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4763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4763U
CN218084763U CN202222077646.2U CN202222077646U CN218084763U CN 218084763 U CN218084763 U CN 218084763U CN 202222077646 U CN202222077646 U CN 202222077646U CN 218084763 U CN218084763 U CN 218084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deformation
cartridge
support plate
ink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76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仕超
夏敬章
朱一静
张华峰
钦雷
李凤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4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476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01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21685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墨盒,包括盒体、致动装置和变形件;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变形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充气腔和储墨腔,且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出墨口和充气口,其中,出墨口与储墨腔连通,充气口与充气腔连通;致动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且致动装置与变形件接触,在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致动装置可向变形件施加沿盒体的厚度方向的作用力,储墨腔不与外界大气连通,使得墨水不会被外界空气氧化而出现结块现象,避免了成像设备的打印头出现堵塞的问题,简化了墨盒的结构,提升了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办公中对打印机的需求亦不断增加,在现有的很多喷墨式打印机中,通常使用可更换的墨盒作为墨水容器以向印机提供墨源。
在一种已知的墨盒中,墨盒包括盒体、变形件和控气机构,盒体内设置有储墨腔,变形件和控气机构分别设置于储墨腔内,且盒体上还设置有与储墨腔连通的通气口和出墨口。在该墨盒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控气机构封堵通气口,随着打印工作的进行,储墨腔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使得储墨腔内形成负压,变形件在负压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以将储墨腔内的墨水挤出。当变形件的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变形件将与控气机构接触以驱动控气机构打开通气口,外界空气自通气口进入储墨腔内以消除负压,变形件的体积缩小以使变形件与控气机构脱离接触,控气机构回复至初始位置以封堵通气口,依次循环直至储墨腔内的墨水耗尽为止。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由于外界大气需要多次进入储墨腔内,使得储墨腔内的墨水容易发生氧化而出现结块现象,从而导致成像设备的打印头容易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墨盒,以解决现有的墨盒因外界大气多次进入储墨腔内而导致墨水容易发生氧化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包括盒体、致动装置和变形件;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变形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充气腔和储墨腔,且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出墨口和充气口,其中,出墨口与储墨腔连通,充气口与充气腔连通;致动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致动装置与变形件接触,在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致动装置可向变形件施加沿盒体的厚度方向的作用力。
可选地,致动装置包括支撑板和致动组件,且支撑板与变形件接触;在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致动组件可向支撑板施加作用力以使储墨腔内形成有负压,负压与作用力和/或支撑板的面积正相关。
可选地,致动组件包括弹性件;支撑板位于变形件面向储墨腔的一侧,且弹性件设置于支撑板与储墨腔面向变形件的内壁之间。
可选地,弹性件为锥形弹簧,且在靠近变形件的方向上,锥形弹簧的外径逐渐增大。
可选地,支撑板贯通设置有避让孔,当锥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锥形弹簧的至少部分可伸入避让孔内。
可选地,弹性件为弧形弹片,且弧形弹片向靠近或远离支撑板的方向凸出。
可选地,弧形弹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弧形部,且弧形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储墨腔面向变形件的内壁连接,弧形部向靠近支撑板的方向凸出并与支撑板连接。
可选地,致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支撑板位于变形件面向储墨腔的一侧,固定板设置于充气腔面向变形件的内壁,且支撑板和/或固定板可产生磁场,以使固定板可吸引支撑板。
可选地,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储墨腔内,且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与变形件面向储墨腔的表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可选地,储墨腔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弹性件连接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和/或,弹性件连接于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
可选地,致动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变形件面向储墨腔的一侧,且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与支撑板连接;在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弹性件可向支撑板施加作用力以使储墨腔内形成有负压,负压与作用力和/或支撑板的面积正相关。
可选地,盒体包括主体部和盖体部,主体部与盖体部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变形件设置于主体部内,变形件与主体部共同围合形成储墨腔;墨盒还包括密封膜,密封膜设置于主体部与盖体部之间,密封膜与变形件共同围合形成充气腔。
可选地,支撑板与储墨腔的底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0%。
可选地,储墨腔内容纳有气体,且气体的容量大于或等于4ml。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当该墨盒被装入成像设备并进入打印状态后,成像设备首先通过充气口向充气腔内充气,变形件发生变形以缩小储墨腔的体积,使得储墨腔内的墨水被挤出,然后成像设备再停止充气,变形件在致动装置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变形,使得储墨腔内形成一定的负压,避免打印工作停止后储墨腔内的墨水可能自出墨口流出而发生漏墨。较现有的墨盒而言,由于储墨腔并未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墨盒被使用的过程中,墨水不会被外界空气氧化而出现结块现象,从而避免了成像设备的打印头出现堵塞的问题;此外,通过变形件的变形即可使得储墨腔内的墨水被挤出,而储墨腔内无需额外设置控气机构,简化了墨盒的结构,提升了组装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墨盒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墨盒在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墨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墨盒中安装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安装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墨盒中安装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墨盒中变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变形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的墨盒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支撑板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墨盒中支撑板与弹性件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墨盒中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主体部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图17所示的主体部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图16所示的墨盒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6所示的墨盒中弹性件与主体部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弹性件与主体部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成像系统;
