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8173U - 线材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材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8173U
CN218068173U CN202222076785.3U CN202222076785U CN218068173U CN 218068173 U CN218068173 U CN 218068173U CN 202222076785 U CN202222076785 U CN 202222076785U CN 218068173 U CN218068173 U CN 218068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ea
driving
wire
testing device
operat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67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航玮
唐岩岐
蔡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67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8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8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8173U/zh
Priority to TW112206556U priority patent/TWM646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材测试装置,利用第一夹持区域和第二夹持区域分别对线材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多个驱动臂带动操作臂运动,实现了第二夹持区域带动线材运动的效果。由此,保证了被测试线材可以按照预定运动轨迹进行测试,提升了线材测试的可靠性。同时,利用驱动组件实现第二夹持区域的运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线材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材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3C电子产品在传输数据或传输电能时会用到通电线材。这类线材需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保证传输信号和电能的稳定性。为了检测线材的机械强度,通常将线材的一端进行固定,通过操作人员手部带动另一端运动,从而实现对线材的测试。但是该过程中会消耗人力成本,同时无法保证测试过程中能够对线材持续稳定的拉扯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材测试装置,利用固定部和可相对运动的运动部,分别对线材的两个区域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线材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材测试装置包括:
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夹持区域;
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运动部,所述运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所述运动部包括一操作臂和多个驱动臂,所述操作臂包括第二夹持区和沿所述操作臂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区域,所述驱动臂包括连接端和驱动端,多个所述连接区域与多个所述驱动臂的所述连接端一一对应并形成多个转动副;
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以各所述驱动端为轴心,驱动位于同一所述运动部的多个驱动臂同步转动或摆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区域位于所述操作臂的一端,多个所述连接区域位于所述操作臂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夹持区域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具有第一预定距离;
多个所述驱动臂长度相同,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驱动端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长度,所述第一预定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
所述操作臂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臂转动时,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夹持区域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传动带;
驱动器;以及
带轮组,包括与多个所述驱动端连接的多个从动转轮,以及与所述驱动器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通过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从动转轮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运动部为多个所述运动部;
所述带轮组还包括:与多个所述运动部对应的多个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主动转轮和从动转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线材测试装置还包括:
线性导轨;
底板,所述线性导轨和所述固定组件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线性导轨与所述固定组件相邻设置;
