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9480U -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9480U
CN218169480U CN202221611255.8U CN202221611255U CN218169480U CN 218169480 U CN218169480 U CN 218169480U CN 202221611255 U CN202221611255 U CN 202221611255U CN 218169480 U CN218169480 U CN 218169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cover
shaft
fixing seat
upper shaft
fix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12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定波
罗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da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da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da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da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12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9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9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9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背板以及设于背板上的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所述下固定机构设于上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座和上轴组件,所述上轴组件包括上轴和驱动件,所述上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背板上,所述驱动件安装于上固定座上,所述上轴通过驱动件与上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下固定座和下轴组件,所述下轴组件包括下轴,所述下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背板上,所述下轴安装于下固定座上;所述驱动件驱动上轴与后盖顶部抵触,并使所述下轴与后盖底部抵触,以压紧后盖。采用本实用新型,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劳动强度,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马达后盖毛坯需要采用立式铣、立式车和卧式铣镗加工机床这三台设备来进行加工。具体是,先将后盖毛坯安装在工装夹具上,以将其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进行五个步骤的加工,分别是:第一工序立加:以毛坯异形面为基准加工端面;第二工序立加:以已加工面为基准,加工异形面沉孔;第三工序立车:以已加工面为基准,加工圆弧;第四工序卧加:以已加工面为基准,加工侧向周边各孔;第五工序卧加:以已加工面为基准,加工斜孔。
上述加工的缺点在于:1、需要三台机床,五道工序才能完成后盖毛坯的加工。2、需要五套工装夹具装夹五次,每进行一道工序需要装夹一次,劳动强度大。3、加工工序多,转运、加工周期长,效率低。4、夹具对工件进行径向压紧,容易造成工件细微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劳动强度,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该马达后盖夹具的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背板以及设于背板上的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所述下固定机构设于上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分别设于后盖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座和上轴组件,所述上轴组件包括上轴和驱动件,所述上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背板上,所述驱动件安装于上固定座上,所述上轴通过驱动件与上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下固定座和下轴组件,所述下轴组件包括下轴,所述下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背板上,所述下轴安装于下固定座上;
所述驱动件驱动上轴与后盖顶部抵触,并使所述下轴与后盖底部抵触,以压紧后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轴组件还包括安装于驱动件上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安装于驱动件上,所述上轴固定安装于活动件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活动件以使上轴沿其轴向来回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件为螺杆,所述活动件为活动板,所述螺杆和上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套设于螺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上轴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并通过螺杆和活动板插设于后盖的顶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轴穿设于上固定座上;
所述上轴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底端插设于后盖的顶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轴组件还包括设于驱动件上的紧固件,所述活动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驱动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固定座设有固定槽,所述后盖的底部插设于固定槽上,所述下轴安装于固定槽底部;
