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7222U -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7222U
CN218087222U CN202221638373.8U CN202221638373U CN218087222U CN 218087222 U CN218087222 U CN 218087222U CN 202221638373 U CN202221638373 U CN 202221638373U CN 218087222 U CN218087222 U CN 218087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eat
tally
carrier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83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威
王启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83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7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7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7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该理货装置包括运动组件以及第一承载座,其中,运动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一承载座位于所述运动组件的第一侧,且被构造为用于承载第一容器;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第一承载座向第二侧翻转,将位于第一承载座上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容器中,使得第一容器中的物品转移至第二容器中,以此实现提高容器储存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本装置可以实现自动理货,减少了人工参与,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仓储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货装置;本公开还涉及应用该理货装置的理货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仓储物流系统中,起初,载具上存储物料的容器处于满箱状态,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拣选作业之后,多个容器中可能会出现存储物料较少的情况,这些容器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低,会造成严重的容器空间浪费。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搬运机器人将存放少量物料的容器搬运至工作站,由工作人员完成容器中物料的转移,释放出空容器,再由搬运机器人将整理后的存储物料的容器,以及整理后的空容器分别搬运至不同的地点储存。在上述过程中,由人工完成物料的转移效率低,且伴随着高昂的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货装置以及应用该理货装置的理货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理货装置,包括:
运动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第二侧;
第一承载座,所述第一承载座位于所述翻转组件的第一侧,且被构造为用于承载第一容器;
所述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向所述第二侧翻转,将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座上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容器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翻转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承载座翻转至使所述第一容器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器的开口正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翻转。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翻转机构将第一承载座翻转至使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正对后,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下降,以调整第一承载座上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支架;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翻转座,所述翻转座与所述第一承载座固定连接;所述翻转座受控于第一驱动装置相对于支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翻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导向配合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被配置为受控于第二驱动装置沿着支架上升或下降。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座设置在升降座上,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升降座同步运动;或者是,所述升降座设置在翻转座上,且被配置为随着所述翻转座同步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座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被构造为用于将位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容器夹持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运动组件第二侧的第二承载座,所述第二承载座被构造为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容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座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相对两侧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被构造为用于将位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容器夹持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线,第一承载座、第二承载座设置在输送线中;所述第一容器经所述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一承载座上;所述第二容器经所述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二承载座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座、第一承载座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分别被配置为经过所述输送带、输送线进行传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分别被配置为经人工或者机器人转移到所述第一承载座、第二承载座上;或者从第一承载座、第二承载座转移出去。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座上设置有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承载座向第二侧翻转之前,运动至将位于第一承载座上第一容器的开口端遮住,以及在第一承载座翻转至第二侧之后,运动至将第一容器的开口端露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被配置为通过平动或翻转的方式运动至将位于第一承载座上第一容器的开口端遮住或露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与第一承载座导向配合在一起的基板,位于第一承载座上方的遮挡板,以及连接所述基板、遮挡板的连接板;所述遮挡板、连接板、基板近似呈C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理货系统,所述理货系统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理货装置,还包括容器转运机器人,所述容器转运机器人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转移至所述理货装置上,以通过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中;或者是,将理货装置中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转移出去。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理货系统,包括:
