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2092U - 一种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2092U
CN218242092U CN202222105671.7U CN202222105671U CN218242092U CN 218242092 U CN218242092 U CN 218242092U CN 202222105671 U CN202222105671 U CN 202222105671U CN 218242092 U CN218242092 U CN 218242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attery module
box body
heat insula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56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鬲新海
王大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lan Wat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lan Wat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lan Wat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lan Wat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56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2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2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2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箱体、箱盖、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第二隔热与散热件以及电池管理模组;箱盖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将箱体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和下层容纳空间;电池管理模组包括BMS管理单元和散热板,散热板盖合在箱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通过设置于箱盖上的支撑板将箱体内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以及下层容纳空间,减小了箱体内第一电池模组的电芯和第二电池模组电芯之间的温差;利用第一隔热与散热件第二隔热与散热件,使得系统整体散热面积翻倍,散热效果明显提升;通过第一电池模组模组从上往下吊装进入箱体的装配方式,提升了装配效率;将散热板盖合在箱体的顶部,使得箱体完全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储能装置中多个电池模组在箱体内卧倒布局,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之间易受热传导相互影响,导致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电芯温差较大,影响模组电芯一致性,长期运行影响系统寿命。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通过有限的箱体面积散热,导致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电芯温差较大,散热效果差,影响系统工作范围及寿命。电池模组从机箱正面装入箱体内部,装配难度大,生产效率不高;对于高防护等级的箱体,大部分箱体结构拼接通过焊接工艺保证密封性能,焊接加工工作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的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之间易受热传导相互影响,导致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电芯温差较大的缺点,提供一种储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箱体、箱盖、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第二隔热与散热件以及电池管理模组;
所述箱盖装设在所述箱体的侧面;所述箱盖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和下层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一隔热与散热件位于所述上层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隔热与散热件装设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隔热与散热件位于所述下层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二隔热与散热件装设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与所述箱体之间;
所述第一隔热与散热件或所述第二隔热与散热件包括绝缘隔热框和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在所述绝缘隔热框的空心区域内;
所述电池管理模组包括BMS管理单元和散热板,所述BMS管理单元与所述散热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散热板盖合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螺钉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的侧面通过螺钉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之间装设有第一隔热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与所述散热板之间装设有第二隔热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凸包筋条。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或以上的支撑底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于箱盖上的支撑板将箱体内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以及下层容纳空间,优化箱体内部结构,防止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之间受热传导影响,减小了箱体内第一电池模组的电芯和第二电池模组的电芯之间的温差;利用设置于第一电池模组与支撑板之间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池模组与箱内内壁之间的第二隔热与散热件,使得系统整体散热面积翻倍,散热效果明显提升;通过顶部开口的箱体可以实现第一电池模组模组从上往下吊装进入箱体的装配方式,提升了装配效率;BMS管理单元在箱体顶部倒装,并将散热板盖合在箱体的顶部,使得箱体完全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矩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储能装置、
10-箱体、11-箱盖、111-支撑板、12-第一电池模组、13-第二电池模组、
14-支撑底座、15-支撑块;
20-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1-第一绝缘隔热框、22-第一导热材料;
30-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1-第二绝缘隔热框、32-第二导热材料;
40-电池管理模组、41-BMS管理单元、42-散热板;
50-第一隔热密封条、51-第二隔热密封条、52-凸包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100,该储能装置100包括箱体10、箱盖11、第一电池模组12、第二电池模组13、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以及电池管理模组40;箱盖11装设在箱体10的侧面,箱盖11设置有支撑板111,支撑板111将箱体10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和下层容纳空间;第一电池模组12和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位于上层容纳空间内,且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装设在第一电池模组12与支撑板111之间;第二电池模组13和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位于下层容纳空间内,且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装设在第二电池模组13与箱体10之间。
