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7720U - 一种拼接沙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拼接沙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7720U
CN218127720U CN202222566063.6U CN202222566063U CN218127720U CN 218127720 U CN218127720 U CN 218127720U CN 202222566063 U CN202222566063 U CN 202222566063U CN 218127720 U CN218127720 U CN 218127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ofa
rotating portion
cushion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60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60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7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7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7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沙发,拼接沙发包括坐垫、转动结构,坐垫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结构,各连接结构围绕坐垫的边缘间隔设置,各坐垫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所述坐垫通过所述转动结构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坐垫的所述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在拼接沙发的组装过程中,坐垫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连接其他坐垫,使拼接沙发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的角度能够调整,使坐垫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角度,增强舒适性,便于操作,同时,进一步提升拼接沙发的造型多样性。

Description

一种拼接沙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拼接沙发。
背景技术
当前的沙发通常由坐垫和靠背组成,靠背与坐垫之间的夹角恒定,且靠背与坐垫不可拆卸,造型单一,符合客户想法的沙发形状通常只能够进行订做,造价昂贵,且浪费人力。在相关技术中,靠背和坐垫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为实现靠背与坐垫之间夹角可调,连接件的夹角能够进行变化,连接件的夹角增大时,需要用户手动将锁定靠背与坐垫的卡块调整至非工作位置,调整过程中用户需要在力臂较小的情况下克服扭力弹簧的弹力,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接沙发,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接沙发,拼接沙发包括坐垫、转动结构,所述坐垫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多个,各所述连接结构围绕所述坐垫的边缘间隔设置,所述坐垫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坐垫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所述坐垫通过所述转动结构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坐垫的所述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拼接沙发的组装过程中,坐垫能够在不同方向的连接结构上安装转动结构,进而在不同的方向上连接其他坐垫,使拼接沙发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拼接沙发的拆卸过程中,将转动结构从连接结构中拆除,使各坐垫之间相对独立,便于拼接沙发的收纳;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的角度能够调整,使坐垫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角度,增强舒适性,便于操作,同时,进一步提升拼接沙发的造型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孔,所述第一转动部插入所述连接孔中,所述第二转动部插入所述连接孔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侧壁,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侧壁,所述定位结构能够卡入所述定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围绕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侧壁设置,所述定位结构围绕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侧壁设置,所述定位槽围绕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所述定位槽并列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定位槽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铰接,所述第一转动部的铰接端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各所述凸起部并列设置,各所述凸起部呈弧形分布,相邻所述凸起部之间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端部能够卡入所述凹陷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部内部设置有连杆,所述卡块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与所述卡块连接,所述扭力弹簧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凹陷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部内部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内部移动,以抵接所述卡块。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结构上设置有操作柄,所述第二转动部侧壁设置有镂空部,所述操作柄穿过所述镂空部延伸出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范围,所述镂空部的范围内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镂空部包括限位区域、移动区域,所述限位区域处于所述固定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镂空部的第一边缘之间,所述移动区域与所述限位区域连通,所述移动区域处于所述限位区域的上方,所述移动区域向远离所述卡块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操作柄处于所述限位区域内时,所述移动结构的端部抵接所述卡块,当所述操作柄处于所述移动区域时,所述移动结构能够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坐垫包括软质层、框架结构,所述软质层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坐垫还包括若干绑带,各所述绑带具有弹性,各所述绑带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端面,各所述绑带处于所述框架结构与所述软质层之间,各所述绑带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装脚板,所述装脚板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成角处,所述装脚板从所述框架结构的边缘向所述框架结构的中部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拼接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拼接沙发中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拼接沙发的坐垫中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拼接沙发中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拼接沙发中转动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拼接沙发中第二转动部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01.