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6079U - 一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6079U
CN218156079U CN202222205295.9U CN202222205295U CN218156079U CN 218156079 U CN218156079 U CN 218156079U CN 202222205295 U CN202222205295 U CN 202222205295U CN 218156079 U CN218156079 U CN 218156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assembly
thicknes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52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涛
王士敏
朱泽力
赵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aiba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aiba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aiba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aiba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052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6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6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6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显示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检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承载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移动,或者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采集组件移动,进而采集组件对于电子设备的厚度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组件中,控制组件根据厚度不合格的检测结果控制输出组件输出相应的提醒信息,进而实现较高的检测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显示产品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的显示产品趋向于重量更轻、厚度更薄、面积更大的方向,其中显示产品的轻薄化尤为受到显示产品生产厂商的重视,也成为行业内一个重点研究的方向。
目前,在终端显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显示产品的厚度把控要求严格,在测量产品厚度是否合格的流程中,传统的方式包括手动测量、半自动测量和全自动测量的方式,手动测量通常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式虽然精准,但是整体效率低下,无法大批量推广使用,并且测量产品可能存在划伤、磨伤的风险;半自动测量的方式是采用将产品送入固定卡槽内,并观察产品在送入卡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卡顿,通过人眼来判断测试产品是否满足厚度的要求,这种方式同样会存在磨伤产品的问题,同时观察者的主观性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全自动的测量方式包括采用红外测距的方法,通过将产品表面进行红外线的照射,来判断厚度是否满足要求,这种方式的整体效率较高,但是针对一些干扰现象无法排除,例如表面存在异物或者轻微翘起的现象会干扰最终的判断等等,同时这种方式只能针对具体点或者小范围的区域进行检测,因此整体的检测时间较长,检测结果的组合较多,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可靠性会存在误差。
因此,如何提升测量效率以及提升检测结果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至少一个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以及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检测,包括
采集组件,用于采集被检测的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并发出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是否合格的信息。
承载组件,用于承载被检测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承载组件的承载能位于所述采集组件的采集范围内;
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电子设备或者带动所述采集组件移动,以完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采集。
输出组件,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时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
控制组件,与所述采集组件、所述承载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集组件的信息,并控制所述输出组件进行具体的操作。
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承载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移动,或者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采集组件移动,进而采集组件对于电子设备的厚度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组件中,控制组件根据厚度不合格的检测结果控制输出组件输出相应的提醒信息,进而实现较高的检测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采集组件包括底座、支架、转动轴和转动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件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电子设备沿第一方向的宽度,通过将转动轴和转动件的一端或者两端固定在底座和支架上,使得采集过程通过根据转动件的转动情况来判断结果,简化了采集的过程,同时在转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电子设备的宽度,进而使得每次检测过程中使得电子设备沿转动件长度方向上都被检测到,使得采集的过程能够全面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全部区域,提升了整体的检测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采集组件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并向所述控制组件输出所述转动件的运动信息,通过位置传感器收集转动件的位移信息,通过其位移的变化信息来判断电子设备的厚度是否合格,同时将判断的信息发送到控制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两端连接;
或者,
