底座(21)、设置于所述底座(21)上的发热盖(22)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1)和所述发热盖(22)之间并与所述汇流孔(2250)导气连通的加热元件(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和所述发热盖(22)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加热元件(231)的加热腔(2210),所述加热腔(2210)环绕于所述汇流孔(2250)外并与所述汇流孔(2250)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和所述发热盖(22)之间还形成有将所述加热腔(2210)与所述汇流孔(2250)相连通的汇流槽(2230),所述底座(21)和/或所述发热盖(22)上形成有将所述加热腔(2210)与外界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口(2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220)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加热元件(23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电极引线(232)分别从两个所述进气口(2220)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发热主体(20)和所述分流网(25)上方的上盖(27),所述上盖(27)上形成有将所述扩散腔(2260)与外界相连通的雾化腔(27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网(25)的外缘向外凸出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251),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凸起(251)抵靠于所述上盖(27)的内壁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抱设于所述上盖(27)和所述发热主体(20)外并将所述上盖(27)和所述发热主体(20)锁紧的锁紧件(29)。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流网(25)的上方用于放置雾化介质的可更换滤网(26);所述可更换滤网(26)包括底壁(261),所述底壁(261)上分布有多个供气流通过的第一滤孔(26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滤网(26)和所述分流网(25)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26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滤网(26)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区(A1)以及环绕所述第一区(A1)的第二区(A2),多个所述第一滤孔(2610)在所述第一区(A1)的分布密度小于在所述第二区(A2)的分布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流网(25)的上方用于放置膏状雾化介质的导膏体。
16.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置于所述主体(1)中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方的吸嘴组件(3)。
CN202110688344.6A 2021-06-21 2021-06-21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Pending CN113424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8344.6A CN113424996A (zh) 2021-06-21 2021-06-21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8344.6A CN113424996A (zh) 2021-06-21 2021-06-21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4996A true CN113424996A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56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8344.6A Pending CN113424996A (zh) 2021-06-21 2021-06-21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49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2469A1 (en) * 2021-09-29 2023-04-06 Jt International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mems vapor generation unit and a fil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2469A1 (en) * 2021-09-29 2023-04-06 Jt International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mems vapor generation unit and a fil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9164B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6079041U (zh) 雾化器和包括该雾化器的分体式电子烟
WO2020048513A1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06079042U (zh) 导电结构以及应用该导电结构的分体式电子烟
CN205390306U (zh) 烟弹及应用其的电子烟
CN113287793B (zh) 雾化装置
CN113424996A (zh)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US20230180854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WO2023179257A1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CN112931972A (zh) 雾化芯的内底部设有雾化腔的雾化器
CN215873450U (zh)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和分流网
CN217958767U (zh)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15898886U (zh) 雾化装置及其吸嘴组件
CN112956745B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12545566U (zh) 发热体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2266808A1 (zh) 雾化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US20230073945A1 (en) Vaporizer and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CN209825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US20220400758A1 (en)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WO2019140810A1 (zh) 烟嘴组件及电子烟
CN216453355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5649258U (zh) 成品芯、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10580985U (zh) 烟液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6220213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0492643U (zh) 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1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6-1,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Gushu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wode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Gushu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