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7778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7778A
CN117067778A CN202210924892.9A CN202210924892A CN117067778A CN 117067778 A CN117067778 A CN 117067778A CN 202210924892 A CN202210924892 A CN 202210924892A CN 117067778 A CN117067778 A CN 117067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buffer
flow
cavit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48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梁仕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3/0901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2168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7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7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墨盒,包括盒体和变形件,其中,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变形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盒体内还设置有分隔部,分隔部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储墨腔和缓冲腔,且储墨腔通过分隔部及缓冲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改善了墨盒的气压平衡性能,延长了储墨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连通路径,提升了墨盒的密封性能和墨盒的供墨效率。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办公中对打印机的需求亦不断增加,在现有的很多喷墨式打印机中,通常使用可更换的墨盒作为墨水容器以向印机提供墨源。
现有的墨盒在被装入打印机并进入打印状态后,随着储墨腔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内将会形成负压,墨盒内外压力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证打印不会中断,此外,墨盒内外压力不平衡将会出现供墨异常,在打印过程中压力过大会导致缺色,从而影响打印性能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墨盒,有利于改善墨盒的气压平衡性能以及密封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包括盒体和变形件,其中,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变形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盒体内还设置有分隔部,分隔部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储墨腔和缓冲腔,且储墨腔通过分隔部及缓冲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可选地,分隔部面向变形件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流道,连接流道连接于储墨腔和缓冲腔之间。
可选地,连接流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道,且任意一个第一流道连接于储墨腔和缓冲腔之间。
可选地,连接流道包括两个第一流道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流道之间的第二流道,其中,一个第一流道与储墨腔连通,另一个第一流道与缓冲腔连通。
可选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流道被构造为流体可自第一端流向第二端,并阻断和/或延缓流体自第二端流向第一端。
可选地,分隔部面向变形件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缓冲槽,且分隔部面向变形件的表面具有与第一缓冲槽连通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与储墨腔连通,第一缓冲槽与连接流道连通;墨盒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设置于第一开口处。
可选地,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缓冲腔与连接流道通过第一导气通道间接连通;或,分隔部设置有连接凹槽,缓冲腔与连接流道通过连接凹槽直接连通。
可选地,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第一缓冲槽与连接流道通过第二导气通道间接连通。
可选地,缓冲腔面向变形件的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有延伸部,延伸部内贯通设置有第二缓冲槽,且延伸部面向变形件的表面具有与第二缓冲槽连通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与缓冲腔连通,第二缓冲槽与连接流道连通;墨盒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设置于第二开口处。
可选地,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导气通道,第二缓冲槽与连接流道通过第三导气通道间接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当该墨盒被装入成像设备并进入打印状态后,随着储墨腔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可以依次经缓冲腔和分隔部而进入储墨腔内以消除负压,改善了墨盒的气压平衡性能,有利于墨水顺利地流出,且通过设置缓冲腔,较现有的墨盒而言,延长了储墨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连通路径,储墨腔内的少量墨水将会流入缓冲腔内,而非直接从墨盒内流出,提升了墨盒的密封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墨盒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墨盒中盒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墨盒中变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变形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的墨盒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支撑板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所示的墨盒中底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底座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4所示的墨盒中底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底座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4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5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底座在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4为图22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8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成像系统;
100-墨盒;
1-盒体;
