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9237U - 一种引蝇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蝇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9237U
CN217089237U CN202123252657.1U CN202123252657U CN217089237U CN 217089237 U CN217089237 U CN 217089237U CN 202123252657 U CN202123252657 U CN 202123252657U CN 217089237 U CN217089237 U CN 217089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
attracting
arc
connecting part
ba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26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建华
周亚东
钟巧婵
余锡辉
欧朱球
梁泽权
何维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anju Daily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anju Daily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anju Daily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anju Daily Chemical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26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9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9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9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蝇捕捉器,涉及捕蝇器技术领域,包括引蝇圆台、捕蝇转盘和集蝇盒,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凹陷的诱料投放槽;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诱蝇机构,诱蝇机构包括饵料包和引蝇灯,饵料包设置在诱料投放槽内;引蝇灯分布在诱料投放槽的外周;捕蝇转盘转动设置于引蝇圆台,用于捕捉引蝇圆台上的苍蝇;集蝇盒用于收集捕蝇转盘捕捉到的苍蝇。通过在引蝇圆台上既放置饵料包进行气味引诱,又设置引蝇灯进行灯光引诱,有效提高捕蝇器的引蝇能力。当饵料包的气味散去后未能及时更换,仍能通过引蝇灯进行引诱苍蝇,有效确保捕蝇器的引蝇能力,不至于饵料包未能及时更换而失去引蝇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引蝇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蝇捕捉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为了住的安心,吃的放心,人们对捕蝇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已有各式驱赶苍蝇的方式,比如采取粘蝇纸,苍蝇被粘在粘蝇纸上实现捕杀,但是其捕蝇能力有限,需要经常更换,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采取喷杀虫剂,通过化学药物捕杀苍蝇,会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比如应用苍蝇拍,缺陷在于捕杀效率极低。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性能较优的电动捕蝇器,利用诱料的气味吸引苍蝇到捕蝇台面上,然后利用捕蝇机构对苍蝇进行捕捉。但存在的问题的是,容易受限于诱饵剂,当诱饵剂未及时补充,则不能很好的连续使用。另外,当将电动捕蝇器摆放在牲畜圈舍内时,该环境内有其它苍蝇喜欢的物质所影响,会影响到电动捕蝇器的引诱效果,同时,苍蝇具有趋光性,在牲畜圈舍等一些光线较弱的环境,苍蝇活动受限,捕获也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引蝇捕捉器,以解决现有电动捕蝇器通过诱料气味吸引苍蝇存在使用受限、引诱效果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蝇捕捉器,包括引蝇圆台、捕蝇转盘和集蝇盒,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凹陷的诱料投放槽;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诱蝇机构,所述诱蝇机构包括饵料包和引蝇灯,所述饵料包设置在所述诱料投放槽内;所述引蝇灯分布在所述诱料投放槽的外周;所述捕蝇转盘设置于所述引蝇圆台,用于捕捉引蝇圆台上的苍蝇;所述集蝇盒用于收集所述捕蝇转盘捕捉到的苍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第一弧形梳;所述捕蝇转盘包括连接部和转叶,所述连接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连接腔,所述连接部的侧壁设有连通至所述连接腔的通孔;所述转叶的底面设有第二弧形梳;所述集蝇盒的底部设有集蝇口;所述连接部转动地设置于引蝇圆台的中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转动;所述第一弧形梳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外圈,所述第一弧形梳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边缘;所述转叶设置在所述引蝇圆台的上方,所述转叶的内侧边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梳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外圈,所述第二弧形梳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转叶的外边缘