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8722U -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8722U
CN211408722U CN201922431064.8U CN201922431064U CN211408722U CN 211408722 U CN211408722 U CN 211408722U CN 201922431064 U CN201922431064 U CN 201922431064U CN 211408722 U CN211408722 U CN 211408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air duct
door body
brack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10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赫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310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8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8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8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其中,门体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遮挡部;内窗,设置于支架上,位于支架的一侧;外窗,设置于支架上,位于支架的另一侧;中窗,设置于支架上,位于内窗与外窗之间,中窗与外窗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中窗与内窗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遮挡部至少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可以保证内窗的清洁效果和外窗的一倍温升需求达到一种平衡,在保证外窗一倍温升的基础上,提升内窗的清洁温度,实现门体组件的自清洁。

Description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烤箱产品通过发热管电力发热或燃气管燃气发热等方式,实现食物加热,在人们日常使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烤箱产品在烹饪过程中,食物的油污会在被加热过程中气化,遇到产品腔体内壁冷凝,久而久之形成不易清洁的油污。
现有部分烤箱产品具有高温自清洁功能,高温自清洁功能通过400℃以上的空负载加热(通常温度在435℃至480℃之间),使得油污发生内部化学反应,脱水碳化,变成灰烬,使得功能运行过后,油污变成易被清洁的灰烬。为实现高温自清洁的功能,高温产品必须加入众多的绝热保护设计元素,以确保在高温自清洁功能运行过程中,高温产品的外部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且高温产品的电器电控件不会被高温烘烤,失效被破坏(即不过热,不失效,不起火等)。需要说明的是,高温自清洁功能下油污的清洁效果,目前没有强制的行业标准,而高温产品在高温自清洁功能下零部件温升、表面温升、测试柜温升等,是有明确的,严格的标准要求。
通常情况下,高温自清洁烤箱产品的腔体,采用搪瓷工艺下的搪瓷板合成,油污多附于搪瓷表面。当烤箱产品的炉心温度处于某一温度值时,搪瓷表面的温度大多低于温度值。为了达到理想化的自清洁效果,理论上,需要油污附着的所在表面在整个工作时长内,表面温度超过435℃合计超过30分钟(大致),连续或断断续续均可。
因此,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当清洁效果和温升保护出现冲突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倾向于优先满足温升要求,牺牲自清洁效果。
相关技术中,具有高温自清洁功能的烤箱产品,通常情况下门体组件具有两种,分别为平面门体和搪瓷门体。其中,平面门体自清洁效果较差,由于平台冷却风道设计差,同时也无法满足一倍温升要求;搪瓷门体成本高,显得很低端,且由于其钣金部分受热传热效果好,门体表面温升无法满足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一倍温升要求,必须贴高温警示标示,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体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遮挡部;内窗,设置于支架上,位于支架的一侧;外窗,设置于支架上,位于支架的另一侧;中窗,设置于支架上,位于内窗与外窗之间,中窗与外窗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中窗与内窗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遮挡部至少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在支架上间隔设置有内窗、中窗和外窗,其中,中窗与外窗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中窗与内窗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支架上设置有遮挡部,遮挡部朝向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一侧设置,遮挡部至少可以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当气体流到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位置时,气体可流至第一风道,进而带走外窗的热量,实现外窗降温的效果,避免烫伤用户;由于遮挡部的遮挡作用,气体无法进入到第二风道,内窗的温度在发热部件的作用下有了明显的提高,进而使得附着于内窗表面的油污发生内部化学反应,脱水碳化,变成灰烬,油污最终变成易被清洁的灰烬,从而实现了烹饪器具的自清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通过对风道及支架的优化,使得遮挡部至少可以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降低第二风道的进风量,以提升内窗的温度;保证门体组件第一风道的进风量,降低外窗的温度,保证外窗的安全使用温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可以保证内窗的清洁效果和外窗的一倍温升需求达到一种平衡,在保证外窗一倍温升的基础上,提升内窗的清洁温度,实现门体组件的自清洁。