10a-上端面;10b-下端面;10c-左端面;10d-右端面;10e-前端面;10f-后端面;11-充气口;12-出墨口;13-进气口;14-凹陷部;15-底座;151a-储墨腔;151b-缓冲腔;151c-第一缓冲槽;152-分隔部;153-安装柱;154-导气孔;155-延伸部;156-第二缓冲槽;16-面盖;17-墨水流道;
2-芯片;
3-支撑架;
4-变形件;
41-本体部;42-避让部;43-避让槽;
5-支撑板;
51-主体部;52-安装部;53-插接孔;54-安装槽;
6-弹性件;
7-吸附件;
8a-密封件;
8b-过滤件;
9-连接流道;
91-第一流道;92-第二流道;93-连接凹槽;
101-第一导气通道;
102-第二导气通道;
103-第三导气通道;
104-第四导气通道;
210-打印头;
220-供气机构;
230-控制器;
240-驱动器;
250-媒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现有的墨盒通常包括盒体和单向阀,盒体内设置有储墨腔和可变形腔,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充气口和进气口,其中,可变形腔和单向阀都设置于储墨腔内,充气口与可变形腔连通,充气口与可变形腔连通。
当成像设备未向可变形腔内充气时,单向阀将打开进气口以使储墨腔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消除因储墨腔内的墨水被消耗所产生的负压,有利于墨水顺利地流出。当成像设备通过充气口以向可变形腔内充气时,可变形腔将会驱动单向阀封闭进气口,使得储墨腔内的墨水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
然而,在现有的墨盒中,由于进气口与储墨腔直接连通,使得少量的墨水可能自进气口泄露,即使在进气口处可以设置防水透气件,但其密封性能也较为有限,且防水透气件的透气性能还会因其表面粘附有墨水而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当成像设备向可变形腔内充气时,为了防止墨水可能自进气口泄露或挤破防水透气件而发生泄露,墨盒还需要设置单向阀来封闭进气口,使得墨盒的结构较为复杂,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组装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墨盒,至少包括盒体和变形件,其中,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变形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盒体内还设置有分隔部,分隔部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储墨腔和缓冲腔,且储墨腔通过分隔部及缓冲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1000,至少包括成像设备(图中未示出)和墨盒100,其中,墨盒100可拆卸地设置于成像设备内,墨盒100可为成像设备的打印工作供墨,且成像设备至少包括打印头210、供气机构220、控制器230、驱动器240和供墨机构(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当成像设备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供墨机构可以吸出墨盒100内储存的墨水并传输至打印头210,打印头210可以根据预打印图像将墨水喷印在媒介250上,供气机构220可以根据需要持续地或离散地向墨盒100内输入一定量的流体(如气体)以改变墨盒100内的压力,使得墨水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驱动器240可以控制打印头210和/或存放媒介250的平台进行位移,控制器230可用于控制前述任意一个机构的工作状态。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预先设定墨盒100的长度方向为图2所示的X轴方向,预先设定墨盒100的厚度方向为图2所示的Y轴方向,预先设定墨盒100的宽度方向为图2所示的Z轴方向,其中,X轴、Y轴和Z轴两两之间相交。优选地,X轴、Y轴和Z轴两两之间垂直。
实施例1
请参见图2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100,至少包括盒体1和变形件4,其中,盒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变形件4设置于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图中未示出)和第二腔体(图中未示出)。
盒体1内还设置有分隔部152,分隔部152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储墨腔151a和缓冲腔151b,且储墨腔151a通过分隔部152及缓冲腔151b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具体地,盒体1的外侧壁还设置有出墨口12、充气口11和进气口13,其中,出墨口12与储墨腔151a连通,进气口13与缓冲腔151b连通,充气口11与第二腔体连通。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供墨机构可插接于出墨口12内,供气机构220可插接于充气口11内。
在本申请中,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将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当储墨腔151a内的负压达到某一阈值时,外界空气将会自进气口13被吸入缓冲腔151b内,然后再流向储墨腔151a以消除负压,改善了墨盒100的气压平衡性能,有利于墨水顺利地自出墨口12流出,且缓冲腔151b的存在延长了储墨腔151a与进气口13之间的流动路径,避免了进气口13与储墨腔151a直接连通,从而防止了墨水可能自进气口13泄露,提升了墨盒100的密封性能。
此外,当供气机构220未工作时,充气口11可相当于一个导气口以与外界大气连通。供气机构220可以自充气口11以向第二腔体内充气,使得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可以源源不断地挤出,提升了墨盒100的供墨效率。由于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分离设置,较现有的墨盒而言,其无需额外设置单向阀等机构来封闭进气口13,简化了墨盒100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组装效率。
请继续参见图2至图4,盒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上端面10a和下端面10b、沿第二方向相对的左端面10c和右端面10d以及沿第三方向相对的前端面10e和后端面10f。其中,第一方向与Z轴平行并朝向Z轴的负方向,第二方向与X轴平行并朝向X轴的负方向,第三方向与Y轴平行并朝向Y轴的负方向。
具体地,出墨口12设置于左端面10c,该左端面10c靠近并面向供墨机构,进气口13和/或充气口11可以设置于上端面10a、下端面10b、左端面10c、右端面10d、前端面10e或后端面10f中的任意一个上。下文将以进气口13设置于上端面10a以及充气口11设置于左端面10c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成像设备中,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墨盒100与打印头210直接连通,即供墨机构可以将墨水直接输送至打印头210,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负压,这样还可以将打印头210中的气泡吸入墨盒100,提升了成像设备的打印性能和质量。
在另一种成像设备中,成像设备内还设置有副墨腔(图中未示出),该副墨腔连接于供墨机构与打印头210之间,即供墨机构可以首先将墨水输送至副墨腔,供墨机构与副墨腔之间的第一墨水通道(图中未示出)上设置有墨水检测腔(图中未示出),当检测到墨水流入墨水检测腔后,成像设备内设置的动力单元(图中未示出)启动,并从供墨机构中抽吸墨水至副墨腔内,副墨腔内的墨水通过第二墨水通道(图中未示出)被输送至打印头210。此外,当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耗尽时,储墨腔151a内的气体将会排入副墨腔内,通过检测副墨腔内是否出现气泡,可以用于提示用户墨盒100内储存的墨水是否耗尽,从而提醒用户更换墨盒100。
请继续参见图2至图4,墨盒100还包括芯片2和支撑架3,芯片2通过支撑架3设置于盒体1上。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成像设备内设置的接触机构(图中未示出)可与芯片2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墨盒100与成像设备的电通信。
