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7206U -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7206U
CN218087206U CN202221576050.0U CN202221576050U CN218087206U CN 218087206 U CN218087206 U CN 218087206U CN 202221576050 U CN202221576050 U CN 202221576050U CN 218087206 U CN218087206 U CN 218087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telescopic
place
pick
contain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60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志伟
张庭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60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7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7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7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该仓储系统的货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货架和顶层平台,货架包括支架和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两个隔层构件,隔层构件被构造为放置容器;顶层平台设置在支架的顶端且位于顶层隔层构件的上方,并开设有第一取放口和第二取放口。第一搬运设备被配置为将低层隔层构件上的容器搬运至顶层隔层构件上。第二搬运设备被配置为在顶层平台上行走,且通过第一取放口将顶层隔层构件上的容器取出,再通过第二取放口将容器放在位于第二取放口正下方的循环对接设备上。循环对接设备被配置为在垂直方向上对接顶层平台和工作台,并将容器运送至工作台处。该系统充分地利用了仓库的高度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搬运效率。

Description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流仓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背景技术
面对全球供应链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深入融合,产品品类更加多元,仓储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怎么更进一步增加仓储率、提升效率、提高柔性和快速复制的能力,是未来仓储物流设备领域面临的挑战。
仓储物流物料搬运拣选领域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产品形态越来越丰富,单一产品很难满足以上客户需求,为了应对挑战,必须不断突破,打破现有产品边界,进行产品和方案融合。
传统的仓储系统中执行相同或不同任务的多个机器人均在同一地面通行,这样一方面需要提供较大的地面运行空间,另一发明数量庞大的机器人在地面通行时,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到仓储系统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仓储系统,仓储系统包括货架组件,所述货架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货架,包括支架和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两个隔层构件,且所述隔层构件被构造为用于放置容器;
顶层平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且位于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方,并开设有第一取放口和第二取放口;
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
第一搬运设备,被配置为将低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的容器搬运至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
第二搬运设备,被配置为在所述顶层平台上行走,且通过所述第一取放口将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的容器取出并行进至所述第二取放口处,再通过所述第二取放口将容器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取放口正下方的循环对接设备上;
所述循环对接设备,被配置为在垂直方向上对接所述顶层平台和工作台,并将容器运送至所述工作台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对接设备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工作台上的容器运送至所述第二取放口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搬运设备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循环对接设备上的容器通过所述第二取放口取出,并携带容器移动至所述第一取放口处,再通过所述第一取放口将容器放在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
所述第一搬运设备被配置为将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的容器搬运至低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架组件包括多个所述货架,且相邻两个所述货架之间具有供所述第一搬运设备穿行的巷道,所述顶层平台上开设有与每个所述货架对应的所述第一取放口;
所述第一搬运设备还被配置为沿所述巷道行走且在不同的所述货架之间搬运容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搬运设备具有垂直依次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缓存板,所述缓存板被构造为放置至少一个容器;
所述第一搬运设备还被配置为将区别于目标货架的其他货架上的容器搬运至所述缓存板,再运动至所述目标货架并将所述缓存板上的容器搬运至所述目标货架的低层的所述隔层构件或者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层平台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取放口,所述第二搬运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取放口将容器放在所述循环对接设备上,且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取放口将所述循环对接设备上的容器取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层平台上具有环绕所述第一取放口的限位边框,所述限位边框被构造为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搬运设备驶入所述第一取放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搬运设备包括:
第一门架;
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架上且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门架行走;
第一取放容器机构,以可升降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架上,且被配置为从所述隔层构件取出容器或者将容器放置在所述隔层构件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放容器机构为伸缩叉臂式取放机构、伸缩夹抱臂式取放机构或吸盘式取放机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搬运设备包括:
第二门架;
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且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门架在所述顶层平台上行走;
第二取放容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且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取放口或所述第二取放口取放容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
至少四个行走同步带轮,被配置为按照方形阵列且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
至少两个行走张紧轮,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
行走同步带,由所述至少四个行走同步带轮和所述两个行走张紧轮张紧形成倒U字型结构;
行走电机,被配置为驱动一个所述行走同步带轮转动;
两个行走传动轴,分别由位于所述行走同步带两个自由端的两个所述行走同步带带动同步转动;
第一车轮,设置在每个所述行走传动轴的两个端部,被构造为随所述行走传动轴转动至带动所述第二门架沿第一方向行进;
