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6515U - 新型蚊蝇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蚊蝇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6515U
CN218126515U CN202222360807.9U CN202222360807U CN218126515U CN 218126515 U CN218126515 U CN 218126515U CN 202222360807 U CN202222360807 U CN 202222360807U CN 218126515 U CN218126515 U CN 218126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fly
box
spa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08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Glee Electrical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Glee Electrical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Glee Electrical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Glee Electrical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608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6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6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6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蚊蝇捕捉器,包括本体,诱蚊灯,电路控制结构,离心风机,电机,转动轮盘,防蚊蝇逃脱盒,前收集盒和后收集盒。防蚊蝇逃脱盒包括主盒板、围边板和旋向横板、旋出横板;防蚊蝇逃脱盒从正面地罩在转动轮盘的下半部外,并始终与转动中的转动轮盘的下半部构成防蚊蝇逃脱空间。它利用吸力大的风机将蚊蝇等吸在转动中的转动轮盘上时,臭虫等小虫子从轮盘的吸风孔被吸入到风机后再由后收集盒中的粘蚊纸粘住、收集,而蚊子和苍蝇等较大的虫蝇则随着转动轮盘的转动被带入到防蚊蝇逃脱空间中,再由刮板刮落后收集到前收集盒中,这样不管是体型较小的虫子,还是体型较大的蚊蝇,都可以捕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小虫子、蚊蝇的捕杀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新型蚊蝇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蚊蝇捕捉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客人对商家店铺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就餐环境,像厨房之类准备用餐的环境也经常受到监督。而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就是苍蝇和蚊子。根据抓捕、灭杀苍蝇和蚊子的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电击式,其将苍蝇和蚊子吸引靠近并触碰到电击网时,电击网瞬间高压将蚊蝇电击灭杀,由于这种方式有高压电网,存在安全隐患,并有烧焦的不良气味,产生声响和电击火花,以及虫尸因电击而分解和散落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而且这是被动式等待蚊虫过来进行灭杀。
第二类为粘捕式,在灯内放置粘胶纸,其将苍蝇和蚊子吸引靠近后粘在粘胶纸板上面;这种粘捕式同样属于被动式捕捉,效果较差,并且粘蚊纸需要经常更换。
第三类为气流吸入式,通过内置风机,其将蚊虫吸引靠近后被涡流旋风吸入到底部风干灭杀。但当前的气流吸入式较为小型,其吸力往往对大型一点的蚊虫(如苍蝇)捕捉不到。
为此,本申请人对当前的吸入式灭蚊器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蚊蝇的捕杀效果更佳的新型蚊蝇捕捉器。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蚊蝇捕捉器,包括本体,诱蚊灯,电路控制结构,离心风机,电机,转动轮盘,防蚊蝇逃脱盒,前收集盒,以及后收集盒,其中:
在所述本体上部的正面设有诱蚊灯安装空间和诱吸空间,下部的正面设有正面清理空间,下部的后面设有后收集空间;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板,其盖住位于该诱蚊灯安装空间上端的上盖板孔;所述本体在对向后收集空间的侧壁上设有出风细孔;
所述诱蚊灯从该本体上方的上盖板孔安装到该诱蚊灯安装空间中,其发出的光射向该诱吸空间;
所述电路控制结构与诱蚊灯、离心风机和电机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结构上设有通电母座;
所述离心风机设在该诱吸空间中后,其进风口朝向正面,出风口朝下并通过设在该本体中部隔板上的过孔将风吹向该后收集空间;
所述电机和转动轮盘驱动连接;
在所述转动轮盘上密布有吸风孔,其设在该本体中后,上半部对向该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下半部落在该正面清理空间中;