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理货装置;
容器装卸设备,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被配置为将载具上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转运至理货装置上;在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中后,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和/或第二容器转移至所述载具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服务器,在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中后,或者在所述容器装卸设备将位于所述理货装置中的第二容器转移至载具上之后,所述控制服务器更新所述第二容器的储存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工作站,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被配置为将载具上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转移至所述工作站;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在所述工作站经处理后转移至所述理货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中之后,所述第二容器被配置为经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转移至所述载具上进行储存;所述第一容器被配置为转移至空容器区进行储存。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运动组件将第一侧的第一承载座翻转至第二侧,使得位于第一承载座的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容器中,实现了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的物品合并,提高了容器的利用率以及合并容器的效率,且物品合并的操作由理货装置完成,不需要人工参与,降低了人工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理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理货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理货装置未放置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将第一容器开口遮挡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承载座翻转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理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理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7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0-理货装置,11-支架,12-翻转座,121-转动轴,13-第一驱动装置,14-升降座,2-第一承载座,21-第一基座,22-第一夹持部,23-第一输送带,3-第一容器,4-第二容器,5-第二承载座,51-第二基座,52-第二夹持部,53-第二输送带,6-盖板组件,61-基板,62-遮挡板,63-连接板,101-转运机器人,102-输送线,103-容器装卸设备,104-控制服务器,105-工作站。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理货装置,该理货装置包括运动组件以及第一承载座,其中,运动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一承载座位于运动组件的第一侧,且被构造为用于承载第一容器;运动组件的第二侧用于放置第二容器;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第一承载座向第二侧翻转,将位于第一承载座上的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容器中。
本公开的第一侧、第二侧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运动组件的一侧为第一侧,另一侧为第二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第一侧和第二侧处于相对位置,是运动组件的不同两侧,运动组件在运动时,会从其中一侧向另一侧进行翻转,以使得位于其中一侧的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在重力作用下倾倒于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容器中。
本公开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可以是物流领域中常用的货箱、料箱,其可以是纸箱、塑料箱或者是物品自身的包装箱等,只要能起到容纳物品的作用即可。上述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仅仅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可以指的是相同的容器,也可以指不同的容器,这取决于容器的位置。例如当容器位于第一承载座上时,则为第一容器;当容器位于运动组件的第二侧时,则为第二容器。
本公开的物品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商品,例如可以是购物平台上所售卖的商品,也可以是工厂内零部件、半成品或者成品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公开的理货装置可以应用到理货作业中,例如可根据理货指令将第一容器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中,倾倒完成之后的第一容器处于空箱状态,第二容器存储原有物品以及第一容器中的物品,以此实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存储的物品合并,提高第二容器的存储数量,释放了第一容器的存储空间,提高了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存储空间利用率,以及提高了理货的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考附图1至附图7,结合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理货装置可以应用到输送线中,在输送线运输容器的过程中实现对两个容器的合并。该理货装置也可以应用到理货系统中,通过搬运机器人将容器搬运至理货装置,在理货完成后,由机器人将容器取出并搬运至指定位置,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该理货装置也可以应用到除输送线、理货系统之外的其它场景中。为了便于表述,现以应用于输送线的场景为例,对本公开的理货装置进行详尽的描述。
参见图1,本公开的理货装置包括运动组件以及第一承载座2,运动组件为具有翻转功能的组件,例如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例如运动组件的输出端可以由第一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至第二侧,再从第二侧反方向旋转至第一侧。
第一承载座2位于运动组件的第一侧,且第一承载座2被构造为用于承载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位于运动组件的第二侧,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第一承载座2向第二侧翻转。
详细的,运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承载座2固定连接,能够带动位于第一侧的第一承载座2向第二侧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承载座2与运动组件的输出端做同步旋转运动,在旋转到位之后,第一承载座2上的第一容器3位于第二容器4的上方或者斜上方等可以使得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的位置。