第二车轮,被构造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行走传动轴上,且随所述行走传动轴转动至带动所述第二门架沿第二方向行进,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转向机构,被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中一者与所述顶层平台接触,另一者被举升至脱离所述顶层平台。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其轴线垂直的两个锥形齿轮,一个所述锥形齿轮固设在所述行走传动轴上,另一个所述锥形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车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柔性联轴器,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行走传动轴通过所述柔性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车轮和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柔性联轴器连接;
转动件,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且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以可传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且分设在所述转动件的转轴两侧;
电磁铁块,被构造为通过得电或失电驱动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门架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中一者与所述顶层平台接触,另一者被举升至脱离所述顶层平台。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包括:
升降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且受控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二门架升降;
两个伸缩臂,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且受控于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升降板相向运动至取放容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
至少四个升降同步带轮,按照方形阵列且以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
至少两个升降张紧轮,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
升降同步带,由所述至少四个所述升降同步带轮和至少两个所述升降张紧轮张紧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升降板固设在所述升降同步带的同向运动的两个侧带上;
升降电机,与一个所述升降同步带轮驱动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包括:
两个第二伸缩同步带轮,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上;
第二伸缩同步带,由两个所述第二伸缩同步带轮张紧;
两个所述伸缩臂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二伸缩同步带的相向运动的侧带上,且每个所述伸缩臂的自由端具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具有向内延伸的钩状部;
第二伸缩电机,与一个所述第二伸缩同步带轮驱动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对接设备包括:
第三门架;
一个或多个承载板;
环形轨道,固设在所述第三门架上,且被构造为使一个或多个所述承载板在环形驱动机构带动下沿着所述环形轨道在所述顶层平台和所述工作台之间循环运动,并使所述承载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多个所述承载板沿所述环形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轨道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滑槽和第二环形滑槽,所述承载板通过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分别沿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和所述第二环形滑槽滑动,且在所述承载板由水平方向向竖直方向转向处,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滑槽交叉贯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驱动机构包括:
至少四个循环同步带轮,按照方形整列排布且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架上;
循环同步带,张紧在所述至少四个所述循环同步带轮上;
驱动电机,与一个所述循环同步带轮驱动连接;
所述承载板通过卡扣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循环同步带,所述卡扣被构造为使所述承载板随时所述循环同步带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对接设备还包括:
暂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架上且位于第二取放口正下方,被构造为将容器推入所述承载板上或者将所述承载板上的容器拉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暂存组件包括:
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架上,且所述基板与所述承载板对接;
伸缩框,所述伸缩框的两个悬臂的自由端均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有拨指,且各个所述拨指受控于拨指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框转动;
第三伸缩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被构造为驱动所述伸缩框相对于所述基板伸缩。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伸缩驱动组件包括:
两个第三伸缩同步带,每个所述第三伸缩同步带被沿所述伸缩框伸缩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三伸缩同步带轮张紧;
第三伸缩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伸缩同步带轮转动,且两个所述第三伸缩同步带通过伸缩传动轴实现同步转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
接箱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被配置为将所述循环对接设备上的容器接入所述工作台的工作面上,或者将所述工作台上的容器推入所述循环对接设备上,所述接箱机构被配置为单次接入一个容器或者多个容器。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货架组件,该货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货架,所述货架包括:
支架;
至少两个隔层构件,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隔层构件被构造为用于存放容器;
所述货架组件还包括:
顶层平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且位于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上方,并开设有第一取放口和第二取放口,且所述第二取放口位于所述顶层平台从所述货架伸出的悬臂部分。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该仓储系统在传统货架基础上利用顶层平台,将在工作面上搬运容器的工作移植到顶层平台上,并且利用循环对接设备对接顶层平台和工作台,再利用其升降功能在工作台和顶层平台之间循环搬运容器,充分地利用了仓库的高度空间,且避免了搬运设备在仓库工作面行走搬运容器受到的空间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搬运效率。