所述防蚊蝇逃脱盒设在该正面清理空间中;所述防蚊蝇逃脱盒包括主盒板、弧形的围边板和供转盘分别往下旋向、往上旋出防逃脱盒的旋向横板、旋出横板;所述防蚊蝇逃脱盒从正面地罩在该转动轮盘的下半部外,并始终与转动中的转动轮盘的下半部构成防蚊蝇逃脱空间;所述旋向横板与该转动轮盘的底面之间形成了供被吸住的虫蝇落入防蚊蝇逃脱空间的间隙;在所述旋出横板上设有毛刷;在所述防蚊蝇逃脱盒内设有将防蚊蝇逃脱空间中的虫蝇刮下掉落的刮板;在所述围边板上设有供刮落的虫蝇掉出防蚊蝇逃脱空间的掉落口;所述旋向横板高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的最低端;
所述前收集盒可抽拉地设在该正面清理空间的下部中;
所述后收集盒可拆卸或打开地设在后收集空间中或底面上;在所述后收集盒中设有粘蚊纸。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放置诱饵的诱饵盒,其挥发出来的气味被离心风机吸入,途经后收集空间和出风细孔后吹出。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电机固定在该防蚊蝇逃脱盒中,其电机轴穿过该诱饵盒后与该转动轮盘驱动连接;所述诱饵盒与该电机的外壳连接在一起。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电机通过离合器与该转动轮盘驱动连接。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离合器包括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盘、与转动轮盘连成一体的从动盘、和多套滚珠组件;所述滚珠组件包括滚珠、滚珠复位簧和滚珠定位片;在所述主动盘中设有弹簧安放孔;所述从动盘的内孔壁是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凹壁、凸壁组成的内周壁;在所述滚珠定位片上设有滚珠孔,其孔径小于该滚珠;所述滚珠定位片设置在主动盘上后,其滚珠孔对向该弹簧安放孔;所述滚珠复位簧和滚珠依次放置在该弹簧安放孔中后,该滚珠一部分从该滚珠定位片的滚珠孔露出并落入到该从动盘的凹壁中。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本体的出风细孔处设有过滤滤芯。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前收集盒的正面设有透明窗。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本体上设有挂绳及后置悬挂孔。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本体的一侧设有拼接凸台,另一侧设有藏在该本体内的拼接凹台、并联通电公插头;所述并联通电公插头与该通电母座匹对。
在对上述新型蚊蝇捕捉器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本体的上部正面设有透光板,其位于该转动轮盘以外的位置处;在所述透光板上设有多条透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是利用吸力大的风机将蚊蝇等吸在转动中的转动轮盘上时,臭虫等小虫子从轮盘的吸风孔被吸入到风机后再由后收集盒中的粘蚊纸粘住、收集,而蚊子和苍蝇等较大的虫蝇则随着转动轮盘的转动被带入到防蚊蝇逃脱空间中,再由刮板刮落后收集到前收集盒中,这样不管是体型较小的虫子,还是体型较大的蚊蝇,都可以捕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小虫子、蚊蝇的捕杀效果更佳。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挂取电源线时的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清理后收集空间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更换滤芯时的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蚊蝇逃脱盒的示意图;
图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与转动轮盘之间的传动连接示意图;
图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两个捕捉器拼接在一起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蚊蝇捕捉器,如图1至9所示,包括本体1,诱蚊灯2,电路控制结构3,离心风机4,电机5,转动轮盘6,防蚊蝇逃脱盒7,前收集盒8,以及后收集盒9,其中:
在所述本体1上部的正面设有诱蚊灯安装空间11和诱吸空间12,下部的正面设有正面清理空间13,下部的后面设有后收集空间14;在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板15,其盖住位于该诱蚊灯安装空间11上端的上盖板孔16;所述本体1在对向后收集空间14的侧壁上设有出风细孔17;
所述诱蚊灯2从该本体1上方的上盖板孔16安装到该诱蚊灯安装空间11中,其发出的光射向该诱吸空间12;
所述电路控制结构3与诱蚊灯2、离心风机4和电机5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结构3上设有通电母座31;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控制结构设在该诱吸空间12的一侧中;
所述离心风机4设在该诱吸空间12中后,其进风口41朝向正面,出风口42朝下并通过设在该本体1中部隔板上的过孔18将风吹向该后收集空间14;在本实施例中,离心风机有两个,其吸力比涡流旋风的风扇大得多;
