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9717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9717U
CN218209717U CN202222026782.9U CN202222026782U CN218209717U CN 218209717 U CN218209717 U CN 218209717U CN 202222026782 U CN202222026782 U CN 202222026782U CN 218209717 U CN218209717 U CN 218209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circuit board
partition
induction cooker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67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曹然
寿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67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9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9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9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壳和设于所述底壳的面板,所述底壳内设有电路板、显示板、散热风机以及由散热风机处向电路板方向延伸的导风筋,所述导风筋包括位于所述显示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分隔部,所述导风筋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形成风道,所述分隔部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显示板或所述电路板的支撑筋,所述分隔部上还设置有加强筋。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由于其在烹饪过程中无明火,且无需使用液化气和天然气,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燃气泄漏的问题,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燃气灶大大提高。同时,由于电磁炉自身重量轻,体积相比燃气灶小巧,便于使用者在切换使用场景时进行移动,使用后也便于清洁和收纳,使用体验良好,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电磁炉内部由于设置有电磁线盘、电路板、散热组件等结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现在的电磁炉越来越趋于小型化设计,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在保障电磁炉正常工作的同时,还要避免各个组件之间发生相互干涉。现有大多数磁炉内部都设置有导风板或者导风筋结构,用于配合散热组件对电磁炉内部的电路板等结构进行散热,另外在一部分电磁炉中,由于内部结构排布等因素的影响,导风筋在形成散热风道的同时,还需要起到走线、支撑等功能,并根据内部组件排列及机体厚度限制进行避让设计,从而影响导风筋的强度,进而导致风道变形影响散热效果等问题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电磁炉,包括底壳和设于所述底壳的面板,所述底壳内设有电路板、显示板、散热风机以及由散热风机处向电路板方向延伸的导风筋,所述导风筋包括位于所述显示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分隔部,所述导风筋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形成风道,所述分隔部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显示板或所述电路板的支撑筋,所述分隔部上还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饭盒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风筋背向所述风道的外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靠近所述散热风机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散热风机的第一避让口,所述分隔部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走线的第二避让口,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一避让口和第二避让口之间的所述分隔部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口的下方设有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散热风机限位的限位凸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上位于第一避让口和第二避让口之间还开设有第一过线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线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加强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筋还包括部分围绕所述散热风机设置的环绕部,所述环绕部背向所述散热风机的一侧排布设有若干所述加强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和/或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第二过线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上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不超过所述支撑筋的高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一端与底壳内底面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导风筋的上端面平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筋由散热风机向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风道,由散热风扇从外部输送向底壳内的气流能够沿风道对电路板进行散热,导风筋延伸至电路板与显示板之间的部分为分隔部,分隔部对显示板和电路板进行分隔的同时也通过设置的支撑筋对显示板或电路板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在结构设计时,无需再在电路板或者显示板靠近分隔部的一侧的底壳内底壁上额外设置支撑结构,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导风筋与显示板、电路板之间的间隙,降低空间占用率,优化了电磁炉底壳内部的结构设计。在分隔部上设置支撑筋的同时还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减小分隔部因为通过支撑筋对显示板或电路板进行支撑时产生的形变,增加了导风筋分隔部处的强度。