100-墨盒;
1-盒体;
10a-上端面;10b-下端面;10c-左端面;10d-右端面;10e-前端面;10f-后端面;11-出墨口;12-充气口;13-凹陷部;14-储墨腔;141-第一侧壁;142-第二侧壁;143-第三侧壁;144-第四侧壁;145a-第一安装柱;145b-第二安装柱;15-定位部;16a-主体部;16b-盖体部;17-连接通道;
2-芯片;
3-安装架;
31-抵靠部;32-插接部;33-操作部;331a-前侧壁;331b-后侧壁;332-容纳槽;333-安装腔;
4-变形件;
41-第一本体部;42-第一凸出部;43-第一安装槽;
5-支撑板;
51-第二本体部;52-第二凸出部;53-避让孔;54-第二安装槽;
6-弹性件;
61-第一连接部;62-第二连接部;63-弧形部;64a-第一接触部;64b-第二接触部;64c-第一延伸部;64d-第二延伸部;
7-阀组件;
71-配合件;72-封堵件;73-回复件;
8-密封件;
9-固定板;
210-打印头;
220-供气机构;
230-控制器;
240-驱动器;
250-媒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现有的墨盒通常包括盒体、变形件和控气机构,盒体内设置有储墨腔,变形件和控气机构分别设置于储墨腔内,且盒体上还设置有与储墨腔连通的通气口和出墨口。在该墨盒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初始状态下,控气机构封堵通气口,随着打印工作的进行,储墨腔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使得储墨腔内形成负压,变形件在负压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以将储墨腔内的墨水挤出。当变形件的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变形件将与控气机构接触以驱动控气机构打开通气口,外界空气自通气口进入储墨腔内以消除负压,变形件的体积缩小以使变形件与控气机构脱离接触,控气机构回复至初始位置以封堵通气口,依次循环直至储墨腔内的墨水耗尽为止。
然而,由于外界大气需要多次进入储墨腔内,使得储墨腔内的墨水容易发生氧化而出现结块现象,从而导致成像设备的打印头容易发生堵塞;此外,为了使储墨腔内的墨水源源不断地流出,需要在储墨腔内设置控气机构以打开或关闭通气口,墨盒的结构较为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墨盒,至少包括盒体、致动装置和变形件;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变形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充气腔和储墨腔,且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出墨口和充气口,其中,出墨口与储墨腔连通,充气口与充气腔连通;致动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致动装置与变形件接触,在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致动装置可向变形件施加沿盒体的厚度方向的作用力。
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1000,至少包括成像设备(图中未示出)和墨盒100,其中,墨盒100可拆卸地设置于成像设备内,墨盒100可为成像设备的打印工作供墨,且成像设备至少包括打印头210、供气机构220、控制器230、驱动器240和供墨机构(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当成像设备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供墨机构可以吸出墨盒100内储存的墨水并传输至打印头210,打印头210可以根据预打印图像将墨水喷印在媒介250上,供气机构220可以向墨盒100内输入一定量的流体(如气体)以改变墨盒100内的压力,使得墨盒内的墨水被挤出,驱动器240可以控制打印头210和/或存放媒介250的平台进行位移,控制器230可用于控制前述任意一个机构的工作状态。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预先设定墨盒100的长度方向为图2所示的X轴方向,预先设定墨盒100的厚度方向为图2所示的Y轴方向,预先设定墨盒100的宽度方向为图2所示的Z轴方向,其中,X轴、Y轴和Z轴两两之间相交。优选地,X轴、Y轴和Z轴两两之间垂直。
实施例1
请参见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100,至少包括盒体1、致动装置和变形件4,其中,盒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变形件4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该容纳腔分隔为充气腔(图中未示出)和储墨腔14,且盒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储墨腔14连通的出墨口11以及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口12,致动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致动装置与变形件4接触,在变形件4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致动装置可向该变形件4施加沿盒体1的厚度方向(Y轴方向)的作用力。
具体地,盒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上端面10a和下端面10b、沿第二方向相对的左端面10c和右端面10d以及沿第三方向相对的前端面10e和后端面10f,其中,第一方向与Z轴平行并朝向Z轴的负方向,第二方向与X轴平行并朝向X轴的负方向,第三方向与Y轴平行并朝向Y轴的负方向。
墨盒100可以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X轴的正方向)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且墨盒100可以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自成像设备内卸下。
出墨口11和充气口12分别设置于左端面10c,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供墨机构可插接于出墨口11内,供气机构220可插接于充气口12内,即左端面10c靠近并面向供墨机构与供气机构220。
具体地,充气口12与出墨口1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即充气口12与下端面10b之间的距离大于出墨口11与下端面10b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出墨口11和/或充气口12可以设置于前述任意一个端面上,即出墨口11与充气口12可以同时设置于前述某一个端面,也可以设置于前述任意两个不同的端面上。
在本申请中,当该墨盒100被装入成像设备并进入打印状态后,供墨机构可以自出墨口11吸取墨水,随着储墨腔14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4内将形成负压,变形件4在负压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以缩小储墨腔14的体积,使得储墨腔14内的墨水被挤出。在后续的打印工作中,为了防止因储墨腔14内的负压而导致供墨机构无法顺利地自出墨口11吸取墨水,供气机构220首先通过充气口12向充气腔内充气,变形件4在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以缩小储墨腔14的体积,使得储墨腔14内的墨水被挤出,然后供气机构220再停止充气,充气腔内的气体将自充气口12流出。
由于致动装置可对变形件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变形件4在致动装置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变形,通过变形件4的变形可以降低储墨腔14内的负压,但储墨腔14内仍保持一定的负压,避免了打印工作停止后储墨腔14内的墨水可能自出墨口11流出而发生漏墨。由于储墨腔14并未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墨盒100被使用的过程中,墨水不会被外界空气氧化而出现结块现象,从而避免了成像设备的打印头210出现堵塞的问题。
通过变形件4的变形即可使得储墨腔14内的墨水被挤出,储墨腔14内也并未设置有如现有的墨盒中所设置的控气机构,不会出现因控气机构的存在而减小储墨腔14用于储存墨水的有效空间的问题,增加了墨盒100的墨水容量,且简化了墨盒100的结构,提升了组装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下端面10b可以设置有滑轨(图中未示出),成像设备内设置有引导轨道(图中未示出)。在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或自成像设备卸下的过程中,通过滑轨与引导轨道的配合使得墨盒100稳固地安装于成像设备内,且有利于墨盒100顺利装入或卸下。