本公开的货架组件依托于现有货架的结构特性,只需在其顶部增设一个顶层平台即可,无需再设计专门的货架,从而将货架组件的设计和制造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的仓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图1所示仓储系统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4是图1中货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第二搬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隐去第二门架后图5中第二搬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第二搬运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的循环对接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环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承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三门架和循环驱动机构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卡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暂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暂存组件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至图15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货架:10支腿、11隔层构件;
2顶层平台:20第一取放口、21第二取放口;
3第一搬运设备:30第一行走机构、31第一门架、32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3缓存板;
4第二搬运设备:40第二门架、夹取臂41、410第一车轮、411第二车轮、412行走电机、413行走同步带轮、414行走张紧轮、415行走同步带、416行走传动轴、417锥形齿轮、418柔性联轴器、419转动件、4110电磁铁块、420升降板、421升降电机、422升降同步带轮、423升降张紧轮、424升降同步带、425升降导向导轨、426升降导向滑块、430伸缩臂、4300夹持部、4301钩状部、431第二伸缩电机、432第二伸缩同步带轮、433第二伸缩同步带、434伸缩导向导轨;
5循环对接设备:50第三门架、51环形轨道、510第一环形滑槽、511第二环形滑槽、520循环同步带轮、521循环同步带、53承载板、530板主体、531连接板、532第一滑动轴、533第二滑动轴、54卡扣、540卡槽、541安装孔、550基板、551伸缩框、552拨指、553拨指电机、554第三伸缩电机、555第三伸缩同步带轮、556第三伸缩同步带、557伸缩传动轴;
6工作台、7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绝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另外,本文中对于同一名称的组件或区域使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等加以区分,这些序数词并不限定这些组件或区域的重要程度或现有顺序。
现有仓储系统主要是各种独立的搬运设备在工作面上行走,以在工作台和货架之间搬运容器或货物,这种仓储系统需要比较开阔且大面积的活动区域,占用较大的活动空间且仓储模式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仓储系统,本公开的仓储系统包括货架组件、第一搬运设备、第二搬运设备、循环对接设备和工作台。
其中,货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货架和顶层平台,货架包括支架和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两个隔层构件,隔层构件被构造为放置容器;顶层平台设置在支架的顶端且位于顶层隔层构件的上方,并开设有第一取放口和第二取放口。顶层平台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顶层隔层构件的上方,并开设有第一取放口和第二取放口。
第一搬运设备被配置为将低层隔层构件上的容器搬运至顶层隔层构件上。
第二搬运设备被配置为在顶层平台上行走,且通过第一取放口将顶层隔层构件上的容器取出并行进至第二取放口处,再通过第二取放口将容器放在位于第二取放口正下方的循环对接设备上。
循环对接设备被配置为在垂直方向上对接顶层平台和工作台,并将容器运送至工作台处。
该仓储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搬运设备先将与工作台上需要处理的多个订单对应地的容器从低层隔层构件搬运至顶层隔层构件上,再由第二搬运设备将这些容器一次或分批次的搬运到循环对接设备上,然后由循环对接设备将其搬运至工作台上,供拣选处理。
如此,该仓储系统在传统货架基础上利用顶层平台,将在工作面上搬运容器的工作移植到顶层平台上,并且利用循环对接设备对接顶层平台和工作台,再利用其升降功能在工作台和顶层平台之间循环搬运容器,充分地利用了仓库的高度空间,且避免了搬运设备在仓库工作面行走搬运容器受到的空间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搬运效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照图1至图15,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仓储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货架组件,为了保持文本简洁,下面介绍仓储系统的同时一并说明货架组件的具体结构,不再对其单独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本公开的货架组件包括四个货架1和一个顶层平台2。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货架组件,请一并参见图4,图4是图1中货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四个货架1按照方形阵列排布,且每个货架1均包括支架和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隔层构件。比如,本实施例中为十个隔层构件11,且位于顶层的隔层构件11上形成多个暂存位,该暂存位被记为临时存放转运过程中的容器。其余隔层构件11上均形成多个存储位,存储位是区别于暂存位的位置,存储位和放置在其上的容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该容器可以长期的存放在其所对应地存储位上,并且仓储系统的控制器的数据库内记录有存储位和存放在其上的容器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方便理货或拣选。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本公开的货架1的隔层构件11为长方形层板,且支架包括六个支腿10,六个支腿10分设在隔层构件11的相对侧并和隔层构件11固定连接,且隔层构件11一侧的三个支腿10水平依次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隔层构件11之间的高度间隙可以容纳容器7,也就是说,相邻两个隔层构件11的长边侧形成容器取放口,第一搬运设备3被配置为通过该容器取放口从货架1上取放容器。
当然,本公开的隔层构件11也可以为由纵横交错的多个杆件拼接而成的结构,该杆件可以为标准钢管,以使货架整体重量轻且便于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隔层构件11可以为单深位、双深位或多深位层板,深位是指沿第一搬运设备取放容器方向上,每个隔层构件1上平铺放置容器的数量。比如,本实施例的隔层构件11为双深位结构。
继续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本公开的相邻两个货架1之间形成供第一搬运设备3穿行的巷道,以便第一搬运设备3从不同货架1搬运容器,或者将其中一个货架1记为目标货架,将其他货架1上的容器搬运至目标货架上的存储位存放,再统一将目标货架的存储位上的容器搬运至其暂存位上,供第二搬运设备4搬运。
顶层平台2固定连接在支架的支腿10的顶端,也就是说,六个支腿10支撑顶层平台2。
顶层平台2和货架1的顶层的隔层构件11之间形成能容纳容器7的高度空间,且顶层平台2和顶层的隔层构件11的长边侧之间形成容器取放口,第一搬运设备3可以通过该容器取放口从顶层隔层构件11的暂存位上取放容器7。
顶层平台2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取放口20,四个第一取放口20分别与四个货架1对应设置,四个第一取放口20分别位于四个货架1的顶层的隔层构件11上暂存位上方,且第一取放口20的大小足以使第二搬运设备4通过其从货架1的暂存位上取放容器。
且,为了使第二搬运设备4同时搬运多个容器,也是为了简化加工工艺,第一取放口20的环绕一个货架1上的所有暂存位。
如此,第二搬运设备4可以通过同一个第一取放口20取放第一货架1上的任一个暂存位上的容器7。
当然,本公开的顶层平台2也可以被构造为一个第一取放口2仅对应一个货架1的一个暂存位,或者一个第一取放口2对应一个货架1上的部分暂存位。
由于本实例中第一取放口20环绕货架1上的整个顶层隔层构件11,即开口较大。
为了防止第二搬运设备4不慎驶入第一取放口20造成安全事故,本公开的顶层平台2还包括限位边框22,该限位边框22设置在顶层平台的上表面并环绕第一取放口20。
如此设置,当第二搬运设备4在顶层平台2上行驶至临近第一取放口20时限位边框22阻止其继续前进,以保证第二搬运设备4的工作安全性。
继续参见图4,顶层平台2上还开设有第二取放口21。详细地,第二取放口21设置在顶层平台2上从货架1伸出的悬臂部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顶层平台2包括两个第二取放口21,且第二搬运设备4被配置为通过一个第二取放口21将容器放置在循环对接设备5上,且通过另一个第二取放口21将容器从循环对接设备55取出。
如此设置,顶层平台2形成专用的取容器口和放容器口,循环对接设备5可以沿一个方向循环在转动运送容器,第二搬运设备4可通过两个专用口取放容器,简化了第二搬运设备4行进路线。
本实施例中,四个货架1按照方形阵列排布且共同承载一个顶层平台2,也就是说,行走在顶层平台2上的第二搬运设备4可以搬运来自于四个货架1上的容器。
