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6669U -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6669U
CN218186669U CN202221802350.6U CN202221802350U CN218186669U CN 218186669 U CN218186669 U CN 218186669U CN 202221802350 U CN202221802350 U CN 202221802350U CN 218186669 U CN218186669 U CN 218186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as separation
suction port
recovery tank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23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发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li Electric Co ltd
Zhejiang Yili Machinery and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li Electric Co ltd
Zhejiang Yili Machinery an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li Electric Co ltd, Zhejiang Yili Machinery and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l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23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6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6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6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用于实现水气分离,包括回收罐、吸口和设置在所述回收罐内的水气分离罩;通过所述吸口抽出所述回收罐内的气体;所述回收罐具有连通所述回收罐内外的回收管道,所述水气分离罩朝向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水气分离罩上设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气分离罩两侧的第一板体;流经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的气体作用在所述水气分离罩和所述阻挡组件;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洗地机回收罐空间利用率、提高水气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分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洗地机在清洗地面时,在吸力电机的吸力作用下会将地面上的污水、固体垃圾及外界气体,通过吸气通道都吸入洗地机内部,则在清洗地面的同时需要进行固体、气体及液体的分离,以避免洗地机吸气通道或其他部件的堵塞。
参考图1所示,图1为传统的洗地机结构,包括罐体10a、抽风电机11a、抽风口12a、水气分离结构13a和吸气管道14a;图中1a处为传统的洗地机中罐体10a的最大液位线;图中箭头为气流的流动方向。传统的洗地机污水罐体10a由于水气分离结构13a结构简单,当罐体10a内的液位超过回收罐的1/3时,罐体10a内的液体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会沿着所述水气分离结构13a向抽风口12a方向流动并进入抽风口12a,随后进入抽风口12a或抽风电机11a,影响洗地机的正常使用。因此,罐体10a的有效容积为罐体10a容积1/3的容积,整个罐体10a的2/3容积实际上并未没有使用到,实际回收量却较少,浪费了洗地机罐体10a的空间,同时还会提高罐体10a排污的频率,使用不便。另外,传统的水气分离结构13a相对简易,无法高效完成水气分离作用。
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回收罐空间利用率、提高水气分离效果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提高回收罐空间利用率、提高水气分离效果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包括回收罐、吸口和设置在所述回收罐内的水气分离罩;通过所述吸口抽出所述回收罐内的气体。
所述回收罐具有连通所述回收罐内外的回收管道,所述水气分离罩朝向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水气分离罩上设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气分离罩两侧的第一板体;流经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的流体作用在所述水气分离罩和所述阻挡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水气分离罩上还成型有吸口,所述吸口成型于所述水气分离罩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口下侧的第二板体,用于阻挡液体沿水气分离罩进入吸口。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成型于所述吸口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在所述吸口下方向外向下倾斜设置;第三板体自吸口两侧沿所述水气分离罩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二板体在远离所述吸口的一侧分别与两侧的第三板体以及水气分离罩的侧壁形成阻挡槽。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回收管道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一板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板体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气分离罩包括侧壁围绕形成的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开口,所述腔体的下侧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还提供一种水气分离罩,用于实现水气分离,包括回收罐、吸口和设置在所述回收罐内的水气分离罩;通过所述吸口抽出所述回收罐内的气体;所述回收罐具有连通所述回收罐内外的回收管道,所述水气分离罩朝向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水气分离罩在所述吸口下方成型有第二板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在所述吸口下方向外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设置在水气分离罩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板体和第四板体,使得从水气分离罩与回收罐内侧壁之间经过的气流冲击在所述第一板体和第四板体上,使得液体和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粘附在第一板体和第四板体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回收罐底部。
2、本申请通过在所述水气分离罩下方设置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分别与两侧的第三板体以及水气分离罩的侧壁形成阻挡槽,在吸力的作用下,所述回收罐内处于负压状态,通过在吸口下方设置阻挡槽,避免回收罐底部的液体在吸力的作用下沿着水气分离罩向吸口放下流动并进入吸口,这样,相比传统的洗地机,提高了洗地机回收罐的最大液位线,进而提高回收罐的实际使用体积,降低了清理回收罐的频率。