更为详细的,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均具有开口,且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在运动组件进行翻转之前,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均向上,在运动组件运动到位之后,第一承载座2上的第一容器3的开口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位于对应位置,对应位置指的是可以使得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的位置,例如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的开口完全对接的位置,或者是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端呈一定的角度,且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面与第二容器的开口端面的边缘相对接,本公开的运动组件运动至使得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能够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的位置即可,对此不做限制。
考虑到能够实现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的位置有很多,为了防止第一容器3在倾倒的过程中出现物品意外掉落在第二容器4之外的位置,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在运动组件运动到位之后,第一容器3的开口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可以处于正对的位置,此时,第一容器3的开口朝向下方,并且与第二容器4的开口正对,以使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能够直接掉入下方的第二容器4中。因此,运动组件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承载座2翻转至使第一容器3的开口与第二容器4的开口正对。
例如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初始状态时,第一容器3水平放置在运动组件的第一侧,第二容器4水平放置在运动组件的第二侧。为了实现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正对,运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带动第一承载座2绕着转动轴线翻转180°,使第一容器3朝向上方的开口端翻转至朝向下方,且与第二容器4的开口端正对设置,以使得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可以完全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由此避免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掉落到第二容器4之外的其它位置,提高了理货的准确性,避免了额外的处理掉落的物品的操作。
为了实现运动组件上述的翻转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运动组件包括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被配置为带动第一承载座2翻转,翻转机构可以带动第一承载座2进行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为了实现运动组件带动第一承载座2的翻转运动,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运动组件包括支架11,翻转机构包括通过转动轴121转动连接在支架11上的翻转座12,翻转座12受控于第一驱动装置13,且能够相对支架11绕转动轴121转动。翻转座12与第一承载座2固定连接,由此使得翻转座12在相对于支架1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翻转座12进行翻转,例如由运动组件的第一侧翻转至第二侧,在复位的时候,可以由运动组件的第二侧翻转至第一侧。
为了实现翻转座12的运动,可以设置第一驱动装置13,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3驱动翻转座12翻转。本领域技术人员悉知实现驱动装置驱动翻转座12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驱动装置13的驱动端可以直接与翻转座12或转动轴121连接,或者可以在第一驱动装置13和翻转座12之间设置连杆机构,以实现翻转座12的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3,第一驱动装置13通过连杆机构与翻转座12连接,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翻转座12旋转。详细地,第一驱动装置13采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未在图中示出),并驱动丝杆绕自身轴线旋转,连杆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母,另一端连接在翻转座12上。驱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时,螺母带动连杆机构沿丝杆线性运动,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从而带动翻转座12绕转动轴121旋转,以使第一承载座2带动第一容器3翻转。
鉴于翻转机构的特点、翻转轴线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之间的高度差和对称性问题,或者是由于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规格不同及其它因素,翻转到位后第一容器3可能会与第二容器4之间发生干涉,造成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损坏。在此,翻转机构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3翻转至与第二容器4正对的位置之后,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在高度方向上依然留有一定的缝隙,在倾倒的过程中物品可能会从缝隙中掉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运动组件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在翻转机构将第一承载座2翻转至使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正对之后,带动第一承载座2下降。
详细的,在运动组件翻转到位之后,第一容器3的开口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处于正对位置,在两个容器开口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升降机构能够带动第一承载座2下降一定的距离,以使得第一容器3的开口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之间无间隙,或者是减少间隙的尺寸,从而防止物品的意外掉落。
例如,参照图5,翻转机构带动第一承载座翻转180°之后,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处于正对位置,但是在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间隙。如果在此情况下,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可能会发生第一容器中3的物品从间隙掉落的情况发生。因此,升降机构会带动第一承载座2下降一定的距离,使得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完全对接在一起,或者是减少两个容器开口端之间的距离,以使得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可以完全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防止物品掉落。