支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性导轨上并且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所述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部还包括多个与所述驱动臂对应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转轮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端固接;
所述支架包括顶架、底架和2个边架,2个所述边架的一端与顶架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架固接;
多个所述运动部沿所述顶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顶架包括与多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与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多个所述传动柱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主动转轮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运动部为2个所述运动部;
所述驱动器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固定安装面,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固定安装面中心并相对转动,所述驱动器位于2个所述运动部之间;
所述顶架上开设有2个调节槽,2个所述调节槽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两侧并朝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张紧轮通过在所述调节槽的移动调节张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臂包括勾头和定位件,所述勾头朝所述操作臂的侧向延伸,所述勾头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定位件可伸缩地移动至所述凹槽内;
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凹槽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臂还包括:导套以及弹性件;
所述定位件包括顶珠或卡舌;
所述凹槽包括导向槽和仿形槽,所述仿形槽与所述导向槽连通并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底部,所述导向槽具有一导向斜面;
所述勾头包括与所述导向斜面相对设置的容置孔,所述导套穿设在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导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珠或所述卡舌的尾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
第一载台,所述第一载台上具有相邻的第一定位区域和第二定位区域;
第一压块,可操作地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区域运动;
第二压块,压盖在所述第二定位区域上,并且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区域设置;
所述第一载台与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
第二载台,具有底窗口以及位于所述底窗口侧向的底缺口;
第三压块,包括弧形窗口和中缺口,所述第三压块压盖在所述第二载台上并且所述弧形窗口与所述底窗口对应,所述中缺口与所述底缺口对应;
第四压块,可操作地在所述弧形窗口上方运动并且底部具有环形压合面;
所述第二载台、所述第三压块和所述第四压块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材测试装置,利用第一夹持区域和第二夹持区域分别对线材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多个驱动臂带动操作臂运动,实现了第二夹持区域带动线材运动的效果。由此,保证了被测试线材可以按照预定运动轨迹进行测试,提升了线材测试的可靠性。同时,利用驱动组件实现第二夹持区域的运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材测试装置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材测试装置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材测试装置又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一侧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另一侧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第二夹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第一夹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组件;
11-运动部;
111-操作臂;1111-连接区域;112-驱动臂;1121-连接端;1122-驱动端;1113-勾头;1114-定位件;1115-凹槽;11151-导向槽;11152-导向斜面;11153-仿形槽;1116-导套;1117-弹性件;1118-容置孔;
12-传动带;
13-驱动器;131-固定安装面;
14-带轮组;141-从动转轮;142-主动转轮;143-张紧轮;
15-传动柱;
16-支架;
161-顶架;1611-第一连接孔;1612-第二连接孔;1613-调节槽;
162-边架;163-底架;
17-底板;
18-线性导轨;
2-固定组件;
21-固定部;
211-第一载台;2111-第一定位区域;2112-第二定位区域;
212-第一压块;213-第二压块;214-第二载台;2141-底窗口;2142-底缺口;215-第三压块;2151-弧形窗口;2152-中缺口;
216-第四压块;2161-环形压合面;
217-垫块;
A1-第一夹持区域;A2-第二夹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为易于说明,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在此被用于描述图中例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关术语可意欲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的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于是将被定位为在该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而,示例术语“下方”能包含上方和下方的方位二者。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应该被相应地解释。