具体地,盒体1上贯穿上端面10a、左端面10c、前端面10e及后端面10f设置有凹陷部14,芯片2通过支撑架3设置于该凹陷部14内,这样使得芯片2和支撑架3的存在不会增加墨盒100的尺寸,避免了芯片2和/或支撑架3与成像设备内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有利于墨盒100的装入或卸下。
可以理解的是,凹陷部14可以仅贯穿前述任意一个端面设置;或者,凹陷部14可以贯穿前述任意一个端面及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端面设置;或者,盒体1上也可以不设置凹陷部14,芯片2通过支撑架3直接设置于前述任意一个端面上,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凹陷部14可以仅贯穿上端面10a设置;或者,凹陷部14可以贯穿上端面10a和右端面10d设置;或者,芯片2通过支撑架3直接设置于上端面10a。
需要说明的是,芯片2也可以直接设置于凹陷部14内或前述任意一个端面上,而无需额外设置支撑架3。
请继续参见图4,盒体1包括底座15和面盖16,面盖16与底座15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面盖16和底座15可以采用焊接、粘附、螺纹配合、卡接配合等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地,上端面10a、下端面10b、左端面10c、右端面10d和后端面10f位于底座15上,前端面10e位于面盖16上;或者,上端面10a、下端面10b、左端面10c、右端面10d和前端面10e位于底座15上,后端面10f位于面盖16上。底座15和/或面盖16的材质可以为塑料、金属或其他任意可以容纳液体的材料,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墨盒100的下端面10b可以设置有滑轨(图中未示出),成像设备内设置有引导轨道(图中未示出)。在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或自成像设备卸下的过程中,通过滑轨与引导轨道的配合使得墨盒100稳固地安装于成像设备内,且有利于墨盒100顺利装入或卸下。
请继续参见图4,墨盒100还包括支撑板5和弹性件6,支撑板5的一侧与变形件4连接,支撑板5背向变形件4的另一侧通过弹性件6与底座15连接。支撑板5与变形件4可以采用粘附、插接配合等方式连接,且支撑板5的面积与储墨腔151a的面积之间的比值为50%~100%。
具体地,底座15上与后端面10f相对的内壁设置有安装柱153,弹性件6的一端与安装柱153连接,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支撑板5连接。当储墨腔151a内充满墨水时,变形件4向靠近面盖16的方向发生膨胀形变以增大储墨腔151a的体积,支撑板5随着变形件4向靠近面盖16的方向移动,此时,弹性件6处于拉伸状态以存储弹性势能;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弹性件6释放弹性势能以带动支撑板5向远离面盖16的方向移动,变形件4向远离面盖16的方向发生收缩形变以减小储墨腔151a的体积。
此外,当供气机构220向第二腔体充气时,在气压的作用下,变形件4向远离面盖16的方向发生收缩变形以减小储墨腔151a的体积,从而将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挤出,在此过程中,支撑板5和弹性件6可为变形件4的形变提供缓冲作用,避免气压直接作用于变形件4迫使其发生破裂。
请参见图6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形件4包括本体部41、避让部42和避让槽43,其中,避让部42自本体部41面向面盖16的表面向靠近面盖16的方向凸出延伸,使得变形件4背向面盖16的表面形成有避让槽43。优选地,变形件4可以为弹性薄膜。变形件4还可以为其他任意在气压作用下可发生形变的部件。
支撑板5包括主体部51和安装部52,安装部52自主体部51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向靠近变形件4的方向凸出延伸,安装部52容置于避让槽43内,实现了变形件4与支撑板5的定位安装。此外,主体部51背向变形件4的表面形成有安装槽54,弹性件6的一端容置于安装槽54内,实现了支撑板5与弹性件6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地,支撑板5还设置有贯穿安装部52的插接孔53,当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耗尽时,安装柱153的至少部分可插接于该插接孔53内,从而对支撑板5的位置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5上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柱153;和/或,墨盒100可以不设置支撑板5或弹性件6。此外,弹性件6可以采用焊接、一体成型、插接配合等方式与支撑板5和/或底座15连接,且弹性件6可以为弹簧、板簧、拉簧、橡胶块或其他任意具有弹性的部件,在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6可以为锥形弹簧,在靠近支撑板5的方向上,该锥形弹簧的半径逐渐增大。
请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的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墨水流道17,该墨水流道17的一端与储墨腔151a连通,该墨水流道17的另一端与出墨口12连通,以使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可以经墨水流道17流向出墨口12。此外,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a,密封件8a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密封墨水流道17,防止墨水自墨水流道17发生泄漏。
可以理解的是,墨水流道17可以设置于盒体1内,这样在盒体1的外侧壁无需额外设置密封件8a来密封该墨水流道17,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出墨口12内还设置有自密闭阀等阀体结构(图中未示出),当供墨机构插接于出墨口12内时,供墨机构可以驱动自密闭阀打开出墨口12,以使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可以自出墨口12流向供墨机构;当供墨机构自出墨口12移出时,自密闭阀可以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以密封出墨口12,防止储墨腔151a内残留的墨水可能自出墨口12流出而造成污染。
此外,盒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注墨口(图中未示出),该注墨口与储墨腔151a连通,用户可以使用填充工具(图中未示出)自注墨口以向储墨腔151a内填充墨水。
分隔部152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流道9,该连接流道9连接于储墨腔151a与缓冲腔151b之间,这样使得外界空气可以依次经进气口13、缓冲腔151b和连接流道9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部152设置有连接凹槽93,缓冲腔151b与连接流道9通过连接凹槽93直接连通。
请参见图10和图11,连接流道9包括两个第一流道91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的第二流道92,其中,一个第一流道91与储墨腔151a连通,另一个第一流道91与缓冲腔151b连通。
具体地,两个第一流道91沿第二方向对称间隔设置,即第一个第一流道91靠近储墨腔151a设置,第二个第一流道91靠近缓冲腔151b设置,第二流道92连接于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以形成蛇形结构。此外,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都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端(未示出),第一流道91被构造为流体可以自第一端顺利地和/或被加速地流向第二端,并阻断和/或延缓流体自第二端流向第一端。优选地,第一流道91可以被构造为特斯拉阀式流道结构。第一流道91还可以被构造为依据流体不同流向,以实现对流体加速或减速流动的其他流道结构。
分隔部152设置有两个连接凹槽93,其中,第一个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上端面10a的顶端,第二个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下端面10b的底端。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个连接凹槽93与缓冲腔151b连通,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个连接凹槽93与储墨腔151a连通。