请参见图5,盒体1包括主体部16a和盖体部16b,主体部16a和盖体部16b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盖体部16b与主体部16a可采用焊接、粘附、插接配合、螺纹配合等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地,变形件4与主体部16a共同围合形成储墨腔14,变形件4与盖体部16b共同围合形成充气腔。前端面10e位于盖体部16b,上端面10a、下端面10b、左端面10c、右端面10d和后端面10f位于主体部16a,充气腔靠近前端面10e设置,储墨腔14靠近后端面10f设置;或者,后端面10f位于盖体部16b,上端面10a、下端面10b、左端面10c、右端面10d和前端面10e位于主体部16a,充气腔靠近后端面10f设置,储墨腔14靠近前端面10e设置。
请继续参见图5,致动装置包括支撑板5和致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且支撑板5与变形件4接触。在变形件4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致动组件可向支撑板5施加作用力以使储墨腔14内形成有负压,负压与作用力和/或支撑板的面积正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5与变形件4分离设置,且支撑板5位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一侧。当变形件4向靠近支撑板5的方向发生形变时,变形件4可与支撑板5发生接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5与变形件4可以连接设置,即支撑板5可以设置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表面。因此,支撑板5也位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一侧。
进一步地,致动组件包括弹性件6,且弹性件6设置于支撑板5与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之间。
在变形件4发生变形的过程中,变形件4可带动支撑板5向靠近储墨腔14面向的内壁的方向移动,此时,弹性件6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6可对支撑板5施加支撑并传递至变形件4,使得变形件4的变形不会完全消除储墨腔14内的负压。
储墨腔14内的负压的大小与支撑板5的面积呈正相关,支撑板5的面积越大,储墨腔14内的负压越大。此外,储墨腔14内的负压的大小还与弹性件6被压缩后所产生的弹性力呈正相关,弹性件6被压缩后所产生的弹性力越大,储墨腔14内的负压越大,且弹性件6被压缩后所产生的弹性力大小与其材料、形状等因素相关。
具体地,在墨盒100被使用的过程中,储墨腔14内的负压需要保持在一个较为适中的范围内。若储墨腔14内的负压过大,不仅会导致储墨腔14内的墨水不易被供墨机构吸出的问题,而且由于成像设备内通常设置有多个用于储存不同颜色墨水的墨盒100,还会导致打印头210上的喷孔(图中未示出)容易吸入打印头210表面上的不同颜色墨水而出现混色甚至损坏打印头210的问题;若储墨腔14内的负压过小,成像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打印头210还是很容易发生滴墨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5与储墨腔14的底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0%。优选地,支撑板5与储墨腔14的底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0%。
具体地,支撑板5的面积大小越接近储墨腔14的底面积大小,即变形件4与支撑板5相接触的面积越大,使得变形件4可被撑起的区域的面积越大,储墨腔14内可保持的负压越大,避免了因储墨腔14内负压不稳而出现漏墨的问题。支撑板5与储墨腔14的底面积之间的比值可以为30%、35%、40%、45%、50%、55%、60%、65%、70%、80%、85%、90%、95%、100%等,在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5与储墨腔14的底面积之间的比值可以为60%。
请参见图5、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6为锥形弹簧,且在靠近变形件4的方向上,锥形弹簧的外径逐渐增大。支撑板5贯通设置有避让孔53,当锥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锥形弹簧的至少部分可伸入避让孔53内。
具体地,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有定位部15,锥形弹簧的一端套设于该定位部15的外周,这样可以为锥形弹簧与主体部16a的连接提供定位作用,且可以防止锥形弹簧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当锥形弹簧被压缩至一定程度时,锥形弹簧的外径小于避让孔53的内径的部分可以伸入避让孔53内,这样可以释放锥形弹簧的部分弹性势能,避免锥形弹簧的弹性力全部施加于支撑板5并传递至变形件4,在储墨腔14内的墨水被完全耗尽的过程中,锥形弹簧施加于支撑板5上的作用力基本保持不变,有利于储墨腔14内的墨水被完全排出;此外,这样还可以防止储墨腔14内的负压过大,由于成像设备内通常设置有多个用于储存不同颜色墨水的墨盒100,避免了打印头210上的喷孔(图中未示出)吸入打印头210表面上的不同颜色墨水而导致出现混色的问题。
进一步地,锥形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大于充气腔及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两个内壁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下,锥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充气腔的体积较小;当供气机构220向充气口12充气时,变形件4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5向靠近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地压缩锥形弹簧;当供气机构220停止向充气口12充气后,锥形弹簧可以释放更大的弹性势能,有利于充气腔内的气体自充气口12排出,从而有利于储墨腔14内保持一定的负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形件4可以为弹性薄膜。该变形件4可以通过焊接、粘附等方式与支撑板5进行连接;或者,该变形件4可以与支撑板5分离设置,且支撑板5位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一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至图12,变形件4可以由其他任意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且变形件4具有一定的硬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变形件4可以与支撑板5分离设置,且支撑板5位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一侧。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变形件4上可以形成有安装结构(图中未示出)以用于安装支撑板5。
具体地,变形件4包括第一本体部41和第一凸出部42,第一凸出部42自第一本体部41面向充气腔的侧壁凸出延伸,以使第一本体部41面向储墨腔14的侧壁内凹形成有第一安装槽43。支撑板5包括第二本体部51和第二凸出部52,第二凸出部52自第二本体部51背向储墨腔14的侧壁凸出延伸。
第二凸出部52可以插接于第一安装槽43内,这样可为变形件4与支撑板5的连接提供定位作用,变形件4与支撑板5可以采用焊接、粘附、一体成型等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本体部51面向储墨腔14的侧壁可以内凹形成有第二安装槽54,锥形弹簧的一端可以抵接于该第二安装槽54内,这样可为锥形弹簧与支撑板5的连接提供定位作用,且还可以防止锥形弹簧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墨盒100还包括密封膜,密封膜设置于主体部16a与盖体部16b之间,密封膜与变形件4共同围合形成充气腔。
具体地,变形件4设置于主体部16a内,变形件4与主体部16a共同围合形成储墨腔14,密封膜设置于主体部16a靠近并面向盖体部16b的端面,盖体部16b再盖设于主体部16a上。变形件4与密封膜共同围合形成充气腔,盖体部16b与密封膜接触以防止密封膜发生形变,这样提高了充气腔和储墨腔14的密封性,有利于变形件4正常地发生形变。
在一种成像设备中,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墨盒100与打印头210直接连通,即供墨机构可以将墨水直接输送至打印头210,随着储墨腔14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4内形成一定负压,这样还可以将打印头210中的气泡吸入墨盒100,提升了成像设备的打印性能和质量。
在另一种成像设备中,成像设备内还设置有副墨腔(图中未示出),该副墨腔连接于供墨机构与打印头210之间,即供墨机构可以首先将墨水输送至副墨腔,当检测到副墨腔内的墨水达到一定容量时,再将副墨腔内的墨水输送至打印头210。
进一步地,储墨腔14内容纳有气体,且气体的容量大于或等于4ml。