此外,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少量的成本增加,带来较高的溢价率,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门体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遮挡部部分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或遮挡部完全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遮挡部部分或完全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具体地,当遮挡部部分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时,可减少气体进入第二风道的流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内窗的温度,同时又可避免过热的内窗将热量传递至外窗,保证外窗的安全使用温度;当遮挡部完全遮挡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时,可完全避免气体进入第二风道,因而极大程度上提升内窗的温度,获得最佳的自清洁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中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中窗之间形成有第三风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中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中窗及第二中窗,其中,第一中窗与外窗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第二中窗与内窗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第一中窗与第二中窗之间形成有第三风道。遮挡部可以仅遮挡第二风道,也可同时遮挡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
当遮挡部仅遮挡第二风道时,第三风道流入气体,此时第三风道可作为隔热风道,避免内窗的温度传导至外窗,保证外窗的低温度;当遮挡部同时遮挡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时,第三风道不进入气体,此时,第三风道可作为隔热风道,避免第一风道带走第二风道内的热量,保证内窗的高温度。其中,遮挡部可部分遮挡第三风道的进风口,也可完全遮挡第三风道的进风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的进风口被遮挡部遮挡的面积为S1,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的进风口未被遮挡部遮挡的面积为S2,满足S1≤S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遮挡部遮挡进风口的面积进行调整,可以调节内窗的温度,进而调节对内窗表面油污的清洁程度。但一般情况下,进风口被遮挡的面积不会超过一半,当进风口被遮挡过半后,无论怎么调整,几何都无法满足外窗的一倍温升。因此,令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的进风口被遮挡部遮挡的面积为S1,令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的进风口未被遮挡部遮挡的面积为S2,并进一步限定S1≤S2。也就是说,至少要保证风道具有一半的进风口可以有效进风,以在对内窗进行清洁的前提下,保证外窗的安全使用温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具有三个风道,遮挡部仅遮挡第二风道,使得理论上的进气量变为原进气量的约2/3左右。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遮挡两个进气通道,或半个进气风道,或三分之二个进气风道,均是可以实现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架、侧支架及下支架,遮挡部位于下支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及侧支架(即左支架与右支架)。其中,上支架、下支架、左支架及右支架相互连接构成框架结构;内窗、外窗及中窗安装于该框架结构内,以保证内窗、外窗及中窗的稳定安装;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位于下支架一侧,将遮挡部位设置于下支架,保证对第二风道的遮挡效果,保证内窗的清洁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遮挡部为下支架朝向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一侧的翻边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遮挡部为下支架朝向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一侧的翻边结构。在保证遮挡效果的同时,选用简单的结构,有利于简化,门体组件的整体结构,并降低制造及装配结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遮挡部为与下支架相铰接的风门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遮挡部为与下支架相铰接的风门结构,即,将遮挡部设置为活动式结构。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遮挡部遮挡第二风道,此时第二风道内没有气体流通,第一风道内存在气体流通,可保证内窗的高温度及外窗的低温度,保证清洁效果及用户使用安全;在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下,遮挡部不遮挡第二风道,此时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均存在气体流通,可以起到最佳的降温效果,保证烹饪器具使用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外窗与侧支架固定连接;和/或中窗与侧支架、上支架及下支架固定连接;和/或内窗与侧支架、上支架及下支架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粘胶固化的方式,将外窗与左支架及右支架固定连接,保证外窗的稳定安装;将中窗与侧支架、上支架及下支架固定连接,保证中窗的稳定安装;将内窗与侧支架、上支架及下支架固定连接,保证内窗的稳定安装。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及内窗、中窗及外窗的稳定性。
具体地,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粘胶固化、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发热部件及风机:及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门体组件,门体组件内的第一风道及第三风道与风机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主体包括主体及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门体组件,因此,具有上述门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其中,主体内设置有发热部件及风机,发热部件用于烹饪主体内的食物;风机与门体组件的第一风道、第二道及第三风道共同构成了风道系统。具体地,发热部件位于主体的顶部,风机位于主体的后部。具体地,该烹饪器具是既有自清洁功能的烤箱产品。
