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650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6507U
CN215336507U CN202121316366.1U CN202121316366U CN215336507U CN 215336507 U CN215336507 U CN 215336507U CN 202121316366 U CN202121316366 U CN 202121316366U CN 215336507 U CN215336507 U CN 215336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coil panel
coil
wind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163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银军
沈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163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6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6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6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的适用不同尺寸线圈盘的烹饪器具,散热效果较差以及结构零件较多,装配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容置腔中的散热风机和线圈盘,通过在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且分别用于固定外径不等的线圈盘,从而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线圈盘;通过在线圈盘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导风件,对散热风机的来风进行分流与导向,使得温升程度不同的电路板与线圈盘分别接受不同风量和/或风速的风,从而最大程度上合理分配并利用风能,使二者同时达到散热要求,从而提高其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具有快速加热、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目前,电磁炉包括底壳和盖合在底壳上的面板,面板和底壳共同围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散热风机和线圈盘,其中,线圈盘通过线圈盘固定部安装在容置腔内,为提高电磁炉的通用性使其能够兼容不同尺寸的线圈盘,线圈盘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组件,至少两个固定组件用于固定至少两种线圈盘,并且其中一个固定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定位件和与其相邻的固定组件中的相应的定位件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
然而,目前的适用不同尺寸线圈盘的烹饪器具,散热效果较差,而且结构零件较多,装配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的适用不同尺寸线圈盘的烹饪器具,散热效果较差以及结构零件较多,装配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散热风机和线圈盘,散热风机和线圈盘均位于壳体的容置腔中;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至少两个固定组件分别用于固定外径不等的线圈盘,线圈盘择一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组件上;线圈盘与散热风机之间具有间距,线圈盘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导风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容置腔中的散热风机和线圈盘,通过在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且分别用于固定外径不等的线圈盘,从而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线圈盘;通过将线圈盘择一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组件上,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线圈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进而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在线圈盘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导风件,对散热风机的来风进行分流与导向,使得温升程度不同的电路板与线圈盘分别接受不同风量和/或风速的风,从而最大程度上合理分配并利用风能,使二者同时达到散热要求,从而提高其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件与线圈盘一体成型。
如此设置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至少两个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分别位于壳体的内壁面上的不同位置;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外径较小的线圈盘,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外径较大的线圈盘;导风件设置在散热风机和与第一固定组件连接的线圈盘之间。其中,外径较小的线圈盘为第一线圈盘,外径较大的线圈盘为第二线圈盘。
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线圈盘的安装固定,同时有利于将散热风机的来风通过导风件导向线圈盘,提高风能利用率。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与第一固定组件连接的线圈盘的外径范围为135-160mm。
如此设置,与第一固定组件连接的线圈盘的外径介于上述范围内,不仅可以保证线圈盘的加热面积不会因为过小,而不能满足加热要求;还可以保证线圈盘与导风件保持良好的适配度。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件中形成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散热风机,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线圈盘。
如此设置有利于将散热风机的来风沿导风通道导向线圈盘,进一步提高风能利用率。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件包括至少两个导风侧板,导风侧板的第一端朝向线圈盘延伸,导风侧板的第二端朝向散热风机延伸;且,在散热风机和线圈盘之间,至少两个导风侧板相对设置,并围成至少部分导风通道。