所述电机5和转动轮盘6驱动连接;
在所述转动轮盘6上密布有吸风孔61,其设在该本体1中后,上半部对向该离心风机4的进风口41,下半部落在该正面清理空间13中;
如图3、8所示,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呈半圆状,并设在该正面清理空间13中;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包括主盒板71、弧形的围边板72和(从正方向看)供转盘分别往下旋向、往上旋出防逃脱盒的旋向横板73、旋出横板74;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从正面地罩在该转动轮盘6的下半部外,并始终与转动中的转动轮盘6的下半部构成防蚊蝇逃脱空间;所述旋向横板73与该转动轮盘6的底面之间形成了供被吸住的蚊蝇等较大虫蝇落入防蚊蝇逃脱空间的间隙;在所述旋出横板74上设有毛刷75,其除了能清洁该转动轮盘6外,还可以防止幸存的小部分蚊蝇逃出防蚊蝇逃脱空间,在此毛刷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更换;在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内设有将防蚊蝇逃脱空间中的虫蝇刮下掉落的刮板76;在所述围边板72上设有供刮落的虫蝇掉出防蚊蝇逃脱空间的掉落口721;所述旋向横板73高于所述离心风机4的进风口41的最低端(也就是说,风机的有效吸风面的最下部要在旋向横板73之下),以使吸在转动轮盘6上的较大的虫蝇进入到防蚊蝇逃脱空间后才停止对这些虫蝇的吸住,从而避免了虫蝇在进入防蚊蝇逃脱空间之前就逃脱出去;
所述前收集盒8可抽拉地设在该正面清理空间13的下部中,用来收集从防蚊蝇逃脱空间中掉落下来的蚊蝇;
所述后收集盒9用于收集从转动轮盘6的吸风孔61中吸入到风机内并从风机内掉落下来的细小虫子,可拆卸或打开地设在后收集空间14中或底面上;在所述后收集盒9中设有粘蚊纸60;在本实施例中,后收集盒9设在本体的底面缺口处,其打开结构不局限于卡扣、弹簧扣这两种,另外,它的打开方式不局限从底面打开(如图5所示),也可以从中间打开。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诱蚊灯2将蚊蝇吸引过来后,被离心风机4吸到转动轮盘6上,此时,一方面,臭虫等小虫子会从转动轮盘6的吸风孔61吸入到风机内,然后经风机的出风口42、本体1的过孔18后掉落到后收集空间14中,并由后收集盒9中的粘蚊纸粘住;另一方面,较大的蚊虫(尤其是蚊子、苍蝇)会被吸在转动轮盘6的吸风孔61正面,随着转动轮盘6的转动,由于吸风孔61较小且密布在轮盘上,在蚊子、苍蝇等被吸的部位处始终有若干个吸风孔是与风机的进风口41相通的,于是这些蚊子、苍蝇始终被吸在转盘上而无法逃脱,当它们跟随转盘从旋向横板73与该转动轮盘6底面之间的间隙转入到防蚊蝇逃脱空间中后,风机解除对转到防蚊蝇逃脱空间中的蚊蝇的吸力作用;接下来,防逃脱空间中的蚊蝇会被刮板76刮落,并从围边板72的掉落口721掉落后收集到前收集盒8中,这样就实现了对大小虫子、蚊蝇的捕杀、尸首收集;最后,再清理前、后收集盒中即可。
从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吸力大的离心风机将蚊蝇等吸在转动中的转动轮盘上时,臭虫等小虫子从轮盘的吸风孔被吸入到风机后再收集到后收集盒中,而蚊子和苍蝇等体型较大的虫蝇则随着转动轮盘6的转动被带入到防蚊蝇逃脱空间中,再由刮板76刮落后收集到前收集盒中,这样不管是体型较小的虫子,还是体型较大的蚊蝇,都可以捕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小虫子、蚊蝇的捕杀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放置诱饵的诱饵盒10,其挥发出来的气味被离心风机4吸入、并途经后收集空间14和出风细孔17后吹出,让诱饵的味道扩散更广来引诱更多的虫子、蚊蝇过来,达到更佳的捕杀效果。如图6、9所示,在诱饵盒10中可加入引诱剂等诱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所述电机5固定在该防蚊蝇逃脱盒7中,其电机轴穿过该诱饵盒10后与该转动轮盘6驱动连接;所述诱饵盒10与该电机5的外壳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电机5通过离合器40与该转动轮盘6驱动连接,当工作中的转动轮盘6被异物或其它外物卡住时,离合器会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在此,如图3、7至9所示,所述离合器40包括与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盘401、与转动轮盘6连成一体的从动盘402、和多套滚珠组件403,所述滚珠组件403包括滚珠4031、滚珠复位簧4032和滚珠定位片4033;在所述主动盘401中设有弹簧安放孔4011;所述从动盘402的内孔壁是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凹壁4021、凸壁4022组成的内周壁;在所述滚珠定位片4033上设有滚珠孔,其孔径小于该滚珠4031;所述滚珠定位片4033设置在主动盘401上后,其滚珠孔对向该弹簧安放孔4011;所述滚珠复位簧4032和滚珠4031依次放置在该弹簧安放孔4011中后,该滚珠4031一部分从该滚珠定位片4033的滚珠孔露出并落入到该从动盘402的凹壁4021中。在工作时,借助滚珠4031的传动,使电机5通过主动盘401带动从动盘40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轮盘6的转动工作;当转动轮盘6被异物等阻碍而导致无法转动(即卡住或挡住)时,滚珠4031在克服滚珠复位簧4032的作用力后会往弹簧安放孔4011内缩,接着滚珠4031沿着从动盘402的凸壁4022滚动并滑落到从动盘402的下一个凹壁4021中,这种情况下相当于是主、从动盘401、402相互打滑,从而使电机不会烧坏,达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优选地,在所述本体1的出风细孔17处设有过滤滤芯30,离心风机4吸入小虫后再吹出的风,会先经过出风细孔17处的过滤滤芯30过滤,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可取出来清洁或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收集盒8的正面设有透明窗81,这样可以查看蚊蝇的堆积程度,提醒用户及时清理。