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时,发热部件发热提升内窗的温度;风机转动,使得气体不断涌入第一风道及第三风道,降低外窗的温度。通过上述部件的配合,保证了对附着于内窗的油污进行清洁,同时保证了外窗的安全使用温度,实现了烹饪器具的自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门体组件的侧支架靠近发热部件的区域设置有缺口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发热部件较高的温度及将强的辐射热效果,且内窗通过左支架及右支架与外窗相接触,内窗的温度会在热传导的作用下提升外窗温度,导致外窗温度高于预期。因此,将门体组件的侧支架靠近发热部件的区域设置有缺口结构。即,对左支架及右支架进行切料处理,使得温度易高区域接触面积减小,降低热传递效应影响,在保证内窗清洁效果的同时,保证外窗的安全使用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烤箱产品的门体组件部分风道流动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烤箱产品中门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门体组件中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下支架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门体组件,102’上支架,108’下支架,110’内窗,112’外窗,114’第一中窗,116’第二中窗,118’第一风道,120’第二风道,122’第三风道,128’发热部件,200’烹饪器具。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门体组件中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下支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C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6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门体组件,102上支架,104左支架,106右支架,108下支架,110内窗,112外窗,114第一中窗,116第二中窗,118第一风道,120第二风道,122第三风道,124遮挡部,126a第一缺口结构,126b第二缺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门体组件100及烹饪器具。
实施例一: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门体组件100,包括支架(上支架102、下支架108、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统称为支架)、内窗110、中窗(第一中窗114与第二中窗116统称为中窗)和外窗112。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内窗110、中窗和外窗112在支架上间隔设置,中窗与外窗112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118,中窗与内窗110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120;如图8、图9及图11和图12所示,支架朝向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一侧设置有遮挡部124,遮挡部124至少可以遮挡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
其中,如图7所示,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当气体流到第一风道118及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位置时,气体可流至第一风道118,进而带走外窗112的热量,实现外窗112降温的效果,避免烫伤用户;由于遮挡部124的遮挡作用,气体无法进入到第二风道120,内窗110的温度在发热部件的作用下有了明显的提高,进而使得附着于内窗110表面的油污发生内部化学反应,脱水碳化,变成灰烬,油污最终变成易被清洁的灰烬,从而实现了烹饪器具的自清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100,通过遮挡部124遮挡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在保证第一风道118进风量的同时降低第二风道120的进风量,可以保证内窗110的清洁效果和外窗112的一倍温升需求达到一种平衡,在保证外窗112一倍温升的基础上,提升内窗110的清洁温度,实现门体组件100的自清洁。
具体地,遮挡部124部分遮挡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图中未示出)。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减少气体进入第二风道120的流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内窗110的温度,同时又可避免过热的内窗110将热量传递至外窗112,保证外窗112的安全使用温度。
具体地,如图7所示,遮挡部124完全遮挡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完全避免气体进入第二风道120,因而极大程度上提升内窗110的温度,获得最佳的自清洁效果。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少量的成本增加,带来较高的溢价率,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以本例而言,实际的零部件开料尺寸增加6mm左右,对应零部件成本不超过0.3元,不会遮挡部124不会带来较大的成本增长。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门体组件100,包括支架、内窗110、第一中窗114、第二中窗116和外窗112。
具体地,如图7所示,内窗110、第一中窗114、第二中窗116和外窗112在支架上间隔设置,第一中窗114与外窗112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118,第二中窗116与内窗110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120,第一中窗114与第二中窗116之间形成有第三风道122。
其中,如图7所示,遮挡部124仅遮挡第二风道120。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第一风道118与第三风道122同时流入气体,第二风道120不流入气体。此时第三风道122可作为隔热风道,避免内窗110的温度传导至外窗112,保证外窗112的低温度。
其中,遮挡部124同时遮挡第二风道120和第三风道122(图中未示出)。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第一风道118流入气体,第二风道120和第三风道122不流入气体。此时,第三风道122可作为隔热风道,避免第一风道118带走第二风道120内的热量,保证内窗110的高温度。具体地,遮挡部124可部分遮挡第三风道122的进风口,也可完全遮挡第三风道122的进风口。
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100,其遮挡部124仅用于遮挡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令第一风道118、第二风道120及第三风道122的进风口被遮挡部124遮挡的面积为S1(图中未示出),令第一风道118、第二风道120及第三风道122的进风口未被遮挡部124遮挡的面积为S2(图中未示出),并进一步限定S1≤S2。也就是说,至少要保证风道具有一半的进风口可以有效进风,以在对内窗110进行清洁的前提下,保证外窗112的安全使用温度。通过这一限定,可保证外窗112的温升在可控范围内,特别是可控制在一倍温升以内,保证外窗112的安全使用温度。