如此设置有利于形成将散热风机的风定向吹向线圈盘的导风通道,进而提高了吹向线圈盘的风量和/或风速,避免风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衰减,风能利用率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件包括导风底板,导风侧板设置在导风底板上,至少两个导风侧板与导风底板共同围成导风通道。
如此设置可以将由至少两个导风侧板形成的导风通道的底部进行封闭,增大对风的汇聚能力,使得吹向线圈盘的风量和/或风速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底板的第一侧端向线圈盘延伸,导风底板的第一侧端低于线圈盘的底面,且与线圈盘之间具有间距;导风底板的第一侧端在壳体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线圈盘在壳体的底壁上的投影区域内。
如此设置可以避免风在吹入线圈盘底部之前发散或泄露,导致风量和/或风速降低或减弱,进而导致散热效果变差。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线圈盘靠近导风件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导风缺口,导风缺口与导风通道连通;导风缺口与导风底板之间的间距范围为7-8mm。
如此设置可以将导风通道的风通过导风缺口吹向线圈盘底部,降低线圈盘对风的阻力,提高风能利用率。导风缺口与导风底板之间的间距介于上述范围内,不仅可以保证导风缺口与导风底板之间的间距不会因为过小,难以满足线圈盘散热对风量和/或风速要求;还可以保证导风缺口与导风底板之间的间距不会因为过大,导致吹向线圈盘底面的风量和/或风速发生衰减。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底板的第二侧端向散热风机延伸,且第二侧端为弧形结构;第二侧端贴合在散热风机的外周面上,或,第二侧端与散热风机的外周面具有间距。
如此设置有利于对风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还有利于降低对风的阻力,提高风能利用率。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底板为平板;和/或,至少部分导风侧板为弧形板,且导风侧板的中部朝靠近导风通道一侧弯曲。
如此设置不仅有利于降低导风侧板对风的阻力,还有利于对风进行压缩,提高风速,从而提高线圈盘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侧板和/或导风底板的远离导风通道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或,导风侧板和/或导风底板的靠近导风通道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高度不高于2mm。
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导风底板的支撑强度;还可以避免加强筋的高度过高影响风流通过,产生涡流。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侧板和第二导风侧板,第一导风侧板和第二导风侧板分别贴合在线圈盘的外周壁的不同位置;第一导风侧板靠近线圈盘的一侧具有第一直板段,第二导风侧板靠近线圈盘的一侧具有第二直板段;第一直板段与第二直板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至75°。
如此设置可以对散热风机的来风进行合理分流与导向。通过将夹角范围介于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温升程度不同的电路板与线圈盘分别接受不同风量与风速的来风,从而最大程度上合理分配并利用风能,使二者同时达到散热要求,从而提高其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件的顶面高于线圈盘的顶面,且导风件的顶面与线圈盘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0.5-2mm。
如此设置可以对吹向线圈盘上部的风进行导向与汇聚,从而保证吹向线圈盘顶面的风具有较大的风量和/或风速,提高散热效果。
导风件的顶面与线圈盘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介于上述范围内,不仅可以避免因高度差过小导致吹向线圈盘的顶面的风起不到良好的汇聚导向作用,还可以避免因高度差过大导致壳体的体积过大。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导风件的底面低于线圈盘的底面;导风件的底面与线圈盘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10-20mm;和/或,导风件的底面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10mm。
如此设置有利于对吹向线圈盘下部的风进行导向与汇聚,从而保证吹向线圈盘底面的风具有较大的风量和/或风速,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导风件的底面与线圈盘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介于上述范围内,不仅可以避免因高度差过小导致导线圈盘的风量不足,还可以避免因高度差过大导致风速不足。
导风件的底面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的间距介于上述范围内,不仅可以避免间距过小影响风的流动性,还可以避免间距过大导致进入导风通道内的风量不足,降低风能利用率。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是,壳体包括底壳和面板,面板盖合在底壳上,面板和底壳共同围成容置腔;导风件的顶面与面板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2mm。
如此设置有利于保持风在导风件的顶面与面板之间的流动性。
导风件的顶面与面板之间的间距在上述范围内,不仅可以避免间距过小影响风的流动性,还可以避免间距过大不利于对风进行压缩,导致风速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一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二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一线圈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二线圈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图8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下盖;
12-上盖;
13-面板;
14-第一导风筋;
15-第二导风筋;
16-第三导风筋;
20-散热风机;
30-线圈盘;
31-第一线圈盘;
32-第二线圈盘;
40-导风件;
41-导风侧板;
411-第一导风侧板;
412-第二导风侧板;
42-导风底板;
421-第一侧端;
422-第二侧端;
423-加强筋;
43-导风缺口;
50-固定组件;
51-第一固定组件;