当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之后,运动组件带动第一承载座2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首先使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承载座2上升,然后翻转机构带动第一承载座2由第二侧翻转至第一侧的位置,完成第一承载座2的复位,该复位动作与上述翻转倾倒的过程完全相反,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公开的理货装置也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容器,例如当更换大尺寸的容器之后,第一容器3在翻转之后可能会和第二容器4发生干涉。此时可在初始位置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承载座2上升预定的距离,以使得翻转组件带动第一承载座2翻转到位后,第一容器3不会与第二容器4发生干涉。该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调整第一承载座2的高度是为了匹配不同尺寸的容器,只要后续容器的规格是相同的,则在该初始位置不再需要调整第一承载座2的高度。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初始位置时,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带动第一承载座2上升至,使第一容器3翻转至与第二容器4对接之后,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依然留有预定的间隙,此时需要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承载座2下降至使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完全贴合在一起,或者减少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的间隙,以避免物品的意外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承载座2进行上升或者下降的运动,同时升降机构上升或者下降的距离与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规格有关,可以根据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规格来确定升降的距离,对此不做限制。
参照图1,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架11导向配合的升降座14,在上述翻转座12运动到位之后,升降座14受控于第二驱动装置沿支架11下降,由此带动第一承载座2上升或下降预定的高度,达到调节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距离的目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翻转座12设置在升降座14上,且被配置为与升降座14同步运动。升降座14与支架11导向配合在一起,使得升降座14可以沿着支架11上升或者下降。翻转座12铰接在升降座14上,使得翻转座12可以相对于升降座14进行翻转。升降座14在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翻转座12也会随着同步上升或者下降,达到调整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距离的目的。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座14也可以设置在翻转座12上,且被配置为随着翻转座12同步运动。即,翻转座12转动连接在支架11上,升降座14与翻转座12导向配合在一起,第一承载座2则固定连接在升降座14上。当翻转座12翻转时,升降座14与第一承载座2会随着同步运动。而当需要调整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的距离时,则升降座14可以带动第一承载座2在翻转座12上下降或者上升,从而达到了调整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距离的目的。
本公开的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其开口端朝上,当第一容器3转动至开口向下方倾斜时,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就开始出现掉出的情况。为了防止物品在第一容器3运动到位之前掉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4,在第一承载座2上设置有盖板组件6,盖板组件6被配置为在第一承载座2向第二侧进行翻转之前,运动至将位于第一承载座2上的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遮住,以防止第一容器3在翻转的过程中,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在为运动到位之前就发生掉落。
参见图5,在盖板组件6将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遮住之后,运动组件会带动第一承载座2向第二侧进行翻转,在第一承载座2运动到位之后,盖板组件6运动至将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露出,以使得第一容器3在与第二容器4完全对接的情况下,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
详细的,参见图4,在运动组件带动第一承载座2进行翻转之前,盖板组件6可以通过平动或者翻转的方式运动至将位于第一承载座2上的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遮住。参见图5,在运动组件带动第一承载座2运动到位之后,盖板组件6可以通过平动或者翻转的方式离开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使得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露出,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可以顺利倾倒于第二容器4中。当然实现盖板组件运动至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齿轮齿条结构、丝杠机构等,在此仅举例说明,对此不做限制。
更为详细的,参见图1和图4,盖板组件6包括与第一承载座2导向配合在一起的基板61,位于第一承载座2上方的遮挡板62,以及连接基板61与遮挡板62的连接板63,使得遮挡板62、基板61以及连接板63围成的形状近似呈C型。
基板61与第一承载座2导向配合,在盖板组件6运动的过程中,基板61沿第一承载座2向第一容器3的方向运动;遮挡板62被构造为与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相适配的形状,其面积可以大于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以使得将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完全封堵住。连接板63被配置为与第一容器3高度相适配,以使得连接在连接板63一端的遮挡板62可以与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贴合在一起,考虑到不同容器的高度不同,连接板63还可以被构造为沿高度方向可伸缩的结构,以使得遮挡板62在连接板63的带动下与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贴合在一起。第一容器3翻转到位置后,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全部压在遮挡板62上。
参见图5,在第一容器3运动到位之后,盖板组件6的基板61、遮挡板62以及连接板63会向远离第一容器3的方向运动,在盖板组件6运动到位之后,遮挡板62会完全离开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以使得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第二容器4中,以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完全转移到第二容器4中,以实现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的合并,从而提高对容器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组件6可以为任何可以实现将第一容器3遮挡住的结构。例如,基板61可以替换为导向杆等结构,连接板63可以替换为采用连接柱、连接条等结构,遮挡板62可以替换为网状、格栅状等结构。以上对于盖板组件6的运动方式以及盖板组件6的结构仅作为举例说明,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实现第一承载座2的承载功能以及在翻转过程中第一容器3不会掉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第一承载座2包括用于承载第一容器3的第一基座21,以及设置在第一基座21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22。
