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793U - 扶手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扶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2793U
CN220742793U CN202322293200.8U CN202322293200U CN220742793U CN 220742793 U CN220742793 U CN 220742793U CN 202322293200 U CN202322293200 U CN 202322293200U CN 220742793 U CN220742793 U CN 220742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ad
assembly
flexible hinge
dispose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32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侠
邓衡远
孔德韵
黄轶华
毛正达
吴屹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e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r Corp filed Critical Lear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22932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2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2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2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扶手组件,该扶手组件包括柔性铰链。示例扶手组件具有框架和翻盖组件。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基座的臂。翻盖组件由框架支撑,并且具有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形成,并将第二支撑垫连接到第一支撑垫,使得第二支撑垫可相对于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支撑垫设置成在第一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设置成在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第二角度不同于第一角度。

Description

扶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扶手组件的领域。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包括柔性铰链的扶手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上,扶手组件包括固定框架或包含复杂铰链结构以实现框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框架。当使用固定框架时,扶手不能被调节以允许基于用户偏好的定制或定位。当使用包括复杂铰链结构的框架时,用户可以经由铰链调节扶手,但是组件并不包括在任何铰接部件之间的附加结构。因此,在铰接部件之间形成了缝隙。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需要包括柔性铰链的新型的且有用的扶手组件。
描述了包括柔性铰链的各种示例扶手组件。
示例扶手组件具有框架和翻盖组件(flap assembly)。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基座的臂。翻盖组件由框架支撑,并且具有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第一支撑垫附接到基座。第二支撑垫附接到臂。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corrugatedmaterial)形成,并将第二支撑垫连接到第一支撑垫,使得第二支撑垫可相对于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支撑垫被设置成在第一位置中相对于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被设置成在第二位置中相对于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第二角度不同于第一角度。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一种扶手组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的臂;和
翻盖组件,所述翻盖组件由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支撑垫附接到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支撑垫附接到所述臂,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形成并将所述第二支撑垫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片形成。
3.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柔性铰链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
4.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垫和所述第二支撑垫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其中,所述柔性铰链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
5.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垫和所述第二支撑垫是非波纹状的。
6.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柔性铰链限定了多个脊和多个凹槽;其中,所述多个脊中的脊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具有第一高度,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具有第二高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高度不同于所述第一高度。
7.根据方面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高度。
8.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柔性铰链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的第一侧和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第二侧。
9.根据方面8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侧使用双重注射成型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
10.根据方面8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侧使用双重注射成型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
11.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基座限定第一凹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垫限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脊。
