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0461U - 一种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0461U
CN207720461U CN201820199956.2U CN201820199956U CN207720461U CN 207720461 U CN207720461 U CN 207720461U CN 201820199956 U CN201820199956 U CN 201820199956U CN 207720461 U CN207720461 U CN 207720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anel
pedestal
electromagnetic oven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999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999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0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0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04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面板,电磁线圈盘,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电磁线圈盘、控制电路板的线圈盘区、电路板区,所述底座对应电路板区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底盖;所述面罩设置按键缺口,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按键从按键缺口伸出、并靠近所述面板;所述线圈盘区、电路板区各自设置独立的强制对流散热系统。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内设置互相独立的两套冷却排风散热系统,两个独立冷却排风系统各自完成两大部件的冷却散热,不会产生相互传导辐射和温度提升,有效地避免电子元器件受高温影响工作性能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灶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电磁加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家庭选择使用电磁炉进行烹饪,电磁炉甚至可取代传统的炉灶,逐渐成为现代家居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电磁炉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电磁波,从而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使架设于炉上的铁锅发热,从而将食物加热。现有的电磁炉,其面板通常安装在面盖上,然后再与电磁炉底座装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200071253一种电磁炉触摸感应及显示装置,主要包括面板、导光支架、面盖和显示板,其中,导光支架与面盖一体注塑成型,面板设置在一体成型的面盖上。因此,在产品工艺上路线,需完成面盖与底座装配-面盖与面板装配的步骤,并需满足两个装配关系的外观工艺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电磁炉中,其散热系统包含两部分,一是对电磁线圈的工作热量进行排风冷却散热,二是对电路板上大功率功耗元器件的工作热量进行排风冷却散热,由于电磁线圈与电路板均设置在底座内,其布置是不分区的,并且共用一套散热系统,电磁线圈与电路板的工作热量互相叠加、相互影响,并容易在底座内形成热空气循环,造成内腔整体温度偏高,不能满足大功率元器件的散热要求,从而降低了电路板和电磁线圈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电磁炉,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高电磁炉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面板,电磁线圈盘,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电磁线圈盘、控制电路板的线圈盘区、电路板区,所述底座对应电路板区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底盖;所述面罩设置按键缺口,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按键从按键缺口伸出、并靠近所述面板;所述线圈盘区、电路板区各自设置独立的强制对流散热系统。
在电路板区内设置面罩使得所述线圈盘区与电路板区相隔离,所述面罩包括位于面板下方且与面板水平的顶部、邻近电路板区设置的侧壁部,所述顶部与侧壁部的边沿与底座的内壁封闭连接。
所述侧壁部包括用于避让电磁线圈盘的内凹壁部,所述内凹壁部伸入电路板区里使形成曲面轮廓。
所述面罩的顶部底面设置弧形的风道围板及风扇支架安装块,所述底座和/或底盖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散热格栅,在所述底盖上设置第一风扇风口;所述面罩的顶部底面还设置电路板安装柱,第一风扇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与面罩顶部之间。
所述底座底部和/或底盖设置底脚,从而使电磁炉底部形成气流通道。
所述线圈盘区的底部设置第二风扇风口,位于线圈盘区的底座侧壁上设置第二散热格栅,在所述电磁线圈盘下方设置第二风扇,围绕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导风板。
所述线圈盘区、电路板区分别设置用于支承所述面板的支撑结构。
所述线圈盘区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承柱、加强板,所述第一支承柱的底端连接底座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承柱的顶部支承所述面板,所述加强板竖向设置在第一支承柱的侧壁且延展连接所述底座的底壁与侧壁。
所述电路板区的支撑结构设置在电路板面罩的顶部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内设置互相独立的两套冷却排风散热系统,一个满足于电磁线圈盘的散热要求,另一个能满足控制电路板的大功率元器件的散热要求,两个独立冷却排风系统各自完成两大部件的冷却散热,通过设置隔板及面罩并形成两个互相独立、空气不流通的电路板区和线圈盘区,不会产生相互传导辐射和温度提升,有效地避免电子元器件受高温影响工作性能的发生。电路板区的顶部通过面罩与微晶面板相隔离,更能防止加热食物的热量透过底座内腔或面板进入电路板容置腔内,隔离散热效果非常好。
电路板区和线圈盘区的风扇风口均设置在底座底部位置,在底座侧壁设置散热格栅,风源在底座底部与底座侧中穿过,使线圈盘、电路板完全处于强对流风道中,不会形成高温区,散热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面板直接粘接在底座的边缘台阶上,取消现有的电磁炉面盖和导光支架,使产品装配关系趋于简单,降低产品成本,简化生产流程。并分别在电路板区和线圈盘区上设置面板支撑结构以承托面板重量,产品整体承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有效防止因支承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面板破裂或底座开裂的故障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的底座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的底座底部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的电路板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2,面板1,电磁线圈盘5,控制电路板,底座内设置用于容纳电磁线圈盘、控制电路板的线圈盘区3、电路板区4,底座对应电路板区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底盖7;面罩设置按键缺口42,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按键6从按键缺口伸出、并靠近面板1;线圈盘区、电路板区各自设置独立的强制对流散热系统。