图1-3是线材测试装置在不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线材测试装置的前侧具有支架16,后侧具有机箱,机箱上与支架16对应的面板具有两个窗口,本实施例的固定组件2的第一夹持区域A1位于该窗口位置。驱动组件1的顶部位于该支架16上,驱动组件1的第二夹持区域A2位于靠近支架16底部和第一夹持区域A1的位置。在图2和图3中,将线材测试装置的机箱部分外壳剖切,图中两个固定部21位于机箱底部,机箱后部还具有电插头。
图4-6示出了驱动组件1的具体结构,图中驱动组件1有2个运动部11,可以同时对两个线材进行测试。图7中为该驱动组件1运动中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如图中弯曲方向的箭头所示,驱动组件1的驱动方向为顺时针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线材测试装置包括固定组件2和驱动组件1,固定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21,该固定部21包括第一夹持区域A1。与此相对的,驱动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运动部11,该运动部11与固定部21一一对应,同时运动部11包括一个操作臂111和多个驱动臂112,操作臂111包括第二夹持区A2和沿操作臂1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区域1111,驱动臂112包括连接端1121和驱动端1122,多个连接区域1111与多个驱动臂112的连接端1121一一对应并形成多个转动副。同时,将驱动组件1配置为以各驱动端1122为轴心,驱动位于同一运动部11的多个驱动臂112同步转动或摆动,并带动第二夹持区域A2相对于第一夹持区域A1运动。
本实施例的驱动臂112的数量为多个,并同时与操作臂111铰接。此种方式当驱动端1122转动或摆动时,操作臂111的第二夹持区域A2可以实现较为稳定的同步转动或摆动。例如,当第二夹持区域A2需要实现周向运动时,将多个驱动臂112的运动设置为同步转动。又例如,当第二夹持区域A2需要实现在周向的部分区域上的往复运动时,可以将多个驱动臂112设置为在该方向上的同步往复摆动。多个驱动臂112的同步运动可以保证多个连接端1121在操作臂111上的连接位置相对不变,避免在转动时对操作臂111产生应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材测试装置,利用第一夹持区域A1和第二夹持区域A2分别对线材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多个驱动臂112带动操作臂111运动,实现了第二夹持区域A2带动线材运动的效果。由此,保证了被测试线材可以按照预定运动轨迹进行测试,提升了线材测试的可靠性。同时,利用驱动组件1实现第二夹持区域A2的运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测试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第二夹持区域A2位于操作臂111的一端,与此相对的,多个连接区域1111位于操作臂111的另一端。同时,第二夹持区域A2与第一夹持区域A1具有第一预定距离,多个驱动臂112长度相同,连接端1121和驱动端1122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长度,第一预定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距离。将操作臂111配置为在驱动臂112转动时,第二夹持区域A2围绕第一夹持区域A1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区域A2和连接区域1111位于操作臂111的两端,同时将多个驱动臂112的长度配置为相同。由此,一方面,当驱动臂112带动操作臂111的一端运动时,靠近第一夹持区域A1的另一端也可以同步稳定的转动。另一方面,将第一预定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距离,可以保证第二夹持区域A2围绕第一夹持区域A1的周向运动。
具体地,图7中示出了第一预定距离和第一预定长度的具体位置。图中L1为连接端1121的转动中心和驱动端1122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第二夹持区域A2的中心到第一夹持区域A1的中心距离。图中的L2和L1的距离相同,也即,多个操作臂111两端的转动半径相同。换言之,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操作臂111在转动平面内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图中状态Ⅰ的第二夹持区域A2位于第一夹持区域A1的左下方,此时驱动臂112也朝向左下位置。随着驱动臂112顺时针转动,驱动臂112从状态Ⅱ转到状态Ⅲ后驱动臂112朝向右下方,与此相对的,第二夹持区域A2也位于第一夹持区域A1的右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上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带12、驱动器13以及带轮组14。带轮组14包括与多个驱动端1122连接的多个从动转轮141,以及与驱动器13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转轮142,主动转轮142通过传动带12带动从动转轮141同步转动。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臂112为数量为多个,尤其在运动部11的数量为多个时,对驱动臂112的同步驱动就更加重要。由此,本实施例中采用传动带12将主动转轮142与多个从动转动141进行连接,方便驱动器13同时驱动多个驱动臂112。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运动部11为多个运动部11。带轮组14还包括与多个所述运动部11对应的多个张紧轮143,张紧轮143位于主动转轮142和从动转轮141之间。通过与运动部11对应的张紧轮143,保证了每个运动部11上传动带12的张紧力,避免带轮组丢转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线材测试装置还包括线性导轨18、底板17和支架16。线性导轨18和固定组件2的底部安装在底板17上并且线性导轨18与固定组件2相邻设置。支架16可移动地设置在线性导轨18上并且在支架16上安装驱动组件1。