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件在所述支架的支撑下一侧悬空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件为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的材料包括硅胶、TPE、PVC、橡胶、TPR、TPU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件和传送带,所述动力件可以带动所述传动带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电子设备或者带动所述采集组件移动,以完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采集,通过传送带的方式,能够快速完成循环检测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检测,包括有用于采集被检测的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并发出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是否合格的信息的采集组件,用于承载被检测的电子设备的承载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电子设备或者带动所述采集组件移动,以完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采集的传动组件,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时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的输出组件,以及与所述采集组件、所述承载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集组件的信息,并控制所述承载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进行具体的操作的控制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承载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移动,或者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采集组件移动,进而采集组件对于电子设备的厚度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组件中,控制组件根据厚度不合格的检测结果控制输出组件输出相应的提醒信息,进而实现较高的检测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又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又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传送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检测装置;
110、采集组件;111、底座;112、支架;1121、第一支架;
1122、第一支架;113、转动轴;114、转动件;
115、位置传感器;
120、承载组件;130、传动组件;131、动力件;132、传送带;
20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说明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10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的文字说明进行详细阐述。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一种检测装置100,其应用于电子设备200的厚度检测,包括有采集组件110、承载组件120、传动组件130、输出组件(图中未示出)和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采集组件110用于采集被检测的电子设备200的厚度信息,并发出电子设备200的厚度是否合格的信息,承载组件120用于承载被检测的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通过承载组件120的承载能位于采集组件110的采集范围内,传动组件130用于带动电子设备200或者带动采集组件110移动,以完成电子设备200的厚度信息采集,输出组件用于在电子设备200厚度不合格时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控制组件与采集组件110、承载组件120、传动组件130和输出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采集组件110的信息,并控制输出组件进行具体的操作。
通过传动组件130带动承载组件120上的电子设备200移动,或者通过传动组件130带动采集组件110移动,进而采集组件110对于电子设备200的厚度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组件中,控制组件根据厚度不合格的检测结果控制输出组件输出相应的提醒信息,进而实现较高的检测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200可以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模组、触控屏模组或者显示加触控模组等等,只要是显示行业相关的模组或者成品,均为上述电子设备200所包含的范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组件130可以为单独带动电子设备200或者带动采集组件110移动的机构,也可以为同时带动电子设备200和采集组件110往两个不同方向移动的机构,例如传送带结构等等,可以理解的是,只要是能够实现电子设备200和采集组件110发生相对位移的传动机构均可以采用,在此对于传动组件130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输出组件可以为具有提醒功能的零部件,起到提醒生产相关人员检测中发现具有厚度不合格的电子设备200的作用,例如,输出组件可以为带有发出提醒声音功能的警报器,例如在检测过程发现有厚度不合格的电子设备200,控制组件控制输出组件发出“存在不合格产品”的提醒声音,再或者,输出组件可以为带有发送电子信息的设备,可以向生产相关的设备或者移动终端发出警报信息,以提醒相关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只要是能满足输出提醒信息的设备或者结构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采集组件110包括底座111、支架112、转动轴113和转动件114,支架112设置在底座111上,转动件114通过支架112转动连接在转动轴113上,转动件11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电子设备200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具体的,第一方向可以定义为沿转动件114长度延伸的方向,例如图中的X方向,此时转动件11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电子设备200沿第一方向的宽度,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转动件114在转动的过程能够与电子设备200全部的区域进行覆盖,即不会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漏掉电子设备200上的任何一个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12为可以升降的支架,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电子设备200的检测,例如支架112的高度范围是0.5cm-10cm,常见的电子设备200的厚度为2-20mm,因此设置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架112可以使得采集组件110的检测范围更大。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件114可以为横截面为一个圆形的滚轮件,或者转动件114可以为多个圆形的滚轮件加上其外围套设的外层所组合而成的结构,只要能够满足采集组件110的功能即可,在此对于转动件114的结构不做具体的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采集组件110包括位置传感器115,位置传感器115用于采集并向控制组件输出转动件114的运动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位置传感器115可以与转动轴113连接,使得位置传感器115能够记录转动件114的位移值,通过位移值与预设值比对,判断其位移值是否超过设定值,从而判断检测的部件是否存在厚度不合格的现象,进而将采集的信息发送给控制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支架112包括第一支架1121和第二支架1122,第一支架1121和第二支架1122分别与转动轴113的两端连接,通过在转动轴11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支架1121和第二支架1122,从而使得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更佳,长期使用后,也能保证采集组件110的使用性能,进而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当采集组件110存在多组转动轴113和转动件114的组合时,支架112的数量也需要相应的增加,例如当存在两组转动轴113和转动件114的组合时,此时支架112存在两组相应的第一支架1121和第二支架1122,一组第一支架1121和第二支架1122分别与一组转动轴113的两端连接,从而实现转动轴113和转送件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支架112与转动轴113的一端连接,转动轴113与转动件114在支架112的支撑下一侧悬空设置,这种设置便于材料的节省,同时便于转动轴113和转动件114的安装和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当采集组件110存在多组转动轴113和转动件114的组合时,支架112的数量也需要相应的增加,例如当存在两组转动轴113和转动件114的组合时,此时存在两组相应的支架112,一组支架112与一组转动轴113的一端连接,从而实现转动轴113和转送件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转动件114为滚轮,滚轮的表面的材料包括硅胶、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PVC(Polyvinyl