在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支架包括上支架102、下支架108、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其中,上支架102、下支架108、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相互连接构成框架结构;外窗112采用粘胶固化的方式与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固定连接,内窗110及外窗112同时与左支架104、右支架106及下支架108固定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可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及内窗110、中窗及外窗112的稳定性
其中,如图10所示,由于内窗110接触门体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并接触外窗112,通过热传递效应,导致外窗112温度高于预期,因此对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进行了简单切料,在左支架104形成第一缺口结构126a,在右支架106形成第二缺口结构126b,进而保证一倍温升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7、图11及图12所示,遮挡部124为下支架108朝向第二风道120的进风口一侧的翻边结构。在保证遮挡效果的同时,选用简单的结构,有利于简化,门体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并降低制造及装配结果。
进一步地,遮挡部124为与下支架108相铰接的风门结构(图中未示出)。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遮挡部124遮挡第二风道120,此时第二风道120内没有气体流通,第一风道118内存在气体流通,可保证内窗110的高温度及外窗112的低温度,保证清洁效果及用户使用安全;在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下,遮挡部124不遮挡第二风道120,此时第一风道118与第二风道120内均存在气体流通,可以起到最佳的降温效果,保证烹饪器具使用安全。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主体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门体组件100。
具体地,主体内设置有发热部件(图中未示出)及风机(图中未示出),发热部件用于烹饪主体内的食物;风机与门体组件100的第一风道118、第二道及第三风道122共同构成了风道系统。具体地,发热部件位于主体的顶部,风机位于主体的后部。具体地,该烹饪器具是既有自清洁功能的烤箱产品。具体地,发热部件发热管。
其中,在烹饪器具的自清洁模式下时,发热部件发热,以提升内窗110的温度;风机转动,以使得气体不断涌入第一风道118及第三风道122,降低外窗112的温度。通过上述部件的配合,保证了对附着于内窗110的油污进行清洗,同时保证了外窗112的安全使用温度,实现了烹饪器具的自清洁。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将门体组件100的侧支架靠近发热部件的区域设置有缺口结构。即,对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进行切料处理,在左支架104上形成第一缺口结构126a,在右支架106上形成第二缺口结构126b,使得温度易高区域接触面积减小,降低热传递效应影响,在保证内窗110清洁效果的同时,保证外窗112的安全使用温度。
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用于具有高温自清洁功能的烤箱产品的门体组件100的内窗110的自清洁效果的改善方案。
相关技术中,高温自清洁烤箱产品,通常情况下门体组件100’采用平面门体和搪瓷门体。其中,平面门体内窗110’的自清洁效果较差,但表面温升相对较好;搪瓷门体的内窗110’自清洁效果较好,主要原因是相较于平面门体,搪瓷门体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搪瓷门体相对于腔体一侧除玻璃外,大面积由搪瓷板覆盖,钣金部分承受热辐射以及热对流的效果较好,钣金部分承受热量以后通过钣金与玻璃间的热传递效应,以及腔体与玻璃的热对流效应,能够使得内窗110’的温度相对平面门体更容易更快升高,对应加速内窗110’上油污的碳化进程。
第二、搪瓷门体可以通过压型设计,使得搪瓷门体相较于平面门体,可以距离腔体的发热源更近;由于密封圈的关系,热量流失的情况较为严重,由于搪瓷门体增加了如此的压型设计,使得热量相对平面门体不容易流失,对应的对清洁效果也有正向影响。
对于搪瓷门体而言,其成本较高,且显得很低端,由于受热传热效果好,门体表面温升无法满足IEC一倍温升要求,必须贴高温警示标示,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因此,从成本,标准化,产品高端化发展综合考虑,现在大多已经放弃搪瓷门体。
对于平面门体而言,其清洁效果差,由于平台冷却风道设计差,同时也无法满足一倍温升要求。相关技术设计出设计双层离心排气系统,整体温升冷却效果较好,可以满足一倍温升要求,但由于温度低,清洁效果较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具有双层离心排气系统的高温自清洁产品,对应平面门体,提供一种技术创新点,使得门体组件100的内窗110清洁效果和门体组件100的外窗112的表面一倍温升需求达到一种平衡,清洁效果变好,改善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6、图7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体组件100包括内窗110、第一中窗114、第二中窗116、外窗112、左支架104、右支架106、上支架102下支架108。其中,左支架104和右支架106与外窗112粘胶固化在一起;左支架104、右支架106、上支架102及下支架108用于第一中窗114、第二中窗116以及内窗110。
如图1至图5所示,由于现有烹饪器具200’的门体组件100’采用双层离心风道设计,由左支架104’、右支架106’、上支架102’下支架108’构成框架,而后将内窗110’、第一中窗114’、第二中窗116’、外窗112’安装于框架中.当排气系统工作时,整个门体组件100’部分的风道流动状态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对进气口部分放大来看,如图2和图3所示,现有门体组件100’由内窗110’、第一中窗114’、第二中窗116’、外窗112’共同形成了第一风道118’、第二风道120’及第三风道122’,其进气量大,冷却效果好,外窗112’的表面温度较低,内窗110’的内侧温度也较低,清洁效果不佳。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内窗110’的自清洁效果,需要我们人为的提高内窗110’的内侧温度,提高的方式就是对应的减少冷空气通过第二风道120’进气口的气体量。对比图4、图5及图8和图9可知,我们通过升级优化下支架108的结构,增加了翻边结构,使得翻边结构挡住了第二风道120进气口的部分进气。我们遮挡了三个风道的内侧一条(即第二风道120),使得理论上的进气量变为了原进气量的约2/3左右。同时因为遮挡的是内侧进气通道,使得内窗110的表面温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清洁效果变好。