具体地,初始状态下,储墨腔14内容纳有一定容量墨水和气体,墨水和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储墨腔14的初始体积;当储墨腔14内的墨水耗尽时,储墨腔14内的气体将会排入副墨腔内,通过检测副墨腔内是否出现气泡,可以用于提示用户墨盒100内储存的墨水是否耗尽,从而提醒用户更换墨盒100。
气体可以为空气或惰性气体,其中,惰性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氮气等,且气体的容量可以为4ml、4.5ml、5ml、5.5ml、6ml、6.5ml、7ml、7.5ml、8ml、8.5ml、9ml、9.5ml、10ml等,在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体可以为氮气,且气体的容量可以为5ml。
由于储墨腔14内仅容纳有少量气体且储墨腔14不与外界大气连通,当该气体为空气时,其仅能与墨水发生有限的氧化反应,墨水并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结块现象,从而不会出现堵塞打印头的问题;当该气体为惰性气体时,其并不会与墨水发生氧化反应,墨水不会出现结块现象,从而不会出现堵塞打印头的问题。
请参见图4,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连接通道17,出墨口11通过该连接通道17与储墨腔14连通。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该密封件8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密封连接通道17,防止储墨腔14内的墨水可能自连接通道17发生泄漏。
具体地,当用户向储墨腔14内注入一定容量的墨水后,用户可以通过该连接通道17向储墨腔14内注入一定容量的气体,然后再将密封件8粘附于后端面10f以密封该连接通道17。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通道17也可以设置于盒体1内,这样无需额外设置密封件8,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组装效率。充气口12也可以采用类似前述连接通道17的结构与充气腔连通,只要能实现充气口12与充气腔连通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盒体1上还设置有与储墨腔14连通的注墨口(图中未示出),用户可以通过该注墨口向储墨腔14内注入一定容量的墨水,使得墨盒100可以回收利用,降低了打印成本。
请继续参见图5,墨盒100包括阀组件7,阀组件7设置于出墨口11内以密封出墨口11。
具体地,当墨盒100未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阀组件7可以密封出墨口11,在安装或运输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储墨腔14内的墨水可能自出墨口11发生泄漏;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供墨机构的至少部分插接于出墨口11内,供墨机构可驱动阀组件7敞开出墨口11,使得储墨腔14内的墨水可以自出墨口11流出并流向供墨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组件7包括配合件71、封堵件72和回复件73,其中,配合件71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贯通设置有出墨通道(图中未示出),封堵件72通过回复件73与出墨口11的内壁连接。
具体地,当墨盒100未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封堵件72与配合件71紧密接触以封堵出墨通道,即实现了密封出墨口11;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供墨机构伸入出墨口11的部分可以推动封堵件72向远离配合件71的方向移动,使得封堵件72与配合件71脱离接触以敞开出墨通道,即实现了敞开出墨口11,此时,回复件73处于压缩状态;当墨盒100再次被自成像设备卸下时,封堵件72在回复件73的弹性作用下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再次与配合件71接触,封堵件72可以再次封堵出墨通道,即再次密封出墨口11。回复件73可以为弹簧、拉簧、板簧、橡胶块等其他任意具有弹性的部件,在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回复件73可以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组件7包括自密闭件,该自密闭件设置有弹性开口。当墨盒100未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该弹性开口封闭以密封出墨口11;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供墨机构伸入出墨口11内的部分可以刺破该弹性开口以敞开出墨口11。
可以理解的是,阀组件7还可以为其他任意可以用于密封或敞开出墨口11的阀门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见图2至图5,墨盒100还包括芯片2和安装架3,芯片2通过安装架3设置于盒体1上。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成像设备内设置的接触机构(图中未示出)可以与芯片2相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墨盒100与成像设备的电通信。
具体地,盒体1上贯穿上端面10a、左端面10c、前端面10e和后端面10f设置有凹陷部13,芯片2通过安装架3设置于凹陷部13内,这样使得芯片2和安装架3的存在不会增加墨盒100的尺寸,避免了芯片2和/或安装架3与成像设备内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有利于墨盒100的装入或卸下。
可以理解的是,凹陷部13可以仅贯穿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设置;或者,凹陷部13可以贯穿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及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端面设置;或者,盒体1上也可以不设置凹陷部13,芯片2通过安装架3直接设置于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上,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凹陷部13可以仅贯穿上端面10a设置;或者,凹陷部13可以贯穿上端面10a和右端面10d设置;或者,芯片2通过安装架3直接设置于上端面10a。
需要说明的是,芯片2也可以直接设置于凹陷部13内或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上,而无需额外设置安装架3。
请参见图6至图8,安装架3可拆卸地设置于凹陷部13内,且安装架3包括抵靠部31、插接部32和操作部33。抵靠部31自操作部33的右侧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延伸,插接部32自抵靠部31的下侧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延伸,芯片2设置于操作部33上。
具体地,当安装架3设置于凹陷部13内时,插接部32可以插接于凹陷部13的插接孔(图中未示出)内,抵靠部31可以与上端面10a抵接。用户还可以握持操作部33并施加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Z轴的正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插接部32可以自插接孔内被拔出,从而取下安装架3。
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33包括沿第三方向(Y轴的负方向)相对的前侧壁331a和后侧壁331b,芯片2可拆卸地设置于前侧壁331a。
具体地,前侧壁331a设置有容纳槽332,芯片2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槽332内,即芯片2可以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安装于容纳槽332内,也可以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X轴的正方向)自容纳槽332内被取下。芯片2远离并背向前侧壁331a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图中未示出),接触机构可以与该多个触点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容纳槽332也可以设置于后侧壁331b,此时,芯片2远离并背向后侧壁331b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
请继续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33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腔333,且该安装腔333具有沿第三方向(Y轴的负方向)相对的前侧壁331a和后侧壁331b,芯片2设置于前侧壁331a或后侧壁331b的内侧。
具体地,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接触机构可以插接于该安装腔333内,接触机构上的触针可以与芯片2上的触点接触以实现电连接,避免了接触机构发生晃动或偏移,有利于提高接触机构与芯片2的电连接稳定性。
前侧壁331a或后侧壁331b的内侧设置有容纳槽332,芯片2设置于该容纳槽332内。当容纳槽332设置于前侧壁331a的内侧时,芯片2远离并背向前侧壁331a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当容纳槽332设置于后侧壁331b的内侧时,芯片2远离并背向后侧壁331b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