,所述第二弧形梳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梳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弧形梳的梳齿与所述第一弧形梳的梳齿错位设置;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转叶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梳的内侧靠近所述第二弧形梳的端部;所述集蝇盒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集蝇口连通至所述连接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蝇圆台的内部中心设有立轴,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中部设有避让圆孔;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套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圆盘,所述传动圆盘的中部设有轴筒,所述传动圆盘的底面设有同心的环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环齿啮合;所述轴筒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立轴的外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穿过所述避让圆孔,所述套孔与所述轴筒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立轴的顶部穿过所述轴筒至所述连接腔内,并与所述集蝇盒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轴的顶部设有插槽,所述集蝇口的内壁设有插板,所述插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出集蝇口,所述插板的顶部插入所述连接腔内与所述插槽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集蝇盒的底面设有环形避让槽,所述连接部的顶部间隙配合地嵌设在所述环形避让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集蝇口呈漏斗状,所述集蝇口的顶部口径小于所述集蝇口的底部口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集蝇盒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集蝇盒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引蝇圆台上设置引蝇灯以提供光源,如此便可利用苍蝇的趋光性进行捕蝇。通过在引蝇圆台上既放置饵料包进行气味引诱,又设置引蝇灯进行灯光引诱,有效提高捕蝇器的引蝇能力。当饵料包的气味散去后未能及时更换,仍能通过引蝇灯进行引诱苍蝇,有效确保捕蝇器的引蝇能力,不至于饵料包未能及时更换而失去引蝇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蝇捕捉器应用在牲畜圈舍内时,利用引蝇灯提供的光源来照亮牲畜圈舍,增加牲畜圈舍的光线环境,降低苍蝇的活动限制,且光线照到引蝇圆台上的饵料包,实现光引诱和味引诱的相互配合,以利于苍蝇停留在引蝇圆台内,提高捕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引蝇圆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捕蝇转盘安装在引蝇圆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捕蝇转盘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集蝇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引蝇圆台、110-驱动组件、111-驱动电机、1111-齿轮、112- 传动圆盘、1121-环齿、1122-轴筒、120-第一弧形梳、130-诱蝇机构、131-饵料包、132-引蝇灯、140-诱料投放槽、150-立轴、151-插槽、160-避让圆孔、 200-捕蝇转盘、210-连接部、211-连接腔、212-通孔、213-套孔、220-转叶、 221-第二弧形梳、222-外侧挡边、300-集蝇盒、310-集蝇口、320-插板、330- 环形避让槽、34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引蝇捕捉器,包括引蝇圆台100、捕蝇转盘200和集蝇盒300,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设有凹陷的诱料投放槽140;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设有诱蝇机构130,所述诱蝇机构130 包括饵料包131和引蝇灯132,所述饵料包131设置在所述诱料投放槽140内;所述引蝇灯132分布在所述诱料投放槽140的外周;所述捕蝇转盘200转动设置于所述引蝇圆台100,用于捕捉引蝇圆台100上的苍蝇;所述集蝇盒300用于收集所述捕蝇转盘200捕捉到的苍蝇。
通过将饵料包131放置在诱料投放槽140内,以避免饵料包131的顶面凸出于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而阻碍捕蝇转盘200转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饵料包131的顶面与引蝇圆台100的顶面相持平,以避免苍蝇落在饵料包131时位于诱料投放槽140的内部,而导致第二弧形梳221扫过时不能驱赶苍蝇,进一步提高捕蝇效果。值得说明的是,诱蝇机构130采用饵料包131,饵料包131内设有饵料,饵料包131的包装开设有气孔以散发饵料的气味,实现包装诱料,有效防止诱饵四处散落或粘灰等脏污现象。通过在诱料投放槽140的外周设置引蝇灯132,结合苍蝇的趋味性和趋光性,达到味和光的引诱,可将苍蝇更好的引诱,从而提高捕蝇效果。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引蝇灯 132可以是LED紫外灯珠或紫外灯。本实施例优选采用LED紫外灯珠,灯珠波长范围在365-40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引蝇圆台100上设置引蝇灯132以提供光源,如此便可利用苍蝇的趋光性进行捕蝇。通过在引蝇圆台100上既放置饵料包进行气味引诱,又设置引蝇灯132进行灯光引诱,有效提高捕蝇器的引蝇能力。当饵料包131的气味散去后未能及时更换,仍能通过引蝇灯132进行引诱苍蝇,有效确保捕蝇器的引蝇能力,不至于饵料包131未能及时更换而失去引蝇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蝇捕捉器应用在牲畜圈舍内时,利用引蝇灯132提供的光源来照亮牲畜圈舍,增加牲畜圈舍的光线环境,降低苍蝇的活动限制,且光线照到引蝇圆台100上的饵料包131,实现光引诱和味引诱的相互配合,以利于苍蝇停留在引蝇圆台100内,提高捕蝇效果。