这种货架组件依托于现有货架的结构特性,只需在其顶部增设一个顶层平台2即可,无需再设计专门的货架,从而将货架组件的设计和制造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当然,本公开的货架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长方体货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计货架结构,比如可以为圆柱形货架。
另外,本实施例中,顶层平台2是一块长方体平板,其固定在四个货架1的顶端形成了类似于屋顶的结构。当然,顶层平台2的具体结构取决于货架的结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综合上述因素设计合适的平台结构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顶层平台2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平板结构,本公开的顶层平台2还可以为运输轨道,该运输轨道包括相互垂直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导轨和多个第二导轨,其中,多个第一导轨和多个第二导轨交错后形成的多个格口,第二搬运设备4可以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顶层平台2上行走,且通过其上对应地格口从货架1的暂存位取放容器,或者通过对应地格口从循环对接设备5取放容器。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货架组件中货架的数量并不限定在本实施例给出的四个,还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整数个,主要取决于仓储空间的大小以及用户的实际仓储需求。
结合图1,本公开的第一搬运设备3包括第一行走机构31,第一行走机构31被配置为基于指令在工作面上从当前位置行进至目标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工作面可以为仓库的地面或者是设置在地面上的平台或者轨道。
详细地,第一行走机构31可以为AGV小车。
继续参见图1,第一搬运设备3还包括第一门架30,第一门架30固定连接在第一行走机构31上并随第一行走机构31在工作面上移动。
详细地,第一门架30包括平行且沿垂直于工作面延伸的两个立柱以及固定连接两个立柱的横梁。
第一搬运设备3还包括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被配置为在低层隔层构件11的存储位和顶层隔层构件11的暂存位之间搬运容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本公开的第一取放容器机构为叉臂式机构。
具体地,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包括托盘,托盘设置在第一门架30上且受控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沿第一门架30升降。托盘也可以为由底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立板合围而成的上部和前部开口的结构。
托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伸缩叉,至少两个伸缩叉受控于第一伸缩驱动组件沿前后方向伸缩,以取放容器。详细地,两个伸缩叉以可伸缩地方式设置在所述托盘的底板上。
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取容器时,第一伸缩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伸缩叉伸出至插入容器的下面使容器落在伸缩叉上,再驱动伸缩叉回缩至其携带的容器完全进入托盘的底板上。
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1放容器时,第一伸缩驱动机构驱动伸缩叉携带容器相对于托盘伸出直至容器完全达到货架的存储位或暂存位上,再驱动伸缩叉回缩直至其上容器完全落在货架上,且其返回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本公开的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为夹抱式机构。
详细地,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包括托盘,托盘设置在第一门架30上且受控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沿第一门架30升降。托盘也可以为由底板、左立板、右立板和后立板合围而成的上部和前部开口的结构。
托盘上设置有一个伸缩臂,且这两个伸缩臂受控于同一个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或者独立的两个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沿前后方向伸缩,以伸入容器的左右两侧或者从容器的左右两侧缩回。
且,其中一个伸缩臂受控于驱动元件向靠近或远离另一个伸缩臂的方向运动,以夹抱起容器或者将容器放下。
或者,两个伸缩臂受控于同一个驱动元件或各自独立的驱动元件向靠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以夹抱起容器或者将容器放下。
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取容器时,两个伸缩臂伸出至插入容器的两侧,然后两个伸缩臂相向运动至将容器夹抱紧,最后伸缩臂携带容器回缩至容器完全到达箱体内。
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放容器时,两个伸缩臂携带容器伸出至容器完全离开托盘,然后两个伸缩臂相向运动至将容器放在指定的目标位置,最后再两个伸缩臂回缩至箱体内,以备下次取放任务。
当然,本公开的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并不仅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结构,其还可以为托举式取放机构、吸盘式取放机构等。
可以理解,本公开的第一搬运设备3可以在同一个货架1的存储位和暂存位之间搬运容器,其也可以在不同的货架1的存储位和暂存位之间搬运容器,比如第一搬运设备3取出一个货架1的存储位上的容器后再搬运至目标货架的暂存位上,这种应用场景下,如果搬运指令涉及的容器较多时,第一搬运设备3需要频繁地在不同的货架之间奔波,费事费力。
为此,本实施例中,第一搬运设备3还包括五个缓存板33,这些缓存板33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第一门架30上,且被构造为用于缓存至少一个容器。基于此,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被配置为在存储位和缓存板33之间搬运容器。
详细地,第一搬运设备3的托盘通过转动机构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一门架30上,当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从货架1上取出容器后,其相对于第一门架30转动至其托盘与缓存板3对接,再将托盘上的容器放入缓存板33上,反向上述操作即可将缓存板33上的容器取出并放入货架1上。
如此,基于搬运指令,第一搬运设备3可以预先将各个货架的存储位上的容器逐一地取出后放置在缓存板33上,然后再运动至指定的目标货架或者第二搬运设备4当前所在的货架或者距离第二搬运设备4最近的货架,再将各个缓存板33上的容器逐一的搬运至暂存位上,减少了第一搬运设备在不同货架之间运动地次数,提高了搬运效率。
继续参见图3,第二搬运设备4包括第二门架40。
详细地,第二门架40呈倒U字型结构,且开口跨度恰好能横跨第一取放口20,其两个竖直构件的底部设置了第二行走机构,第二门架40受控于第二行走机构在顶层平台2上从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第二搬运设备4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烦请一并参见图5至图7,其中,图5是第二搬运设备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隐去第二门架后第二搬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第二搬运设备的仰视图。
本实施例中,第二搬运设备4具体为一种双向移动搬运设备,第二搬运设备4被构造为受控于第二行走机构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行走。
详细地,结合图5和图6,第二行走机构包括四个第一车轮410和四个第二车轮411,四个第一车轮410沿方形阵列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且四个第一车轮410受控于行走驱动组件带动第二门架40沿第一方向行走,四个第二车轮411受控于行走驱动组件带动第二门架40沿第二方向行走。
行走驱动机构包括按照方形阵列且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的四个行走同步带轮413,以及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的两个行走张紧轮414。该行走驱动机构还包括由四个行走同步带轮413和两个行走张紧轮414张紧形成倒U字型结构的行走同步带415,行走电机412与四个行走同步带轮413中一个行走同步带轮413驱动连接,四个行走同步带轮413中位于倒U字型的行走同步带415两个自由端的两个行走同步带轮413分别固定套装在平行设置的两个行走传动轴416上。