该储能装置100在装配时,首先,将第二电池模组13固定于箱体10的下层容纳空间内,使得第二电池模组13与位于下层容纳空间内的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相抵接。随后通过机械臂将第一电池模组12从箱体10顶部的开口自上往下吊装进入箱体10内,并使得第一电池模组12与位于上层容纳空间内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相抵接。再通过机械臂将第一电池模组12从箱体10顶部的开口自上往下吊装进入箱体10内,最后,将电池管理模组40盖合在箱体10的顶部并通过锁紧件将电池管理模组40与箱体10的顶部以及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从上往下吊装的方式将第一电池模组12放入箱体10内的上层容纳空间内,可以有效提升该储能装置100的装配效率以及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该储能装置100中,箱盖11上所设置的支撑板111将箱体10内部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和下层容纳空间,并将第一电池模组12和第二电池模组13分别固定于上层容纳空间内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上和下层容纳空间内的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上,可以有效避免第一电池模组12和第二电池模组13之间受到热传导的相互影响,降低箱体10内第一电池模组12的电芯和第二电池模组13的电芯之间的温差,保证两者电芯温度的一致性。箱体10内设置有与箱盖11的支撑板111的侧边相抵接的支撑块15,支撑板111通过箱体10内的支撑块15共同支撑第一电池模组12,提高支撑板111固定支撑第一电池模组12的稳定性,防止支撑板111固定支撑第一电池模组12时受应力影响产生变形。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箱盖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箱盖11中的支撑板111上设置有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如图3所示,该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包括第一绝缘隔热框21和第一导热材料22。第一导热材料22填充在第一绝缘隔热框21的空心区域内,第二导热材料32填充在第二绝缘隔热框31的空心区域内;第一电池模组12与设置于箱盖11的支撑板111上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的第一绝缘隔热框21相抵接,受第一电池模组12自身重力的影响,第一电池模组12下压第一绝缘隔热框21,使得第一绝缘隔热框21产生弹性形变通过对第一电池模组12施加反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对第一电池模组12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第一电池模组12固定于箱盖11的支撑板111上。通过第一绝缘隔热框21避免第一电池模组12与箱盖11的支撑板111相抵接,使得第一电池模组12的底部与箱盖11的支撑板111之间相互隔离并保持绝缘状态,防止第一电池模组12与第二电池模组13之间产生热传导;同时限位固定填充在第一绝缘隔热框21的空心区域内的第一导热材料22,使得第一导热材料22充分接触第一电池模组12并导热吸收第一电池模组12所产生的热量,随后利用箱盖11将第一导热材料22所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箱体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如图2所示,该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包括第二绝缘隔热框31和第二导热材料32。第二电池模组13与设置于箱体10内的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的第二绝缘隔热框31相抵接,受第二电池模组13自身重力的影响,第二电池模组13下压第二绝缘隔热框31,使得第二绝缘隔热框31产生弹性形变通过对第二电池模组13施加反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对第二电池模组13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第二电池模组13固定于箱体10内。通过第二绝缘隔热框31避免第二电池模组13与箱盖11的支撑板111相抵接,使得第二电池模组13的底部与箱盖11的支撑板111之间相互隔离并保持绝缘状态,防止第二电池模组13与第一电池模组12之间产生热传导,同时限位固定填充在第二绝缘隔热框31的空心区域内的第二导热材料32,使得第二导热材料32充分接触第二电池模组13并导热吸收第二电池模组13所产生的热量,随后利用箱盖11将第二导热材料32所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利用设置于第一电池模组12与支撑板111之间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池模组13与箱内内壁之间的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使得该储能装置100整体散热面积翻倍,明显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管理模组40包括BMS管理单元41和散热板42,BMS管理单元41与散热板42固定在一起,散热板42盖合在箱体10的顶部。箱体10与散热板42之间装设有第二隔热密封条51,散热板42与箱体10的顶部通过螺钉锁紧。将第一电池模组12利用机械臂从顶部开口的箱体10自上往下吊装进入上层容纳空间内并固定在箱盖11的支撑板111上,随后将电池管理模组40的BMS管理单元41嵌入上层容纳空间内,并将散热板42盖合在箱体10的顶部,使得散热板42封闭箱体10的顶部,第二隔热密封条51固定于散热板42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使得散热板42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密封隔离,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热传导,并提高散热板42盖合在箱体10的顶部后该储能装置100的密封性。通过散热板42导热吸收BMS管理单元41所产生的热量并进行散热,并利用固定于散热板42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的第二隔热密封条51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热传导,从而减少位于上层容纳空间内的第一电池模组12的电芯与BMS管理单元的电芯41之间的温差,确保第一电池模组12的电芯与BMS管理单元41的电芯之间温度的一致性。通过螺钉锁紧散热板42与箱体10的顶部,从而保证散热板42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在锁紧螺钉的过程中,在螺钉对散热板42施加的应力的作用下,散热板42下压第二隔热密封条51使得第二隔热密封条51产生弹性形变,并对散热板42施加反方向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隔热密封条51的密封效果以及散热板42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0与箱盖11之间装设有第一隔热密封条50,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通过螺钉锁紧。通过螺钉使得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隔热密封条50固定于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之间,使得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之间密封隔离,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热传导,并提高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通过螺钉锁紧固定连接后该储能装置100的密封性。通过填充在第一绝缘隔热框21内的第一导热材料22导热吸收第一电池模组12所产生的热量并利用箱盖11进行散热以及通过填充在第二绝缘隔热框31内的第二导热材料32导热吸收第二电池模组13所产生的热量并利用箱体10进行散热,从而通过固定于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之间的第一隔热密封条50防止利用箱盖11和箱体10进行散热时两者之间产生热传导,从而减少位于上层容纳空间内的第一电池模组12与位于下层容纳空间内的第二电池模组13之间的温差,确保第一电池模组12的电芯与第二电池模组13的电芯温度的一致性。