坐垫;102.软质层;103.框架结构;104.绑带;105.装脚板;
201.第一转动部;202.第二转动部;203.连接孔;204.定位结构;
301.第一限位面;302.第二限位面;303.凸起部;304.凹陷部;305.卡块;
401.移动结构;402.操作柄;403.固定结构;404.限位区域;405.移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沙发,拼接沙发包括坐垫101、转动结构。如图1所示,坐垫101设置多个,各坐垫101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坐垫101能够以不同的连接位置进行连接,使拼接沙发呈现不同的形状,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地,坐垫101大致形成为四棱柱形时,连接位置设置四个,且分别处于坐垫101的四个侧面上;坐垫101大致形成为三棱柱时,连接位置设置三个,且分别处于坐垫101的三个侧面上;坐垫101大致形成为圆柱形时,连接位置根据客户的需要分布于坐垫101侧壁的多个位置。具体地,当坐垫101大致形成为四棱柱时,坐垫101设置至少四个,在一种拼接方式中,一个坐垫101设置为基准坐垫101,另取三个坐垫101分别连接于基准坐垫101的三个侧面上,形成靠背、左扶手、右扶手。
如图2所示,坐垫101包括软质层102、框架结构103,框架结构103强度较高,便于保持坐垫101的形状,同时能够保证坐垫101受到外部冲击时的结构稳定性,增加耐用性。进一步地,由于框架结构103的强度较高,用户躯干长时间接触框架结构103容易产生不适,框架结构103表面覆盖有软质层102。具体地,软质层102包括海绵,以提升用户舒适性。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坐垫101还包括若干绑带104,绑带104用于限制软质层102的凹陷程度,为软质层102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进而使用户躯干得到支撑。进一步地,绑带104在提供支撑的同时,还需要允许软质层102产生一定程度的凹陷,因此,绑带104具有一定弹性。可以理解的是,绑带104与软质层102接触,绑带104处于框架结构103与软质层102之间,为使坐垫101各处的支撑强度接近,各绑带104交错分布,即形成网状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框架结构103的稳定性,需要在框架结构103的薄弱处增加结构强度,由于框架结构103的成角处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框架结构103的薄弱处处于框架结构103的成角处。具体地,在框架结构103的成角处设置装脚板105,装脚板105连接成角两侧的框架结构103,并从框架结构103的边缘向框架结构103的中部延伸。
坐垫10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处于连接位置处,由于每个坐垫101在多个位置均能与其他坐垫101连接,连接结构设置有多个。同时,为保证每个坐垫101均能够同时连接多个其他坐垫101,各连接结构分布较为分散,具体地,各连接结构围绕坐垫101的边缘间隔设置。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转动结构在连接结构处连接两个相邻坐垫101,为保证坐垫101之间可拆卸连接,转动结构与坐垫101可拆卸连接,当拼接沙发需要收纳时,转动结构从坐垫101上拆卸,各坐垫101之间相对独立,不再进行连接,便于坐垫101的堆放,节约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当拼接沙发需要重组形状时,转动结构从坐垫101上拆卸,并设置于其他连接结构处。
进一步地,为便于调整相邻坐垫101之间的角度,以提升拼接沙发的外观多样性,同时,提升拼接沙发的舒适性,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部201、第二转动部202,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坐垫101的连接结构,从而连接相邻坐垫10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动部201与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二转动部202与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孔203,第一转动部201能够插入连接孔203中,第二转动部202能够插入连接孔203中。为保证坐垫1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孔203成组设置,每一组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孔203,每一组的连接孔203用于连接一个相邻坐垫101。
进一步地,连接孔203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第一转动部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第一转动部201侧壁的定位结构204,第二转动部202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第二转动部202侧壁的定位结构204。同时,连接孔203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当第一转动部201或第二转动部202插入连接孔203中时,随着插入的进行,定位结构204逐渐到达定位槽的范围内,并卡入定位槽中,此时,第一转动部201或第二转动部202相对于连接孔203的位置暂时恒定,当拆卸转动结构时,使定位结构204逐渐脱离定位槽的范围,从而拔出第一转动部201或第二转动部202。
具体地,为保证转动结构与连接孔203配合紧密,第一转动部201或第二转动部202的侧壁形状与连接孔203的内壁形状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结构204与连接孔203的内壁过盈配合。为保证定位结构204能够到达定位槽的位置,连接孔203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层,当定位结构204通过时,弹性材料层受力产生弹性形变,定位结构204在弹性材料层表面挤压出一条通道,并逐渐前进。当定位结构204处于定位槽的范围内时,弹性材料层受到的挤压力减小,弹性材料层逐渐还原为自然状态的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第一转动部201或第二转动部202在定位状态下位置稳定,提升定位效果,定位结构204围绕第一转动部201的侧壁设置,定位结构204围绕第二转动部202的侧壁设置,相应地,定位槽围绕连接孔203的内壁设置,即围绕弹性材料层的内壁设置,提升定位结构204与定位槽的接触面积,使定位结构204受力均匀。进一步地,定位插槽并列设置多个,即各定位槽至连接孔203开口处的距离不同,当定位结构204需要卡入内部的定位槽时,定位结构204需要率先达到并越过最外部的定位槽。同理,定位结构204需要从内部的定位槽脱离时,定位结构204也需要到达并越过最外部的定位槽。定位结构204与不同位置的定位槽卡接时,第一转动部201或第二转动部202插入连接孔203内的长度不同,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相邻两个坐垫101之间的距离。