在所述本体1上设有挂绳19及后置悬挂孔20,方便将灭蚊器吊挂起来或悬挂在墙上使用。另外,本实施例中,灭蚊器做成模块化设计,将多个同款式的蚊蝇捕捉器拼接在一起使用,如图10所示,为此,在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有拼接凸台21,另一侧设有藏在该本体1内的拼接凹台22、并联通电公插头23;所述并联通电公插头23与该通电母座31匹对;当要将两个或以上的蚊蝇捕捉器拼接在一起使用以扩大捕捉效果、节省多个同时使用的空间时,将其中一个捕捉器的拼接凸台21、通电母座31分别对准另一个捕捉器的拼接凹台22、并联通电公插头23后,插入即可。优选地,所述本体1上的拼接凸台21有两个或以上,它们间隔设置,并在该拼接凸台21的外壁上设有方便收集电源线50的挂线槽211,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电源线50呈蛇形地绕在捕捉器的拼接凸台21的外壁上,如图2、4示,这样,电源线就不会随意放置或丢失。在本实施例中,并联通电公插头23与电路控制结构的供电输入端连接,其可摆动或滑动进出本体,当要拼接使用时,再将并联通电公插头23摆动或滑动露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5安装到防蚊蝇逃脱盒7中,再使电机轴穿过诱饵盒10后与离合器40连接在一起;接着,再装上转动轮盘6,使它们组成一个可拆卸整体后,再将这个整体装到本体中,并用螺丝将防蚊蝇逃脱盒固定到本体内,这样大大方便了捕捉器的维护、清理。
优选地,如图1、3、7所示,在所述本体1的上部正面设有透光板24,其位于该转动轮盘6以外的位置处;在所述透光板24上设有多条透光孔241,透光板24除了起到使诱蚊灯的紫外光变成弱紫外光来增强诱蚊效果外,还可以使蚊蝇捕捉器更美观。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诱蚊灯(2),电路控制结构(3),离心风机(4),电机(5),转动轮盘(6),防蚊蝇逃脱盒(7),前收集盒(8),以及后收集盒(9),其中:
在所述本体(1)上部的正面设有诱蚊灯安装空间(11)和诱吸空间(12),下部的正面设有正面清理空间(13),下部的后面设有后收集空间(14);在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可拆卸的上盖板(15),其盖住位于该诱蚊灯安装空间(11)上端的上盖板孔(16);所述本体(1)在对向后收集空间(14)的侧壁上设有出风细孔(17);
所述诱蚊灯(2)从该本体(1)上方的上盖板孔(16)安装到该诱蚊灯安装空间(11)中,其发出的光射向该诱吸空间(12);
所述电路控制结构(3)与诱蚊灯(2)、离心风机(4)和电机(5)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结构(3)上设有通电母座(31);
所述离心风机(4)设在该诱吸空间(12)中后,其进风口(41)朝向正面,出风口(42)朝下并通过设在该本体(1)中部隔板上的过孔(18)将风吹向该后收集空间(14);
所述电机(5)和转动轮盘(6)驱动连接;
在所述转动轮盘(6)上密布有吸风孔(61),其设在该本体(1)中后,上半部对向该离心风机(4)的进风口(41),下半部落在该正面清理空间(13)中;
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设在该正面清理空间(13)中;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包括主盒板(71)、弧形的围边板(72)和供转盘分别往下旋向、往上旋出防逃脱盒的旋向横板(73)、旋出横板(74);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从正面地罩在该转动轮盘(6)的下半部外,并始终与转动中的转动轮盘(6)的下半部构成防蚊蝇逃脱空间;所述旋向横板(73)与该转动轮盘(6)的底面之间形成了供被吸住的虫蝇落入防蚊蝇逃脱空间的间隙;在所述旋出横板(74)上设有毛刷(75);在所述防蚊蝇逃脱盒(7)内设有将防蚊蝇逃脱空间中的虫蝇刮下掉落的刮板(76);在所述围边板(72)上设有供刮落的虫蝇掉出防蚊蝇逃脱空间的掉落口(721);所述旋向横板(73)高于所述离心风机(4)的进风口(41)的最低端;
所述前收集盒(8)可抽拉地设在该正面清理空间(13)的下部中;