通过螺钉锁紧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从而保证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在锁紧螺钉的过程中,在螺钉对箱盖11施加的应力的作用下,箱盖11压紧第一隔热密封条50使得第一隔热密封条50产生弹性形变,并对箱盖11施加反方向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隔热密封条50的密封效果以及箱盖11与箱体10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箱体10和箱盖11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凸包筋条52,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底座14。通过设置于箱体10和箱盖11上的若干个凸包筋条52,可以增加箱体10和箱盖11上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并有效提高箱体10和箱盖11的零件强度,以及对第一电池模组12和第二电池模组13的支撑强度,保证箱体10与箱盖11固定连接的稳定性。箱体10整体结构采用完整连续的冲压拉伸成型,无需对箱体10进行焊接等操作,减少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箱盖11整体结构采用板材折弯成型,箱盖11和设置于箱盖11上的支撑板111一体成型,有效提高箱盖11与箱体10固定连接的密封性以及箱盖11上的支撑板111对第一电池模组12的支撑强度,并对设置于第一电池模组12与支撑板111之间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所吸收的第一电池模组12的热量进行充分导热散热,进一步提高箱盖11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于箱体10底部的两个或以上的支撑底座14可以有效提高该储能装置100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能装置100通过设置于箱盖11上的支撑板111将箱体10内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以及下层容纳空间,优化箱体10内部结构,防止第一电池模组12与第二电池模组13之间受热传导影响,减小了箱体10内第一电池模组12的电芯和第二电池模组13的电芯之间的温差;利用设置于第一电池模组12与支撑板111之间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20以及设置于第二电池模组13与箱内内壁之间的第二隔热与散热件30,使得系统整体散热面积翻倍,散热效果明显提升;通过顶部开口的箱体10可以实现第一电池模组12模组从上往下吊装进入箱体10的装配方式,提升了装配效率;BMS管理单元41在箱体10顶部倒装,并将散热板42盖合在箱体10的顶部,使得箱体10完全密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第一隔热与散热件、第二隔热与散热件以及电池管理模组;
所述箱盖装设在所述箱体的侧面;所述箱盖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上层容纳空间和下层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一隔热与散热件位于所述上层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隔热与散热件装设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隔热与散热件位于所述下层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二隔热与散热件装设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与所述箱体之间;
所述第一隔热与散热件或所述第二隔热与散热件包括绝缘隔热框和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在所述绝缘隔热框的空心区域内;
所述电池管理模组包括BMS管理单元和散热板,所述BMS管理单元与所述散热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散热板盖合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螺钉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的侧面通过螺钉锁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之间装设有第一隔热密封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所述散热板之间装设有第二隔热密封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凸包筋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或以上的支撑底座。
CN202222105671.7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储能装置 Active CN218242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5671.7U CN218242092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5671.7U CN218242092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2092U true CN218242092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5671.7U Active CN218242092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2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4799B2 (ja) 電池パック、車両及び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
TW201520106A (zh) 電子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N110676421B (zh)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JP7284836B2 (ja) 動力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CN109768194A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翅片复合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CN218242092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108933296B (zh) 锂离子电池包
CN214013042U (zh) 一种锂电池实时动态并联的电动车
CN105991090A (zh) 底部三面通风及内部二极管倒置悬空的全灌胶光伏接线盒
CN212033086U (zh) 锂电池的均温散热容器结构及其组合模块
CN211017141U (zh) 一种电池盖缓冲密封软垫
CN207587932U (zh) 电池芯散热结构及具有风冷散热装置的电池包
CN212751058U (zh) 一种耐高温的新能源电池包
CN21512072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电气箱
CN215771276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散热组件及锂电池模组
CN220556605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
CN218586230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7145882U (zh) 一种散热功能的汽车电瓶防水装置
CN211088362U (zh) 一种承载箱可散热的锂电池装置
JP7480754B2 (ja) 蓄電装置
CN21991814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光伏储能箱
CN213186035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CN212033018U (zh) 一种聚氨酯灌封的电子器件
CN218896686U (zh) 液冷储能电池结构和液冷储能系统
CN212306001U (zh) 电路板散热支架及电动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