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1805U - 车身下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下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1805U
CN218141805U CN202222717269.4U CN202222717269U CN218141805U CN 218141805 U CN218141805 U CN 218141805U CN 202222717269 U CN202222717269 U CN 202222717269U CN 218141805 U CN218141805 U CN 218141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acket
back beam
vehicle body
body 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72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贵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7172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1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1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1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下部结构。该车身下部结构具备构成车厢底部的底板、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上的后梁、及支撑座椅导轨的支架,后梁被构成为截面呈U字形、并沿车长方向延伸,支架配置在后梁上方的底板上,在后梁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加固构件,支架被固定在底板和加固构件上。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够提高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驾乘者的保护性能。

Description

车身下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备构成车厢底部的底板、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上的后梁、和支撑座椅导轨的支架的车身下部结构已被广泛采用。该结构中,后梁被构成为截面呈U字形、并沿车长方向延伸,支架被配置在后梁的上方。
然而,上述结构中,在提高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驾乘者的保护性能方面,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驾乘者的保护性能的车身下部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下部结构,该车身下部结构具备构成车厢底部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的后梁、及支撑座椅导轨的支架,所述后梁被构成为截面呈U字形、并沿车长方向延伸,所述支架配置在所述后梁上方的所述底板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梁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加固构件,所述支架被固定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加固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身下部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用加固构件对后梁进行加固,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后梁不容易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变形。并且,通过将支架固定在底板和加固构件上,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而导致后梁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变形时,支架也会随后梁一起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提高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驾乘者的保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身下部结构中,较佳为,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间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后梁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并位于所述中间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身下部结构中,较佳为,所述加固构件被构成为底面敞开的箱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截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仰视图。该图1中,左侧为车身前方。
如图1所示,车身下部结构100具备底板1、中间横梁2a、后横梁2b、后梁3、加固构件4、以及支架5(参照图2)。
底板1为构成车厢底部的板,被配置为垂直于车高方向。中间横梁2a和后横梁2b被设置在底板1的下表面,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另外,中间横梁2a配置在车长方向的中间部分,后横梁2b配置在车长方向的后部。
后梁3设置在底板1的下表面上、并沿车长方向延伸。另外,后梁3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并位于中间横梁2a与后横梁2b之间。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截面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后梁3具备主体部31、法兰部32、及法兰部33。
主体部31的截面呈U字形。主体部31被设置为开口朝上。法兰部32被构成为,从主体部31的上端部的一侧(车宽方向的内侧)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出。法兰部32与底板1的下表面相接合。另一方面,法兰部33被构成为从主体部31的上端部的另一侧(车宽方向外侧)向上方延伸出。法兰部33与底板1的法兰部1a相接合。因此,由后梁3和底板1构成一个具有矩形封闭截面的结构(方形管道)。该方形管道沿车长方向延伸。
为了对后梁3进行加固,在后梁3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加固构件4。加固构件4被配置在后梁3的车长方向的一部分区域中。即,加固构件4在车长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后梁3在车长方向上的长度。
例如,加固构件4被构成为底面敞开的箱形。即,加固构件4具有上端面41、内侧面42、外侧面43、前端面44和后端面(图示省略)。上端面41与底板1的下表面相接合。内侧面42沿靠着主体部31的内侧面31a。外侧面43沿靠着主体部31的外侧面31b。另外,前端面44和后端面被配置为,在车长方向上将后梁3的空间分隔。即,前端面44和后端面被配置为与车长方向相交叉。
支架5用于支撑座椅导轨(图示省略)。车辆座椅(图示省略)可沿车长方向滑动地嵌入在座椅导轨中。支架5配置在后梁3上方的底板1上,并与底板1和加固构件4固定连接。即,支架5通过加固构件4被牢固地固定在后梁3上。
详细而言,支架5由螺栓6a和螺母6b紧固在底板1和加固构件4上。更详细而言,在支架5上形成有通孔,在底板1和上端面41上也分别形成有通孔。螺栓6a的轴部穿过支架5上的通孔、底板1上的通孔和上端面41上的通孔而与螺母6b螺合。由此,支架5、底板1和上端面41被紧固在螺栓6a的头部与螺母6b之间。
<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在后梁3的内部空间内设置加固构件4,来对后梁3进行加固。这样,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后梁3不容易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变形。并且,支架5不仅被固定在底板1上,而且还被固定在加固构件4上,因而,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而导致后梁3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变形时,支架5也会随后梁3一起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提高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驾乘者的保护性能。
<其它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的示例,不构成限定性解释的依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能仅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来解释,而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界定。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包括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等同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加固构件4具有前端面44和后端面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加固构件也可以仅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中的一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加固构件4的上端面41与底板1相接合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加固构件的内侧面与后梁的内侧面相接合。

Claims (3)

1.一种车身下部结构,具备构成车厢底部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的后梁、及支撑座椅导轨的支架,所述后梁被构成为截面呈U字形、并沿车长方向延伸,所述支架配置在所述后梁上方的所述底板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梁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加固构件,
所述支架被固定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加固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间横梁和后横梁;
所述后梁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并位于所述中间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构件被构成为底面敞开的箱形。
CN202222717269.4U 2022-10-14 2022-10-14 车身下部结构 Active CN218141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7269.4U CN218141805U (zh) 2022-10-14 2022-10-14 车身下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7269.4U CN218141805U (zh) 2022-10-14 2022-10-14 车身下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1805U true CN218141805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7269.4U Active CN218141805U (zh) 2022-10-14 2022-10-14 车身下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1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0478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84991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EP1975042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1011265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KR100844712B1 (ko) 차량의 카울 사이드부 보강구조
US8020925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US7658428B2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a backrest
CN112046617A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构造
US747294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H0930452A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JP3956845B2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構造
CN218141805U (zh) 车身下部结构
JP5951474B2 (ja) 剛性支持部構造
US8042834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KR101220005B1 (ko) 엔진룸 보강 구조
JP2009101956A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構造
CN114261445A (zh) 车体
JP2003118649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1159496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取付構造
KR20060109632A (ko) 자동차의 카울사이드패널 보강구조
JP4477978B2 (ja) 衝突時生存空間確保用の補強部材取り付け構造
CN218594435U (zh) 后车身结构
JP7192009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KR20190068129A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CN216684614U (zh) 车体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