12.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柔性铰链具有第一长度;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柔性铰链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
13.根据方面1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
14.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垫相距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垫相距第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15.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垫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垫的所述第一侧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基座相距第一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基座相距第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距离。
16.根据方面1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7.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垫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
18.根据方面1所述的组件,所述扶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翻盖组件上的泡沫层;并且所述扶手组件还包括覆盖所述泡沫层的装饰层。
19.一种扶手组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的臂;和
翻盖组件,所述翻盖组件由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支撑垫附接到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支撑垫附接到所述臂,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形成并将所述第二支撑垫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垫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的第一侧和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第二侧。
20.一种扶手组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的臂;和
翻盖组件,所述翻盖组件由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支撑垫附接到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支撑垫附接到所述臂,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形成并将所述第二支撑垫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垫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的第一侧和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第二侧;并且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限定多个脊和多个凹槽,所述多个脊中的脊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具有第一高度,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不同于所述第一高度。
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可以获得对这些示例的额外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处于第一位置的扶手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处于第二位置的图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端视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扶手组件沿线6-6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是图4中所示的扶手组件沿线7-7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8是图4中所示的扶手组件沿线8-8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9是图3中所示的扶手组件沿线9-9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0是图3中所示的扶手组件沿线10-10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1是图3中所示的扶手组件沿线11-11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图3中所示的扶手组件沿线12-12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14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图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翻盖组件的透视图。
图15是处于第二位置的图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翻盖组件的透视图。
图16是处于第二位置的图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翻盖组件的另一透视图。
图17是处于第二位置的扶手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部分分解图。
图18是处于第二位置的扶手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9是处于第二位置的扶手组件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处于第一位置的扶手组件的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1是处于第二位置的图20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22是图20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剖视图。扶手组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23是图21中所示的扶手组件的剖视图。扶手组件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和所附附图描述并说明了包括柔性铰链的扶手组件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的描述和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组件。这些示例的描述和说明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图1至图16示出了扶手组件2的第一实施例,该扶手组件2包括框架4和翻盖组件6。翻盖组件6包括第一支撑垫8、第二支撑垫10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之间的柔性铰链12。