进一步,所述引蝇圆台100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110;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设有第一弧形梳120;所述捕蝇转盘200包括连接部210和转叶220,所述连接部210设有开口朝上的连接腔211,所述连接部210的侧壁设有连通至所述连接腔211的通孔212;所述转叶220的底面设有第二弧形梳221;所述集蝇盒 300的底部设有集蝇口310;所述连接部210转动地设置于引蝇圆台100的中部,所述连接部210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组件11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 110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210转动;具体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210的中心轴与引蝇圆台100的中心轴相重叠,连接部210绕其中心轴转动地设置在引蝇圆台100的中部。所述第一弧形梳120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部210的外圈,所述第一弧形梳120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边缘;具体地,如图3 所示,第一弧形梳120的一端位于连接部210的外圈,沿弧线延伸到引蝇圆台 100的边缘。更具体地,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梳120以所述引蝇圆台100的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梳120之间分别设置诱蝇机构130。如此,第二弧形梳221转动时分别能与多个第一弧形梳120构成苍蝇驱赶腔,提高捕蝇效果。所述转叶220设置在所述引蝇圆台100的上方,为描述方便,转叶220靠近引蝇圆台100中部的一侧边缘定义为内侧边缘,转叶220靠近引蝇圆台100的边缘的一侧边缘为外侧边缘,所述转叶220的内侧边缘与所述连接部210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梳221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部210的外圈,所述第二弧形梳221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转叶220的外边缘,所述第二弧形梳221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梳120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弧形梳221的梳齿与所述第一弧形梳120的梳齿错位设置;具体地,如图4 所示,第二弧形梳221的一端位于连接部210的外圈,沿弧线延伸到转叶220 的外侧边缘。所述通孔212位于所述转叶220与所述连接部210的连接处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梳221的内侧靠近所述第二弧形梳221的端部;如此,当第二弧形与第一弧形梳120构成一个类椭圆驱赶腔时,通孔212位于第一弧形梳120与第二弧形梳221之间,所述转叶220与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之间的夹层通过所述通孔212连通至所述连接腔211;所述集蝇盒300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连接部210的顶部,且所述集蝇口310连通至所述连接腔2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驱动组件110驱动捕蝇转盘200相对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转动时,第二弧形梳221先会与第一弧形梳120构成一个类椭圆驱赶腔,随着转叶220的转动,第二弧形梳221与第一弧形梳120之间的交点从引蝇圆台100的外沿外侧移动到连接部210,且此过程中,由于转叶220阻挡苍蝇向上飞,使苍蝇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实现将苍蝇朝通孔212的方向驱赶。如此,当诱蝇机构130将苍蝇引诱在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转动捕蝇转盘200,实现驱赶苍蝇从通孔212飞入到连接腔211,再利用苍蝇的向上飞行的习性,使苍蝇进入到集蝇盒300内,达到捕蝇效果,由于利用苍蝇的习性进行捕捉,有效避免苍蝇在捕捉的过程中逃脱,具有良好的捕蝇效果。此外,拆卸集蝇盒300 时,无需将捕蝇器全部提起,直接从捕蝇器的顶部拆出即可,方便拆出集蝇盒 300进行清理。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引蝇圆台100的内部中心设有立轴150,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中部设有避让圆孔160;所述连接部210的底部设有套孔213;所述驱动组件110包括驱动电机111和传动圆盘112,所述传动圆盘112的中部设有轴筒1122,所述传动圆盘112的底面设有同心的环齿1121,所述驱动电机 111的输出轴设有齿轮1111,所述齿轮1111与所述环齿1121啮合;所述轴筒 1122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立轴150的外周;所述连接部210的底部穿过所述避让圆孔160,所述套孔213与所述轴筒1122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立轴150的顶部穿过所述轴筒1122至所述连接腔211内,并与所述集蝇盒30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如图3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传动圆盘112通过套筒可转动地套在立柱的外周,通过驱动电机111的齿轮1111与环齿1121啮合,实现带动传动圆盘112在立柱上转动。