可以理解的是,容纳槽332也可以设置于前侧壁331a或后侧壁331b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两种不同结构的安装架3可拆卸地设置于盒体1上,以使墨盒100呈现出两种不同类型,即当盒体1上设置有前述第一种结构的安装架3时,该墨盒100呈现出第一种类型,使得该墨盒100可以被安装于对应的第一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当盒体1上设置有前述第二种结构的安装架3时,该墨盒100呈现出第二种类型,使得该墨盒100可以被安装于对应的第二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
此外,一个墨盒10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前述任意一种结构的安装架3,以使该墨盒100可以选择性地呈现第一种或第二种类型,从而使该墨盒100既可以设置于对应地第一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也可以设置于对应地第二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提高了墨盒100的通用性。
实施例2
请参见图13和图14,与实施例1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弹性件6为弧形弹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弹片向靠近支撑板5的方向凸出。
具体地,弧形弹片包括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和弧形部63,且弧形部63连接于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之间,其中,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分别与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连接,弧形部63向靠近支撑板5的方向凸出并与支撑板5连接。当变形件4发生变形时,变形件4可以带动支撑板5向靠近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板5可以按压弧形部63以减小弧形部63的凸出程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弧形弹片向远离支撑板5的方向凸出。
具体地,弧形弹片包括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和弧形部63,且弧形部63连接于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之间,其中,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分别与变形件4连接,弧形部63向远离支撑板5的方向凸出,且弧形部63的中间位置与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弧形弹片在自然状态下与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充气腔及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两个内壁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下,弧形部63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充气腔的体积较小;当供气机构220向充气口12充气时,变形件4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板5向靠近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地压缩弧形部63;当供气机构220停止向充气口12充气后,弧形部63可以释放更大的弹性势能,有利于充气腔内的气体自充气口12排出,从而有利于储墨腔14内保持一定的负压。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板5可以采用焊接、粘附、一体成型、螺纹配合、插接配合等方式与弧形弹片进行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3
请参见图15,与实施例1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致动组件包括固定板9,固定板9和支撑板5通过磁吸作用以向变形件4施加作用力,而并未设置有如前述实施例1或2中的弹性件6。
具体地,变形件4可以与支撑板5可以分离设置,且支撑板5位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一侧;或者,变形件4可以与支撑板5连接设置,即支撑板5可以设置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表面。固定板9设置于充气腔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且支撑板5和/或固定板9可产生磁场,以使固定板9可吸引支撑板5。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9可以为磁性板,使得固定板9可产生磁场,支撑板5可以为被固定板9吸引的金属板。
具体地,固定板9的材质可以为铁氧体、铝镍钴合金、钐钴合金、钕铁硼磁铁、天然磁石,支撑板5的材质可以为铁、钴、镍等其他任意可被磁场所吸引的金属,在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板9的材质可以为天然磁石,支撑板5的材质可以为铁。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板9可以为金属板,支撑板5可以为磁性板;或者,固定板9和支撑板5都可以为磁性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9可以为电磁铁,支撑板5可以为被固定板9吸引的金属板或磁性板。
具体地,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固定板9可与成像设备实现电连接,使得固定板9可以产生电磁场以吸引支撑板5。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5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其他任意不具有铁磁性的材料,固定板9可以为金属板,支撑板5上固定设置有磁性板(图中未示出)。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5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其他任意不具有铁磁性的材料,固定板9可以为磁性板或电磁铁,支撑板5上设置有金属板或磁性板。
需要说明的是,致动组件也可以同时包括固定板9和弹性件6,其中,弹性件6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1或2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请参见图16,与实施例1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弹性件6的数量可以为1个,且弹性件6整体悬置于储墨腔14内,弹性件6不与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直接连接。
具体地,致动装置包括弹性件6,弹性件6设置于储墨腔14内,且弹性件6的至少部分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表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储墨腔14具有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相对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以及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对的第三侧壁143和第四侧壁144。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6连接于第三侧壁143与第四侧壁144之间。
请参见图17至图19,第三侧壁143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一安装柱145a,第四侧壁144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安装柱145b,且弹性件6分别套设于第一安装柱145a和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
第一安装柱145a和/或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N个,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优选地,第一安装柱145a和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都可以为2个。
具体地,两个第一安装柱145a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三侧壁143,两个第二安装柱145b也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间隔设置于第四侧壁144。优选地,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一一对应并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还可以沿与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设置;或者,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大于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且部分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一一对应;或者,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小于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且第一安装柱145a与部分第二安装柱145b一一对应。