框架4具有基座14、臂16和支撑轴18。臂16可枢转地连接到基座14。如图2、图3、图4、图6和图9至图13所示,基座14具有第一端20、第二端22、第一侧24、第二侧26、顶部28、底部30和主体32,该主体32限定了第一部分螺纹凹部(recess)34、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保持凹部38、第一凹槽(groove)40、第二凹槽42、多个支撑臂44、第一狭槽(slot)46和第二狭槽48。基座14还包括用于将框架4附接到座椅(诸如交通工具座椅)的框架的附加结构50。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设置在第一端20和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之间,并且具有从顶部28朝向底部30延伸的第一部分35和从第二侧26朝向第一侧24延伸并与第一部分35连通的第二部分37。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设置在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和第二端22之间,并且具有从顶部28朝向底部30延伸的第一部分39和从第二侧26朝向第一侧24延伸并与第一部分39连通的第二部分41。保持凹部38设置在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和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之间并且在第一侧24和第二侧26之间。保持凹部38从顶部28朝向底部30延伸。第一凹槽40和第二凹槽42中的每一个从顶部28朝向底部30延伸,设置在第一侧24和第二侧26之间,并且设置在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和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之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40具有第一长度43,第二凹槽42具有等于第一长度43的第二长度45。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长度可以等于、小于或大于第一长度。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和保持凹部38中的每一个都提供用于将第一支撑垫8附接到基座14的结构。保持凹部38、第一凹槽40和第二凹槽42中的每一个都提供了有助于保持第一支撑垫8相对于基座14的顶部28的轴向位置的结构。
多个支撑臂44中的每个支撑臂从第一侧24延伸并远离第二侧26,并且从顶部28朝向底部30延伸。多个支撑臂44中的每个支撑臂限定了通道52,销54被设置成穿过该通道52以在基座14和臂16之间提供可枢转的附接。第一狭槽46和第二狭槽48中的每一个都从底部30朝向顶部28延伸,并且被设定尺寸以容纳支撑轴18的一部分。
虽然基座14已经被图示为具有特定的结构布置,并且具有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保持凹部38、第一凹槽40、第二凹槽42、多个支撑臂44、第一狭槽46、第二狭槽48和附加结构50以实现扶手组件的框架和座椅的框架之间的附接,但是基座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布置并且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和/或类型的特征,以实现支撑垫到基座的附接、防止支撑垫相对于基座的移动、在基座和臂之间提供可枢转的附接、和/或实现基座和座椅的框架之间的附接。例如,作为对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部分螺纹凹部的替代方案,基座可以限定一个或更多个全螺纹凹部。在基座上包括的螺纹凹部、保持凹部、凹槽、支撑臂和/或狭槽的合适数量的示例包括一个、两个、多个、三个、四个、多于四个,以及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数量。
臂16具有第一部分60和第二部分62。第一部分60具有第一端64、第二端66、中心部67、第一侧68、第二侧70、顶部72、底部74、多个支撑臂78、多个凹部80和多个通道82。多个支撑臂78的第一组84中的每个支撑臂从第二侧70延伸并远离第一侧68,并且被设定尺寸并构造成与基座14的多个支撑臂44配合。如图9至图12所示,第一组84中的每个支撑臂限定了通道85,销54被设置成穿过该通道85以提供臂16到基座14的可枢转的附接。多个支撑臂78的第二组86中的每个支撑臂从底部74延伸并远离顶部72。第二组86中的每个支撑臂限定了通道87,销88被设置成穿过该通道87以在臂16和支撑轴18之间提供可枢转的附接。
多个凹部80的第一组凹部90中的每个凹部包括从顶部72朝向底部74延伸的第一部分92、朝向第一部分60的中心部67延伸的第二部分94,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成接纳第二支撑垫10的突起200、202中的一个。第一组凹部90中的每个凹部提供用于将第二支撑垫10附接到臂16的结构。多个通道82中的每个通道从顶部72延伸到底部74,并为支撑轴18的接触构件140、142提供接触第二支撑垫10的通路,如本文所述。多个凹部80的第二组凹部102中的每个凹部从顶部72朝向底部74延伸,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成接纳第二部分62的突起118。
第二部分62具有第一端104、第二端106、第一侧108、第二侧110、顶部112、底部114和主体116,该主体116限定了多个突起118和多个通道120。如图8所示,多个突起118中的每个突起从底部114延伸并远离顶部112,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成由第二组凹部102的一个凹部接纳,以相对于第一部分60定位第二部分62。多个通道120中的第一组通道122中的每个通道从顶部112延伸到底部114,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成接纳第二支撑垫10的突起200、202。多个通道120中的第一组通道122中的每个通道提供用于实现将第二支撑垫10到臂16的附接的结构。多个通道120中的第二组通道124中的每个通道从顶部112延伸到底部114,并为支撑轴18的接触构件140、142提供通路,如本文更详细描述的。
虽然臂16已经被图示为具有特定的结构布置并且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多个支撑臂、多个凹部、多个突起和多个通道,但是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布置并且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和/或类型的特征,以实现支撑垫到臂的附接、防止支撑垫相对于臂的移动、和/或在臂和基座之间提供可枢转的附接。在臂上包括的部分、支撑臂、凹部、突起和/或通道的合适数量的示例包括一个、两个、多个、三个、四个、多于四个,以及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数量。
如图2、图7和图9至图11所示,支撑轴18具有第一端130、第二端132、第一侧131、第二侧133和主体134,主体134限定了第一通道136、第二通道138、第一接触构件140和第二接触构件142。第一端130可枢转地附接到臂16,并且第二端132可枢转地附接到基座14。第二端132可滑动地设置在基座14的第一狭槽46和第二狭槽48内,使得支撑轴18的第二端132可以在其中支撑轴18设置在基座14的底部30附近的第一位置和如图2、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扶手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且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一位置时,支撑轴18的第二端132处于第一位置。当扶手组件2处于第二位置且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二位置时,支撑轴18的第二端132处于第二位置。第一通道136从第一侧131延伸到第二侧133,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成接纳销88,以提供在臂16和支撑轴18之间的可枢转的附接。第二通道138从第一侧131延伸到第二侧133,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为接纳销89,以提供在支撑轴18和基座14之间的可枢转的附接。