连接部210的底部穿过避让圆孔160后通过套孔213紧固套接在轴筒1122的外壁,使连接部210能与传动圆盘112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捕蝇转盘200转动。值得说明的是,立轴150的顶部穿过轴筒1122后进入到连接腔211内,由于立轴150不转动,可以与集蝇盒300可拆卸连接,可避免集蝇盒300转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立轴150的顶部设有插槽151,所述集蝇口310的内壁设有插板320,所述插板320的底部向下延伸出集蝇口310,所述插板320 的顶部插入所述连接腔211内与所述插槽15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立轴150的顶部设有呈十字状的插槽151,集蝇口310的内壁设有呈十字状的插板320,当集蝇盒300时盖设在连接腔211的顶部时,插板 320从上往下插入连接腔211后与插槽151可拆卸连接,实现集蝇盒300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部210的顶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集蝇盒300的底面设有环形避让槽330,所述连接部210的顶部间隙配合地嵌设在所述环形避让槽330内。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6所示,通过将连接部210的顶部间隙配合地嵌设在环形避让槽330内,方便安装定位,同时能使连接部210可以相对集蝇盒300自由转动,以避免连接部210带动集蝇盒300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叶220的外侧边缘设有朝下弯折的外侧挡边222,外侧挡边 222滑动地相抵在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边缘。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转叶220盖住第一弧形梳120时,尽管第二弧形梳221的外端未与第一弧形梳120 外端相交,外侧挡边222限制了苍蝇从外侧飞出,使苍蝇困在转叶220与引蝇圆台100之间的夹层,等待第二弧形梳221驱赶进入集蝇盒300,进一步避免苍蝇逃脱,提高捕蝇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集蝇口310呈漏斗状,所述集蝇口310的顶部口径小于所述集蝇口310的底部口径。采用漏斗状的集蝇口310,将小口设置在顶部,大口设置在底部,使苍蝇容易进入集蝇盒300而难以飞出集蝇盒300,有效避免苍蝇逃脱飞出集蝇盒300。
优选地,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呈锥面,所述引蝇圆台100的中部高于所述引蝇圆台100的边缘,所述转叶220与所述引蝇圆台100的顶面相平行。如此,使转叶220与引蝇圆台100的顶面之间的夹层是倾斜的,且通孔212位于该夹层的高处,当第二弧形梳221驱赶时,苍蝇依据习性沿斜面向上飞入通孔212,有效避免苍蝇在驱赶的过程中逃脱,进一步提高捕蝇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集蝇盒300的顶部设有盖体340,所述盖体340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集蝇盒300的内部。具体地,通过在顶部设置盖体340打开和关闭集蝇盒300,方便清理取出集蝇盒300内的苍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引蝇捕捉器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引蝇捕捉器,包括引蝇圆台、捕蝇转盘和集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凹陷的诱料投放槽;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诱蝇机构,所述诱蝇机构包括饵料包和引蝇灯,所述饵料包设置在所述诱料投放槽内;所述引蝇灯分布在所述诱料投放槽的外周;所述捕蝇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引蝇圆台,用于捕捉引蝇圆台上的苍蝇;所述集蝇盒用于收集所述捕蝇转盘捕捉到的苍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蝇圆台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设有第一弧形梳;
所述捕蝇转盘包括连接部和转叶,所述连接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连接腔,所述连接部的侧壁设有连通至所述连接腔的通孔;所述转叶的底面设有第二弧形梳;
所述集蝇盒的底部设有集蝇口;
所述连接部转动地设置于引蝇圆台的中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转动;
所述第一弧形梳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外圈,所述第一弧形梳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边缘;
所述转叶设置在所述引蝇圆台的上方,所述转叶的内侧边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连接;
所述第二弧形梳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外圈,所述第二弧形梳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转叶的外边缘,所述第二弧形梳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梳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弧形梳的梳齿与所述第一弧形梳的梳齿错位设置;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转叶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梳的内侧靠近所述第二弧形梳的端部;