511-第一固定件;
52-第二固定组件;
521-第二固定件;
53-连接组件;
531-第一连接件;
60-电路板;
61-电线;
70-显示板;
71-支撑壳。
具体实施方式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烹饪器具,具有快速加热、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目前,电磁炉包括底壳和盖合在底壳上的面板,面板和底壳共同围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散热风机和线圈盘等,其中,线圈盘通过线圈盘固定部安装在容置腔内,为提高电磁炉的通用性使其能够兼容不同尺寸的线圈盘,线圈盘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组件,至少两个固定组件用于固定至少两种线圈盘,并且其中一个固定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定位件和与其相邻的固定组件中的相应的定位件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然而,目前的这种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线圈盘的烹饪器具,在安装尺寸较小的线圈盘时,由于底壳内的可容置空间增大,导致散热风机至线圈盘之间的导风距离延长,风吹向线圈盘时风量和/或风速会发生衰减,使得散热效果较差。
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容置腔中的散热风机和线圈盘,通过在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且分别用于固定外径不等的线圈盘,从而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线圈盘;通过将线圈盘择一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组件上,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线圈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进而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在线圈盘靠近散热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导风件,对散热风机的来风进行分流与导向,使得温升程度不同的电路板与线圈盘分别接受不同风量和/或风速的风,从而最大程度上合理分配并利用风能,使二者同时达到散热要求,从而提高其散热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壳体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线圈盘,提高了壳体的通用性,降低了壳体模具的开发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还可以为电陶炉,当烹饪器具为电磁炉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加热;当烹饪器具为电陶炉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线圈盘为发热盘,电陶炉则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一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二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一线圈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含第二线圈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仰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与第一线圈盘的装配结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参照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10、散热风机20和线圈盘30,散热风机20和线圈盘30均位于壳体10的容置腔中;壳体1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分别用于固定外径不等的线圈盘30,线圈盘30择一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上;线圈盘30与散热风机20之间具有间距,线圈盘30靠近散热风机20的一侧设置有导风件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10和位于壳体10容置腔中的散热风机20和线圈盘30,通过在壳体1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且分别用于固定外径不等的线圈盘30,从而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线圈盘30;通过将线圈盘30择一设置在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上,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线圈盘30,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进而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在线圈盘30靠近散热风机20的一侧设置有导风件40,对散热风机20的来风进行分流与导向,使得温升程度不同的电路板60与线圈盘30分别接受不同风量和/或风速的来风,从而最大程度上合理分配并利用风能,使二者同时达到散热要求,从而提高其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导风件40与线圈盘30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导风件40与线圈盘30设置为一体成型,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包括第一固定组件51和第二固定组件52,第一固定组件51和第二固定组件52分别位于壳体10的内壁面上的不同位置;第一固定组件51用于固定外径较小的线圈盘30,第二固定组件52用于固定外径较大的线圈盘30;导风件40设置在散热风机20和与第一固定组件51连接的线圈盘3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外径较小的线圈盘30为第一线圈盘31,外径较大的线圈盘30为第二线圈盘32。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线圈盘30的安装固定。通过将导风件40设置在散热风机20和第一线圈盘31之间,有利于将散热风机20的来风通过导风件40导向线圈盘30,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安装小线圈盘时,由于散热风机20与小线圈盘之间的导风距离延长,导致风吹向小线圈盘时风量和/或风速发生衰减,进而使得散热效果变差的弊端,有效提高了风能利用率。
