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66068U -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66068U
CN202566068U CN 201220119427 CN201220119427U CN202566068U CN 202566068 U CN202566068 U CN 202566068U CN 201220119427 CN201220119427 CN 201220119427 CN 201220119427 U CN201220119427 U CN 201220119427U CN 202566068 U CN202566068 U CN 202566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pedestal
capturing device
diffuser
type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194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资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1194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66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66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660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包含有一座体,设有一具有多个导流片的吸入面,所述座体的吸入面向上延伸有一结合座,所述结合座内部形成有一结合槽,所述导流片间形成有多个吸入孔;一透光罩,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座体的结合座上,且所述透光罩内形成有一空间;一盖体,连接所述透光罩的第二端;一发光件,设置于所述透光罩的空间内;一吸入件,设置于所述座体的结合槽内;一收集件,连接所述座体,如此构造可利用风的吸力及昆虫趋光的生物特性于捕捉蚊子或昆虫。

Description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特别是可应用风的吸力于捕捉蚊子或昆虫。
背景技术
农民为减少种植的农作物被昆虫啃食的情形,农民多会喷洒农药或者直接捕捉昆虫,然而使用农药会残留于农作物上,人体若未清洗农作物上的农药而吃入,对人体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昆虫有趋光的生物特性,捕捉昆虫的机器可利用其特性而将昆虫捕捉住,如此即可减少使用农药于农作物上,并可有效地捕捉住昆虫或蚊子。
电子式捕捉昆虫或蚊子的装置,其通常具有吸引昆虫的发光源,并于发光源周围环设有通电栅,藉此,利用昆虫趋光的特性,使其飞近发光源并利用昆虫触及通电栅后产生的短路放电,通电栅会直接将昆虫击毙,如此于电击昆虫过程中会产生火花,并残留昆虫的尸体,长期使用后,其捕捉昆虫的效果有限,然而现在已经有可以直接使用吸入式的捕捉昆虫装置,使用上不仅避免产生火花情形而较安全,且其捕捉昆虫的效果佳。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68305号的具导流隔板的吸入式捕蚊器,其为一种具导流隔板的吸入式捕蚊器,其于捕蚊器上盖的导流栅朝外凸设有数个导流隔板,利用空气流体力学的原理,设置所述导流隔板可以减少空气扰流、有效增强并集中吸进蚊虫的气流力量、提高捕蚊效果;且进一步于集虫漏斗枢设有一对具配重部的阀片,各阀片在风扇转动时因风力下压而枢转朝下,当风扇静止时则因本身重力平衡而回复闭合,能够在关闭电源时,避免蚊虫自漏斗口逃脱。
上述前案具有下列缺点:                                                   
1、上述前案虽具有可加强吸入昆虫的效果的导流隔板,但其风扇转动时,风扇所产生的吸力方向仍为由上往下,而所述导流隔板的构造使吸入的气流仅能由侧向流入导流口,其吸力效果仍不如被吸入的气流直接由上往下流动。
2、上述前案吸引昆虫或蚊子的发光源仅能由上往下照射,且加上导流栅会直接遮蔽发光源往外照射的光,如此往下照射的光仅能以有限光线向外照射,进而影响利用光线吸引昆虫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利用光诱导的方式,并配合强大吸力,使昆虫被吸入捕捉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包含有:
一座体,具有一吸入面,座体的吸入面向上延伸有一结合座,结合座内部形成有一结合槽,座体内部环设有多个导流片于吸入面上,导流片间形成有多个吸入孔,座体设有多个防护片于吸入孔下方,且座体设有一第一卡掣部;
一透光罩,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至座体的结合座上,且透光罩内形成有一空间;
一盖体,连接透光罩的第二端,且盖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并设有一连接透光罩的底面;
一发光件,设置于透光罩的空间内;
一吸入件,设置于座体的结合槽内;
一收集件,连接座体,收集件设有一相对卡掣第一卡掣部的第二卡掣部;
一电源,设置于盖体的容置空间内,并电性连接发光件及吸入件。
所述吸入件包含有一马达及一叶片,叶片轴接至马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含有至少两支撑杆,支撑杆设置于透光罩的空间内,且支撑杆两端分别结合于座体及盖体。
所述导流片及防护片的结构为倒V字型。
所述导流片与防护片之间形成一空气流道。
所述电源包含有一电源插头及一供电插座。
所述第一卡掣部为一卡掣挡块,且第二卡掣部为对应卡掣第一卡掣部的L型槽。
所述收集件包含有一网状篮体及一漏斗网体,第二卡掣部设置于网状篮体端缘,网状篮体内部环设有一挡缘,漏斗网体两相对端处各设有一漏斗入口及一漏斗出口,漏斗网体的漏斗入口处环设有一靠抵于挡缘的凸缘。
所述网状篮体底部设有一正对漏斗出口的挡块。
所述挡块直径大于漏斗出口的直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光诱导的方式,以吸引昆虫碰撞到防护罩而落下至座体的吸入面附近,并配合强大吸力,使昆虫被吸入收集件的网状篮体里,藉以捕捉昆虫。
2、本实用新型的收集件卡掣于座体下方,而使所述收集件可轻易地与座体分离,以方便清理收集件内的昆虫。
3、本实用新型的透光罩上连接有盖体,若将其使用于户外下雨时,盖体可防止雨水淋湿发光件而造成故障,以确保使用上的安全,并延长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件设置于透光罩内,透光罩不仅可以防止露水或雨水弄湿发光件,也可以直接防止昆虫碰撞到发光件而残留尸体于发光件上,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危险。