在我们增加了下支架108的翻边结构以后,测试结果显示内窗110的清洁效果有明显改善,但外窗112有小区域范围无法满足一倍温升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结构中,如图1所示,当烹饪器具200’腔体顶部的发热部件128’(即发热管)工作时,热辐射效应强,烘烤内窗110’。内窗110’接触左支架及右支架,并接触外窗112’,通过热传递效应,导致外窗112’温度高于预期。因此,如图10所示,我们对左支架104及右支架106进行了简单切料,在左支架104上形成第一缺口结构126a,在右支架106上形成第二缺口结构126b,使得温度易高区域接触面积减小,降低热传递效应影响,解决了此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遮挡部124的设置,在自清洁效果和门体外窗112一倍表面温升之间达成了一个平衡点,且少量的成本增加,具有较高的溢价率(以本例而言,实际的零部件开料尺寸增加6mm左右,对应零部件成本不超过0.3元),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对应的翻边结构对应遮挡了一个风道,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遮挡两个风道,或半个风道,或三分之二个风道等等。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超过一半的遮挡,遮挡过半以后基本上无论怎么调整,都无法满足一倍温升,除非目标是两倍温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门体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遮挡部;
内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
外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
中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内窗与所述外窗之间,所述中窗与所述外窗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中窗与所述内窗之间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遮挡部至少遮挡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部部分遮挡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或
所述遮挡部完全遮挡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中窗之间形成有第三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第三风道的进风口被所述遮挡部遮挡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第三风道的进风口未被所述遮挡部遮挡的面积为S2,满足S1≤S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架、侧支架及下支架,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下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部为所述下支架朝向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一侧的翻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部为与所述下支架相铰接的风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窗与所述侧支架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中窗与所述侧支架、所述上支架及所述下支架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内窗与所述侧支架、所述上支架及所述下支架固定连接。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发热部件及风机: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内的第一风道及第三风道与所述风机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组件的侧支架靠近所述发热部件的区域设置有缺口结构。
CN201922431064.8U 2019-12-30 2019-12-30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408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1064.8U CN211408722U (zh) 2019-12-30 2019-12-30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1064.8U CN211408722U (zh) 2019-12-30 2019-12-30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8722U true CN211408722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1064.8U Active CN211408722U (zh) 2019-12-30 2019-12-30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8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35429Y (zh) 一体式大功率商用电磁炉
CN211408722U (zh) 门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075636U (zh) 微波炉各器件抗干扰散热风道系统
CN217390513U (zh) 一种门体散热降温系统及其烤箱
CN218096039U (zh) 一种集成灶
US3189020A (en) Oven door with floating inner panel
CN206113033U (zh) 微波加热的快速烤箱
CN215226749U (zh) 一种蒸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的散热结构
CN214072987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的隔热通风散热结构
CN207720461U (zh) 一种电磁炉
CN220870945U (zh) 一种散热门体和集成灶
CN215838486U (zh) 一种生产制造成本低的烤箱
CN214510733U (zh) 一种蒸烤烹饪机的门体结构
CN215777541U (zh) 一种烤箱的降温结构
CN22085223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电磁炉
CN220870930U (zh) 一种集成灶散热门体和集成灶
CN220158108U (zh) 一种烘烤烹饪器具的双热风结构及集成灶
CN221690709U (zh) 一种热风循环电烤箱
CN221375760U (zh) 集成灶
CN213786981U (zh) 一种烤箱的箱体结构
CN216557227U (zh) 一种烤箱电磁炉集成灶
CN220338510U (zh) 一种间隔散热式集成灶
CN218246908U (zh) 一种嵌入式烤箱
CN219661497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CN217592540U (zh) 蒸烤箱及集成厨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