3、本申请通过在吸口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板体,能够使得从水气分离罩与回收罐内侧壁之间经过的气流冲击在所述第三板体上,使得液体和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粘附在第三板体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回收罐底部。
4、本申请通过设置具有腔体的水气分离罩,回收管道输出端输出的气体直接冲击在水气分离罩的腔体上,使得气流中的液体和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粘附在腔体内;同时在腔体侧面形成的侧壁能够阻止液体和固体沿着水气分离罩与回收罐之间的间隙向吸口方向流动,随后截留在腔体内的液体和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腔体下方的缺口掉落进入回收罐底部。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洗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回收罐、水气分离罩、过滤器、吸力电机和回收管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回收罐、水气分离罩、过滤器和回收管道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水气分离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a、罐体;11a、抽风电机;12a、抽风口;13a、水气分离结构;14a、吸气管道;10b、机身壳体;1b、吸力电机;2b、回收罐;21b、回收管道;3b、水气分离罩;30b、侧壁;301b、腔体;302b、缺口;31b、第一板体;32b、第二板体;33b、第三板体;34b、第四板体;35b、阻挡槽;36b、延伸部;4b、吸口; 5b、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提高回收罐空间利用率、提高水气分离效果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如图2-图4所示,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用于实现水气分离,包括回收罐2b、吸口4b和设置在所述回收罐2b内的水气分离罩3b;通过所述吸口4b抽出所述回收罐2b内的气体。
所述回收罐2b具有连通所述回收罐2b内外的回收管道21b,所述水气分离罩3b朝向所述回收管道21b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水气分离罩3b上设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气分离罩3b两侧的第一板体31b;流经所述回收管道21b的输出端的气体作用在所述水气分离罩3b和所述阻挡组件。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气分离结构应用于洗地机,具体还包括机身壳体10b、吸力电机1b和过滤器5b,所述吸力电机1b、过滤器5b和回收罐2b均设置在所述机身壳体10b上;所述吸力电机1b设置在所述吸口4b远离所述回收罐2b的一侧,所述过滤器5b一端连接所述吸力电机1b,所述过滤器5b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吸口4b;通过吸力电机1b抽出回收罐2b内的气体,使得回收罐2b内处于负压状态,通过回收管道21b形成吸附外界垃圾的负压气流,气流冲击在水气分离罩3b上实现气液、气固分离。其中,图2中b 处虚线为本实施例回收罐2b的最大液位线。
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在水气分离罩3b的两侧分别设置阻挡组件,使得从水气分离罩3b与回收罐2b内侧壁30b之间经过的气流冲击在所述阻挡组件上,使得液体和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粘附在阻挡组件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回收罐2b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气分离罩3b上还成型有吸口4b,所述吸口4b成型于所述水气分离罩3b的一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吸口4b成型于水气分离罩3b远离所述回收管道21b输出端的一侧,其中,所述回收管道21b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回收罐2b 的内侧,所述回收管道21b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回收罐2b的外侧;这样,能够延长气流接触水气分离罩3b后与吸口4b之间的路径,从而延长气流与水气分离罩3b的接触面积,加强水气分离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口4b下侧的第二板体32b,用于阻挡回收罐内的液体在吸力的作用下沿水气分离罩3b进入吸口4b。
以上设置,通过在吸口4b下侧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回收罐2b底部的液体在吸力的作用下沿着水气分离罩3b向吸口4b放下流动并进入吸口4b,从而提高回收罐2b的最大液位线,提高回收罐2b的实际使用体积,降低了清理回收罐2b的频率。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第三板体33b,所述第三板体33b成型于所述吸口4b的两侧。
以上设置,能够使得从水气分离罩3b与回收罐2b内侧壁30b之间经过的气流作用在所述第三板体33b上,使得液体和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粘附在第三板体33b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回收罐2b底部。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二板体32b在所述吸口4b下方向外向下倾斜设置;第三板体33b自吸口4b两侧沿所述水气分离罩3b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板体32b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二板体32b在远离所述吸口4b的一侧分别与两侧的第三板体33b以及水气分离罩3b的侧壁30b形成阻挡槽35b。
其中,所述第三板体33b还包括在所述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形成与阻挡槽 35b的下侧,所述台阶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本体33b,所述台阶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本体33b的宽度。
以上设置,在吸力的作用下,所述回收罐2b内处于负压状态,通过在吸口 4b下方设置阻挡槽35b,避免回收罐2b底部的液体在吸力的作用下沿着水气分离罩3b向吸口4b放下流动并进入吸口4b,这样,相比传统的洗地机,提高了洗地机回收罐2b的最大液位线,进而提高回收罐2b的实际使用体积,降低了清理回收罐2b的频率。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第四板体34b,所述第四板体34b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31b远离所述回收管道21b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34b和所述第一板体31b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板体34b位于所述第一板体31b的上方,使得第一板体31b和第四板体34b形成上下交错、间隔设置。
以上设置,通过在水气分离罩3b的两侧分别设置上下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31b和第四板体34b,使得气流先经过所述第一板体31b靠近回收管道21b 输出端的一侧后转向,依次经过所述第四板体34b靠近回收管道21b输出端的一侧和所述第一板体31b远离所述回收管道21b输出端的一侧,最后再往吸口方向流动,这样,延长了气流在水气分离罩3b与回收罐2b内侧壁30b之间间隙的路径,进而延长气流与第一板体31b和第四板体34b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液体和固体更好地在惯性的作用下粘附在第一板体31b和第四板体34b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回收罐2b底部,提高水气分离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四板体34b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36b;具体的,所述延伸部36b从所述第四板体34b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