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设有与后盖侧壁相抵接的支撑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轴组件还包括设于下轴顶部的接触件,所述下轴通过接触件与后盖的底部抵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接触件与后盖的抵触面为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轴组件还包括设于下轴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下轴和接触件抵触。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卧式数控柔性机床,所述卧式数控柔性机床设有上述的马达后盖夹具。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分别对后盖的顶部和底部进行压紧,具体是上轴通过驱动件驱动与后盖顶部抵触,并使下轴与后盖底部抵触,实现对工件的双轴轴向压紧,确保工件完全定位,一次装夹便能实现对工件的端面、圆弧和一侧向各孔加工,将原来工序中的三个工序合成一个工序来完成,因而原来工序中装夹三次变成装夹一次即可。也就是说,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后盖夹具使原有的加工工序从原有的五道工序缩减为三道工序,从原有的装夹五次缩减为三次,而且只需要一台卧式数控柔性机床便能完成全部的加工工序,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此外,双轴轴向压紧消除了因原径向压紧对工件所造成的细微变形,保证工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马达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马达后盖夹具在使用状态下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图1侧面剖视图;
图4是图2下固定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背板2以及设于背板2上的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所述下固定机构设于上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分别设于后盖100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座3和上轴组件,所述上轴组件包括上轴4和驱动件,所述上固定座3固定安装于背板2上,所述驱动件安装于上固定座3上,所述上轴4通过驱动件与上固定座3活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下固定座9和下轴组件,所述下轴组件包括下轴10,所述下固定座9固定安装于背板2上,所述下轴10安装于下固定座9上。其中,所述上轴4和下轴10的数量均为两条。
所述驱动件驱动上轴4与后盖100顶部抵触,并使所述下轴10与后盖100底部抵触,以压紧后盖10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马达后盖100为液压马达后盖,如图1所示,需要对其侧端面、侧端面的圆弧、两侧向孔、沉孔和斜孔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分别对后盖的顶部和底部进行压紧,具体是上轴通过驱动件驱动与后盖顶部抵触,并使下轴与后盖底部抵触,实现对工件的双轴轴向压紧,确保工件完全定位,一次装夹便能实现对工件的端面、圆弧和一侧向各孔加工,将原来工序中的三个工序合成一个工序来完成,因而原来工序中装夹三次变成装夹一次即可。也就是说,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后盖夹具使原有的加工工序从原有的五道工序缩减为三道工序,从原有的装夹五次缩减为三次,而且只需要一台卧式数控柔性机床便能完成全部的加工工序,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此外,双轴轴向压紧消除了因原径向压紧对工件所造成的细微变形,保证工件的质量。
所述上轴组件还包括安装于驱动件上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安装于驱动件上,所述上轴4固定安装于活动件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活动件以使上轴4沿其轴向来回移动。通过活动件使驱动件间接地驱动上轴移动,通过上轴上下移动可将后盖毛坯即工件固定安装在夹具上,便于后续加工。后盖首先放置在下固定座上,驱动上轴向下移动,使上轴与后盖抵触,上轴和下轴共同配合,将后盖压紧,实现双轴轴向压紧后盖,确保工件完全定位,有效地消除因现有的径向压紧而造成工件的细微变形。当需要拆卸时,只要将上轴上移并脱离后盖即可。
具体的,如图2-3所示,所述驱动件为螺杆5,所述活动件为活动板6,所述螺杆5和上固定座3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6套设于螺杆5上且与螺杆5螺纹连接,所述上轴4固定安装于活动板6上,并通过螺杆5和活动板6插设于后盖100的顶部。螺杆在上固定座上可旋转,活动板和螺杆螺纹连接,以此带动活动板沿螺杆轴向移动,即使上轴上下移动。后盖100顶部设有上毛坯孔,相应地,上轴4插设于上毛坯孔上。
优选地,所述上轴4穿设于上固定座3上,给上轴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上轴沿其轴向移动,从而保证对后盖的轴向作用,上下轴向作用配合将后盖压紧。具体的,所述上轴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底端插设于后盖的顶部。
为了将活动件固定在驱动件上,保证上轴固定并将后盖压紧,优选地,所述上轴组件还包括设于驱动件上的紧固件,所述活动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驱动件上。所述紧固件为螺母7。螺母和螺杆螺纹连接。螺母起到限位作用,螺母将活动板锁紧在螺杆的某一位置上,保证上轴对后盖处于压紧的状态,避免活动板上移,使上轴和下轴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保证后盖被锁紧。更佳地,所述螺母7和活动板6之间设有垫片8,螺母和活动板通过垫片抵触,有效地保证螺母将活动板锁紧。
进一步,如图2、4所示,所述下固定座9设有固定槽91,所述后盖100的底部插设于固定槽91上,所述下轴10安装于固定槽91底部。固定槽可起到稳固和支撑后盖底部的作用,而下轴在上轴的作用下对后盖起到反作用,两者相互配合,从而起到夹紧固定后盖的作用。后盖100底部设有下毛坯孔,所述下轴10卡设于下毛坯孔上。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槽91的内侧壁设有与后盖100侧壁相抵接的支撑面92。所述支撑面92与后盖100的外形相适配。具体的,所述支撑面92为斜面,所述斜面对称设置,可对后盖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其底部稳固地放置在固定槽内,而下轴则起到定位的作用。上轴和下轴相互配合对后盖的顶部和底部进行定位,保证将后盖夹紧。
再进一步,如图2-4所示,所述下轴组件还包括设于下轴10顶部的接触件11,所述下轴10通过接触件11与后盖100的底部抵触。所述接触件11与后盖100的抵触面为弧面。具体的,所述接触件11为半球体。由于后盖形状的不规则,其上毛坯孔与下毛坯孔不同轴,为保证下毛坏孔与下轴能够有效地接触,并将后盖固定。接触件设有弧面,能与下轴不同轴的毛坯孔的有效地接触。
优选地,所述下轴组件还包括设于下轴10内的弹性件12,所述弹性件12分别与下轴10和接触件11抵触。所述弹性件12为弹簧。通过接触件对后盖传递弹力,以产生预紧力,能进一步加强上轴和下轴之间对后盖的压紧作用力,避免后盖松脱。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卧式数控柔性机床,所述卧式数控柔性机床设有上述的马达后盖夹具。所述马达后盖夹具的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后盖夹具使得整个加工过程只需要一台卧式数控柔性机床即可,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又降低了加工成本。