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缓冲腔151b,然而再依次流经第一个连接凹槽93、第一个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二个第一流道91和第二个连接凹槽93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101,缓冲腔151b与连接流道9通过第一导气通道101间接连通。
请参见图12和图13,连接流道9包括两个第一流道91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的第二流道92,其中,一个第一流道91与储墨腔151a连通,另一个第一流道91与缓冲腔151b连通。
具体地,两个第一流道91沿第二方向对称间隔设置,即第一个第一流道91靠近储墨腔151a设置,第二个第一流道91靠近缓冲腔151b设置,第二流道92连接于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以形成蛇形结构。此外,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都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端(未示出),第一流道91被构造为流体可以自第一端顺利地和/或被加速地流向第二端,并阻断和/或延缓流体自第二端流向第一端。优选地,第一流道91可以被构造为特斯拉阀式流道结构。第一流道91还可以被构造为依据流体不同流向,以实现对流体加速或减速流动的其他流道结构。
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两个导气孔154,其中,第一个导气孔154与缓冲腔151b连通,第二个导气孔154与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
具体地,后端面10f还内凹形成有第一导气通道101,第一导气通道101的一端与第一个导气孔154连通,第一导气通道101的另一端与第二个导气孔154连通。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a,该密封件8a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封闭第一导气通道101,以避免墨水可能自第一导气通道101流出而发生泄漏。
分隔部152设置有一个连接凹槽93,该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下端面10b的底端,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个连接凹槽93与储墨腔151a连通。
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缓冲腔151b,然而再依次流经第一个导气孔154、第一导气通道101、第二个导气孔154、第一个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和第二个第一流道91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
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流道91被构造为流体自第一端流向第二端的过程中可以加速流体的流动,流体自第二端流向第一端的过程中可以阻碍流体的流动,这样可以防止大量的墨水流入连接流道9及缓冲腔151b内;此外,外界空气还可以将缓冲腔151b及连接流道9内残留的墨水带入储墨腔151a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道91的数量可以为N个,第二流道92的数量可以为N-1个,其中,N为大于2的正整数,且第一流道91和第二流道92交替分布。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流道9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道91,且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连接于储墨腔151a和缓冲腔151b之间。
具体地,连接流道9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流道91,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包括第一端(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端(图中未示出),且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与储墨腔151a连通,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与缓冲腔151b连通,即多个第一流道91可以单独地连通储墨腔151a和缓冲腔151b。
第一流道91被构造为流体可以自第一端顺利地和/或被加速地流向第二端,并阻断和/或延缓流体自第二端流向第一端。优选地,第一流道91可以为特斯拉阀式流道结构。第一流道91还可以被构造为依据流体不同流向,以实现对流体加速或减速流动的其他流道结构。
请参见图4,进一步地,墨盒100还包括吸附件7,吸附件7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以吸收墨水,以避免墨水可能自进气口13流出而发生泄漏。
具体地,吸附件7可以由海绵、纤维或其他任意可以吸收液体的材料制成,在此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吸附件7可以为多孔海绵。由于盒体1外的气压大于储墨腔151a内的气压,外界空气自进气口13吸入后还可以将吸附件7所吸收的部分墨水通过连接流道9带入储墨腔151a内。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腔151b内既可以设置有吸附件7,也可以不设置吸附件7。
实施例2
请参见图14至图17,与实施例1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分隔部152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缓冲槽151c。
具体地,分隔部152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具有与第一缓冲槽151c连通的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开口与储墨腔151a连通,即第一开口与变形件4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开口通过该间隙与储墨腔151a连通,且第一缓冲槽151c还与连接流道9连通。
请参见图14,墨盒100还包括过滤件8b,过滤件8b设置于第一开口处。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透水材料或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或者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的过滤网。优选地,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
具体地,由于第一开口与储墨腔151a连通,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将会附着至过滤件8b的缝隙内,这样可以防止墨水流入第一缓冲槽151c或减小流入第一缓冲槽151c内的墨水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储墨腔151a内的空气流入第一缓冲槽151c内并自进气口13排出,有利于储墨腔151a内维持一定的负压以吸收外界空气。
盒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102,第一缓冲槽151c与连接流道9通过第二导气通道102间接连通。
请参见图16和图17,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两个导气孔154,其中,第一个导气孔154设置于第一缓冲槽151c中,第二个导气孔154设置于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通过两个导气孔154实现了第一缓冲槽151c与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的连通。