详细的,第一基座21被构造为与第一容器3底部相适配的形状,且第一基座21的承载面积要大于第一容器3的底面积,以使得第一容器3可以平稳的放置在第一基座21上。第一基座21的一端与翻转座12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22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21两侧的夹板,且夹板的长度可以与第一容器3的长度相适配或者是长度大于第一容器3的长度,以使得第一容器3可以被第一夹持部22牢牢的夹住,从而使翻转机构带动第一承载座2翻转的过程中,位于第一基座21上的第一容器3不会发生掉落。
在实际应用中,在翻转组件带动第一承载座2翻转之前,第一夹持部22被配置为能够运动至将位于第一基座21的第一容器3夹持住。具体地,第一夹持部22的至少一块夹板与第一承载座2活动连接,并且能够受控于动力装置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容器3的方向运动,从而将第一容器3夹住或松开。动力装置可以驱动夹板以直线运动或线性运动等方式夹持或松开第一容器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现有技术对第一夹持部22与动力装置的传动结构进行常规设置,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制。
在第一夹持部22将第一容器3夹持住之后,翻转组件才会带动第一承载座2进行翻转;在第一容器3完成倾倒物品之后,翻转组件会带动第一承载座2运动至原位置,第一承载座2回到原位之后,第一夹持部22的夹板会向离开第一容器3的方向运动,以停止对第一容器3的夹持动作。
在解决了对第一容器3进行翻转的问题之后,考虑到第二容器4可能会在第一容器3翻转的过程中发生移动,导致最终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开口无法处于正对位置实现对接,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理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运动组件第二侧的第二承载座5,第二承载座5被构造为用于承载第二容器4。
详细的,参考图2、图3,第二承载座5包括用于承载第二容器4的第二基座51,以及设置在第二基座51相对两侧的第二夹持部52,第二夹持部52被构造为用于将位于第二基座51上的第二容器4夹持住,第二承载座5中的第二基座51、第二夹持部52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承载座2的第一基座21、第一夹持部22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座51、第二夹持部52与第一基座21、第一夹持部22不同的是,第二基座51、第二夹持部52仅起到对第二容器4的承载与夹持作用,不会被运动组件带动。
本公开的理货装置可以设置在输送线使用,对输送线上的容器进行整理,因此,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座2、第二承载座5设置在输送线上,第一容器3经输送线输送至第一承载座2上,第二容器4经输送线输送至第二承载座5上。
详细的,输送线会具有一定的输送方向,第一承载座2和第二承载座5设置在输送线上,第二容器4会经过第一承载座2到达第二承载座5上,第一容器3会运动到第一承载座2的对应位置。或者是,第一容器3会经过第二承载座5到达第二承载座1上,第二容器4会运动到第二承载座5的对应位置。这主要取决于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以上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运动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的理货装置在不启用理货功能时,可以作为输送线来使用,以此提高理货装置的利用率,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座2和第二承载座5上均设置有输送带,分别是第一输送带23和第二输送带53,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分别被配置为经过第一输送带23、第二输送带53以及输送线进行传送。
第一输送带23、第二输送带53可以设置在同一高度上,以便于传送容器。第一输送带23、第二输送带53可以构成直线输送线,也可以构成垂直或其它方向的输送线,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夹持部22的两个夹板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3运输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二夹持部52的两个夹板设置在第二输送带53运输方向的相对两侧。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输送带23、第二输送带53以及输送线具有相同的输送方向,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会依次经过第一输送带23前端的输送线、第一输送带23、第二输送带53,以及第二输送带53后端的输送线,完成整个输送过程。例如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输送线包括位于第一承载座2一侧的第一输送线,以及位于第二承载座5一侧的第二输送线。第一输送线与第一承载座2的第一输送带23对接在一起,第二输送线与第二承载座5的第二输送带53对接在一起。
当容器由第一输送线往第二输送线的方向输送时,首先容器会经过第一输送线输送至第一承载座2的第一输送带23上,由于第一承载座2和第二承载座5之间的间隔较小,因此第一输送带23可以将容器输送至第二承载座5的第二输送带53上,此时位于第二承载座5第二输送带53的容器则为第二容器4。另一容器则按照上述的方式输送至第一承载座2的第一输送带上,该容器则为第一容器3。此时按照上述描述的方式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之后,第二容器4则可以由第二输送带53输送至第二输送线上,并经过第二输送线输送出去;而位于第一输送带23上的第一容器3则经过第二输送带53、第二输送线输送出去,完成容器的合并以及输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可以被配置为经人工或者机器人转移到第一承载座2或者第二承载座5上,之后有理货装置完成对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理货操作,具体的理货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完成理货操作之后,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经人工或者机器人转移出去,从而完成对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理货的整个过程。
为此,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理货系统,参见图6,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理货装置10,还包括容器转运机器人101,容器转运机器人101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转移至理货装置10上,以通过理货装置10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或者是,将理货装置10中的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移出去。
在本系统中,理货装置10对于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理货过程与上述理货装置的实施例中的理货过程完全相同,根据上文中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义的推导出,在本系统中,当容器转运机器人101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转移至理货装置10上后,理货装置10的具体理货过程,在此不在进行举例说明。
继续参见图5,在理货装置10设置在输送线102的场景中,本系统的转运机器人101还可以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转移到输送线102的起始端,在理货装置10完成对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理货之后,转运机器人101在输送线102的终点端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转移出去。