5、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孔下方具有防止手指被叶片夹住或割到的防护片,以避免人将手指伸入吸入孔后受伤,且可降低吸入的昆虫再度从吸入孔飞出的机率。
6、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片以倒V字型的构造加快风流动的速度,并且倒V字型的导流片风阻也较小,进而使吸入孔吸入昆虫的吸力大,且利用风的吸力捕捉昆虫的效果佳。
7、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于农地上,以捕捉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并可减少农药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入昆虫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座体            11      吸入面
12    结合座          13     结合槽  
14   导流片          15     吸入孔
16    防护片          17    第一卡掣部
18   空气流道        19    底缘
2      透光罩          21     空间
22    第一端          23    第二端
3      盖体              31    底面
4      支撑杆          5      发光件
6      吸入件          61      马达
62    叶片            7    收集件    
71    网状篮体        711   第二卡掣部  
712  挡缘            713    挡块   
72   漏斗网体        721   漏斗入口
722  漏斗出口        723   凸缘
8      电源              81   电源插头
82    供电插座        A   光源
B     气流            C   昆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包含有一座体1、一透光罩2、一盖体3、至少两支撑杆4、一发光件5、一吸入件6、一收集件7及一电源8,其中:
座体1,具有一吸入面11,所述座体1的吸入面11向上延伸有一结合座12,所述结合座12内部形成有一结合槽13,所述座体1内部环设有多个导流片14于所述吸入面11上,且所述导流片14间形成有多个吸入孔15,所述座体1设有多个防护片16位于对应多个吸入孔15下方,所述防护片16可防止手指被夹住或割到的情形发生,导流片14与防护片16之间形成一空气流道18,所述座体1外表面设有一第一卡掣部17,所述第一卡掣部17为一卡掣挡块,座体下部形成一底缘19,所述导流片15及所述防护片16的结构为倒V字型。
透光罩2,其内形成有一空间21,所述透光罩2具有一第一端22及一第二端23,所述的第一端22连接至所述座体1的结合座12上。
盖体3,连接所述透光罩2另一端,且所述盖体3具有一容置空间(图中未示),并设有一连接所述透光罩2的底面31。
支撑杆4,设置于透光罩2的空间21,且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结合于所述座体1及盖体3。
发光件5,设置于透光罩2的空间21内,所述发光件5为一灯管。
吸入件6,设置于所述座体1的结合槽13,所述吸入件6包含有一马达61及一叶片62,所述叶片轴接至所述的马达。
收集件7,连接所述座体1,所述收集件7包含有一网状篮体71及一漏斗网体72,所述网状篮体71端缘设有一第二卡掣部711,所述第二卡掣部711为对应卡掣所述第一卡掣部17的L型槽,所述网状篮体71内部环设有一挡缘712,所述网状篮体71底部设有一挡块713,所述漏斗网体72两相对端处各设有一漏斗入口721及一漏斗出口722,所述漏斗出口722口径小于漏斗入口721口径,所述漏斗网体72的漏斗入口721处环设有一凸缘723,漏斗网体72置于网状篮体71内部,所述凸缘723靠抵于所述挡缘712,所述漏斗出口722正对所述挡块713的上方。将收集件7结合于所述座体1,并利用第一卡掣部17及第二卡掣部711相互卡挚,漏斗网体72受座体1底缘19及网状篮体71的挡缘712所夹持。
电源8,设置于所述盖体3的容置空间内,并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件5及所述吸入件6,所述电源8包含有一电源插头81及一供电插座82,所述电源插头81可插接市电使用,而所述供电插座82可另外提供电力给其他电器使用。
使用时,如图5所示(并请同时参阅图1所示),使用者可将座体1放置于屋外或农地,使用者启动发光件5而产生光源A,并启动吸入件6的马达61转动叶片62而产生具有吸力的气流B,因昆虫C具有趋光的生物特性,当昆虫C因光源A接近发光件5后,有些昆虫C会直接撞击到发光件5外侧的透光罩2而掉落于座体1的吸入孔15内,所述透光罩2不仅可以防止露水或雨水弄湿发光件5,也可以直接防止昆虫C碰撞到发光件5而残留尸体于发光件5上,进而造成损坏或降低光源A亮度,当昆虫C靠近座体1的吸入面11时,吸入件6的马达61转动叶片62而产生往收集件7方向吸入的气流B,及倒V字型的导流片14以其特殊构造加快气流B的速度,并且倒V字型的导流片14风阻也较小,进而使吸入孔15吸入昆虫C的吸力大,使所述气流B自吸入面11的吸入孔15直接强力吸入昆虫,并经由导流片14与防护片16之间形成的空气流道18进入收集件7内,又昆虫C被吸入于座体1内,仍会有相当机率被转动中的叶片62打到而落入收集件7内,而未被叶片62打到的昆虫C会被强风吹向漏斗网体72的漏斗入口721并从漏斗出口722排出而被收集于网状篮体71内,又因为网状篮体71内具有正对漏斗出口722的挡块713,借着昆虫C其生物特性而趋使昆虫C一直环绕着所述挡块713爬行,可有效避免昆虫C再度从漏斗篮体71往外飞出,且昆虫C受网状篮体71外部光线吸引,会有向外钻爬的行为而困于网状篮体71内,如此即可利用强大吸力轻易地捕捉昆虫C。
要说明的是,若使用者欲清理网状篮体71内的昆虫C时,使用者可直接解掣第一卡掣部17及第二卡掣部711,即可轻易地将收集件7与座体1分离,以便清理收集件7的网状篮体71内所收集到的昆虫C尸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最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替换,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座体,具有一吸入面,座体的吸入面向上延伸有一结合座,结合座内部形成有一结合槽,座体内部环设有多个导流片于吸入面上,导流片间形成有多个吸入孔,座体设有多个防护片于吸入孔下方,且座体设有一第一卡掣部;