具体地,每个行走传动轴416的两个端部均通过各自的柔性联轴器418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一车轮410,行走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两个第二车轮411利用传动机构连接在每个行走传动轴413上,该传动机构具体为相互啮合的一对锥形齿轮417,优选地两个锥形齿轮417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且其中一个锥形齿轮417固定套装在行走传动轴416上,另一个锥形齿轮417通过柔性联轴器418连接有第二车轮411。
如此,当行走电机412被启动时,行走同步带415带动行走传动轴416转动,行走传动轴416通过相互啮合的两个锥形齿轮418带动两个车轮均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切换第二搬运设备4的行进方向,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被配置为被构造为控制第一车轮410和第二车轮411中一者与顶层平台2接触,另一者被举升至脱离顶层平台2。
详细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动件419和电磁铁块4110,转动件419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且第一车轮410和第二车轮411的轴段贯穿转动件419且分设在转动件419的转轴两侧。
电磁铁块4110被构造为在得电时驱动转动件419相对于第二门架40转动至带动第一车轮410与顶层平台2接触,第二车轮411被举起脱离顶层平台2。此时,四个第一车轮410带动第二搬运设备4在顶层平台2沿第一方向行进。
且电磁铁块410还被构造在失电时,驱动转动件419相对于第二门架40转动至带动第二车轮411与顶层平台2接触,第一车轮410被举起脱离顶层平台2。此时,四个第二车轮411带动第二搬运设备4在顶层平台2上沿第二方向行进。
第二搬运设备4还包括第二取放容器机构,第二取放容器机构以可升降地方式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且被构造为通过第一取放口20从货架1的顶层隔层构件11的暂存位上取放容器,或者通过第二取放口21从循环对接设备5上取放容器。
详细地,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包括升降板420以及设置在升降板420上的两个伸缩臂430,升降板420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且受控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相对于第二门架40升降,两个伸缩臂430则受控于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相对于升降板420相向运动以取到容器或将容器放下。
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以方形阵列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的四个升降同步带轮422,以及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的两个升降张紧轮423,以及由四个升降同步带轮422和两个升降张紧轮423张紧呈倒U字型结构的升降同步带424,升降板420通过两个连接板分别固设在升降同步带424的同向运动的两侧带上,升降电机421与一个升降同步带轮422驱动连接。如此,升降电机421驱动升降同步带424转动时,升降板420随升降同步带424相对于第二门架40升降。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升降板420的升降运动的稳定性,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沿方形阵列设置的四个直线导轨,每个直线导轨的升降导向导轨425沿垂直方向延伸且固设在第二门架40上,与之滑动配合的升降导向滑块426固设在升降板420上,以便升降板420沿着升降导向导轨425的延伸方向随着升降同步带424升降。
结合图6和图7,第二伸缩驱动机构包括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二门架40上的两个第二伸缩同步带轮432以及由两个第二伸缩同步带轮432张紧的第二伸缩同步带433,两个伸缩臂430分别固设在第二伸缩同步带433的相对运动的侧带,且每个伸缩臂430的自由端具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夹持部4300,夹持部4300的自由端具有向内延伸的钩状部4301。两个第二伸缩同步带轮432中一个作为主动轮由第二伸缩电机431驱动转动。
启动第二伸缩电机431后,随着第二伸缩同步带433的运动,两个伸缩臂430向靠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以将容器勾住并搬离当前位置,或者将两个伸缩臂430夹持的容器放置在目标位置上。
当第二搬运设备4需要从货架1的暂存位取出容器并放置到循环对接设备5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基于电磁铁块4110的当前状态以及第二搬运设备4要达到的目标位置,使电磁铁块4110得电或失电,以便控制转动件419相对于第二门架40转动至带动第一车轮410或第二车轮411与顶层平台2接触。再启动行走电机412,使其驱动行走同步带415转动,并使两个行走传动轴416带动与顶层平台2接触的第一车轮410或第二车轮411带动第二搬运设备4运动至目标位置,比如货架的第一取放口20处,关闭行走电机412。
S2、启动升降电机421,使其驱动升降同步带424转动,以带动升降板420沿着升降导向导轨425由当前位置下降至两个伸缩臂430位于容器的两侧,关闭升降电机421;
S3、启动第二伸缩电机431,使其驱动第二伸缩同步带432转动,以带动两个伸缩臂430向靠近彼此的方向运动至各自的钩状部4301勾住容器的翻边或者容器上的设置的凹坑等结构,关闭第二伸缩电机431。
S4、再次启动升降电机421,利用升降同步带424驱动升降板420及容器上升至离开货架1的暂存位并穿过第一取放口20达到顶层平台2上方,关闭升降电机421。
S5、再次启动行走电机412,基于与步骤S1同样的操作原理,使携带有容器的第二搬运设备4在顶层平台2上行进至第二取放口21处,关闭行走电机412;
S6、启动升降电机421,基于与步骤S2相似的操作原理,驱动升降板420下降,使容器穿过第二取放口21达到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23或者暂存组件的基板550上,关闭升降电机421;
S7、再次启动第二伸缩电机431,使其驱动第二伸缩同步带433转动,以带动两个伸缩臂430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至各自的钩状部4301离开容器,关闭伸缩电机431;
S8、启动升降电机421,基于与步骤S2相似的操作原理,驱动升降板420上升至两个伸缩臂430达到顶层平台2上方,关闭升降电机421。至此,第二搬运设备4完成一次完整的搬运容器的任务。
第二搬运设备4还被配置为从循环对接设备5上取出容器并放置在货架1的暂存位,这一过程步骤S1至S8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前文记载完全可以实现,故而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可以为夹抱式机构。
详细地,结合图1和图3,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包括四个夹取臂41,四个夹取臂40设置在第二门架上40,且被配置为受控于第二伸缩驱动组件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一取放口20伸入暂存位上容器四个侧板的外侧,且还受控于水平移动驱动组件相对运动至通过容器的四个侧板夹抱住容器,并携带容器通过第一取放口20离开货架。
然后,第二搬运设备4携带着该容器从第一取放口20运动至其第二门架40横跨在第二取放口21,第二取放容器机构通过第二取放口21将该容器放置在循环对接设备5上,或者将循环对接设备上的容器通过第二取放口21取出并搬运至第二取放口20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容器为上部敞口的方形箱体,为了防止容器在取放或搬运中途跌落,保证取放和搬运容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包括四个夹取臂41,且这四个夹取臂41沿方形阵列排布以分别与容器的一个侧板配合,在使相对两个夹取臂中至少一个夹取臂能沿靠近或远离另一个夹取臂的方向运动,以便这夹取通过四个侧板将容器夹抱搬离。
当然,即便容器为上部敞口的方形箱体,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取臂时也可以实现夹抱容器的目的,比如这两个夹取臂41通过容器的左右侧板夹抱容器或者通过前后侧边夹抱容器。也就是说,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夹取臂,且至少两个夹取臂通过容器的两个相对侧板夹抱容器。
当第二搬运设备4将货架1的暂存位上的容器搬运至循环对接设备5上后,则循环对接设备5基于搬运指令将其上的容器7运送至工作台6处,再由工作人员或其他设备将容器搬运至工作台6上拣选处理。
详细地,参见图8和图9,循环对接设备5包括第三门架50、环形轨道51、环形驱动组件和承载板53。
其中,第三门架50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两个支腿和垂直间隔设置且与两个支腿固定连接的两个横梁,即两个支腿和两个横梁合围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结构,且下方的横梁和地面之间形成预设高度,预设高度以保证且和工作台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环形轨道51固设在第三门架50上,且被构造为承载板53在环形驱动机构带动下沿着环形轨道51在顶层平台2和工作台6之间循环运动,并使承载板53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以承载容器7。