具体地,后端面10f还内凹形成有第二导气通道102,第二导气通道102的一端与第一个导气孔154连通,第二导气通道102的另一端与第二个导气孔154连通。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a,该密封件8a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封闭第二导气通道102,以避免墨水可能自第二导气通道102流出而发生泄漏。
分隔部152设置有一个连接凹槽93,该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上端面10a的顶端,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通过该连接凹槽93与缓冲腔151b连通。
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缓冲腔151b,然后再依次流经连接凹槽93、第一个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二个第一流道91、第二个导气孔154、第二导气通道102和第一个导气孔154而进入至第一缓冲槽151c内,最后再穿过设置于第一开口处的过滤件8b进入储墨腔151a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也可以采用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通过第一导气通道101与缓冲腔151b连通,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墨盒100还包括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的吸附件7,吸附件7的作用及材料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外界空气自进气口13进入储墨腔151a内的过程中,由于盒体1外的气压大于储墨腔151a内的气压,进气过程中会对过滤件8b产生瞬时冲击力,通过设置吸附件7可以对进入储墨腔151a中的气流进行缓冲,避免过滤件8b脱落或破损。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腔151b内既可以设置有吸附件7,也可以不设置吸附件7。
实施例3
请参见图18和图19,与实施例1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缓冲腔151b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有延伸部155,延伸部155内贯通设置有第二缓冲槽156。
具体地,延伸部155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具有与第二缓冲槽156连通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与缓冲腔151b连通,即第二开口与变形件4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二开口通过该间隙与缓冲腔151b连通,且第二缓冲槽156与连接流道9连通。
墨盒100还包括过滤件8b,过滤件8b设置于第二开口处。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透水材料或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或者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的过滤网。优选地,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
具体地,由于第二开口与缓冲腔151b连通,储墨腔151a内的少部分墨水流入第二缓冲槽156内,墨水将会附着至过滤件8b的缝隙内,这样可以防止墨水流入缓冲腔151b或减小流入缓冲腔151b内的墨水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储墨腔151a内的空气流入第二缓冲槽156内并自进气口13排出,有利于储墨腔151a内维持一定的负压以吸收外界空气。
盒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导气通道103,第二缓冲槽156与连接流道9通过第三导气通道103间接连通。
请参见图18和图19,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两个导气孔154,其中,第一个导气孔154与第二缓冲槽156连通,第二个导气孔154与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
具体地,后端面10f还内凹形成有第三导气通道103,第三导气通道103的一端与第一个导气孔154连通,第三导气通道103的另一端与第二个导气孔154连通。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a,该密封件8a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封闭第三导气通道103,以避免墨水可能自第三导气通道103流出而发生泄漏。
分隔部152设置有一个连接凹槽93,该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下端面10b的底端,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通过该连接凹槽93与储墨腔151a连通。
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缓冲腔151b,然而再依次流经第二开口、第二缓冲槽156、第一个导气孔154、第三导气通道103、第二个导气孔154、第一个第一流道91、第二流道92、第二个第一流道91和连接凹槽93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也可以采用如实施例2中所述的通过第二导气通道102与储墨腔151a连通,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墨盒100还包括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的吸附件7,吸附件7的作用及材料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外界空气自进气口13进入储墨腔151a内的过程中,由于盒体1外的气压大于储墨腔151a内的气压,进气过程中会对过滤件8b产生瞬时冲击力,通过设置吸附件7可以对进入储墨腔151a中的气流进行缓冲,避免过滤件8b脱落或破损。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腔151b内既可以设置有吸附件7,也可以不设置吸附件7。
实施例4
请参见图20和图21,与实施例1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分隔部152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缓冲槽151c,且缓冲腔151b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有延伸部155,延伸部155内贯通设置有第二缓冲槽156。
第一缓冲槽151c连接于连接流道9与储墨腔151a之间,第二缓冲槽156连接于连接流道9与缓冲腔151b之间。第一缓冲槽151c的具体结构及与连接流道9和储墨腔151a的连通方式与前述实施例2中的相同,第二缓冲槽156的具体结构及与连接流道9和缓冲腔151b的连通方式与前述实施例3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墨盒100还包括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的吸附件7,吸附件7的作用及材料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外界空气自进气口13进入储墨腔151a内的过程中,由于盒体1外的气压大于储墨腔151a内的气压,进气过程中会对过滤件8b产生瞬时冲击力,通过设置吸附件7可以对进入储墨腔151a中的气流进行缓冲,避免过滤件8b脱落或破损。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腔151b内既可以设置有吸附件7,也可以不设置吸附件7。
实施例5
请参见图22至图24,与实施例1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流道91为迷宫式流道结构。
请参见图23,连接流道9包括两个第一流道91,其中,第一个第一流道91靠近上端面10a设置,第二个流道靠近下端面10b设置,且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具体地,第一个第一流道91与缓冲腔151b连通,第二个第一流道91与储墨腔151a连通,且任意一个第一流道91呈蛇形等迷宫式流道结构。