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铰接,第一转动部201的铰接端设置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用于锁定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角度,使坐垫101之间的角度维持在用户的预期角度,提升支撑强度,也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其中,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面301、第二限位面302,第一限位面301与第二限位面302分别位于第一转动部201的两侧。当第一限位面301工作时,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角度最大,具体地,当第一限位面301工作时,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近似共线。当第二限位面302工作时,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角度最小。
第一限位面301与第二限位面302之间设置有多个凸起部303,各凸起部303并列设置,为保证各凸起部303的工作位置近似相同,各凸起部303呈弧形分布,可以理解的是,各凸起部303呈圆弧形分布,且圆弧圆心与铰接中心近似重合。相邻凸起部303之间设置有凹陷部304,第二转动部202设置有卡块305,卡块305能够卡入凹陷部304中。当调整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角度时,各凹陷部304依次到达工作位置,卡块305按凹陷部304的排列顺序,逐一经过各凹陷部304的范围。当卡块305到达第一限位面301时,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近似共线,当卡块305到达第二限位面302时,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角度最小。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转动部202包括两个能够相互盖合的部分,两部分的第二转动部202分别与第一转动部201铰接,铰接形成后相互盖合,使两部分的第二转动部202夹持第一转动部201,两部分的第二转动部202均设置有中空部,当两部分的第二转动部202盖合时,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卡块305处于第二转动部202的内部。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转动部202内部设置有连杆,卡块305设置于连杆上,且与连杆转动连接,当调整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角度时,由于卡块305的端部处于凹陷部304的范围内,凸起部303接触卡块305的端部,并在转动过程中推动卡块305,使卡块305也进行转动。为使卡块305从凹陷部304中脱出后,能够进入相邻的凹陷部304中,卡块305在转动过程中能够进行反转复位。卡块305上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套设在连杆上,当卡块305进行转动时,扭力弹簧受到扭转力,并将力转化为弹性势能,当卡块305的端部脱离当前的凸起部303时,卡块305不再受到推力,此时,扭转弹簧进行复位,从而使卡块305转动复位。具体地,当扭力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卡块305能够卡入凹陷部304中。
在一些示例中,由于凸起部303呈弧形分布,凹陷部304靠近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铰接处的位置空间较小,凹陷部304远离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铰接处的位置空间较大,因此,卡块305的端部截面积逐渐减小,以适应凹陷部304的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转动部202内部设置有移动结构401,移动结构401用于单向限定卡块305的转动,移动结构401能够在第二转动部202内进行移动,从而抵接或脱离卡块305。当移动结构401抵接卡块305时,移动结构401限制卡块305的端部向移动结构401的方向转动,当移动结构401脱离卡块305时,卡块305的端部能够自由转动。具体地,移动结构401与卡块305抵接的一端呈斜面,以适应卡块305的形状,增大卡块305与移动结构401的接触面积,提升限位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移动结构401上设置有操作柄402,操作柄402凸出于移动结构401,第二转动部202侧壁设置有镂空部,操作柄402穿过镂空部延伸出第二转动部202的范围。便于用户手动改变移动结构401的位置,从而限定卡块305的转动。进一步地,镂空部的范围内设置有固定结构403,固定结构403用于限定操作柄402的位置,进而限定移动结构401的位置。镂空部边缘与固定结构403之间存在缝隙,操作柄402在缝隙的范围内运动。
如图6所示,镂空部包括限位区域404、移动区域405,限位区域404处于固定结构403的第一端与镂空部的第一边缘之间,当操作柄402处于限位区域404内时,移动结构401的端部抵接卡块305,并单向限定卡块305,此时,卡块305的端部能够向远离移动结构401的方向转动,即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夹角通过调节能够减小,但不能增大,保证用户倚靠第一转动部201连接的坐垫101时,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夹角近似不变;移动区域405与限位区域404连通,移动区域405处于限位区域404的上方,移动区域405向远离卡块305的方向延伸,当操作柄402处于移动区域405内时,通过推动或拉动操作柄402,移动结构401能够在第二转动部202内进行移动,并脱离卡块305,此时,卡块305的端部能够向远离或靠近移动结构401的方向转动,即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夹角通过调节能够减小,也能够增大,便于调节第一转动部201与第二转动部202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地,镂空部还包括脱离区域,脱离区域处于固定结构403的第二端与镂空部的第二边缘之间,当操作柄402沿着移动区域405滑移到脱离区域时,能够维持移动结构401与卡块305之间的脱离状态,避免移动结构401的端部意外抵接卡块305,造成转动结构损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101),所述坐垫(10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多个,各所述连接结构围绕所述坐垫(101)的边缘间隔设置,所述坐垫(101)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坐垫(101)之间可拆卸连接;
