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1182U - 车载扶手 - Google Patents

车载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1182U
CN218141182U CN202222958561.5U CN202222958561U CN218141182U CN 218141182 U CN218141182 U CN 218141182U CN 202222958561 U CN202222958561 U CN 202222958561U CN 218141182 U CN218141182 U CN 218141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assembly
cover
main bod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85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明靖
聂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he Jiangt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he Jiang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he Jiang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he Jiang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85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1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1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1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扶手,包括:扶手主体组件;安装支架组件,其位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后侧,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枢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上扶手盖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且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后侧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枢接;所述上扶手盖组件上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处装设有滑盖组件,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与所述镂空部对应的区域安装有杯托组件。在扶手主体组件上设置杯托组件,并通过滑盖组件遮蔽杯托组件,且可通过滑动滑盖组件而使杯托组件显露,使得杯托组件形成隐藏式结构。

Description

车载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后排座椅的车载扶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后排座椅一般都有中扶手,方便后排人员使用,用于放水杯、存放物品等。但功能过于简单,不方便后排人员操控全车的功能。传统扶手收起基本都是借用两侧海绵与扶手本体过盈干涉将扶手本体固定到靠背上,扶手上盖开启后没有限位,杯托外露等问题,减少了乘车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扶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扶手,包括:
扶手主体组件;
安装支架组件,其位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后侧,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枢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
上扶手盖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且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后侧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枢接;其中:
所述上扶手盖组件上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处装设有滑盖组件,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与所述镂空部对应的区域安装有杯托组件。
优选地,所述车载扶手还包括屏组件,所述屏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并位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前方。
优选地,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形成有储物盒组件,所述上扶手盖组件覆盖所述储物盒组件。
优选地,所述车载扶手还包括头枕组件,所述头枕组件固定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尾部与所述扶手主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机构,以在所述上扶手盖组件打开后,所述弹性限位机构能够使所述上扶手盖组件保持在打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前侧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之间设置有开合锁止机构,所述开合锁止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及解除锁止状态。
优选地,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尾部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之间设置有旋转阻尼机构,所述旋转阻尼机构能够为所述述扶手主体组件开合提供阻尼。
优选地,所述滑盖组件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的弹性机构以用于为所述滑盖组件的打开提供阻尼。
优选地,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形成有沉槽,所述沉槽的侧壁上形成有弹性的卡爪,所述屏组件设置于所述沉槽中并与所述卡爪卡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后侧的限位弹片以及形成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后侧的凸出部,在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打开过程中,所述凸出部迫使所述限位弹片变形而所述限位弹片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载扶手的有益效果是:
1、增设了上扶手盖组件,能够遮蔽储物盒组件,使得储物盒组件形成隐藏式结构。
2、在扶手主体组件上设置杯托组件,并通过滑盖组件遮蔽杯托组件,且可通过滑动滑盖组件而使杯托组件显露,使得杯托组件形成隐藏式结构。
3、通过在上扶手盖组件与扶手主体组件之间设置弹性限位机构,进而能够使上扶手组件打开后保持在所打开位置。
4、在扶手主体组件上增设了屏组件,以便对车辆的相关部件进行控制。
5、在扶手主体组件与安装支架组件设置了提供打开阻尼的旋转阻尼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去了上扶手盖组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中屏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中上扶手盖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在解锁按钮处的截面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D的放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中上扶手盖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中扶手主体组件与安装支架组件连接区域处的结构示意图(扶手主体组件处于关闭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中扶手主体组件与安装支架组件连接区域处的结构示意图(扶手主体组件处于打开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中扶手主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扶手,该车载扶手用于装设于汽车的后排座椅的中部,如图1所示,该车载扶手包括头枕组件1,扶手主体组件2,屏组件3,上扶手盖组件4,安装支架组件5,滑盖组件6。头枕组件1固连在扶手主体组件2的前侧,屏组件3卡接在扶手主体2上,上扶手盖组件4的后侧枢接于扶手主体组件2的后侧,扶手主体组件2的后侧枢接于安装支架组件5上。滑盖组件6滑动连接在上扶手盖组件4的镂空处。为了方便乘客在后排操作全车功能,在扶手主体组件2上装设屏组件3,该屏组件3位于上扶手盖组件4的前方,客户可以通过该屏组件3中的触摸屏操控全车的功能。为了客户能更好好的乘车体验,如图2所示,在扶手盖组件4下方安装杯托组件23,该杯托组件23位于滑盖组件6的下方,可通过拉动滑盖组件6而使杯托组件23显露或隐藏。扶手主体组件2还设置储物盒组件24,该储物盒组件24被上扶手盖组件4遮蔽,可通过打开上扶手盖组件4而将储物盒组件24显露,储物盒组件24内设置无线充和USB接口,方便客户充电储物。通过打开上扶手盖组件4而方便取物。
如图2、3、8、9所示,扶手主体组件2包括扶手主体装饰件21、上盖锁止结构22、杯托组件23、储物盒组件24、扶手盖旋转轴25、限位弹片26、扶手主体旋转锁止机构27、主体骨架28、主体海绵29、主体拉手210等。主体海绵29、主体骨架28、头枕组件1包覆完成后,将头枕组件1用螺丝固定在主体骨架28上;上盖锁止结构22和限位弹片26用螺丝固定在扶手主体装饰件21上,将杯托组件23和储物盒组件24卡接在主体骨架28上。
如图4所示,屏组件3包括触摸玻璃31、触摸屏32、屏上盖33、屏亮条34、屏下盖35、屏卡爪36等。屏上盖33、屏亮条34、屏下盖35、屏卡爪-6用螺钉组好后成为一个小总成,触摸玻璃31和触摸屏32全贴合后,卡接在总成上。屏卡爪36可拆卸,可以卡接小尺寸的触摸屏,当拆下后空间变大可以卡接大尺寸的触摸屏。可以做到安装不同尺寸的屏。
如图5、6、7所示,扶手盖组件4包括扶手底盖41、上盖解锁结构42(该上盖解锁结构42与上述的上盖锁止结构22配合组成能够控制扶手盖组件4打开和锁止的开合锁止机构)、胶墩43、扶手上盖44、扶手海绵45等。上盖锁止结构42包括解锁按钮421、外装饰框422、主动卡片423、弹簧424等。上盖锁止结构22包括锁片221、弹簧222、缓冲顶块223、弹簧224。其中胶墩43起缓冲支撑作用,防止扶手扣下时有撞击声。解锁按钮421和主动卡片423固定在一起,当往下按压时,主动卡片423的斜面和锁片221的斜面相互作用,在力的作用下,左右的锁片向中间收拢,此时锁片221与扶手主体装饰件21不再卡接,实现解锁;当不按压解锁按钮421时,在弹簧222和弹簧424的作用力下,解锁按钮421上升,锁片221复位,实现锁止。由于锁片221的侧面是倾斜的且下小上大,扶手盖放下时,锁片221的斜面与扶手主体装饰件21的下凹位置接触,锁片向中间位置移动,当锁片移动到扶手主体装饰件21的下凹槽侧壁的开口处,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两侧移动进入凹槽内,实现上扶手盖组件4下放自锁止功能。
如图8和图9所示,扶手底盖41通过扶手盖旋转轴25转动连接在扶手主体装饰件21上,扶手主体装饰件21尾部下侧左右各固定一个限位弹片26,当扶手盖组件4开启后扶手底盖41尾部的凸出部411触碰限位弹片26后端凸起261处时,在力的作用下挤压使限位弹片26发生形变使扶手底盖41尾部凸出部411经过该凸起261而运动至限位弹片26前端卡槽内,进而使扶手盖组件4保持在打开状态。反之扶手盖组件4收回时,当按压力大于限位弹片26弹力时释放限位,从而能够方便将上扶手盖组件4关闭。基于上述可知,限位弹片26、扶手盖旋转轴25以及凸出部411结构组成了弹性限位机构,该弹性限位机构能够使打开的上扶手盖组件4保持在开启位,并在施加足够大的反向力后而能够关闭,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0至图12所示,安装支架组件5包括安装支架旋转轴52,扶手主体组件2通过安装支架旋转轴52连接在一起后,以安装支架旋转轴52为圆心,以旋主体旋转轨275为半径做圆周式开启或收回。当扶手主体组件2开启时,安装支架限位杆51与扶手主体旋转锁止机构27相切过盈配合增加阻尼提升使用手感,以安装支架旋转轴52为圆心运动到主体旋转下限位槽272,同时下限位杆274进入安装支架限位槽53,完成扶手主体组件2开启动作。反之收回扶手主体组件。基于上述可知,安装支架限位杆51、支架旋转轴52与主体旋转上限位槽271、主体旋转下限位槽272、主体旋转轴273、下限位杆274组成了旋转阻尼机构,该旋转阻尼机构通过构造成过盈配合而增加打开时的手感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3和图14所示,滑盖组件6包括滑盖拉手61、滑盖面板62、滑盖底板63。滑盖拉手61用螺丝固定在滑盖面板62上,滑盖面板62与滑盖底板63卡接安装。滑盖组件6与扶手盖组件4的滑道配合,实现滑盖组件6可在扶手盖组件4滑动打开和关闭,关闭时滑盖底板63前端的锁扣压缩滑盖锁片46产生形变,使锁扣与滑盖锁片46(作为弹性阻尼机构)凹凸处配合,实现滑盖锁止,并为滑动开启提供阻尼。开启时作用在滑盖拉手61的力大于滑盖底板63前端锁扣的弹力时解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扶手的关键优势在于:
1、增设了上扶手盖组件4,能够遮蔽储物盒组件24,使得储物盒组件24形成隐藏式结构。
2、在扶手主体组件2上设置杯托组件23,并通过滑盖组件6遮蔽杯托组件23,且可通过滑动滑盖组件6而使杯托组件23显露,使得杯托组件23形成隐藏式结构。
3、通过在上扶手盖组件4与扶手主体组件2之间设置弹性限位机构,进而能够使上扶手组件4打开后保持在所打开位置。