请参见图20和图21,在自然状态下,弹性件6的形状可以为环形或矩形。当该弹性件6被套设于两个第一安装柱145a及两个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后,该弹性件6可以形成有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相对的第一接触部64a和第二接触部64b以及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对的第一延伸部64c和第二延伸部64d,其中,第一接触部64a与第二接触部64b可以分别与变形件4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6连接于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之间。
第一侧壁141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一安装柱145a,第二侧壁142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安装柱145b,且弹性件6分别套设于第一安装柱145a和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
第一安装柱145a和/或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N个,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优选地,第一安装柱145a和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都可以为2个。
具体地,两个第一安装柱145a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侧壁141,两个第二安装柱145b也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侧壁142。优选地,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一一对应并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还可以沿与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设置;或者,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大于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且部分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一一对应;或者,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小于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且第一安装柱145a与部分第二安装柱145b一一对应。
在自然状态下,弹性件6的形状可以为环形或矩形。当该弹性件6被套设于两个第一安装柱145a及两个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后,该弹性件6可以形成有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对的第一接触部64a和第二接触部64b以及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相对的第一延伸部64c和第二延伸部64d,其中,第一接触部64a与第二接触部64b可以分别与变形件4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6分别与第一侧壁141、第二侧壁142、第三侧壁143及第四侧壁144连接。
第一侧壁141和第三侧壁143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一安装柱145a,第二侧壁142和第四侧壁144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安装柱145b,且弹性件6分别套设于第一安装柱145a和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
第一侧壁141和/或第三侧壁143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N个,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二侧壁142和/或第四侧壁144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M个,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优选地,第一侧壁141和第三侧壁143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分别都为1个,第二侧壁142和第四侧壁144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分别都为1个。
具体地,第一侧壁141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侧壁142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柱145b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43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四侧壁144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柱145b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壁141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侧壁142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柱145b还可以沿与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设置;和/或,第三侧壁143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四侧壁144上设置的第二安装柱145b还可以沿与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设置。
弹性件6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硅胶等其他任意具有弹性的材料。优选地,弹性件6的材质可以为橡胶,且弹性件6在自然状态下的形状为环形。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6可以通过粘附或焊接等方式直接连接于第一侧壁141、第二侧壁142、第三侧壁143或第四侧壁14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此外,弹性件6可以具有一定的硬度,使得其在自然状态下即可形成第一接触部64a、第二接触部64b、第一延伸部64c和第二延伸部64d。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柱145a和/或第二安装柱145b可以设置于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6与变形件4直接接触。
具体地,弹性件6可以与变形件4分离设置,且弹性件6位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一侧;或者,弹性件6可以与变形件4连接设置,即弹性件6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表面。在变形件4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变形件4可以与弹性件6直接发生接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6与变形件4间接接触。
具体地,致动装置还包括支撑板5,且弹性件6的至少部分与支撑板5连接。
支撑板5可以与变形件4分离设置,且支撑板5位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一侧;或者,支撑板5可以与变形件4连接设置,即支撑板5设置于变形件4面向储墨腔14的表面。在变形件4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变形件4可以与支撑板5发生接触,从而实现了弹性件6与变形件4的间接接触。
在变形件4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弹性件6可向支撑板5施加作用力以使储墨腔14内形成有负压,负压与作用力和/或支撑板5的面积正相关。