转动结构,相邻所述坐垫(101)通过所述转动结构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部(201)、第二转动部(202),所述第一转动部(201)、所述第二转动部(202)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坐垫(101)的所述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转动部(201)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202)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201)与所述第二转动部(20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孔(203),所述第一转动部(201)插入所述连接孔(203)中,所述第二转动部(202)插入所述连接孔(203)中,所述连接孔(203)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转动部(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结构(204),所述定位结构(204)凸出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01)的侧壁,所述第二转动部(202)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结构(204),所述定位结构(204)凸出于所述第二转动部(202)的侧壁,所述定位结构(204)能够卡入所述定位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204)围绕所述第一转动部(201)的侧壁设置,所述定位结构(204)围绕所述第二转动部(202)的侧壁设置,所述定位槽围绕所述连接孔(203)的内壁设置,所述定位槽并列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定位槽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01)与所述第二转动部(202)铰接,所述第一转动部(201)的铰接端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面(301)、第二限位面(302),所述第一限位面(30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302)之间设置有多个凸起部(303),各所述凸起部(303)并列设置,各所述凸起部(303)呈弧形分布,相邻所述凸起部(303)之间设置有凹陷部(304),所述第二转动部(202)设置有卡块(305),所述卡块(305)的端部能够卡入所述凹陷部(304)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202)内部设置有连杆,所述卡块(305)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与所述卡块(305)连接,所述扭力弹簧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305)卡入所述凹陷部(304)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202)内部设置有移动结构(401),所述移动结构(401)在所述第二转动部(202)的内部移动,以抵接所述卡块(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401)上设置有操作柄(402),所述第二转动部(202)侧壁设置有镂空部,所述操作柄(402)穿过所述镂空部延伸出所述第二转动部(202)的范围,所述镂空部的范围内设置有固定结构(403),所述镂空部包括限位区域(404)、移动区域(405),所述限位区域(404)处于所述固定结构(403)的第一端与所述镂空部的第一边缘之间,所述移动区域(405)与所述限位区域(404)连通,所述移动区域(405)处于所述限位区域(404)的上方,所述移动区域(405)向远离所述卡块(305)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操作柄(402)处于所述限位区域(404)内时,所述移动结构(401)的端部抵接所述卡块(305),当所述操作柄(402)处于所述移动区域(405)时,所述移动结构(401)能够进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01)包括软质层(102)、框架结构(103),所述软质层(102)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103)上,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103)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01)还包括若干绑带(104),各所述绑带(104)具有弹性,各所述绑带(104)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103)的端面,各所述绑带(104)处于所述框架结构(103)与所述软质层(102)之间,各所述绑带(104)交错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03)上设置有装脚板(105),所述装脚板(105)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103)的成角处,所述装脚板(105)从所述框架结构(103)的边缘向所述框架结构(103)的中部延伸。
CN202222566063.6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拼接沙发 Active CN218127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6063.6U CN218127720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拼接沙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6063.6U CN218127720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拼接沙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7720U true CN21812772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4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6063.6U Active CN218127720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拼接沙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7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56711C (en) Chair backrest device
JP6170428B2 (ja) 異形可撓性背もたれ付き着座構造体
EP1714569B1 (en) Bicycle helmet
CN103945738B (zh) 张紧件的张设构造
US11786039B2 (en) Body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and assembly thereof
US7926880B2 (en) Seat suspens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6755467B1 (en) Conformable backrest for a chair
US6378942B1 (en) Backrest with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US8777321B2 (en) Stretching structure of chair upholstery material
JP5007444B2 (ja) 背凭れ、及び椅子
US20020060492A1 (en) Backrest of a chair
EP2194813B1 (en) Headrest assembly for a massage device
US11464337B1 (en) Chair with molded panel
US11800932B1 (en) Chair with molded panel
CN218127720U (zh) 一种拼接沙发
KR101678446B1 (ko) 휴대용 의자
US9022482B2 (en) Stretching structure of a tension member for a chair
JP7261534B2 (ja) 椅子の張地の取付構造
JP6041479B2 (ja) 椅子の背もたれ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0742793U (zh) 扶手组件
JP2000152846A (ja) シートバックのポケット構造
KR100458555B1 (ko) 시트 프레임 조립구조
KR200400879Y1 (ko) 의자용 등받이의 해드레스트 구조
US20130088062A1 (en) Adjustable and pivotable seat
JP5676241B2 (ja) 背もたれ付き椅子及び椅子の背板用着脱式メン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