4、在扶手主体组件2上增设了屏组件3,以便对车辆的相关部件进行控制。
5、在扶手主体组件2与安装支架组件5设置了提供打开阻尼的旋转阻尼机构。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实用新型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实用新型。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主体组件;
安装支架组件,其位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后侧,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枢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
上扶手盖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且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后侧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枢接;其中:
所述上扶手盖组件上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处装设有滑盖组件,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与所述镂空部对应的区域安装有杯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扶手还包括屏组件,所述屏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并位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形成有储物盒组件,所述上扶手盖组件覆盖所述储物盒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扶手还包括头枕组件,所述头枕组件固定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尾部与所述扶手主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限位机构,以在所述上扶手盖组件打开后,所述弹性限位机构能够使所述上扶手盖组件保持在打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前侧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之间设置有开合锁止机构,所述开合锁止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及解除锁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尾部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之间设置有旋转阻尼机构,所述旋转阻尼机构能够为所述述扶手主体组件开合提供阻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组件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的弹性机构以用于为所述滑盖组件的打开提供阻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上形成有沉槽,所述沉槽的侧壁上形成有弹性的卡爪,所述屏组件设置于所述沉槽中并与所述卡爪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扶手主体组件的后侧的限位弹片以及形成于所述上扶手盖组件的后侧的凸出部,在所述扶手主体组件打开过程中,所述凸出部迫使所述限位弹片变形而所述限位弹片的凸起。
CN202222958561.5U 2022-11-07 2022-11-07 车载扶手 Active CN218141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561.5U CN218141182U (zh) 2022-11-07 2022-11-07 车载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561.5U CN218141182U (zh) 2022-11-07 2022-11-07 车载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1182U true CN218141182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8561.5U Active CN218141182U (zh) 2022-11-07 2022-11-07 车载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1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51448A (en) Receptacle armrest for motor vehicles
CN100376426C (zh) 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
US20010013710A1 (en) Motor vehicle tailgate mounted to pivot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in the vicinity of its bottom edge
CN209972249U (zh) 座椅扶手及汽车
CN211684878U (zh) 一种前后排乘客可共同使用的扶手箱
CN218141182U (zh) 车载扶手
CN214215632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储物结构及车辆
CN205044644U (zh) 一种汽车储物盒总成
CN217477171U (zh) 车载扶手
CN210591527U (zh) 具有随停功能的副仪表板滑动式扶手箱
CN109349904B (zh) 窗帘卡座和旅游汽车
CN112046401B (zh) 非对称对开扶手及汽车
CN215154303U (zh) 一种防盗的汽车储物盒
JPH06107073A (ja) 自動車用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212667267U (zh) 一种车用的多功能扶手箱
CN210821933U (zh) 车载扶手和汽车
CN210591544U (zh) 弹出式无线充电桌板
CN115162873A (zh) 可翻转扶手及具有该可翻转扶手的控制台组件
CN215621585U (zh) 用于座椅的桌板以及座椅和车辆
CN217598472U (zh) 车载手机支架和车辆
CN216268867U (zh) 座椅扶手弹出式杯托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CN209381921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19487303U (zh) 一种行李箱遮物帘总成
CN221023411U (zh) 一种车用杯托遮蔽结构
CN210212155U (zh) 一种座椅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