采用卧式数控柔性机床对马达后盖的加工工序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第一工序:工件于垂直摆放,加工端面及圆弧的同时,可以加工一端侧向各孔;第二工序:工件于水平放置,以已加工面为基准,加工毛坯面沉孔,同时加工另一端侧向各孔;第三工序:工件于水平放置,以已加工面为基准,加工斜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后盖夹具用于装夹工件,便能实现上述第一工序的加工,与现有的加工方式相比,减少了装夹的次数和转运、流转时间,缩短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整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因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后盖夹具使原有的加工工序从原有的五道工序缩减为三道工序,从原有的装夹五次缩减为三次,而且只需要一台卧式数控柔性机床便能完成全部的加工工序,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设有该马达后盖夹具的卧式数控柔性机床,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劳动强度,效率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背板以及设于背板上的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所述下固定机构设于上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分别设于后盖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座和上轴组件,所述上轴组件包括上轴和驱动件,所述上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背板上,所述驱动件安装于上固定座上,所述上轴通过驱动件与上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下固定座和下轴组件,所述下轴组件包括下轴,所述下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背板上,所述下轴安装于下固定座上;
所述驱动件驱动上轴与后盖顶部抵触,并使所述下轴与后盖底部抵触,以压紧后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组件还包括安装于驱动件上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安装于驱动件上,所述上轴固定安装于活动件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活动件以使上轴沿其轴向来回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螺杆,所述活动件为活动板,所述螺杆和上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套设于螺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上轴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并通过螺杆和活动板插设于后盖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穿设于上固定座上;
所述上轴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底端插设于后盖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组件还包括设于驱动件上的紧固件,所述活动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驱动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设有固定槽,所述后盖的底部插设于固定槽上,所述下轴安装于固定槽底部;
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设有与后盖侧壁相抵接的支撑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组件还包括设于下轴顶部的接触件,所述下轴通过接触件与后盖的底部抵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与后盖的抵触面为弧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组件还包括设于下轴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下轴和接触件抵触。
10.一种卧式数控柔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数控柔性机床设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后盖夹具。
CN202221611255.8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Active CN218169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1255.8U CN218169480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1255.8U CN218169480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9480U true CN218169480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1255.8U Active CN218169480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9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81501U (zh) 一种数控立式机床的工装夹具
CN210413626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夹具
CN218169480U (zh) 一种马达后盖夹具和卧式数控柔性机床
CN217475404U (zh) 一种快速更换夹头的五金加工用定位夹具
CN113523336B (zh) 一种智能制造数控机床
CN110270862B (zh) 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快速固定装夹夹具
CN208231001U (zh) 一种误差率低的倒角机
CN220575312U (zh) 一种工装夹具及机床
CN220178667U (zh) 一种垫盖铣槽钻孔加工固定装置
CN218122357U (zh) 显微镜工作台托架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5698002U (zh) 自动化车接头装置
CN219325010U (zh) 一种用于铣头加工的夹具
CN215393694U (zh) 一种高效切削的齿轮加工装置
CN216633446U (zh) 多功能夹具结构
CN216178580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
CN215035601U (zh) 一种能便于装夹固定圆柱形工件的装夹治具
CN219275183U (zh) 一种平移式多工位夹具
CN213561231U (zh) 一种可旋转的数控铣床夹具
CN216912997U (zh) 一种机床床身用可调节夹具
CN217096736U (zh) 电机支架水平面、左侧面加工制具
CN210476262U (zh) 一种泵壳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12917923U (zh) 一种数控插齿机用齿轮夹持装置
CN214816625U (zh) 高效率底板加工夹具
CN218639073U (zh) 一种可四向加工的夹具
CN213795274U (zh) 一种可加工多件工件的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