盒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101和第四导气通道104,缓冲腔151b与连接流道9通过第一导气通道101间接连通,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通过第四导气通道104间接连通。
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四个导气孔154,其中,第一个导气孔154与缓冲腔151b连通,第二个导气孔154与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导气孔154与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连通,第四个导气孔154与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
具体地,后端面10f还内凹形成有第一导气通道101和第四导气通道104,第一导气通道101的一端与第一个导气孔154连通,第一导气通道101的另一端与第二个导气孔154连通,第四导气通道104的一端与第三个导气孔154连通,第四导气通道104的另一端与第四个导气孔154连通。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a,该密封件8a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封闭第一导气通道101和第四导气通道104,以避免墨水可能自第一导气通道101或第四导气通道104流出而发生泄漏。
分隔部152设置有一个连接凹槽93,该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下端面10b的底端,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通过该连接凹槽93与储墨腔151a连通。
另外,墨盒100还包括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的吸附件7,吸附件7的材料可以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吸附件7用于吸收墨水以避免墨水可能自进气口13流出而发生泄露。
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缓冲腔151b,然而再依次流经吸附件7、第一个导气孔154、第一导气通道101、第二个导气孔154、第二个第一流道91、第三个导气孔154、第四导气通道104、第一个第一流道91和连接凹槽93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
可以理解的是,分隔部152靠近下端面10b可以设置有连接凹槽93,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该连接凹槽93与缓冲腔151b直接连通,这样使得后端面10f无需设置第一导气通道10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道91的数量可以为M个,其中,M为大于2的正整数,第四导气通道104的数量为M-1个,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通过一个第四导气通道104连通。
实施例6
请参见图25和图26,与实施例5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分隔部152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缓冲槽151c。
具体地,分隔部152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具有与第一缓冲槽151c连通的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开口与储墨腔151a连通,即第一开口与变形件4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开口通过该间隙与储墨腔151a连通,且第一缓冲槽151c还与连接流道9连通。
墨盒100还包括过滤件8b,过滤件8b设置于第一开口处。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透水材料或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或者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的过滤网。优选地,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
具体地,由于第一开口与储墨腔151a连通,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将会附着至过滤件8b的缝隙内,这样可以防止墨水流入第一缓冲槽151c或减小流入第一缓冲槽151c内的墨水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储墨腔151a内的空气流入第一缓冲槽151c内并自进气口13排出,有利于储墨腔151a内维持一定的负压以吸收外界空气。
盒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102和第四导气通道104,第一缓冲槽151c与连接流道9通过第二导气通道102间接连通,相邻的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通过第四导气通道104间接连通。
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四个导气孔154,其中,第一个导气孔154与第一缓冲槽151c连通,第二个导气孔154与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第三个导气孔154与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连通,第四个导气孔154与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
具体地,后端面10f还内凹形成有第二导气通道102和第四导气通道104,第二导气通道102的一端与第一个导气孔154连通,第二导气通道102的另一端与第二个导气孔154连通,第四导气通道104的一端与第三个导气孔154连通,第四导气通道104的另一端与第四个导气孔154连通。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a,该密封件8a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封闭第二导气通道102和第四导气通道104,以避免墨水可能自第二导气通道102或第四导气通道104流出而发生泄漏。
分隔部152设置有一个连接凹槽93,该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上端面10a的顶端,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通过该连接凹槽93与缓冲腔151b连通。
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缓冲腔151b,然而再依次流经连接凹槽93、第一个第一流道91、第四个导气孔154、第四导气通道104、第三个导气孔154、第二个第一流道91、第二个导气孔154、第二导气通道102、第一个导气孔154、第一缓冲槽151c和第一开口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也可以采用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通过第一导气通道101与缓冲腔151b连通,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墨盒100还包括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的吸附件7,吸附件7的作用及材料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外界空气自进气口13进入储墨腔151a内的过程中,由于盒体1外的气压大于储墨腔151a内的气压,进气过程中会对过滤件8b产生瞬时冲击力,通过设置吸附件7可以对进入储墨腔151a中的气流进行缓冲,避免过滤件8b脱落或破损。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腔151b内既可以设置有吸附件7,也可以不设置吸附件7。
实施例7
请参见图27和图28,与实施例5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缓冲腔151b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有延伸部155,延伸部155内贯通设置有第二缓冲槽156。