以上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所述第四板体34b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粘附在第四板体34b上的液体可以沿着延伸部36b滴落到回收罐2b 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气分离罩3b包括侧壁30b围绕形成的腔体301b,所述腔体上301b设有开口,所述腔体的下侧设有缺口302b,流经所述回收管道21b的输出端的流体作用在所述腔体301b内,液体和固体从所述缺口302b掉落进入回收罐21b底部。
以上设置,回收管道21b输出端输出的气体直接冲击在水气分离罩3b的腔体上,使得气流中的液体和固体在惯性的作用下粘附在腔体内;同时在腔体侧面形成的侧壁30b能够阻止液体和固体沿着水气分离罩3b与回收罐2b之间的间隙向吸口4b方向流动,随后截留在腔体内的液体和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腔体下方的缺口掉落进入回收罐2b底部。
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气分离罩3b,用于实现水气分离,包括回收罐2b、吸口4b和设置在所述回收罐2b内的水气分离罩3b;通过所述吸口4b抽出所述回收罐2b内的气体;所述回收罐2b具有连通所述回收罐 2b内外的回收管道21b,所述水气分离罩3b朝向所述回收管道21b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水气分离罩3b在所述吸口4b下方成型有第二板体32b。
以上设置,通过在吸口4b下侧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回收罐2b底部的液体在吸力的作用下沿着水气分离罩3b向吸口4b放下流动并进入吸口4b,从而提高回收罐2b的最大液位线,提高回收罐2b的实际使用体积,降低了清理回收罐2b的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32b在所述吸口4b下方向外向下倾斜设置。以上设置,所述第二板体32b能够更好地阻挡液体沿着水气分离罩3b向吸口4b方向流动。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罐、吸口和设置在所述回收罐内的水气分离罩;通过所述吸口抽出所述回收罐内的气体;
所述回收罐具有连通所述回收罐内外的回收管道,所述水气分离罩朝向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水气分离罩上设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气分离罩两侧的第一板体;流经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的流体作用在所述水气分离罩和所述阻挡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分离罩上还成型有吸口,所述吸口成型于所述水气分离罩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口下侧的第二板体,用于阻挡液体沿水气分离罩进入吸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成型于所述吸口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在所述吸口下方向外向下倾斜设置;第三板体自吸口两侧沿所述水气分离罩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二板体在远离所述吸口的一侧分别与两侧的第三板体以及水气分离罩的侧壁形成阻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回收管道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一板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板体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分离罩包括侧壁围绕形成的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开口,所述腔体的下侧设有缺口。
9.一种水气分离罩,用于实现水气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罐、吸口和设置在所述回收罐内的水气分离罩;通过所述吸口抽出所述回收罐内的气体;所述回收罐具有连通所述回收罐内外的回收管道,所述水气分离罩朝向所述回收管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水气分离罩在所述吸口下方成型有第二板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气分离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在所述吸口下方向外向下倾斜设置。
CN202221802350.6U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Active CN218186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2350.6U CN218186669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2350.6U CN218186669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6669U true CN218186669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0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2350.6U Active CN218186669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6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8081B (zh) 真空吸尘器
WO2017054768A1 (zh) 气液分离收集装置及其刮擦器
CN106235970A (zh) 一种回收桶结构及一种清洗机
CN218186669U (zh) 一种提高容置腔使用率的水气分离结构及水气分离罩
CN114287850A (zh) 一种回收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139618U (zh) 气水分离器
CN212523118U (zh) 一种新型汽水分离装置
CN108465301B (zh) 气体压缩机组合式旋风折流大口径气液复分离装置
CN208524741U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16876265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回收箱
CN215996032U (zh) 水浴多管除尘器
CN214862163U (zh) 水幕喷淋式除尘器
CN214914184U (zh) 一种用于压缩空气排污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13429878U (zh) 便携式干湿两用吸尘器污水箱结构
CN208524740U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08426765U (zh) 水净化装置和湿式除尘器
CN112473249A (zh) 一种常温气液分离器
CN214764326U (zh) 一种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
CN218653601U (zh) 水幕除尘器
CN210796644U (zh) 碱液清洗循环系统
CN216876264U (zh) 一种回收箱
CN216984739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19452249U (zh) 一种曲轴箱盖结构及发动机
CN217972887U (zh) 一种分离塔用油水分离装置
CN217938141U (zh) 一种气液分离结构、水箱及洗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