容易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对驱动组件1运动方式的配置主要考虑到第一夹持区域A1和第二夹持区域A2在转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也即,第二夹持区域A2相对于第一夹持区域A1在周向上的位置。如图3中的线性导轨18所示,第一夹持区域A1和第二夹持区域A2在水平方向上也会有距离间隔。为此,本实施例将驱动组件1设置在支架16上,并通过线性导轨18间接实现对驱动组件1与固定组件2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测试线材的种类。例如,在线材较长时,通过线性导轨18的滑块移动增加第二夹持区域A2与第一夹持区域A1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运动部11还包括多个与驱动臂112对应的传动柱15,传动柱15的一端与从动转轮141固接,另一端与驱动端1122固接。支架16包括顶架161、底架163和2个边架162,2个边架162的一端与顶架161固接,另一端与底架163固接。多个运动部11沿顶架161的长度方向设置,顶架161包括与多个第一连接孔1611以及与第二连接孔1612,多个第一连接孔1611与多个传动柱15一一对应。驱动器13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孔1612与主动转轮142连接。
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2个边架162位于顶架161和底架163的端部,从而该支架16中间形成了一个矩形区域。该矩形区域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机箱面板对应。并且通过操作臂111将第一夹持区域A1和第二夹持区域A2设置在该矩形区域中,从而与位于支架16顶部的驱动组件1完全间隔开,以使线材测试装置的操作位置更加简洁。
进一步地,多个运动部11为2个运动部11,驱动器13具有与第二连接孔1612对应的固定安装面131,驱动器13的输出轴位于固定安装面131中心并相对转动,驱动器位于2个运动部11之间。顶架161上开设有2个调节槽1613,2个调节槽1613位于第二连接孔1612的两侧并朝底板17方向延伸,张紧轮143通过在调节槽1613的移动调节张紧力。本实施例利用第二连接孔1612和固定安装面131,将驱动器13设置在顶架161的一侧,而将主动转轮142设置在顶架161的另一侧。2个运动部11分别位于驱动器13的两侧,与此相对的,将调节槽1613设置在驱动器13和运动部11之间,并且由顶架161朝底架163方向延伸。这使得通过对张紧轮143高度方向的调节,可以轻易调节传动带12的张紧度。
图8和9是第一夹持区域A1和第二夹持区域A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第一夹持区域A1和第二夹持区域A2都分别具有两种状态。也即第一夹持区域A1的状态Ⅳ和状态Ⅴ以及第二夹持区域A2的状态Ⅳ′状态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操作臂111包括勾头1113和定位件1114,勾头1113朝操作臂111的侧向延伸,勾头1113朝向第一夹持区域A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115,定位件1114可伸缩地移动至凹槽1115内。定位件1114和凹槽1115形成第二夹持区域A2。本实施例中利用定位件1114与凹槽1115的配合对线材进行卡接,并在检测完成后还能将线材从凹槽1115中拆除,简化了操作人员的拆装操作。
进一步地,操作臂111还包括导套1116以及弹性件1117(图中未画出)。定位件1114包括顶珠或卡舌。凹槽1115包括导向槽11151和仿形槽11153,仿形槽11153与导向槽11151连通并位于导向槽11151的底部,导向槽11151具有一个导向斜面11152。勾头1113包括与导向斜面11152相对设置的容置孔1118,导套1116穿设在容置孔1118内,弹性件1117的一端与导套1116抵接另一端与顶珠或卡舌的尾部抵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仿形槽1115为U形槽,弹性件1117为弹簧,该弹簧分别抵接在定位件1114和导套1116底面上。以顶珠为例,在安装线材时,可以使线材顺着导向斜面11152滑移至U形槽内,该过程中顶珠受到挤压向弹簧一侧滑移。在拆除线材时,可以通过手指扳动顶珠取下线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固定部包括第一载台211、第一压块212和第二压块213。第一载台211上具有相邻的第一定位区域2111和第二定位区域2112。与此相对的,第一压块212可操作地相对于第一定位区域2111运动。第二压块213压盖在第二定位区域2112上,并且靠近第一定位区域2111设置。第一载台211与第一压块212和第二压块213形成第一夹持区域A1。
具体地,图9中的状态Ⅳ′示出的第一夹持区域A1还具有垫块217,该垫块217可以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定位区域2112和线材的接口之间。本实施例中在对线材进行固定时,首先将线材的接口从第二定位区域217和第二压块213形成的开口中穿过。然后,将垫块217插入第二定位区域2112和线材的接口之间,使得线材接口可以相对稳定。而后,将线材尾部移动到第一定位区域2111上,并利用气缸驱动第一压块212压盖在线材上。由此,既实现了对线材的固定,还能将线材接口进行有效避让。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固定部包括第二载台214、第三压块215和第四压块216。在第二载台214上具有底窗口2141以及位于底窗口2141侧向的底缺口2142。第三压块215包括弧形窗口2151和中缺口2152,第三压块215压盖在第二载台214上并且弧形窗口2151与底窗口2141对应,中缺口2152与底缺口2142对应。第四压块216可操作地在弧形窗口2151上方运动并且底部具有环形压合面2161。第二载台214、第三压块215和第四压块216形成第一夹持区域A1。本实施例通过环形压合面2161、弧形窗口2151、中缺口2152和底缺口2142的配合可以用于夹持具有圆形头部的线材。
容易理解,图9中的两种状态可以分别对不同形式的线材接口进行夹持,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以图9中示出的被检测零件为例,图中被检测零件包括线材、type-c接口以及无线电能发射组。