具体地,延伸部155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具有与第二缓冲槽156连通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与缓冲腔151b连通,即第二开口与变形件4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二开口通过该间隙与缓冲腔151b连通,且第二缓冲槽156与连接流道9连通。
墨盒100还包括过滤件8b,过滤件8b设置于第二开口处。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透水材料或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或者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的过滤网。优选地,过滤件8b可以为由透气非透水材料所制成的过滤膜。
具体地,由于第二开口与缓冲腔151b连通,储墨腔151a内的少部分墨水流入第二缓冲槽156内,墨水将会附着至过滤件8b的缝隙内,这样可以防止墨水流入缓冲腔151b或减小流入缓冲腔151b内的墨水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储墨腔151a内的空气流入第二缓冲槽156内并自进气口13排出,有利于储墨腔151a内维持一定的负压以吸收外界空气。
盒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导气通道103和第四导气通道104,第二缓冲槽156与连接流道9通过第三导气通道103间接连通,相邻的两个第一流道91之间通过第四导气通道104间接连通。
后端面10f贯穿设置有四个导气孔154,其中,第一个导气孔154与第二缓冲槽156连通,第二个导气孔154与第二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第三个导气孔154与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连通,第四个导气孔154与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一端连通。
具体地,后端面10f还内凹形成有第三导气通道103和第四导气通道104,第三导气通道103的一端与第一个导气孔154连通,第三导气通道103的另一端与第二个导气孔154连通,第四导气通道104的一端与第三个导气孔154连通,第四导气通道104的另一端与第四个导气孔154连通。墨盒100还包括密封件8a,该密封件8a设置于后端面10f以封闭第三导气通道103和第四导气通道104,以避免墨水可能自第三导气通道103或第四导气通道104流出而发生泄漏。
分隔部152设置有一个连接凹槽93,该连接凹槽93设置于分隔部152靠近下端面10b的底端,第一个第一流道91的第二端通过该连接凹槽93与储墨腔151a连通。
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缓冲腔151b,然而再依次流经第二开口、第二缓冲槽156、第一个导气孔154、第三导气通道103、第二个导气孔154、第二个第一流道91、第三个导气孔154、第四导气通道104、第四个导气孔154、第一个第一流道91和连接凹槽93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
另外,墨盒100还包括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的吸附件7,吸附件7的作用及材料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外界空气自进气口13进入储墨腔151a内的过程中,由于盒体1外的气压大于储墨腔151a内的气压,进气过程中会对过滤件8b产生瞬时冲击力,通过设置吸附件7可以对进入储墨腔151a中的气流进行缓冲,避免过滤件8b脱落或破损。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腔151b内既可以设置有吸附件7,也可以不设置吸附件7。
实施例8
请参见图29和图30,与实施例5中的墨盒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分隔部152面向变形件4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缓冲槽151c,且缓冲腔151b面向变形件4的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有延伸部155,延伸部155内贯通设置有第二缓冲槽156。
第一缓冲槽151c连接于连接流道9与储墨腔151a之间,第二缓冲槽156连接于连接流道9与缓冲腔151b之间。第一缓冲槽151c的具体结构及与连接流道9和储墨腔151a的连通方式与前述实施例6中的相同,第二缓冲槽156的具体结构及与连接流道9和缓冲腔151b的连通方式与前述实施例7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墨盒100还包括容置于缓冲腔151b内的吸附件7,吸附件7的作用及材料与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外界空气自进气口13进入储墨腔151a内的过程中,由于盒体1外的气压大于储墨腔151a内的气压,进气过程中会对过滤件8b产生瞬时冲击力,通过设置吸附件7可以对进入储墨腔151a中的气流进行缓冲,避免过滤件8b脱落或破损。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腔151b内既可以设置有吸附件7,也可以不设置吸附件7。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墨盒100中,当该墨盒100被装入成像设备并进入打印状态后,随着储墨腔151a内的墨水不断地被消耗,储墨腔151a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外界空气可依次经分隔部152和缓冲腔151b而进入储墨腔151a内以消除负压,改善了墨盒100的气压平衡性能,有利于墨水顺利地流出,通过设置缓冲腔151b,较现有的墨盒而言,延长了外界大气与储墨腔151a之间的连通路径,储墨腔151a内的少量墨水将会流入缓冲腔151b内,而非直接从墨盒100内流出,提升了墨盒100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变形件,其中,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变形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储墨腔和缓冲腔,且所述储墨腔通过所述分隔部及所述缓冲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面向所述变形件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流道,所述连接流道连接于所述储墨腔和所述缓冲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流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道,且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流道连接于所述储墨腔和所述缓冲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流道包括两个第一流道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流道之间的第二流道,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储墨腔连通,另一个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缓冲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流道被构造为流体可自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并阻断和/或延缓流体自所述第二端流向所述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面向所述变形件的表面内凹形成有第一缓冲槽,且所述分隔部面向所述变形件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缓冲槽连通的第一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第一缓冲槽与所述连接流道连通;
所述墨盒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缓冲腔与所述连接流道通过所述第一导气通道间接连通;