具体的,第一固定组件51和第二固定组件52通过连接组件53连接,第一固定组件51包括至少三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固定件511,第二固定组件52包括至少三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二固定件521,连接组件53包括包括至少三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连接件531。第一固定件511、第二固定件521和第一连接件531三者数量相等,且第一连接件531、第二固定件521、第一固定件511的高度依次增加。
通过将第一固定件511、第二固定件521和第一连接件531三者数量相等且沿圆周方向分布,有利于提高线圈盘30的安装稳定性;通过将第一连接件531的顶面设置为低于第二固定件521的顶面,便于实现线圈盘30的安装固定,通过将第二固定件521的顶面低于第一固定件511的顶面,可以实现在安装不同外径线圈盘30时都能满足温升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组件52用于安装固定外径较大的线圈盘30,也即用于安装固定第二线圈盘32,由于线圈数量多,加热面积大,能够满足温升要求;第一固定组件51用于安装固定外径较小的线圈盘30,也即用于安装固定第一线圈盘31,当安装第一线圈盘31时由于线圈数量少,加热面积小,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一线圈盘31的安装高度,使第一线圈盘31更加靠近面板13,进而使得安装第一线圈盘31时也能达到第二线圈盘32的温升要求。
进一步地,与第一固定组件51连接的线圈盘30的外径范围为135-160mm。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一固定组件51连接的线圈盘30为第一线圈盘31,第一线圈盘31的外径介于135-160mm,其中外径可以是135mm、140mm、145mm、150mm、155mm、160mm,优选150mm,当第一线圈盘31的外径小于135mm时,第一线圈盘31的加热面积过小,难以满足温升要求;当第一线圈盘31的外径大于160mm时,线圈盘30与导风件40之间难以保持良好的适配度。
进一步地,导风件40中形成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散热风机20,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线圈盘3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导风件40中形成有导风通道,并且使得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散热风机20,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线圈盘30。有利于将散热风机20的来风沿导风通道导向线圈盘30,使得无固定方向的风变为定向,导风通道对风进行压缩与汇聚提高了吹向线圈盘30的风量和/或风速,进一步提高风能利用率。
进一步地,导风件40包括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导风侧板41的第一端朝向线圈盘30延伸,导风侧板41的第二端朝向散热风机20延伸;且,在散热风机20和线圈盘30之间,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相对设置,并围成至少部分导风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件40包括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且导风侧板41的第一端朝向线圈盘30延伸,导风侧板41的第二端朝向散热风机20延伸,有利于形成将散热风机20的风定向吹向线圈盘30的导风通道,进而提高吹向线圈盘30的风量和/或风速。通过在散热风机20和线圈盘30之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来围成至少部分导风通道,可以避免风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衰减,风能利用率得到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地,导风件40包括导风底板42,导风侧板41设置在导风底板42上,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与导风底板42共同围成导风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与导风底板42共同围成导风通道,可以将由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形成的导风通道的底部进行封闭,增大对风的汇聚能力,使得吹向线圈盘30的风量和/或风速得到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地,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向线圈盘30延伸,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低于线圈盘30的底面,且与线圈盘30之间具有间距;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在壳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线圈盘30在壳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区域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某个部件的底面,是指该部件结构的最低面,示例的,线圈盘30的底面是指线圈盘30结构的最低面。通过将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低于线圈盘30的底面,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在壳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线圈盘30在壳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区域内,可以避免导进入风通道的风在吹入线圈盘30底部之前发散或泄露,导致风量与风速衰减,进而导致散热效果变差。
进一步地,线圈盘30靠近导风件40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导风缺口43,导风缺口43与导风通道连通;导风缺口43与导风底板42之间的间距范围为7-8mm。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线圈盘30靠近导风件40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导风缺口43,且导风缺口43与导风通道连通;导风通道内的风可以通过导风缺口43吹向线圈盘30底部,降低线圈盘30对风的阻力,提高风能利用率。导风缺口43与导风底板42之间的间距介于7-8mm,其中间距可以是7mm、7.5mm、8mm,优选7.5mm,当间距小于7mm时,难以满足线圈盘30散热对风量和/或风速要求;当间距大于8mm时,吹向线圈盘30底面的风量和/或风速容易发生衰减。