在电路板区内设置面罩使得线圈盘区与电路板区相隔离,面罩包括位于面板下方且与面板水平的顶部40、邻近电路板区设置的侧壁部44,顶部与侧壁部的边沿与底座的内壁封闭连接。侧壁部包括用于避让电磁线圈盘的内凹壁部45,内凹壁部伸入电路板区里使形成曲面轮廓。
面罩的顶部底面设置弧形的风道围板15及风扇支架安装块8,底座和/或底盖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散热格栅43,在底盖上设置第一风扇风口13;面罩的顶部底面还设置电路板安装柱9,第一风扇11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与面罩顶部之间。底座底部和/或底盖设置底脚10,从而使电磁炉底部形成气流通道。线圈盘区的底部设置第二风扇风口14,位于线圈盘区的底座侧壁上设置第二散热格栅33,在电磁线圈盘下方设置第二风扇12,围绕第二风扇设置导风板16。
线圈盘区、电路板区分别设置用于支承面板的支撑结构。面板是微晶面板,微晶面板对应按键缺口的区域是按键操作区域,在按键操作区域上可完成电磁炉的工作模式设置、温度设定、开停机控制等操作。线圈盘区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承柱31、加强板,所述第一支承柱的底端连接底座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承柱的顶部支承所述面板,所述加强板竖向设置在第一支承柱的侧壁且延展连接所述底座的底壁与侧壁。所述电路板区的支撑结构(支承块41)设置在电路板面罩的顶部平面上。
底座的上部开口,开口边缘设置边缘台阶21,面板1粘接在所述边缘台阶上。边缘台阶21包括搭接平台、外包边,所述外包边沿搭接平台外围设置且竖直向上延展,所述外包边的上表面与面板上表面平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面板,电磁线圈盘,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电磁线圈盘、控制电路板的线圈盘区、电路板区,所述底座对应电路板区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底盖;所述面罩设置按键缺口,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按键从按键缺口伸出、并靠近所述面板;所述线圈盘区、电路板区各自设置独立的强制对流散热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在电路板区内设置面罩使得所述线圈盘区与电路板区相隔离,所述面罩包括位于面板下方且与面板水平的顶部、邻近电路板区设置的侧壁部,所述顶部与侧壁部的边沿与底座的内壁封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包括用于避让电磁线圈盘的内凹壁部,所述内凹壁部伸入电路板区里使形成曲面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顶部底面设置弧形的风道围板及风扇支架安装块,所述底座和/或底盖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散热格栅,在所述底盖上设置第一风扇风口;所述面罩的顶部底面还设置电路板安装柱,第一风扇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与面罩顶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和/或底盖设置底脚,从而使电磁炉底部形成气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区的底部设置第二风扇风口,位于线圈盘区的底座侧壁上设置第二散热格栅,在所述电磁线圈盘下方设置第二风扇,围绕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导风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区、电路板区分别设置用于支承所述面板的支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区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承柱、加强板,所述第一支承柱的底端连接底座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承柱的顶部支承所述面板,所述加强板竖向设置在第一支承柱的侧壁且延展连接所述底座的底壁与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区的支撑结构设置在电路板面罩的顶部平面上。
CN201820199956.2U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磁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20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99956.2U CN207720461U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99956.2U CN207720461U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0461U true CN207720461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999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20461U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04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0864A (zh) * 2019-03-20 2020-09-29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0864A (zh) * 2019-03-20 2020-09-29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7259B (zh) 蒸汽烹饪器具
KR20200037719A (ko) 조리기기
CN101749760B (zh) 微波炉的波导组件安装结构
CN105387492B (zh) 微波炉
CN207720461U (zh) 一种电磁炉
US20180249537A1 (en) Cooking appliance
CN203987534U (zh) 电压力锅的线路板支架组件及电压力锅
CN208170458U (zh) 一体式电磁炉
KR101534511B1 (ko) 인덕션 렌지용 복합 케이스
CN203234580U (zh) 一种电饭煲用电路板散热装置及其支架安装结构
US8487224B2 (en) Microwave oven
CN210399021U (zh) 一种电磁灶
CN21064375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烤箱
CN104095531A (zh) 电压力锅的线路板支架组件及电压力锅
CN206831590U (zh) 用于电磁炉的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磁炉
CN207797139U (zh) 烹饪器具
CN216409054U (zh) 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柜式电磁炉
CN216557227U (zh) 一种烤箱电磁炉集成灶
CN218209717U (zh) 电磁炉
CN208524619U (zh) 一种带隔热系统的煎烤器
CN111720867A (zh) 一种电磁灶
US11519608B2 (en) Embossed feature for cooktop assembly
CN211408722U (zh)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6001551U (zh) 电磁炉
CN219328124U (zh) 一种模块化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