或,所述分隔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缓冲腔与所述连接流道通过所述连接凹槽直接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一缓冲槽与所述连接流道通过所述第二导气通道间接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面向所述变形件的内壁凸出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贯通设置有第二缓冲槽,且所述延伸部面向所述变形件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缓冲槽连通的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第二缓冲槽与所述连接流道连通;
所述墨盒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三导气通道,所述第二缓冲槽与所述连接流道通过所述第三导气通道间接连通。
CN202210924892.9A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Pending CN117067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090132 WO2023216855A1 (zh) 2022-05-10 2023-04-23 一种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5981 2022-05-10
CN202210505981X 2022-05-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7778A true CN117067778A (zh) 2023-11-17

Family

ID=8431924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6821.3U Active CN217993896U (zh)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CN202210924892.9A Pending CN117067778A (zh)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CN202222077646.2U Active CN218084763U (zh)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CN202210943634.5A Pending CN117067779A (zh)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6821.3U Active CN217993896U (zh) 2022-05-10 2022-08-03 墨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7646.2U Active CN218084763U (zh)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CN202210943634.5A Pending CN117067779A (zh) 2022-05-10 2022-08-08 墨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4) CN217993896U (zh)
WO (1) WO20232168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993896U (zh) * 2022-05-10 2022-12-0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06630U (en) * 1999-08-06 2000-09-21 Wisertek Internat Corp Structure of ink cartridge of inkjet printing device
CN203157372U (zh) * 2012-06-20 2013-08-2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CN211493310U (zh) * 2019-12-05 2020-09-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10789235A (zh) * 2019-12-05 2020-02-1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12092506B (zh) * 2020-06-23 2021-12-07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CN215826239U (zh) * 2021-08-09 2022-02-1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墨盒
CN215970707U (zh) * 2021-08-31 2022-03-0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CN216330916U (zh) * 2021-09-24 2022-04-19 珠海鼎龙汇杰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压力平衡墨盒
CN217993896U (zh) * 2022-05-10 2022-12-0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7779A (zh) 2023-11-17
WO2023216855A1 (zh) 2023-11-16
CN218084763U (zh) 2022-12-20
CN217993896U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3495B2 (en) Liquid supply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KR100481535B1 (ko)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그 잉크 주입 방법
JP534857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供給装置
KR100481536B1 (ko)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그 잉크 주입 방법
JP337420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供給装置
US9669635B2 (en) Attachment and attachment system
US8356890B2 (e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for inkjet printer
JP2004230557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ヘッド用液体供給制御装置
ES2266706T3 (es) Cartucho de tinta, regulador de flujo de fluido y metodo para regular el flujo del fluido.
CN117067778A (zh) 墨盒
CN202641002U (zh) 一种墨盒
JP4022735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03157372U (zh) 一种墨盒
JP4154619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01728898U (zh) 液体容器
JP4154618B2 (ja) インク注入方法
JP415883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296443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注入方法
JP360631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96446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114086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322658A (ja) インク供給制御装置
JP4296444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注入方法
JP346773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タンク
JP4296445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