进一步地,导风底板42的第二侧端422向散热风机20延伸,且第二侧端422为弧形结构;第二侧端422贴合在散热风机20的外周面上,或,第二侧端422与散热风机20的外周面具有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导风底板42的第二侧端422向散热风机20延伸,有利于对风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通过将导风底板42的第二侧端422设置为弧形结构,有利于降低对风的阻力,提高风能利用率;通过将第二侧端422贴合在散热风机20的外周面上,或,第二侧端422与散热风机20的外周面具有间距,有利于提高导风件40与散热风机20的适配性。
进一步地,导风底板42为平板;和/或,至少部分导风侧板41为弧形板,且导风侧板41的中部朝靠近导风通道一侧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至少部分导风侧板41设置为弧形板,且导风侧板41的中部朝靠近导风通道一侧弯曲,不仅有利于降低导风侧板41对风的阻力,还有利于对风进行压缩,提高风速,从而提高线圈盘30的散热效果。
具体的,弧形板与导风通道对称面之间的距离先由大变小,有利于对风进行压缩,提高风速;弧形板与导风通道对称面之间的距离再由小变大,有利于增大线圈盘30上和/或下表面的受风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导风侧板41和/或导风底板42的远离导风通道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加强筋423;或,导风侧板41和/或导风底板42的靠近导风通道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加强筋423,且加强筋423的高度不高于2mm。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导风侧板41和/或导风底板42上设置加强筋423,可以提高导风底板42的支撑强度;当加强筋423设置于导风侧板41和/或导风底板42的靠近导风通道的一侧的面上,其高度不高于2mm,否则会影响风流通过,产生涡流。
具体的,加强筋423的形状可以为网状、条状、波浪状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对加强筋423的形状不作限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导风侧板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侧板411和第二导风侧板412,第一导风侧板411和第二导风侧板412分别贴合在线圈盘30的外周壁的不同位置;第一导风侧板411靠近线圈盘30的一侧具有第一直板段,第二导风侧板412靠近线圈盘30的一侧具有第二直板段;第一直板段与第二直板段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45°至75°。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侧板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侧板411和第二导风侧板412,用于对散热风机20的来风进行合理分流与导向。第一直板段与第二直板段之间的夹角介于45-75°,其中夹角可以是45°、50°、55°、60°、65°、70°、75°,优选60°。当夹角小于45°时,容易导致吹向线圈盘30的风量不足,不能满足线圈盘30的散热要求;当夹角大于75°时,容易导致吹向电路板60的风量不足,不能满足电路板60的散热要求。
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第一导风侧板411靠近线圈盘30的一侧具有第一弧形段,第二导风侧板412靠近线圈盘30的一侧具有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和线圈盘30之间的切线与第二弧形段和线圈盘30之间的切线的夹角介于45-75°,其中夹角可以是45°、50°、55°、60°、65°、70°、75°,优选60°。当夹角小于45°时,容易导致吹向线圈盘30的风量不足,不能满足线圈盘30的散热要求;当夹角大于75°时,容易导致吹向电路板60的风量不足,不能满足电路板60的散热要求。
通过将夹角范围设置在45-75°,可以使得温升程度不同的电路板60与线圈盘30分别接受不同风量与风速的来风,从而最大程度上合理分配并利用风能,使二者同时达到散热要求。
进一步地,导风缺口43的开口角度范围45°至75°。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缺口43的开口角度范围45°至75°,其中夹角可以是45°、50°、55°、60°、65°、70°、75°,优选60°。其中导风缺口43的开口角度与第一直板段与第二直板段之间的夹角相适应,有利于将导风通道内的风充分地导向至线圈盘30上下表面,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导风件40的顶面高于线圈盘30的顶面,且导风件40的顶面与线圈盘30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h1的取值范围为0.5-2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某个部件的顶面,是指该部件结构的最高面,示例的,导风件40的顶面是指导风件40结构的最高面,线圈盘30的顶面是指线圈盘30结构的最高面。导风件40的顶面高于线圈盘30的顶面,可以对吹向线圈盘30上部的风进行导向与汇聚,从而保证吹向线圈盘30顶面的风具有较大的风量与风速,提高散热效果。
导风件40的顶面与线圈盘30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介于0.5-2mm,其中高度差可以是0.5mm、1mm、1.5mm、2mm,优选1mm。当高度差小于0.5mm时,容易导致吹向线圈盘30的顶面的风起不到良好的汇聚导向作用,从而降低散热效果;当高度差大于2mm时,导致壳体10的体积过大。
进一步地,导风件40的底面低于线圈盘30的底面;导风件40的底面与线圈盘30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h2的取值范围为10-20mm;和/或,导风件40的底面与壳体10的底壁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10mm。
需要说明的是,将导风件40的底面设置为低于线圈盘30的底面,有利于对吹向线圈盘30下部的风进行导向与汇聚,从而保证吹向线圈盘30底面的风具有较大的风量和/或风速,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导风件40的底面与线圈盘30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介于10-20mm,其中高度差可以是10mm、12mm、15mm、18mm、20mm,优选15mm。当高度差小于10mm时,容易导致线圈盘30的进风量不足,进而影响线圈盘30的散热效果;当高度差大于20mm时,风从线圈盘30底部向上流动时风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衰减,容易导致风速不足,进而影响线圈盘30的散热效果。
导风件40的底面与壳体10的底壁之间的间距介于3-10mm,其中间距可以是3mm、5mm、8mm、10mm,优选5mm。当间距小于3mm时,容易影响风在壳体10内的流动性,从而降低散热效果;当间距大于10mm时,大部分风从导风通道下方穿过,使得进入导风通道内的风量不足,降低风能利用率。