chloride)、高弹性聚合物材料橡胶、TPR(Thermo-Plastic-Rubber material)、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可以理解的是,只要是能够与显示屏材料、触控屏材料等电子设备200及其模组表面接触,并且不会造成显示屏材料、触控屏材料等电子设备200及其模组表面发生磨损的材料,均可以用于制作上述滚轮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滚轮结构可以存在多层结构,例如内部是与转动件114连接的不锈钢套件,在不锈钢套件外侧设置有一层保护硅胶层,硅胶层能够较好地保护显示屏材料、触控屏材料等电子设备200及其模组表面,也就是说,只要滚轮结构的转动件114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实现保护待测设备即可,对于滚轮结构的转动件114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传动组件130包括动力件131和传送带132,动力件131可以带动传动带132运动,进而带动电子设备200或者带动采集组件110移动,以完成电子设备200的厚度信息采集。
下面参考图7-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一种检测方法,如图7所示,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检测,包括步骤:
步骤S100:基于电子设备的厚度设定并采集组件与承载组件的距离;
其中,由于不同的电子设备厚度不同,其检测的厚度误差范围也不同,因此需要调整承载电子设备的承载组件与采集电子设备厚度的采集组件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步骤S200:采集并向控制组件发送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
其中,通过采集组件对待测的电子设备进行厚度信息的采集,具体的,通过采集组件与待测的电子设备之间发生位置上的移动,从而检测电子设备的表面高度,进而根据检测到的厚度信息判断是否合格,接着向控制组件发送检测结果的信息。
步骤S300:基于采集到的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
其中,根据采集到的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判断是否电子设备的厚度是否合格,若厚度信息合格的话控制组件控制输出组件不发出提醒信息,若厚度不合格则控制组件控制输出组件发出提醒信息,以提醒生产的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理不合格的产品。
由此可见,通过针对不同的电子设备设定合适的检测距离,进而通过采集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在根据相应的厚度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整个检测过程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电子设备,通过检测后若发现厚度不合格的电子产品,则可以进行相应的提醒操作,及时发现生产中不合格的产品,整个检测的过程步骤简单,检测的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步骤S200:采集并向控制组件发送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10:移动电子设备或采集装置;
其中,可以固定采集装置同时移动电子设备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厚度的检测,或者固定电子设备同时移动采集装置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厚度的检测,或者同时使电子设备和采集装置往不同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厚度的检测。
步骤S220:判断电子设备是否与采集装置接触;
其中,在电子设备和采集装置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判断电子设备是否与处于预设高度的采集装置接触,当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发生接触时,采集装置会进行相应的转动。
步骤S230:判断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阈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
其中,在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时,包括有多种情况,例如可能是电子设备的厚度过高导致与采集装置发生接触,或者是电子设备上存在杂物增加了电子设备的高度,因此在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发生相对移动的过车过程中发生与采集装置发生接触现象,或者是电子设备上某一区域存在鼓包的情况,导致电子设备接触到采集装置,所以需要排除除厚度超标之外的其他可能性,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因此,设定一个第一阈值,当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阈值超过第一阈值,则判断其为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的情况,若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阈值未超过第一阈值,则归结为其余情况,此时不判断为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
步骤S240:基于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是否接触以及接触的阈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向控制器发出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
其中,在采集厚度信息的过程中,首先判断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是否接触,若不接触则判定为厚度合格,若接触则判断接触的阈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若不超过则判定为厚度合格,若超过则判定为厚度不合格,因此,在判断厚度是否合格之后,向控制器发出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阈值包括时间阈值或者面积阈值,步骤S230:判断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阈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31:判断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时间是否超过第一时间阈值;
其中,根据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时间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进行对比,若接触的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合格,若接触的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例如,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为3s,当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时间为2.5s时,由于若接触的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合格,再例如,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为5s,当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时间为10s时,由于若接触的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第一阈值包括时间阈值或者面积阈值,步骤S230:判断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阈值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32:判断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面积是否超过第一面积阈值。
