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9620U -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9620U
CN218069620U CN202221167396.5U CN202221167396U CN218069620U CN 218069620 U CN218069620 U CN 218069620U CN 202221167396 U CN202221167396 U CN 202221167396U CN 218069620 U CN218069620 U CN 218069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ire winding
winding roller
frame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673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红美
王若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anya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anya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anya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anya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673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9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9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9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架,所述侧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架,所述支撑辊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支撑辊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辊,所述第一绕线辊的一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限位环从支撑辊的一端取下,然后能够快速的将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进行下料,使得绕线完成后的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能够快速的取下,取下后能够将下一组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再次进行绕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现有的绕线机在绕线时不能进行分类快速的绕线,且在绕线时不能对线组进行限位,使用效果较差,且在绕线过程中需要对线组进行一定的防护处理,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绕线机在绕线时不能进行分类快速的绕线,且在绕线时不能对线组进行限位,使用效果较差,且在绕线过程中需要对线组进行一定的防护处理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架,所述侧架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辊。
优选的,所述支撑辊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架,所述支撑辊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支撑辊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辊,所述第一绕线辊的一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所述工作架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架。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设置有风扇本体。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工作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辊,所述第一限位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辊,所述第二限位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通过设置的控制面板、侧架、支撑辊、限位架、限位环、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第三绕线辊和限位座,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辊能够支撑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在支撑辊的表面进行一定的绕线操作,提高了绕线的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线组进行绕线,保证了绕线的速度,并且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绕线完成后,通过将限位环从支撑辊的一端取下,然后能够快速的将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进行下料,使得绕线完成后的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能够快速的取下,取下后能够将下一组第一绕线辊、第二绕线辊和第三绕线辊再次进行绕线操作,体现了设计的实用性。
2、该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通过设置的防护架、顶板、风扇本体、第一输送辊、限位座、连接架、支撑板、转轴、第二输送辊、第一限位辊、第一隔板、第二限位辊和第二隔板,在进行绕线时,首先线组通过在两组第一输送辊的内部开始绕线,通过控制面板的设计能够将风扇本体启动,然后通过风扇本体将正在绕线的线组进行一定的吹灰处理,提高了吹灰的效率,保证了绕线操作后的线组的清洁度,然后线组通过在第二输送辊的表面进入第一限位辊、第二限位辊和第三限位辊的底端进行一定的限位,通过两组第一限位辊、第二限位辊和第三限位辊的设计能够对线组进行一定的限位,并且能够将线组进行分类绕线,体现了设计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座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工作架;3、控制面板;4、侧架;5、支撑辊;6、限位架;7、限位环;8、第一绕线辊;9、第二绕线辊;10、第三绕线辊;11、安装板;12、防护架;13、顶板;14、风扇本体;15、第一输送辊;16、限位座;17、连接架;18、支撑板;19、转轴;20、第二输送辊;21、第一限位辊;22、第一隔板;23、第二限位辊;24、第二隔板;25、第三限位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本申请中使用的控制面板3和风扇本体14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控制面板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风扇本体14的输入端电连接,包括:
底板1,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架2,工作架2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座16,限位座16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辊21,第一限位辊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22,第一隔板2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辊23,第二限位辊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24,第二隔板2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辊25,限位座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7,连接架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内侧壁设置有转轴19,转轴1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20,工作架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工作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架4,侧架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辊5,线组通过在两组第一输送辊15的内部开始绕线,通过控制面板3的设计能够将风扇本体14启动,然后通过风扇本体14将正在绕线的线组进行一定的吹灰处理,提高了吹灰的效率,保证了绕线操作后的线组的清洁度,然后线组通过在第二输送辊20的表面进入第一限位辊21、第二限位辊23和第三限位辊25的底端进行一定的限位,通过两组第一限位辊21、第二限位辊23和第三限位辊25的设计能够对线组进行一定的限位,保证了线组在输送的过程中不会断裂,并且能够将线组进行分类绕线;