支撑板5的具体结构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致动装置也可以同时包括固定板9和弹性件6,其中,固定板9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3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请参见图22,与实施例4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弹性件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大于或等于2)。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弹性件6都连接于第三侧壁143和第四侧壁144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22,第三侧壁143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一安装柱145a,第四侧壁144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安装柱145b。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相同,一个第一安装柱145a与一个第二安装柱145b相对应以构成一个安装结构,即墨盒1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结构,弹性件6的数量与安装结构的数量相同。
第一安装柱145a和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P个,其中,P为大于2的正整数。优选地,第一安装柱145a和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都可以为2个,弹性件6的数量对应地可以为2个。
具体地,两个第一安装柱145a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三侧壁143,两个第二安装柱145b也沿第一方向(Z轴的负方向)间隔设置于第四侧壁144。优选地,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一一对应并沿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对设置。
第一个弹性件6的一端套设于第一个第一安装柱145a的外周,第一个弹性件6的另一端套设于对应的第一个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第二个弹性件6的一端套设于第二个第一安装柱145a的外周,第二个弹性件6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个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柱145a与第二安装柱145b还可以沿与第二方向(X轴的负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设置。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与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不同。至少部分第一安装柱145a与一个第二安装柱145b相对应以构成安装结构;或者,至少部分第二安装柱145b与一个第一安装柱145a相对应以构成安装结构。
例如,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可以为1个,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大于或等于2),弹性件6的数量与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相同。全部弹性件6的一端套设于该第一安装柱145a的外周,其中,任意一个弹性件6的另一端套设于一个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
或者,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大于或等于2),第二安装柱145b的数量可以为1个,弹性件6的数量与第一安装柱145a的数量相同。全部弹性件6的一端套设于该第二安装柱145b的外周,其中,任意一个弹性件6的另一端套设于一个第一安装柱145a的外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弹性件6都连接于第一侧壁141和第二侧壁142之间。
第一侧壁141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一安装柱145a,第二侧壁142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安装柱145b。
第一安装柱145a、第二安装柱145b及弹性件6的数量对应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141和第三侧壁143可以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柱145a,第二侧壁142和第四侧壁144可以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柱145b,使得一部分弹性件6连接于第一侧壁141与第二侧壁142之间,另一部分弹性件6连接于第三侧壁143与第四侧壁144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柱145a和/或第二安装柱145b可以设置于储墨腔14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墨盒100中,当该墨盒100被装入成像设备并进入打印状态后,成像设备首先通过充气口12向充气腔内充气,变形件4发生变形以缩小储墨腔14的体积,使得储墨腔14内的墨水被挤出,然后成像设备再停止充气,变形件4在致动装置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变形,使得储墨腔14内形成一定的负压,避免打印工作停止后储墨腔14内的墨水可能自出墨口11流出而发生漏墨。较现有的墨盒而言,由于储墨腔14并未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墨盒100被使用的过程中,墨水不会被外界空气氧化而出现结块现象,从而避免了成像设备的打印头210出现堵塞的问题;此外,通过变形件4的变形即可使得储墨腔14内的墨水被挤出,而储墨腔14内无需额外设置控气机构,简化了墨盒100的结构,提升了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致动装置和变形件;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变形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充气腔和储墨腔,且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出墨口和充气口,其中,所述出墨口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充气腔连通;
所述致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致动装置与所述变形件接触,在所述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所述致动装置可向所述变形件施加沿所述盒体的厚度方向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支撑板和致动组件,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变形件接触;
在所述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所述致动组件可向所述支撑板施加所述作用力以使所述储墨腔内形成有负压,所述负压与所述作用力和/或所述支撑板的面积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包括弹性件;
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变形件面向所述储墨腔的一侧,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储墨腔面向所述变形件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锥形弹簧,且在靠近所述变形件的方向上,所述锥形弹簧的外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贯通设置有避让孔,当所述锥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锥形弹簧的至少部分可伸入所述避让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弧形弹片,且所述弧形弹片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弧形部,且所述弧形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储墨腔面向所述变形件的内壁连接,所述弧形部向靠近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凸出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包括固定板;
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变形件面向所述储墨腔的一侧,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充气腔面向所述变形件的内壁,且所述支撑板和/或所述固定板可产生磁场,以使所述固定板可吸引所述支撑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储墨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变形件面向所述储墨腔的表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和/或,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变形件面向所述储墨腔的一侧,且所述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在所述变形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可向所述支撑板施加所述作用力以使所述储墨腔内形成有负压,所述负压与所述作用力和/或所述支撑板的面积正相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主体部和盖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部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变形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变形件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储墨腔;