如图5、图8、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接触构件140和第二接触构件142中的每一个都从支撑轴18并朝向第二支撑垫10延伸。第一接触构件140延伸穿过第一部分60的多个通道82中的通道、穿过第二部分62的多个通道120中的第二组通道124中的通道、并且当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二位置时接触第二支撑垫10。当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接触构件140与第二支撑垫10不接触。第二接触构件142延伸穿过第一部分60的多个通道82中的通道、穿过第二部分62的多个通道120中的第二组通道124中的通道、并且当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二位置时接触第二支撑垫10。当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接触构件142与第二支撑垫10不接触。第一接触构件140和第二接触构件142中的每一个在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二位置时为第二支撑垫10提供支撑,并且在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二位置时提供用于相对于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拉伸柔性铰链12的机构。
虽然支撑轴18已经被图示为具有特定的结构布置并且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但是支撑轴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布置并且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和/或类型的特征,以实现支撑轴到臂和/或基座的附接和/或提供与支撑垫的接触。在支撑轴上包括的凹部和/或接触构件的合适数量的的示例包括一个、两个、多个、三个、四个、五个、多于五个以及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数量。
如图6至图12、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翻盖组件6包括附接到基座14的第一支撑垫8、附接到臂16的第二支撑垫10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之间的柔性铰链12。
如图9至图12和图14至图16所示,第一支撑垫8附接到基座14。第一支撑垫8具有第一端150、第二端152、第一侧154、第二侧156、顶部158、底部160和主体162,该主体162限定第一突起164、第一通道166、第二突起168、第二通道170、第三突起172、第一脊174、第二脊176和凹槽178。
第一突起164从底部160延伸并远离顶部158,并且设置在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内。第一突起164部分地设置在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的第一部分35和第二部分37中。第一通道166延伸穿过第一突起164,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一部分螺纹凹部34的第二部分37内的螺纹构件180。螺纹构件180将第一支撑垫8附接到基座14。第二突起166从底部160延伸并远离顶部158,并且设置在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内。第二突起168部分地设置在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的第一部分39和第二部分41中。第二通道170延伸穿过第二突起168,并且被设定尺寸和构造成接纳设置在第二部分螺纹凹部36的第二部分41内的螺纹构件182。螺纹构件182将第一支撑垫8附接到基座14。第三突起172从底部160延伸并远离顶部158,并且设置在保持凹部38内。第三突起172是可变形的,使得第三突起在脱离保持凹部38时具有第一外径,并且在设置于保持凹部38内时具有小于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
第一脊174和第二脊176中的每一个都从底部160延伸并远离顶部158、设置在第一端150和第二端152之间、并且设置在第一侧154和第二侧156之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一脊174具有第一长度175,并且第二脊176具有等于第一长度175的第二长度177。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长度可以等于、小于或大于第一长度。第一脊174设置在第一凹槽40内,并且第二脊176设置在第二凹槽42内。这种结构布置防止第一支撑垫8相对于基座14沿着基座14的顶部28的轴向移动。凹槽178从第一端150延伸到第二端152。
虽然第一支撑垫8已经被图示为具有特定的结构布置,并且具有第一突起、第一通道、第二突起、第二通道、第三突起、第一脊、第二脊和凹槽,但是第一支撑垫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布置,并且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和/或类型的特征,以实现第一支撑垫到基座的附接。在第一支撑垫上包括的突起、通道、脊和/或凹槽的合适数量的示例包括一个、两个、多个、三个、四个、五个、多于五个以及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数量。
第二支撑垫10附接到臂16,并且在如图1和图14所示的第一降低位置和如图2、图4至图12、图15和图16所示的第二升高位置之间相对于第一支撑垫8是可移动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垫10设置在臂16的第二部分62的顶部,并附接到臂16的第一部分60。然而,替代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二支撑垫,该第二支撑垫设置在臂的第一部分上,省略了第二部分,和/或可以附接到臂的第二部分。
如图9至图12和图14至图16所示,第二支撑垫10具有第一端186、第二端188、第一侧190、第二侧192、顶部194、底部196和主体198,该主体198限定第一突起200、第二突起202、第三突起204、第四突起206和凹槽208。
第一突起200设置成穿过臂1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一组通道122中的通道,并位于臂16的第一部分60的第一组凹部90中的凹部内。第一突起200包括从底部196延伸并远离顶部194的第一部分210和从第一部分210延伸并远离第一端186的第二部分212。第一突起200在臂1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一组通道122中的通道内并在臂16的第一部分60的第一组凹部90中的凹部内是可移动的,使得第二支撑垫10可以相对于臂16移动。第二突起202被设置成穿过臂1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一组通道122中的通道,并位于臂16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组凹部90中的凹部内。第二突起202包括从底部196延伸并远离顶部194的第一部分214和从第一部分214延伸并远离第二端188的第二部分216。第二突起202在臂1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一组通道122中的通道内并在臂16的第一部分60的第一组凹部90中的凹部内是可移动的,使得第二支撑垫10可以相对于臂16移动。第三突起204被设置成穿过臂1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二组通道124中的通道并穿过臂16的第一部分的多个通道82中的通道。第四突起206被设置成穿过臂1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二组通道124中的通道并穿过臂16的第一部分的多个通道82中的通道。凹槽208从第一端186延伸到第二端188。