详细地,参见图9和图10,环形轨道51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滑槽510和第二环形滑槽511,且第一环形滑槽510和第二环形滑槽511在一组对角处交叉贯通,在环形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承载板53沿着第一环形滑槽510和第二环形滑槽511运动,以使承载板53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防止其上容器7滑落。
更为详细地,参见图11,承载板53具有板主体530以及设置在板主体530上的连接板531,板主体530被构造为用于放置容器7。连接板53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轴532和第二滑动轴533,第一滑动轴532和第二滑动轴533分别位于第一环形滑槽510内和第二环形滑槽511内,且板主体530的承载面的平行平面内,第一滑动轴532和第二滑动轴533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板主体530的承载面的垂直平面内,第一滑动轴532和第二滑动轴533之间具有第二间隔距离,且第一间隔距离和第二间隔距离相等,以便板主体530在循环运动内其承载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参见图12,环形驱动机构包括按照方形整列排布且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第三门架50上的四个循环同步带轮520,且循环同步带521张紧在四个循环同步带轮520上,其中一个循环同步带轮520与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连接。
如此,当启动驱动电机后,循环同步带521在这四个循环同步带轮520带动下环形运动,且循环同步带521通过卡扣带动承载板53沿环形轨道51运动。
详细地,参见图13,卡扣54具有卡槽540和安装孔541。循环同步带521卡入卡槽540内,以使卡扣54随循环同步带521运动,承载板53的第一滑动轴533通过安装孔541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循环同步带521上,以使承载板53被卡扣54带动随同步带521沿第一环形滑槽510和第二环形滑槽511运动,并且承载板53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转向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继续参见图8,循环对接设备5上设置有多个承载板53,以便其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可带动多个容器7在顶层平台2和工作台之间循环运动,以提高仓储系统的搬运容器的效率。
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循环对接设备5还包括暂存组件,暂存组件设置在第三门架50上且位于第二取放口21正下方,且被构造为将容器7推入承载板53上或者将承载板53上的容器7拉出。
详细地,参见图1和图11,暂存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门架50上的基板550,且基板550与承载板53的板主体530对接。暂存组件还包括以可活动地方式设置在基板550上的第三取放容器机构,第三取放容器机构被构造为将基板550上的容器7推入承载板53的板主体530上,或者将承载板53的板主体上的容器拉入基板550上。
继续参见图14,第三取放容器组件包括伸缩框551,伸缩框551的两个悬臂的自由端均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有拨指552,且各个拨指552受控于拨指驱动机构相对于伸缩框551转动。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拨指驱动机构包括与每个拨指552对应设置且仅驱动对应地一个拨指522的两个拨指电机553。也就是说,每个拨指552均具有各自独立的拨指电机553,以驱动拨指552相对于伸缩框551转动。
如此,第三取放容器组件整体结构简单。当然,拨指驱动机构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拨指电机和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将拨指电机的动力同步传动至每个拨指上,比如动力传动机构可以为传动轴,两个拨指可以固设在传动轴的两端,拨指电机驱动传动轴旋转即可带动两个拨指同步转动。
第三取放容器机构还包括第三伸缩驱动机构,第三伸缩驱动机构设置在基板550上,且被构造为驱动伸缩框551相对于基板550伸缩。
第三伸缩驱动机构包括以方形阵列且可活动地方式设置在基板550上的四个第三伸缩同步带轮555,第三伸缩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三伸缩同步带556,每个第三伸缩同步带556被沿伸缩框551伸缩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三伸缩同步带轮555张紧,第三伸缩电机554驱动其中一个第三伸缩同步带轮555转动,且分别带动两个第三伸缩同步带转动的两个伸缩同步带轮555通过伸缩传动轴557实现同步转动。
基于这种暂存组件,第二搬运设备4可以预先将订单命中率比较高的容器放置在暂存组件的基板550上。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描述拨指552相对于伸缩框551的相对位置时所采用的方位词“内和外”是以伸缩框551的左右两个悬臂为基准设定,当拨指552转动至其部分位于两个悬臂之间形成的空间时为内,反之,当拨指552转动至完全离开两个悬臂之间形成的空间时为外。
当仓储系统收到针对该容器的拣选订单时,启动拨指电机553,以使两个拨指552相对于伸缩框551转动至位于伸缩框551的外侧,第三伸缩同步带556带动伸缩框551相对于基板550伸出,以推动基板550上的容器至与之对接的承载板53上,再由循环对接设备5将该容器搬运至工作台6处,供工作人员或其他辅助设备将容器从承载板53放入工作台上,以供拣选处理。
待拣选完成后,工作人员或其他辅助设备将该容器放回至承载板53上,再由循环对接设备5将该容器搬运至第二取放口21下方。
如果此时第二搬运设备4已到达第二取放口21处,则第二搬运设备4通过第二取放口21将该容器搬离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53,并在顶层平台2上运行至将该容器通过第一取放口20放回至载具1的暂存位上。
如果此时第二搬运设备4尚未到位或未收到搬运指令时,暂存组件驱动伸缩框从基板550伸出至该容器的两侧,再利用拨指电机553驱动两个拨指552相对于伸缩框551转动至部分拨指位于伸缩框551内,与容器的后里面相抵,以勾住容器,然后再带动伸缩框551回缩,以使两个拨指552将承载板53上的容器拉动至其完全进入基板550上暂存,以便该承载板53可继续在工作台和顶层平台之间继续运送容器。
当然,暂存组件的第三取放容器机构可以采用吸盘式方式来取放在基板550和承载板53之间取放容器。
当循环对接设备5将容器从靠近顶层平台2处运送至工作台6后,由工作人员或辅助设备将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53上的容器搬运到工作台6上。
工作台6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与循环对接设备5的位于底部的承载板53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基板保持一致。
辅助设备可以为接箱机构,接箱机构设置在工作台6上,且被配置为将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53上的容器拉入工作台6上或者将拣选完成的容器从工作台推入至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53上。
详细地,该接箱机构的结构可以为循环对接设备5的暂存组件。基于暂存组件的结构,结合图1和图15,充当接箱机构时,暂存组件的基板550与循环对接设备55上沿环形轨道运动至工作台处的承载板53对接,且基板550固设在工作台6的台面上,第三伸缩驱动机构驱动伸缩框551从基板550上伸出至其两个悬臂位于容器两侧,再启动拨指电机553驱动两个拨指552转动至勾住容器,然后第三伸缩驱动机构再次驱动伸缩框551回缩至将容器拉入基板550上,最后由工作人员在基板550处理拣选任务,待完成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将基板上的容器送回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53上。
需要说明的是,接箱机构也可以采用托举式、夹抱式或吸盘式等方式在循环对接设备5和工作台6之间搬运容器。
工作台6还包括横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6上,且被配置为沿着工作台的延伸方向输送容器,以便将拣选完成后的容器从工作台6的当前工位运送至下一个工位处,供进一步地拣选或者直接输送至与工作台6对接的下游工作台上。
详细地,该横向移动机构可以为带式输送线或滚动输送线。
其中,带式输送机主要由两个端点滚筒及紧套其上的闭合输送带组成。带动输送带转动的滚筒称为驱动滚筒(传动滚筒);另一个仅在于改变输送带运动方向的滚筒称为改向滚筒。驱动滚筒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送带依靠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拖动。