所述集蝇盒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集蝇口连通至所述连接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蝇圆台的内部中心设有立轴,所述引蝇圆台的顶面中部设有避让圆孔;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套孔;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圆盘,所述传动圆盘的中部设有轴筒,所述传动圆盘的底面设有同心的环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环齿啮合;
所述轴筒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立轴的外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穿过所述避让圆孔,所述套孔与所述轴筒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立轴的顶部穿过所述轴筒至所述连接腔内,并与所述集蝇盒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轴的顶部设有插槽,所述集蝇口的内壁设有插板,所述插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出集蝇口,所述插板的顶部插入所述连接腔内与所述插槽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蝇盒的底面设有环形避让槽,所述连接部的顶部间隙配合地嵌设在所述环形避让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蝇口呈漏斗状,所述集蝇口的顶部口径小于所述集蝇口的底部口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蝇盒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集蝇盒的内部。
CN202123252657.1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引蝇捕捉器 Active CN217089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657.1U CN217089237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引蝇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657.1U CN217089237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引蝇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9237U true CN217089237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1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2657.1U Active CN217089237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引蝇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92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940A (zh) * 2022-08-17 2022-10-04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逃脱的电动捕蝇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940A (zh) * 2022-08-17 2022-10-04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逃脱的电动捕蝇器
WO2024036853A1 (zh) * 2022-08-17 2024-02-22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逃脱的电动捕蝇器
CN115136940B (zh) * 2022-08-17 2024-04-02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逃脱的电动捕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41173A (en) Fly catcher
KR100632277B1 (ko) 포충기
CN217089249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捕蝇器
KR200396720Y1 (ko) 조수퇴치 및 해충 포집장치
KR20140011491A (ko) 레이저빔을 이용한 해충 포집장치
US20180177175A1 (en) Vortex insect trap
CN217089237U (zh) 一种引蝇捕捉器
CN108124839B (zh) 一种农用智能昆虫除害装置
KR101621958B1 (ko) 농업용 해충 포획장치
CN112586468B (zh) 一种智能超声波多功能杀虫灯
KR100632278B1 (ko) 포충기
CN108464286B (zh) 一种多功能除害装置
CN212139015U (zh) 一种蚊蝇害虫捕捉器
KR100537635B1 (ko) 해충 포집장치
CN205922612U (zh) 一种风力诱捕虫装置
KR102396188B1 (ko) 해충 포획장치
KR200339661Y1 (ko) 곤충 포획기
CN210580660U (zh) 一种环境治理用老鼠捕捉器
KR200166065Y1 (ko) 흡입식 포충기
CN108477103B (zh) 一种农用害虫捕杀飞行器
KR200332379Y1 (ko) 날벌레 포획장치
KR20210002021U (ko) 파리유인 살충장치
CN219396000U (zh) 一种微小害虫捕捉器
CN218354219U (zh) 一种吸入式捕虫器
CN212116796U (zh) 一种草原蝗虫吸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