进一步地,壳体10包括底壳和面板13,面板13盖合在底壳上,面板13和底壳共同围成容置腔;导风件40的顶面与面板13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2mm。
需要说明的是,在导风件40的顶面与面板13之间设有装配间隙,有利于保持风在导风件40的顶面与面板13之间的流动性。
导风件40的顶面与面板13之间的间距介于1-2mm,其中间距可以是1mm,1.5mm、2mm,优选1.5mm。当间距小于1mm时,容易影响风的流动性,影响散热效果;当间距大于2mm时,不利于对风进行压缩,导致风速降低,影响散热效果。
具体的,底壳包括下盖11和上盖12,下盖11为盒体式结构,用于形成容置空间,上盖12设置于下盖1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并用于对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散热风机20、电路板、显示板等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在壳体10的容置腔中还设置有电路板60和显示板70,电路板和显示板70分别位于容置腔中的不同位置,散热风机20、线圈盘30、显示板70分别与电路板60电性连接,电路板60包括电路元件和电线61,显示板70通过支撑壳71安装在容置腔中。
参照图4所示,下盖11上设置有第一导风筋14、第二导风筋15、第三导风筋16,第一导风筋14与第二导风筋15形成第一导风通道,且第一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散热风机20,第一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线圈盘30,第二导风筋15与第三导风筋16形成第二导风通道,且第二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散热风机20,第二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电路板60。
需要说明的是,下盖11开设在靠近散热风机20处的通风孔为进风口,下盖11开设在靠近电路板60和线圈盘30处的通风孔为出风口。通过第一导风筋14与第二导风筋15形成第一导风通道,且第一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散热风机20,第一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线圈盘30,这样设置有利于对吹向线圈盘30的风进行汇聚和导向,增大风量和/或风速,从而提高线圈盘30的散热效果;通过第二导风筋15与第三导风筋16形成第二导风通道,且第二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散热风机20,第二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电路板60,这样设置有利于对吹向电路板60的风进行汇聚和导向,增大风量和/或风速,从而提高电路板60的散热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线圈盘30和电路板60均具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散热风机(20)和线圈盘(30),所述散热风机(20)和所述线圈盘(30)均位于所述壳体(10)的容置腔中;
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50),至少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0)分别用于固定外径不等的所述线圈盘(30),所述线圈盘(30)择一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0)上;
所述线圈盘(30)包括第一线圈盘(31)和第二线圈盘(32),所述第一线圈盘(3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线圈盘(32),所述第一线圈盘(31)与所述散热风机(20)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线圈盘(31)靠近所述散热风机(20)的一侧设置有导风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40)与所述线圈盘(30)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0)包括第一固定组件(51)和第二固定组件(52),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52)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上的不同位置;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1)用于固定外径较小的所述线圈盘(30),所述第二固定组件(52)用于固定外径较大的所述线圈盘(30);
所述导风件(40)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20)和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1)连接的所述线圈盘(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1)连接的所述线圈盘(30)的外径范围为135-16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40)中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进风端朝向所述散热风机(20),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线圈盘(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40)包括至少两个导风侧板(41),所述导风侧板(41)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线圈盘(30)延伸,所述导风侧板(41)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散热风机(20)延伸;
且,在所述散热风机(20)和所述线圈盘(30)之间,至少两个所述导风侧板(41)相对设置,并围成至少部分所述导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40)包括导风底板(42),所述导风侧板(41)设置在所述导风底板(42)上,至少两个所述导风侧板(41)与所述导风底板(42)共同围成所述导风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向所述线圈盘(30)延伸,所述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低于所述线圈盘(30)的底面,且与所述线圈盘(30)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导风底板(42)的第一侧端(421)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线圈盘(30)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上的投影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30)靠近所述导风件(40)一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导风缺口(43),所述导风缺口(43)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