在面板安装在底壳上时,导风筋的上端面处于抵接或留有较小的间隙,通过设置加强筋减小导风筋的形变能够使得导风筋上端面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得过大,从而导致散热风机在通过风道输送气流进行散热时,一部分气流通过变大的间隙流出风道,从而使得流向发热件如电路板的气流量减少,影响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导风筋在散热风机和电路板之间形成风道,导风筋朝向电路板和风机的一侧为风道的内壁,将加强筋设置在风道外壁,即导风筋背向所述风道的外侧,从而能够减少气流通过风道时受到的阻力,保障散热效果。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为了让电磁炉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使得底壳内的空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导风筋的分隔部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口和第二避让口,散热风机能够通过第一避让口部分支撑在导风筋的分隔部上,第二避让口能够方便底壳内的电器件之间进行走线。这两处开口的设置使得导风筋的整体强度降低,尤其是,导风筋的分隔部还通过支撑筋对电路板或者显示板进行支撑,因此通过在分隔部位于第一避让口与第二避让口之间的部分设置加强筋能够对该部分的分隔部进行补强,减小分隔部的形变,保障导风筋整体的强度。
进一步地,在分隔部上位于第一避让口的下方也设置有加强筋,并且加强筋上向上设有限位凸起,能够对部分支撑在第一避让口上方的散热风机进行限位,方便装配人员将散热风机安装固定在底壳上。
进一步地,在分隔部位于第一避让口与第二避让口之间的部分开设第一过线槽,使得导风筋在该部位的强度降低,在第一过线槽的两侧设置加强筋能够对该处进行补强,减少形变的发生。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导风筋还包括部分围绕所述散热风机设置的环绕部,环绕部能够对散热风机从外部向底壳内输送的气流进行汇聚,使气流能够向风道的方向流动,保障散热效果,所述环绕部背向所述散热风机的一侧排布设有若干所述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导风筋的整体强度,减小形变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炉未安装面板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壳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壳;2、电路板;3、显示板;4、散热风机;5、导风筋;500、分隔部;501、环绕部;6、支撑筋;7、加强筋;8、第一避让口;9、第二避让口;10、限位凸起;11、第一过线槽;12、第二过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和设于底壳1的面板,底壳1内设有电路板2、显示板3、散热风机4以及由散热风机4处向电路板2方向延伸的导风筋5,导风筋5包括位于显示板3和电路板2之间的分隔部500,导风筋5朝向电路板2的一侧形成风道,分隔部500上设置有支撑显示板3或电路板2的支撑筋6,分隔部500上还设置有加强筋7。
本申请对于分隔部500上加强筋7设置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如图2所示,其给出了在导风筋5的分隔部500上设置一个支撑筋6,并在支撑筋6一侧的分隔部50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加强筋7的具体示例,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在分隔部500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加强筋7,也可以设置三个、五个甚至更多的加强筋7,加强筋7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等结构造型。
导风筋5设置在底壳1的内底壁上,由散热风机4的方向向电路板2的方向延伸,并在朝向散热风机4的一侧形成风道,显示板3位于风道的外侧,由导风筋5的分隔部500将其与显示板3进行分隔,同时分隔部500上设置支撑筋6,支撑筋6位于导风筋5朝向电路板2的一侧时能够对电路板2进行支撑,例如,将电路板2靠近导风筋5的一侧支撑在支撑筋6的端面上,在电路板2远离导风筋5的一侧的底壳1上设置其他支撑结构对电路板2的该侧进行固定。采用这样的方案,无需在电路板2靠近导风筋5一侧的额外设置用于支撑的支撑结构,在底壳1有限的空间内简化了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导风筋5与电路板2之间的间隙,降低空间占用率。同理,支撑筋6位于导风筋5朝向显示板3的一侧时能够对显示板3进行支撑,减小显示板3与导风筋5之间的间隙。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显示板3、电路板2与导风筋5之间排列更加紧凑,优化底壳1内部的结构排布,有助于电磁炉的小型化。
在分隔部500上设置支撑筋6的同时还设置有加强筋7,能够减小分隔部500因为通过支撑筋6对显示板3或电路板2进行支撑时产生的形变,增加了导风筋5分隔部500处的强度。在面板安装在底壳1上时,导风筋5的上端面处于抵接或留有较小的间隙,通过设置加强筋7减小导风筋5的形变能够使得导风筋5上端面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得过大,从而导致散热风机4在通过风道输送气流进行散热时,一部分气流通过变大的间隙流出风道,从而使得流向发热件如电路板2的气流量减少,影响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现有大部分电磁炉通常在散热风机4附近设置有进风口,散热风机4工作时通过进风口从外部向电磁炉内输送温度相对较低的气流,气流进入电磁炉内后,在导风筋5的导向作用下能够沿风道流向电路板2进行散热,为了保障散热风机4的散热效果,将加强筋7设置在导风筋5背向风道的外侧,即导风筋5朝向显示板3的一侧,在提高导风筋5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减少气流在流经风道时所收到的阻力。
进一步地,分隔部500上加强筋7的高度不超过支撑筋6的高度。此处加强筋7和支撑筋6的高度是指两者远离导风筋5的一端到导风筋5的距离,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当中,由于分隔部500位于显示板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筋6用于支撑显示板3,为了避免加强筋7对显示板3与支撑筋6之间的固定产生干涉,因此将加强筋7的高度设置成不超过支撑筋6的高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3所示,分隔部500靠近散热风机4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支撑散热风机4的第一避让口8,分隔部500靠近电路板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走线的第二避让口9,加强筋7位于第一避让口8和第二避让口9之间的分隔部500上,第一避让口8及第二避让口9的设置使得导风筋5的整体强度有所下降,尤其是位于避让口附近的分隔部500上,同时,分隔部500上又通过设置的支撑筋6对电路板2或显示板3起到支撑作用,导致该部位所受的力较多,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在分隔部500上设置加强筋7,并且位于两个避让口之间的部位,能够有效地对该部位导风筋5进行补强,从而减少形变的发生。