滚筒输送机主要由辊子、机架、支架、驱动部份等组成,辊筒,滚筒输送机是依靠转动着的辊子和物品间的摩擦使物品向前移动.按其驱动形式可分为无动力滚筒输送机、动力滚筒输送机。在动力滚筒输送机中,驱动辊子的方法一般不在采用单独驱动的方式,而是多采用成组驱动,常用电机与减速器组合,再通过链传动、带传动来驱动辊子旋转。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下面参照图1,结合一个应用场景说明本公开的仓储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一搬运设备3先将与工作台6上需要处理的多个订单对应地的容器从低层隔层构件搬运至顶层隔层构件上,再由第二搬运设备4将这些容器一次或分批次的搬运到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上,然后由循环对接设备5将其搬运至工作台6处,并由接箱机构将容器从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拉入工作台6上,供拣选处理。
拣选完成后,接箱机构将该容器推入至循环对接设备5的承载板上,再由循环对接设备5将容器运送至第二取放口21下方,然后由第二搬运设备4通过第二取放口21取出容器搬运至第一取放口20处,再通过第二取放口21将其放入货架1的顶层隔层构件上,最后由第一搬运设备3将顶层隔层构件上的容器搬运至低层隔层构件上。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3)

1.一种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架组件,所述货架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货架(1),包括支架和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两个隔层构件(11),且所述隔层构件(11)被构造为用于放置容器(7);
顶层平台(2),设置在所述支架且位于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方,并开设有第一取放口(20)和第二取放口(21);
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
第一搬运设备(3),被配置为将低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的容器搬运至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
第二搬运设备(4),被配置为在所述顶层平台(2)上行走,且通过所述第一取放口(20)将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的容器取出并行进至所述第二取放口(21)处,再通过所述第二取放口(21)将容器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取放口(21)正下方的循环对接设备(5)上;
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被配置为在垂直方向上对接所述顶层平台(2)和工作台(6),并将容器运送至所述工作台(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工作台(6)上的容器运送至所述第二取放口(21)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搬运设备(4)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上的容器通过所述第二取放口(21)取出,并携带容器移动至所述第一取放口(20)处,再通过所述第一取放口(20)将容器放在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
所述第一搬运设备(3)被配置为将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的容器搬运至低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组件包括多个所述货架(1),且相邻两个所述货架(1)之间具有供所述第一搬运设备(3)穿行的巷道,所述顶层平台(2)上开设有与每个所述货架(1)对应的所述第一取放口(20);
所述第一搬运设备(3)还被配置为沿所述巷道行走且在不同的所述货架(1)之间搬运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设备(3)具有垂直依次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缓存板(33),所述缓存板(33)被构造为放置至少一个容器;
所述第一搬运设备(3)还被配置为将区别于目标货架的其他货架上的容器搬运至所述缓存板(33),再运动至所述目标货架并将所述缓存板(33)上的容器搬运至所述目标货架的低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或者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平台(2)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取放口(21),所述第二搬运设备(4)被配置为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取放口(21)将容器放在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上,且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取放口(21)将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上的容器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平台(2)上具有环绕所述第一取放口(20)的限位边框(22),所述限位边框(22)被构造为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搬运设备(4)驶入所述第一取放口(20)。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设备(3)包括:
第一门架(30);
第一行走机构(31),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架(30)上且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门架(30)行走;
第一取放容器机构(32),以可升降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架(30)上,且被配置为从所述隔层构件(11)取出容器或者将容器放置在所述隔层构件(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放容器机构为伸缩叉臂式取放机构、伸缩夹抱臂式取放机构或吸盘式取放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搬运设备包括:
第二门架(40);
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且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门架(40)在所述顶层平台(2)上行走;
第二取放容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且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取放口(20)或所述第二取放口(21)取放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
至少四个行走同步带轮(413),被配置为按照方形阵列且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
至少两个行走张紧轮(414),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
行走同步带(415),由所述至少四个行走同步带轮(413)和所述两个行走张紧轮(414)张紧形成倒U字型结构;
行走电机(412),被配置为驱动一个所述行走同步带轮(413)转动;
两个行走传动轴(416),分别由位于所述行走同步带(415)两个自由端的两个所述行走同步带(415)带动同步转动;
第一车轮(410),设置在每个所述行走传动轴(416)的两个端部,被构造为随所述行走传动轴(416)转动至带动所述第二门架(40)沿第一方向行进;
第二车轮(411),被构造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行走传动轴(416)上,且随所述行走传动轴(416)转动至带动所述第二门架(40)沿第二方向行进,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转向机构,被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车轮(410)和所述第二车轮(411)中一者与所述顶层平台(2)接触,另一者被举升至脱离所述顶层平台(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其轴线垂直的两个锥形齿轮(417),一个所述锥形齿轮(417)固设在所述行走传动轴(416)上,另一个所述锥形齿轮(41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车轮(41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柔性联轴器(418),所述第一车轮(410)和所述行走传动轴(416)通过所述柔性联轴器(418)连接,所述第二车轮(411)和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柔性联轴器(418)连接;
转动件(419),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且所述第一车轮(410)和所述第二车轮(411)以可传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转动件(419)且分设在所述转动件(419)的转轴两侧;