虽然第二支撑垫10已经被图示为具有特定的结构布置并且具有第一突起、第二突起、第三突起、第四突起和凹槽,但是第二支撑垫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布置并且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和/或类型的特征,以实现第二支撑垫到臂的附接。在支撑垫上包括的突起和/或凹槽的合适数量的示例包括一个、两个、多个、三个、四个、五个、多于五个以及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数量。
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并且合适材料的选择可以基于各种考虑,诸如支撑垫的预期用途。被认为适合形成第一支撑垫和/或第二支撑垫的示例材料包括塑料、泡沫和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材料。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中的每一个都是非波纹状的,并且由第一材料形成。
虽然第一支撑垫8已经被示出为使用特定结构特征附接到基座14,并且第二支撑垫10已经被示出为使用特定结构特征附接到臂16,但是第一支撑垫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附接技术或方法被附接到基座,并且第二支撑垫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附接技术或方法附接到臂。被认为适合于第一支撑垫和基座之间和/或第二支撑垫和臂之间的附接的技术和方法的示例包括使用粘合剂、使用互锁结构、使用螺纹构件、本文描述的技术和方法的组合,以及被认为适合于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技术或方法。
如图9至图12和图14至图16所示,柔性铰链12设置在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之间,并附接到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中的每一个。柔性铰链12将第二支撑垫10连接到第一支撑垫8,使得第二支撑垫10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第一支撑垫8移动。柔性铰链12由波纹状材料形成,该波纹状材料可以弯曲和延伸,以允许第二支撑垫10相对于第一支撑垫8的可枢转移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铰链12由波纹状材料片形成。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铰链12具有第一端230、第二端232、第一侧234、第二侧236、顶部238、底部240和主体242,该主体242限定了多个脊244和多个凹槽246。第一侧234附接到第二支撑垫10,并且第二侧附接到第一支撑垫8。多个脊244中的脊248在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第一高度245,并且在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二位置时具有第二高度247。第二高度247不同于第一高度24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高度247大于第一高度245。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高度可以小于第一高度。柔性铰链12在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第一长度249,并且在第二支撑垫10处于第二位置时具有第二长度251。第二长度251不同于第一长度249。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长度251小于第一长度249。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长度可以大于第一长度。
如图14所示,第二支撑垫10被设置成在第一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撑垫8成第一角度250,并且被设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一支撑垫8相距第一距离253。如图15所示,第二支撑垫10被设置成在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撑垫8成第二角度252,并且被设置成在第二位置与第一支撑垫8相距第二距离255。第二角度252不同于第一角度25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角度252大于第一角度250。第一距离253不同于第二距离25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距离253大于第二距离255。如图1所示,第二支撑垫10的第一侧190被设置成在第二支撑垫8处于第一位置时与基座14相距第一距离257,并且如图4所示,该第一侧190被设置成在第二支撑垫8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基座14相距第二距离259。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距离257小于第二距离259。
虽然柔性铰链12已经被图示为具有特定的结构布置并且具有多个脊和多个凹槽,但是柔性铰链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布置并且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和/或类型的特征,以实现第二支撑垫相对于第一支撑垫的移动,如本文所述。被认为适合包括在柔性铰链中的脊和/或凹槽的数量的示例包括一个、两个、多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多于十个,以及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数量。
任何附接技术或方法都可以用于将柔性铰链附接到支撑垫上,并且合适技术或方法的选择可以基于各种考虑,包括形成柔性铰链的材料和/或形成支撑垫的材料。被认为适合将柔性铰链附接到支撑垫的技术和方法的示例包括注射成型、双重注射成型、使用粘合剂、使用互锁结构、使用螺纹构件、本文描述的技术和方法的组合,以及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技术或方法。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铰链12的第一侧234使用双重注射成型附接到第二支撑垫10,并且柔性铰链12的第二侧236使用双重注射成型附接到第一支撑垫8。
被包括在扶手组件中的柔性铰链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并且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形成柔性铰链可以基于各种考虑,例如扶手组件的预期用途。被认为适合形成柔性铰链的材料的示例包括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聚合物、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和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材料。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铰链12由第二材料形成,该第二材料不同于形成第一支撑垫8和第二支撑垫10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材料。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可以由形成柔性铰链的相同材料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铰链12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