所述后收集盒(9)可拆卸或打开地设在后收集空间(14)中或底面上;在所述后收集盒(9)中设有粘蚊纸(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诱饵的诱饵盒(10),其挥发出来的气味被离心风机(4)吸入,途经后收集空间(14)和出风细孔(17)后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固定在该防蚊蝇逃脱盒(7)中,其电机轴穿过该诱饵盒(10)后与该转动轮盘(6)驱动连接;所述诱饵盒(10)与该电机(5)的外壳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通过离合器(40)与该转动轮盘(6)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40包括与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盘(401)、与转动轮盘(6)连成一体的从动盘(402)、和多套滚珠组件(403);所述滚珠组件(403)包括滚珠(4031)、滚珠复位簧(4032)和滚珠定位片(4033);在所述主动盘(401)中设有弹簧安放孔(4011);所述从动盘(402)的内孔壁是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凹壁(4021)、凸壁(4022)组成的内周壁;在所述滚珠定位片(4033)上设有滚珠孔,其孔径小于该滚珠(4031);所述滚珠定位片(4033)设置在主动盘(401)上后,其滚珠孔对向该弹簧安放孔(4011);所述滚珠复位簧(4032)和滚珠(4031)依次放置在该弹簧安放孔(4011)中后,该滚珠(4031)一部分从该滚珠定位片(4033)的滚珠孔露出并落入到该从动盘(402)的凹壁(40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的出风细孔(17)处设有过滤滤芯(3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收集盒(8)的正面设有透明窗(8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上设有挂绳(19)及后置悬挂孔(2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有拼接凸台(21),另一侧设有藏在该本体(1)内的拼接凹台(22)、并联通电公插头(23);所述并联通电公插头(23)与该通电母座(31)匹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蚊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的上部正面设有透光板(24),其位于该转动轮盘(6)以外的位置处;在所述透光板(24)上设有多条透光孔(241)。
CN202222360807.9U 2022-09-05 2022-09-05 新型蚊蝇捕捉器 Active CN218126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0807.9U CN218126515U (zh) 2022-09-05 2022-09-05 新型蚊蝇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0807.9U CN218126515U (zh) 2022-09-05 2022-09-05 新型蚊蝇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6515U true CN218126515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8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60807.9U Active CN218126515U (zh) 2022-09-05 2022-09-05 新型蚊蝇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6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2781A (zh) * 2022-09-05 2023-09-19 中山市吉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蚊蝇捕捉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2781A (zh) * 2022-09-05 2023-09-19 中山市吉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蚊蝇捕捉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3766B (zh) 送风装置及捕虫方法
CN108488090B (zh) 送风机
JP6510312B2 (ja) 送風装置
WO2018025426A1 (ja) 捕虫装置、および空気処理装置
JP3154622U (ja) 殺虫機能付き空気清浄装置
JP3136423U (ja) 害虫捕獲器
US4819370A (en) Flying insect eliminator
CN218126515U (zh) 新型蚊蝇捕捉器
JP3141997U (ja) 害虫捕獲器
KR100900046B1 (ko) 해충 포집장치
KR100632277B1 (ko) 포충기
WO2022078507A1 (zh) 灭蚊装置
CN202566068U (zh)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CN116762781A (zh) 新型蚊蝇捕捉器
JP2019092528A (ja) 送風装置用の捕虫部
CN217089237U (zh) 一种引蝇捕捉器
KR20100007493A (ko) 해충 포획장치
CN201167526Y (zh) 多功能诱杀蚊虫装置
CN115568449A (zh) 一种烟虫诱捕器保护盒装置
KR20210135774A (ko) 실내용 포충 장치
KR100632278B1 (ko) 포충기
WO2020021892A1 (ja) 捕虫器
KR200332379Y1 (ko) 날벌레 포획장치
KR20030061707A (ko) 해충 퇴치기
CN218354219U (zh) 一种吸入式捕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