一透光罩,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至座体的结合座上,且透光罩内形成有一空间;
一盖体,连接透光罩的第二端,且盖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并设有一连接透光罩的底面;
一发光件,设置于透光罩的空间内;
一吸入件,设置于座体的结合槽内;
一收集件,连接座体,收集件设有一相对卡掣第一卡掣部的第二卡掣部;
一电源,设置于盖体的容置空间内,并电性连接发光件及吸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件包含有一马达及一叶片,叶片轴接至马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至少两支撑杆,支撑杆设置于透光罩的空间内,且支撑杆两端分别结合于座体及盖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及防护片的结构为倒V字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与防护片之间形成一空气流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含有一电源插头及一供电插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部为一卡掣挡块,且第二卡掣部为对应卡掣第一卡掣部的L型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包含有一网状篮体及一漏斗网体,第二卡掣部设置于网状篮体端缘,网状篮体内部环设有一挡缘,漏斗网体两相对端处各设有一漏斗入口及一漏斗出口,漏斗网体的漏斗入口处环设有一靠抵于挡缘的凸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篮体底部设有一正对漏斗出口的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直径大于漏斗出口的直径。
CN 201220119427 2012-03-27 2012-03-27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6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19427 CN202566068U (zh) 2012-03-27 2012-03-27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19427 CN202566068U (zh) 2012-03-27 2012-03-27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66068U true CN202566068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35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194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6068U (zh) 2012-03-27 2012-03-27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6606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5386A (zh) * 2014-08-06 2016-02-17 吉林省双辽市职业中专 一种物理捕捉昆虫的方法及其专用捕虫器
CN109197828A (zh) * 2018-08-31 2019-01-15 李胜涛 小型家用静音气流吸入式led光源灭蚊器
CN111225560A (zh) * 2017-08-18 2020-06-02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捕虫器
CN114208788A (zh) * 2016-03-14 2022-03-22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捕虫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5386A (zh) * 2014-08-06 2016-02-17 吉林省双辽市职业中专 一种物理捕捉昆虫的方法及其专用捕虫器
CN114208788A (zh) * 2016-03-14 2022-03-22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捕虫器
CN111225560A (zh) * 2017-08-18 2020-06-02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捕虫器
CN109197828A (zh) * 2018-08-31 2019-01-15 李胜涛 小型家用静音气流吸入式led光源灭蚊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01802U (zh) 一种高效捕捉蚊虫的座式捕虫器
TW201511680A (zh) 昆蟲誘捕器
CN204350922U (zh) 一种用于养鱼池捕蚊虫的工具
CN202566068U (zh) 吸入式昆虫捕捉装置
CN204560702U (zh) 诱导式捕蚊器
CN102726356A (zh) 一种飞虫诱捕器的防逃装置
CN105766850A (zh) 一种用于养鱼池捕蚊虫的工具
CN202310962U (zh) 一种灭蚊灯
CN203775976U (zh) 一种多功能昆虫捕捉器
CN211657227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园林防虫装置
CN109042587A (zh) 一种园林用灭虫灯
CN102301986B (zh) 一种柜式蝇虫诱捕器
CN103858842B (zh) 一种多功能昆虫捕捉器
CN206275023U (zh) 一种蚊虫诱捕器
CN202127736U (zh) 一种柜式蝇虫诱捕器
CN215992465U (zh) 一种园林用驱蚊装置
CN107616157A (zh) 蝇蚊诱捕器
CN209017715U (zh) 一种蚊虫专诱的灭蚊灯
CN202664061U (zh) 一种蝇虫诱捕柜
CN206472682U (zh) 一种野外昆虫诱捕装置
CN207125193U (zh) 一种蚊虫捕虫器的蚊虫捕捉装置
CN210519889U (zh) 一种捕虫器及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
CN211672065U (zh) 一种高效灭蚊装置
CN214431275U (zh) 一种高效灭蚊灯
CN220777142U (zh) 一种园林绿化专用灭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