进一步地,散热风机4一部分支撑在第一避让口8上,通过在第一避让口8下方的分隔部500上设置加强筋7,并在加强筋7上设置限位凸起10,在提高该处导风筋5的强度的同时,限位凸起10能够对散热风机4进行限位,对散热风机4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固定作用,方便装配人员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分隔部500上位于第一避让口8和第二避让口9之间还开设有第一过线槽11,这样的设置能够让位于导风筋5一侧的导线通过第一过线槽11穿至导风筋5的另一侧,而无需从导风筋5上方绕过,有便于缩短导线的长度,降低成本,同时方便理线。例如,在本申请中,可以另散热风机4位于导风筋5朝向显示板3一侧的导线穿过第一过线槽11与电路板2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过线槽11的设置降低了导风筋5在该处的强度,通过在导风筋5的一侧靠近第一过线槽11的位置处,在第一过线槽11左右分别设置一个加强筋7,可以起到补强的作用。
进一步地,支撑筋6和/或加强筋7上开设有第二过线槽12,第二过线槽12的设置能够第二过线槽12能够对导线进行限位,将导线固定在靠近导风筋5的一侧,在安装电路板2。显示板3等结构时,能够减少导线松散对安装过程产生的干扰。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导风筋5还包括部分围绕散热风机4设置的环绕部501,环绕部501背向散热风机4的一侧排布设有若干加强筋7。导风筋5还包括部分围绕散热风机4设置的环绕部501,环绕部501能够对散热风机4从外部向底壳1内输送的气流进行汇聚,使气流能够向风道的方向流动,保障散热效果,环绕部501背向散热风机4的一侧排布设有若干加强筋7,进一步提高导风筋5的整体强度,减小形变的可能。
进一步地,加强筋7一端与底壳1内底面连接,加强筋7的另一端与导风筋5的上端面平齐。加强筋7由底壳1向上方延伸的一端与导风筋5的上端面平齐的设置有助于优化注塑过程中导风筋5部位的注塑料流动,保障了注塑成型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上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电磁炉,包括底壳和设于所述底壳的面板,所述底壳内设有电路板、显示板、散热风机以及由散热风机处向电路板方向延伸的导风筋,所述导风筋包括位于所述显示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分隔部,所述导风筋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形成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显示板或所述电路板的支撑筋,所述分隔部上还设置有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导风筋背向所述风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靠近所述散热风机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散热风机的第一避让口,所述分隔部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走线的第二避让口,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一避让口和第二避让口之间的所述分隔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口的下方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散热风机限位的限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上位于第一避让口和第二避让口之间还开设有第一过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还包括部分围绕所述散热风机设置的环绕部,所述环绕部背向所述散热风机的一侧排布设有若干所述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和/或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第二过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上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不超过所述支撑筋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一端与底壳内底面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导风筋的上端面平齐。
CN202222026782.9U 2022-08-01 2022-08-01 电磁炉 Active CN218209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6782.9U CN218209717U (zh) 2022-08-01 2022-08-01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6782.9U CN218209717U (zh) 2022-08-01 2022-08-01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9717U true CN218209717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6782.9U Active CN218209717U (zh) 2022-08-01 2022-08-01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9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5995B2 (e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induction cooktop
CN203024216U (zh) 吸油烟机
CN218209717U (zh) 电磁炉
CN210463126U (zh) 一种改良商用微波炉
CN210241668U (zh) 一种otr微波炉散热系统
KR20200135865A (ko) 방열 구조, 가열 모듈 및 조리 장치
CN212511293U (zh) 电磁炉
CN212408761U (zh) 电磁炉
CN212408760U (zh) 电磁炉
CN212618451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601758U (zh) 厨具
CN212996006U (zh) 烹饪器具的底壳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112944416A (zh) 烹饪装置
CN207720461U (zh) 一种电磁炉
CN220186883U (zh) 一种间隔式集成灶
CN206330170U (zh) 一种电磁灶
CN218105631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加热结构
CN212985575U (zh) 半包结构风扇支架及微波炉
CN215336507U (zh) 烹饪器具
CN213808216U (zh)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287523U (zh) 一种电磁炉防水散热结构
CN210717701U (zh) 电磁炉
CN216591901U (zh) 一种风量损失小的暖风浴霸
CN211609125U (zh) 一种炒菜机
CN112167955B (zh) 烹饪器具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