所述导风缺口(43)与所述导风底板(42)之间的间距范围为7-8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底板(42)的第二侧端(422)向所述散热风机(20)延伸,且所述第二侧端(422)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二侧端(422)贴合在所述散热风机(20)的外周面上,或,所述第二侧端(422)与所述散热风机(20)的外周面具有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底板(42)为平板;
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导风侧板(41)为弧形板,且所述导风侧板(41)的中部朝靠近所述导风通道一侧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侧板(41)和/或所述导风底板(42)的远离所述导风通道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加强筋(423);
或,所述导风侧板(41)和/或所述导风底板(42)的靠近所述导风通道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加强筋(423),且所述加强筋(423)的高度不高于2mm。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侧板(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侧板(411)和第二导风侧板(412),所述第一导风侧板(411)和所述第二导风侧板(412)分别贴合在所述线圈盘(30)的外周壁的不同位置;
所述第一导风侧板(411)靠近所述线圈盘(30)的一侧具有第一直板段,所述第二导风侧板(412)靠近所述线圈盘(30)的一侧具有第二直板段;
所述第一直板段与所述第二直板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至75°。
14.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40)的顶面高于所述线圈盘(30)的顶面,且所述导风件(40)的顶面与所述线圈盘(30)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0.5-2mm。
15.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40)的底面低于所述线圈盘(30)的底面;
所述导风件(40)的底面与所述线圈盘(30)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10-20mm;
和/或,所述导风件(40)的底面与所述壳体(10)的底壁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10mm。
16.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底壳和面板(13),所述面板(13)盖合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面板(13)和所述底壳共同围成所述容置腔;
所述导风件(40)的顶面与所述面板(13)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2mm。
CN202121316366.1U 2021-06-11 2021-06-1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336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6366.1U CN215336507U (zh) 2021-06-11 2021-06-1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6366.1U CN215336507U (zh) 2021-06-11 2021-06-1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6507U true CN21533650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5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6366.1U Active CN215336507U (zh) 2021-06-11 2021-06-1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6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15104A1 (zh) 嵌入式微波炉
CN211822534U (zh) 嵌入式微波炉
CN215336507U (zh) 烹饪器具
CN115468195A (zh) 烹饪器具
JP7109151B2 (ja) 放熱構造、加熱モジュール及び調理設備
CN110848763A (zh) 抽屉式微波炉
CN212408761U (zh) 电磁炉
CN212511293U (zh) 电磁炉
CN210463126U (zh) 一种改良商用微波炉
CN212408760U (zh) 电磁炉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CN211822535U (zh) 抽屉式微波炉
CN210891802U (zh) 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CN112167955B (zh) 烹饪器具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609125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1695026U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CN218209717U (zh) 电磁炉
CN216724204U (zh) 一种风扇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650492U (zh) 一种导风散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1781279U (zh) 电磁炉
CN216431828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CN210717701U (zh) 电磁炉
CN220572013U (zh) 烹饪器具
CN212673299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5686893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