在理货装置10对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理货完成之后,转运机器人101会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分别转移至指定位置,例如,在理货完成后,第一容器3处于空箱状态,转运机器人101会将第一容器3转移到专门存放空置容器的载具或者其它指定位置;第二容器4处于满箱或者存放的物品满足要求的状态,转运机器人101会将第二容器4转移到存储该容器的载具或者其它指定位置,以方便后续对该容器的工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理货系统,参见图7,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理货装置10,还包括容器装卸设备103。该容器装卸设备103通常应用在工作站,以将载具上的容器转移至工作站上,或者将工作站上的容器转移至载具上,以完成对容器的拣选。在该实施例中,该容器装卸设备103还可以和上述的理货装置10结合在一起,以对载具上的容器进行理货。即。容器装卸设备103被配置为将载具上的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运至理货装置10上,在理货装置10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后,容器装卸设备103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转移至载具上,或者是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转移至不同的载具上。
在本系统中,理货装置10对于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的理货过程与上述理货装置的实施例中的理货过程完全相同,根据上文中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义的推导出在本系统中,在容器装卸设备103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转移至理货装置10上后,理货装置10的具体理货过程,在此不在进行举例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理货装置10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之后,第二容器4被配置为经容器装卸设备103转移至载具进行储存,该载具可以是用于储存订单容器的载具;还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3转移至空容器区进行储存,空容器区可以是专门储存空容器的载具,或者其它用于储存载具的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7,理货系统还包括工作站105,容器装卸设备103被配置为将载具上的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移至工作站105,此过程为容器装卸设备103响应于订单拣选的操作。容器装卸设备103响应于订单指令将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搬运至工作站105,由工作站105的相关设备或者工作人员完成对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中物品的拣选。当判断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中物品的数量均不足时,即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中的物品数量可能已经不满足上架存储的标准,因此,需要对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进行整理。此时便可将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移至理货装置10中进行容器的合并,即,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转移至第二容器4中,完成第一容器3的空箱下架、第二容器4的上架储存。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7,该理货系统还包括控制服务器104,在理货装置10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后,控制服务器104更新第二容器4的存储信息。
详细的,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均具有识别标签,在理货装置10上可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控制服务器104通信连接,检测装置会通过识别标签识别出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4,由此判断出经过合并后,哪个容器是空容器,哪个容器是满载容器,并且生成信号发送至控制服务器104,控制服务器104会基于信号,更新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的储存信息,例如控制服务器104会得知当前第一容器3为空容器状态,第二容器4则为满载状态。另外,当第一容器4经过人工、输送线、容器转运机器人或者容器装卸设备转移至载具上后,控制服务器104还可以更新第二容器4的存储信息,该储存信息可以包括第二容器4在载具上的位置、储存物品的种类、数量等。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理货装置10还可以设置有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可以通过摄像头检测到第二容器4中的物品容量信息,并且将物品容量信息以及第二容器4的识别标签生成储存信号发送至控制服务器104,控制服务器104基于储存信号,对第二容器4的储存信息进行更新。
以上理货装置10对第二容器4进行检测、监控以及控制服务器104更新第二容器4的储存信息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取其它方式实现对第二容器4的储存信息进行更新,对此不做限制。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第二侧;
第一承载座(2),所述第一承载座(2)位于所述运动组件的第一侧,且被构造为用于承载第一容器(3);
所述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2)向所述第二侧翻转,将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座(2)上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容器(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运动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承载座(2)翻转至使所述第一容器(3)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器(4)的开口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2)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翻转机构将第一承载座(2)翻转至使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正对后,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2)下降,以调整所述第一承载座(2)上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4)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支架(11);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11)上的翻转座(12),所述翻转座(12)与所述第一承载座(2)固定连接;所述翻转座(12)受控于第一驱动装置(13)相对于支架(11)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座(2)翻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11)导向配合的升降座(14),所述升降座(14)被配置为受控于第二驱动装置沿着支架(11)上升或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12)设置在升降座(14)上,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升降座(14)同步运动;或者是,所述升降座(14)设置在翻转座(12)上,且被配置为随着所述翻转座(12)同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座(2)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容器(3)的第一基座(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21)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22),所述第一夹持部(22)被构造为用于将位于第一基座(21)上的第一容器(3)夹持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运动组件第二侧的第