限位架6,限位架6安装在支撑辊5的表面,支撑辊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7,支撑辊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辊8,第一绕线辊8的一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工作架2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架12,防护架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辊15,第一输送辊15设置有两组,防护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3,顶板13的表面设置有风扇本体14,通过支撑辊5能够支撑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在支撑辊5的表面进行一定的绕线操作,提高了绕线的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线组进行绕线,保证了绕线的速度,并且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绕线完成后,通过将限位环7从支撑辊5的一端取下,然后能够快速的将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进行下料,使得绕线完成后的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能够快速的取下,取下后能够将下一组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再次进行绕线操作。
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本装置外接电源,从而为本装置提供电力支持,在使用时,首先线组通过在两组第一输送辊15的内部开始绕线,通过控制面板3的设计能够将风扇本体14启动,然后通过风扇本体14将正在绕线的线组进行一定的吹灰处理,提高了吹灰的效率,保证了绕线操作后的线组的清洁度,然后线组通过在第二输送辊20的表面进入第一限位辊21、第二限位辊23和第三限位辊25的底端进行一定的限位,通过两组第一限位辊21、第二限位辊23和第三限位辊25的设计能够对线组进行一定的限位,并且能够将线组进行分类绕线,通过支撑辊5能够支撑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在支撑辊5的表面进行一定的绕线操作,提高了绕线的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线组进行绕线,保证了绕线的速度,并且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绕线完成后,通过将限位环7从支撑辊5的一端取下,然后能够快速的将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进行下料,使得绕线完成后的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能够快速的取下,取下后能够将下一组第一绕线辊8、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再次进行绕线操作,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工作原理。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架(2),所述工作架(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工作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架(4),所述侧架(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辊(5);
所述支撑辊(5)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架(6),所述支撑辊(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7),所述支撑辊(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绕线辊(8),所述第一绕线辊(8)的一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第二绕线辊(9)和第三绕线辊(10),所述工作架(2)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架(12);
所述工作架(2)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座(16),所述限位座(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架(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表面设置有风扇本体(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辊(15),所述第一输送辊(15)设置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8)的内侧壁设置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辊(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16)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辊(21),所述第一限位辊(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22),所述第一隔板(2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辊(23),所述第二限位辊(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24),所述第二隔板(2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辊(25)。
CN202221167396.5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Active CN218069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7396.5U CN218069620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7396.5U CN218069620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9620U true CN218069620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31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67396.5U Active CN218069620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9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69620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限位结构
CN212496563U (zh) 一种基于半成品钢管移动用辅助固定结构
CN207899977U (zh) 一种全自动电饭锅内胆冲压生产线
CN213211818U (zh) 自动化汽车线束胶布缠绕机
CN217100573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件铜线包裹设备
CN107196179B (zh) 一种汽车线束流水缠胶带工艺
CN216990248U (zh) 一种伺服电机分块定子拼圆不焊接生产线
CN210615485U (zh) 编绞线自动焊接机
CN210628702U (zh) 一种汽车电瓶线生产线
CN212799062U (zh) 一种便于收集的电线加工用收线装置
CN213752360U (zh) 一种电感线圈生产用方型绕线机
CN205393986U (zh) 一种全自动灯头组装机
CN110405834B (zh) 一种线缆线束加工自动化处理系统
CN106571218A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引线自动加工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10805509U (zh) 一种自动剥除换位导线防护纸的装置
CN209912642U (zh) 一种新型电阻绕线机的送料和接料装置
CN207368400U (zh) 一种用于电器接头自动组装的设备
CN211464390U (zh) 一种数控折弯机
CN212908483U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单头沾锡打端机
CN210125651U (zh) 一种高效皮膜槽装置
CN108923073A (zh) 一种锂电池并联网成型方法
CN213066959U (zh) 一种药芯焊丝干燥装置
CN211319927U (zh)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绕线机
CN217307506U (zh) 一种八工位三维绕线机
CN209988858U (zh) 一种自动放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