图17示出了包括框架304和翻盖组件306的扶手组件302的第二实施例。除了下面详述的以外,扶手组件302类似于在图1至图16中示出并在上面描述的扶手组件2。翻盖组件306包括第一支撑垫308、第二支撑垫310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垫308和第二支撑垫310之间的柔性铰链31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314具有平坦的顶部表面328,臂316的第二部分362具有平坦的顶部表面412,第一支撑垫308具有平坦的底部表面460,第二支撑垫310具有平坦的底部表面49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粘合剂将第一支撑垫308附接到基座314,并且使用粘合剂将第二支撑垫310附接到臂316的第二部分362。
图18示出了包括框架604和翻盖组件606的扶手组件602的第三实施例。除了下面详述的以外,扶手组件602类似于在图1至图16中示出并在上面描述的扶手组件2。翻盖组件606包括第一支撑垫608、第二支撑垫610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垫608和第二支撑垫610之间的柔性铰链61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扶手组件602包括设置在翻盖组件606上的泡沫层603和覆盖泡沫层603的装饰层(trim layer)605。泡沫层603设置在第一支撑垫608的顶部758、第二支撑垫610的顶部794和柔性铰链612的顶部838上,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附接技术或方法(例如,粘合剂)附接到第一支撑垫608、第二支撑垫610和/或柔性铰链612。装饰层605部分地设置在泡沫层603上,并且附接到第一支撑垫608和第二支撑垫61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装饰层605附接到第一支撑垫608的底部760和第二支撑垫610的底部796。装饰层605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附接技术或方法(例如,粘合剂)附接到第一支撑垫608和第二支撑垫610。
图19示出了包括翻盖组件906的扶手组件902的第四实施例。除了下面详述的以外,扶手组件902类似于在图1至图16中示出并在上面描述的扶手组件2。翻盖组件906包括第一支撑垫908、第二支撑垫910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垫908和第二支撑垫910之间的柔性铰链912。
柔性铰链912设置在第一支撑垫908和第二支撑垫910之间,并且附接到第一支撑垫908和第二支撑垫910中的每一个。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铰链912具有第一侧1134、第二侧1136、顶部1138、底部1140和主体1142,该主体1142限定多个脊1144、多个凹槽1146、第一突起1141和第二突起1143。第一侧1134附接到第二支撑垫910,并且第二侧1136附接到第一支撑垫908。第一突起1141设置在第二支撑垫910的凹槽1108内,并且第二突起1143设置在第一支撑垫908的凹槽1078内。这种布置为柔性铰链912和第一支撑垫908之间的附接以及柔性铰链912和第二支撑垫910之间的附接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撑。突起可以沿着支撑垫和/或凹槽的任何合适长度(诸如支撑垫和/或凹槽的整个长度或者支撑垫和/或凹槽的部分长度)设置在支撑垫的凹槽内。
图20至图23示出了包括翻盖组件1206的扶手组件1202的第五实施例。除了下面详述的以外,扶手组件1202类似于在图1至图16中示出并在上面描述的扶手组件2。翻盖组件1206包括第一支撑垫1208、第二支撑垫1210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垫1208和第二支撑垫1210之间的柔性铰链121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垫1210附接到臂1216,并且在第一降低位置(如图20和图22所示)和第二升高位置(如图21和图23所示)之间相对于第一支撑垫1208是可移动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垫1210设置在臂1216的第二部分1262的顶部,并附接到臂1216的第一部分1260。
第二支撑垫1210相对于臂1216是可移动的。如图22所示,第二支撑垫1210的第一侧1390被设置成在第二支撑垫1210处于第一降低位置时与臂1216的第二部分1262的第一侧1308相距第一距离1391。第二支撑垫1210的第一侧1390被设置成在第二支撑垫1210处于第二升高位置时与臂1216的第二部分1262的第一侧1308相距第二距离139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柔性铰链1212在第二支撑垫1210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第一长度,并且在第二支撑垫1210处于第二位置时具有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
本文描述的扶手组件可以与任何合适的座椅(诸如交通工具座椅)组合使用。选择合适的座椅来附接诸如本文所述的扶手组件可以基于各种考虑,包括组件将要附接到的座椅的位置和/或形成座椅的材料。诸如本文所述的扶手组件可以附接到的合适座椅的示例包括前排座椅、后排座椅、指挥官式椅(captain’s chairs)和被认为适合特定实施例的任何其他座椅。本文描述的扶手组件包括柔性铰链,其结合了在使用期间弯曲和延伸扶手的能力,而不依赖于复杂的结构。因此,本文描述的扶手组件为传统上包括复杂铰链结构的扶手组件提供了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任何部件、元件或特征被图示为设置在另一部件、元件或特征的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仅参考图中所示的部件、元件和特征的相对位置,以便有助于描述扶手组件。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文示出和描述的部件、元件或特征中的一些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定向。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本公开的总体教导,可以对所描述和图示的实施例开发出各种修改和替换,并且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描述和图示的一个示例中的各种元件和特征可以与另一个示例中的各种元件和特征组合。因此,本文公开的特定示例已经经过发明人选择,仅仅用于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或其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或其保护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和所有等同物的全部范围给出。

Claims (20)

1.一种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的臂;和
翻盖组件,所述翻盖组件由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支撑垫附接到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支撑垫附接到所述臂,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形成并将所述第二支撑垫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片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铰链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和所述第二支撑垫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
所述柔性铰链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和所述第二支撑垫是非波纹状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铰链限定了多个脊和多个凹槽;