上述实施例中的线材测试装置可以针对上述被检测零件进行检测。利用状态Ⅳ′所示的第二夹持区域A2可以很好的与type-c接口相适应。在将type-c接口插入到第二压块213和第二定位区域2112之间后,将垫块217从type-c接口头部方向插入到第二定位区域2112和线材的接口之间。该垫块217具有避让type-c接口的窗口,在第一压块212固定好线材后,可以将外部设备与type-c接口电性连接。由此,在线材测试中,可以保持被检测零件处于导通状态,从而测试出被检测零件的内部电连接的稳定性。与此相对的,利用状态Ⅴ′所示的第二夹持区域A2可以对线材无线电能发射组的一端进行夹持。其线材可以从中缺口2152位置延伸至外侧,环形压合面2161可以抵接在无线电能发射组的背面。无线电能发射组的正面朝向底窗口2141方向,该状态下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外部检测设备穿过底窗口2141到达无线电能发射组的正面位置,从而实时检测无线电能发射组是否能够保持交变磁场的稳定发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测试装置包括:
固定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21),所述固定部(21)包括第一夹持区域(A1);
驱动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运动部(11),所述运动部(11)与所述固定部(21)一一对应,所述运动部(11)包括一操作臂(111)和多个驱动臂(112),所述操作臂(111)包括第二夹持区域(A2)和沿所述操作臂(1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区域(1111),所述驱动臂(112)包括连接端(1121)和驱动端(1122),多个所述连接区域(1111)与多个所述驱动臂(112)的所述连接端(1121)一一对应并形成多个转动副;
所述驱动组件(1)被配置为以各所述驱动端(1122)为轴心,驱动位于同一所述运动部(11)的多个驱动臂(112)同步转动或摆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区域(A2)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A1)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A2)位于所述操作臂(111)的一端,多个所述连接区域(1111)位于所述操作臂(111)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夹持区域(A2)与所述第一夹持区域(A1)具有第一预定距离;
多个所述驱动臂(112)长度相同,所述连接端(1121)和所述驱动端(1122)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长度,所述第一预定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
所述操作臂(111)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臂(112)转动时,所述第二夹持区域(A2)围绕所述第一夹持区域(A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传动带(12);
驱动器(13);以及
带轮组(14),包括与多个所述驱动端(1122)连接的多个从动转轮(141),以及与所述驱动器(13)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转轮(142),所述主动转轮(142)通过所述传动带(12)带动所述从动转轮(141)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测试装置还包括:
线性导轨(18);
底板(17),所述线性导轨(18)和所述固定组件(2)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底板(17)上并且所述线性导轨(18)与所述固定组件(2)相邻设置;
支架(16),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性导轨(18)上并且在所述支架(16)上安装所述驱动组件(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11)还包括多个与所述驱动臂(112)对应的传动柱(15),所述传动柱(15)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转轮(141)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端(1122)固接;
所述支架(16)包括顶架(161)、底架(163)和2个边架(162),2个所述边架(162)的一端与顶架(161)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架(163)固接;
多个所述运动部(11)沿所述顶架(16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顶架(161)包括与多个第一连接孔(1611)以及与第二连接孔(1612),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611)与多个所述传动柱(15)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器(13)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612)与所述主动转轮(14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运动部(11)为2个所述运动部(11);
所述带轮组(14)还包括:与2个所述运动部(11)对应的2个张紧轮(143),所述张紧轮(143)位于所述主动转轮(142)和从动转轮(141)之间;
所述驱动器(13)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612)对应的固定安装面(131),所述驱动器(13)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固定安装面(131)中心并相对转动,所述驱动器(13)位于2个所述运动部(11)之间;
