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4060U -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4060U
CN218114060U CN202222777740.9U CN202222777740U CN218114060U CN 218114060 U CN218114060 U CN 218114060U CN 202222777740 U CN202222777740 U CN 202222777740U CN 218114060 U CN218114060 U CN 218114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support
conveyor bel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77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王斌
王秀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uiy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uiy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uiy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uiy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77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4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4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4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前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部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外壁啮合连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均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中间位置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辅助轴,所述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中,提高了传送带框架的灵活性,通过可升降的滚轮还提高了传送带框架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背景技术
传送带,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传送用具,可以方便快速的将物体通过传送带输送至相应位置,同时在传送过程中可以对传送带上的物品进行其他操作,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机械加工、食品生产等方面,传送带的工作需要将传送带安装在传送带框架上。
现有的传送带框架普遍存在移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可移动的传送带稳定性较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移动传送带框架以及固定传送带框架,从而降低了传送带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前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部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外壁啮合连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均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中间位置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辅助轴,所述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均贯穿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底部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双转子电机,所述双转子电机输出端固的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支撑板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前端中间位置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部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板顶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滑槽,且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第一支架并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滑动连接在支撑架的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轴均贯穿固定架并与固定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辅助轴均贯穿固定架并与固定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外壁上固定的第一同步带轮转动,通过第一同步带轮转动带动与第一同步带轮啮合连接的同步带左侧向移动,从而使传送带带动物体向左移动,启动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带动第一支架向下移动,使第一滚轮伸出第一支架并与地面接触,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伸长带动第二支架向下移动,使第二滚轮伸出第二支架并与地面接触,启动双转子电机,通过双转子电机带动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滚轮转动,从而实现框架移动的目的,支撑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可以收集传送带上的货物,可以将工具放置在支撑板的平面上,提高了传送带框架的灵活性,通过可升降的滚轮还提高了传送带框架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支撑板;2、支撑架;3、固定架;4、驱动电机;5、驱动轴;6、第一同步带轮;7、同步带;8、第二同步带轮;9、辅助轴;10、第一电动推杆;11、第一支架;12、双转子电机;13、第一滚轮;14、第一转轴;15、第二电动推杆;16、第二支架;17、第二转轴;18、第二滚轮;19、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架2,支撑架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固定架3前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驱动轴5外部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6,第一同步带轮6外壁啮合连接有同步带7,启动驱动电机连接4连接,通过驱动电机连接4连接带动驱动轴连接5连接外壁上固定的第一同步带轮连接6连接转动,通过第一同步带轮连接6连接转动带动与第一同步带轮连接6连接啮合连接的同步带连接7连接左侧向移动,从而使传送带带动物体向左移动,同步带7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均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二同步带轮8,第二同步带轮8中间位置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辅助轴9,支撑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0,第一电动推杆10输出端均贯穿支撑板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底部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双转子电机12,双转子电机12输出端固的连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13,通过第一电动推杆连接10连接伸长带动第一支架连接11连接向下移动,使第一滚轮连接13连接伸出第一支架连接11连接并与地面接触,支撑板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输出端贯穿支撑板1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6,第二支架16前端中间位置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外部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18,通过第二电动推杆连接15连接伸长带动第二支架连接16连接向下移动,使第二滚轮连接18连接伸出第二支架连接16连接并与地面接触,支撑板1顶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9,支撑板连接1连接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连接19连接可以收集传送带上的货物,可以将工具放置在支撑板连接1连接的平面上。
支撑架2相对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滑槽,且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6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使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6可以在支撑架2的滑槽内滑动,第一转轴14贯穿第一支架11并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4与第二转轴17均滑动连接在支撑架2的滑槽内,对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6起到限位作用,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6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防止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6脱离支撑架2的滑槽,驱动轴5均贯穿固定架3并与固定架3转动连接,辅助轴9均贯穿固定架3并与固定架3转动连接。
工作原理:框架工作时,首先将传送带固定在同步带连接7连接上,启动驱动电机连接4连接,通过驱动电机连接4连接带动驱动轴连接5连接外壁上固定的第一同步带轮连接6连接转动,通过第一同步带轮连接6连接转动带动与第一同步带轮连接6连接啮合连接的同步带连接7连接左侧向移动,从而使传送带带动物体向左移动,启动第一电动推杆连接10连接与第二电动推杆连接15连接,通过第一电动推杆连接10连接伸长带动第一支架连接11连接向下移动,使第一滚轮连接13连接伸出第一支架连接11连接并与地面接触,通过第二电动推杆连接15连接伸长带动第二支架连接16连接向下移动,使第二滚轮连接18连接伸出第二支架连接16连接并与地面接触,启动双转子电机连接12连接,通过双转子电机连接12连接带动固定在第一转轴连接14连接上的第一滚轮连接13连接转动,从而实现框架移动的目的,支撑板连接1连接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连接19连接可以收集传送带上的货物,可以将工具放置在支撑板连接1连接的平面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前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外部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带轮(6),所述第一同步带轮(6)外壁啮合连接有同步带(7),所述同步带(7)内部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均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二同步带轮(8),所述第二同步带轮(8)中间位置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辅助轴(9),所述支撑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输出端均贯穿支撑板(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底部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双转子电机(12),所述双转子电机(12)输出端固的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13),所述支撑板(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5),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5)输出端贯穿支撑板(1)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6),所述第二支架(16)前端中间位置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外部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18),所述支撑板(1)顶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相对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滑槽,且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6)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4)贯穿第一支架(11)并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4)与第二转轴(17)均滑动连接在支撑架(2)的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6)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均贯穿固定架(3)并与固定架(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轴(9)均贯穿固定架(3)并与固定架(3)转动连接。
CN202222777740.9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Active CN218114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7740.9U CN2181140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7740.9U CN2181140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4060U true CN21811406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7740.9U Active CN2181140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4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14060U (zh) 一种传送带用框架
CN204310459U (zh) 自动理筷机
CN219135839U (zh) 一种生产线目检工位纸箱自动翻转装置
CN104370092A (zh) 自动理筷机
CN112568267B (zh) 一种肉制品生产用加工设备
CN209492963U (zh) 一种瓶盖运输装配生产线
CN111730130A (zh) Pcb铜箔边料裁切和分板一体设备及其工艺方法
CN213706769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且方便移动的运输机
CN213111167U (zh) 基于ai算法的智慧产线设备
CN217497481U (zh) 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用转台机架
CN217626554U (zh) 一种流水线末端纸箱抓取线体
CN220618314U (zh) 一种旋转升降位移搬运装置
CN221115966U (zh) 一种彩球自动输送机
CN219132417U (zh) 一种抽纸生产用自动裁剪设备
CN217200152U (zh) 一种自动翻转的板材输送机
CN220893825U (zh) 一种密封环生产线取样机构
CN219928755U (zh) 一种双轨平台移载机
CN220925275U (zh) 一种小型箱体承重传送装置
CN218618926U (zh) 一种原料自动排齐装置
CN213865304U (zh) 一种瓶盖合盖机
CN213415726U (zh) 一种导电泡棉拉取装置
CN215796793U (zh) 一种九十度转角输送机
CN219097930U (zh) 一种长距离海绵发泡传送带
CN220658430U (zh) 一种精密零件分选包装设备
CN219948659U (zh) 食品加工的成品包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