电磁铁块(4110),被构造为通过得电或失电驱动所述转动件(419)相对于所述第二门架(40)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一车轮(410)和所述第二车轮(411)中一者与所述顶层平台(2)接触,另一者被举升至脱离所述顶层平台(2)。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放容器机构包括:
升降板(420),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且受控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二门架(40)升降;
两个伸缩臂(430),设置在所述升降板(420),且受控于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升降板(420)相向运动至取放容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
至少四个升降同步带轮(422),按照方形阵列且以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
至少两个升降张紧轮(423),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
升降同步带(424),由所述至少四个所述升降同步带轮(422)和至少两个所述升降张紧轮(423)张紧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升降板(420)固设在所述升降同步带(424)的同向运动的两个侧带上;
升降电机(421),与一个所述升降同步带轮(422)驱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包括:
两个第二伸缩同步带轮(432),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架(40)上;
第二伸缩同步带(433),由两个所述第二伸缩同步带轮(432)张紧;
两个所述伸缩臂(430)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二伸缩同步带(433)的相向运动的侧带上,且每个所述伸缩臂(430)的自由端具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夹持部(4300),所述夹持部(4300)的自由端具有向内延伸的钩状部(4301);
第二伸缩电机(431),与一个所述第二伸缩同步带轮(432)驱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包括:
第三门架(50);
一个或多个承载板(53);
环形轨道(51),固设在所述第三门架(50)上,且被构造为使一个或多个所述承载板(53)在环形驱动机构带动下沿着所述环形轨道(51)在所述顶层平台(2)和所述工作台(6)之间循环运动,并使所述承载板(53)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多个所述承载板(53)沿所述环形轨道(5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51)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滑槽(510)和第二环形滑槽(511),所述承载板(53)通过第一滑动轴(532)和第二滑动轴(533)分别沿所述第一环形滑槽(510)内和所述第二环形滑槽(511)滑动,且在所述承载板(53)由水平方向向竖直方向转向处,所述第一环形滑槽(510)和所述第二环形滑槽(511)交叉贯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驱动机构包括:
至少四个循环同步带轮(520),按照方形整列排布且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架(50)上;
循环同步带(521),张紧在所述至少四个所述循环同步带轮(520)上;
驱动电机,与一个所述循环同步带轮(520)驱动连接;
所述承载板(53)通过卡扣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循环同步带(521),所述卡扣被构造为使所述承载板(53)随时所述循环同步带(521)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还包括:
暂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架(50)上且位于第二取放口(21)正下方,被构造为将容器推入所述承载板(53)上或者将所述承载板(53)上的容器拉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组件包括:
基板(55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架(50)上,且所述基板(550)与所述承载板(53)对接;
伸缩框(551),所述伸缩框(551)的两个悬臂的自由端均以可转动地方式设置有拨指(552),且各个所述拨指(552)受控于拨指驱动机构相对于所述伸缩框(551)转动;
第三伸缩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550)上,且被构造为驱动所述伸缩框(551)相对于所述基板(550)伸缩。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驱动组件包括:
两个第三伸缩同步带(556),每个所述第三伸缩同步带(556)被沿所述伸缩框(551)伸缩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三伸缩同步带轮(555)张紧;
第三伸缩电机(554),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伸缩同步带轮(555)转动,且两个所述第三伸缩同步带(556)通过伸缩传动轴(557)实现同步转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
接箱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6)上,且被配置为将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上的容器接入所述工作台(6)的工作面上,或者将所述工作台(6)上的容器推入所述循环对接设备(5)上,所述接箱机构被配置为单次接入一个容器或者多个容器。
23.一种货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货架(1),所述货架(1)包括:
支架;
至少两个隔层构件(11),垂直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隔层构件(11)被构造为用于存放容器;
所述货架组件还包括:
顶层平台(2),顶层平台(2),设置在所述支架且位于顶层的所述隔层构件(11)上方,并开设有第一取放口(20)和第二取放口(21),且所述第二取放口(21)位于所述顶层平台(2)从所述货架(1)伸出的悬臂部分。
CN202221576050.0U 2022-06-22 2022-06-22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Active CN218087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6050.0U CN21808720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6050.0U CN21808720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7206U true CN218087206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6050.0U Active CN21808720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7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3443B (zh) 一种仓储分拣系统
US10472172B2 (en) Robotic inventory handling
CN210162598U (zh) 一种仓储分拣系统
WO2011161979A1 (ja) 自動倉庫及び自動倉庫への入庫方法
JPH0220528B2 (zh)
CN206395450U (zh) 罐装线自动装车装置
CN113200373A (zh) 自动装车装置
CN218369822U (zh) 仓储系统
CN213386056U (zh) 一种高效搬运堆垛装置
CN206375425U (zh) 一种自动化码垛工作站
CN112158507B (zh) 一种大型仓储自动拣货机器人系统
CN213595141U (zh) 一种自动化立体货架
CN218087206U (zh) 仓储系统和货架组件
CN217866247U (zh) 仓储机器人及仓储系统
JP3204853B2 (ja) スタッカークレーン及びピッキング設備
CN215159357U (zh) 自动装车装置
CN210943369U (zh) 一种升降搬运设备组件
JP2660602B2 (ja) 自動倉庫
CN210456123U (zh) 一种可多向运动的一站式搬运设备
CN220131016U (zh) 转运设备及拣选系统
CN218369817U (zh) 仓储系统
CN216334613U (zh) 一种购物篮自动喂放及拾取装置
CN217893995U (zh) 搬运机器人及拣选系统
CN114916694B (zh) 烟叶自动化批量运输晾晒系统及晾晒、下架方法
CN219173283U (zh) 搬运系统及跨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