所述墨盒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部之间,所述密封膜与所述变形件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充气腔。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1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储墨腔的底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0%。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内容纳有气体,且所述气体的容量大于或等于4ml。
CN202222077646.2U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Active CN218084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090132 WO2023216855A1 (zh) 2022-05-10 2023-04-23 一种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5981 2022-05-10
CN202210505981X 2022-05-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4763U true CN21808476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31924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4892.9A Pending CN117067778A (zh)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CN202222036821.3U Active CN217993896U (zh)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CN202210943634.5A Pending CN117067779A (zh)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CN202222077646.2U Active CN218084763U (zh)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4892.9A Pending CN117067778A (zh)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CN202222036821.3U Active CN217993896U (zh)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CN202210943634.5A Pending CN117067779A (zh)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4) CN117067778A (zh)
WO (1) WO20232168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855A1 (zh) * 2022-05-10 2023-11-16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6630U (en) * 1999-08-06 2000-09-21 Wisertek Internat Corp Structure of ink cartridge of inkjet printing device
CN203157372U (zh) * 2012-06-20 2013-08-2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CN211493310U (zh) * 2019-12-05 2020-09-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10789235A (zh) * 2019-12-05 2020-02-1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12092506B (zh) * 2020-06-23 2021-12-07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CN215826239U (zh) * 2021-08-09 2022-02-1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墨盒
CN215970707U (zh) * 2021-08-31 2022-03-0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CN216330916U (zh) * 2021-09-24 2022-04-19 珠海鼎龙汇杰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压力平衡墨盒
CN117067778A (zh) * 2022-05-10 2023-11-17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855A1 (zh) * 2022-05-10 2023-11-16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16855A1 (zh) 2023-11-16
CN217993896U (zh) 2022-12-09
CN117067779A (zh) 2023-11-17
CN117067778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5503B (zh)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US6991325B2 (en) Ink replenishing device, sub ink tank,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1092546B1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EP1219440B1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recording head adaptable for the same
US8002396B2 (en) Ink cartridges, printers and methods for mounting such ink cartridges to such printers
CN100562433C (zh) 墨容器和喷墨记录设备
CN218084763U (zh) 墨盒
US20060232648A1 (en) Ink Cartridge
EP2093063A1 (en) Liquid cartridge
GB2293140A (en) Fluid tight joints in ink jet printers.
JP3166703U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019136A (ja)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113881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113442590B (zh)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存储罐、盒和液体喷射装置
CN211808473U (zh) 一种可更换墨囊的墨盒
CN114559748A (zh) 墨水供应装置
JP2002001981A (ja)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該容器への液体注入方法
JP3416520B2 (ja)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供給容器
JP2008149644A (ja) 流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US11787193B2 (en) Liquid cartridg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valves disposed in liquid supply por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36063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供給機構
JP3841173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CN217532293U (zh) 墨水填充器及墨水供给装置
EP4159448A1 (en)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CN217968944U (zh) 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