二承载座(5),所述第二承载座(5)被构造为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容器(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座(5)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容器(4)的第二基座(5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51)相对两侧的第二夹持部(52),所述第二夹持部(52)被构造为用于将位于第二基座(51)上的第二容器(4)夹持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线,第一承载座(2)、第二承载座(5)设置在输送线中;所述第一容器(3)经所述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一承载座(2)上;所述第二容器(4)经所述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二承载座(5)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座(5)、第一承载座(2)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分别被配置为经过所述输送带、输送线进行传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分别被配置为经人工或者机器人转移到所述第一承载座(2)、第二承载座(5)上;或者从所述第一承载座(2)、第二承载座(5)转移出去。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座(2)上设置有盖板组件(6),所述盖板组件(6)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承载座(2)向第二侧翻转之前,运动至将位于第一承载座(2)上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遮住,以及在第一承载座(2)翻转至第二侧之后,运动至将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露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6)被配置为通过平动或翻转的方式运动至将位于第一承载座(2)上第一容器(3)的开口端遮住或露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理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6)包括与第一承载座(2)导向配合在一起的基板(61),位于第一承载座(2)上方的遮挡板(62),以及连接所述基板(61)、遮挡板(62)的连接板(63);所述遮挡板(62)、连接板(63)、基板(61)近似呈C型。
16.一种理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货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理货装置,还包括容器转运机器人,所述容器转运机器人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移至所述理货装置上,以通过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或者是,将理货装置中的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移出去。
17.一种理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理货装置;
容器装卸设备,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被配置为将载具上的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运至理货装置上;在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后,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被配置为将第一容器(3)和/或第二容器(4)转移至所述载具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理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服务器,在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后,或者在所述容器装卸设备将位于所述理货装置中的第二容器(4)转移至载具上之后,所述控制服务器更新所述第二容器(4)的储存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理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站,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被配置为将载具上的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转移至所述工作站;所述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在所述工作站经处理后转移至所述理货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理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理货装置将第一容器(3)中的物品倾倒至第二容器(4)中之后,所述第二容器(4)被配置为经所述容器装卸设备转移至所述载具上进行储存;所述第一容器(3)被配置为转移至空容器区进行储存。
CN202221638373.8U 2022-06-28 2022-06-28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Active CN218087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8373.8U CN218087222U (zh) 2022-06-28 2022-06-28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8373.8U CN218087222U (zh) 2022-06-28 2022-06-28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7222U true CN218087222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8373.8U Active CN218087222U (zh) 2022-06-28 2022-06-28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7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10647B1 (en) System for the automatic loading and/or unloading of products
US20080267759A1 (en) Order picking system
CN210504200U (zh)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
CN108557494A (zh) 全自动智能码垛装车卸车系统
CN213833388U (zh) 自动装车设备
CN208377967U (zh) 移动式堆垛装车卸车系统
CN218087222U (zh) 理货装置及理货系统
US3429459A (en) Palletizer
CN218087224U (zh) 一种理货装置、理货机器人、工作站及分拣系统
CN208377929U (zh) 全自动智能码垛装车卸车系统
JPS60209435A (ja) 搬送物品の受継ぎ装置
JP3672620B2 (ja) 長尺物箱詰め装置
CN114148657A (zh) 托盘集装单元去托盘及分层并叠层方法、系统及使用步骤
CN209777744U (zh) 一种十字运料滑台卸料装置
CN209922485U (zh) 一种装车机器人的码料机头
CN213168690U (zh) 一种下瓶工位类闭环复式盘盒输送线
JPH03505718A (ja) 成形部品を積み重ねるための装置
JPH06278860A (ja) コンテナ移載装置
US3370724A (en) Stack handling method
CN218087223U (zh) 分拣装置、机器人、工作站以及分拣系统
CN220827044U (zh)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CN216736562U (zh) 物料输送装置
CN217512327U (zh) 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
CN220055075U (zh) 分拣机器人及仓储系统
CN217436998U (zh) 货箱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