所述多个脊中的脊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具有第一高度,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具有第二高度;并且
所述第二高度不同于所述第一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铰链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的第一侧和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第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使用双重注射成型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使用双重注射成型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限定第一凹槽;并且
所述第一支撑垫限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柔性铰链具有第一长度;并且
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柔性铰链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垫相距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支撑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垫相距第二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垫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二支撑垫的所述第一侧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基座相距第一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基座相距第二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垫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翻盖组件上的泡沫层;并且
所述扶手组件还包括覆盖所述泡沫层的装饰层。
19.一种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的臂;和
翻盖组件,所述翻盖组件由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支撑垫附接到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支撑垫附接到所述臂,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形成并将所述第二支撑垫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垫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的第一侧和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第二侧。
20.一种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基座和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的臂;和
翻盖组件,所述翻盖组件由所述框架支撑并且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柔性铰链,所述第一支撑垫附接到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支撑垫附接到所述臂,所述柔性铰链由波纹状材料形成并将所述第二支撑垫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支撑垫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一角度,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垫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垫的第一侧和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垫的第二侧;并且
其中,所述柔性铰链限定多个脊和多个凹槽,所述多个脊中的脊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具有第一高度,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垫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不同于所述第一高度。
CN202322293200.8U 2023-08-24 2023-08-24 扶手组件 Active CN220742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3200.8U CN220742793U (zh) 2023-08-24 2023-08-24 扶手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3200.8U CN220742793U (zh) 2023-08-24 2023-08-24 扶手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2793U true CN220742793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9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3200.8U Active CN220742793U (zh) 2023-08-24 2023-08-24 扶手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2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06058B2 (en) Seating structure with a contoured flexible backrest
US7794022B2 (en) Body support structure having a molded elastomeric member
US20210052078A1 (en) Seating arrangement
US7032971B2 (en) Seat backs
US8820835B2 (en) Resilient chair incorporating multiple flex zones
US11786039B2 (en) Body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and assembly thereof
US5338099A (en) Shell structure for use with a chair having synchronously moving seat and seat back
US4962964A (en) Flexible plastic seating shell
US11324325B2 (en) Seating arrangement
US11800935B2 (en) Seating arrangement
US11259637B2 (en) Seating arrangement
CN113507865A (zh) 身体支撑组件和用于该身体支撑组件的使用和组装的方法
CN220742793U (zh) 扶手组件
CN218127720U (zh) 一种拼接沙发
KR200185924Y1 (ko) 의자용 등판 탄성결착구
KR200175114Y1 (ko) 의자용 등판 탄성결착구
JP3149984U (ja) スノーボード用ビンディング
MXPA06004090A (en) Seating structure having flexible support su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