所述顶架(161)上开设有2个调节槽(1613),2个所述调节槽(161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612)的两侧并朝所述底板(17)方向延伸,所述张紧轮(143)通过在所述调节槽(1613)的移动调节张紧力。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臂(111)包括勾头(1113)和定位件(1114),所述勾头(1113)朝所述操作臂(111)的侧向延伸,所述勾头(1113)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区域(A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115),所述定位件(1114)可伸缩地移动至所述凹槽(1115)内;
所述定位件(1114)和所述凹槽(1115)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区域(A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臂还包括:导套(1116)以及弹性件(1117);
所述定位件(1114)包括顶珠或卡舌;
所述凹槽(1115)包括导向槽(11151)和仿形槽(11153),所述仿形槽(11153)与所述导向槽(11151)连通并位于所述导向槽(11151)的底部,所述导向槽(11151)具有一导向斜面(11152);
所述勾头(1113)包括与所述导向斜面(11152)相对设置的容置孔(1118),所述导套(1116)穿设在所述容置孔(1118)内,所述弹性件(1117)的一端与所述导套(1116)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珠或所述卡舌的尾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第一载台(211),所述第一载台(211)上具有相邻的第一定位区域(2111)和第二定位区域(2112);
第一压块(212),可操作地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区域(2111)运动;
第二压块(213),压盖在所述第二定位区域(2112)上,并且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区域(2111)设置;
所述第一载台(211)与所述第一压块(212)和所述第二压块(213)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区域(A1)。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线材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第二载台(214),具有底窗口(2141)以及位于所述底窗口(2141)侧向的底缺口(2142);
第三压块(215),包括弧形窗口(2151)和中缺口(2152),所述第三压块(215)压盖在所述第二载台(214)上并且所述弧形窗口(2151)与所述底窗口(2141)对应,所述中缺口(2152)与所述底缺口(2142)对应;
第四压块(216),可操作地在所述弧形窗口(2151)上方运动并且底部具有环形压合面(2161);
所述第二载台(214)、所述第三压块(215)和所述第四压块(216)形成所述第一夹持区域(A1)。
CN202222076785.3U 2022-08-08 2022-08-08 线材测试装置 Active CN218068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6785.3U CN218068173U (zh) 2022-08-08 2022-08-08 线材测试装置
TW112206556U TWM646881U (zh) 2022-08-08 2023-06-27 線材測試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6785.3U CN218068173U (zh) 2022-08-08 2022-08-08 线材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8173U true CN218068173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6785.3U Active CN218068173U (zh) 2022-08-08 2022-08-08 线材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8173U (zh)
TW (1) TWM64688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6881U (zh) 202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2063B2 (en) Holder
JP2013100074A (ja) 車両用パネルクランプ装置
CN109511073A (zh) 一种头戴耳机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218068173U (zh) 线材测试装置
TWM555070U (zh) 電芯入殼蓋板壓緊裝置
CN109980436B (zh) 一种同轴电缆接头
CN214236365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双面钻孔装置
CN110850271B (zh) 一种夹具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测试设备
CN210221516U (zh) 平板电脑测试机
CN21497946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21441859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112556999A (zh) 一种多角度光点同轴测试机构
CN213053156U (zh) 送锡丝装置及锡焊设备
CN205218925U (zh) 一种夹具夹紧机构
CN213240468U (zh) 一种连接器测试装置
CN210335073U (zh) 一种汽车仪表装配用自动上螺钉装置
CN212653366U (zh) 一种手机主板与边框安装装置
CN109759668A (zh) 一种焊锡机治具及使用方法
CN220673837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显示屏监视系统测试设备
CN110220733A (zh) 平板电脑测试机
CN214200581U (zh) 一种多角度光点同轴测试机构
CN110108583B (zh) 多工位多角度自动弯折试验机
CN220254803U (zh) 一种排线焊接机构
CN211966427U (zh) 一种自动旋转定位校准治具
CN117969306B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用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