其中,根据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面积与预设的第一面积阈值进行对比,若接触的面积小于预设的第一面积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合格,若接触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面积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例如,预设的第一面积阈值为10m2,当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面积为0.5m2时,由于若接触的面积小于预设的第一面积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合格,再例如,预设的第一面积阈值为10m2,当电子设备与采集装置的接触的面积为12m2时,由于若接触的面积大于预设的第一面积阈值,则判定为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1所示,步骤S300:基于采集到的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310:控制组件控制输出组件发出厚度不合格的提醒信息;
其中,控制组件控制输出组件发出厚度不合格的提醒信息具体可以为,例如,输出组件可以为带有发出提醒声音功能的警报器,例如在检测过程发现有厚度不合格的电子设备,控制组件控制输出组件发出“存在不合格产品”的提醒声音,再或者,输出组件可以为带有发送电子信息的设备,可以向生产相关的设备或者移动终端发出警报信息,以提醒相关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步骤S300:基于采集到的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320:控制组件控制输出组件不发出提醒信息。
由此可见,通过针对不同的电子设备设定合适的检测距离,进而通过采集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在根据相应的厚度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整个检测过程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电子设备,通过检测后若发现厚度不合格的电子产品,则可以进行相应的提醒操作,及时发现生产中不合格的产品,整个检测的过程步骤简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高。
以上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为较佳实施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知晓,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改进或替换都应在本申请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即本申请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Claims (6)

1.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厚度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组件,用于采集被检测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并发出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是否合格的信息;
承载组件,用于承载被检测的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承载组件的承载能位于所述采集组件的采集范围内;
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电子设备或者带动所述采集组件移动,以完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采集;
输出组件,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厚度不合格时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
控制组件,与所述采集组件、所述承载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集组件的信息,并控制所述输出组件进行具体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包括底座、支架、转动轴和转动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件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电子设备沿第一方向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并向所述控制组件输出所述转动件的运动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两端连接;
或者,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件在所述支架的支撑下一侧悬空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的材料包括硅胶、TPE、PVC、橡胶、TPR、TPU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件和传送带,所述动力件可以带动所述传送带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电子设备或者带动所述采集组件移动,以完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信息采集。
CN202222205295.9U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检测装置 Active CN218156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5295.9U CN21815607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5295.9U CN21815607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6079U true CN218156079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2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5295.9U Active CN21815607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6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6935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ア状態監視システム、データ収集装置、ベルトコンベアの運転状態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99140B2 (ja) 異常診断システム
CN218156079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02398843A (zh) 乘客输送机的扶手驱动力诊断装置及扶手驱动力诊断方法
CN114180268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胶带输送机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5539506A (zh) 一种车轮接触式踏面缺陷检测设备
EP2163874A1 (en) Balancing machine for balancing vehicle wheels
CN103884299A (zh) 轮胎检测装置
CN117664055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EP2889574B1 (en) Thickness inspection device
CN217866336U (zh) 一种遥感式托辊故障自动检测装置
CN217179917U (zh) 一种油门把手标定检测装置
CN217156756U (zh) 一种车用电池检测装置
CN210774666U (zh) 一种能够检测回转产品的使用寿命的设备
CN215640405U (zh) 一种空气环境监测用智能tsp综合采样器
CN214778834U (zh) 一种机械运行状态采集的运输设备
CN206945146U (zh) 电动汽车电机温度检测系统
CN215477881U (zh) 一种卷烟机平带运行的在线监测系统
CN217931743U (zh) 基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自动化检测平台
CN112845155A (zh) 一种汽车紧固件高效分选装置
CN206321342U (zh) 一种振动检测装置
CN214149175U (zh) 一种轮胎3d扫描设备
CN217818672U (zh) 一种球体表面检测装置
CN220975587U (zh) 输送辊转动检测系统及钢化炉
CN212180741U (zh) 一种工业废气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